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Y用户手_从购机到升级全部技巧汇总册
HU1用户手册

3
H1U-1614MR-XP,H1U-1614MT-XP机型接线端子定义:
S/S S/S X1 X3 X5 X7 X11 X13 X15 X17 L N S/S X0 X2 X4 X6 X10 X12 X14 X16 Y7 Y11 Y12Y14
4
H1U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随机手册
资料编码:19010063 V1.0
H1U-0806MRAX-XP
1 2 3 4 5 6 7 8 9
0V Y0 Y1 Y2 Y4 24V C OM 0
C OM1 C OM2
C OM 3
Y3 Y5 Y6 Y10 C OM4 Y13 Y15
H1U-2416MR-XP,H1U-2416MT-XP机型接线端子定义:
G L 0V N Y0 S/S X01 X00 Y1 X03 X05 X07 X11 X13 X15 X17 X21 X23 X25 X27 X02 Y2 Y3 X04 X06 Y4 COM3 Y5 X10 Y6 Y7 X12 X14 X16 Y12 X20 X22 X24 X26
感谢您购买汇川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在使用我 公司H1U系列PLC产品前,敬请您仔细阅读本手册,以便更清楚地掌握产品的特性,更安全 地使用本产品。本手册主要描述H1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规格、特性及使用方法等,便于您 参考。而关于本产品的用户程序开发环境的使用及用户程序设计方法,请参考本公司另外发 行的《AutoShop帮助文档》、《H1U/H2U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指令及编程手册》。
①. 公司产品信息 ②. 系列号 ③. 输入点数 ④. 输出点数 ⑤. 模块分类
H:汇川控制器 1U:1U系列控制器 08:8点输入 06:6点输出 M:通用控制器主模块;P:定位型控制器;N:网络型控制器; E:扩展模块 R:继电器输出类型;T:晶体管输出类型 A:AC220V输入,省略为默认AC220V;B:AC110V输入;C: AC24V输入;D:DC24V 如高速输入输出功能、模拟量功能等。
EP3000Y、EP5000Y、EP6000Y、EP7000Y、EP8000Y 用户手册说明书

用户使用手册广州优库电子有限公司本手册适用于EP3000Y、EP5000Y、EP6000Y、EP7000Y、EP8000Y关于这本手册请您在使用本手册描述的产品前仔细阅读手册的所有内容,以保障产品安全有效地使用。
建议将本手册妥善保存,以备下次使用查询。
警示请勿自行拆卸产品或撕毁产品上的封标,否则广州优库电子有限公司不承担保修或更换产品的责任。
本手册中的图片仅供参考,如有个别图片与实际产品不符,请以实际产品为准。
对于产品的改良更新,广州优库电子有限公司保留随时修改文档而不另行通知的权利。
本手册包含的所有信息受版权的保护,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本文档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摘抄、复制或与其他产品捆绑使用、销售。
广州优库电子有限公司对本手册拥有最终解释权。
服务信息如果您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请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很高兴为您服务。
版本记录目录一、产品简介 (10)1.1主要特点 (10)1.2打开包装 (10)1.3通讯端口 (10)1.4开机、关机、待机和重启 (11)1.5维护与保养 (11)1.6读码技巧 (11)二、条码设置 (12)2.1设置标识 (12)2.2基础设置条码 (12)2.2.1打开/关闭配置码 (12)2.2.2恢复出厂默认设置 (13)2.2.3读取版本号 (13)2.2.4产品用户配置 (13)2.2.5上位机和记事本上传设置 (14)2.2.6接口模式设置 (14)2.2.7韦根接口配置——韦根协议格式 (16)2.2.8串口设置 (16)2.2.9照明灯控制 (18)2.2.10控制字符转义 (19)2.2.11GS控制字符替换(需打开控制字符转义功能) (19)2.2.13结束符设置 (20)2.2.14汉字输出模式 (21)2.2.15发票功能设置 (21)2.2.16发票类型设置 (22)2.2.17反色条码选项 (22)2.2.18虚拟键盘 (22)2.3蜂鸣器、LED指示灯设置条码 (23)2.3.1音量大小设置 (23)2.3.2扫描器启动提示音设置 (23)2.3.3成功解码提示音设置 (24)2.3.4成功解码提示音频率(音调)设置 (24)2.3.5成功解码提示音时长设置 (24)2.3.6错误警告音频率(音调)设置 (25)2.3.7LED指示灯 (25)2.4重码检测和读码时长设置条码(在自感应模式下起作用) (25)2.5USB键盘发送速度设置 (26)2.6条码内容中含回车换行符处理(USB键盘) (27)2.7USB键盘大小写输出控制 (27)2.8键盘布局设置 (28)2.9条码类型选择 (31)2.9.1打开/关闭所有条码 (31)2.9.3Codabar起始/结束字符设置 (32)2.9.4Codabar长度限制设置 (32)2.9.5Code39打开关闭设置 (32)2.9.6Code39校验位 (33)2.9.7Code39Full ASCII (33)2.9.8Code39长度限制设置 (33)2.9.10Interleaved2of5(ITF5) (34)2.9.11Interleaved2of5(ITF5)校验位 (34)2.9.12Interleaved2of5(ITF5)长度选择 (35)2.9.13Interleaved2of5长度限制设置 (36)2.9.14Industrial2of5(工业25码)(4-24位) (36)2.9.15Industrial2of5长度限制设置 (36)2.9.17Matrix2of5长度限制设置 (37)2.9.19Standard25长度限制设置 (38)2.9.20Standard25校验码设置 (38)2.9.21Code93 (38)2.9.22Code93长度限制设置 (39)2.9.23Code11(未启用) (39)2.9.24Code11校验位输出(未启用) (39)2.9.25Code11校验选择(未启用) (39)2.9.26Code11长度限制设置(未启用) (40)2.9.28Code128长度限制设置 (40)2.9.29GS1-128(需要开启CODE128) (41)2.9.30ISBT-128 (41)2.9.31Plessey (41)2.9.32Plessey长度限制设置 (41)2.9.33Plessey校验选择 (42)2.9.34MSI plessey (42)2.9.35MSI plessey长度限制设置 (42)2.9.36MSI plessey输出校验设置 (43)2.9.37MSI plessey校验方式选择设置 (43)2.9.38UPC-A (44)2.9.39UPC-A检验位 (44)2.9.40UPC-A转EAN-13 (44)2.9.41UPC-E (44)2.9.42UPC-E检验位 (45)2.9.43UPC-E扩展UPC-A (45)2.9.44EAN/JAN-8 (45)2.9.45EAN/JAN-13 (46)2.9.46UPC/EAN/JAN附加码 (46)2.9.47EAN13转ISBN (46)2.9.48EAN13转ISSN (46)2.9.49GS1DataBar(RSS14)(Stacked) (47)2.9.50GS1DataBar(RSS14)(Stacked)AI(01)字符发送设置 (47)2.9.51GS1DataBar Limited (47)2.9.52GS1DataBar Limited AI(01)字符发送设置 (47)2.9.53GS1DataBar Expanded (48)2.9.54PDF417 (48)2.9.55Micro PDF417 (48)2.9.56QR Code (49)2.9.57Micro QR (49)2.9.58Data Matrix (49)2.10自定义前缀设置 (49)2.11自定义后缀设置 (50)2.12条码前后缀顺序选择 (51)2.13Code ID设置 (51)附录 (53)附录1数据及编辑条码 (53)附录2条码类型Code ID表 (53)附录3不可见字符ASCII表 (60)附录4可见字符ASCII表 (62)附录4默认设置表 (62)附录6控制字符集(USB键盘模式) (73)附录7控制字符集(串口及USB虚拟串口) (75)部分功能配置说明及示例 (77)一、产品简介本手册适用的广州优库电子有限公司产品型号有EP3000Y、EP5000Y、EP6000Y、EP7000Y、EP8000Y,采用二维影像扫描方式识别1D,2D条码。
荣耀手机-Y5 2017 用户手册说明书

温馨提示 ..................................................................................................................................... 1 安全预防措施 ............................................................................................................................. 2 重要的安全信息 ........................................................................................................................ 4 电池使用注意事项 .................................................................................................................... 5 手机的使用与维护 .....................................................................................................................6 SAR值.......................................................................................................................................... 9 操作系统更新............................................................................................................................. 9 手机预置应用说明 ..................................................................................................................... 9 移动电话保修说明 .................................................................................................................. 10
TRACER AgileX Robotics Team 用户手册说明书

TRACER AgileX Robotics Team 用户手册2021.06V.2.0.0本章包含重要的安全信息,在机器人第一次通电前,任何个人或者机构在使用设备之前必须阅读并理解这些信息。
有任何相关使用的疑问都可以联系我们*****************必须遵守并执行本手册其他章节中的所有组装说明和指南,这一点非常重要。
应特别注意与警告标志相关的文本。
重要安全信息 Safety Information!本手册中的信息不包含设计、安装和操作一个完整的机器人应用,也不包含所有可能对这一完整的系统的安全造成影响的周边设备。
该完整的系统的设计和使用需要符合该机器人安装所在国的标准和规范中确立的安全要求。
TRACER的集成商和终端客户有责任确保遵循相关国家的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确保完整的机器人应用实例中不存在任何重大危险。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完整的机器人系统做一个风险评估。
将风险评估定义的其他机械的附加安全设备连接在一起。
确认整个机器人系统的外围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准确无误。
本机器人不具备一个完整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具备的自动防撞、防跌落、生物接近预警等相关安全功能但不局限于上述描述,相关功能需要集成商和终端客户遵循相关规定和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开发完成的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不存在任何重大危险和安全隐患。
收集技术文件中的所有的文档:包括风险评估和本手册。
1.有效性和责任5.保养4.操作2.环境3.检查首次使用,请先仔细阅读本手册,了解基本操作内容与操作规范。
遥控操作,选择相对空旷区域使用,车上本身是不带任何自动避障传感器。
在-10℃~45℃的环境温度中使用。
如果车辆非单独定制IP防护等级,车辆防水、防尘能力为IP22。
确保各设备的电量充足。
确保车辆无明显异常。
检查遥控器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使用时确保急停开关已经被释放。
当设备出现异常时,请联系相关技术人员,请勿擅自处理。
X-MAKER 3D打印机用户使用手册说明书

用户使用手册目录我们的产品3D打印机通电开机开机配置安装料架安装耗材屏幕功能进料操作退料操作模型打印打印完成拆除支撑换料操作移动校准&调平常用设置产品组成包装清单3D打印机结构X-MAKER App软件下载软件介绍万物 / 主题 / 设计打印010419X-PRINT 3D打印机基本参数软件下载界面概览模型编辑切片设置模型打印2530注意事项31帮助与支持32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33我们的产品产品组成X-PRINT切片软件X-MAKER 3D打印机X-MAKER设计App柔性磁吸底板×1U盘×1快速指导手册×1电源线×1工具钳×1工具袋×1内置可直接打印的创意模型配套App X-MAKER 安装包切片软件X-PRINT安装包PLA耗材×1料架×13D打印机×1包装清单3D打印机结构主机箱电源开关电源接口外装饰灯喷头套件USB接口料架位置耗材入口挡板柔性磁吸底板打印平台外装饰灯触摸屏材料挤出机断料检测取出电源连接线,连接打印机和电源插座,如上图所示(*接电时请保持手部干燥)开机按下开关按钮,即可启动打印机通电3D打印机通电开机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语言;也可以在“设置”>“语言”里面重新配置WIFI连接: 同一局域网内,通过APP搜索机器连接热点连接: 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将机器作为连接热点打印机通电后,打印屏启动,根据提示可以对3D打印机进行简单的设置。
选择语言连接方式放置耗材安装料架将料架配件安装在X-MAKER 主机上,放置打印耗材将耗材整理好,挂在料架装置上(*注意耗材不要出现打结和穿插的现象)耗材入口正确悬挂方式耗材入口错误悬挂方式送材料进入导料管约3-5cm。
为了使材料能顺利进入,需向上推动弹簧(如图红色箭头位置)安装方式注意:为了方便进丝,耗材的首端需捋直并剪成斜角耗材入口打印:选择打印文件连接:打印机连接方式 (WIFI/热点)设置:更多其他设置换料:智能进料/退料功能预热:喷头和热床升温降温 挤出:手动进料和退料校准:调整喷头和底板间隙移动:对X、Y、Z轴进行移动语言:切换各种语言控制:灯光、风扇、断电续打等开关帮助:更多信息入口状态:打印机状态关于:打印机相关信息首页设置换料: 进入换料界面,选择进料,进入对应的界面,喷头自动开始升温,达到目标温度,喷头自动进料,看到喷嘴有材料挤出,即可点击取消进料,也可以等待自动进料完成。
AVG Protection 用户手册说明书

目录1. 简介41.1 硬件要求41.2 软件要求5 2. AVG Zen62.1 Zen 安装过程782.2 Zen 用户界面82.2.1 类别拼贴图82.2.2 设备区域82.2.3 “消息”按钮82.2.4 “状态”按钮82.2.5 “升级/续订”按钮82.2.6 “刷新”按钮82.2.7 “设置”按钮2.3 逐步指南18182.3.1 如何接受邀请?182.3.2 如何添加设备至您的网络?182.3.3 如何更改设备名称和类型?182.3.4 如何连接至现有 Zen 网络?182.3.5 如何新建 Zen 网络?182.3.6 如何安装 AVG 产品?182.3.7 如何离开网络?182.3.8 如何将设备从您的网络中移除?182.3.9 如何查看和/或管理 AVG 产品?2.4 常见问题解答和支持31 3. AVG Internet Security323.1 AVG 安装过程33333.1.1 欢迎!333.1.2 安装 AVG3.2 安装后34343.2.1 病毒库更新343.2.2 产品注册343.2.3 访问用户界面343.2.4 扫描整个计算机343.2.5 Eicar测试343.2.6 AVG 默认配置363.3 AVG 用户界面363.3.1 上条导航363.3.2 安全状态信息363.3.3 组件概览363.3.4 扫描/更新快速链接363.3.5 系统托盘图标363.3.6 AVG A d v i so r363.3.7 AVG A cc e l e ra to r3.4 AVG 组件43433.4.1 计算机保护433.4.2 W e b浏览保护433.4.3 I d en t i ty P r ot e c t i o n433.4.4 电子邮件保护433.4.5 F ir e w a ll433.4.6 PC分析器3.5 AVG 高级设置53533.5.1 外观533.5.2 声音533.5.3 暂时禁用 AVG 保护533.5.4 计算机保护533.5.5 E m ai l S ca nne r533.5.6 W e b浏览保护533.5.7 I d en t i ty P r ot e c t i o n533.5.8扫描533.5.9计划533.5.10 更新533.5.11 特例533.5.12 隔离区管理533.5.13 AVG 自我防护533.5.14 隐私首选项533.5.15 忽略错误状态533.5.16 A d v i so r-已知网络94 3.6F ire wa ll 设置943.6.1 常规943.6.2 应用程序943.6.3 文件和打印机共享943.6.4 高级设置943.6.5 预定义网络943.6.6 系统服务943.6.7 日志3.7 AVG 扫描1031033.7.1 预定义扫描1033.7.2 扫描W i n d ows资源管理器1033.7.3 命令行扫描1033.7.4 扫描计划1033.7.5 扫描结果1033.7.6 扫描结果详细信息3.8 AVG F ile S hre dd er124125 3.9隔离区管理3.10历史记录1261263.10.1 扫描结果1263.10.2 R e s id en t S h i e l d结果1263.10.3 I d en t i ty P r ot e c t i o n 结果1263.10.4 电子邮件保护结果1263.10.5 O n l i ne S h i e l d结果1263.10.6 事件历史记录1263.10.7 F ir e w a ll日志135 3.11 AVG 更新3.12 常见问题解答和技术支持1351. 简介祝贺您购买了 AVG P ro t ec t ion 套装!使用此套装,您可享受AVG Internet Security 的所有功能,现在还用AVG Zen进行了增强。
GoIP 用户手册说明书

GoIP用户手册v 2.6得伯乐科技有限公司2018-11-151 摘要该说明书基于以下GoIP版本(或以上)的特性。
如果您的GoIP版本低于以下版本,我们强烈推荐升级到最新版本。
/lastestfirmwares.html2 特别说明2.1 型号说明GOIP网关,目前有两大系列:➢2G网关:仅支持2G网络制式(GSM),型号命名为GoIP#➢4G网关:支持4G网络制式(LTE)的,型号命名为GoIP#-4G-*上面的型号名称中,“#”是指线路数量,“*”是指型号补充。
4G网关型号名称举例:对于4G网关,因世界各国和地区使用的LTE频段差异,单一通讯模块暂不能全球通用。
因此有了“型号补充”字段,需要根据目标地区当地运营商所使用的频段,来选择合适的型号。
其中:E版主要适用于欧洲、中东、非洲、韩国、东南亚、港澳等地区。
下表是E版所支持的2.2 部分词汇说明该手册中,将出现呼入、呼出和二次拨号等词汇。
特此明确它们的含义:呼出——设备控制SIM卡呼出到手机、固话等;呼入——设备中的SIM卡接收到手机、固话等的来电;二次拨号——有以下两个方向:i.呼出方向:用户(VoIP端)通过第一次拨号,呼叫设备本身的注册号码,设备响应该次呼叫并等待接收用户第二次拨号(以“#”结束),控制线路模块呼叫第二次拨号所指定的号码;ii.呼入方向:用户(固话或者手机端)通过第一次拨号,呼叫设备中的SIM卡号码,设备自动应答该次呼叫并等待接收第二次拨号(以“#”结束),控制线路呼叫第二次拨号所指定的VoIP号码。
3 综述3.1 简介GoIP是GSM over IP的简写。
是新型的VoIP网关,支持从网络电话落地到固定电话或者移动电话。
反之,从固定电话或者移动电话上车到网络电话。
通过对IP网络和移动网络的无缝衔接可以显著提高语音通讯覆盖率。
由于PSTN线路已经开始在发达国家中逐渐消失,而且也不适合在欠发达国家中扩展,移动电话由于越来越低的服务费用,现在在全世界越来越流行。
vivomwc使用技巧

vivomwc使用技巧Vivo MWC (Multi-Window Combination) 是一款为vivo手机用户设计的多窗口组合功能,能够同时打开多个应用程序并在同一屏幕上进行操作。
下面是一些vivo MWC的使用技巧:1. 打开vivo MWC:在任何一个应用程序中,长按“最近应用”按钮直到屏幕上出现多个小窗口。
这些小窗口代表已经打开的应用程序。
2. 调整窗口大小:长按窗口的边缘并拖动可以调整窗口的大小。
你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窗口的大小,以便更好地同时显示多个应用程序。
3. 移动窗口:点击窗口的标题栏并拖动可以移动窗口的位置。
你可以将窗口放置在屏幕上任意位置,以便更方便地进行操作。
4. 最小化窗口:点击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可以将窗口最小化到屏幕的底部。
最小化的窗口仍然可以在屏幕底部显示,并可以通过点击它们来恢复。
5. 关闭窗口:点击窗口的关闭按钮可以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后,相应的应用程序将关闭并从vivo MWC中移除。
6. 切换应用程序:在vivo MWC中,你可以通过点击窗口来切换不同的应用程序。
当你点击一个窗口时,与之相关的应用程序将被激活并显示在前台。
7. 新增应用程序:通过在vivo MWC中长按空白区域可以打开应用程序列表。
你可以从列表中选择一个应用程序并将其添加到vivo MWC中。
8. 退出vivo MWC:当你完成使用vivo MWC后,可以通过点击屏幕底部的“退出”按钮来退出vivo MWC。
退出后,所有的窗口将关闭并相应的应用程序将返回到全屏状态。
vivo MWC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功能,让用户能够在手机上同时进行多个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掌握这些使用技巧,你可以更好地利用vivo MWC来满足你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置描述官方型号Y460AT-ITH成交时间与价格2010/10/31 购于京东,带发票, 5299-100(京券)-400(以旧换新)=4799综合评分(满分10分) 8(升级前) 10(升级后)CPU型号I3-350M(升级前) I7-640M(升级后)内存类型及大小2G(升级前)8G(升级后)显卡型号及显存大小 5650 1Gwin7系统评分 6.3/5.5/6.7/6.7/6.6(升级前)7.0/7.0/6.7/6.7/7.7(升级后)3Dmark 06得分7122(1366X768) 7557(升级后) 9619(超频后)PCMark vantage得分 N/A一选择篇购机前,首先确定了购机的目的,我对于这款机器的要求是游戏,上网兼顾看个电影之类。
普通上网,看电影一般机器轻松可以应付,但是对于游戏性能有所要求的我,直接将目光锁定在了中高性能显卡的机型上,由于本人是A饭,再加上准备购买14寸的机型,所以可供选择的显卡就只有5650M这一款了,比较了下各个品牌搭配5650的机型,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ACER 4820和LENOVO Y460上。
在两款机器中纠结了一番:1. 4820的金属拉丝A面比起小Y的A面来说要好看;(个人观点)2. 据网上大多数反应4820的温度控制要比Y460理想;(至于Y460的温度到底如何,后面有详细评测)3. 4820居然省略了express card插槽,这直接断送了升级到USB3.0的可能性,Y460则保留了这个接口;4. 4820低配普遍没货(我购买机器的原则是同样显卡的机型里越低配越好,自己升级,这样整体成本会便宜不少),而Y460低配京东有货;5. Y460的笔记本音箱系统JBL优于4820;6. Y460有两个mini pcie插槽,并且有sim卡座pin角,方便日后自己加装3G 模块。
其实以上6点原因里对我起决定性影响的就是第4点,在京东和新蛋上搜索一圈,4820低配版根本没货,这也直接打消了我购买4820的念头,所以直接在京东购买了低配版Y460:i3 330+ 32G SSD +320G 7200转硬盘+2G内存,原价5299,用了100的东券,再加上以旧换新减400,到手价格4799,入手机器的同时在淘宝上又订了升级所需配件(i7 640M, 南亚4Gx2 DDR3 1333, OCZ VERTEX2 60G,光驱位硬盘架),准备机器一到就开始折腾二外观篇▲京东有时候也会卖返修货,所以封条检查必须仔细▲5月份出厂的机器,下单的时候配置是i3 330的机型,实际到货为i3 350,不错不错,又可以多赚50块了。
(i3 330回收价格是500,350是550,淘宝貌似普遍是这个价格,回头把CPU卖了去)▲▲▲就我个人来说,不是特喜欢小Y的这个A面的几何图案设计▲▲▲白色键盘虽然好看,但是要注意清洁▲右侧电源插口,光驱, USBX1,USB,ESATA共用口X1▲左侧CRT,HDMI,LAN,USBx2,耳机和麦克插口设计在侧面个人觉得不错,避免了外接键盘碰到耳机插头▲正面为读卡器插槽,无线开关,Switchablegraphics开关▲蛮有特色的转轴▲▲掌托贴了这么多的东西,狗皮膏药一般,看着真碍眼,用几天全部撕掉,必须的!▲小Y引以为豪的JBL音响▲键盘手感不错,但是右上角(退格键那个区域)部位很松,有点上翘,不知道是不是普遍现象,后面的文章将会介绍解决方法三升级篇1. CPU —— i7 640MCPU选择了小Y所能升级的顶配640M,正式版的价格要上2000了,性价比不理想,所以果断选择了QS版的Q4C9,K0步进,因为步进比较新,理论上功耗发热方面会有所改善,后续会测试说明。
为了更进一步改善散热,同时还购入了液态金属。
▲▲▲和i3 350一起合个影▲同时购入的液态金属▲液态金属使用起来很方便,只需要把金属片裁剪成CPU,GPU核心大小,放在上面,上紧螺丝即可,升温后金属熔化,会自动填满散热器和die之间的间隙,因为金属的导热性比普通的硅脂要好很多,所以会有比较好的散热效果。
但是,注意有时候只放一片液态金属,量太少,不能完全填充散热器和die之间的间隙,散热效果会大打折扣。
对于Y460,我是在CPU,GPU die上都放了两片,事实证明散热效果不错(详情见后面的温度测试)2. 内存——南亚4G DDR3 1333 x2▲虽然i7 640M只能支持到1066的内存,但因为1066和1333基本上没什么差价,还是直接入手了▲采用了NANYA自家的颗粒3. 硬盘——OCZ Vertex260G虽然机器原配有三星的miniPCIE接口32G SSD,但是性能不够强劲,同时容量也比较小,所以果断换下出掉,900包邮入了OCZ的Vertex2 60G,Vertex2采用了Sandforce主控,同样采用此主控的芝奇凤凰pro 60G还能便宜几十块,其实这两块硬盘的性能方面都差不多,只不过我个人更喜欢OCZ这个牌子,所以选择了vertex2。
可能有些朋友要问为什么不选择G2,我是这么考虑的,虽然G2的随机4K小文件读写优于Vertex2,但是连续写的性能比较差,80G 13XX的价格相对来说有点高,同时G3马上就要推出了,所以还是决定先入手Vertex2,等G3出来看看如果性能够强劲再做升级打算。
▲▲4. Express card 转USB3.0转接卡 + 元古 USB3.0 硬盘盒之前说过选择小Y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小Y有express卡槽,所以这里物尽其用,组建一套USB3.0的设备体验下极速快感▲▲USB3.0移动硬盘盒到手比较早,所以我在自己的老机器BENQ S73上做了详细测试,这里必须要提醒的是,在S73上使用一切正常的USB3.0转接卡居然在小Y上会出现随机性的蓝屏,不知道是驱动问题还是硬件兼容性问题(驱动已经更新为FrescoUSB3.0 64位最新版,情况依旧),所以想购买这款转接卡用在Y460上的朋友要慎重了!5. 光驱位硬盘托架SSD容量太小,适合做系统盘,数据存储盘只能通过硬盘托架装在光驱位了,去淘宝上购买通用型12.5mm即可,但是现在通用型托架质量层次不齐,我连续更换了2个托架都无法顺利将托架安装进去,不得已只能拆机安装。
淘宝上卖的最多的产品,可是SATA接口精密度不够,导致不能顺利安装到小Y上。
▲▲对比光驱的SATA口看看(上为光驱),肉眼几乎看不出差异,但就是装不进去,接口的垂直位置有点偏差,光驱盒SATA口比主板SATA口高,需要拆机用手向下压硬盘托架辅助插入(但我看有些朋友的小Y用光驱位硬盘托架很顺利的就能装入,也许我的RP太差吧)下面开始拆机,为了装个托架,机器刚到手就要拆。
分别把图示中的机器上方7颗螺丝,下方4颗螺丝,光驱位的3颗螺丝卸掉▲▲▲▲接下来开始移除键盘压条(就是包含喇叭,开机键,触摸条的那部分)用螺丝刀顶开压条的卡口,图中箭头所示位置▲这时将机器翻转,小心撬开压条和键盘的卡扣,就能取下压条了,把压条翻转过来会发现有两条排线分别连接着power开机组件,滑动条快捷键组件▲Y460的键盘没有固定的螺丝,是完全靠键盘压条固定的,所以取下压条后就可以直接取出键盘了(个人认为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右上角键盘区域松垮,上翘)▲接下来再拧下固定C面的最后4颗螺丝(其实如果仅仅是装光驱托架只拆右边2颗螺丝也可以,全部拆除4颗是为了彻底拆除C面做准备)▲这时候已经可以把硬盘托架装进去了,因为C面已经松了,可以靠轻轻按压图中圈出的两个部位来调节主板上光驱SATA口和硬盘托架SATA口的垂直位置,协助托架顺利装入。
其实这时候已经可以装回去收工了,但当时想不如把C面整个拆下来看看主板光驱SATA口到底和硬盘托架SATA口有多大的错位才导致直接安装死活也装不进去,说拆就拆,go on~▲首先把无线网卡的黑白两根天线以及预留的3G模块灰色天线抽出,把图中圈出的排线取出▲然后轻轻抠出C面和D面结合的卡笋,切记不可弄大力,因为C面的背面还有一根线和主板相连,如果用力过猛有扯断的危险▲去除该排线,C面就可以完全摘除,整个主板呈现在面前▲本来想拍两个SATA口的对接位置,但是难度实在太大,拍不出那种不在同一水平位置的感觉,凑合着看吧▲顺便在组装的过程中一并解决了键盘右上角上翘的问题,如图,在右上角部位贴几块双面胶组装的过程这里就不详述了,注意别忘记连线,别少上螺丝,免得等装完后再发现线忘记连,多出螺丝,那就尴尬了。
组装完毕,开机一切正常,然后关机,合上LCD,什么?居然自动开机了?强行关机,再次合上LCD,这次倒没有自动开机,再打开LCD,开盖也能自动开机的?又重复开合LCD,实验了N次,这下诡异了,开合盖会随机发生自动开机的动作。
自己虽不说拆机无数,保守估计几十台还是有的,难道真应验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名言,以前拆机从没出现问题,这次出来混,终于要还上了?根据现象,分析了下原因,当时怀疑最可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二:1. 组装回去的时候没装好,造成了power按键部分的机构干涉; 2.电路被短,当然这是我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好吧,逐条来排除,重新把机器拆装了一次,问题依旧,不甘心,再拆一次,仔仔细细得又装一次,还是会开合盖自动开机,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排除机构问题,那估计是电路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了,无奈再次把机器拆开,分析下问题的现象,仅仅是自动开机,进入系统运行程序什么的都没有问题,那初步判定最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时power部分的电路,把键盘压条再次取下,查看power 按钮下面的小板,果然……▲看看正面,一切正常▲再翻过背面看看,果然被短了,已经烧黑(我一直很纳闷这个部位被短的原因)在淘宝买了块相同料件的小板,换上去,不出所料,一切正常了,至此,这次得拆机过程告一段落。
四系统优化篇接下来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系统安装,驱动安装环节,这里就不详述了。
既然装了8G的内存,那必须是安装64位的系统,我这里装的是最新的Win7 64 SP1系统,8G内存被完美识别。
▲下面开始系统优化的过程:1.关闭系统还原2.为了让8G内存物尽其用,安装RAMDISK,分出2G内存来做虚拟硬盘3.把虚拟内存从C盘移动到虚拟硬盘中,设定容量为1.5G(也许有人要说了,既然8G内存,够大,为何不直接关闭虚拟内存,个人并不推荐完全关闭虚拟内存,因为有些软件如果关闭虚拟内存会报错)4.把windows临时文件和IE临时文件等统统转移到虚拟硬盘中,这样做不仅使运行速度更快,更是保护了SSD的寿命以及速度的衰减5.禁用系统休眠功能,在开始菜单那输入powercfg-h off;(休眠文件不仅占据空间,而且对SSD寿命也有影响,当然对于常用到此功能的朋友也可不禁用)6.禁用windows search服务7.禁用superfetch服务8.禁用系统预读功能,删除windows下面的PreFetch目录里面的内容,然后到注册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 \ CurrentControlSet \Control\Session Manager \MemoryManagement \PrefetchParameters里把EnablePreretcher改为0五性能测试既然花了代价升级,那我们关心的自然是升级之后能带来多少性能提升,所以性能测试这部分我将升级前后的成绩都列出,方便我们直观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