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热点难点)专题68 事件的关系与概率计算秘诀
2024高考数学压轴题——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数学压轴题——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2024高考数学压轴题——概率与统计的挑战与应对随着高考的临近,数学科目的复习也进入了关键阶段。
2024年的高考数学压轴题将会涉及到概率与统计的内容,这不仅考察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针对这一部分的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一、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1、概率计算:在解决概率计算问题时,学生需要明确事件的独立性、互斥性和概率公式的应用。
尤其是古典概率和条件概率的计算,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对于涉及多个事件的概率计算,学生需要理清事件的关联关系,采用加法、乘法或全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及分布函数,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等。
对于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如期望、方差和协方差等,学生需要理解其含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3、统计推断:在统计推断问题中,学生需要掌握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
对于点估计,学生需要理解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的原理,并能够进行计算。
对于假设检验,学生需要理解显著性检验的原理,掌握单侧和双侧检验的方法。
4、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散点图,理解线性相关性和线性回归的概念,掌握回归方程的拟合方法和拟合优度的评估方法。
二、概率与统计的相关知识点总结1、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样本空间、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等。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等。
3、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点估计、置信区间、单侧和双侧检验等。
4、相关与回归分析:线性相关性和线性回归的概念,回归方程的拟合方法和拟合优度的评估方法。
三、示例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来演示如何分析和解决一道概率与统计的压轴题。
数学一轮复习中的知识点梳理与归纳

数学一轮复习中的知识点梳理与归纳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常常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过程。
但是,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整理和归纳数学一轮复习中的知识点。
一、代数与方程式1.基本概念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在代数中,我们需要了解常量、变量、系数、代数式、方程式等基本概念。
2.方程式与不等式方程式是一种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和已知数,并且可以通过运算得出结果。
我们需要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基本类型的方程式的解法。
不等式则是关系式,其中的不等号可以表示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关系。
3.函数与图像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函数可以用方程、图表或者图像来表示。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的函数类型,如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
4.数列与数列求和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
在数学复习中,我们需要熟悉常见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数列的性质。
此外,还需要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特点和求解方法。
二、几何与图形1.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研究平面内点、线、面及其关系的数学分支。
在数学复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平面几何中的点、线、面、角度等基本概念,以及相应的性质和运算。
此外,还需要熟悉平面几何的证明方法和构造方法。
2.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研究三维空间中点、线、面及其关系的数学分支。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了解立体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如球体、圆柱体、锥体、棱柱体等,并掌握相应的计算公式。
3.图形的性质与计算在几何学中,我们还需了解不同图形的性质、计算公式和相关的定理。
例如,需熟悉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关系、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计算等。
三、概率与统计1.概率概率是描述某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在概率的复习中,我们需了解随机事件、样本空间、事件的概率、事件的相互关系等基本概念。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概率与统计的推理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概率与统计的推理概率与统计是高考数学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学生们普遍感到困惑和难以掌握的内容之一。
然而,通过系统的总复习和深入理解概率与统计的推理方法,同学们可以充分准备自己,提高应对高考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概率与统计的推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在复习概率与统计的推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概率是描述某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通常用0到1之间的数表示,0表示不可能发生,1表示必然发生。
在概率的计算中,我们需要考虑样本空间、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性质等基本概念,通过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概率的推理过程。
二、概率的计算方法概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古典概率、几何概率和条件概率等。
古典概率是指在样本空间中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根据事件的个数来进行概率计算。
几何概率是指通过测量、实验和几何图形等方法来计算概率。
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种条件下发生某个事件的概率。
在概率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排列组合、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等方法,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准确性。
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解答概率与统计的推理题目。
三、统计的概念与分析方法统计是指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等方法来研究和说明事物的规律性。
在高考数学中,我们需要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如频率、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等,并掌握统计的分析方法,如构造分布表、绘制统计图和计算统计量等。
在统计的推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分析和解读统计数据,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工具来解决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在分析中出现错误和误导。
四、概率与统计的应用在高考中,概率与统计的推理题目通常涉及到生活和实际问题,如抽样调查、信赖区间和假设检验等。
在解答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通过运用概率和统计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尽可能准确和有效地回答问题。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

高考数学概率题解题技巧高考数学中,概率题是比较常见的题目,也是相对较难的一类题目。
因为概率题通常需要考虑多种情况,计算方法也比较复杂。
所以,本文将介绍一些概率题解题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高考数学概率题。
一、理解题意在解决概率题之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理解题意。
很多概率题目看似简单却很容易被细节问题绊住。
因此,理解题意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做错题。
二、列出样本空间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的结果集合。
在解决概率题时,一定要先列出样本空间。
例如,假设一只碗里有6颗红色和4颗蓝色的球,那么样本空间可以表示为{红,红,红,红,红,红,蓝,蓝,蓝,蓝}。
三、计算概率计算概率是解决概率题的重要步骤。
概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概率的方法。
(一)频率法频率法是指在大量实验中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次数。
例如,掷骰子的概率可以用冠以想象矩形的比例计算。
(二)理论概率理论概率是指在理论上计算某一事件出现的可能性。
例如,某一事件在样本空间中所占的比例即为理论概率。
(三)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在抽出一张红牌的前提下,抽到一张黑牌的概率。
(四)全概率公式全概率公式是指在考虑多种情况时,计算出每种情况的概率再加和。
例如,某一班级有30%的学生喜欢篮球,20%的学生喜欢足球,50%的学生不喜欢任何一项运动。
如果随机选择一位学生,则他或她喜欢篮球的概率为30%,喜欢足球的概率为20%。
四、应用概率公式在理解题意、列出样本空间、计算概率后,接下来就是应用概率公式,计算出最终答案。
在此过程中,考虑到题目的复杂性和应用理论的不同,还需要区分概率的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使用情况。
(一)概率的加法原理概率的加法原理指的是在互斥的事件中,多种事件的概率可以相加。
例如,较大模型或方案仅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模块或方案合并得到,而每个模块或方案的概率可相加。
(二)概率的乘法原理概率的乘法原理指的是在两个或多个独立事件中,两个或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可以相乘。
高三数学第一轮概率知识点

高三数学第一轮概率知识点概率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数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
在高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概率作为一个必修的内容,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数学的角度,对高三数学第一轮概率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概率的定义及性质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是实验结果的一种数量化表示。
在概率的定义中,我们需要考虑样本空间、随机事件以及概率值的计算方法。
概率的性质包括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事件和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等。
二、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在概率的计算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有古典概型法、几何概型法、统计概型法和条件概率法等。
在古典概型法中,我们通过分析样本空间和随机事件的数量来计算概率。
在几何概型法中,我们通过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概率。
在统计概型法中,我们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进行概率计算。
在条件概率法中,我们通过已知条件对概率进行修正。
三、概率的计算公式概率的计算往往涉及到一系列的公式,并且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灵活运用这些公式。
其中,包括事件的和、事件的差、事件的交、事件的条件概率以及事件的独立性等。
这些公式的掌握对于概率的计算非常重要。
四、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描述一个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和对应概率的分布情况。
在概率分布中,我们关注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我们使用概率分布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进行计算。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我们使用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进行计算。
五、概率的应用概率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赌博游戏中,概率可以用来计算赢的可能性以及预测赌博结果。
在天气预报中,概率可以用于预测明天的天气状况。
在金融领域,概率可以用来评估投资风险以及制定投资策略。
在医学研究中,概率可以用于分析患者疾病的概率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六、概率的思维拓展概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公式和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概率思维能力。
概率思维能力包括问题建模、结果预测、数据分析等方面。
高三数学概率与统计的应用与解题技巧梳理

高三数学概率与统计的应用与解题技巧梳理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也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在高三阶段,概率与统计的应用与解题技巧成为了考试重点。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对高三数学概率与统计的应用与解题技巧进行梳理。
一、概率的应用概率的应用是指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概率理论进行计算和分析。
其中,常见的应用包括事件的概率计算、条件概率、独立事件、贝叶斯定理等。
以下将逐一介绍。
1. 事件的概率计算事件的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计算事件的概率通常采用频率版概率或古典概率。
频率版概率是通过对事件进行多次实验,统计事件发生的频率来计算概率。
而古典概率是指事件的每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相等。
在解题时,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运用频率版概率或古典概率来计算事件的概率。
2.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某个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计算条件概率可以运用条件概率公式:P(A|B) = P(A∩B)/P(B)。
其中,P(A|B)表示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P(A∩B)表示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在解题时,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结合条件概率公式计算所需的条件概率。
3. 独立事件独立事件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之间相互独立,一个事件的发生不会影响其他事件的发生。
对于独立事件,可以使用乘法原理进行计算。
乘法原理是指在独立事件中,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
在解题时,判断事件是否独立,并根据乘法原理计算所需的概率。
4. 贝叶斯定理贝叶斯定理是一种计算条件概率的方法,它基于已知的先验概率和相应的条件概率,求解出新的后验概率。
贝叶斯定理的公式为:P(A|B) = P(B|A) * P(A) / P(B)。
其中,P(A|B)表示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P(B|A)表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P(A)表示事件A发生的先验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先验概率。
专题68 事件的关系与概率计算秘诀备战2021年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难点一网打尽(原卷版)

【备战2021年高考高三数学一轮热点、难点一网打尽】第68讲事件的关系与概率计算秘诀考纲要求:1.事件与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肯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基础知识回顾:一、频率和概率1.事件的分类2.频率和概率(1)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实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不是出现,称n次实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 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 n(A)=n An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若是随实在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简称为A的概率.二、事件的关系与运算三、概率的几个大体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4.概率的加法公式若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 P(A)+P(B).5.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P(A∪B)=1,P(A)=1-P(B).应用举例:类型一事件的概念及判断例1从装有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A.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B.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白球C. 恰有一个红球与恰有二个红球D.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至少有一个白球例2.在一袋内别离有红、白、黑球3,2,1个,从中任取2个,则互斥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A. 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B. 至少有一个白球;红、黑球各一个C. 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D. 恰有一个白球;一个白球一个黑球例3.口袋内装有红色、绿色和蓝色卡片各2张,一次掏出2张卡片,则与事件“2张卡片都为红色”互斥而非对立的事件是以下事件“①2张卡片都不是红色;②2张卡片恰有一张红色;③2张卡片至少有一张红色;④2张卡片恰有两张绿色”中的哪几个?()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点评:事件间关系的判断方式对互斥事件要把握住不能同时发生,而对于对立事件除不能同时发生外,其并事件应为必然事件,这些也可类比集合进行理解,具体应历时,可把所有实验结果写出来,看所求事件包括哪几个实验结果,从而判定所给事件的关系.类型二随机事件的概率与频率例4. 若在一样条件下进行n次重复实验取得某个事件A发生的频率f(n),则随着n的逐渐增大,有( )A. f(n)与某个常数相等B. f(n)与某个常数的差逐渐减小C. f(n)与某个常数的差的绝对值逐渐减小D. f(n)在某个常数的周围摆动并趋于稳定例5. 甲、乙两人做游戏,下列游戏不公平的是( )A. 抛掷一枚骰子,向上的点数为奇数则甲获胜,向上的点数为偶数则乙获胜B.同时抛掷两枚硬币,恰有一枚正面向上则甲获胜,两枚都正面向上则乙获胜C.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扑克牌中抽一张,扑克牌是红色的则甲获胜,扑克牌是黑色的则乙获胜D. 甲、乙两人各写一个数字1或2,若是两人写的数字相同甲获胜,不然乙获胜点评:概率和频率的关系概率可看成频率在理论上的稳定值,它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它是频率的科学抽象,当实验次数愈来愈多时频率向概率靠近,只要次数足够多,所得频率就近似地看成随机事件的概率.类型三互斥、对立事件的概率例6.若A,B为互斥事件,P(A)=0.4,P(A∪B)=0.7,则P(B)=____.例7. 在大小相同的5个球中,只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球,若从中任取2个,满是白球的概率为0.3,求所掏出的2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例8.【2021江苏扬州模拟】某超市为了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搜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1)肯定x,y的值,并估量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2)求一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点评:求复杂的互斥事件的概率的一般方式(1)直接法:将所求事件的概率分解为一些彼此互斥的事件的概率求和,运用互斥事件的概率求和公式计算.(2)间接法:先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的概率,再用公式P(A)=1-P(A),即运用逆向思维,用正难则反思想求互斥、对立事件的概率,特别是“至少”“最多”型题目,用间接法就显得较简便.方式、规律归纳:1.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由于事件A发生的频率f n(A)随实在验次数的增加稳定于概率P(A),因此可以用频率f n(A)来估量概率P(A).2.若某一事件包括的大体事件较多,而它的对立事件包括的大体事件较少,则可用“正难则反”思想求解.3.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1)几个事件彼此互斥,是指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交集为空集.(2)事件A的对立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4.概率加法公式的推行当一个事件包括多个结果且各个结果彼此互斥时,要用到概率加法公式的推行,即P(A1∪A2∪…∪A n)=P(A1)+P(A2)+…+P(A n).5.正确熟悉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关系: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是互斥事件中的特殊情况,但互斥事件不必然是对立事件.6.需准确理解题意,特别留意“最多……”“至少……”“很多于……”等语句的含义.7.正确判定事件间的关系,长于将A转化为互斥事件的和或对立事件,切忌盲目代入概率加法公式.实战演练:1.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那么下列对立的两个事件是()A. “至少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是女生”B. “至少1名男生”与“满是女生”C. “至少1名男生”与“满是男生”D. “恰好有1名男生”与“恰好2名女生”2.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3,则当()时必然有P(B)=0.7A. A 与B 互斥B. A 与B 对立C. A ⊆BD. A 不包括B3.连掷一枚均匀的骰子两次,所得向上的点数别离为,a b ,记m a b =+,则( )A. 事件“2m =”的概率为118B. 事件“11m >”的概率为118C. 事件“2m =”与“3m ≠”互为对立事件D. 事件“m 是奇数”与“a b =”互为互斥事件4.若A ,B 为互斥事件,P(A)=0.4,P(A∪B)=0.7,则P(B)=____.5.一个袋子中有红球5个,黑球4个,现从中任取5个球,则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____.6.某人有4把钥匙,其中2把能打开门,现随机地取1把钥匙试着开门,不能开门的就扔掉,问第二次才能打开门的概率是________;若是试过的钥匙不扔掉,这个概率是________.7.一家保险公司想了解汽车挡风玻璃破碎的概率,公司搜集了20000辆汽车,时间从某年的5月1日到下一年的5月1日,共发现有600辆汽车的挡风玻璃破碎,则一辆汽车在一年时间里挡风玻璃破碎的概率近似为____.8.下列说法:①频率是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概率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②做n 次随机实验,事件A 发生m 次,则事件A 发生的频率m n 就是事件A 的概率; ③百分率是频率,但不是概率;④频率是不能离开n 次实验的实验值,而概率是具有肯定性的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⑤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9.持续抛掷3枚硬币,观察落地后这3枚硬币出现正面仍是反面.(1)求“恰有一枚正面向上”这一事件的概率;(2)求“出现正面比反面多的”这一事件的概率.10.一个包装箱内有6件产品,其中4件正品,2件次品。
高中数学概率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概率解题技巧概率在数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中数学中比较难以理解和运用的知识点之一。
在概率的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解决数学概率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数学概率解题的技巧,并结合相关例题进行讲解。
一、确定随机事件在解决概率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随机事件的范围和样本空间。
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而随机事件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
确定好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问题所求的概率进行计算。
例题:某班有60名学生,其中30名男生,30名女生。
如果从这6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一名学生,求选中男生的概率。
解题思路:首先,我们可以确定随机事件为“选中男生”,样本空间为该班所有学生。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相等,所以该班男生的概率为30/60=1/2。
二、计算有序事件的概率有些概率问题中,要求我们计算特定事件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概率。
在计算有序事件的概率时,我们需要注意事件发生的次序,并根据次序进行计算。
例题:A、B、C、D四个人按次序排成一列,请计算A在最后一位的概率。
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可以知道总共有4!=24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而在这24种排列方式中,A在最后一位的情况只有一种,所以A在最后一位的概率为1/24。
三、计算无序事件的概率有些概率问题中,要求我们计算特定事件出现的概率,而不考虑其次序。
在计算无序事件的概率时,我们需要使用组合数进行计算。
例题:某班有30名学生,其中10名喜欢足球,20名喜欢篮球。
如果从这30名学生中随机选取两名学生,求两名学生都喜欢足球的概率。
解题思路:首先,我们可以确定随机事件为“两名学生都喜欢足球”,样本空间为从30名学生中选取两名学生的组合数C(30, 2)。
而两名学生都喜欢足球的情况可以看作从10名学生中选取两名学生的组合数C(10, 2)。
所以两名学生都喜欢足球的概率为C(10, 2)/C(3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68 事件的关系与概率计算秘诀考纲要求: 1.事件与概率(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 区别.(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基础知识回顾: 一、频率和概率 1.事件的分类2.频率和概率(1)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实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n An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 的概率,简称为A 的概率. 二、事件的关系与运算三、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 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4.概率的加法公式若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 P(A)+P(B).5.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P(A∪B)=1,P(A)=1-P(B).应用举例:类型一事件的概念及判断例1从装有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口袋内任取3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A.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红球B.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都是白球C. 恰有一个红球与恰有二个红球D. 至少有一个红球与至少有一个白球【答案】C例2.在一袋内分别有红、白、黑球3,2,1个,从中任取2个,则互斥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A. 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B. 至少有一个白球;红、黑球各一个C. 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D. 恰有一个白球;一个白球一个黑球【答案】B【解析】选项A,“至少有一个白球”说明有白球,白球的个数可能是1或2,而“都是白球”说明两个全为白球,这两个事件可以同时发生,故A是不是互斥的;选项B,“至少一个白球”发生时,“红,黑球各一个”不会发生,故B互斥,当然不对立;选项C,当两球一个白球一个红球时,“至少有一个白球”与“至少有一个红球”均发生,故不互斥;选项D,“恰有一个白球”,表明黑球个数为0或1,这与“一个白球一个黑球”不互斥;本题选择B选项.例3. 口袋内装有红色、绿色和蓝色卡片各2张,一次取出2张卡片,则与事件“2张卡片都为红色”互斥而非对立的事件是以下事件“①2张卡片都不是红色;②2张卡片恰有一张红色;③2张卡片至少有一张红色;④2张卡片恰有两张绿色”中的哪几个?(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点评:事件间关系的判断方法对互斥事件要把握住不能同时发生,而对于对立事件除不能同时发生外,其并事件应为必然事件,这些也可类比集合进行理解,具体应用时,可把所有试验结果写出来,看所求事件包含哪几个试验结果,从而断定所给事件的关系. 类型二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频率例4. 若在同等条件下进行n 次重复试验得到某个事件A 发生的频率f(n),则随着n 的逐渐增大,有 ( )A. f(n)与某个常数相等B. f(n)与某个常数的差逐渐减小C. f(n)与某个常数的差的绝对值逐渐减小D. f(n)在某个常数的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 【答案】D【解析】由频率和概率的关系知,在同等条件下进行n 次重复试验得到某个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随着n 的逐渐增加,频率()f n 逐渐趋近于概率。
故答案选D例5. 甲、乙两人做游戏,下列游戏不公平的是( )A. 抛掷一枚骰子,向上的点数为奇数则甲获胜,向上的点数为偶数则乙获胜B. 同时抛掷两枚硬币,恰有一枚正面向上则甲获胜,两枚都正面向上则乙获胜C.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扑克牌中抽一张,扑克牌是红色的则甲获胜,扑克牌是黑色的则乙获胜D. 甲、乙两人各写一个数字1或2,如果两人写的数字相同甲获胜,否则乙获胜 【答案】B【解析】对于A :抛掷一枚骰子,向上的点数为奇数的概率为12,向上的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12故A 公平; 对于B 中同时抛掷两枚硬币,恰有一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12,两枚都正面向上的概率为14所以对乙不公平对于C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扑克牌中抽一张,扑克牌是红色的概率为12,扑克牌是黑色的概率为12,所以公平;对于D :甲、乙两人各写一个数字1或2,如果两人写的数字相同的概率为12,数字不同的概率为12,所以公平; 故选B.点评:概率和频率的关系概率可看成频率在理论上的稳定值,它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它是频率的科学抽象,当试验次数越来越多时频率向概率靠近,只要次数足够多,所得频率就近似地当作随机事件的概率.类型三 互斥、对立事件的概率例6.若A ,B 为互斥事件,P(A)=0.4,P(A∪B)=0.7,则P(B)=____. 【答案】0.3【解析】因为,A B 为互斥事件,所以()()()P A B P A P B ⋃=+,所以()()()0.70.40.3P B P A B P A =⋃-=-=,故答案为0.3.例7. 在大小相同的5个球中,只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球,若从中任取2个,全是白球的概率为0.3,求所取出的2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 【答案】0.7则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而事件B 发生的概率为P(B)=0.3,所以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A)=1-P(B)=1-0.3=0.7.例8.【2017江苏扬州模拟】某超市为了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 (1)确定x ,y 的值,并估计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2)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 【答案】(1)1.9(分钟).(2)710.点评:求复杂的互斥事件的概率的一般方法(1)直接法:将所求事件的概率分解为一些彼此互斥的事件的概率求和,运用互斥事件的概率求和公式计算.(2)间接法:先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的概率,再用公式P(A)=1-P(A),即运用逆向思维,用正难则反思想求互斥、对立事件的概率,特别是“至少”“至多”型题目,用间接法就显得较简便. 方法、规律归纳:1.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由于事件A 发生的频率f n (A)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于概率P(A),因此可以用频率f n (A)来估计概率P(A).2.若某一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较多,而它的对立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较少,则可用“正难则反”思想求解.3.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1)几个事件彼此互斥,是指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交集为空集.(2)事件A 的对立事件A 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 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 4.概率加法公式的推广当一个事件包含多个结果且各个结果彼此互斥时,要用到概率加法公式的推广,即 P(A 1∪A 2∪…∪A n )=P(A 1)+P(A 2)+…+P(A n ).5.正确认识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关系: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是互斥事件中的特殊情况,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6.需准确理解题意,特别留心“至多……”“至少……”“不少于……”等语句的含义.7.正确判定事件间的关系,善于将A 转化为互斥事件的和或对立事件,切忌盲目代入概率加法公式. 实战演练:1.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那么下列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 “至少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是女生” B. “至少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 C. “至少1名男生”与“全是男生” D. “恰好有1名男生”与“恰好2名女生” 【答案】B2.设为两个事件,且,则当( )时一定有A. 与互斥B. 与对立C.D. 不包含【答案】B【解析】根据概率的知识可以知道,对立事件的概率和为1,所以选B .3.连掷一枚均匀的骰子两次,所得向上的点数分别为,a b ,记m a b =+,则( ) A. 事件“2m =”的概率为118 B. 事件“11m >”的概率为118C. 事件“2m =”与“3m ≠”互为对立事件D. 事件“m 是奇数”与“a b =”互为互斥事件【答案】D4.若A ,B 为互斥事件,P(A)=0.4,P(A∪B)=0.7,则P(B)=____. 【答案】0.3【解析】因为,A B 为互斥事件,所以()()()P A B P A P B ⋃=+,所以()()()0.70.40.3P B P A B P A =⋃-=-=,故答案为0.3.5.一个袋子中有红球5个,黑球4个,现从中任取5个球,则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____. 【答案】1【解析】因为袋子中有红球5个,黑球4 个,所以“从中任取5个球,至少有1个红球”是必然事件,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故答案为1.6.某人有4把钥匙,其中2把能打开门,现随机地取1把钥匙试着开门,不能开门的就扔掉,问第二次才能打开门的概率是________;如果试过的钥匙不扔掉,这个概率是________. 【答案】13 14【解析】由题意知,第二次打开门,说明第一次没有打开门,故第二次打开门的概率为221433⨯=.如果试过的钥匙不扔掉,这个概率为221444⨯=. 7.一家保险公司想了解汽车挡风玻璃破碎的概率,公司收集了20000辆汽车,时间从某年的5月1日到下一年的5月1日,共发现有600辆汽车的挡风玻璃破碎,则一辆汽车在一年时间里挡风玻璃破碎的概率近似为____. 【答案】0.03【解析】记“一部汽车在一年时间里挡风玻璃破碎”为事件A , 由概率的统计定义知,事件A 发生的概率大约为60030.0320000100==8.下列说法:①频率是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概率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②做n 次随机试验,事件A 发生m 次,则事件A 发生的频率mn就是事件A 的概率; ③百分率是频率,但不是概率;④频率是不能脱离n 次试验的试验值,而概率是具有确定性的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 ⑤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④⑤9.连续抛掷3枚硬币,观察落地后这3枚硬币出现正面还是反面. (1)求“恰有一枚正面向上”这一事件的概率; (2)求“出现正面比反面多的”这一事件的概率. 【答案】(1)“恰有一枚正面向上”这一事件的概率为83 ,(2)“出现正面比反面多的”这一事件的概率为21【解析】基本事件总数为8 (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 (反,正,正),(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 (1)“恰有一枚正面向上”这一事件的概率为83(2)“出现正面比反面多的”这一事件的概率为21. 10.一个包装箱内有6件产品,其中4件正品,2件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