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职称考试试题大全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教诲(huì)花蕊(ruǐ)鸟瞰(gàn)B 脊梁(jǐ)侮辱(wǔ)包庇(pì)C 魁梧(wú)惩罚(chéng)矩形(jǔ)答案:C解析:A 选项中“鸟瞰”的“瞰”应读“kàn”;B 选项中“包庇”的“庇”应读“b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迫不及待走头无路再接再厉司空见惯B 川流不息阴谋诡计精兵简政专心致志C 实事求是不记其数兴高采烈脍炙人口答案:B解析:A 选项中“走头无路”应改为“走投无路”;C 选项中“不记其数”应改为“不计其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 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C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答案:A解析:B 选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能用来形容庙宇;C 选项“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多读多写,至今仍不失为一种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B 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答案:A解析:B 选项“品质”不能“浮现”,应改为“形象”;C 选项“注视和倾听”搭配不当,应删去“注视和”。
二、填空题1、随风潜入夜,________。
答案:润物细无声2、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
答案:清风半夜鸣蝉3、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答案:天涯若比邻4、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
答案:千树万树梨花开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荷叶》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
高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

高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B. 栩栩如生C. 一愁莫展D. 磬竹难书2. 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 他做事总是一筹莫展,让人放心不下。
B. 她对这个问题的见解真是一语中的。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D. 他对这个计划的执行,真是不遗余力。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追求。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B. 她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
C. 他的演讲如同泉水般清澈。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C. 他做事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排比。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演讲真是惊天动地,感人肺腑。
B. 她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令人陶醉。
C. 他的工作能力非常强,无所不能。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夸张。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那么努力,怎么可能不成功呢?C.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吗?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反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困难?首先,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
B. 他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勤奋努力。
C.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设问。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拂面,花儿笑开了脸。
B.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
高级职称试卷小学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lào yàn)B. 莫衷一是(zhōng yī)C.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D. 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明成绩优异,是班级的佼佼者。
B. 她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C. 小红的舞蹈表演如行云流水,美轮美奂。
D. 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呼啸(xiào)B. 潮涌(cháo yǒng)C. 纤巧(qiǎo)D. 欢快(huān kuài)4.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春天来了,花儿都开放了。
改为: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
B. 原句:他每天都很努力地学习。
改为:他努力地学习。
C. 原句: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为:星星一闪一闪的。
D. 原句: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
改为:我们要爱护环境。
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她的歌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B. 这本书内容丰富,令人百读不厌。
C. 他的画技非常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D. 小明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十分得意。
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
B. 树上的苹果红彤彤的,像小灯笼。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
D. 那个孩子就像一个木头人。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小明喜欢看书,他每天都要看两个小时。
B. 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C. 小华生病了,他的爸爸妈妈非常着急。
D.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8. 下列句子中,病句改正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总是认真完成作业。
改为: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总是认真地完成作业。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汉字的六书?A. 指事B. 会意C. 转注D. 形声2. 下列哪个字是独体字?A. 森B. 林C. 众D. 休3. 下列哪个词语是形容词?A. 美丽B. 跑得快C. 喜欢D. 跑4. 下列哪个句子是疑问句?A. 你吃饭了吗?B. 吃饭了吗?C. 你要去哪里?D. 去哪里?5. 下列哪个词语是动词?A. 跑B. 快C. 得D. 跑得快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__的关系是主谓关系。
"(1分)7. "__的关系是动宾关系。
"(1分)8. "__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1分)9. "__的关系是递进关系。
"(1分)10. "__的关系是转折关系。
"(1分)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小兔子乖乖》有一天,妈妈兔子出去买菜,临走前告诉小兔子们:“妈妈去买菜,你们在家里不要开门。
”小兔子们点点头。
妈妈兔子走了没多久,狼就来到了小兔子家。
狼敲敲门,小兔子们不敢开门。
狼想了一个办法,装成妈妈兔子的声音,说:“孩子们,我是妈妈,我回来了。
”小兔子们一听,以为真的是妈妈兔子,就开门了。
狼进了屋,把小兔子们统统吞进了肚子。
妈妈兔子回来后,发现小兔子们不见了,非常着急。
她四处寻找,最后在狼的肚子里找到了小兔子们。
妈妈兔子说:“你们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小兔子们说:“妈妈,我们以后再也不会开门了。
”请问:(1)妈妈兔子临走前告诉小兔子们什么?(2)狼是如何进入小兔子家的?(3)小兔子们为什么被狼吞进了肚子?(4)小兔子们最后在哪里被找到?四、作文(共30分)12.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A4. B5. D二、填空题答案6. 主语和谓语7. 动词和宾语8. 两个并列成分9. 形容词和名词10. 连词“但是”三、阅读理解答案11.(1)妈妈兔子临走前告诉小兔子们:“妈妈去买菜,你们在家里不要开门。
中小学语文职称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稀疏(xī shū)沉着(chén zhù)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B. 踉跄(liàng qiàng)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C. 沧桑(cāng sāng)潇洒(xiāo sǎ)毛遂自荐(máo suì zì jiàn)D. 谨慎(jǐn shèn)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翻箱倒柜(fān xiāng dǎo g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得益于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了第一名,这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
3. 下列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B. 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举世闻名(jǔ shì wén míng)C. 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鸡毛蒜皮(jī máo suàn pí)D.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一步一个脚印(yī bù yī gè yìn jiàn)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点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初中语文职称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职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箴言缄默渐进眼睑B. 缭绕嘹亮瞭望撩拨C. 蹒跚蹂躏蹊跷蹊径D. 瞠目瞌睡瞑目瞠乎其后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从不骄傲自满。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解释这个问题。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很老练。
C.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D.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从不付诸实践。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很老练,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很老练,真是老马识途。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很老练,真是少年老成。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很老练,真是老气横秋。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B.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从不付诸实践。
C. 他总是喜欢纸上谈兵,从不付诸实践。
D.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从不付诸实践。
6.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很老练,真是老马识途。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很老练,真是少年老成。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很老练,真是老气横秋。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做事却很老练,真是老谋深算。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喜欢纸上谈兵,从不付诸实践。
B.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从不付诸实践。
C. 他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从不付诸实践。
D. 他总是喜欢纸上谈兵,从不付诸实践。
8.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与“画蛇添足”相反?A. 指鹿为马B. 画龙点睛C. 狐假虎威D. 画饼充饥2. 以下哪个字不属于形声字?A. 火B. 鱼C. 日D. 木3.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 下列哪个词语不属于拟声词?A. 咯咯B. 滋滋C. 沙沙D. 班班5. 下列哪个成语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相近?A. 水滴石穿B. 破釜沉舟C. 亡羊补牢D. 画龙点睛6. 下列哪个故事出自《西游记》?A. 穿越时空的孙悟空B. 猪八戒背媳妇C. 沙僧借观音D.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7. 下列哪个字属于多音字?A. 渡B. 才C. 各D. 尽8. 下列哪个词语不属于量词?A. 个B. 只C. 把D. 部9.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 轻舟已过万重山C. 春风又绿江南岸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 下列哪个成语与“一箭双雕”意思相近?A. 一举两得B. 一石二鸟C. 一网打尽D. 一举三得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其中“______,勿以恶小而为之”告诫我们要防微杜渐。
2. 《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韵文,共有______个字。
3. 《三字经》是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其中“______,仁义礼智信”讲述了做人的基本准则。
4. 《百家姓》是我国古代流传的一部姓氏书,共有______个姓氏。
5. 《声律启蒙》是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其中“______,风花雪月”讲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
6. 《成语故事》是一部以成语为主线的读物,其中“______,指鹿为马”讲述了赵高篡位的故事。
7. 《寓言故事》是一部以寓言为主的读物,其中“______,守株待兔”告诫我们要努力奋斗。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聘应(yìng)该应(yìng)声虫B. 强(qiáng)迫强(qiǎng)迫症强(qiǎng)词夺理C. 模(mó)样模(mú)糊模(mó)拟D. 乘(chéng)车乘(shèng)机乘(chéng)客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D.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想出来。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奔跑在草原上。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他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
D. 这棵树高得像要碰到天空。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好,还乐于助人。
C. 这个房子既宽敞又明亮,既舒适又温馨。
D. 秋天的景色真美,金黄的稻田,火红的枫叶,碧蓝的天空。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喇叭。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笑得像花一样灿烂。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C. 你难道不觉得他很帅吗?D. 你难道不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早到学校?因为他热爱学习。
B.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早到学校,因为他热爱学习。
C.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早到学校?因为他热爱学习。
D.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早到学校,因为他热爱学习。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这个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思想(5分)(6)能较好体现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2分) (7)体现新课程理念,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平等对话,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注重教学实效。
(2分) (8)语言表述准确精炼。
(1分)(乙)设计一个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思想(20)要求与上同,但过程设计要始终围绕学生,展示学生的活动。
六、解题(40分)(二)名句填空(5分)(甲)春来江水绿如蓝 纸上得来终觉浅 思而不学则殆 接天莲叶无穷碧 病树前头万木春(乙)直挂云帆济沧海 问渠那得清如许 春风不度玉门关 醉卧沙场君莫笑 不拘一格降人才(三)仿写(4分)句式相同,运用比喻手法。
写对一句得2分。
(四)古诗文阅读(8分)(甲)1.(2分,每空1分)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2.(2分,每空1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2分,每空1分)伤心 忧国忧民4.(2分)B(乙)1.(2分)B2.(2分)拜访;衡量,考虑3.(2分)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意思对1分, 语句通顺1分,共2分)4.(2分)崔州平、徐庶与诸葛亮交好,认可其才能;徐庶的赞语;“将军宜枉驾顾之”的建议;刘备总共去了三次。
(每点1分,答对两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15分)以下答案意思答到就给分1.(2分)阅读能够摄取丰富的营养,获得广泛的愉悦。
2. (3分)要有选择地阅读,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要广泛阅读,提高识别良莠的能力;要多读书, 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
(共3分,每个要点1分)3. (3分)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的自由,便是阅读的快乐。
4. (4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共4分。
每问2分)5. (3分)(答案具有开放性) 切合实际,符合文意,表达清楚,即可得3分。
七、命题(20分)1.(10分)根据第五部分提供的教材《望月》,为五年级学生命制一道阅读分析题。
题目:6分(1)符合命题要求,试题规范严谨,语言表述准确、简洁。
(2)命题角度新,体现新课程理念,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本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析运用能力。
(3)联系学生实际,具有开放性、探究性。
答案及评分说明:4分 (1)答案准确,表达有条理。
(2)有评分说明,分值合理。
2.习题解答及评析(10分)解答(4分) 每句2分评析(6分)要点:①命题意在引导学生在诵读积累中学好学习语文,提升文化素养;②题目注重在考查积累的过程中,指点积累方法,培养积累习惯,激励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具有导向性、开放性、趣味性。
(要点相似,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正确,表述清楚) ( 评分: 6、5、4、3四等第二部分 专业素养考查(100分)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0分)根据提供的教材《望月》(五下第七单元第24课),按新授课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本文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理由。
(10分) 教学目标:……………线…………………………………理由:2.写出本文的教学重点,并作简要分析。
(10分)教学重点:分析:注意:下面这道题,申报小学高级职称者做甲题;申报中学高级职称者做乙题。
3.甲:请你为本节课预设完整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乙:请你为本节课设计一个学生学习活动,并说明设计思想。
(20分)A. 精粹精络精疲力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 赠予授予予人口实同甘共苦,祸福予共C. 即将立即若即若离一言即出,驷马难追D. 挥毫毫发毫无二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为《齐鲁青未了》,寓意是齐鲁文化之树常青、城市发展之树常青、和谐生活之树常青。
C.电脑显示屏上,一个超级斗拱在关注的目光中缓慢旋转,整体与细部、鸟瞰与侧面、个体与环境,无不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和哲学思考。
D.东道主人民的文明程度,不仅代表个人素质高低;而且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圆满成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密………………………………封………………………………线…………………………………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B.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C.2010年4月23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社会各界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读一本好书”的倡议。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二)名句填空(5分)注意:报小学高级职称者做1-5题;报中学高级职称者做6-10题。
1.日出江花红胜火,。
( 白居易) 2.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3. 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4.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5.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6. 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7. ?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8. 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9.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10 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三)仿写(4分)(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例:情谊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四)古诗文阅读(8分)注意:报小学高级职称者做甲题,报中学高级职称者做乙题。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形象生动地描写山水的句子是“”。
(2分) 2.“”点明了全文主旨。
(2分) 3.“”一词为全曲定下了感情基调,表达的思想情感。
(2分)4.对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全篇分三个层次,前三句写景,中间四句伤情,最后两句议论。
B.开篇从景物描写落笔,巧用比喻,以壮丽山河衬托自己的喜爱之情。
C.篇末一语破的,指出封建王朝兴亡胜败,都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表达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其文理皆有可观者.B.凡三往,乃.见羲之之书晚乃.善C.而.智术浅短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
(2分)(1)将军宜枉驾顾.之(2)孤不度.德量力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4.上文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至少写出两点)。
(2分)(五)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的愉悦李国文…………密………………………………封………………………………线…………………………………①古人说“开卷有益”,这是绝对真理。
古人还说“敬惜字纸”,在他们眼里,凡有文字的纸张,都应珍惜。
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这种神话当然未必可信,但反映了人们在印刷物不普及时代的文化崇拜和惜物心态。
②应该看到这种书籍信仰,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赖以不坠的物质基础,也是古往今来所有焚书者遭到全体中国人诅咒的根本原因。
③但后来,尤其到了今天,中国有太多的书,而这些太多的书里,有着太多的糟粕,也是令想读书的人颇感挠头的烦恼。
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
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读书的全部愉悦,就在这种抉择之中。
好和坏,自己判断,糟粕和精华,自己说了算,予取予弃的生杀大权,自己把握。
这种不受别人干涉,不看别人脸色,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不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在阅读中所得到的自由,便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了。
④我的阅读主张,说来简单,与胃口的好恶决定多吃、少吃,或者不吃,是差不多的。
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了。
固然,石榴这东西,能食的部分极其少,不能食的部分尤其多,但此物之苦之涩之酸外的,偶然一得之甘旨,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口味。
⑤有时,阅读闲书的愉悦,所带来的身心充实,胜过很多灌输的学问。
所以,碰上这类闲书,我总是要拿起来翻一翻的。
不惮吹灰之力,也许获益其中,哪怕分文不值,弃之也不嫌迟。
当然,阅读,有快乐,也有不快乐。
有读得兴起,拍案叫绝的愉悦;也有读得没劲,大倒胃口的不愉悦。
有广告做得极红火,评论捧得极热烈,拿在手中,看在眼里,不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愉悦;也有不见报章介绍,也无名家推荐,随意买来,便中翻阅,倒能提高修养,裨益身心的愉悦。
因此,阅读各式各样的书籍越多,识别好坏良莠的能力越高,从精神食粮中摄取的营养就更丰富,获得的愉悦也更广泛。
⑥鲁迅说:“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由此可见,求知求生,是同样的道理。
春华秋实,你付出的多,你收获的也多,只要读书,就有收获。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读一本书,便多一分智慧的光亮。
(选自2010年2月2日《人民日报》)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2分)2.简要概括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阐述“阅读的愉悦”的。
(3分)3.作者认为,在阅读中如何才能获得自由,享受快乐?(3分)4.文章第④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5.本文对你今后指导学生的阅读有何启示?(3分)1.根据第五项提供的教材《望月》,为五年级学生命制一道阅读分析题。
(10分)要求:①自己确定一个命题的角度;②不得照抄文后的练习题;③做好参考答案;④附评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