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患者心电图的临床特征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心电图分析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心电图分析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心电图检查以及分析总结。
结果心电图检查异常35例(74.5%)。
心电图表现为6类,主要包括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T波高尖、低电压、房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分别占比25.5%、40.4%、17.0%、8.5%、4.3%、2.1%、2.1%。
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窦性心动过速和ST-T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心电图检查异常患者复查时,窦性心动过速表现消失19例,ST-T改变恢复正常4例,T波高尖、低电压、房室传导阻均消失,房性期前收缩未改变。
结论心电图改变可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标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电图;病情评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源于高酮血症、高血糖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改变所致,严重患者甚至出现大脑、心肌、肾脏损伤,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1-2]。
研究中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程度,提高后续治疗有效性,本研究中以47例患者为例,主要探讨心电图分析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2±5.1)岁;病程5天~6个月,平均病程(3.3±1.4)个月;合并症:高血压18例,冠心病15例,高脂血症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15例,初高中28例,小学及文盲4例;职业:农民工17例,企业职员20例,清洁工6例,退休人员4例。
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排除神经系统障碍、急性心肌梗死、全身免疫系统等疾病。
糖尿病心肌病诊断与治疗PPT

运动锻炼:适当 进行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等
药物治疗:按时 服药,定期监测 血糖、血压、血 脂等指标
心理支持:保持 乐观心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
建立良好的医 患关系,增强 患者的信任感
和安全感
鼓励患者积极 面对疾病,保
持乐观心态
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
情绪
指导患者进行 自我管理,提 高自我护理能
车等
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避免 血糖波动过大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 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饮 食,多吃蔬菜水果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糖尿 病心肌病的风险,适量饮酒有助 于预防糖尿病心肌病
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 和药物等方式控制血糖水平
控制血压:通过药物、饮食 和运动等方式控制血压水平
控制血糖: 通过饮食、 运动和药物 控制血糖水
平
控制血压: 通过药物控 制血压,降 低心血管疾
病风险
控制血脂: 通过药物降 低血脂水平, 降低心血管
疾病风险
戒烟:戒烟 可以降低心 血管疾病风
险
健康饮食: 多吃蔬菜、 水果、全谷 类食品,少 吃红肉、加 工食品和糖
分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 行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 有氧运动, 如快走、游 泳、骑自行
原因
胰岛素:控制血糖,降低心肌病风险
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降低血糖水平
降压药:如ACEI、ARB等,降低血压,保护心脏
抗凝血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预防血栓形成,降低 心肌梗死风险
调脂药:如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 化
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普鲁卡因胺等,控制心律失常, 预防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肌病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罗文【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进入本院的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依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ST-T段压低,对照组:非ST-T段压低,每组44例患者.结果观察组阳性率为95.45%,阴性率为4.55%,对照组阳性率为54.54%,阴性率为45.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冠心病诊断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50.00%,准确指数为84.09%.结论应用常规心电图ST-T段改变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价值比较高,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故方案值得进一步采纳.【期刊名称】《心电图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8(007)003【总页数】2页(P7-8)【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心电图;ST-T改变【作者】罗文【作者单位】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科,广东广州 510925【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终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为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及早预测冠心病的发生,达到降低急性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1]。
本组实验选取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进一步预测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发生影响,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将其依据心电图检查结果随机分组,观察组44例为ST-T段压低,其中女性19例(43.18%),男性25例(56.82%),患者最小年龄58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62.34±0.27)岁,糖尿病病程最短2年,最长11年,平均(6.27±0.31)年,对照组44例为非ST-T段压低,其中女性18例(40.91%),男性26例(59.09%),患者最小年龄56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63.04±0.35)岁,糖尿病病程最短2年,最长12年,平均(6.32±0.42)年,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如糖尿病病程、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动态心电图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中的临床意义表达

年龄 4 2 ~ 8 0 ( 6 2 . 3 5  ̄ 9 . 4 2 ) 岁。两组一般资料 比较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尸 >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2 . 1 两组 H R V、 H R T指 标水平 比较 阳性组 r M S S D、 S D N N 与S D A N N等 HR V指标水平低 于阴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R V指标 ( r MS S D、 S D N N、 S D A N N) 水平。 1 . 4 统计 学处理
意义。
2 结 果
内病死率约为 5 0 %,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l 1 。 . 因此 , 早期鉴
别 2型糖 尿病 ( T 2 D M)患者心脏 自主神 经功能 以及 时防治
导 同步记录机进行结果记录 . 戴机时禁止患者进人高 电压场 、
高磁场等环境 中 1 . 3 临床 观察指标 ( 1 ) 检测 比较两组心脏 变时功能情 况 , 以全 天最 快 、 最慢心 率间差值进行 评估 , 差值越小 表明心脏
变时 功 能越差 _ 3 ] ; e 2 ) 比较 两组 H R T指标 ( T O值 、 T s值 ) 与
1 . 1 一 般资料
二院 1 1 2例 T 2 D M患者 。患者均存在 体重降低 、 多尿 、 多食 、
多饮 的症状 , 空腹 血糖> 7 . O mm o l / L , 签署知情 同意书 , 排除 既 往有冠 心病 、 高血 压史 者 . 排 除合并 心房 颤 动 、 室性 心动 过
速、 左 心 室 肥 厚 者 。按 照 传 统 心 血 管 自主 神 经 功 能 检 查 结 果
分 为阴性组 7 3例 和阳性组 3 9例 。阳性组 中男 2 2例 , 女1 7
糖尿病患者80例心电图分析

在我 院健康 体检者 , 3 男 8例 , 4 女 2例 , 龄 4 年 0—6 7 岁( 均 5. 平 35岁 ) 均排 除糖 尿病 、 血 压 、 , 高 冠心 病 、
通过分析 8 例糖尿病患者 的心电图资料 , 0 探讨糖尿 病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 btat Obet e T xl etecncl n l t cri rpi fa rsi aetwt A s c] r jci oep r l i de c oado ahc et e ptns i v o h i aa er g u n i h
d a ee l t s ib t sme l u .M e h d EC d t f 0 c s sw t i b t e e a ay e i to s G a a o a e i d a ei w r n l z d,E G aa o 0 h at y 8 h c C d t f e l 8 h
mi i l . n l so T e e w sa h g e cd n e o b o ma C n d a ei a in s a d i e a ma ny Co cu in h r a i h ri ie c fa n r lE G i i t p t t , n f— n b c e n
10 1
江苏实用心 电学杂志 2 1 年第 2 01 0卷第 2 期
糖尿病患者 8 例 心电图分析 0
张 雪 杰
( 青州荣军医院心 电图室 , 山东 青州 22 0 ) 6 5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糖尿 病患者的临床 心电 图表现 特征。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其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其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类高危人群,他们往往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其中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心电图(ECG)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可以反映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其中ST段和T波的改变是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本文将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启发。
1.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等。
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同时也会对心电图产生影响。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中,ST段和T波的改变是比较常见的。
ST段的水平和斜面下降、T波倒置等改变都可能反映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的存在,这些改变通常被认为是冠心病的诊断指标之一。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发生率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些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的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在一项横断面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和冠心病发生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图ST段的改变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即ST段的改变越明显,冠心病的发生率越高。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发生率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心电图ST-T改变,从而及早预警可能存在的冠心病风险。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者,应加强冠心病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包括进一步进行心脏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以及加强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控制,例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抽烟、肥胖等。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的观察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进行冠心病风险的预测和干预。
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队列研究,探讨不同类型ST-T改变与冠心病风险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探究不同干预策略对降低冠心病风险的效果。
糖尿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600例结果分析

心血 管 疾 病 是 糖 尿病 患 者 常 见 的并 发症 之 一 , 研 究 发现 , 有 糖
组和健康组。 1 2 研 究 方 法 . 动 态 心 电图 的 检 测 。 用 由康 泰 医 学 系 统有 限 公 司提 供 的 十 采
尿 病 患 者 的心 血 管疾 病 发 病 率 比 非 糖 尿 病 患 者 要 高 出 2 倍 …。 ~5
1 4 统计 学 分 析 . 采 用S S l . 统 计 学软 件 , 数 资 料行 ?检 验 , O 0 差 异 P S 30 计 c P< . 5
有统计学意 义。
2 结 果 2 1 2 动态 心 电 图比 较 . 组 健 康 组动 态 心 电 图阳 性 l 例 , 4 阴性 2 6 , 8 例 阳性率 4 6 糖 尿病 .%;
性率 50, 6 阴性 8 。 尿 病组S T 例 糖 - 段夜 间和 活 动时 出现 变化 的患 者明 显 高于对 照组( O 0 )动 态心 电 图阴性结 果 中出现 冠状 动脉 遣 . 5。 影 阴性 结果 有4 例, 3 阳性3 例 , 1 阳性率 1 .% 动态 心 电图 的敏 感度 为8 .% 特 异 性 为8 .% 结 论 动 态心 电 图在诊 断糖尿 病 心脏 03 。 65 , 64 。
糖 尿 病 性 心 脏 病 是 由于 患 者 的 基 础 代 谢 出 现 紊乱 , 这 基 础 上 发 在 生 冠 状 动 脉 、 肌 微 小 血 管 和 心 脏 自主 神 经 的 病 变 , 而 引 发 一 心 从
二 导 联 同 步 动 态 心 电 图仪 对 患 者 进 行 2 h 4 的心 电信 号 监 测 。 且 并 要 求 患 者记 录 当 天的 活 动 情 况 。 一时 间对 糖 尿 病 患 者 的冠 状 动 同
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分析和治疗建议

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分析和治疗建议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健康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
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亿,而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超过1亿。
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控制外,还需要关注其他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论文将重点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分析和治疗建议。
一、糖尿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本身的代谢紊乱和心血管并发症所致。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心律失常、ST段改变、心室肥大等。
以下将重点介绍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和ST段改变两种情况。
1. 心律失常: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室上性心律失常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等。
其中,窦性心律不齐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且与糖尿病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神经系统、电解质平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除了控制血糖水平外,还应进一步评估神经、电解质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治疗。
2. ST段改变:ST段改变是糖尿病患者心电图中常见的异常表现,主要有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
常见的ST段抬高型心电图异常是心肌梗死,而ST段压低型心电图异常则可能与心肌供血不足、冠心病等心血管并发症有关。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出现提示心肌损伤或缺血,这对糖尿病患者是一种重要的预警信号。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ST段改变的情况,应密切监测心功能、血液循环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进行必要的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
二、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的治疗建议根据研究和临床经验,对于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的治疗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心电图异常的基础。
血糖控制主要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锻炼等方式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病患者心电图的临床特征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电图的临床表现,进行准确的诊断。
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法。
结论少数有病理性Q波,病人发作时心电图酷似心肌梗死改变,但有的又在发作终止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这种情况可能不是真正的心肌梗死,提示PHEO发作时,真伪心肌梗死极难鉴别。
一般认为PHEO发作时类似心肌梗死的改变持续短暂,可变。
【关键词】糖尿病心电图临床特征
心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心电图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
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
糖尿病是以人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降低,或胰岛素本身存在结构上缺陷,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反应异常等的高血糖继发的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全身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我科自2007年2月~2009年2月收治59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脏病患者,其中汤标兵患者39例,现将39例患者的心
电图的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07年2月~2009年2月本院收治59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脏病患者,其中糖尿病人39例,均作心电图检查。
1.2糖尿病心电图诊断:ST-T改变,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降低,T波呈低平,双向或倒置。
心律失常,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房性、室性早搏等。
无症状心肌缺血,无痛性心肌梗死。
1.2.1糖尿病伴发心肌病:肢体导联低电压。
ST段下降,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
左心室肥厚与扩大。
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各种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等。
1.2.2糖尿病伴发自主神经病变:休息时心动过速,心率大于90bpm,甚至可达130bpm。
深呼吸时每分钟心率差,病人取平卧位,记录心电图上单次深吸及深呼气时最大与最小的P-P周期,分别计算深呼气及深吸气时每分钟心率的差(呼吸差)。
正常人50岁以下者,呼吸差大于15bmp,50~60岁者大于10~15bpm,60岁以上者大于10bpm。
以小于10bpm 为异常。
糖尿病人早期自主神经受累时,迷走神经受影响而功能正常,故心率偏快而固定,深呼吸差减小。
嘱病人深吸气后掩鼻闭口用力作呼吸动作,即瓦尔萨尔动作15s。
放松后自然呼吸10s,均同时记录心电图,测定在动作后最大的P-P周期与动作最小的P-P周期之比值。
正常异常反应。
此项指标可反映迷走神经的功能,此指数下降可
见于80%左右的糖尿病病人。
记录平卧位II导联心电图后,于5s内迅速立起,并续续记录30次心搏;测定立位时与卧时的P-P周期,分别查心率表计算出立位与卧位时每分钟心率之差(立卧差)。
正常人立卧差常大于15bpm。
自主神经病变者站立后心率缓慢上升,继续至.1分钟后仍有上升趋势。
见于糖尿病早期。
站立时血容量等改变刺激压力感受器上传入神经及交感神经的调节,如反射弧中任何部分有损害时,此心率加速反射将减弱,故可反映糖尿病中交感神经功能变化。
2结果
39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38例。
其中频发房性、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34例,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或双向,心肌劳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6例,房室传导阻滞6例,心房纤颤,左心室高电压,t波改变5例。
3讨论
糖尿病是心力衰竭死亡主要因素,而上述心血管病变,均可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常见心电图改变为ST T缺血改变、窦性心动过速、早搏,原因与糖尿病导致大血管及微血管疾病有关,在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达20%~40%,有报道达60%,是普通人群1.5倍~2.0倍。
由于血管运动反射损害,表现心率及血压变动,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糖代谢紊乱,内环境缺氧,髓鞘和神经内膜损伤,安静时心率≥90次/min,神经以迷走神经损害为主,正常存在立卧位心率变化随神经病变加重而减少,使患者呈
相对固定心律。
本组39例糖尿病患者其中7例有蛋白尿,一些患者发现尿蛋白排泄增高者多伴有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有的学者认为,全身性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微量蛋白尿和心血管共同潜在因素,微量蛋白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大量蛋白尿与心脏舒张、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增大有关。
严格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扩血管、抗凝,改善心肌代谢,降低蛋白尿,纠正心律失常是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