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起升机构设计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核电汽轮机结构设计及运行特点研究

核电汽轮机结构设计及运行特点研究

核电汽轮机结构设计及运行特点研究发布时间:2023-03-10T08:21:12.318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0月20期作者:黄明琛[导读] 核电站的工作是把反应堆的裂变链反应中释放的能量转化成电能,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主要能源。

以核电站技术特性为出发点,对压水堆核电站及其相关热循环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其理论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明琛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海南昌江 572700摘要:核电站的工作是把反应堆的裂变链反应中释放的能量转化成电能,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主要能源。

以核电站技术特性为出发点,对压水堆核电站及其相关热循环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其理论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此,本文对核电汽轮机的结构设计特点和运行特点进行分析,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核电汽轮机;结构设计;运行特点引言:压水堆核电站在使用期间,与燃煤电厂相比,其对环境的污染要小得多,而且不会产生有害的气体如SO2。

与气冷堆、重水堆、沸水堆相比,压水堆具有功率密度高、结构紧凑、安全、操作简单、技术成熟、造价低等优点,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都采用了压水堆构型,根据研究,在快速中子增殖堆技术尚未成熟之前,在国内核电站上使用压水堆具有较大的优势。

一、核电汽轮机的结构设计特点(一)汽缸配置和分缸压力在核电汽轮机中,蒸汽焓降很低,可以减少热工阶段。

因此,核电汽轮机一般分为高、低两级,不需要安装中压汽缸。

同时,汽轮机进、排汽、管路等各部分的能量损耗也相应增加。

由于核电汽轮机的进汽压力低,温度低,通常采用单层汽缸。

高压、低压汽缸均为分流式,因其体积流量较大。

低压汽缸的工作状态类似于火电机组的低压汽缸,但由于半速汽轮机的低压汽缸尺寸较大,为了减小汽缸的热应力、螺栓应力,低压汽缸的数目也要增大[1] (二)核电汽轮机转速的选择当汽轮机功率增加时,由于结构强度和气体动力的制约会加强,因此,通过增加汽轮机的背压、减小排汽体积流量来减少剩余速度损耗,从而使机组的热效率下降。

核电厂桥、门式起重机防单一故障特性要求

核电厂桥、门式起重机防单一故障特性要求

I 类起重机 的起升机构 、钢丝绳卷绕 系统 、小车和桥架驱动机构 的防单一故障特性 ,并对其 机构布置 、部件设计 要求等进行 了介绍 ,有益 于我 国核 电规范标准体 系的建立和核 电厂装换料设备 的自主化研发 。 关键词 :核 电厂 ;桥 、门式起重机 ;防单一故障特性 ;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T 2 5 H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75 ( 0 2 0 0 8 0 0 1 0 8 2 1 ) 9— 0 8— 7
降 ,进一 步提 高安全 系数 ;
4 )具 有交 流变 频 功 能 ,调速 时 平 滑性 好 ,效 率高 ,低 速 时 相 对 稳 定 性 好 ,启 动 电流 低 ,对 系
统及 电网无 冲击 ,节 电效果 明显 ; 5 产 品应用 表 明 ,新 型升 降 机性 能 优 异 ,升 )
降控制 可 靠 、 自动 化 程 度 高 ,产 品 的综 合 性 能 超
工 作频 率 ,以控 制 上 台面 的升 降速 度 和上 台 面 的 高 度 。交 流 电 机 的 变 频 范 围为 2 0~6 z 0 H ,升 降 机 正 常 工 作 时 交 流 电 机 的工 作 频 率 为 4 z 0 H ,升 降机 的上 台面 从 最低 位 置 上 升 至 最 高 位 置 所 需 时 间为1 n ~2mi ,到达 最 高 位 置 和最 低 位 置 后 ,可

编: 230 250
处 于升 降过 程 中物体跌 落 的 目的 ;
收 稿 日期 :2 1 02—0 Oபைடு நூலகம் 3一 1
核 电 厂桥 、 门式 起 重机 防单 一 故 障 特 性 要 求
贺小 明 奚梅 英 翁晨 阳
上海 2 0 3 0 23 上 海核 工程研 究设 计 院

核电厂系统与设备知识点

核电厂系统与设备知识点

核电厂系统与设备知识点2020年前要新建核电站31座,今后每年平均需要建设两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我国发展核电的基本政策是:坚持集中领导,统一规划,并与全国能源和电力发展相衔接;核电政策:自主,国产化,与压水堆配套;引进的基础上,消化,改进,国产化。

在核电布局上优先考虑一次能源缺乏、经济实力较强的东南沿海地区。

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我国确定发展压水堆核岛:一回路系统及其辅助系统、安全设施及厂房。

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为核心的二回路及其辅助系统和厂房。

配套设施:除核岛、常规岛的其余部分。

压水堆核电厂将核能转变为电能是分四个环节,在四个主要设备中实现的:1)核反应堆:将核能经转变为热能,并将热能传给反应堆冷却剂,是一回路压力边界的重要部件。

2)蒸汽发生器:将反应堆冷却剂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水,使其变为蒸汽。

在此只进行热量交换,不进行能量形态的转变;3)汽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变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4)发电机:将汽轮机传来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大亚湾核电厂共有348个系统核电厂平面布置原则:a.区分脏净,脏区尽可能在下风口.满足工艺要求,便于设备运输,减少管线迂回纵横交叉.反应堆厂房为中心,辅助厂房,燃料厂房设在同一基岩的基垫层上,防止因厂房承载或地震所产生的沉降差导致管线断裂.以反应堆厂房为中心,辅助厂房,燃料厂房,主控制室应急柴油发电机厂房四周.双机组厂可采用对称布置,公用部分辅助厂房.布置分区:核心区、三废区、供排水区、动力供应区、检修及仓库区、厂前区核心区布置按反应堆厂房与汽轮机厂房的相对位置,有T型与L型布置:T型:汽轮机叶片旋转平面与安全壳不相交.占地大,单独汽机厂房。

L型:汽轮机叶片旋转平面与安全壳相交,须设置防止汽轮机飞车时汽轮机叶片对安全壳和冲击的屏障.占地少,两台以上机组可公用汽轮机厂房,仅用一台吊车。

我国采用T型布置。

安全分级的目的是正确选择用于设备设计、制造、检验的规范标准安全功能:1 安全停堆和维持安全停堆状态;2 停堆后余热导出;3 事故后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以保证放射性物质释放不超过容许值。

核电厂运行维护管理的优化研究

核电厂运行维护管理的优化研究

核电厂运行维护管理的优化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核电厂运行维护管理的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维护策略,通过对设备的故障率、维修时间和维修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最优维护周期和维护方式,从而提高了核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核电厂;运行维护管理;优化方法前言:核电厂是一种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能源设施,其运行维护管理的优化对于保障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运行维护管理,提高核电厂的效率和安全性,为核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核电厂运行概述核电厂是一种利用核能产生电能的设施,其运行过程主要包括核反应、热能转换和发电三个阶段。

在核反应阶段,核燃料在反应堆中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些热能通过冷却剂传递到蒸汽发生器中,使水蒸气产生,进而驱动涡轮机转动,最终产生电能。

核电厂的运行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和监管,以确保核反应的稳定和安全。

核电厂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核电厂还需要处理核废料和放射性废水等有害物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核电厂的运行需要高度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以确保其安全、高效、环保的运行。

二、核电厂运行维护管理的优化方法1、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核电厂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设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设备或系统的故障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核电厂必须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清洁设备,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任何潜在的问题。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设备停机,从而影响核电厂的运行。

因此,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清洁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果设备被污染或堵塞,可能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影响核电厂的运行。

因此,定期清洁设备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2.2、多重屏障(3)
第四重屏障:安全壳 所有反应堆都需安全地包容在安全壳壳体之内,后
者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外环境扩散的最后一道屏障。
安全壳大体上一座顶上呈半球形的圆柱形密封建筑。 直径约30-40米,总高约60米。通常由厚1米的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制成,内有厚约38毫米的钢制衬套。整个一 回路即压力容器、稳压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以及应急 堆芯冷却系统的安全注水箱等全部包容在安全壳之中。
安全的总目标:
在核电厂里建立并维持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 居民及环境免遭放射性危害。
辅助目标:
辐射防护目标:确保在正常运行时核电厂及从核电厂释放的放射 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并且低于规 定的限值,还保证事故引起的辐射照射的程度得到缓解。
技术安全目标:有很大把握预防核电厂事故的发生;对于核电厂 设计中考虑的所有事故,甚至对于哪些发生概率极小的事故都要确 保其放射性后果(如果有的话)是小的;确保哪些会带来严重放射 性后果的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冗余度:平行而独立地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似部件 或系统,一旦一个失败也不会影响正常运行。
2.1、纵深设防(1)
内容: 反应堆需要负的瞬时温度系数与空泡份额 运行条件下性能确实稳定的材料,才允许作燃料、冷 却剂及与安全有关的结构物 仪表控制系统必须满足要求,有充分的冗余度 建造与设备安装,按工程实践的最高标准,必须有质 保 部件的设计、安装能够连续或定期检测,允许对它们 进行定期试验
个体的行为:
必须有质疑的探索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以及必要的相互交流。
只有各个层次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满足核安 全的要求,核安全文化才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4、核安全法规及安全监督

核电汽轮机结构设计及运行特点分析

核电汽轮机结构设计及运行特点分析

核电汽轮机结构设计及运行特点分析发布时间:2022-05-04T10:00:40.36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期作者:丁浩[导读] 将核电厂技术特点作为研究的起点,分析压水堆核电站及相应的热力循环系统,丁浩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 350318摘要:将核电厂技术特点作为研究的起点,分析压水堆核电站及相应的热力循环系统,通过对核电汽轮机技术特点进行探讨,分析在设计和结构上的应用特点,为理论及实践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核电厂的工作就是将核燃料轴在反应堆的裂变链式反应中产生的热量转变为电能,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发电厂。

核燃料发生裂变反应主要通过热能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一次、二次冷却剂的栽带和转变,通过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核电厂根据反应堆的不同可分为轻水堆核电厂、重水堆核电厂、石墨气冷堆发电常等。

轻水堆发电厂还可分为压水堆和沸水堆;石墨气冷堆可分为天然铀气冷堆及高温冷堆。

关键词:核电汽轮机;结构设计;运行特点在压水堆核电厂的运行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物质相比火电厂中粉煤灰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较低,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相比气冷堆、重水堆、沸水堆等对比,压水堆的特点为功率密度高、结构紧凑、安全、操作简便、技术成熟、造价成分低等,因此成为了目前世界范围中核电厂最常用的类型。

我国的大亚湾、秦山等核电厂都采用的是压水堆类型发电,根据研究,在快中子增殖堆等发展成熟前,压水堆在我国核电厂的应用中有极大的优势。

一、关于压水堆核电厂压水堆核电厂就是通过压水反应堆通过核裂变能转变为热能,然后再形成蒸汽从而发电的核电厂。

压水堆的堆芯放置在压力容器中,水不仅是慢化剂,还是核心内燃料元件的一次冷却剂,能够将堆芯的热量带入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传递到二次侧的水,在温度降低后再次进入堆芯,从而形成循环。

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中的水吸收热量,形成了具有一定压力的饱和蒸汽或微过热蒸汽,进入到汽轮机中做功。

做功完成后的蒸汽会进入到凝汽器中凝结成水,水泵再传输到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以此完成二回路系统[1]。

核电厂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起升机构设计特点分析

核电厂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起升机构设计特点分析

核电厂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起升机构设计特点分析作者:沈艳祥周超周洋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09期【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核电厂起重机设计标准和规范,对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起升机构的设计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有利于提高我国核电厂起重设备的安全性能,对起重设备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一故障;起升机构;安全功能0 前言单一故障准则是指在单一故障情况下,部件(设备)、系统、核动力厂不能丧失预计安全功能。

对于起升机构,其满足单一故障准则的具体表现为:在发生断电、SSE地震事件、零部件故障时,应保证不发生临界载荷跌落事故,即在发生单一故障时,不要求设备继续正常运行,但应有措施能够将载荷转移到安全区域,设备在修复后能够恢复正常运行。

本文结合国内外起重设备标准和规范,对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起升机构的设计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做了详细分析。

1 起升机构布置及分析[1-2]1.1 带安全制动器的单驱动起升机构如图1所布置的起升机构包含1个驱动电机、1个减速器、1个运行制动器、1个紧急制动器和1个安全制动器。

紧急制动器作为备用,延迟运行制动器动作,延迟时间通过电气设置。

安全制动器位于卷筒上,当起升机构发生超速、传动链损坏、停电或事故断电时,安全制动器进行制动,直接抱住卷筒,防止载荷跌落。

该布置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在卷筒的轮缘上设置安全制动器,是国内起重设备厂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图1 带安全制动器的单驱动起升机构1.2 双减速器单驱动起升机构图2 双减速器单驱动起升机构如图2所示,双减速器起升机构。

1个驱动电动机连接到2个独立的减速器高速轴,机构设置1个运行制动器和1个紧急制动器,紧急制动器延时动作。

这是典型的闭环布置形式,当一条起升传动链失效时,另一条传动链可以保持住载荷,保证载荷不会跌落。

1.3 双起升机构双起升机构布置形式如图3所示。

将2个起升机构组合成1个冗余的起升机构。

这种布置将2个独立起升卷筒中的钢丝绳卷绕到同一个滑轮组。

核能发电系统设计与分析

核能发电系统设计与分析

核能发电系统设计与分析一、引言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被广泛用于发电系统。

本文将探讨核能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分析,重点关注其结构和性能。

二、核能发电系统的结构核能发电系统由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蒸汽涡轮发电机组和冷却系统等组成。

1. 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核能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

它通常由反应堆压力容器、燃料装载机构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承载核燃料和控制系统,是核能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将水转化为蒸汽,供给蒸汽涡轮发电机组。

蒸汽发生器具有高效能的特点,是核能发电系统中重要的热能转换设备。

3. 蒸汽涡轮发电机组:蒸汽涡轮发电机组是核能发电系统中的功率转换装置,将蒸汽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它由高速旋转的涡轮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4.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控制核反应堆的温度,确保其正常运行。

常用的冷却介质包括水和气体。

冷却系统对核能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核能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核能发电系统的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发电效率:核能发电系统具有高效能的优势。

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通常在40-45%之间,远高于传统火电厂的效率。

2. 资源利用率:核能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形式,核燃料资源富集,并可以高效利用。

核能发电系统能够高度利用核燃料,减少能源的浪费。

3. 环境友好性: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核能发电系统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污染较少。

但是,核能发电系统需要妥善处理核废料,以确保环境的安全。

4. 安全性:核能发电系统的安全性是设计和运营的重中之重。

核反应堆的控制系统、防护屏蔽和事故应急预案等都是确保系统安全的关键。

四、核能发电系统的未来趋势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核能作为一种清洁的、高效的能源形式,有望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核能发电系统的未来趋势。

1. 第四代核能发电技术的推广:第四代核能发电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高效能和资源利用效率,有望在未来得到推广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厂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起升机构设计特点分析
作者:沈艳祥周超周洋
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09期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核电厂起重机设计标准和规范,对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起升机构的设计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有利于提高我国核电厂起重设备的安全性能,对起重设备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一故障;起升机构;安全功能
0 前言
单一故障准则是指在单一故障情况下,部件(设备)、系统、核动力厂不能丧失预计安全功能。

对于起升机构,其满足单一故障准则的具体表现为:在发生断电、SSE地震事件、零部件故障时,应保证不发生临界载荷跌落事故,即在发生单一故障时,不要求设备继续正常运行,但应有措施能够将载荷转移到安全区域,设备在修复后能够恢复正常运行。

本文结合国内外起重设备标准和规范,对满足单一故障准则起升机构的设计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做了详细分析。

1 起升机构布置及分析[1-2]
1.1 带安全制动器的单驱动起升机构
如图1所布置的起升机构包含1个驱动电机、1个减速器、1个运行制动器、1个紧急制动器和1个安全制动器。

紧急制动器作为备用,延迟运行制动器动作,延迟时间通过电气设置。

安全制动器位于卷筒上,当起升机构发生超速、传动链损坏、停电或事故断电时,安全制动器进行制动,直接抱住卷筒,防止载荷跌落。

该布置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在卷筒的轮缘上设置安全制动器,是国内起重设备厂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图1 带安全制动器的单驱动起升机构
1.2 双减速器单驱动起升机构
图2 双减速器单驱动起升机构
如图2所示,双减速器起升机构。

1个驱动电动机连接到2个独立的减速器高速轴,机构设置1个运行制动器和1个紧急制动器,紧急制动器延时动作。

这是典型的闭环布置形式,当一条起升传动链失效时,另一条传动链可以保持住载荷,保证载荷不会跌落。

1.3 双起升机构
双起升机构布置形式如图3所示。

将2个起升机构组合成1个冗余的起升机构。

这种布置将2个独立起升卷筒中的钢丝绳卷绕到同一个滑轮组。

每一个起升机构提供各自的载荷路径,当一个起升机构载荷路径部件失效时,另一个起升机构能够保持载荷不跌落,从而实现安全功能。

每个起升机构上都设置1个运行制动器和1个紧急制动器。

图3 双起升机构
2 钢丝绳卷绕系统
满足单一故障准则的钢丝绳卷绕系统通常包含2根钢丝绳,当1根钢丝绳断裂时,载荷由另一根钢丝绳承担,避免载荷跌落。

如图4所示,黑色和白色两根独立的钢丝绳,通过载荷平衡装置缠绕在卷筒、定滑轮组、动滑轮组上。

载荷平衡器能够将载荷均匀的分布在两根钢丝绳上,每根钢丝绳的承载能力都以最大起升载荷进行设计,即便1根断裂,另1根也有足够的强度承担载荷[1][3]。

图4 钢丝绳卷绕系统
3 断轴保护
断轴保护装置安装在卷筒的底部,当减速器轴或卷筒轴断裂时,断轴保护装置能够支撑住卷筒,不会发生更严重的跌落,保证卷筒不会与制动系统脱开,同时触发保护开关,发出报警,启动制动器动作,保持住载荷不跌落。

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断轴保护装置的布置形式。

图5 断轴支撑装置
4 防“冒顶”事故
“冒顶”是指动滑轮组向上运动与定滑轮组发生碰撞,严重时可导致钢丝绳被剪断。

为防止冒顶发生,NUREG-0554提供了两种应对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起升系统中设置力矩限制系统,用以吸收和控制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动能,从而保护钢丝绳不被剪断。

第二种方法是设置两个相对独立的不同型式的行程限位开关,当动滑轮组触碰第一个行程开关时将停止起升运动;第二个为超行程开关在第一个行程开关失效时起作用,其设计理念是避免冒顶事故发生[4]。

美国针对第一种方法开发了一种安全保护系统,名为X-SAM系统,并取得了知识产权保护。

这个系统在减速器油池内设置了扭矩限制器,使其具有更高的热容量,当出现轮组碰撞、载荷卡阻等超载事故时,如果起升电机未能及时停转,具有良好的热容量可以为故障检测及安全装置动作提供时间,而不会导致扭矩限制器损坏。

在整个的工作过程中,扭矩限制器不会与载荷脱开,它所执行的功能是即使出现超载的情况,仍然只传递额定载荷产生的扭矩,进而阻
止起升卷筒继续转动而对起升机构产生破坏。

简而言之,第一种方法是依靠机械系统,第二种方法依靠电气系统,随着电气设备可靠性的逐步提高,业界也对于这两种方法的优略存在着分歧,而国内大部分采用的是第二种设计方法。

5 吊具
吊具是指安装在动滑轮组上、与起升载荷连接的部件,例如,吊钩、吊梁、轭等装置。

吊具的设计应保证能承受3倍于所吊运的最大载荷(静载和动载)而不发生永久变形[4]。

吊具安全性能主要体现在设计计算时采用较高的安全系数来实现。

6 其他安全措施
钢丝绳防叠绕监测装置,当钢丝绳发生错误缠绕现象,钢丝绳将碰撞防叠绕拨杆,拨杆触动限位开关动作,从而停止起升或下降[5]。

负载保护系统,在起升机构上设置带测力装置的负载限制系统,其测力信号可在司机室监控工作站显示,当起升载荷超过规定值时,将立刻切断起升电机电源。

传动链监测系统,通过两个编码器对比电机和卷筒的转速,实现对传动链的实时监控。

当监测到故障时,立即触发制动器动作。

超速保护装置,在电机内部设置超速开关,当电动机超速工作时,开关动作切断起升机构电机的电源。

7 结束语
单一故障准则起升机构在核电厂中广泛应用,例如,环形吊车、乏燃料容器吊车、装卸料机、新燃料升降机等,其根本要求是保证临界载荷不发生跌落,实现其安全功能。

【参考文献】
[1]ASME NOG-1-2010 Rules for Construction of Overhead and Gantry Cranes (Top Running Bridge, Multiple Girder)[S].
[2]NB/T 20234-2013核电厂专用起重机设计准则[S].
[3]贺小明,奚梅英,翁晨阳.核电厂桥、门式起重机防单一故障特性要求[J].起重运输机械,2012(9):88-94.
[4]SINGLE-FAILURE-PROOF RANES FOR NUCLEAR POWER[Z].
[5]李贺龙,梁文焘,周忠武,曹向阳,郭富强.起升机构单一故障保护的实现[J].装备制造技术,2014(8):282-284.
[责任编辑:王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