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打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打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1.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活细胞中生存。
2.病毒分为三类,包括动物病毒(例如乙肝病毒)、植物病毒(例如番茄花叶病毒)和细菌病毒(例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3.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细菌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二氧化碳循环作用。
4.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需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真菌是一类不属于动物或植物的生物,包括霉菌、酵母菌和蘑菇等。
7.蘑菇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
蘑菇的各部分包括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和地下菌丝。
8.常见的食用菌包括银耳、木耳和金针菇等。
9.物理变化是仅形态发生变化的变化,例如蜡烛熔化和纸折叠;化学变化是不仅形态发生变化还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例如蜡烛和木头燃烧。
10.可逆变化是指像食盐和白糖这样的物质,在溶于水并蒸发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不可逆变化是指像水泥和水混合后凝固,无法恢复原来的状态。
11.铁在有水、空气、酸碱和盐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12.防锈的方法包括涂油、喷漆和镀金等。
13.物体的运动是指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那么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不变,那么它是静止的。
1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惯性属性。
15.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包括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
16.为了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先确定一个参照物。
17.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8.醋与牛奶混合后会凝结,啤酒与牛奶混合后会产生絮状物,而食盐与牛奶混合后不会发生变化。
19.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移动、转动、滚动和摆动等,这些方式往往相互联系。
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20.蜗牛的运动方式是蠕动,它的运动器官是腹足。
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2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在陆地上是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在空中是飞行。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全册课本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全册课本知识点汇总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课本知识点汇总一、填空题:1、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和内部的组成。
病毒不能,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2、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下才能看到。
3、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
4、细菌是一类由构成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
5、馒头在、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味道鲜美的,都属于真菌。
真菌是既不属于又不属于的一类生物。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吸收土壤中的和进行腐生生活的,蘑菇的各部分名称为: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8、常见的食用菌有: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9、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了。
10、物体发生变化后可以恢复到原状态是变化11、铁在、条件下容易生锈。
1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
13、醋与牛奶混合后出现混合物凝结,啤酒与牛奶混合后成絮状,食盐与牛奶混合后无变化。
14、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
15、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所有物体都有。
16、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急刹车是人会。
坐在静止的汽车里,开车时人会。
17、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等。
各种运动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的运动。
18、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19、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
20、运动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2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就是地球的。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
22、地球的自转引起了。
23、白天,人的身体活动比较活跃。
最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病毒1、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是由细菌引起的。
但研究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了“滤过性病毒”。
2、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是结构最简单的生物3、病毒的大小:病毒个体极其微小,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
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病毒形态:球形(新冠病毒)杆形(烟草花叶病毒)蝌蚪形(大肠杆菌噬菌体)5、病毒的生活:细胞内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其它生物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活的细胞内。
对寄主产生危害。
6、病毒根据寄主的不同分三类:动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坏处:给植物,动物,人造成危害。
好处:○1疫苗-利用病毒制造○2碎色病毒--培育带白边的郁金香.○3矮小病毒--培育盆景9、预防由病毒引起的疾病:(1)切断传播途径(2)注射疫苗(3)注意卫生(4)锻炼身体二、细菌1、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细菌无处不在:空气中、水中、土壤以及动植物的身体内,它们无处不在。
2、细菌按形态分为三种,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3、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4、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无细胞核)特殊结构:荚膜:保护细菌鞭毛:使细菌能在液体中运动5、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好处:(1)食品发酵:醋酸菌→陈醋棒状杆菌→味精乳酸菌→泡菜、脱脂乳(2)生物制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3)生产沼气甲烷细菌(4)增加土壤肥力根瘤菌坏处:肺炎双球菌使人生病,细菌使食物腐败变馊6、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利用腐生细菌(腐烂、分解)动植物动植物遗体7、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六年级青岛版的科学知识点

六年级青岛版的科学知识点科学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六年级的青岛版科学教材中,有许多有趣且实用的知识点,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科学知识。
一、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属性:物质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有其独特的性质,例如颜色、形状、大小、硬度等。
物质还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2.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各种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但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则是指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3. 能量的转化:能量是使事物发生变化的能力。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例如热能、机械能和电能等。
能量的转化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二、生物与环境1. 植物与环境:植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于动物,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进行能量转化,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植物也可以通过蒸腾作用调节体温,保持生长发育。
2. 动物与环境: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它们通过自身行为和结构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例如,沙漠地区的动物可以通过长时间不进食和蓄水来适应干旱的环境。
3.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包括捕食关系、共生关系和竞争关系等。
这些相互关系对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三、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及其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废物排放等,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科学探究1. 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验证科学现象和规律。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制定实验计划、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有:流感、狂犬病、脊髓灰质炎、麻疹、非典、艾滋病等。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被动物咬伤。
3、如何预防病毒引起疾病?多运动、注射疫苗、远离人多的地方、切断传播途径。
4.病毒的对人有益的方面:1.制作疫苗;2.清除有害物质;3.制作杀虫剂。
5、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6、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7、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形菌。
8、细菌对人有益的方面:食品发酵、生产沼气、增加土壤肥力、生物制药。
对人有害的方面:1.使人患病2.使食物变质,引起食物中毒。
9、细菌适应能力极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
动植物遗体分解成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0、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要防止物品发霉,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保持干燥。
食物可以放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进行保存。
11、食品发霉的原因:高温、潮湿、时间过长、通风不畅。
防止发霉的办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晒干、通风、腌制等。
12、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13、真菌对人有益的方面:1.制造抗生素;2.作酱油;3.作豆腐乳;4.做面包,馒头;5.生产农药;6.生产工业原料。
真菌对人有害的方面:1.使食品和其他物品变质,危害身体健康。
14、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最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最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填空题: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可分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3、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目前已经发现的真菌约有8万种。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的物质,叫化学变化。
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化。
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
11、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
12、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
16、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蠕动,它的运动器官是腹足。
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18、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19、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
2022新课标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遗传和变异第1课细胞1.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2.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于17世纪发现并命名的。
3.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4.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除这些结构外还有液泡、细胞壁,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5.有孔虫属于单细胞生物。
第2课像与不像1.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橘生淮南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3.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4.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
5.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3课灭绝的生物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作化石。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单元微生物第4课细菌和病毒1.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细菌有杆状、球状和螺旋状等形态。
3.病毒也是一类微生物。
4.病毒个体非常微小,绝大多数要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5.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6.虽然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很多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致病。
例如: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于正常菌群,常存在于人的体表皮肤、鼻腔,一般不引发疾病,但在一定条件下能引发皮肤感染、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7.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8.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9.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细菌病毒,也叫嗜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病毒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附着→注入遗传物质→复制→释放),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病毒分三类:动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4、预防由病毒引起的疾病:(1)、切断传播途径(2)、注射疫苗(3)、注意卫生(4)、锻炼身体5、病毒的用处:好处:疫苗-利用病毒制造碎色病毒--培育带白边的郁金香矮小病毒--培育盆景坏处:病毒使人产生疾病二、细菌1、细菌无处不在:空气中、水中、土壤以及动植物的身体内,它们无处不在。
细菌按形态分为三种,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好处:(1)食品发酵:醋酸菌→陈醋棒状杆菌→味精乳酸菌→泡菜、脱脂乳(2)生物制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3)生产沼气甲烷细菌(4)增加土壤肥力根瘤菌坏处:肺炎双球菌使人生病,细菌使食物腐败变馊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利用腐生细菌(腐烂、分解)动植物动植物遗体5、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2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1变2,2变4,4变8......一直分裂下去,一昼夜可以分裂72次,就能获得47万亿亿个后代;36个小时可分裂108次,产生的全部菌体将能铺满地球一尺多厚。
6、在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鸡或鱼内脏埋在其中,一段时间后内脏消失了,土壤中的腐生细菌把内脏腐烂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三、馒头发霉了序号环境发霉情况1 温暖(阳台)、潮湿(滴水)发霉发霉最早,面积大2 温暖(阳台)、干燥(烘干)发霉面积适中3 低温(冰箱)、潮湿(滴水)发霉面积适中4 低温(冰箱)、干燥(烘干)发霉发霉晚,面积小2、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面包、腐烂水果散发的酒香),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病毒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附着→注入遗传物质→复制→释放),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病毒分三类:动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4、预防由病毒引起的疾病:(1)、切断传播途径(2)、注射疫苗(3)、注意卫生(4)、锻炼身体5、病毒的用处:好处:疫苗-利用病毒制造碎色病毒--培育带白边的郁金香矮小病毒--培育盆景坏处:病毒使人产生疾病二、细菌1、细菌无处不在:空气中、水中、土壤以及动植物的身体内,它们无处不在。
细菌按形态分为三种,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好处:(1)食品发酵:醋酸菌→陈醋棒状杆菌→味精乳酸菌→泡菜、脱脂乳(2)生物制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3)生产沼气甲烷细菌(4)增加土壤肥力根瘤菌坏处:肺炎双球菌使人生病,细菌使食物腐败变馊4、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利用腐生细菌(腐烂、分解)动植物动植物遗体5、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2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1变2,2变4,4变8......一直分裂下去,一昼夜可以分裂72次,就能获得47万亿亿个后代;36个小时可分裂108次,产生的全部菌体将能铺满地球一尺多厚。
6、在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鸡或鱼内脏埋在其中,一段时间后内脏消失了,土壤中的腐生细菌把内脏腐烂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三、馒头发霉了1、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霉菌)。
序号环境发霉情况1 温暖(阳台)、潮湿(滴水)发霉发霉最早,面积大2 温暖(阳台)、干燥(烘干)发霉面积适中3 低温(冰箱)、潮湿(滴水)发霉面积适中4 低温(冰箱)、干燥(烘干)发霉发霉晚,面积小2、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面包、腐烂水果散发的酒香),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3、真菌与人类的关系:(1)生产药品,青霉素、红霉素制造抗生素、。
(2)生产食品,例如腐乳、酱油、葡萄酒、面包。
(3)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使食品和衣服发霉。
4、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高温消毒、真空包装、冷藏或冷冻法、放干燥剂5、防止衣物发霉的方法:勤洗勤晒、干燥通风、真空包装四、食用菌1、有的蘑菇有毒,不要用手直接接触。
采集时要用镊子将采集的蘑菇及时装入塑料袋中,采集完及时洗手。
不要食用采集的蘑菇,以免中毒。
2、把成熟的蘑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敲,发现:会有许多小黑点掉下来,生有孢子的结构是菌褶。
3、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4、食用菌:金针菇、平菇、香菇、双孢蘑菇、银耳、灵芝、猴头菇、木耳5、怎样识别有毒蘑菇:一看颜色。
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二看形状。
无毒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菌轮,菌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三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四闻气味。
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五、蜡烛的变化1、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物质。
2、形态变化:捏橡皮泥、弯折铁丝、打碎玻璃、冰融化、布制作衣服、折叠纸玩具产生新物质:鸡蛋在醋中产生气泡、划火柴、纸燃烧、铁生锈3、蜡烛燃烧的实验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有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1、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少许其他杂质。
2、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六、食盐和水泥1、像食盐、白糖、等物质,溶于水中之后,通过蒸发,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化。
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
2、水泥加热加热粉碎食盐水水泥凝固(水泥块)3、生活中的可逆变化:玻璃的变化、水的三态(水变冰、冰变水、水变水蒸气、水蒸气变水、冰变水蒸气、水蒸气变冰)变化、金银首饰4、生活中的不可逆变化:树-椅子、种子发芽、花生-花生油、土壤-砖、西瓜-西瓜汁5、物质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废品(不可逆变化)、森林大火(不可逆)、废水(不可逆)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食盐的变化实验材料:杯子、玻璃棒、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石棉网、坩埚实验步骤:1、向杯子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倒入坩埚中,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实验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2、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分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材料:杯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坩埚试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干锅,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没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七、铁生锈1、铁锈是产生的新物质从颜色(棕红色)、形状(易折断)、磁性(无)、导电性(无)2、铁钉生锈的条件:空气与水同时存在(空气与水的交接处)、酸、碱、盐加重生锈。
3、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加瓷、镀金属(铬)等。
4、铁生锈的害处:浪费资源、引发事故、引发疾病实验名称:铁生锈实验材料: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步骤:1.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2.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3.半瓶水,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实验现象:水中,轻微;一半水、一半空气,严重;空气中,轻微;醋、碱、盐、水中,严重生锈;油中无锈。
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加快生锈。
八、牛奶的变化1、牛奶(四分之一)+醋=混合物凝集现象不能同食(空腹不能喝饮料)牛奶(四分之一)+啤酒=絮状不能同食(喝酒前后不能喝牛奶)牛奶(四分之一)+食盐=没有变化牛奶(四分之一)+柠檬汁=沉淀生成(形态变、产生新物质)不能同食(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3、牛奶的营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科学饮用牛奶的方法:(1)不宜空腹喝牛奶(2)不能和酸性食物同食(3)不宜放置时间过长(4)晚上喝比早上喝好(5)注意保质期4、过期牛奶利用:擦皮鞋、擦拭地板、除去衣服上的墨迹、美容护肤、浇花、擦拭皮制家具……实验名称:牛奶的变化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实验步骤:1、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3、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4、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牛奶(四分之一)+醋=混合物凝集现象牛奶(四分之一)+啤酒=絮状牛奶(四分之一)+食盐=没有变化牛奶(四分之一)+柠檬汁=沉淀生成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九、静止和运动1、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2、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3、从宏观上讲,自然界一切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此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不改变,此物体是静止的;十、距离和时间1、距离=速度×时间2、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从位置、方向、和快慢三方面3比较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距离远,速度快;距离近,速度慢。
相同距离内,时间少,速度快; 时间多,速度慢。
4、骑自行车速度20千米/小时,汽车的速度110千米/小时,飞机的速度1000千米/小时,子弹的速度3000千米/小时十一、改变物体运动状态1、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2、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
3、运动的小车遇到障碍物时,车上的木块会前运动4、汽车突然开动,乘客向后倾汽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左拐弯,乘客向右倾右拐弯,乘客向左倾5、当我们把盛满水的盆沿水平方向快速移动的时候,水不容易泼出去,水受到盆壁的阻力。
实验名称:惯性试验实验材料:鱼缸一个,鸡蛋一个,光滑的薄木板一块,小锤一个。
实验步骤:1.把鱼缸装入二分之一的水,盖上薄木板,然后把鸡蛋放在木板上面。
2.用小锤沿水平方向迅速敲击木板,看鸡蛋如何运动。
实验现象:鸡蛋会掉进水里。
实验结论:鸡蛋没有随木板一起运动,而是保持了它原有的运动趋势,木板抽掉后,只好掉进鱼缸内,说明鸡蛋具有惯性。
十二、物体的运动方式1、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
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孤立存在,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运动方式特点运动轨迹物体移动直线运动转动围绕中心点做圆周运动风车风扇扇叶滚动滚动=移动+转动车轮的转动钟摆、雨刷摆动不固定点做来回往复运动2、锯木头:振动+移动风扇:转动+摆动跷跷板:移动+摆动火车:移动+滚动直升飞机:移动+转动十三、动物的运动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样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1、着密切的关系。
2、动物在水中适应环境运动方式是游泳(鱼),在陆地上适应环境运动方式是爬行(蛇、蜥蜴)、行走(人)、奔跑(豹子)、跳跃(袋鼠、兔子),在空中适应环境运动方式是飞行(鸟)。
器官钢毛。
4、马是四肢运动的动物,四肢的常规运动方式是对角线换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交替循环。
5、蜗牛速度:50厘米/小时,蛇的速度:1.5米/小时狗的速度:55-60千米/小时斑马速度:80千米/小时马的速度:20千米/小时猎豹的速度:113千米/小时鸵鸟速度:60千米/小时藏羚羊速度:80千米/小时人最快奔跑速度:36千米/小时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十四、白天与黑夜1、17世纪,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所以地球上就有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被称为地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