排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031218

合集下载

灌溉与排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道格

灌溉与排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道格

灌溉与排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道格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与规划对于提高农田产量、改善土壤质量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防洪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录1综合说明 (6)1.1工程概况及项目背景 (6)1.2水文 (7)1.3工程地质 (10)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3)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4)1.6施工组织设计 (16)1.7工程管理 (17)1.8工程占地 (18)1.9环境影保护及水土保持 (18)1.10 工程投资概算 (18)1.11国民经济评价 (18)1.12 项目招投标 (19)1.13工程特性表 (19)2水文 (22)2.1流域概况 (22)2.2气象 (22)2.3水文基本资料 (25)2.4设计洪水 (26)2.5分期洪水 (31)2.6泥沙 (32)2.7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33)3工程地质 (34)3.1前言 (35)3.2地质概况 (37)3.3堤基工程地质特征 (42)3.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46)3.5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48)3.7天然建筑材料 (49)3.8结论 (50)4工程任务和规模 (52)4.1工程建设依据 (52)4.2工程建设必要性 (53)4.3工程任务及标准 (55)4.4工程建设规模 (55)4.5堤线布置及堤距选择 (56)4.6设计洪水水面线及冲刷计算 (57)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60)5.1工程等级与标准 (60)5.2设计基本资料收集 (60)5.3堤防工程总体布置 (61)5.4堤防结构设计 (64)5.5排涝设计 (69)5.6疏浚设计 (69)5.7原挡墙砂浆抹面 (69)5.8观测设计 (69)5.8项目工程量 (70)6施工组织设计 (71)6.1施工条件 (71)6.2施工导流 (73)6.3料源选择 (74)6.4主体工程施工 (75)6.5施工交通设施 (77)6.6施工工厂设施 (77)6.7风、水、电及通讯 (78)6.8施工总布置 (78)6.10施工总进度计划 (80)6.11主要技术供应 (81)7工程管理 (83)7.1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83)7.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84)7.3 管理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84)7.4管理设施 (85)7.5工程观测及其他设施 (86)7.6工程管理费和维护费用 (86)8工程占地 (88)8.1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及实物指标 (88)8.2移民安置规划 (89)8.3工程占地处理 (89)8.4补偿投资概算 (90)9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91)9.1环境保护评价 (91)9.2水土保持 (93)9.3水土保持概算 (94)9.4综合评价结论 (94)10工程概算 (95)10.1编制说明 (95)10.2编制原则及依据 (95)10.3投资概算主要指标 (97)10.4投资概算成果表 (97)11国民经济评价 (99)11.1概况 (99)11.3综合评价 (101)12项目招标初步方案 (102)12.1招标依据 (102)12.2建设项目招标范围 (102)12.3招标组织形式 (102)12.4招标方式 (103)12.5招标初步方案 (103)12.6资质要求 (103)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及项目背景某防洪治理工程位于某村境内XX左岸,地理位置在北纬30°10′50"~30°10′55",东经102°10′30"~30°10′45"。

【优质文档】排洪渠设计报告-范文word版 (8页)

【优质文档】排洪渠设计报告-范文word版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排洪渠设计报告篇一:排洪渠工程设计说明排洪管渠工程设计总说明排洪管渠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及内容:`本工程排水管道设计依据的资料主要为建设单位提供的现状地形图。

依据主要规范规程有: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X)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X)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4、《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 设计内容是排洪管渠的单项设计。

二、排洪管渠工程1.现状情况与设计范围本工程为安溪县城厢镇玉田小区排洪管渠工程,本设计为现状排水渠的改造;根据本排水渠在本区域的排水作用,按排洪管渠进行改造设计。

2.防洪标准根据《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本排管洪沟按20年一遇设计。

3.排洪管渠汇水面积管渠汇水面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进行划分,本排洪管渠的总汇水面积为0.58778km2。

4.洪峰流量的计算由于汇水面积小于30km2,计算公式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简化公式Qp=ψ×(h-Z)3/2×F4/5×β×γ×δ(m3/s) Qp—设计洪峰流量(m3/s)ψ—地貌系数 F—汇水面积(km2) h—径流深度(mm)Z—植物和坑洼滞流的拦蓄厚度(mm)β—洪峰传播的流量折减系数γ—汇水区降雨不均匀的折减系数δ—湖泊所起调节作用的折减系数;或未具备调洪库容的小水库所起调节作用的折减系数。

该公式考虑了汇水面积,地形地貌,流域形态,暴雨强度,设计频率,土壤吸水类别,汇流时间,植被,湖泊水库以及径流深度等重要因素,对特小流域的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比较切合实际。

计算本排洪管渠洪峰流量Q20 =9.4 m3/s。

5.排洪管渠平面设计管渠设计的起点K0+000至K0+005采用明渠,明渠的渠底坡度i=0.01;明渠两边的挡土墙及挡土墙上的栏杆具体作法详见大样图YS-05与YS-06;明渠与暗管衔接处采用了一定的工程措施,以保证连接处良好的水力条件,具体的作法详见大样图YS-04。

某县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某县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某县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某县某河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某县水利局勘察设计队2011年6月目录1综合说明 (12)1.1绪言 (12)1.2水文 (17)1.3地质 (19)1.4工程任务和规模 (20)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0)1.6施工组织设计 (21)1.7工程占地 (21)1.8环境影响评价 (22)1.9水土保持 (22)1.10工程管理 (23)1.11投资概算 (24)1.12经济评价 (24)1.13工程招投标 (24)1.14结论与建议 (25)2水文 (26)2.1流域概况 (26)2.2气象 (27)2.3水文基本资料 (28)2.4洪水 (34)2.4.1暴雨洪水特性 (34)2.4.2历史洪水 (35)2.4.3设计洪水 (37)2.4.3.1设计暴雨分析 (37)2.4.3.2设计洪水计算 (40)2.4.4施工洪水 (43)2.5泥沙 (43)2.6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44)3工程地质 (49)3.1区域地质 (49)3.1.1区域地质概况 (49)3.2治理河段(或整治河段)工程地质. 493.2.1治理河段工程地质条件 (49)3.2.2治理河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493.3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评价和建议. 503.4其他建筑物工程地质 (50)3.5天然建筑材料 (50)3.6附图 (50)4工程任务和规模 (51)4.1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和防洪治理要求 (51)4.2防洪治理河道与堤防工程 (54)4.2.1河道、堤防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54)4.2.2河道、堤防防洪标准、线路布置及堤距选择 (57)4.2.3河道与堤防纵、横断面 (58)4.2.4河道清障规划 (58)4.2.5治理河段设计水面线 (59)4.2.5.1治理前河道水面线 (59)4.2.5.2治理后河道水面线 (59)4.2.6 堤顶高程 (60)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61)5.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61)5.2设计基本资料 (61)5.2.1气象水文资料及设计参数 (61)5.2.2地震烈度 (62)5.2.3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 (62)5.3工程布置及河道整治建筑物 (63)5.3.1堤防及河道整治建筑物方案比较 (63)5.3.1.1堤型选择 (63)5.3.1.2过水断面型式选择 (67)5.3.2工程布置 (68)5.3.4设计计算 (69)5.3.3.1基本数据 (69)5.3.3.2堤顶安全超高计算 (69)5.3.3.3防洪堤基础冲刷深度计算 (70)5.3.3.4设计洪水水深计算 (71)5.3.3.5设计堤顶高程、设计堤底高程确定 (73)5.3.3.6防洪堤稳定计算 (73)5.4建筑物项目及工程量 (81)5.4.1建筑物项目 (81)5.4.2主要工程量 (82)6施工组织设计 (83)6.1施工条件 (83)6.1.1工程基本条件 (83)6.1.2自然条件 (84)6.1.3施工建材供应条件 (85)6.2施工导流 (86)6.2.1导流标准 (86)6.2.2导流方式 (87)6.3.3导流建筑物设计 (87)6.2.4 施工排水 (88)6.3料场选择与开采 (88)6.4主体工程施工 (89)6.4.1开挖施工 (89)6.4.2堤基施工 (89)6.4.3浆砌石堤身施工 (90)6.5施工总布置 (91)6.5.1砼及砂浆拌和系统 (91)6.5.2砂石加工系统 (91)6.5.3风、水、电系统 (91)6.6施工总进度 (92)6.6.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92)6.6.2施工总进度计划 (92)6.7施工安全 (95)7工程占地 (96)7.1工程永久占地 (96)7.2 工程施工临时占地 (96)7.3 工程占地费用补偿 (96)8环境保护设计 (97)8.1影响评价 (97)8.1.1有利影响 (97)8.1.2不利影响 (98)8.2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99)8.2.1施工期环境保护设计 (99)8.2.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0)8.3环境保护投资 (100)9水土保持设计 (101)9.1项目区水土保持概况 (101)9.2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设计 (101)9.3综合评价及结论 (101)9.4水土保持投资 (102)10工程管理设计 (1)10.1概述 (1)10.2管理机构 (1)10.2.1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1)10.2.2人员编制 (1)10.3管理措施及管理范围 (2)10.3.1管理措施 (2)10.3.2运行管理维护设施 (2)10.3.3管理范围 (2)10.4工程管理运行 (3)10.4.1调度运行 (3)10.4.2建筑物及行洪区管理 (3)10.4.3安全管理 (3)11投资概算 (4)11.1工程概况 (4)11.2编制原则和依据 (4)11.2.1投资估算编制原则 (4)11.2.2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5)11.2.2.1定额依据 (5)11.2.2.2基础单价编制依据 (6)11.2.2.3独立费用依据 (8)11.2.3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 (8)12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0)12.1防洪治涝社会效益 (10)12.2防洪治涝经济效益 (11)12.3结论 (11)13招标方案设计 (11)13.1招标范围 (12)13.2招标组织 (12)13.3招标方式 (12)13.4招标标段划分及企业资质要求 (13)13.5工程监理 (14)13.6申请开工 (14)14结论与建议 (14)1综合说明1.1绪言2008年,根据水利部、财政部下发的《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以及水利部办规计[2008]211号文《关于做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水利部规划计划司、水利水电规划总院《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的精神和省党建部的要求,贵州省水利厅在全省组织开展了贵州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

某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

某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

某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某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一、工程背景为了解决某村在雨季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排水不畅、农田积水等问题,有必要对某村进行排洪渠工程的初设。

该工程旨在改善村庄排水条件,提高农田利用率,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二、工程规划1. 工程范围:该排洪渠工程将覆盖整个某村,包括主村和分散村庄。

主要工程包括主渠、支渠、泵站等。

2. 工程目标:(1)改善排水条件:通过建设排洪渠,能够有效地排除雨季时农田积水,解决村庄内部排水不畅的问题。

(2)提高农田利用率:排洪渠工程能够将农田内的积水排掉,确保农田畅通无阻,提高农田利用率。

(3)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通过排洪渠工程,能够增加村庄内的人流及交通流动,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改善生活质量。

三、工程方案1. 设计标准:(1)排洪渠渠底宽度:根据当地降雨情况和村庄面积,初步确定排洪渠渠底宽度为3米。

(2)排洪渠渠深度:根据农田的排水需要和排水量,初步确定排洪渠渠深为1.5米。

(3)排洪渠设计流量:根据降雨量、土壤渗透能力和农田灌溉水需求量,初步确定排洪渠设计流量为100 m³/h。

2. 工程布局:(1)主渠:沿村庄中心线布设,主渠宽度为3米,深度为1.5米,总长度为5公里。

(2)支渠:根据需求,设置若干支渠负责收集分散村庄的雨水,每条支渠宽度为2米,深度为1米,总长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泵站:在主渠与支渠交汇处设置1座抽水泵站,负责将收集的雨水抽排入主渠。

四、工程实施方案1. 施工步骤:(1)土地调查:对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土地质量、村庄布局进行详细调查,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渠道开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渠道开挖,确保渠底平整,渠壁坚固。

(3)泵站建设:建设泵站,安装排水泵,确保泵站正常运行并接通进排水管道。

(4)支渠建设:根据工程规划,对支渠进行挖掘和渠道修整,确保支渠顺畅。

2. 施工材料:(1)渠道施工:使用混凝土或石块进行渠道开挖和渠道修整,保证渠道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市××镇××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

××市××镇××村排洪渠工程-初设报告

×××××××排涝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二〇一五年九月编制单位:×××××××设计证号:××××××工程勘察:××××××院长:×××总工程师:×××项目名称:×××××××排涝渠工程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分管院长:×××分管总工:×××项目负责人:××××××××××排涝渠工程报告编制人员表目录1 综合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修建缘由及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经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排涝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某排涝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XX市XXXXX排涝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XXXXXXXXXXXX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九月XXXXXXXX排涝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批准:核定: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目录1综合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2 编制依据和主要任务 (2)1.3水文气象 (2)1.4地质 (3)1.5 工程任务及规模 (4)1.6工程总体布置 (4)1.7 泵站建筑物 (5)1.8 机电及金属结构设计 (6)1.9 施工组织设计 (6)1.10 水土保持设计 (6)1.11 环境保护设计 (6)1.12 设计概算 (7)2 水文 (8)2.1 流域概况 (8)2.2 气象 (8)2.3 水文基本数据 (8)2.4 排水流量的计算 (8)2.5施工期洪水计算 (10)3工程地质 (12)3.1概况 (12)3.2 区域地质概况 (13)3.3XX排涝泵站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7)3.4天然建筑材料 (20)3.5工程地质结论 (20)4工程任务和规模 (21)4.1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 (21)4.2项目存在的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4.3工程任务及规模 (22)5工程布置 (22)5.1设计依据 (23)5.2工程总体布置 (23)5.3工程设计 (23)6机电及金属结构安装 (28)6.1水泵选型 (28)6.2出水管道设计 (28)6.3电气设计 (28)7施工组织设计 (30)7.1 施工条件 (30)7.2 施工导流 (30)7.3 主要建筑材料 (30)7.4 主体工程施工 (31)7.5施工交通及总体布置 (35)7.6施工总进度 (35)8 水土保持设计 (36)8.1 设计目的及依据 (36)8.2 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预测 (36)8.4 水土流失补偿费 (37)8.5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37)8.6 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38)9 环境保护设计 (40)9.1 设计依据 (40)9.2 工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40)9.3 环境保护措施 (40)9.4 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工程量及投资 (41)10 工程投资概算 (42)10.1 编制依据 (42)10.2 基础单价 (42)10.3 编制办法及取费标准 (42)10.4 总投资 (43)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XX市位于东经127°28′至129°13′、北纬42°42′至44°30′之间,居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部,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辖县级市。

防洪堤初步设计报告

防洪堤初步设计报告

防洪堤初步设计报告西藏⾃治区桑⽇县⽐巴河县城河段防洪整治⼯程初步设计报告⼆○○三年⼗⼆⽉批准:核定:审核:审查:校核:汇编:主要参加⼯作⼈员:⽬录1. 综合说明......................................................................................... 1-11.1 概述................................................................................................................................................ 1-1 1.2 ⽔⽂⽓象 ...................................................................................................................................... 1-3 1.3 ⼯程地质 ...................................................................................................................................... 1-6 1.4 ⼯程任务及规模......................................................................................................................... 1-9 1.5 ⼯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1-11 1.6 施⼯组织设计 ........................................................................................................................... 1-15 1.7 ⼯程占地及拆迁....................................................................................................................... 1-18 1.8 环境保护设计 ........................................................................................................................... 1-19 1.9 ⼯程管理 .................................................................................................................................... 1-20 1.10 ⼯程概算.................................................................................................................................... 1-231.11 经济评价.................................................................................................................................. 1-252. ⽔⽂ ............................................................................................ 2-12.1 流域概况 ...................................................................................................................................... 2-1 2.2 ⽔⽂⽓象特征 ............................................................................................................................. 2-2 2.3 ⽔⽂基本资料 ............................................................................................................................. 2-3 2.4 设计洪⽔ ...................................................................................................................................... 2-5 2.5 泥沙................................................................................................................................................ 2-8 2.6 ⽔位流量关系曲线 .................................................................................................................... 2-92.7 排涝洪⽔计算 ............................................................................................................................. 2-93 ⼯程地质.......................................................................................... 3-13.1 前⾔................................................................................................................................................ 3-1 3.2 地质概况 ...................................................................................................................................... 3-43.3 堤基⼯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3-103.4 曲龙沟泥⽯流概况 .................................................................................................................. 3-143.5 天然建筑材料 ........................................................................................................................... 3-223.6 ⼯程地质结论 ........................................................................................................................... 3-374. ⼯程任务及规模................................................................................ 4-14.1 ⼯程建设的依据......................................................................................................................... 4-14.2 ⼯程建设的必要性 .................................................................................................................... 4-24.3 河道及现有堤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64.4 防洪标准、堤线布置及堤距选择 ......................................................................................... 4-74.5 设计洪⽔⽔⾯线及冲刷深度计算 ......................................................................................... 4-84.6 排洪排涝规划 ........................................................................................................................... 4-114.7 曲龙沟泥⽯流治理 .................................................................................................................. 4-124.8 ⼯程规模 .................................................................................................................................... 4-135 ⼯程布置及建筑物.............................................................................. 5-15.1 设计依据 ...................................................................................................................................... 5-15.2 ⼯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 ........................................................................................................... 5-46. 施⼯组织设计................................................................................... 6-16.1 施⼯条件 ...................................................................................................................................... 6-16.2 施⼯导流 ...................................................................................................................................... 6-56.3 料场的选择和开采 .................................................................................................................... 6-56.4 主体⼯程施⼯ ............................................................................................................................. 6-86.5 施⼯总布置................................................................................................................................ 6-116.6 施⼯总进度................................................................................................................................ 6-146.7 主要技术供应 ........................................................................................................................... 6-157. ⼯程占地及拆迁................................................................................ 7-17.1 占地范围 ...................................................................................................................................... 7-17.2 占地补偿计算 ............................................................................................................................. 7-27.3 拆迁及安置.................................................................................................................................. 7-28 环境保护设计.................................................................................... 8-18.1 可研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情况及结论..................................................................................... 8-18.2 环境保护设计 ............................................................................................................................. 8-48.3 ⽔⼟保持措施设计 .................................................................................................................... 8-58.4 环保投资概算 ............................................................................................................................. 8-68.5 建议................................................................................................................................................ 8-7 9.⼯程管理....................................................................................... 9-19.1 管理机构及⼈员编制................................................................................................................ 9-19.2 管理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 9-19.3 ⼯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9-29.4 管理设施 ...................................................................................................................................... 9-39.5 ⼯程年运⾏管理费测算-.......................................................................................................... 9-510 设计概算(见单⾏本)............................................................... 10-111 经济评价...................................................................................... 11-111.1 评价依据.................................................................................................................................... 11-111.2 费⽤ ............................................................................................................................................ 11-211.3 效益 ............................................................................................................................................ 11-211.4 国民经济评价 ........................................................................................................................... 11-411.5 综合评价.................................................................................................................................... 11-6 附件:⼀、西藏⾃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藏计农经[2003]1463号⽂《关于⼭南地区桑⽇县⽐巴河县城河段整治⼯程的⽴项批复》⼆、西藏⾃治区⽔利厅藏⽔建[2003]85号⽂《关于对桑⽇县城区段防洪堤可⾏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三、西藏⾃治区⽔⽂⽔资源勘测局藏⽔⽂[2003]48号《⽐巴河桑⽇县城段防洪堤⼯程⽔⽂分析计算报告审查意见》1. 综合说明1.1 概述⽐巴河系雅鲁藏布江中游左岸⼀级⽀流,发源于海拔⾼5560m处,流经⽐巴、桑⽇等处,于桑⽇注⼊雅鲁藏布江,流域⾯积287.96km,河长38.6km,河道平均⽐降5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综合说明 (3)1.1绪言 (3)1.2相关河涌排洪规划情况 (3)1.3相关河涌现状 (4)1.4工程内容 (4)1.5编制依据 (5)2.水文 (6)2.1流域概况 (6)2.2气象 (6)2.3水文基本资料 (6)2.4洪水 (7)3.工程地质 (10)4.工程任务和规模 (11)4.1流域社会经济情况 (11)4.2工程任务 (11)4.3工程规模 (12)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3)5.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13)5.2工程布置 (13)6.施工组织设计 (20)6.1施工条件 (20)6.2施工导流 (21)6.3主体工程施工 (21)6.4施工布置 (22)6.5施工工期 (22)7.工程管理 (24)8.设计概算 (24)8.1编制原则及依据 (24)8.2其他说明 (25)8.3各方案投资 (25)9.经济评价 (31)10.存在问题及建议 (31)1.综合说明1 .1绪言大铲湾集装箱码头陆域形成工程位于西乡河出口、规划海滨大道西南区域。

根据大铲湾集装箱码头规划方案,码头陆域形成后,西海堤多条河涌的出海口河段将被填埋封堵,其中包括西乡大道分流渠西北侧的牛湾涌、共乐涌;分流渠东南侧的坪洲涌、劳动涌;同时如果西乡河出口要绕过陆域边界出海,将造成西乡河出口水流不畅。

1.2相关河涌排洪规划情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蓬勃发展,镇域内城市化使得暴雨洪水流量增大,一方面,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防洪除涝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打乱了原有的防洪排涝体系,造成了水系混乱,总体排洪能力恶化的状况。

针对上述情况,西乡镇政府曾委托相关单位对西乡镇的防洪排涝进行了总体规划。

由于近年来宝安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的需求量的增长较快,铁岗水库泄洪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相应西乡河、西乡大道分流渠原来以渲泄铁岗水库洪水为主的功能转变为以区间防洪为主要功能,深圳市国土局宝安分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对西乡镇的雨水管网进行了规划设计。

在该规划中坪洲涌、劳动涌、共乐涌、牛湾涌被填平:原坪洲涌流域范围内的大部分雨水均由各市政管网就近排入西乡河;原劳动涌流域范围内的雨水均由市政管网就近排入西乡大道分流渠;原共乐涌流域范围内的雨水由两条4x1.5m的市政暗涵收集后,在海滨路与共乐路的交界处排入共乐涌;规划中沿同鼓路的一条3孔5x2m的暗涵收集了原牛湾涌流域范围内的雨水外,还收集了铁子山与猪呦山的部分雨水。

1 .3相关河涌现状根据现场踏勘及收集相关资料表明:西乡大道下已建有3孔5.0x4.7m2排洪箱涵,已延伸至将来码头前沿,并在箱涵末端建有挡潮闸;西乡大道以南、海滨大道以东的坪洲涌、劳动涌及其流域已被填平,其流域范围内的市政道路及管网已基本建成,西乡大道以南的海滨大道正在建设中,相关市政管网已铺设。

海滨大道以西的坪洲涌、劳动涌为自然状态,但已属于将来的集装箱码头陆域范围。

因此坪洲涌、劳动涌已由建成的市政管网所取代,雨水在码头以东将分别排往西乡大道分流渠及西乡河;西乡大道以北、海滨大道以东的牛湾涌、共乐涌及其流域现状为自然状态,多为农田及渔塘,远期规划为西乡镇中心区,西乡大道以西的海滨路尚未设计、施工。

1 .4工程内容陆域形成工程以东的坪洲涌、劳动涌已基本被市政管网所取代,在陆域范围以外就已分别排往西乡大道分流渠及西乡河,陆域形成工程不需考虑其截排;西乡大道排洪渠已经建成,且其出水口已到集装箱码头陆域西边界,本设计亦不考虑其截排。

陆域形成工程将封堵牛湾涌、共乐涌出口,必须修建截排工程,将牛湾涌、共乐涌引流出境;西乡河已由宝安区国土局委托有关设计院进行设计,不再做重复设计,但陆域形成工程将造成西乡河出口段延长。

因此,本次西乡镇南片截排水工程内容重点为牛湾涌、共乐涌的截排及西乡河出口延长河段的设计。

1 .5编制依据(1)《排洪设施工程设计协议》;(2)《深圳市防洪(潮)规划报告》(深圳市水务局,1995年);(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4)《西乡镇市政工程详细规划(修编)》“雨水防洪工程规划图”(中南市政设计院);(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6)“大铲湾集装箱码头陆域形成工程”相关资料。

2.水文2 .1流域概况西乡镇地处亚热带滨海地区,地貌为低山丘陵台地和海积平原的所属区域为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台风暴雨频繁,镇域地形呈带状分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沿海低洼多港,渔塘密布,受台风暴潮影响尤为突出。

根据深圳市政府深府(1992)112号通知,本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

2.2 气象西乡镇内缺少气象资料,根据深圳市气象站资料,统计出本区域气候特征如下:所属区域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盛行风向为南东东和北北东,夏季盛行东南和西南风,冬季盛吹干燥的偏北风。

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夏秋季的台风,是区内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登陆台风年平均4.8次,影响严重的有1.6次,且多发生在7~9月,极端最大风速大于40m/s。

多年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0.2℃。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

2.3 水文基本资料流域内仅铁岗水库有雨量观测站,从1962年至今有较完整的观测资料。

根据铁岗水库雨量站1962~2002年40年系列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03.6mm,年最大降雨量为2397.3mm(1975年),年最小降雨量为721.3mm(1963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枯水期11~3月干旱少雨。

由于该地区处于低纬度,日照强烈蒸发量大,据铁岗水库雨量站统计,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78mm,多年平均降雨天数116天。

2.4 洪水2.4.1 设计标准根据《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防洪排涝工程规划报告》、《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深圳市城市防洪(潮)规划成果》,本排洪工程的河防洪标准:西乡河为100年一遇;共乐涌、牛湾涌等河涌为50年一遇;防潮标准为50年一遇风暴潮潮位加11-12级风浪爬高远期开发后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设计重现期根据地区重要性,取1~2年;一般地区取T=1年;局部重要地区或常受淹的地区,提高一级计算,取T=2年。

工程涉及的河涌流域为将来的西乡镇中心区,为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受淹损失巨大,因此采用标准为T=2年。

2.4.2计算方法由于工程涉及的河涌集雨面积较小,且河涌流域存在天然地形地貌的近期未开发状态和远期城市化后雨水收集管渠化状态两种情况,因此洪水计算在近期采用“推理公式法”和“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进行计算比较后确定;远期采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的公式及深圳市规划国土局1995年4月编制的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经验公式:Q p=C2×H24p×F0.84其中:C2——为经验系数;“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qΨF其中:Q——雨水设计流量(m3/s);q——设计降雨强度(m3/s·ha);Ψ——径流系数,根据排水区域特征,取Φ=0.75~0.7;F——集雨面积(。

设计降雨强度q采用1995年4月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统一编制的深圳市暴雨公式及计算图表计算:对T=2年,q=145.5259/(t+4.097)0.518 (m3/S/km2)t——降水历时,以分钟计;m——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为2.0,明渠为1.2,考虑排涝区雨水用暗管,取m=2.0。

对重现期T=2年:2.4.3设计暴雨参数应用铁岗雨量站各时段雨量系列进行频率分析计算,结果见下表:铁岗水库雨量站各时段设计雨量计算成果表2.4.4设计流量根据中南市政设计院宝安分院2003年10月完成的有关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办、西乡镇市政工程详细规划(修编)《雨水防洪工程规划图》,对陆域形成工程需截排的共乐涌、牛湾涌出口处的流域面积、流量进行了重新分析计算,成果见下表:各河涌流量成果表考虑到推理公式更符合河涌地形现状,认为采用推理公式成果是比较合理的。

2.4.5潮汐根据《深圳市防洪(潮)规划报告》, 本排洪工程防潮标准为50年一遇风暴潮潮位加11-12级风浪爬高。

西乡镇附近现有2个潮位站,即位于深圳湾的赤湾站和位于茅洲河口处的舢舨洲站,西乡镇所处位置位于其中,故在潮位计算时,取两站平均值。

赤湾和舢舨洲站的潮位如下表:设计高潮位成果表3.工程地质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工程地勘报告尚未完成。

4.工程任务和规模4.1流域社会经济情况西乡镇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南部,据深圳市总体规划,隶属宝安区新-福组团,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国际航空城是全区的最高层次组团,城市建设接近特区城市标准,发展目标是高科技发展区和商贸发展区,属宝安区最高层次组团。

本截排水工程涉及的河涌流域为将来的西乡镇中心区,是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2 工程任务根据大铲湾集装箱码头规划方案,码头陆域形成后,西海堤多条河涌的出海口河段将被填埋封堵。

本截排水工程主要任务为解决相关河涌水流穿过规划海滨路后的出海问题,即截排因陆域形成工程而填埋封堵的牛湾涌、共乐涌流域面积内雨水的截排出海,并延长西乡河出口段。

由于位于海滨路以东的坪洲涌、劳动涌流域来水被已建市政管网收集后在陆域形成工程以外就排入了西乡河或西乡大道排洪渠,由于有陆域形成工程的存在,坪洲涌最西侧的市政排水管出海口需要改变出水方向。

目前,在西海堤上,除西乡河外各河涌出海口处均设有挡潮闸,由于集装箱码头陆域形成,原有各挡潮闸均将废弃,需重新修建挡潮闸及叠梁闸,新修建挡潮闸及叠梁闸为原有挡潮闸的重建,因此不属本次设计范围,在各方案表叙时只作布设说明,为了保持设计上的完整性,在进行设计概算时,对其进行投资估算。

4.3工程规模由于市政管网逐渐建成及坪洲涌、劳动涌、共乐涌及牛湾涌的填平,即使截排水工程修建为明渠亦收集不到地表径流,同时为尽量提高土地使用率,本截排工程拟采用箱涵结构形式。

挡潮闸作为配套工程,不在合同范围内,本设计只作布设说明。

牛湾涌截排箱涵:根据现有市政详规:《西乡镇市政工程详细规划(修编)》“雨水防洪工程规划图”,牛湾涌将由同鼓路下一条3孔5.0x2.0m的箱涵所取代,新设计截排箱涵与其末端相接,据相关规范,排水建筑物平面上不宜缩小断面尺寸。

因此,初拟牛湾涌为3孔5.0m宽截排箱涵,截排流量近期P=2%洪峰流量58.02m3/s,远期T=2年流量34.81m3/s,同时为防止潮水倒灌,截排箱涵上需建挡潮闸。

由于不同的平面布置方案,牛湾涌段截排箱涵长度分别为663.3m、1209.6m、663.3m。

共乐涌截排箱涵:根据同上资料,共乐涌将由共乐路下一条4.0x1.5m2的箱涵及其东边一条道路下的一条4.0x1.5m2的箱涵所取代,为使共乐涌近、远期排水出口相统一,建议两条箱涵改线使其先交汇,改为一条5x2.5m2的箱涵,再排往现共乐涌出口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