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与利用(一)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与利用(一)
分类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请对下列物体进行分类:水、铁、玫瑰、香樟、石榴、苔藓、蕨、海带、人、猩猩、金鱼、蚯蚓、蜗牛、蚱蜢
生:编制分类检索表
我们对物质进行分类也可以参照这样的方法进行
二、共同探究,学习新知
现有下列物质,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说一说你的方案:
1、纯净的空气2、液态氧3、硫4、矿泉水5、干冰6、胆矾7、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残留物8、碘酒9、乙醇10、浓硫酸。
4.从C、H、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密度最小的气体。(2)煤气。(3)干冰。
(4)碱。(5)盐。(6)金属氧化物。(7)酸。
5.根据物质的组成不同,指下列物质分别属于什么类别
沼气、甲烷、碘酒、碘、二氧化硫、氧化钙、大理石、碳酸钙、硫酸、氯化钾、氧化铜、氯化银、氢氧化钡、氢氧化铁;
生:先独立思考进行分类,然后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随记
方法一: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1、4、7、8、10;属于纯净物的是2、3、5、6、9。
方法二:按常温下的状态分:固态………液态……气态……
方法三:按是否含有氧元素分:有氧元素…………无氧元素……
思考:
1、为什么纯净的空气是混合物?
2、为什么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残留物是混合物?
小结:各物质的性质是不同的,通过实验,可确定未知物质性质,从而推断出物质。
作业
教后
反思
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随记
2)1、水银2、水3、浓盐酸4、氢氧化钠溶液5、二氧化硫气体6、硫酸铜溶液7、酒精8、氧化铜粉末,根据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类
按颜色分,有色物质:1、6、8无色物质:2、3、4、5、7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新授课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新授课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Na2CO3 Na2SO4 K2CO3 K2SO4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物质所属 类别。
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பைடு நூலகம்
氧化物
CO2 CaO
小结: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
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 应的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 供便利,实现高效。
作业:
请大家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分类
Na2SO4 NaNO3 Na2CO3 K2SO4 K2CO3 KCl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阅读P24第一段,认识分类法在学习科学技术中的应 用。
2、阅读思考与交流(1),能说出初中所学化学物质种类 和化学反应类型,能举例说出其它方面分类的例子, 知道分类的普遍性。
3、学生阅读P24倒数第一段及图2-2,归纳交叉分类的含 义及方法。
超市按照商品的用途将商品进行了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 一起的方法。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会怎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
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思考与交流
1、请回顾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
纯净物氯醋化酸钠、氧氯单质化合物、氧气气硫化酸镁(按性质不同)(按元素组成不同)由由氯氧一两无 化化化金非有氧钠镁种种机 合?气机属 金、 、、铁元或物硫 高属氯、酸 锰素 两气镁酸…组组 种钾…成成 以由 含氧氧 酸 碱 盐的的 上化碳 碳化化镁纯元以 的硫 氯?物合素净酸 化氢外 化钠物组物氧、的合(按元素组成不同)素中元物。成。化高其物组一素。钠锰的由酸金氧、非氧它(二成种的氧纯钾氢氧两属化金化化元碳,是化化净氧镁种物属物碳素的氧其合化物元钙。
高锰酸钾
化合物 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
醋酸
除外)
二、常见的物质
镁 硫 氧气
氧化镁
盐酸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钙
氯化钠、高锰酸钾
根据上述物质分类图,对镁、硫、 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盐酸、氢氧 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9种物质进行 分类。
每只烧杯中都装了什么物质?
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蔗 糖、食盐、冰醋酸、 无水硫酸铜粉末、色 拉油、高锰酸钾、碳 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 物质,你能用实验方 法区分出7只烧杯中所 装的物质各是什么吗?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 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辨认 它们,人们常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一、物质的分类的方法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从不同 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视察图中物质,并按它们的颜色和 状态进行分类。
按颜色分类
按状态分类
按颜色分类
有色
无色
物质
物质
MgO 白色
O2
KMnO4 H2SO4
紫黑色 CH3COOH
Cl2
NaCl
黄绿色
按状态分类
固态 液态 气态 物质 物质 物质
O2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应用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应用
新情境·激趣入题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图1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图2 图书馆使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当你走进大型商场的时候,会很顺利地购买到自己称 心如意的商品;当你走进图书馆的时候,会很快借阅到自己 需要的书籍,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总是把大 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所谓分类,就是 根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研究对象区分为不同种 类的逻辑方法。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思维导图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细品教材 1.分类的概念及作用 分类即根据事物的特点对不同的事物分别归类,并且 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 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 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好地帮助我们 认识物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联系。
大家好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1.1 集合的概念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1.1.1 集合的概念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简单分类法 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先设定一个标__准______,然后进行 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交_叉__分__类__法_____、树_状__分__类__法____等。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按 颜 色 分 类
白色
无色
黄绿色 无色
无色
白色
紫黑色
物质分类的方法
活动:观察下图中的物质,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进行分类?
气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按 状 态 分 类
气态
固态
固态
物质分类的方法
思考:如何对物质进行科学分类? 物质的性质、用途与物质的组成有密 切关系。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
科学上常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 物质进行分类。
第 一 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 更好地研究和认识它们,需要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
问题:如何对物质进行分类? (1)选择分类标准
(2)仔细观察和研究
(3)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
活动:观察下图中的物质,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
活动:观察下图中的物质,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进行分类?
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活动:请根据以下金属的特性列举它们的用途。
金 属 特 性 用 途
质地较软,延展性是金属 中最好的,价格昂贵,在 空气中稳定,不易与水、 二氧化碳、氧气反应。 非常优良的导体,较柔软
金(黄金)
银 锡
装饰品、 储备货币等 做导电材料 做焊接材料
熔点低


1.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 食器皿?试举出 2 种原因。 较贵、较软不坚固易变形。 2.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 不用锡制造? 铁表面镀锡可以防止生锈,锡的熔点低, 而且硬度小,易变形。
知 识 小 结
The End
常见物质的分类
金属(K、Na、Fe、Cu、Ag等)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件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件

纯净物
物质
混合物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碱 盐
氧化物
化合反应(A+B=AB)
四种基本 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得失氧 非氧化还原反应
垃圾分类回收
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特点:同 层次中各 类别间相 互独立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 正确答案:B A.混合物 B.化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
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正确答案:C
A.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是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是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是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
离子组成的物质
如何证明某化合物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用测定该物质的熔点或沸点的方法
15-18
16-20
液态烃和 固态烃混 合物 20-30 30-40
沸点范围
用途
30-150 ℃ 在油脂、橡胶、油漆生产中作溶剂
220 ℃以下 飞机、汽车以及各种汽油机燃料
150-250℃ 喷气式飞机燃料
180-310℃ 拖拉机用燃料、工业洗涤剂
200-360℃
重型汽车、军舰、坦克、各种高速 柴油挺燃斑
钠盐 钾盐
阳离子
K2SO4 K2CO3
硫酸盐 碳酸盐
阴离子
盐的分类也可从溶解性来分类 易容性、可溶性、微溶性和难溶性的盐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 (标准)不同
前提
同一事物可同时 分属不同类别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化学苏教版高中必修1(新课标】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化学苏教版高中必修1(新课标】

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第1课时)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分类”与“物质的转化”。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要求“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能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形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和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点”。

所以,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两种分类方法。

两种分类方法的教学价值是:(1)分类有层次性。

这对后续胶体和电解质概念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胶体是分散系(混合物)范畴下的概念,电解质是化合物下的概念。

(2)对物质进行多角度的分类更利于全面研究与认识物质的性质,如可以从物质类别属性来研究,也可以从化合价角度来分析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对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还可以从离子的角度分析。

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价值,在教学时要渗透分类的层次性和多维性。

由于教学的阶段性,对于交叉分类不可能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但是可以引导学生开启如何从类别属性来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

教材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出发引出新的知识,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教材中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与初中化学进行合理衔接,为高中化学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知识。

教材还为教师开发利用其它教学资源留下通道,从本质上说教材内容是在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帮助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教学目标1.能以不同视角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初步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

2.在物质转化的学习中,感受化学在创造物质方面对人类的贡献。

3.在分类方法的应用中,体验分类法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着重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和“科学探究与模型认知”的要素。

教学目标2:着重反映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要素。

教学目标3:着重指向“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要素。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物质分类预测性质教学形式直观形式材料分析实验形式学生思考实践形式比较拓展教学步骤▍情境设置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人们能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新课学习教师引导:按照楼层分布等目录式的指引就可以找到。

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一课时) 新教案

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一课时)  新教案

老师姓名费飞学生姓名学管师学科名称科学年级上课时间月日_ : --_ : 课题名称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物质的分类以及利用教学过程【知识梳理】1、物质分类2、混合物与纯净物比较混合物纯净物区别①宏观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②微观组成: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③无固定组成,无固定性质④各物质保持其原来的性质①宏观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②微观组成: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③有固定组成,有固定性质④各成分不保持其原有的性质联系()−−−−−−−−−→←−−−−−−−−−不同物质简单混合用物理方法过滤,结晶,蒸馏或化学方法分离纯净物混合物3、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无机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如:CH4、C2H5OH等联系−−−−−−−−−→←−−−−−−−−−某些不同单质通过化合反应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单质化合物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典型例题】例1:固实验室中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为了区分它们,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

你认为不能把两者区分开来的是( )。

A.进行导电性试验,能导电的是饱和食盐水B.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压强较大的是饱和食盐水C.分别加入少量食盐晶体,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食盐水D,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能看到钠离子的是饱和食盐水精析:能否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区分开来,关键在于选项中的试剂或条件能否使两者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因为饱和食盐水能导电而蒸馏水不能导电,故A选项能将两者区分开来;因为饱和食盐水的密度比蒸馏水大,所以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饱和食盐水较大;由于食盐水是饱和的,所以它已经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而蒸馏水则可以溶解食盐;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物质的微观世界,观察不到两者的区别,所以不能区分。

其实,区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用蒸发的方法,有晶体析出的是食盐水;将一木块投入两种液体中,浸入体积较大的为蒸馏水;放一新鲜的蔬菜菜梗,菜梗变萎蔫的是饱和食盐水;取两份体积相同的液体,放在天平的两端,沉下去的一端放着的是饱和食盐水;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饱和食盐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物 物
不同物质 (不同分子)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质 的纯净物;如CO2 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同种物质 (同种分子) 单 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如O2.C60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Fe.Hg.Al). 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 非金属单质(C.S.H可能是混合 2). 石墨混合,氧气和臭氧混合 物,如空气 稀有气体单质(He.Ne.Ar)
同种分子 ②有固定组成和性质 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混合物: 不同分子 ②无固定组成和性质 现有: ①纯净的空气 ②液态氮 ③硫磺 ④矿泉水 ⑤干 冰 ⑥胆矾 ⑦碘酒 ⑧浓硫酸 ⑨乙醇; 其中属于混合物 的有: ①④⑦⑧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②③⑤⑥⑨.
物 质
1.日常生活中的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 纯净物的是( C ) A.调味用的食醋 B.取暖用的煤 C.降温的冰水混合物 D.炒菜用的铁锅
NaCl 无气味物质: MgO
有气味物质: CH3COOH
H2SO4 KMnO4 Cl2
O2
物质分类的方法一:
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 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1.从物理性质的角度思考分析下列几组物质 有何不同之处? (1)KMnO4和KClO3 (2)氧气.水和食盐 (3)O2和SO2 (4)KCl和CaCO3
3.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BD ) A.有机物.混合物 B.纯净物.化合物 C.化合物.单质 D.单质.金属 4.在我们的身边,下列物质存在最多的是( B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单质 D.化合物 5.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B ) A.液氧. B.胆矾. C.氨水. D.空气. 6.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A.水银,氧气 B.石灰水,高锰酸钾受热后产物.( C ) C.天然水,冰水混合物 D.精盐,石灰水. 7.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 A ) A.同一种物质构成 B.同一种原子构成. C.同一种元素组成 D.相同质子数构成.
2.观察下列几组物质,并对它们加以区别分类. (1)浓盐酸和浓硫酸 (2)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3)水和蔗糖水 (4)氯化钠和氯化银固体
从物质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指出下列几组物质 里,各物质间的不同之处? 1.CO2 和 CO 2.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O2不能燃烧 CO可以燃烧 使紫色石蕊变红 使紫色石蕊变蓝
回顾下列几组物质里各物质的 化学性质,指出根据哪一化学性质 可以将它们进行分类 1)氢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木炭. 一氧化碳.氮气 2)稀硫酸. 氢氧化钾溶液. 氯化 钠溶液. 稀盐酸. 硫酸钠溶液.氢 化钠溶液
探究
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
7只烧杯中分别 装有蔗糖.食盐. 冰醋酸.无水硫 酸铜粉末.色拉 油.高锰酸钾.碳 酸钠溶液中的某 一种物质,你能 用实验方法区分 出各烧杯所装的 物质各是什么吗?
性质
决 定
用途
根据金属的一般属性和每种金 属独特性质,综合考虑在不同 的需要下选择使用不同的金属
1.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 制造煮食器皿?试举出二种原因。
(1)银是重金属,易发生重金属中毒; (2)银太贵,银太软。
2.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 制造,而不用锡制造?
因为锡较软,能用小刀切削,镀锡的铁使铁不会 被腐蚀(锡的化学性质稳定),而且锡无毒
• (2)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O2、N2、Fe、S等 A.特征: ①同种元素组成 ②是纯净物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②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金属 Cu Fe Mg等 C.分类: 按性质不同 非金属 O2 C S等 D.注意点: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
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
按元素组成
常见的物质分类

硫 氧气
氧化镁 盐酸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钙 氯化钠、高锰酸钾
根据上述物质分类图,对镁、硫、 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盐酸、氢氧 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9种物质进行 分类。
1、实验室中的药 品常按物质的性质、 类别等不同而有规 律地放置。在做 “酸的性质”实验 时,实验桌上部分 药品的摆放如左图 所示。某同学取用 KOH溶液后应把它 放回位置( D )
熔点-7.2℃, 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非金属单质。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黑色 固体
红色 固体 (红磷)
碳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CO, 完全燃烧生成CO2。
磷常见有红磷和白磷, 白磷的着火点只有40℃。
金属与非金属的比较:
金属
颜色
非金属 不具金属光泽. 有多种颜色
无延展性 无可锻性 硬度不一致 一般导电能力差 一般导热能力差 密度低 熔点低
探究
提 出 问 题 设 计 方 案
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
阅读P43 图2-4
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 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 钾.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能否用实 验方法区分所装的物质各是什么? 启发: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 性,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可燃性 等,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来区分 和辨别物质.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 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 人们常常要对它们分门别类.
怎样对自然界物质进行分类呢? (1)仔细观察和研究 (2)选择标准 (3)分类
白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有颜色 无 色
氯化钠(白色).氯气(黄绿色) 黄绿色 氧化镁(白色) 高锰酸钾(紫黑色)
白色
硫酸.氧气.醋酸
方案一
各取少量的物质,溶于水,观察溶解 情况和颜色等变化.
⑴不溶于水,淡黄色液体: ——色拉油 ⑵紫黑色固体,溶于水能形成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 ⑶蓝色溶液: ——无水硫酸铜粉末 ⑷无色溶液: ——蔗糖.食盐.冰醋酸.碳酸钠 ①闻气味: ——有酸味的是冰醋酸
②滴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的是碳酸钠 ③滴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食盐
注 意:
(1)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 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金 属石墨也能导电,也能导热,也有金 属光泽。 (2)金属在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 一般都是固态;非金属在常温,除溴 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非金属的外观及性质
名称 溴 硫 碳 磷 外观
红棕色 液体 黄色 固体
其他性质
紫黑色
按颜色分类
液体 固体 固态 液态
液体
气体 气体
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硫酸.醋酸
固体
氯气.氧气 气态 固体
按状态分类
活 动
你能设计出另外的分类方法吗? 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按溶解性不同分:
NaCl H2SO4 可溶物质: Cl2 KMnO4 难溶物质: O2 MgO CH3COOH
按气味不同分:
混合物 5.8.10.11.12
物 质
纯 单质 1.2.3.7.9 净 物 化合物 4.6
金属单质 1 非金属单质 2.3.7.9
常见的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 金
外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性质
用途
装饰品, 货币,珠宝
摄影,首饰, 优质导线 制保险丝
银 锡 铝 铁

金黄色 较软,延展性最好,价格昂贵 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稳定) 固体 银白色 非常优良的导体,较柔软. 固体 银白色 熔点低 固体 银白色 质轻,延展性,导电导热性 固体 银白色 铁磁性,纯铁较软,易导热,是 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元素 固体 易热胀冷缩,有毒, 银白色 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 液体





黄色液体为色拉油 紫黑为高锰酸钾
有味液体为醋酸 无味液体为碳酸钠 蓝色为硫酸铜粉末


黄 紫黑

溶于 无无 水 加硝 无 有 酸银 现 沉 … 象淀

无现象为蔗糖 有沉淀为食盐
科学上是如何将物质分类的呢? 答:科学家常常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
优点:组成为内部结构,较为准确;组成决定 常见混合物: 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有利于全面认识物质.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空气,矿石,合金) ①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一般不含碳元素 碱 (除碳的氧化物、 碳酸及碳酸盐外)盐
• (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 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H2O、P2O5、Fe2O3、CuO等
A.特征: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必含氧元素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属于化合物 ②是否由“二元一氧”组成 C.分类: 金属氧化物 CuO Fe2O3 CaO MgO等 非金属氧化物 CO2 CO H2O SO2等
有金属光泽. 大多数银白色
延展性 良好延展性 可锻性 有可锻性 硬度 一般硬度较大 导电性 良好的导电体 导热性 良好的导热体 密度 密度高 熔点高 熔点
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 属还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 答:做导电性实验,能导电的是金属, 不能导电的是非金属(石墨除外)
还有其他方法吗?
1)放在光照处,根据颜色可分辨,具有特殊 金属光泽的是金属单质,反之是非金属单质 2)手拿单质在火边烤,根据导热性可分辩, 手感到单质发烫的,具有导热性是金属,反 之是非金属 3)用硬物单击单质,可根据可锻性来分辨, 可锻的是金属,重击后碎裂的是非金属 4)用力拉单质,可根据延展性来分辨, 伸长的是金属,发生折断的是非金属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纯净物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 E.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2.有下列12种物质:(1)铝 (2)白磷 (3)金刚石 (4)水 蒸气 (5)酸奶 (6 )硫酸 (7)碘 (8)铁矿石 (9)液氢 (10)食醋 (11)酱油 (12)纯净的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