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课时)

合集下载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件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件

探究 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
设计 方案
看状态
方案二
紫黑色
高锰酸钾
固态 看颜色
加水
白色
变蓝色
无水硫酸铜粉末 无现象 蔗糖
黄色
溶解 加
AgNO3
变浑浊 色拉油
液态 看颜色
无现象
冰醋酸
无色 加酚酞
食盐
变红色
碳酸钠溶液
常见物质的分类


根据上述物质分类图,对下列
物质进行分类。
金属

非金属

非金属

金属氧化物
【用途】用于制造硫酸、亚硫酸、硫化物、二硫化碳、黑色火药、火柴、纸 张、橡胶、药物、杀虫剂等。用作农药无机杀菌剂时, 在小麦、橡胶、果树、 药材、蔬菜、瓜果、棉花等多种作物上能有效的防治白粉病和害螨;当病害 普遍发生时可与三唑酮、白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混合使用, 能明显提高防治 白粉病的效果, 并兼治赤霉病、锈病等病害。
性质?
相似组成: 含碳元素.
相似性质: 1、大多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 (和水) 2、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碳产生. 3.大多难溶于水,而能溶于有机溶剂。
1.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中
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A)
A.四氧化三铁 B.河水
C.稀盐酸 D.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C.分类:
②是否由“二元一氧”组
金成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探究 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
阅读P43 图2-4
提 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酸、 出 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 问 钠溶液中的某一种,能否用实验方法区分所 题 装的物质各是什么?

化学1必修2.1《物质的分类》教案

化学1必修2.1《物质的分类》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尤其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认识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能尝试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教学重点、难点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在同学们眼中,什么是化学?物质世界是怎样的呢?我们都知道,巧克力是情人节的首选礼物,这是为什么呢?经研究,发现在巧克力中含有一些物质,食用后能令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这样的氛围中,爱人更加可爱。

这就是为什么要送巧克力了。

再如臭脚丫,那种气味可不敢恭维,是什么物质如此难闻呢?原来是一种叫做“硫醇”的物质作怪,硫醇的结构与我们学过的乙醇相似,只是其中的氧换成了硫。

化学家研究了硫醇,又利用其特殊的气味,将其少量添加到无色无味的煤气中去。

这样万一煤气泄漏,我们就能闻到其气味了。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目前已知物质的种类超过千万种,每年还有大量新物质不断被合成出来。

这么多的物质,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呢?一种一种地去学习,现实吗?化学家们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出其内在的规律。

每一类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相似之处,有利于我们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下面请看一些你生活中物质的分类——播放PPT——各种分类。

板书物质的分类1. 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会怎样?板书并讲述2.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

交流与讨论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按一定的依据对教材P25“交流与讨论”的物质进行分类。

引导得出结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非均匀混合物:混合物均匀混合物:非金属单质:按组成分单质金属单质:纯净物有机化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酸:无机化合物碱:盐:……问题解决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2014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师优选教案 浙教版

2014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师优选教案 浙教版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一)【触境生情】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当你看到街上的一个个垃圾桶,一袋袋垃圾时,你是否想过这些垃圾的归宿?当然,里面的纸片、瓶瓶罐罐可能在被运往垃圾处理厂之前就被拾荒者拿到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剩下的菜叶、果皮能够腐烂降解,但是塑料袋等废弃物就无法降解,形成白色污染。

“我们可以不研究飞机,但不能回避垃圾。

” 据了解,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中,厨渣果皮等有机物占37%,陶石土灰等无机物占42%,纸类、塑料橡胶皮革、纺织纤维、玻璃、金属等可回收无机物占10%。

垃圾的重要性可以上升到国策的高度上来谈论,因为它关系民生,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

我国正在积极倡导垃圾分类,但由于没有实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具体实施起来很难。

很多城市曾在各主要街道设置了分类垃圾箱,但是收效甚微,垃圾分类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你的积极响应。

【品味情景】1.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认识物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如存在状态、组成、性质、用途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2.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氧化物又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两类。

4.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氰化物等也属于无机物。

无机物大致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物质,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氰化物,硫氰化物。

【导向捷径】例 1.小李给出了一组物质,让小江猜想中间遗漏了哪种物质?待选物质有:四氧化三铁、水、氮气、二氧化硫。

小李给出的这组物质的排列顺序为: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水银、X、硫酸、碳、铁、高锰酸钾。

你知道X是哪种物质吗?解析.将物质进行分类有多种依据,可以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坚硬度等等;也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组成进行分类,解题时要学会整体观察。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

九年级科学上导说稿0928 主备人:陈营军审核人:陈营军使用时间:10.22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一、知识要点1(表中所述性质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

如石墨。

)2.常见非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石墨:熔点极高,是良好的导电体。

(2)硫:黄色固体粉末,熔点低、易燃烧,可用于制炸药。

3.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铁: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和铁磁性。

制成各种铁合金,广泛用于机械、建筑、医疗等行业。

(2)铜:具有紫红色的金属光泽,密度大,纯铜质软、韧性好、富有延展性、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常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及导热器具,还可制成各种铜合金(黄铜、青铜、白铜)。

(3)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轻金属,密度小,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导热性。

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铝箔包装等。

铝合金外表美观,轻而坚韧,具较强的抗腐蚀性能,还可作建筑装饰材料及汽车、飞机、火箭、人造卫星的制造材料。

(4)金:质地软,延展性是金属中最好的,价格昂贵,性质稳定。

多用于收藏保值、制装饰品。

(5)银:质地较软,是电、热的优良导体,价格较贵,常用于制装饰品。

二、重要提示1.金属的延展性是指常见金属通过敲打或轧压能够延伸而不易碎裂的特性。

2.在元素的文字符号中,带“金”字旁的都为金属元素。

大部分的金属由于其熔沸点较高,故在常温下大多数为固态,汞是唯一的液态金属。

3.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如非金属石墨也能导电、导热。

科学广场钛钛是一种很特别的金属,钛的质地非常轻盈,密度仅为4.51克/厘米3,但强度却与钢铁差不多,同时又十分坚韧和耐腐蚀。

钛不像银会变黑,在常温下终身保持本身的色调。

钛的熔点为1800。

C,与铂金相差不多,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在-253℃~500℃这样宽的温度范围内都能保持高强度。

由于具有这些优点,钛被大量用于制造军用超音速飞机的结构部件,也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壳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壳体等,有“太空金属”之美称。

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探究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探究实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2.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体系,它研究的(填"是"或"不是")某种物质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由此可知,物质的性质不仅与有关,还与有关.
3.在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操作方法是,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你预测在滤纸上都有固体物质留下吗
2.Fe(OH)3胶体,CuSO4溶液和泥水的外观比较:另取两个小烧杯分别加入约25 mlCuSO4溶液,25 ml泥水,观察比较Fe(OH)3胶体,CuSO4溶液和泥水.Fe(OH)3胶体,CuSO4溶液都是的液体,泥水是的液体.静置,的分散质会下沉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在外观上.三种分散系中最不稳定的是,分散质粒子最大的是.
【实验用品】药品:蒸馏水,FeCl3饱和溶液,CuSO4溶液,泥水,食盐溶液,淀粉胶体仪器:小烧杯,量筒,酒精灯,铁架台(配铁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石棉网,胶头滴管,激光笔(或手电筒),玻璃棒,漏斗,火柴,滤纸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1.制备Fe(OH)3胶体:在洁净的小烧杯里加入约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FeCl3饱和溶液呈色.Fe(OH)3胶体呈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OH)3胶体,泥水的过滤:按"实验1-1"中过滤的装置和操作方法,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现象.过滤后的滤纸上:Fe(OH)3胶体,泥水.Fe(OH)3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填"能"或"不能")透过滤纸孔隙,这说明胶体和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顺序是.结论:溶液,胶体和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顺序是,三种分散系的稳定性顺序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液体的颜色不同不是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九年级科学上册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九年级科学上册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
①闻气味(qìwè有i):酸味的是冰醋酸 ②滴加盐酸(yán s有uān):气体生成的是碳酸钠
③滴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食盐
④无任何现象的是:蔗糖
第十七页,共二十五页。
从C、H、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
符合下列要求(yāoqiú)的化学式。
(1)密度最小的气体
类别
化学式
类别
化学式
单质
Mg、S、O2
金属
化合物 MgO、SO2、NaCl 非金属 Ca(OH)2、KMnO4
金属氧 化物
MgO
非金属氧 化物
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Mg S、O2
SO2
小结 : (xiǎojié)
物理性质 、化学性 • 根据物质
(wùlǐ xìngzhì)
质、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展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yīxià)你的学习成果
• 1、观察下列几组物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哪 些物理性质对它们分类
• A、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 • 利用浓盐酸、浓硝酸的挥发性或浓硫酸的吸水性 • B、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食盐(shíyán)溶液 • 利用颜色 • C、水、食盐溶液、蔗糖溶液 • 利用味道 • D、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氯化银 •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
123456 7
气味 溶解性
加热熔化
······
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答:各取少量的这七种物质(wùzhì),溶于水,观 察溶解情况和颜色等变化。
⑴不溶于水、淡黄色液体(yètǐ):色拉油
⑵紫黑色固体(gùtǐ)、溶于水能形成紫红色 溶液:高锰酸钾 ⑶蓝色溶液:无水硫酸铜粉末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案1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案1

学习任务单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利用物质的性质或组成不同,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2、学会利用不同的性质,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鉴别。

3、能够与同伴团结协作,交流探讨,共同提高。

【学练过程】:
【一】小组合作:将课本P41图中的物质进行分类?
1、按颜色可分为:
2、按状态可分为:
3、按照可分为:
4、按照可分为:【二】比一比,看谁写出的物质多?能够写你所学习过的物质的名称或者是化学式。

时间是30秒!
物质的名称:物质的化学式:
【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
要求:1、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即包括
①需要的药品:,仪器:
②实验步骤:③实验现象和结论:
2、动手做一做:
要求:①实验和记录要分工合作,认真填好记录表。

②用最少的步骤,最快的方法快速鉴别它们!。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2.1 物质的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2.1 物质的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学会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

2.掌握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3.初步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学习重点: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分散系的概念。

学习难点:分类法的应用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分类如果从不同角度入手就会有很多不同方法,例如,人类按照年龄分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按性别分分为男性和女性;按职业分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等。

同样的道理,化学物质从不同角度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二、推进新课教学环节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板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思考与交流]请尝试对HCl、SO2、CaO、KOH、Na2SO4、H2SO3进行分类。

(氧化物:SO2、CaO 酸:HCl、H2SO3碱:KOH 盐:Na2SO4 )(固体:CaO、KOH、Na2SO4 气体:HCl、SO2液体:H2SO3 )[讲解]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提问]对于Na2CO3,如果从其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从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阴离子来看,属于碳酸盐。

)[讲解]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因此,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采取多种分类方法,比如交叉分类法,就像我们刚才举的Na2CO3的例子。

[板书]1.交叉分类法Na2CO3钠盐Na2SO4钾盐K2SO4硫酸盐K2CO3碳酸盐[讲解](1)将事物进行分类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吉县皈山中学九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①)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杨月月 审核人:黄志强 班级: 姓名: 时间: -------------------------------------------------------------------------------
【学习目标•重难点】
➢ 知道分类研究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 学会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物质进行分类。

➢ 重点:物质分类的方法; ➢ 难点:物质分类的方法。

【预习指导•先学思考】
1.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需要按物质的 和 对它们进行分类。

分类研究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根据实验或已有的知识填写下表,并将空余部分补充完整
根据上表可将上述八种物质依据 ,分成
可将上述八种物质依据 ,分成
可将上述八种物质依据 ,分成
3.空气、海水、矿石、煤、硫酸溶液、石灰水、铝合金、生铁、饮料等物质组成的物质种类 单一的。

那么可以把以上物质分成 和 两类。

【探究活动•展示交流】
一、物质的分类标准
进行物质分类,关键是要抓住分类依据或各类物质的概念、特征。

1.根据物质的组成是否单一
H++酸根离子:举例:
金属离子(或NH4+)+OH-:举例:
金属离子(或NH4+)+酸根离子:举例:
任意元素+氧元素:举例:
2.根据纯净物的组成元素是否单一
3.根据单质中元素的性质差异
4.根据化合物的主要组成元素
5.根据化合物组成的离子或元素
【总结质疑•课堂检测】
小结
存在问题:
课堂检测
1.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

由此推断石油属于( ) A.化合物B.混合物C.纯净物D.单质
2.下列燃料属纯净物的是( ) A.甲烷B.天然气C.石油D.煤
3.建筑材料有砖、钢筋、水泥、生石灰、大理石、PVC塑料(聚氯乙烯)等。

对上述一些建筑材料主要成分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铁一单质B.氧化钙一氧化物C.碳酸钙一酸D.聚氯乙烯一有机物4.下列都是与生活相关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铝合金门窗B.新鲜牛奶C.医用酒精D.体温计中的水银
5.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石灰水B.石油C.清洁的空气D.甲烷
6.下面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
7.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是我们学习化学的
重要工具。

请你从给定化合价的H、C、O、K、N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每空只填一种物质):单质;金属氧化物;可作为复
单一:举例:
多种:举例:
易失电子:金属单质举例:
易得电子:举例:
稳定结构:举例:
任意元素:无机化合物举例:
碳元素:有机化合物举例:
合肥料的盐 。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化合物 ;有毒的氧化物 ;雪碧等饮料中常含的一种酸 。

安吉县皈山中学九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②)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杨月月 审核人:黄志强 班级: 姓名: 时间: -------------------------------------------------------------------------------
【学习目标•重难点】
➢ 能区分纯净物、混合物和单质、化合物等几类物质的概念; ➢ 知道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 重点:几类物质的概念; ➢ 难点:能区分各类物质。

【基础部分】
1.对镁、硫、氢气、氧化镁、二氧化硫、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这8种物质分类,填 入下表:
2.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可以用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
【要点部分】
一、辨析以下概念。

注意:结晶水合物(如五水硫酸铜)组成固定,为纯净物。

注意:
1)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单质(如02和03混合,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可能属于混合物
2)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
3)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CO、CO2和SO2、SO3)
3、化合物主要有和两大类
(1)有机物:含有元素的化合物(除了CO、CO2、H2CO3及碳酸盐以外)举例: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它是的主要成分。

都是有机物。

(2)无机物:不含的化合物。

氧化物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化物(“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举例:氧化物:;含氧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二、单质按性质不同分和。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自学归纳金属常见的性质
应用: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料。

由些可以看出铝合金具有等优良性质。

【拓展部分】
1、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金属单质C.可能是混合物D.可能是化合物
2、常温下,金属具有导电性,但部分非金属也能导电。

例如( ) A.硫B.石墨C.红磷D.金刚石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在440℃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为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一种单质B.碳是非金属元素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
4、下列是某合作学习小组对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冰、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B.盐酸、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C.不锈钢和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硬币都是金属单质铁
D.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5、硫、氧、铁三种元素两两组合,能形成的化合物( ) A.只有2种B.只有3种C.只有4种D.有4种以上
6、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

(1)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
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 和。

(2)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人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清判断:
①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
②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的一边.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