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昼夜与生物》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最新青岛版科学 六年级上册 整册同步作业 课课练

最新青岛版科学 六年级上册 整册同步作业 课课练

化,像水泥遇水发生的变化称为 变化。
3. 判断题。
(1) 纸张燃烧后能恢复原来的样子,所以纸张燃烧是可逆变化。
A. 采摘后易变色
B. 形状怪异
C. 有特殊香味
6. 将蘑菇各部分结构和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菌丝
菌盖
菌褶
菌柄 7. 在什么情况下容易采摘到蘑菇,如何识别有毒和无毒的蘑菇?
—4—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5. 蜡烛的变化
1. 像蜡烛融化、玻璃杯打碎、木条的折断等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体的 发生了 变化。
—5—
6. 食盐和水泥
1. 将白糖放入水中,白糖会“消失”,水会变 ,将水蒸干,白糖又变成了固体,说明
这个变化是 (“可逆”或“不可逆”)的。
2. 玻璃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 (“ 能” 或“ 不能”) 恢复原来的样子,水泥放入水
中后, (“能” 或“ 不能”) 恢复原来的样子。 像玻璃破碎这样的变化称为 变
SARS 病毒 乙肝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1—
2. 细 菌
1. 细菌是一类 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 才能观察到。 2. 细菌对自然界中的 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细菌的形态有 、 、 等。 4. 判断题。 (1) 细菌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我们用肉眼看不到。 (2) 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惊人。 (3) 细菌是一类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生物。 (4) 人们利用细菌分解处理垃圾,所以有时细菌也是人类的朋友。 5. 下面关于细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正在逐渐进入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D. 发霉的大米清洗后食用对人体无害
6. 试着将对人类有益和有害的真菌用线连接起来。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与生物》设计修改与反思 (1)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与生物》设计修改与反思 (1)

教学修改:由于本课内容较多,为突出重点,我将牵牛花变色的实验放在课后完成,让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查找资料,了解各种因素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以探究、观察活动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探究学习的源头活水“到了晚上你为什么会睡觉?早上即使没有人叫你,你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都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

”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影响着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许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

这样,“睡觉”这一件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就好比一粒小小的石子,在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荡起了朵朵浪花,将学生的探究激情荡漾开来,踊跃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

二、重视预测对探究学习的引领作用在《昼夜与生物》一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我注重了先引导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预测:同学们,人生命的四大特征包括脉搏、呼吸、体温、血压。

在一天中,你的这四个特征会有变化吗?如果有,在各个阶段是如何变化的?让同学们可以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一猜。

这样,学生在探究实验活动中就确立了实验的目标,把握住了观察的重点,会恰当地选择探究实验的方法,能促使学生认真地做科学、研究科学,使科学课探究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三、观察是学习科学课的基础“观察”是学生接触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各种事物特性的最直接的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中,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而科学探究活动离不开观察,因此观察活动也就贯穿于整个小学的科学教学中。

在上《昼夜与生物》一课时,提前布置让学生在家中观察自己脉搏、呼吸、体温、血压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本课的另一实验:将一朵新鲜的牵牛花浸入到碱水中,并让学生观察花朵颜色的变化;然后,再把牵牛花放入酸水中,再观察花朵颜色的变化,更要让学生重视观察,因此观察是做好科学探究的前提,使学生学会认真观察是学好科学课的基础。

四、记录是探究学习的信息超市在进行探究性观察实验活动中,学生往往对实验现象极有兴趣,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在对现象的观察上,从而会有大量的发现。

第10课 白天与黑夜 (同步练习)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同步作业系列(青岛版)

第10课 白天与黑夜 (同步练习)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同步作业系列(青岛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同步习题第10课白天与黑夜知识点:同步检测:一、填空题1.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形成的。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这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月球绕地球公转。

2.地轴始终指向附近,地球绕地轴转动叫自转,自转周期是。

3.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

4.东边的上海比西边的拉萨先迎来黎明的原因是。

二、判断题1.傅科摆是英国物理学家傅科制作的。

( )2.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存在昼夜交替,每天的昼和夜的时间各是12小时。

( ) 3.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因为地球公转转引起的。

( )4.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 )5.傅科摆实验证明了地球在不停地转动。

( )三、选择题1.地球自转方向与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

A.相同的B.不同的C.不断变化的2.傅科摆可以证明的是()。

A.月球的公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3.昼夜交替现象是在()过程中形成的。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公转4.下列关于地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轴是一根真实存在的轴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不变C.地轴始终指向太阳5.下列说法中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A.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同时自转B.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地球不自转C.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四、实验题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

(1)我们在探究昼夜成因模拟实验中,用手电筒模拟,用地球仪模拟。

(2)实验时,手电筒应该(选填:从下向下或水平)照射在地球仪上。

(3)正对着地球仪打开手电筒,我们发现:地球仪朝向手电筒的一面是的,背向手电筒的一面是的。

(4)实验结论:当地球某一点转到朝向太阳的时候,就是;当这一地点转到背向太阳时,就变成了,正是地球的,才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五、综合题为了解“每天的白天和黑夜时间是否一样长?”乐乐组成员查询了今年我市一年中几个特殊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记录表格如下:3月20日6月21日9月23日12月22日。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15昼夜与生物娟娟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15昼夜与生物娟娟

身体生 物节律
般昼夜节律,人体在夜间是应该休息 吗?
的,因此,神经系统的活动此时正处
于低潮阶段,如体温和血压处在一天
中的最低点。对夜班工人来说,激素
的周期性流动完全被颠倒了。
• 不按生物钟的正常活动时间工作的人们, 发现他们自己在进餐、业余活动和娱乐等 方面与家庭和社会的步调不一致,因为所 有这些都是为着白天世界的需要而安排的 时间。甚至人们学着去适应这些不便时, 这些不便会对他们的健康不利。人们都知 道:夜班工人的身体易于受到传染和中毒, 也容易产生行为和精神上的混乱,早上 2 点至 4 点之间要求集中精力进行的操作容 易出错,工作事故也比较多。为减少这些 危险和保持健康,夜班工人必须打破常规 安排休息时间。
昼夜的更替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 上动植物因昼夜更替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 化。
需要调整的人体生物节律
• 有些工作是昼夜连续进行的,如电话
接 医线 生员、、铁飞路行 工控 人制 、站 警工 察作 、人 消员 防、队护员士、、你例能说举说
卡车司机等。所有在夜间工作的人们,自己的
颠倒了睡眠与觉醒的时间。但是按一
3.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会发生___ _。
4.有些动物喜欢白天活动,它们被称为____动物。有些动 物喜欢在夜里活动,被称为____动物。
5.有的动物适合白天生活,如( );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
如( )。 A.蝙蝠、猫头鹰
B.蜜蜂、蜻蜓
6.白天,人的活动比较活跃,心跳、呼吸会( ),夜里,心

喜欢光的动物有趋光性,如苍蝇,避光性动 物则追求阴影,如蚂蟥等。一场大雨使蚯 蚓爬到土壤表面,但只要在短时间暴露在 太阳光下就会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光死亡。

白天与黑夜同步练习

白天与黑夜同步练习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0.《白天与黑夜》同步练习(含答案)【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知道地球自转轴(地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对昼夜交替现象作出假设性解释;会做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能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想象昼夜交替的各种可能情形并设计、完成模拟实验,对昼夜交替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对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现象表现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敢于大胆想象,乐于合作交流。

4.了解到人类对日地运动关系的好奇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一、填空题1、随着太阳东升西落,我们迎来一个个白天和夜晚,看到周而复始的()现象。

2、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就产生(),背着太阳光的一面便产生了()。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

4、白天超过24小时的现象叫做(),黑夜超过24小时的现象叫做()。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误的打✘。

1、极昼和极夜是地球两极地区奇特的自然现象。

()2、在地球上总有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3、一个白天和黑夜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4、白天和黑夜对动物、植物、人类的生活都有影响。

()5、由于太阳围绕地球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三、选择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2、地球的自转引起了()A.昼夜交替 B.季节变化C.气候变化 D.方向变化3.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

A.地轴的倾斜方向不断地发生变化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C、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断变化D.地球不停地自转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围绕太阳转,太阳静止B.太阳围绕地球转,地球静止C.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自转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都是受( )的影响。

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太阳热量6.地球上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地区。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昼夜与生物第1课时青岛版六年制三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第四单元昼夜与生物第1课时青岛版六年制三起含答案

《昼夜与生物》习题一、基础过关1. 昼夜的变化是有( )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此出现了( ) 的变化。

2.18世纪植物科学家( ) 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 ) ,他还发现同类植物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开花,编制了一个( ) 。

3.受天气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会发生( ) 。

二、综合训练(一)请选择1.一年中,日出较早的季节是( )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有的动物时候白天活动,如( ) ,有的动物时候夜间活动,如( )A. 蝙蝠、猫头鹰B. 蜜蜂、蜻蜓C. 田鼠,小鸡D.大象、蛇3.一天中牵牛花的开花时间随着( ) 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A.时间B.空间C. 运动方式D. 位置(二)请判断题1.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 )2.“花钟”是指每一个钟点用一种花代替,把开花地时间表示在一个钟面形的花坛上,它是科学家林勒阿斯根据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而编排的。

( )3.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 )4.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 )5.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 )6. 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生长生活没有影响。

( )7.水中美丽的睡莲白天开放,夜晚闭合。

( )8.紫茉莉要到傍晚才开放。

( )三、拓展应用1.昼夜现象对植物的行为有影响吗?(从开花时间上考虑)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什么影响了他们的变化?2.昼夜现象对其他动物行为有影响吗?3.白天为什么看不见猫头鹰?4.为什么麻雀晚上不叫?5.为什么蝙蝠总在傍晚出现?6.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作息习惯?7.如果没有昼夜节律世界将会变得怎样?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1.规律,规律性。

2.林勒阿斯、花钟二、综合训练(一)请选择1.(B),(A)2.(A)(二)请判断题1.( √ )2.(∨)3. (√)4.(√)5.(X )6. (×)7.(∨)8.(×)三、拓展应用1.答案不唯一略2.有影响3.因为猫头鹰是夜行动物4.因为麻雀是昼行动物5.蝙蝠是夜行动物6.答案略7.略。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学案及答案(1419课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学案及答案(1419课

六上科学学案14 白天和黑夜【学习目标】1.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作出假设性解释;2.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难点: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课前准备】1.手电筒、地球仪、大头针等。

2.搜集历史上人们对于昼夜现象的认识。

【课堂助学】探究1.历史上人们对于昼夜现象的认识。

我的搜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2.探究昼夜更替的原因猜想:昼夜的更替与_______________ _______有关。

我的方案: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时是早上、正午和傍晚?实验分析:1.地球仪上分成了()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 ),背着“太阳”的那面是( )。

2.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

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 ),正对着“太阳”时是( ),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 )。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背着太阳的那面是()。

地球不停地(),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课堂达标】一、填空。

1.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

这就是“地心说”。

2.波兰科学家()提出了“日心说”。

3.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它自转一周大约是()小时。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白天与黑夜》同步练习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白天与黑夜》同步练习
《白天与黑夜》同步练习
填空题
1.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 地球 处在宇宙的中心静 止不动,而 太阳 、月亮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所 以地球上出现了白天和黑夜的更替。
2.波兰天文学家 哥白尼 则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 心, 太阳 才是地球、月亮等天体运行的中心,实 际上地球也在 运动 。
填空题
3. 日心说 又叫太阳中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经过40多年的研究提出来的。
4.地球自西向东绕 地轴 不停地旋转着,这就是地球 的自转。
5.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4小时 。
选择题
1.哥白尼的( B )把托勒密的( A )中的一些错
误纠正了过来,为建立完善的宇宙概念奠定了基础。
A 地心说
B 日心说
C 月心说
2.“日心说”认为( A )是宇宙的中心。
A 太阳
B 月亮
C 地球
选择题Leabharlann 3.《天体运行论》的作者是( A)。
A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B 希腊学者托勒密
C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4.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是( B)。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 太阳围绕地球转
选择题
5.下列天体中属于卫星的是( C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 地球在围绕着太阳运行
C 月球是地球和太阳运行的中心
判断题
1.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 )×
2.太阳、月亮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所以地球就有了
白天和黑夜。
( ×)
3.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导致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所以
有了白天和黑夜。
( √)
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3.下列哪种动D 蜜蜂
4.下列哪种方法可提高鸡产蛋量( B )。
A 减少光照时间
B 延长光照时间
C 减少或延长光照时间均可
选择题
5.下列不属于昼夜变化造成的影响的是( D )。 A 昙花在夜间开花,早上就凋谢了 B 大公鸡每天早上都会打鸣 C 猫的瞳孔在夜间会放大 D 秋天树叶会变黄并凋落
结束
《昼夜与生物》同步练习
填空题
1.白天,人的活动比较活跃,心跳、呼吸会 加快 ; 夜里,心跳频率和体温开始 下降 。这是人类长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的规律。
2.18世纪植物家 林勒阿斯 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 发现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 不相同 的。他还发 现,同一地区的同类植物每天都在 同一时间 开花。
填空题
3.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会发 生 变化 。
4.有些动物喜欢白天活动,它们被称为 昼行性 动物。 有些动物喜欢在夜里活动,被称为 夜行性 动物。
选择题
1.昼夜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 ( A )。 A 因昼夜变化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B 不因昼夜变化而变化
2.下列哪种动物是昼行性动物( C )。 A 蜗牛 B 猫头鹰 C 蝴蝶 D 蝙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