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小一型工程)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编制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编制说明

附件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编制说明主编单位(签章):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20年7月10日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2019年6月,水利部水规计[2019]189号文《水利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前期工作项目任务书的批复》批复了任务书,由我院主持或主编开展2019-2020年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增殖站设计规范等26项水利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

在批复计划中安排了《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初设规程》)的修订任务。

2019年11月三阶段编制规程的三个前期项目均下达了部分资金。

我院认真组织、统一协调三阶段编制规程修订工作。

1.2 主要工作过程1、编制、审查修订工作大纲。

2020年1月3日编制完成工作大纲初稿后,1月13日王志强副院长主持召开了三阶段规程修订工作协调会,会议对工作方案和修编的思路及安排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修订的初步意见,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

2020年1月18日印发了三阶段编制规程修编征求意见函,印发单位为各省(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水利厅、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共102家。

对反馈的415条意见进行了整理与处理。

2020年2月组织编制了工作方案。

2020年3月11日下午,王志强副院长主持召开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三阶段规程)修订工作启动会,对三阶段编制工作进行总结,对总体工作进行安排。

2020年3月23日,沈凤生院长主持召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修订工作讨论会,对项建编制规程修订工作和三阶段规程总体工作进行安排。

一是明确了项建规程修订维持投资深度要求不变,各专业在工作内容方面如确有必要简化且存在简化可行性的可适当简化。

二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中,对于未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建设项目,应明确编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规模论证、工程总体布局(总布置)方案等专题要求,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

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建[1998]16-号)

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建[1998]16-号)

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水建[1998]16 号)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推进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的实施,促进水利建设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5]128 号)明确的建设程序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包括招标设计)、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阶段。

第三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由国家投资、中央和地方合资、企事业单位独资或合资以及其它投资方式兴建的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等大中型(包括新建、续建、改建、加固、修复)工程建设项目。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参照执行。

利用外资项目的建设程序,同时还应执行有关外资项目管理的规定。

第四条项目建议书阶段1.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对拟进行建设项目的初步说明。

2.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水利部水规计[1996]608 号)编制。

3.项目建议书编制一般由政府委托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并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

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由政府向社会公布,若有投资建设意向,应及时组建项目法人筹备机构,开展下一建设程序工作。

第五条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1.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

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法人(或筹备机构)组织编制。

2.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电力部、水利部电办[1993]112 号)编制。

3.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现行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报告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报告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报告一、项目背景水利工程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农田灌溉、城市供水、河道治理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位于某省农村地区,项目总投资约为XXX万元,规划建设一座小型水库和相关的灌溉系统,旨在解决农民的用水难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内容:本项目包括小型水库的建设、渠道的修建、水泵站的安装等工作。

2. 施工单位:由某水利建设公司负责承建,并组织相关专业施工队伍。

3. 工程量:本项目涉及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管道安装等多个工程环节,预计总施工量为XXX立方米。

4. 工期计划:根据需水季节性变化,施工工期安排为X月到X月,共计XX个工作日。

三、施工管理情况1. 施工组织:施工单位按照项目计划,成立了由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等组成的施工管理团队,负责工程的实施和监督。

2. 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对施工前、中、后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安全管理:遵守国家《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设立专职安全员,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保障工地安全生产。

4. 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定期召开施工会议,及时调整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按时完工。

5. 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合理安排材料采购和人员配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四、施工过程及成果1. 土方开挖:施工队伍按照设计方案,合理分区进行土方开挖作业,保证施工现场秩序井然。

2. 混凝土浇筑:采用专业混凝土搅拌机,保证混凝土质量,按照施工图纸精确施工,确保工程强度。

3. 管道安装:施工队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安装,确保管道畅通,无漏水现象。

4. 设备安装:水泵站设备安装工程师按照要求完成,保证设备稳定运行,提高工程效率。

5. 工程验收:工程施工完成后,项目经理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五、施工效果和经验总结1. 施工效果:本项目施工顺利完成,水库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民用水难题,提高了灌溉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报告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报告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报告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为某地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水库、引水渠、灌溉管道等建设。

通过该工程的建设,将改善当地农田灌溉条件,增加农田灌溉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内容1. 水库建设:水库建设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

在选址和设计的基础上,施工队按照工程进度计划,采取科学施工方法,对水库进行挖掘、砌石和加固等工作,确保水库的安全和稳定性。

2. 引水渠建设:引水渠是将水库蓄水引入到灌溉区的重要通道。

施工队根据设计要求,对引水渠进行开挖、铺设管道、加固等工作,确保引水渠的畅通和安全。

3. 灌溉管道建设:灌溉管道是将水从引水渠输送到农田的管道系统。

施工队对灌溉管道进行铺设、连接和试水等工作,确保灌溉管道的正常使用。

三、施工过程1. 水库建设: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先进行水库选址和勘察,确定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然后开展水库挖掘、砌石和加固等工作,确保水库的安全和稳定性。

2. 引水渠建设:在水库建设完成后,对引水渠进行开挖、铺设管道和加固等工作。

同时,施工队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引水渠的畅通和安全。

3. 灌溉管道建设:在引水渠建设完成后,对灌溉管道进行铺设、连接和试水等工作。

同时,施工队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确保灌溉管道的正常使用。

四、施工难点1. 土石方工程: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土石方工程,施工队需要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工程施工管理:本工程涉及多个施工单位和工种,施工队需要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 安全生产:施工现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施工队需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五、施工成果1. 水库建设:水库建设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水库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能够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

2. 引水渠建设:引水渠畅通无阻,能够将水从水库引入到灌溉区,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

3. 灌溉管道建设:灌溉管道连接正常,能够将水从引水渠输送到农田,确保农田的灌溉工作顺利进行。

《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

《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

《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13年2月《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水利部《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水规计[2012]109号,以下简称质量评价办法)于2012年3月颁布试行,为进一步落实质量评价要求,规范评价工作程序,做好我院负责审查的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价工作,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水利部委托我院承担审查工作的水利枢纽、河道治理、引调水、灌区等类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勘测设计成果质量评价。

其他工程类型和设计阶段工作成果的质量评价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评价阶段)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价包括符合性评价和技术性评价两阶段。

第四条(职责)计划处负责制订质量评价工作计划、汇总与上报评价结果等工作,项目主办处负责质量评价组织工作。

项目主审人负责确定项目符合性评价和技术性评价结论,项目专业主审人负责本专业成果质量评价工作。

第五条(评价依据)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价主要依据水利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水利工程部分)等现行技术标准内容和深度要求,按照质量评价办法规定开展工作。

第六条(质量评价的总体要求)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价工作是水利部加强前期工作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必须切实加强责任意识,保证评价结论公平、客观。

该项工作将列入部门和个人年度考核内容。

第二章符合性评价程序和要求第七条(质量评价项目范围)计划处根据水利部安排我院月度审查项目和收到成果报告情况,制订项目符合性评价工作计划,明确项目主审人、主办处和配合处、评价时限等内容。

符合性评价应在接到水利部安排审查事项并收到成果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八条(符合性评价)项目主审人根据符合性评价计划开展符合性评价工作。

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小一型工程)

水利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小一型工程)

**县***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2004年9月1、综合说明1.0.1 概况1.0.1.1 工程地理位置林云(下用***表示)水库地处塘芝县西部虹山东面的**乡**村,属**流域泸江水系, 坝址区地理坐标东经153°52′58″,北纬51°43′32″,距塘芝县城76.8km,其中塘芝至大田22km为二级路面,大田至小坝31km为四级路面,小坝至小河村3.2km为泥结石路面横穿库区,交通较为方便。

径流区属中山峡谷地区,流域内最高为所作底山,海拨高程2355.1m,一般海拨高程1980~2100m之间,森林植被覆盖较好。

紧连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表水系发育,水质较好,水土流失不突出。

流域气候温暖、多雨,属滇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

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第四系。

1.0.1.2 工程任务林云水库工程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顾乡村人畜饮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库,而且它还是向上游引泄至规划水库洒尾科的中转水库。

水库总库容390万m3,兴利库容370万m3,最大坝高35m,灌溉12254亩,解决5510人的饮水困难。

1.0.1.3 兴建缘由1.塘芝州水电局1997年完成的《塘芝盘龙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中,将林云水库列入近期开发项目。

2.塘芝县水电局1998年完成的《塘芝县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将林云水库列入首批开发项目。

3.塘芝县农业基础薄弱,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是省级重点贫困县。

林云水库灌区虽已有原万亩迩廷大沟灌溉,但由于各山溪水库均为无坝引水土渠,供需矛盾突出,保证率低,缺水严重。

灌区涉及四乡(镇)、71个自然村,灌区总面积12254亩中,目前尚有5454亩无水灌溉,四乡镇5510余人20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且己灌耕地保证率极低,粮食产量低,群众生活困难,急需解决水源问题。

4.兴建林云水库可以把原有的通过库区迩廷大沟有效的利用起来。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应以国家法律、政策和技术标准为依据,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进行。

特别是对农田灌溉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更要实事求是地处理好效益与投资的矛盾,在确保安全度汛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工作中,首先,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各项有关水利建设方面的新知识和新规范,并根据自己所承担的设计任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拟定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避免照抄照搬或单纯追求低标准而导致设计成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其次,还应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培训班,使自己的业务素质能够适应现阶段水利工程的发展状况;再者,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水利部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L31—1999)、《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6—2002)等
各类规范、规程、条例。

水利工程在具体施工时,既要讲究速度,又要注意质量,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措施来控制工程质量;第四,我们还
必须密切配合施工单位,从整个施工环节入手,把好每道施工关口,争取创造优良的工程项目,给当地群众带来实惠。

总之,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运用各种设计软件,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因此,不断学习,勇于探索,精心设计,科学管理,才是搞好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名水利工程师就像一棵树,它从土壤里吸取养料,装点了祖国山河;他也
似雨后的彩虹,辉映出五光十色的天空;又如奔流不息的江河,滋润万物,给予世界光明。

水利工程可研初步设计

水利工程可研初步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三个阶段的设计报告一、总体定位(一)三阶段划分根据国家前期工作管理要求,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前期工作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等3个阶段,其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为满足项目的立项决策要求;初步设计阶段时,项目已纳入基建程序。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三个阶段的设计报告是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各阶段决策审批的重要技术基础,而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是规定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的重要技术标准。

(二)与以往有关规程规范的关系1993年,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联合颁布《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1996年,水利部颁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

上述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和暂行规定的实施,对规范和指导三个阶段设计工作、提高水利建设项目设计工作质量和提高各级政府投资决策科学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对水利前期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满足国家投资决策和投资计划管理的要求,并使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成果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对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进行了修(制)订。

(三)三阶段报告编制规程的主要作用1.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进行初步投资决策、选择建设项目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编制。

2.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对其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进行投资决策、确定建设项目、编制初步设计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工程淹没和征地范围资金筹措方案各阶段、各类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格式、内容需进一步规范,设计深度需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2004年9月1、综合说明1.0.1 概况1.0.1.1 工程地理位置林云(下用***表示)水库地处塘芝县西部虹山东面的**乡**村,属**流域泸江水系, 坝址区地理坐标东经153°52′58″,北纬51°43′32″,距塘芝县城76.8km,其中塘芝至大田22km为二级路面,大田至小坝31km为四级路面,小坝至小河村3.2km为泥结石路面横穿库区,交通较为方便。

径流区属中山峡谷地区,流域内最高为所作底山,海拨高程2355.1m,一般海拨高程1980~2100m之间,森林植被覆盖较好。

紧连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表水系发育,水质较好,水土流失不突出。

流域气候温暖、多雨,属滇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

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第四系。

1.0.1.2 工程任务林云水库工程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顾乡村人畜饮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水库,而且它还是向上游引泄至规划水库洒尾科的中转水库。

水库总库容390万m3,兴利库容370万m3,最大坝高35m,灌溉12254亩,解决5510人的饮水困难。

1.0.1.3 兴建缘由1.塘芝州水电局1997年完成的《塘芝盘龙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规划》中,将林云水库列入近期开发项目。

2.塘芝县水电局1998年完成的《塘芝县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将林云水库列入首批开发项目。

3.塘芝县农业基础薄弱,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是省级重点贫困县。

林云水库灌区虽已有原万亩迩廷大沟灌溉,但由于各山溪水库均为无坝引水土渠,供需矛盾突出,保证率低,缺水严重。

灌区涉及四乡(镇)、71个自然村,灌区总面积12254亩中,目前尚有5454亩无水灌溉,四乡镇5510余人20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且己灌耕地保证率极低,粮食产量低,群众生活困难,急需解决水源问题。

4.兴建林云水库可以把原有的通过库区迩廷大沟有效的利用起来。

林云水库的灌渠主要是利用原有的迩廷大沟。

迩廷大沟是修建于不同时期(多为清代民国时期修建)的引溪灌溉渠,它由1号、2号、3号、4号和5号等五条大沟组成。

林云水库设计利用的是2号、3号、4号和5号四条,1号本工程未予利用。

2号、3号、4号三条大沟取水于虹山东麓的大箐内,沿地形盘山流经至东部的老龙、左塘、尾古等地灌溉农田。

这三条沟的前段位置较高,且通过水库径流区内均高于水库最高水位,因此可以利用其前段外流域引水入库中转,由水库调节后,再利用其后段向灌区供水和补洒科水库。

5号沟只利用后段供水灌区。

水库渠道布置的原则是:充分利用原大沟,节省新建工程投资。

综上所述,林云水库的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灌区严重缺水及群众饮水困难问题。

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对于当地群众全面早日进入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0.1.4 可行性报告的主要结论1.林云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小(一)型水库,同时具有中转水库的功能。

2.同意选用的坝址,坝型为埋石砼双曲拱坝,坝顶高程1500.5m,坝顶拱圈中心线弧长108.0m,最大坝高35m。

3.工程总工期为二年。

4.工程总投资1400.03万元。

经济评价结果表明,该工程抗风险能力较强,经济上合理,修建林云水库是可行的。

1.0.1.5 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林云水库可研报告于2004年5月15日由塘芝计委主持评审,塘芝大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塘芝县林云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评审通过后。

并于2004年7月21日同庆省计委地区处邀请省水利厅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对《塘芝县林云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现将审查意见整理如下:一、工程的兴建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二、水文1.水库本区径流面积8.1km2,引区外径流34.2km2,多年平均径流1716万m3,其中引区外径流1234万m3,来水完全满足既定规模。

2.水文资料成果合理可靠。

3.根据SL252~2000规范,本水库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P=0.50 %)。

三、工程地质1.同意工程区属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区,地震活动不强的评价,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

2.坝址位于两条溪流汇合口以下,为“V”型河谷,基岩为粉砂质泥岩夹粉细砂岩,岩石坚硬,强风化层薄,基岩相对隔水层浅(25~27m),适宜建刚性坝,同意推荐拱坝坝型。

3.可研报告中对左岸存在低邻谷,F2断层沿左岸穿过,破碎带露头宽10~20m,钙泥质胶结紧密不一。

水库蓄水后,不排除库水向低邻谷渗透的可能。

建议进一步查清后作出可行的防渗处理措施。

4.在下阶段水库左岸分水岭布置适量钻孔,以便了解分水岭地下水高程和动态。

5.选定坝轴线布置适量平硐勘探。

6.建筑材料:石料为阳新灰岩,弱~微风化,运距4.5km,需新修1.3km至坝址;粗细骨料由灰岩料场加工。

7.提供库区、坝枢纽区地质图,坝枢纽区地质剖面和渗透剖面图。

四、工程任务及规模1.同意林云水库以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的小(一)型水库。

2.同意设计水平年近期采用2013年,远期应考虑到2023年,同意P=75%典型年灌溉制度的设计和灌区作物构成,耗水作物水稻占73.2%,复种指数1.7。

3.同意渠道设计流量1.2m3/s,灌区渠系利用系数n =0.6 4,灌区农田12050亩。

五、水工建筑物1.同意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

2.同意选用的坝址,依据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同意坝形为拱坝。

3.依据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同意枢纽布置方案。

4.下一步应做好帷幕灌浆布置图,帷幕灌浆建议单排孔,孔距1.5~2.0m,两坝肩延伸20~30m,帷幕底界≤5~10lu。

刚性基础应设固结灌浆。

六、施工组织设计1.同意导流、渡汛标准。

导流采用河床岸坡设预制管、钢管等导流方式。

2.同意施工总体布置及施工安排。

建议施工期1.7年改为2年。

七、水库淹没、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1.同意本阶段按正常蓄水位初步划定的淹没范围。

2.水库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方案,是本可研报告的漏项,环保及水保经费应列入工程投资估算。

八、工程投资估算1.工程上报估算总投资1588.81万元,经评审核定工程总投资1231.72万元。

1.0.1.6勘测设计工作过程根据塘芝计委有关要求,塘芝县水务局于2004年10月委托我队承担林云水库工程初步设计工作。

对此,我队及时组织人员开展工作。

外业核查工作于2004年9月进行,其它专业的设计工作也逐步展开。

根林云水库工程可研审查意见及工程具体特点,在对以往完成成果认真核实的基础上,多次至现场作具体分析比较,细致分析坝址地质勘探资料查明库区渗漏情况;进行水文、水利计算;组织库区淹没调查;核实灌区面积;坝址选择及多坝型比较。

尽量使技术、经济比达到最优,成果完美。

1.0.2 水文1.0.2.1 流域自然概况水库坝址以上径流面积为8.2km2,主河道长3.78km,河底平均坡降2.70%。

水库所属流域为中山峡谷地区,流域内人类活动较少,森林植被好,水土流失不突出。

为顺甸河(又称暮底河)的一条小支流,发源于虹山东麓,河道狭长、山溪发育,呈树枝状展布。

底屋河流域除上游地区分布有部分丘陵、坝子外,其余均为山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以西的哀牢山,黄倚山高程介于3000~3143m之间,对西南暖湿气流有抬升或部分屏障作用;以东面南北走向的葱蒙山(大南山)能阻滞北方冷空气,对偏东部的暖湿气流起屏障和抬升作用,因此,本流域气温高,多雨,属滇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

水汽主要来自西南和东南暖湿气流,降水量丰富,本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mm,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于5~10月(占年降水量的78.4%),年际变化不大。

由于本地区湿热的缘故,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00.6mm。

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34.7℃,最低-3℃,多年平均风速为2.8m/s,历史最大风速为20m/s,相应风向为w。

流域径流属大气降水补给型,径流量的年际,年内变化及时空分布与降水一致。

1.0.2.2 水文气象资料水库库区及引水区均无长系列实测流量资料,但水库周边及盘龙河流域的暮底河、龙潭寨、戈革等设有水文、雨量站。

在本流域的下游,直线距离10km的戈格村建有戈革自记雨量站,观测、整编质量可靠,同时位于本流域下游52km 处有度底河水文站。

1.0.2.3 主要特征值及分析成果由于水库无径流实测资料,采用查2002年《塘芝县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年径流等值线图推求。

水库年径流由水库8.1km2本区径流及陈家寨、小铺子共30.1km2的引水区径流组成,水库本区,引水区年径流深在600~700mm之间,取60万m3/km2产水量计算,引水区按引入60%水量计算,Cv 值查等值线得0.38,Cs/Cv=3.5,计算得:本区多年平均径流量491万m3,引水区多年平均径流量1262万m3,合计1756万m3,P=75%来水量合计1263万m3。

成果见表1-1。

虹山迩廷林云塘芝林云水库、库区、引水区设计年径流量成果表表1-11.0.2.4 洪水***水库位于大底河支流红底河源头,产生暴雨的系统主要为低槽、切变、低涡、副高边缘,南海台风和赤道辐合带等。

大暴雨多数是低涡与低槽天气系统所造成。

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降水在地区上分布不均匀,总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历年暴雨多集中于7~8月。

洪水计算采用二种方法计算,即:(1)由暴雨洪水查计算手册;(2)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由于36.1km2引洪径流区来水可人为控制,设计洪水不予考虑,只按本区8.1km2计算。

经综合分析选取暴雨洪水手册成果作为林云水库设计洪水成果。

经计算:P=0.5%时洪峰流量57.0m3/s,洪量91.5万m3;P=3.3%时洪峰流量40.9m3/s,洪量77.9万m3;P=5%时枯季施工导流洪峰流量2.57m3/s。

1.0.2.5 泥沙及蒸发林云水库无泥沙观测资料,根据同流域下游暮底河水文站的泥沙观测资料。

得到一踏河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1kg/m3,得悬移质多年平均输沙量为0.541万t,推移质多年平均输沙量按悬移质输沙量的20%为0.108万t,取悬移质的干容重为1.3t/m3,推移质干容重为1.5t/m3,则林云水库平均入库沙量为0.478万m3。

采用二禾寨水文站实测的蒸发资料计算林云水库的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