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检测B 新人教版选修2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单元测试:第一单元_走进化学工业(b卷)_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2单元测试:第一单元_走进化学工业(b卷)_word版含解析

同步检测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B卷)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S:32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B.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B、C、D的做法都是正确的。

而聚氯乙烯在温度较高时会释放出HCl等有毒气体,A项错误。

2.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能源、环保等热门话题。

火力发电,成本高也不环保,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A错。

利用太阳能可减少SO2、CO2排放,保护环境、节约能源,B正确。

将煤脱硫,可防止SO2产生,石膏可回收,环保经济,C 正确。

沼气是可再生能源,变废为宝,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D正确。

3.接触法制硫酸的沸腾炉中出来的炉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其正确过程是A.洗涤、干燥、除尘B.干燥、除尘、洗涤C.除尘、洗涤、干燥D.除去硒和砷的化合物答案:C解析:除尘指除去矿尘,洗涤是除去硒和砷的化合物,干燥是炉气净化的最后一步,除去水蒸气。

4.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B.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C.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答案:C解析:催化剂只能同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也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过关检测(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过关检测(含解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以下条件下,宜于建工厂的城市是( )A.城市郊区有丰富的黄铁矿资源,但水源、能源稍显不充足B.城市是一座风光秀丽、空气清新的旅游城市C.城市有丰富的磷灰石,拟建一座大型的磷肥厂D.城市需使用硫酸的工业不多,却有丰富的黄铁矿资源解析:A项能源不足,B项旅游城市不宜建工厂,D项硫酸的运输成本较高,不宜建硫酸厂。

答案:C2.为了降低硫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可以在含硫的燃料中加入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则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反应为( )①2CaO+2S2CaS+O2②S+O2SO2③CaO+SO2CaSO3④2CaSO3+O22CaSO4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加入生石灰是为了把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吸收。

产生亚硫酸钙,再氧化生成硫酸钙制成石膏,废物利用。

答案:C3.下列化工生产体现绿色化学内涵的措施是( )A.减少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B.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和非反应试剂C.研究有关产品的回收和再生利用D.对废弃物进行排放前的无害化处理解析:因为绿色化学的含义就是开发新工艺,使得生产达到无毒、无害、零排放等,而A、B、D都是指在生产后再处理有毒、有害的物质,而不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源,所以选C。

答案:C4.采用循环操作的是( )①硫酸工业②合成氨工业③硝酸工业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①②③解析:硫酸工业中、合成氨工业中、硝酸工业中循环利用的分别是SO2和98%硫酸、N2和H2、NO和NO2。

答案:D5.反应: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是“氨碱法”的重要反应,以下是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B.NaHCO3不是纯碱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饱和溶液解析: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不大,因此析出NaHCO3,析出后应为NaHCO3的饱和溶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全册课时练习答案汇编(可编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全册课时练习答案汇编(可编辑)

新人教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同步试题1、关于反应2SO2+O22SO3,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再加入一定量的18O2,则建立新平衡时,含有18O的物质是假定原平衡体系中不含18O ①二氧化硫②氧气③三氧化硫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D.①③答案:C2.接触法制硫酸的沸腾炉出来的炉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其正确过程是 A.洗涤、干燥、除尘 B.干燥、除尘、洗涤 C.除尘、洗涤、干燥 D.除去硒和砷的化合物答案:C3、你认为减少酸雨的途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答案:C。

4.煅烧硫铁矿(主要成份是FeS2),可获得制取硫酸所需的SO2,反应为4FeS2+11O2 2Fe2O3+8 SO2,为了提高SO2的生成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增加硫铁矿的投入量B. 向炉内喷氧气,增加氧气的压强C.降低温度D. 升高温度答案:C5.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臭氧空洞 B.酸雨 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答案:B6.治理“三废”,保护环境,最主要的方法是 A.减少污染严重的工厂 B.把“三废”深埋C.提高认识 D.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答案: D7.在工业生产硫酸中,在吸收塔内用来吸收三氧化硫的是 ()A.B.稀 C.浓D.答案:C8.工业上生产硫酸,回收尾气中气体,选用的试剂是 ()A. B. C. D.浓答案:A9. 接触法制硫酸中,进入接触室的气体必须净化、干燥,其主要原因是( )A.防止催化剂中毒B.提高反应效率C.提高SO2转化率D.防止环境污染答案:A10、把1.0 g含脉石()的黄铁矿样品在氧气流中灼烧,反应完全后得0.78g 残渣,则此黄铁矿的纯度是()A.33%B.66%C.78%D.88%答案:B。

二、非选择题11.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少用煤做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填写标号)______。

2019学年高中化学 阶段质量检测(一)走进化学工业 新人教版选修2

2019学年高中化学 阶段质量检测(一)走进化学工业 新人教版选修2

阶段质量检测(一) 走进化学工业(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这一主题的是( )A.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B.在化工生产中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放或不排放有害物质C.在化工生产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D.在化工生产中,对废气、废水、废渣、废热进行回收利用2.下列工业生产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侯氏制碱法合成纯碱B.用二氧化硫制硫酸C.工业合成氨D.从海水中提取单质溴3.化学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酸生产中常采用高压条件提高SO2的转化率B.合成氨中及时分离氨气可提高反应速率C.硫酸生产中可用水直接吸收SO3生成硫酸D.纯碱厂最好建在合成氨厂附近4.工业上以黄铁矿为主要原料制造硫酸的生产过程中,按反应先后顺序依次使用的主要设备是( )A.接触室,沸腾炉,吸收塔B.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C.沸腾炉,吸收塔,接触室D.接触室,吸收塔,沸腾炉5.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 .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6.认识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对学好化工生产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SO 2合成SO 3虽然属于放热反应,但工业上合成SO 3时仍需加热B .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高压和使用催化剂,因这些条件都符合化学平衡原理C .合成纯碱的过程中,应首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 3,再通入足量CO 2D .通过加压降温的方法可获得制备NH 3的原料气N 27.除去SO 2中的SO 3,并得到纯净的SO 2,最好使混合气体通过( )A .水B .NaHSO 3饱和溶液C .NaHCO 3饱和溶液D .98.3%浓硫酸8.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分析都正确的是( )A .硫铁矿煅烧前需要粉碎,这样易于向沸腾炉中投料B .炉气进入接触室之前需要净化、干燥,因为炉气中的杂质易与SO 2反应C .SO 2氧化为SO 3时需要使用催化剂,这样可提高SO 2的转化率D .接触室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因为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和SO 2的平衡转化率都比较理想,且催化剂的活性也较高9.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教选修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单元练习

人教选修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单元练习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单元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其主要成分中作还原剂的是A.硝酸钾B.木炭C.硫黄D.氧气2.在城市空气中含有浓度较大的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其主要来源是A.硫酸工业排放的废气B.氨氧化法制硝酸过程中吸收塔中排出的废气C.汽车尾气D.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生的废气3.在下列反应中表示NH3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反应是A.NH3+HNO3=NH4NO3B.8NH3+3Cl2==N2↑+6NH4ClC.4NH3+5O24NO↑+6H2OD.2NH3+3CuO3Cu+N2↑+3H2O4.Murad等三位科学家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被氧化的产物B.NO不是亚硝酐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被还原的产物D.NO不能用浓硫酸干燥5.NO3-+Zn+OH-+H2O—→NH3+Zn(OH)42-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2O的系数是A.2B.4C.6D.86.下列各组物质均在试管里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在试管口观察不到红棕色气体出现的是A.浓硝酸和铜片共热B.浓硫酸和铜片共热C.稀硝酸和铜片共热D.浓硫酸和硝酸钾晶体、铜片共热7.在常温下,过量的铝片与下列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多的是A.0.2mol/L硫酸600mLB.18.4mol/L硫酸600mLC.1mol/L盐酸200mLD.80%的HNO3(ρ=1.45g/cm3)200mL8.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则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比反应前A.升高了B.不变C.降低了D.无法确定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人教版选修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复习课)

人教版选修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复习课)

人教版选修 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复习课)人教版选修 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复习课)知识网络:[ 习题参照 ]1.列举实例与同学沟通,记录下沟通成就,也能够写成论文形式与同学共享。

2.在厨房中查验食盐和纯碱:取被查验的物质各1/4 汤勺,分别盛在两个瓷碗中,向两个碗内各加少许食醋,察看现象。

若产生气体,则被查验的物质就是纯碱;若无现象产生,则被查验的物质就是食盐。

在实验室中查验食盐和纯碱:取被查验的物质各一药匙,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向两支试管内各加少许稀盐酸,察看现象。

若产生气体,则被查验的物质就是纯碱;若无现象产生,则被查验的物质就是食盐。

点燃3.二氧化硫的制取 (炉气的制造 )S+ O2 =====SO2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三氧化硫的汲取SO3+ H2 O===H2SO44.废气废液废渣5. (1)—— a (2)—— c (3)—— d(4)—— b(5)—— c6. A7.将生石灰跟水混淆并搅拌,制取悬浊液。

过滤,制取饱和、澄清的石灰水,CaO+H2O===Ca(OH)2。

向饱和、澄清的石灰水中加纯碱并搅拌,制取悬浊液,过滤,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Na2CO 3+Ca(OH)2+3↓。

===2NaOH CaCO8. 1 825 t9. 48.8%。

因为侯氏制碱法推行的是循环生产;除碳酸钠之外,氯化铵也是产品,因此原子利用率大大提升。

10.市场上近似产品有:暖宝宝中装有铁粉,当铁粉被氧化时放出热量,可用于冬季患关节炎的人群,贴在痛苦处,使用起来很方便。

加强训练1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响制得,此中的一步反响为:CO(g)+H2O(g)CO2(g)+H2(g)H<0反响达到均衡后,为提升CO 的转变率,以下举措中正确的选项是()A .增添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 CO 的浓度D.改换催化剂答案B2 化学无处不在,以下与化学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别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查验输送氨气的管道能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要微量元素,因此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品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必定比率混淆制成答案C3.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益于SO2的转变,且能充足利用热能,采纳了中间有热互换器的接触室 (见以下图 )。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2人工固氮技术__合成氨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2人工固氮技术__合成氨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A组1.人工固氮的成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种植豆科植物,利用其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蛋白质B.闪电时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的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C.化工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使氮气与氢气化合成氨气D.以氨气为原料生产各种化肥解析: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变成植物蛋白属于生物固氮过程,A错误;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是在自然条件下的氮的固定,B错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属于工业合成氨的过程,属于人工固氮方式,C正确;由N生产各种化肥,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过程,D 错误。

答案:C2.在合成氨时,可以提高H2转化率的措施是( )A.延长反应时间B.充入过量H2C.充入过量N2D.升高温度解析:A项不能提高转化率,B、D项反而会降低H2转化率;只有充入过量N2才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H2转化率,故C正确。

答案:C3.合成氨工业中采用循环操作,主要是为了( )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采用循环操作,将N2、H2循环压缩到合成塔中,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答案:D4.化工生产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应优先考虑的措施是( )A.选用适宜的催化剂B.采用高压C.采用高温D.增大反应物浓度解析:化工生产中应首先考虑的是生产成本,因此应先考虑使用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A5.合成氨生产过程采取的措施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A.选择适当的温度B.增大体系压强C.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D.不断分离出氨解析: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答案:C6.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氨气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B.由于氨易液化,N2和H2在实际生产中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 ℃,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我国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10~30 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解析:虽然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NH3只占15%,但由于原料气N2和H2循环使用和不断分离出液氨,所以生产NH3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因此A项错误;控制反应温度为400~500℃,主要是为了使催化剂活性最大,因此,C选项错误;增大压强有利于NH3的合成,但压强越大,需要的动力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越高,我国的合成氨厂一般采用1×107~3×107Pa,但这并不是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因此,D选项错误。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学业分层测评1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学业分层测评1 word版含解析

走进化学工业1.反应NaCl +CO 2+NH 3+H 2O===NaHCO 3↓+NH 4Cl 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

其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 析出NaHCO 3后的溶液为NaHCO 3的饱和溶液。

【答案】 C2.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NaCl 、CO 2、NH 3、H 2O 为原料制得了纯净的Na 2CO 3,该法又称氨碱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从理论上看,循环生产时不需要再补充NH 3B .从绿色化学原料充分利用的角度看,该方法有两个明显的缺陷是:氯化钠未能充分利用和产生CaCl 2废弃物C .氨碱法生产过程中将NH 4Cl 作为一种化工产品,不再生产NH 3来循环使用D .从理论上看,每再生产1 mol Na 2CO 3,再补充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是2 mol NaCl 和1 mol CO 2【解析】 工业制碱的原理涉及反应: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索尔维法用生成的氯化铵制备氨气,将氯化铵进行了循环利用,所以从理论上讲,是不需要补充氨的。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NaCl 母液被弃去,氯化铵制备氨气生成了无用的氯化钙,这两点是索尔维法的缺陷。

根据反应关系式及原子守恒,从理论上看每生产1 mol Na 2CO 3,再补充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是2 mol NaCl 和1 mol CO 2。

【答案】 C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根据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NH4Cl溶解度都小的性质,运用CO2+NH3+H2O+NaCl===NaHCO3↓+NH4Cl的反应原理制备纯碱。

下面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气体A的饱和溶液――→加入食盐ⅠA和食盐的饱和溶液――→通入足量气体BⅡ悬浊液――→过滤Ⅲ晶体,Ⅳ纯碱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B.第Ⅲ步得到的晶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D.第Ⅳ步操作的主要过程有溶解、蒸发、结晶【解析】侯氏制碱法是先制得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再往其中通入CO2(即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3、CO2,不能依次通入CO2、NH3,因为NH3在水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CO2的溶解度,先将溶液氨化后,吸收CO2的效果更好),第Ⅱ步即得到NaHCO3悬浊液,第Ⅳ步应将NaHCO3加热分解,以得到Na2CO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检测(B)(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化工生产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氯碱工业B.接触法制硫酸C.制造普通玻璃D.工业合成氨解析:各选项涉及的主要反应为:A项,2NaCl+2H2O2NaOH+H2↑+Cl2↑;B项,4FeS2+11O22Fe2O3+8SO2,2SO2+O22SO3,SO3+H2O H2SO4;C项,SiO2+Na2CO3Na2SiO3+CO2↑;D项,N2+3H22NH3。

答案:C2工业上以黄铁矿为主要原料制造硫酸的生产过程中,按反应先后顺序依次使用的主要设备是( )A.接触室沸腾炉吸收塔B.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C.沸腾炉吸收塔接触室D.接触室吸收塔沸腾炉答案:B3最近,国际上提出的“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的( )A.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B.在化工生产中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放或不排放有害物质C.在化工生产中,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D.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式工厂解析:“绿色化学”总的来说,就是从化学的角度自源头上根本性地解决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B4在接触法制硫酸的工业生产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这些操作的主要原因都正确的是( )A.黄铁矿煅烧前需要粉碎,因为大块黄铁矿不能燃烧B.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需要净化,这样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C.SO2氧化为SO3时需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D.用质量分数为98.3%的硫酸吸收SO3,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使SO3充分吸收解析:将黄铁矿粉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大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燃烧得更充分、更快,选项A操作正确,但解释错误;炉气净化的目的是防止炉气中的杂质和矿尘使催化剂中毒、失效,选项B操作正确,但解释错误;使用催化剂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完成的时间,但对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均无影响,选项C操作正确,但解释错误。

答案:D5合成氨时既要使合成氨的产率增大,又要使反应速率加快,可采取的办法是( )①减压②加压③升温④降温⑤及时从平衡混合气中分离出NH3⑥补充N2或H2⑦加催化剂⑧减小N2或H2的量A.③④⑤⑦B.②⑤⑥C.②⑥D.②③⑥⑦解析: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0的特点为:正反应放热且气体体积减小。

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加快,应选C。

答案:C6属人工固氮的化学反应是(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由NH3转变成NH4HCO3C.NO与O2反应生成NO2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的化合物转变成植物蛋白解析:固氮必须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D项为生物固氮,不符合题意。

答案: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硫酸的工业尾气可以直接排入大气B.进入接触室的气体,必须先经净化、干燥C.从沸腾炉中排出的炉渣可以作为肥料D.在高温、高压下由SO2和O2合成SO3解析:从沸腾炉中排出的炉渣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脉石,无法作肥料,合成SO3不需要高压。

答案:B8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 )A.二氧化硫B.氟氯代烃C.二氧化碳D.甲烷解析:形成酸雨的是SO2,氟氯代烃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

答案:A9下列工业生产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侯氏制碱法合成纯碱B.用二氧化硫制硫酸C.工业合成氨D.从海水中提取单质溴解析:联合制碱法是溶液中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碳酸氢钠,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C、D中都有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10用焦炭、水、空气来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C+H2O(g)CO+H2,CO+H2O(g)CO2+H2,N2+3H22NH3,参加反应的碳与氨气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4B.3∶2C.1∶1D.1∶2解析:前两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得:C+2H2O CO2+2H2因此,有关系式C~2H2①而N2+3H22NH3中有:3H2~2NH3②因此,①×3+②×2得3C~4NH3,故n(C)∶n(NH3)=3∶4。

答案:A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3H22NH3,温度一定时,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①平衡不发生移动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④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⑤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①⑤B.①②⑤C.③⑤D.②④⑤解析: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两倍,相当于增大压强至原来的两倍,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D12硫酸工业中,在催化反应室中装有热交换器。

采用热交换器的好处是( )①充分利用热量,降低能耗②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产率③减少热量及环境污染④提高最终产品的纯度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使用热交换器能充分利用热量,减少热量对环境的污染。

SO2转化为SO3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13在制硫酸的工业中有以下反应:2SO2(g)+O2(g)2SO3(g) Δ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中通入过量的空气,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生产中选择400~500 ℃,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且催化剂的活性好C.根据实际情况在生产中选择常压,可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D.在接触室被氧化生成的三氧化硫,进入吸收塔被水吸收制成硫酸解析:合成三氧化硫的条件与合成氨是不同的。

用水吸收三氧化硫容易形成酸雾,应用98%的硫酸吸收三氧化硫。

答案:D14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方面去考虑,合成氨应采用的条件是( )A.低温、高压、催化剂B.低温、低压、催化剂C.高温、高压、催化剂D.适宜温度、高压、催化剂解析: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考虑,选择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从化学平衡角度考虑,选择低温、高压;综合考虑设备、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宜温度、高压和催化剂。

答案:D15接触法制硫酸中,进入接触室的气体组成(体积分数)为SO2 7%、O2 11%、N2 82%。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77%,则平衡时气体总体积是反应前的( )A.38.5%B.77%C.6.4%D.97.3%解析:根据2SO2+O22SO3ΔV2 17%×77% 7%×77%÷2解得:(1-7%×77%÷2)÷(1×100%)=97.3%答案:D16某工厂用CaSO4、H2O、NH3、CO2制备(NH4)2SO4。

其工艺流程如下:CaSO4溶液甲乙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往甲中通CO2有利于(NH4)2SO4的生成B.生成1 mol (NH4)2SO4至少消耗2 mol NH3C.在实际生产中CO2可被循环使用D.直接蒸干滤液能得到纯净的(NH4)2SO4解析:该反应原理为2NH3+CO2+H2O(NH4)2CO3,CaSO4+(NH4)2CO3CaCO3↓+(NH4)2SO4,CaCO3CaO+CO2↑。

直接蒸干会导致(NH4)2SO4分解。

答案:D17用98%的H2SO4吸收SO3可得到H2SO4·1.5SO3,若用1 kg 98%的H2SO4充分吸收SO3后,再进行稀释,可得98%的H2SO4( )A.2.77 kgB.2.6 kgC.2.42 kgD.2.22 kg解析:解答此题时注意吸收剂为98%的H2SO4而非纯硫酸,且水吸收SO3后产物还能吸收SO3。

答案:A18(2014上海高考)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解析:NH3极易溶于水,而CO2不易溶于水,因此先在a通入NH3,防止发生倒吸,再在b通入CO2,c中放蘸有稀硫酸的脱脂棉,吸收NH3,防止污染环境,C项正确。

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6分)19(6分)实验室二氧化硫尾气吸收与工业烟气脱硫的化学原理相通。

石灰-石膏法和碱法是常用的烟气脱硫法。

石灰-石膏法的吸收反应为SO2+Ca(OH)2CaSO3↓+H2O。

吸收产物亚硫酸钙由管道输送至氧化塔氧化,反应为2CaSO3+O2+4H2O2CaSO4·2H2O。

其流程如下图:碱法的吸收反应为SO2+2NaOH Na2SO3+H2O。

碱法的特点是氢氧化钠碱性强、吸收快、效率高。

其流程如下图:已知:石灰-石膏法和碱法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原理相同之处是,和碱法相比,石灰-石膏法的优点是,缺点是。

解析:石灰-石膏法和碱法化学原理相同之处均为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

石灰-石膏法优点是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缺点是Ca(OH)2溶解度小、吸收慢、效率低。

答案:本质都是SO2与OH-反应,即SO2+2OH-20(7分)合成氨工业、硫酸工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合成塔和接触室中的反应分别为:N2(g)+3H2(g)2NH3(g) ΔH<0;2SO2(g)+O2(g)2SO3(g) ΔH<0。

(1)写出流程中设备的名称:B,X。

(2)进入合成塔和接触室中的气体都要进行热处理,最理想的热处理方法是。

(3)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下列生产中,采用循环操作的是(填序号)。

①硫酸工业②合成氨工业③硝酸工业(4)工业上常用98%的硫酸吸收SO3而不用稀硫酸或水的原因是。

(5)工业生产中常用氨—酸法进行尾气脱硫,以达到消除污染、废物利用的目的。

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经处理可以得到一种化肥,该肥料的化学式是。

(6)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下列条件或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合成氨工业在高压下进行②合成氨工业和硫酸工业都使用催化剂③及时将氨液化而分离④硫酸工业中,净化后的炉气中要有过量空气⑤合成氨工业和硫酸工业都采用适宜的温度答案:(1)循环压缩机沸腾炉(2)逆流换热或充分利用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加热反应气(3)①②③(4)用稀硫酸或水吸收SO3时易形成酸雾,不利于SO3吸收(5)(NH4)2SO4(6)①③④21(10分)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

氮气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使用的两种分离方法是,;氢气的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写出分别采用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媒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是,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设备B的名称是,其中m和n是两个通水口,入水口是(填“m”或“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