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洲教授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经验

合集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治疗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脑积水治疗体会
无 变化 5例 。
3 讨 论
脑积水 是重 型颅 脑损 伤 后 常见 的继 发性 病 变 , 直接 影 它 响颅 脑损 伤患者 的预 后 . 是造 成 重型 颅脑 损 伤 昏迷 患者 高 也
死亡 率的 重要 因素之 一 ,出现 脑积 水 均应 行脑 室 一 腔分 流 腹 术, 以此 改善脑 积水 。为 了有效 预 防重 型颅 脑 损伤 后脑 积 水
的发 生 , 笔者 对 4 8例 重 型颅脑 损 伤患 者 ( 中 2 7 其 9例并 发 脑
积水 ) 的治疗进 行 回顾性 研究 , 以探讨 腰 大池 持续 引 流 、 纯 单 性 腰穿 在预 防重 型颅 脑损 伤后 脑 积水 中 的价 值 . 确诊 断 并 正
及 时处 理脑 积水 。
1资 料 与 方 法
2 结 果
脑 萎缩 进行 鉴别 。 脑萎 缩 可以 出现 失语 、 尿失 禁 、 精神 行 为异
常 等相 近 于脑 积水 的表现 , 没有 颅 内压 增 高 : 但 脑萎 缩 的 C T
可 以 出 现 脑 室 扩 大 , 同 时 伴 有 脑 池 增 大 。 沟 变 宽 , 膜 下 但 脑 硬
【 键 词】 型颅脑 损伤 ; 积 水 ; 室一 腔分 流术 关 重 脑 脑 腹
【 中图分类号】R 5 .+ 6 11 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7 - 2 0 2 1 )1c 一 6 - 2 6 3 7 1 (0 0 0 ( )1 9 0
脑 积 水症 状及 体 征 明显 改 善 . 后 2周 复查 头颅 C 脑 室 明 术 T, 显 缩小 2 4例 , 意识 明显 好 转 2 例 , 识障 碍轻 度 改善 3例 , l 意
积水 , 性外 伤 性 脑积 水 大 多 为 正常 压 力 性脑 积水 圜 慢 。伤后

田金洲教授升清降浊法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经验

田金洲教授升清降浊法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经验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73518,81573824);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810);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19 JYB TD 007)作者简介:梁俊杰(1993 12—),男,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方面的研究,E mail:214101040@qq com通信作者:时晶(1971 07—),女,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方面的研究,E mail:sshijing87@163 com田金洲教授升清降浊法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经验梁俊杰 魏明清 倪敬年 李 婷 张学凯 周英奕 时 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三科,北京,100700)摘要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目前尚无有效疗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通过整理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田金洲教授诊治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经验,发现升清降浊法对便秘、乏力、失眠等非运动症状有效。

现将升清降浊法及其用药规律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升清降浊法;名医经验TheClinicalExperienceofRaisetheClearandDirecttheTurbidDownwardMethodofProfessorTIANJinzhouintheTreatmentofNon moterSymptomofParkinsonDiseaseLIANGJunjie,WEIMingqing,NIJingnian,LITing,ZHANGXuekai,ZHOUYingyi,SHIJing(TheThirdDepartmentofEncephalopathy,DongzhimenHospitalof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700,China)Abstract Therearenoeffectivetreatmentsfornon motorsymptomsofParkinson′sdisease,whichseriouslyaffects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ThisarticlehascompiledthefifthbatchofnationalfamousoldChinesemedicinepractitionerTIANJinzhou′sclini calexperienceintreatingnon motorsymptomsofParkinson′sdisease.Itisfoundthatraisetheclearanddirecttheturbiddownwardmethodsiseffectivefornon motorsymptomssuchasconstipation,fatigueandinsomnia.Themethodofraisetheclearanddirecttheturbiddownwardandtheprescriptionrulesaresummarizedtosharewiththepeer.Keywords Parkinson′sdisease;Non motersymptom;Raisetheclearanddirecttheturbiddownwardmethod;Famousphysician′sexperience中图分类号:R249 2/ 7;R742 5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6.026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神经变性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姿势反射障碍、肌强直及运动迟缓[1 2]等运动症状,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非运动症状的治疗,如便秘、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疲乏等非运动症状[3 5]。

三焦针法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病

三焦针法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病

三焦针法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病
柳净;韩景献;于涛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6(0)7
【摘要】正常颅压脑积水是以步态不稳、痴呆和尿失禁三联征为典型表现的交通性脑积水。

韩景献认为本病病机关键是三焦气化失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不畅,临床以三焦针法(膻中、中脘、气海、外关、血海、足三里)调理三焦,补虚泻实,配合中药治疗。

运用此法治疗一例,取得了良好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步态障碍和尿失禁。

【总页数】2页(P645-646)
【关键词】三焦针法;正常颅压脑积水;韩景献;医案
【作者】柳净;韩景献;于涛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景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天津300000;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帕金森病和正常颅压性脑积水认知障碍的研究 [J], 杨月嫦;沈红健;黄流清;赵忠新;
2.阿尔茨海默病与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共病:病例报道及文献综述 [J], 赵忙所;魏
妍;黄方杰;周世梅;王静;黄静芬;刘建平;乔立艳
3.阿尔茨海默病与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共病:病例报道及文献综述 [J], 赵忙所;魏妍;黄方杰;周世梅;王静;黄静芬;刘建平;乔立艳;
4.脑血管病相关性正常颅压脑积水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专委会
5.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和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共病导致的老年人认知和步态功能障碍三例临床分析 [J], 何丹;谭双全;蓝琳芳;范玉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临床管理中国指南(全文)

2022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临床管理中国指南(全文)

2022特发性正常压刀脑积水临床筐理申国指南(金文)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和膀脱功能障碍临床三联征在老年人群中涉及多种疾病,冥中,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 NPH)因真阜期诊断和阜期治疗可有效逆转病情而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脑积水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组织国内神经内料、神经外料、影像科、精神科、康复料、流行病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在2005年版欧美iNPH国际插南、2012年日本iNPH指南(第二版)以及2016年中国iNPH诊治专家共识的墓础上,密切结合中国脑积水联盟成立近五年来国内iNPH诊疗实践,并参考2021年日本iNPH第三版指南,总结了国内外iNPH诊疗和研究领域的新证据,共同撰写了本指南。

本?旨南合流行病学、||苗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等内窑,形成26条推荐意见,作为我国iNPH的诊疗规范,供相关学科临床实践中参考,以便高利于这一危害者年人身'LJ健康的疾病能得到高效管理。

三、iNPH病因、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推荐1: iNPH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病因、发病机制仍然不清,尚需进一步的规范研究。

(证据C级,强推荐,100%)。

四、iNPH的临床特征和评估推荐2:所高患者均进行N PHGS测定,判定严重程度。

(证据C级,强推荐,98%)。

推荐3: (1)所有配合评估的患者均进行0m行走试验、U G测验、有条件单位进行Ti n ettiPOMA以及可穿戴设备进行步态评估。

(证据C级,强推荐,98%)。

(2)所有患者均进行MMSE测验,高条件单位进行Mo C, B MT或R VLT、DSST、FA B、TMT、VFT、St r oo p测验和插孔测验等认知评价测定。

(证据C级,强撞荐,98%)。

(3)所有患者均进行I C Q SF 或排尿日记,有条件单位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等评价。

(证据C级,5酣佳荐,98%)。

推荐4:所有患者均需进行神经精神相关量表评定。

血管性痴呆诊断和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田金洲

血管性痴呆诊断和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田金洲
110丢失的神经元丢失的突触丢失的有髓纤维加速老化每次卒中12亿83兆7140公里36年每小时12亿8300亿714公里36年每分钟190万140亿12公里31周每秒钟32万23亿200米87小时幕上大血管闭塞时丢失的神经结构卒中引起认知损害的可能机制卒中缺血缺氧缺血缺氧缺血缺氧缺血缺氧氧自由基损伤氧自由基损伤脑组织损伤坏死软化慢性缺血致白质损伤慢性缺血致白质损伤认知障碍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与脑出血脑梗死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关系密切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与脑出血脑梗死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关系密切组织功能丢失和损伤组织功能丢失和损伤轴突运输受损信息传递损害信息传递损害大血管疾病关键部位的皮层梗塞额叶角回失语失用去抑制淡漠失语失用去抑制淡漠失语失用去抑制淡漠失语失用去抑制淡漠记忆减退结构能力减退皮质型痴呆顶叶失读失写海马前脑底部大面积皮质皮质下病变小血管疾病关键部位的皮质下梗塞破坏特异性的额叶皮质下通路或者丘脑与皮质间的非特异性联系丘脑尾状核内囊人格改变注意力减退淡漠执行功能障碍皮质下痴呆皮质下小血管疾病痴呆的诊断方法1诊断痴呆3鉴别原因??神经精神系统检查??基本的实验室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心理学检查??病史与临床表现2确认程度4亚型分类5诊断急性期阶梯样加重有卒中史症状突然出现阶梯样加重无卒中史症状隐袭起病逐渐进展皮质性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皮质性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病史与临床表现认知功能损害cognition行为精神障碍behaviour日常生活能力减退abilityofdailyliving记忆抑郁工具性
白质损伤
缺血导致不完全性梗塞所致 的枕叶深部白质髓鞘质的大 量丢失,弓形纤维相对保存。 (磷钨酸-苏木素染色×0.5)
白质处一些小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 改变,弹力组织丢失,胶原增生导 致动脉壁‘葱皮样变,动脉腔变小。 (苏木素-伊红染色×400.)

田金洲教授分期论治痴呆的临床经验

田金洲教授分期论治痴呆的临床经验
临床 医药文献杂志
4 9 3 8
J o ur na l o f Cl i ni c a l Me d i c a l
2 0 1 5年 8月 B第 2卷 第 2 3期
Au g. B 2 01 5Vo 1 . 2N o. 23
田金 洲 教授 分 期 论 治 痴 呆 的I 1 5 床 经 验

定优势。
、 白腻 ,脉弦细 。既往糖尿 病史 。西医诊 断:遗忘 型阿 尔茨 田金洲 教授 是我 国第五批 国家级 名老 中医 ,从 事临床 海 默 病 ; 中 医 诊 断 :呆 病 ; 辨 证 : 肾虚 痰 阻 。 治 以补 肾 摄
医疗 工作4 O 年 ,在 诊治认 知 、运 动和睡 眠类疾病 方面积 累 精 为 主 兼 以化 痰 开 窍 。药 物 有 肉苁 蓉 2 0 g 、熟地3 0 g 、 山萸 了较 多经验 。痴呆 是一种慢 性进展 性疾病 ,病机 不断演化 肉3 0 远志 l 5 g 、郁金2 0 g 、金樱子 1 5 g 、芡实3 0 g 、胆星
转变 ,呈波 动式渐 进发展 。痴呆 的诊治 可能是 田老师最 成 1 0 g 、黄芩 1 2 g 、生甘草6 g 。中药水煎服 ,2 次/ d 。一月后复
功 的临床经 验 之一 ,仅 2 0 l 4 年接 诊 的 门诊 痴 呆 患者 就 高 诊 :病 情 平 稳 , 记 忆 力 下 降 变 化 不 明 显 ,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尚 达1 5 3 2 人 次 ,可能 是 北京 市个 人 接诊 此 类疾 病 最多 的医 可 ,与 人 沟 通 意 愿 较 少 , 大 便 失 禁 明 显 好 转 ,痰 量 减 少 , 师 之 一 。我 们 随师 临 床 ,观 察体 悟 田老 师诊 治痴 呆 的 立 舌 淡 , 苔 薄 白 略 腻 ,脉 弦 细 , 原 方 去 芡 实 , 金樱 子 , 加 益 法 处 方 ,发 现 他十 分 强调 分 期论 治 、 持续 治 疗 、 中西 并 智仁3 0 g ,茯苓2 0 g ,续服。3 月后复诊记忆力 略好转 ,能记 重 ,尤 其分 期 论 治 ,不仅 深 得 患者 和 家 属信 任 ,也 广 为 住 刚 吃 过 的 饭 菜 , 刚 做 过 的 事 有 时 能 想 起 , 理 解 力 增 强 , 学 术界 认可 。 愿意与人沟通 。效不 更方 ,续服前方,病变随诊。 痴 呆分期源 于 1 9 9 3 年 美 国专 家 发 表 的 血 管 性 痴 呆 诊 断

用中国式方法解决记忆难题

用中国式方法解决记忆难题

龙源期刊网 用中国式方法解决记忆难题作者:荆伟龙来源:《大众健康》2017年第05期田金洲,痴呆防治专家。

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教授、长江学者,兼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北京市第四批和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指导老师、教育部阿尔茨海默病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C)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会刊Alzheimer Research Therapy编委。

从医40年,面对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中国痴呆患者,他以“衷中参西”为思路进行了长达3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被称为“记忆守护者”、“把脉记忆的平民医生”、“痴呆患者的希望之星”,帮助无数患者找回“失窃”的记忆,让爱与亲情常在。

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记者终于得偿所愿,见到了这位久负盛名的“记忆守护者”——田金洲教授,一位对记忆障碍性疾病“情有独钟”的医者。

师从名医,成为青年医生之翘楚在田金洲年少时,父母年迈体弱,父亲每遇天阴下雨就身痛难忍。

母亲终日操劳,突发脑溢血,昏倒在大街上。

幸得好心人及时送到医院救治,保住了性命,但从此以后便“爱忘事”,严重时母亲甚至认不出从省城回家看望她的儿子。

从那时起,一个单纯而又坚毅的想法在田金洲的内心萌生,一定要改变母亲“爱忘事”,让母亲不再“陌生”,让所有患此病的患者和家人不再受此折磨。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田金洲朝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幸运的是,他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工农兵”学员,开始了为之奋斗终生的中医学事业。

中医学技术繁复,医学理论之深邃,医学文献浩瀚,追逐“中医梦”的他一刻也不敢懈怠,为了进一步拓展视野、钻研中医,田金洲摘取了博士头衔,成为了一名京城中医医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求学的探究中,田金洲有幸得到我国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的悉心教诲,深切地实践和领悟到“通降理论”治疗慢性胃肠病和“凉营透热法”治疗急性热病等学术思想之于临床的应用价值。

脑积水治疗专家共识

脑积水治疗专家共识

脑积水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于2013年发布了《中国脑积水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3版)》,并刊登在当年6月《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

作为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的一员,我有幸作为执笔人,在征求了中国脑积水规范化治疗专家组之后,形成统一意见,以期给予临床医师指导。

文章从脑积水的概念、诊断、治疗、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术后随访方面给予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介绍了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脑积水分流手术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就患者常咨询问题,给予部分解答:什么是脑积水?颅内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的脑脊液异常积聚,使其一部分或全部异常扩大称为脑积水。

脑积水是一种单纯的疾病名吗?脑积水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改变,而是诸多病理原因引起的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脊液循环障碍(通道阻塞),脑脊液吸收障碍,脑脊液分泌过多,脑实质萎缩等原因是造成脑积水的原因。

临床中最常见的是梗阻性病因,如脑室系统不同部位(室问孔、导水管、正中孑L)的阻塞、脑室系统相邻部位的占位病变压迫和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

脑积水只有儿童会发病吗?先天性脑积水是儿童脑积水的常见分类之一;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肿瘤也会引起脑积水的表现,儿童和成人均会发病。

常见脑积水的症状表现?头颅及前囟增大(婴幼儿),颅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脑组织受压引起进行性脑功能障碍表现(智能障碍、步行障碍、尿失禁)。

脑积水一定会引起颅压增大吗?不一定,有的脑积水的颅压在正常范围内,我们称之为“正常压力脑积水”。

脑积水的治疗手段是什么?现在大多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分流术”,通过特殊的装置将脑内的积液引流至腹膜处吸收,叫做脑室-腹腔分流术。

当然还有其他的分流类型。

婴幼儿可以采用第三脑室造瘘术进行治疗吗?谨慎选择,对于1岁以下的幼儿和严重脑室扩大的患者,成功率低并且极易引起严重的硬膜下积液。

它仅适合于非交通性和部分交通性脑积水患者。

脑积水分流手术的常见术后并发症有哪些?并发症主要包括:分流感染(包括颅内或腹腔内感染,切口或皮下感染)、分流管阻塞、分流管断裂、颅内或腹腔内分流管异位、脑脊液过度引流(引起硬膜下血肿或积液,裂隙脑室综合征)、脑脊液引流不足、颅内出血、癫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23 卷第 2 期 2016 年 3 月 现代中医临床 Vol. 23 No. 2 M ar. 2016 M odern Chinese Clinical M edicine
田金洲教授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经验
[ 6] [ 1]
正常颅压脑积水缺乏专门的描述, 目前多根据临床 症状纳入风痱、 痴呆、 头痛、 水饮病等疾病范畴, 或诊 为“ 脑积水” 进行诊治。 脑为元神之府、 诸阳之汇, 脏腑十二经三百六十 五络皆汇于脑。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失于调护, 则肾 无力气化水液, 脾无力运化水湿, 致使清阳不升、 浊 阴不降、 气化失司、 三焦水道不利。又肾主骨生髓, 脑为髓海, 脑髓空虚, 邪气留滞, 日久发为脑积水。 《 金匮要略心典》 言“ 水饮之邪, 上乘清阳之位, 则为 冒眩” , 故有医家认为水饮之邪的致病特点与正常 颅压脑积水临床表现多有相关。水饮上冲脑府, 则 头痛眩晕; 元神失养则健忘、 反应迟钝、 痴呆; 水饮泛 溢四肢百骸, 则倦怠懒动、 恶心呕吐、 小便失司。 对于脑积水的治疗, 历代医家多从肾虚入手, 当 代亦用健脾利湿或益气行水法。有医家认为脑积水 不论症状如何复杂, 皆因颅脑水瘀、 脑络壅塞、 脑窍 不通所致。脑为清灵之窍, 以精明通达为贵, 治疗首 当祛除颅脑水瘀之邪, 化瘀利水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第2 期
闫占峰等 基于临床观察及文献回顾的咽喉反流诊疗初探 颈外科杂志, 2010 , 24 ( 3) : 137 138.
41
颈外科杂志, 2006 , 30 ( 5) : 281 285 . [ 3 ]TAUBER S ,M ANFRED G,ISSING WJ.Association of laryngopharyngeal symptoms with gastrophageal reflux disJ] .Laryngoscope , 2002 , 1 12 ( 5) : 879 886. ease [ [ 4 ]BELAFSKY PC ,POSTM A GN ,KOUFM AN JA.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flux finding score ( RFS ) [ J] .Laryngoscope , 2001 , 111: 1313 1317. [ 5 ]BELAFSKY PC ,POSTM A GN ,KOUFM AN JA.Validity RSI ) [ J] .J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flux symptom index ( Voice , 2002 , 16 : 274 277. [ 6 ]彭莉莉, 李进让, 张立红. 三位不同职称喉科医师对咽喉 反流体征评分量表的应用研究[ J]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杂志, 2013 , 48 ( 6) : 461 464. [ 7 ]徐光林. 半夏泻心汤为主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 40 例临床观察[ J] . 中医杂志, 2005 , 46 ( 1) : 38 40. [ 8 ]朱增柱,郝建军,吕娟,等. 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120 例临床观察[ J] . 中西医结合研 究, 2012 , 4( 4) : 184 187. [ 9 ]李平.加减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异感症 30 例疗效观察[ J] . 中医药导报, 2009 ,15 ( 1) : 35 36. [ 10 ]刘畅,温武,周水淼,等. 反流性食管炎伴咽喉疾病的 分型及预后 [ J]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 ,20 ( 8) : 428 431 . [ 1 1 ]赵暨文,陈影秋,徐娅苹. 埃索美拉唑治疗咽喉反流症 的疗效观察[ J] .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 , 22 ( 12 ) : 571 572. [ 12 ]冉向群,赵兴宇,童红霞,等.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 治疗喉咽反流性疾病临床观察[ J] . 临床耳鼻咽喉头
( 下转第 41 页)
年老久病, 虚气留滞, 壅遏上攻于脑, 或跌扑损 伤脑络气机, 均可致脑络瘀阻。气血相关, 血不利则 为水, 脑络瘀滞则脑中津液运行障碍, 可停而为水。 如《 血证论》 “ 须知痰水之壅, 由瘀血使然” 。水饮停 聚脑内, 气血运行受阻, 气滞血瘀又可影响水液的输 布, 故水、 瘀相互影响, 渐成恶性循环。 基于肾虚髓减、 水瘀互结的病机认识, 田教授处 方多予补肾益髓、 活血利水之法。随证加减亦有健 脾化湿、 熄风通络、 养心安神、 清化痰热等法。 正常颅压脑积水起病隐袭, 典型的三联征多在 晚期出现, 故临床容易误诊, 患者来就诊时病程已较 长。基于此, 田教授临证每以“ 急 则 治 标, 缓则治 本, 慢病缓取, 得效守方” 为基本治则。 若病人苦于水瘀互结、 气机逆乱、 内风旋动之头 晕、 头痛, 田教授常先予平肝潜阳、 化饮通络之法以 治其标, 待气机通畅, 腐腻之舌苔化掉后, 方予补虚 求本。治本关键在补肾益髓, 田教授每遵循“ 阴中 求阳, 阳中求阴” , 将温肾阳与滋肾阴药物巧妙结合 运用, 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蒲辅周先生有云: “ 治疗慢性病, 除掉先认识到 疾病的本质, 再辨证准确、 遣方恰当以外, ‘ 守方’ 要 算是第一要者。 ” 慢病当缓取, 得效要守方, 这也是 田教授在临证时经常强调的一点。确立治法后, 不 猛投大方、 重剂, 而是缓取疗效, 顾护胃气; 一旦取 效, 不急于换法调方, 当守方继进, 坚持 3 ~ 6 个月或 更长时间的中药调理。很多慢性病患者在来诊前已 经阅医无数, 对疾病的焦虑和对临床疗效的迫切期 待使得他们难于坚持数月的中药治疗, 因而田教授 接诊病人后, 总是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慢病缓图的道 理, 同时详细叮嘱日常调护的方法和进行适当的情 志疏导, 这样有利于病人、 家属积极地配合医生, 坚 持治疗, 获得临床疗效, 以免半途而废。 4 病案举例 荆某, 女, 55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血压控制 理想; 有抑郁症、 肺结核病史, 已治愈。2013 年 3 月 7 日因“ 行走不稳 2 年半, 记忆力减退 1 年半” 来诊。 患者诉自 2010 年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平地行走不 稳, 行走笨拙, 时有头痛发作, 后枕部明显, 发则头痛 示“ 腔隙性脑梗 欲裂, 能自 行 缓 解, 曾 行 头 颅 CT, 死” 。201 1 年 9 月行走时向前跌仆倒地 1 次, 当时 意识清楚, 未行特殊诊治, 此后自觉记忆力减退。发 病以来, 多方寻治, 诊为“ 脑梗死” , 治疗无效, 症状 日重。来诊时症见: 行走不稳, 双下肢僵硬, 倦怠乏
属中医“ 解颅” “ 囟填” 范畴, 而对
马洪明, 男, 副主任医师
36 则筋骨无力、 行走不稳。
现代中医临床 第 23 卷
力, 自觉记忆力减退, 近事遗忘, 时空定向力、 理解 力、 计算力可, 头痛频作, 睡眠不安, 易醒, 纳可, 大便 调, 尿频尿急。舌边有齿痕, 舌质暗淡, 苔薄黄, 脉 缓。尿常规检查无异常。头颅核磁示: 双侧脑室对 称扩大。神经心理学测评示: 认知功能及记忆力目 前属正常范围。田教授予以西医诊断: 正常颅压脑 积水。中医诊断: 风痱, 证属肾虚髓减、 水瘀互结、 内 风旋动。患者头痛发作频繁, 急则治其标, 治以熄风 通络、 安神定志为法, 效天麻钩藤饮方。处方如下: 钩藤 30 g, 杭菊花 15 g, 川芎 50 g, 木贼草 天麻 20 g, 6 g, 丹参 20 g, 炒酸枣仁 60 g, 五味子 20 g, 珍珠母 30 g( 先煎) , 生龙齿 30 g ( 先煎) , 夜交藤 40 g, 黄芩 15 g, 生甘草 6 g。 患者头痛发作频率、 程度较前缓解, 服药 7 剂, 睡眠好转, 仍觉倦怠乏力明显, 余症、 舌脉同前。中 药于前方加红景天 6 g、 茯苓 30 g、 山茱萸 30 g 以健 诉头痛已不明显, 偶有发 脾益肾。2 周后患者来诊, 作, 程度轻微, 睡眠好转, 每夜能睡 5 ~ 6 h, 仍觉倦怠 乏力, 行走不稳, 尿频尿急。舌淡暗, 苔薄白微腻, 脉 缓。田教授认为风象已平, 当针对核心病机施治, 宜 补肾益髓顾其本、 活血利水治其标。处方如下: 熟地 30 g, 山茱萸 30 g, 丹参 20 g, 炒酸枣仁 60 g, 合欢花 30 g, 珍珠母 30 g( 先煎) , 生龙齿 30 g ( 先煎) , 泽兰 30 g, 益母草 30 g, 当归 30 g, 茯苓 30 g, 灵芝 30 g。2 周后复诊, 患者自觉乏力好转, 但行走不稳无改善, 头痛偶作, 以双太阳穴、 枕部针刺样痛为主。舌边有 齿痕, 舌质暗淡, 苔薄白, 寸脉弦, 尺脉沉缓。中药上 方加川芎 30 g、 天麻 20 g 以加强活血通络之力, 同 时加用川牛膝 20 g 引血下行。 患者服上方无不适, 守方治疗近 3 个月, 患者自 觉行走明显改善, 情绪稳定, 但尿频尿急加重, 且时 有起则头眩。结合舌淡、 边有齿痕、 脉缓, 辨证为肾 阳亏虚、 气化失司, 水饮上冲脑府, 遂在上方中加入 益智仁30 g、 桑螵蛸 15 g、 菟丝子 30 g、 芡实 30 g 以 温肾缩尿、 助阳化气。同时加生黄芪 12 g、 党参 15 g 益气升清。守方进退治疗 1 年余, 患者病情未进展, 症状减轻, 行走平稳, 能自行来诊, 自认行走如常, 记 忆力改善, 偶有轻微头痛, 尿频尿急改善, 有尿意时 复查头颅核磁, 较前无明显变 已能延迟 1 h 排尿, 化。在本案治疗选方用药中既遵循治病求本、 慢病 缓图、 得效守方之原则, 又不忘运用辨证论治、 灵活 加减之中医精髓, 充分体现了田教授临证精心务实 的特点, 值得吾辈仔细揣悟。
马洪明 高兴慧 指导: 田金洲 (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 100700 ) 关键词: 正常颅压脑积水; 中医药辨治; 名老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 R255 . 2 doi: 10. 3969 / j. issn. 2095 6606. 2016. 02. 01 1 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田金洲教授, 承董建华 院士、 王永炎院士教诲之恩, 学有所得。善于读书, 精于科研, 勤于临证, 在脑病尤其是认知障碍、 运动 障碍、 睡眠障碍等疾病诊治方面, 有独到之处。笔者 有幸跟师学习, 亲聆教诲, 获益良多, 兹不揣浅陋, 总 结老师治疗正常颅压脑积水之经验, 列其大要, 供同 道参考。 1 西医对正常颅压脑积水的认识 正常颅压脑积水 (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NPH) 概念最早由 Adams、 Hakim 在 1965 年提 出, 表现为一种三联征: 步态不稳、 痴呆、 括约肌障碍 ( 尿失禁) 。通常见于 40 岁以上患者, 没有明显性 别差异。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缺乏满意的疗法。 步态不稳与姿态异常是大部分病人首先出现的甚 或唯一的症状。智能障碍的最初症状突出表现为记忆 力下降、 精神反应缓慢等额叶功能的受损, 并逐渐加重 终至痴呆。括约肌功能障碍多见于尿道括约肌和肛门 括约肌。其余的症状有晕厥发作、 睡眠倒置、 眼球运动 障碍、 内分泌紊乱等。国外学者 Tedeschi 常, 为 79%, 晚期出现尿失禁, 为 44%。 正常颅压脑积水可分为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 水与继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前者通常发生于 60 ~ 70 岁患者, 病因不明, 无症状性纤维化性脑膜 炎或穿皮质的蛛网膜下腔间隙狭窄都可以导致脑脊 液吸收障碍, 也可继发于脑室周围缺血性损害, 这些 可导致脑室扩张。且与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低 [ 35] 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相联系 。后者主要由创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其他脑病发展而来, 它们可能干 扰脑脊液在蛛网膜颗粒的吸收。 2 中医对正常颅压脑积水的认识 小儿脑积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