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原理与常见)

合集下载

手机工作原理简述

手机工作原理简述

手机工作原理简述手机工作原理是指手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手机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它通过无线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来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

下面我将从手机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运行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手机的工作原理。

一、手机的硬件组成手机的硬件主要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屏幕、摄像头、传感器、电池和无线通信模块等。

1. 处理器:手机的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整个手机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处理器一般由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多个核心组成,通过协调它们的工作来实现手机系统的高效运行。

2. 内存:手机的内存主要分为运行内存(RAM)和存储内存(ROM)。

运行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手机系统和应用程序运行时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而存储内存用于长期存储用户的数据和程序。

3. 存储:手机的存储主要分为内置存储和可扩展存储。

内置存储是手机固定的存储空间,可用于安装应用程序和存储用户数据。

可扩展存储则是通过外置存储卡实现的,可以进一步扩展手机的存储空间。

4. 屏幕:手机的屏幕一般采用液晶显示技术,可以将处理器处理的图像数据显示出来,供用户观看。

目前,智能手机常见的屏幕类型有LCD、AMOLED和IPS 等。

5. 摄像头:手机的摄像头用于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

它由感光元件、镜头和图像处理芯片等组成,可以将光线影像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经过处理后存储在手机的存储内存或外置存储卡中。

6. 传感器:手机的传感器主要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光线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手机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供处理器处理。

7. 电池:手机的电池提供电力供手机工作。

目前,常见的手机电池主要有锂电池和聚合物电池两种,它们采用化学反应来提供电能,经过充电后可以供手机使用一段时间。

8. 无线通信模块:手机的无线通信模块主要包括蜂窝网络模块和无线局域网(Wi-Fi)模块。

手机结构原理

手机结构原理

手机结构原理
手机结构原理是指手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手机主要由屏幕、电路板、电池、摄像头、扬声器等部件组成。

屏幕是手机的输出设备,采用液晶或OLED技术,将电信号
转化为图像供用户观看。

电路板是手机的核心部件,上面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芯片、通信芯片等,负责控制手机的各项功能。

电池提供手机的电源,一般采用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摄像头的原理是光电转换,通过感光元件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进而生成图像。

扬声器则是手机的音频输出设备,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供用户听取。

手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路板上的芯片来实现的。

当用户触摸屏幕或按键时,触摸信号或按键信号被感应后,通过电路板中的芯片进行处理和解析。

CPU负责处理数据、运行应用
程序等,内存芯片存储手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通信芯片负责手机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当用户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时,通信芯片将信号转化为电磁波,经过天线发送出去。

接收到的信号也通过天线进入手机,经过通信芯片解码后转化为语音或文字。

同时,手机的摄像头会实时感知外界环境,将图像信号传输给CPU进行处理,并通过
屏幕显示给用户。

扬声器则负责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转化为声音输出。

总之,手机结构原理是指手机内部各个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合理的组合和配合,实现了手机的各项功能。

手机的工作原理

手机的工作原理

手机的工作原理手机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机的工作原理,从硬件到软件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手机的硬件结构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部件,它主要负责运行手机的各种应用程序和计算任务。

CPU内部包含多个核心,每个核心可以并行处理指令,提高手机的运行效率。

同时,CPU还与其他硬件组件进行通信,协调各个部件的工作。

2. 内存(RAM和ROM)内存是手机用来存储运行中的数据和程序的地方。

RAM(随机存取内存)用于临时存储应用程序和运行数据,而ROM(只读存储器)则存储手机的固定程序和系统软件。

内存的大小决定了手机的运行速度和能否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

3. 显示屏幕手机的显示屏幕是用户与手机进行交互的主要界面。

显示屏采用液晶技术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和触摸操作。

显示屏的尺寸和质量对用户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4. 电池手机的电池提供电能,使得手机可以正常工作。

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电池容量的提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满足用户对长时间使用的需求。

同时,充电技术的改进也能提高手机的续航能力。

5. 摄像头手机的摄像头可以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现代手机的摄像头技术越来越先进,分辨率和像素数量也越来越高。

摄像头的工作原理主要由感光元件、镜头和图像处理芯片组成,它们协同工作使得手机可以实时捕捉图像。

二、1. 信号接收与发射手机通过天线接收来自基站的射频信号,这些信号经过解调和滤波等处理后,传递到手机的系统芯片组,如调制解调器(Modem)。

调制解调器对数据进行解码和编码,使得用户可以进行通话、发送短信或者上网等操作。

同时,手机也可以通过天线将用户产生的信号发射出去。

经过系统芯片组的处理,用户的语音信号会经过数字转换器(DAC)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调制解调器进行编码和射频转换,最终通过天线传输至基站。

电子产品工作原理

电子产品工作原理

电子产品工作原理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手机到电脑,从电视到游戏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这些电子产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些产品的工作原理。

那么,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产品。

一、手机的工作原理手机是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移动通信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

手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处理器、内存、显示屏、摄像头、无线通信芯片等。

首先,手机的处理器是控制整个手机运行的核心部件。

当我们操作手机时,我们按下按键,手机处理器就会接收到我们的操作指令,然后将它们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手机的其他组成部分。

其次,手机的内存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

当我们拍照、玩游戏或者浏览网页时,手机会将相关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以便我们随时取用。

另外,手机的显示屏用于显示图像和文字。

手机显示屏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液晶显示技术,液晶屏幕通过液晶分子的定向排列来控制光的透射和阻挡,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最后,手机的无线通信芯片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无线通信芯片可以通过无线电波与基站进行通信,并将我们的语音、短信或者上网请求转化为数位信号发送出去。

二、电脑的工作原理电脑是一种通用计算机,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

电脑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首先,中央处理器(CPU)是电脑的大脑,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

当我们在电脑上打开一个软件或者操作一个文件时,CPU会根据程序的指令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次,电脑的内存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

与手机类似,电脑的内存也是将需要处理的数据存储在其中,以便CPU能够随时访问。

另外,电脑的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我们所写的文档、保存的图片和视频等都存储在硬盘中,以便我们随时取用。

最后,电脑的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文字。

显示器通过控制背光和像素点的显示来展示图像。

手机的工作原理

手机的工作原理

手机的工作原理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对于手机的工作原理,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本文将就手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手机的工作机制。

一、硬件构成手机的基本硬件构成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器、屏幕和电池等。

1. 处理器手机的处理器是其核心部件,承担着各种计算和处理任务。

处理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手机的运行速度和能力。

现代手机多采用ARM架构的处理器,常见的有Qualcomm的骁龙系列、华为的麒麟系列等。

2. 内存手机的内存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软件和数据,对于手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起着关键作用。

常见的手机内存有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等。

3.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手机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等。

现在的手机普遍支持外部存储扩展,例如SD卡等。

4. 屏幕手机屏幕是用户与手机进行交互的主要工具,常见的屏幕类型包括液晶屏、AMOLED屏、IPS屏等。

5. 电池手机的电池提供电能供手机正常工作,其中包括CPU、屏幕等各个部件的供电。

电池容量直接决定了手机的续航能力。

二、软件层面手机的软件层面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

1. 操作系统手机的操作系统控制着手机的各个硬件组件,以及与用户的交互界面。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有iOS、Android、Windows Phone 等。

2. 应用软件手机的应用软件包括系统自带的各种应用,如短信、电话、浏览器等,以及用户可自行安装的第三方应用。

这些应用软件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与硬件进行交互,实现各种功能。

三、通信原理手机不仅可以进行语音通话,还可以进行数据传输,这离不开手机的通信原理。

1. 通信网络手机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外界进行连接,包括GSM、CDMA、3G、4G、5G等不同的网络标准。

2. 信号传输手机通过天线接收到来自基站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可读的信息。

同样,手机也可以将用户输入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给基站。

智能手机的组成及原理

智能手机的组成及原理

智能手机的组成及原理智能手机是由多个组件和模块构成的复杂电子设备,它们协同工作以实现各种功能。

主要的组成部分和原理包括:1. 处理器(CPU):智能手机的大脑,负责处理和执行各种指令和任务,例如应用程序的运行和数据处理。

处理器的速度和性能直接影响手机的响应速度和运行效果。

2. 内存(RAM):用于临时存储和运行应用程序、文件和数据。

较大的内存容量意味着手机可以同时运行更多的应用程序和任务,提供更流畅的用户体验。

3. 存储器(ROM):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例如照片、视频和文档。

存储容量的大小决定了用户可以保存的内容数量。

4. 操作系统(OS):控制和管理手机的硬件和软件,提供用户界面、图形显示以及各种功能。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Android和iOS。

5. 显示屏(Display):用于显示手机界面、应用程序和媒体内容。

常见的显示屏技术包括LCD、OLED和AMOLED。

6. 触摸屏(Touchscreen):通过触摸屏幕来输入和控制手机。

主要有电容式触摸屏和电阻式触摸屏两种技术。

7. 电池(Battery):提供电力供应,以支持手机的正常运行。

较大的电池容量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

8. 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蓝牙和移动通信技术(如2G、3G、4G和5G),以实现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9. 相机(Camera):用于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

通常有前置摄像头用于自拍和视频通话,后置摄像头用于主要摄影功能。

10. 传感器(Sensors):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环境光传感器等,用于感知用户的操作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以上是智能手机的一些主要组成部分和原理,通过它们的协同工作,智能手机可以实现各种功能与应用。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工作原理
手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信号接收与发送:手机通过内置的天线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然后利用解调器将信号转化为数码信号,并通过手机内部的电路传递给其他部件。

同时,手机也能将用户产生的语音、短信等信息转化为数码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2. 中央处理器(CPU):手机内的中央处理器负责控制和管理手机的各种功能和操作。

它接收到来自各个组件的指令,并对其进行处理和执行。

CPU还负责控制手机的节能模式和性能调节。

3. 存储器:手机内的存储器用于存储和读取各种数据和应用程序。

其中,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而只读存储器(ROM)用于存储手机的操作系统和其他固定的内部程序。

4. 显示屏和触摸屏:手机的显示屏可以通过液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技术实现,用于显示文字、图像和视频等内容。

触摸屏可以根据用户的触摸动作进行反馈和交互。

5. 电源管理:手机内的电源管理模块负责控制和管理手机的电量。

它提供电池电量监测、充电管理、节电模式等功能,确保手机正常工作和延长电池寿命。

6. 通信模块:手机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基站进行通信。

它可以通过不同技术(如2G、3G、4G、5G等)连接到移动网络,实现语音通话、短信、互联网接入等功能。

除了以上主要的组件和功能,手机还包含其他一些辅助模块和传感器,如摄像头、声音处理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用于支持不同的应用和功能。

手机的工作原理是这些组件和功能协同工作的结果。

第8章 智能手机工作原理智能手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第8章 智能手机工作原理智能手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第八章 智能手机工作原理
8.1 手机基本通信过程
手机是如何开机的?开机后是如何与基站进行联系的? 如何进行待机的?呼叫的时候手机是如何工作的?关机 时手机又是如何与基站断开联络的?这些问题在初学者 看来都是迷茫的。在本节就以GSM手机为例简要介绍手 机的基本通信过程,了解手机在每个环节中的信号控制 方式。
8.2 射频电路
8.2.1 接收机电路
2.接收机各部分功能电路
(4)混频器(MIX) 混频器实际上是一个频谱搬移电路,将包含接收信息的射频信号
(RF)转化为一个固定频率包含接收信息的中频信号。由于中频信 号频率低且固定,因此容易得到比较大而且稳定的增益,提高接收 机的灵敏性。
混频器的主要特点是:由非线性器件构成,有两个输入端、一个 输出端,均为交流信号。混频后可以产生许多新的频率,并在多个 新的频率中选出需要的频率(中频),滤除其他成分后送到中放。 将载波的高频信号不失真地变换为固定中频的已调信号,且保持原 调制规律不变。接收机中的混频器位于低噪声放大器和中频放大器 之间,是接收机的核心。
8.2 射频电路
8.2.1 接收机电路
2.接收机各部分功能电路
(5)中频滤波器 中频滤波器在电路中个头比较大,一般为低通滤波器,保证中频
信号的纯净,在超外差接收机中应用较多。 (6)中频放大器(IFA)
中频放大器是接收机的主要增益来源,一般都是共射极放大器, 带有分压电阻和稳定工作点的放大电路,对工作电压要求高,一般 需专门供电,且在中频电路内或独立。
手机开机后,内部的锁相环PLL电路开始工作,从频率 低端到高端扫描信道,即搜索广播控制信道(BCCH)的 载频。因为系统随时都向在小区中的各用户发送出用户 广播控制信息。手机搜索到最强的BCCH载频对应的载频 频率后,读取频率校正信道(FCCH),使手机(MS)的 频率与之同步。所以每一个用户的手机在不同上网位置 (不同的小区)的载频是固定的,是由GSM网络运营商组 网时确定,而不是由用户的GSM手机来决定。手机内PLL 锁相环在工作的时候,手机的电流会有小范围的波形, 观察电流表,就会发现电流有轻微的规律性波动,说明 手机的PLL电路工作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2 无线电波的主要传播方式
射线
(a) 电离层
(b)
对流层
(c)
(d)
(a) 直射传播; (b) 地波传播; (c) 天波传播; (d) 散射传播
多径传播(干扰)
五、典型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 (调幅发射机,接收机)
(a)发送设备
主振荡器
f0
倍频
n f0 =fp
放大
fp
调制器
功放
声音 拾音器
• 5.带宽
带宽是通信信道的宽度,是信道频率上界与 下界之间之差,是介质传输能力的度量,在 传统的通信工程中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计量。
6. GSM

GSM(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是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 员会统一推出的标准,它采用数字通信技术,统一 的网络标准,使通信质量得以保证,并可以开发出 更多的新业务供用户使用。
一、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二、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
三、 GSM蜂窝系统和CDMA蜂窝系统 四、 GSM手机和CDMA手机
●五、手机常用元器件识别和电路图识读
六、手机维修技能及基本故障排除 (部分视频素材)
第1章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1.1 无线通信基本常识
1.2 通信和移动通信中的名词术语 1.3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 1.4 蜂窝网小区制区域覆盖 1.5 蜂窝网移动通信的组成和特征
A1 D1
时间片1
时间片2
A2
D2
1
2
3
1
2
时隙号 时隙
MUX
A3 D3
D1 D2 D3
D1 D2
复用器 原始信号 数字化信号
复用后的数据流
码分复用(CDMA)
码分复用是一种码分多址技术(CDMA),是靠 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各路原始信号的一种复用方式. 码分多址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了各自特定的地址码, 利用公共信道来传输信息。CDMA系统的地址码相互 具有准正交性,以区别地址,而在频率、时间和空 间上都可能重叠。也就是说,每一个用户有自己的 地址码,这个地址码用于区别每一个用户,地址码 彼此之间是互相独立的,也就是互相不影响的 .
显然,它将使频带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
1.2 通信和移动通信中的名词术语
1.多路复用技术:多个信息源共享一个公共信道的方式 为何要复用?——提高线路利用率 类比:公共运输系统(铁路、海运、航空)
信 宿
信 源
MUX
共享信道
DEMUX
复用器
解复用器
实现多路通信的方法有: 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手机原理与常见故障排除
学时:共30学时
9-14周(每周二晚3学时,周六2学时)

考核:平时50%,期末考试50% 考试形式:闭卷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移动通信基本原理和 基本知识、典型蜂窝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手机 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故障排除方法。
包括:移动通信理论基础 移动电话(手机)原理 常见故障分析部分(含维修工具使用介绍)
ASK FSK PSK
四、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根据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所发生的现象, 电波的传播方 式主要有直射(视距)传播、 绕射(地波)传播、 折射和 反射(天波)传播及散射传播等, 决定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 的关键因素是无线电信号的频率。 任何信号都具有一定的频率或波长。无线电波是一种 波长比较长的电磁波, 占据的频率范围很广。 在自由空间 中, 波长与频率存在以下关系: c = f λ 电磁波从发射天线辐射出去后, 不仅电波的能量会扩散, 接收机只能收到其中极小的一部分, 而且在传播过程中, 电 波的能量会被地面、 建筑物或高空的电离层吸收或反射, 或者在大气层中产生折射或散射等现象, 从而造成到达接收 机时的强度大大衰减。
舰载卫星通讯系统
车载数字新闻通讯车
三、调制与解调
所谓调制, 就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参数, 使 载波信号的某一个或几个参数(振幅、频率或相位)按照调 制信号的规律变化。解调和调制过程相反. 根据载波受调制参数的不同, 调制分为三种基本方式, 它们是振幅调制、 频率调制、 相位调制, 还可以有组合调 制方式。
1.3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
一、移动通信及发展阶段
所谓移动通信,就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状态中进行的信息交换.移动体
与固定点之间、移动体相互之间信息的交换都可以称为移动通信。其中移动体可以是 人, 也可以是车、 船、飞机等处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第一代(1G)移动通信 (70年代至80年代末) 采用的是模拟通信调制技术,频分复用方式.只能传输语音流量,并受网络容 量的限制. AMPS为1G网络的典型代表。人们曾经使用过的大砖头手机,俗称“大哥 大”,是第一代移动通信产品。我国于2001年12月31日关闭模拟蜂窝网系统。 第二代(2G)移动通信(90年代初至今) 采用的是数字通信调制技术,大多采用TDMA多址接入方式.主要业务为数字 话音和少量数据信息.我国于1995年引进并开通使用 .
不同组合后才进行传输的,因而无法直接识别,具有固有 的保密性。同时数字通信可以很容易地将复杂密码进行编 码和解码,所以数字通信可以实现模拟通信无法达到的高 质量保密性。
3.便于组成现代化数字通信网,便于实现多媒体通信。
由于各种信息(声音、图像、数据等)都可变换成统一
的二进制数字信号,通过多路复用组合在一起,经同一信道 传输而不互相干扰,故数字通信可以将各种业务和不同的终 端 用 户 组 合 在 一 个 系 统 , 形 成 综 合 业 务 数 字 网 (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学习方法建议:
1.课堂认真听讲,不缺勤 2.做好笔记 3.多参考相关书籍,资料 4.必要的实践 5.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学习的动力
参考教材:
1.郭梯云,《移动通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邬国扬等,《蜂窝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张兴伟等,《手机维修快速入门》,电子工业出版社 4.刘南平, 《手机原理与维修》,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梅秀江,《手机维修技能》,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代(3G)移动通信(90年代后期提出,目前已商用) 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采用宽带码分多址技术。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特征有: (1) 高的灵活性及高的频率效率; (2) 除高质量的语音外, 数据通信速率应达到2 Mb/s; (3) 无缝隙的全球覆盖, 全球漫游; (4) 网络管理智能化程度更高; (5) 宽带多媒体服务、 综合业务服务; (6) 分层小区结构,智能天线,空分多址,软件无线电等.
二、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的原理
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就象鸽子送信一 样.(点击观看视频:鸽子送信) 先将信号载在电磁波上,再把载有信号的电 磁波发射出去,到达接收处设法从电磁波上 把信号检出来.
高频振荡器产生 声音信号
高频振荡电流
图像信号
信号发射机房
发射天线
彩塔接收天线
电信大楼上的接收天线
频分复用(FDMA)
• 原理:整个传输频带被划分为若干个频率通道, 每路信号占用一个频率通道进行传输。频率通 道之间留有防护频带以防相互干扰。
CH1 CH1
CH2
CH2
CH1 CH2 CH3
MUX
f
CH3 CH3
带宽复用信号
复用器
原带宽
移频后带宽
时分复用(TDMA)
• 原理:把时间分割成小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 分为若干个时隙,每路数据占用一个时隙进行 传输。
音频 放大
F
(a)
(b)接收设备
fs
输入 回路
fs
高频 放大器
混频 fs fi =fl -fs 本地 振荡器
中频 放大器
检波 fi F
音频 放大 扬声器
f1
(b)

六、数字通信的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两类通信方式抗干扰性能比较
2.保密性能好
由于数字信号是将模拟信号变成“0”和“1”码,再经
二、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
1.用户数量迅猛增加.
2.微电子技术得到长足发展,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微型化 3. 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微处理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为大型通 信网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 4.提出并形成了移动通信新体制。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大区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饱和,这就必须探索 新体制。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试验室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 的概念。蜂窝网,即所谓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 量。可以说,蜂窝概念真正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容量大与频率资源 有限的矛盾。
7. 3G

3G是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 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 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是指将 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 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 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 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CDMA被认为是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首 选,目前的标准有WCDMA、CDMA 2000、TD-SCDMA。
三种基本的模拟调制方法: AM 调幅、 FM 调频、PM 调相 三种基本的数字调制方法: ASK幅移键控, FSK频移键控, PSK相移键控
• ASK:用载波的两个不同振幅表示0和1 • FSK:用载波的两个不同频率表示0和1 • PSK:用载波的起始相位的变化表示0 和1 0 0 1 1 0 1 0 0 0 1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