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晶体(1)

合集下载

对晶体的认识

对晶体的认识

对晶体的认识
《晶体的魅力》
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成的固体物质,具有规则的外形和特定的结构。

晶体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比如盐、石英、钻石等,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学研究中。

晶体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晶体的原子或分子排列方式决定了其外形和物理特性,比如光学、热学、电学等。

这种规则的排列使得晶体呈现出美丽而对称的外观,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同时,晶体还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比如双折射、压电效应、磁性等,这些性质使得晶体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电子设备、传感器等领域。

在科学研究中,晶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研究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科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行为规律,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晶体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人类认识和利用晶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晶体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体验。

比如,人们可以通过光学晶体来观察美丽的偏振光图案,通过压电晶体来感受手机震动的舒适体验,通过水晶饰品来增添生活的情趣等等。

总的来说,晶体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吸引着人们对它的研究和探索。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晶体的魅力无处不在,带给人们无尽的惊喜和愉悦。

晶体的认识

晶体的认识

晶体的认识
晶体是一种固态物质,其分子、原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形成的具有有序结构的晶格。

晶体具有一系列特定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质,对于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结构特征:
有序排列:晶体内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规则排列成三维结构,形成紧密有序的晶格。

周期性结构:晶体结构具有周期性,即晶胞结构会在三个方向上不断重复。

各向同性:晶体的性质在各个方向上基本上是相同的,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2.形成与生长:
凝固过程:晶体通常是在液态物质凝固时形成的,根据条件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形态的晶体。

生长过程:晶体的生长是晶体原子或分子逐渐在晶体表面上沉积并排列,逐渐扩大晶体尺寸的过程。

3.物理性质:
光学性质: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对于光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光学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热学性质:晶体的热传导、热膨胀等性质因晶格结构而异,影响材料的热学性能。

电学性质:某些晶体表现出特定的电学行为,如电介质、半导体和导体等。

4.应用与意义:
材料工程:晶体材料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等。

地球科学:晶体矿物是地球科学中研究地壳结构和地球演化的重要对象。

化学合成:某些晶体结构被用于设计新型的化学反应和合成方法。

晶体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使其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认识晶体(习题)(教师版)高二化学同步课堂(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1 认识晶体(习题)(教师版)高二化学同步课堂(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一节认识晶体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B.晶体的各向异性直接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是否具有特定的方向性C.液晶是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物质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说明它属于晶态D.铍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答案】C【解析】A.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A正确;B.晶体的各向异性直接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是否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B正确;C.液晶是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物质状态,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但它不属于晶态,C错误;D.铍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D正确;故选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晶和玛瑙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蓝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一定相同C.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方法是看是否有规则的几何外形D.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答案】D【解析】A.玛瑙是熔融态SiO2快速冷却形成的,而水晶则是缓慢冷却形成的,玛瑙是非晶体,水晶是晶体,玛瑙没有固定的熔点,A错误;B.由于质点的有序排列,故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蓝宝石属于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硬度有一些差异,B错误;C.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不一定是晶体,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最好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C错误;D.晶体由晶胞构成,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单元,D正确;故选D。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C.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D.依据构成粒子的堆积方式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答案】C【解析】A.晶体具有以下特点: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有固定的熔点,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才是晶体,非晶体也可以有规则几何外形,A错误;B.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晶体有自范性,B错误;C.晶体有自范性,所以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C正确;D.依据构成粒子与微粒间的作用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D错误;故选C。

晶体的特征

晶体的特征

原子晶体
原子
共价键
金刚石.SiC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分子
原子.离子
分子间力
金属键
CO2.NH3
W.Ag.Cu
【练习】 1.从我们熟悉的食盐.金属.冰到贵重的钻石等都是 晶体,而同样透明的玻璃却是非晶体。下列关于 晶体 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B.是否具有固定组成的物质 C.是否具有美观对称的外形 D.内部基本构成微粒是否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 复排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导 电 性 差
导电性强
热的铁针 涂有石蜡 的水晶片 热的铁针 涂有石蜡 的玻璃片
晶体的内部 微粒排列
非晶体的内 部微粒排列
3. 晶体的分类
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相互作用。
离子晶体
晶体类型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组成微粒
阴.阳离子
微粒间作用 力
离子键
实 例
NaCl.MgO
一.晶体的特性
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自范型 有 没有 微观结构 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 期性有序排列 原子排列相对无序
晶体
非晶体
2. 晶体的特征
自范性: 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自发呈现封闭 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自范性。 各向异性: 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不同的物理 性质(如导电)----向异性 对称性: 具有特定的对称性---对称性
2.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CD ) A.橡胶 B.玻璃 C.食盐 D.水晶 B 3. 关于晶体的自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破损的晶体能够在固态时自动变成规则的多面体 B.缺角的氯化钠晶体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慢慢变为完美 的立方块 C.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 D.由玻璃制成的圆形的玻璃球 D ) 4.下列物质具有固定熔点的是( A.橡胶 B.玻璃 C.水玻璃 D.CuSO4•5H2O

什么是晶体

什么是晶体

什么是晶体
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

晶体的本质是固体,特点为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

晶体按其结构粒子和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常见的晶体有: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等。

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的固体。

中学阶段仅学了晶体的“各向异性”即晶体的物质性质在各个方向上都是不同的,因此它可以用了制作电视等需要分颜色的的电器导体,当然它本身就是导体(最外层电子容易摆脱原子对它的束缚)。

一般来说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但单个小晶体仍是各向异性。

晶体相对应的晶面角相等,称为晶面角守恒。

晶体的分子排列以及性质与非晶体相比具有很大不同。

非晶体是指结构无序或者近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物质,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它没有一定规则的外形。

非晶体的物质性质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同的(简称“各向同性”),就是因为它分子结构排列无序导致的,因此一般情况它不能用来做导电流体,其原因是原子核对其最外层电子的束缚作用大导致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难,
不易形成定向移动的电子(即绝缘体)。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晶体的概念,了解晶体的种类和性质,掌握晶体结构及其在生活
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晶体的概念
2. 晶体的种类和性质
3. 晶体的结构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晶体的概念和种类,晶体的结构及应用
教学难点:晶体的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示例分析,讨论互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用一段描写晶体的文字或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晶体的概念和种类
1. 老师讲解晶体的定义和性质,介绍晶体的种类和分类方法。

2. 讲解晶体的几何形状和外观特征,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外观。

三、分析晶体的结构
1. 老师通过示意图或示例分析晶体的结构,说明晶体的有序排列和规则性。

2. 让学生讨论晶体的结构特点,并举例说明不同晶体的结构差异。

四、探讨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1. 老师介绍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学工业、医药领域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展示晶体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总结晶体的概念、种类、结构及应用,强化学生对于晶体常识的掌握。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实验任务,让学生深入理解晶体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晶体的基本概念和常识,通过讲解、示例分析和讨论互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晶体的结构和应用。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晶体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他们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认识晶体(完整版)

认识晶体(完整版)
分子晶体
由分子通过范德华力结合而成的晶体,如冰、 干冰等。
03
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晶体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01
02
03
光学性质
晶体具有规则的内部结构, 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反 射和偏振等现象,从而具 有特定的光学性质。
电学性质
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的规 则排列使其具有周期性, 从而影响电场、电流和电 阻等电学性质。
晶体通常具有一定的熔点和沸点, 且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具有一定
的热容。Biblioteka 晶体的特性稳定性晶体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不易 发生化学反应或被破坏。
规则的几何外形
晶体通常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如立方体、八面体等。
内部结构的周期性
晶体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排列具有 高度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排列使 得晶体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
某些晶体作为食品添加剂,如糖、盐等,用于调味和保存食品。
药物晶体
药物晶体具有特定的晶型和结晶习性,影响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 疗效和安全性。
宝石晶体
一些美丽的晶体,如水晶、钻石、翡翠等,被用作宝石或首饰。
06
未来晶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材料晶体的研发
1 2 3
探索新型晶体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探索新型晶体材料, 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例如,新型高温超导晶 体、非线性光学晶体等。
结晶化学原理
根据原子或分子的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形成特 定的晶格排列。
相平衡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不同相之间会达到 平衡状态。
晶体生长技术
水热法
在高压水溶液中加热原料,通过控制 温度和压力条件生长晶体。
提拉法
通过旋转提拉熔体,使熔体中的杂质 和气体上浮,获得纯净的晶体。

认识晶体1

认识晶体1
即墨市北中学高二化学学科课前预习案
课题
认识晶体1
编写人
孙宗显
审核人
刘、闫
使用时间
2011-4-7
自主预习知识提纲
1、人们把内部微粒()在空间称为晶体。晶体具有规则的。
2、晶体的三个特性:⑴、自范性:
⑵、各向异性:⑶、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3、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不同,可以将晶体分为、
、。
4、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键形成的。以金属键为基本作用形成的属于
小结:1、晶体具有规则的、晶体内部的微粒在空间

2、晶体的三个重要特征
(1)自范性:
(2)各向异性:
(3)对成性
3、晶体的分类:根据内部微粒的种类和相互作用的不同将晶体分为四类
构成微粒
相互作用力
举例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
7、在密堆积中,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所邻接的原子或离子的数目称为_______________。
8、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的半径是不相同的,因此离子晶体可以视为______________的密堆积,即将不同半径的圆球的堆积看成是大球先按一定方式做_______________,小球再填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分子晶体中,原子先以_________形成分子,分子间再以________形成晶体。分子间尽可能采用_______________排列方式,但若晶体中的微粒间以共价键结合进行堆积时,由于共价键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决定了一个原子周围的其他原子的_______及______________,故其微粒堆积不服从紧密堆积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分子晶体的堆积方式- 由于范德华力没 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因此分子间尽可能 采取紧密排列方式, 但分子的排列方式 与分子的形状有关。 如:CO2作为直线型 分子的二氧化碳在 空间是以A1型密堆 积方式形成晶体的。
紧密堆积方式
4. 原子晶体堆积方式-不服从紧密 堆积方式
原因:共价键具 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因此就决定了一 个原子周围的其他 原子的数目不仅是 有限的,而且堆积 方向是一定的,所 以不是密堆积。
1.等径圆球的密堆积
密堆积: 一列上的密堆积:等径圆球的排列在一列 上进行紧密堆积的方式只有一种,即;所有 圆球都沿直线排列
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每个金属原子中的 电子分布基本是球对称的,所以可以把金属晶 体看成是由直径相等的圆球的三维空间堆积而 成的。等径圆球的密堆积方式有A3型最密堆积, A1型最密堆积。
简单立方堆积 非密置层
Po
简 单 立 方 晶 胞
2.非等径圆球的密堆积 由离子构成的晶体可视为不等径圆球的密堆 积,即将不同半径的圆球的堆积看成是大球先 按一定方式做等径圆球的密堆积。小球再填充 在大球所形成的空隙中。 配位数: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所邻接的原子或离
子的数目。 如NaCl配位数为6,即每个Na+离子周 围直接连有6个CI-,反之亦然。
平面上金属原子紧密排列的两种方式
一种常见的非密置层
2
密置层
2 3 4 5
1
4
3
1
6
配位数为4
配位数为6
第二层
对第一层来讲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将球对准
1,3,5 位。 ( 或对准 2,4,6 位,其情形是一样的 )
1
3 6 5
2
3 4
6 5 4
A

1
2
B
关键是第三层,对第一、二层来说,第三层可以有两种最紧 密的堆积方式。
体心立方晶胞----A2型
顶点:
棱边:
面心:
体心:
棱边:1/4
顶点:1/8
面心:1/2
体心:1
3.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
(1)六方晶胞:在六方体顶点的微粒为6个晶 胞共有,在面心的为2个晶胞共有,在体内的微 粒全属于该晶胞。 微粒数为:12×1/6 + 2×1/2 + 3 = 6 (2)面心立方:在立方体顶点的微粒为8 个晶胞共有,在面心的为2个晶胞共有。 微粒数为:8×1/8 + 6×1/2 = 4
NaCl晶胞
钠离子:1+12×1/4 = 4 氯离子:8 ×1/8+6×1/2 = 4
CsCl晶胞
铯离子:1
氯离子:8 ×1/8= 1
练习1: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判断下 列离子晶体的化学式:(A表示阳离子)
A
B
化学式: AB
练习2: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判断下 列离子晶体的化学式:(A表示阳离子)
o原子
Ti原子 Ba原子
练习5:下图为高温超导领域的一种化合物——钙钛矿晶体结构, 该结构是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 1)在该物质的晶体中,每个钛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 钛离子共有 6 个 2)该晶体结构单元中,氧、钛、钙离子的个数比是 。 3∶1∶1
O:12×1/4பைடு நூலகம்3 Ti: 8 ×1/8=1
AB 两层的位置,这是 C 层。
1 6 5
2 3 4
1 6
5
2
3
4
第四层再排 A,于是形 成 ABC ABC 三层一个周
A
期。 得到面心立方堆积—
A1型。
C
B
1 6
5
2
A
3
4
C B
A
配位数 12 。 ( 同层 6, 上下层各 3 ) 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的前视图
ABC ABC 形式的堆积,
为什么是面心立方堆积?
我们来加以说明。
C B A
这两种堆积都是最紧密堆积,空间利用率为 74.05%。 还有一种空间利用率稍低的堆积方式—A2型---立方体心堆积 :立方体 8 个顶点上的球互不相切,但均与体心位置上的球相切 。 配位数 8 ,空间利用率为 68.02% 。
金属钾 K 的 立方体心堆积
六方紧密堆积 金属的 堆积方式 面心立方紧密堆积 立方体心堆积 简单立方堆积
三、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胞
1.晶胞
(1)晶胞:从晶体中“截取”出 来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部分, 是 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 重复单位。代表晶体的化学组 成。 (2)晶胞一定是一个平行六面体。
无隙并置
平行六 面体
常见三种密堆积的晶胞
六方晶胞----A3型
可看成由3个晶胞构成
面心立方晶胞----A1型
Ca Ti O
Ca:1
•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如图2-8所 示),可推知:甲晶体中A与B的离子个数 C2D;丙 1:1 ;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 比为_____ 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EF ;丁晶体的化学式 为______ 。 XY Z
2
2001年报道的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 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图所 示的是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 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 有1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则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3)体心立方:在立方体顶点的微粒 为8个晶胞共享,处于体心的金属原 子全部属于该晶胞。 微粒数为:8×1/8 + 1 = 2 长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对晶胞的贡献: 顶点 ----1/8 棱----1/4 面----1/2 心----1
计算:NaCl晶胞、CsCl晶胞中含有 的阴、阳离子数目分别是多少?
3.晶体的种类
根据内部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的相互 作用不同,将晶体分为离子晶体、金 属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二、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
组成晶体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在没有 其他因素(如氢键)影响时,在空间的排 列大都服从紧密堆积原理,这是因为分别 借助于没有方向性的金属键、离子键和分 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金属晶体、离子晶体 和分子晶体的结构中,都趋向于使原子或 分子吸引尽可能多的原子或分子分布于周 围,并以密堆积的方式降低体系的能量, 使晶体变得比较稳定。
第一节
认识晶体
一、晶体的特性
1.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内部微粒(原子、离子或分 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 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非晶体: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 乱无章的分布状态。
2.晶体的特性
(1)自范性: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 自发地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2)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 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3)对称性:晶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 具有特有的对称性。 (4)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态没有。
A B
化学式: A2B
练习3: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判断下 列离子晶体的化学式:(A表示阳离子)
A
B
化学式: AB
练习4: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判断下 列离子晶体的化学式:(A表示阳离子)
A B
C
化学式: ABC3
例题分析:
• 如图所示的晶体结构是一种具有优良的压 电、铁电、光电等功能的晶体材料的晶胞。 晶体内与每个“Ti”紧邻的氧原子数和这 种晶体材料的化学式分别是(各元素所带 的电荷均已略去)
第一种是将球对准第一层的球。
下图是A3型六方 紧密堆积的前视图
1 6 5
2
3 4
A
B
A B
于是每两层形成一个周期, 即 AB AB 堆积方式,形成六 方紧密堆积---A3型。
A
配位数 12 。 ( 同层 6,上下层各 3 )
第三层的另一种排列 方式,是将球对准第一层 1 6 5 4
2
3
的 2,4,6 位,不同于
A. MgB C. Mg2B B. MgB2 D. Mg3B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