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处理过程
1.2-7、8fc玉石及玉器鉴赏

人工处理方法主要有:局色、染色、脱黄入胶
局色:即加热处理。将黄色或棕色或褐色翡翠,在一 般的炉中慢慢加热,变成猪肝色时降温、冷却,即变 成红色翡翠。 原理:加热失水,褐铁矿变成赤铁矿。
染色:用染色剂浸泡,使变成绿色或紫色翡翠。 染色剂如氧化铬盐。 原理:染色剂渗透到粒间隙和解理微隙中。
特征
颜色 10倍镜下 光泽 结构 相对密度 折射率 紫外灯 分光镜
A货翡翠
B货翡翠
自然,极鲜艳者极少 鲜艳得不自然, 颜色与晶体无界限 颜色与晶体界限明显 玻璃光泽 树脂光泽 紧密 疏松 3.33 3.25(+0.05-0.05) 1.66 <1.66 无或淡荧光 强荧光 430nmFe线,650nmCr线 670nmCr吸收带
绿色翡翠分级:
超高档 绿 的 宝石绿 程度 种份 细而坚 地细而坚 高档 翠绿 中档 绿中稍 夹蓝 地坚实 低档 绿中显黑或 多蓝闪灰 一般有夹棉
全透明质地 基本透明质 半 透 明 质 微透明质地
透明度:行家称水分或种
评价高档翡翠要有色有种,有了一定的颜色后, 透明度比颜色更重要。 评价中低档翡翠,首先考虑颜色,宁愿有色无种。 结构:质地细则好,质地粗的称豆种。 净度:不带黑色(角闪石等矿物点、线) 或白色(长石等矿物粒状或块状)则好。 裂纹:越少越好。 体积:质量好的,越大越值钱。
染色翡翠
经两次染色的 玉扣 颜色分布 似蜘蛛网状
局色红翡翠玉扣 透明度和光泽 较天然红翡翠差
不同色调的天然红色翡翠
右边:未脱黄的天然翡翠,底色带黄 左边:经脱黄(漂色)后的翡翠,底色变白, 且结构疏松、白色发木、无光泽
天然 白底青种翡翠 手镯和挂件
玻璃光泽 绿色自然
1.2-8 翡翠评价
翡翠优化处理的方法

翡翠优化处理的方法
翡翠优化处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清洗:将翡翠材料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以凸显翡翠的颜色和光泽。
2. 切割和打磨:使用钻石刀具对翡翠进行切割和打磨,使其变得光滑平整,并展现出翡翠特有的光泽和色彩。
3. 浸泡和磨砂:将翡翠放入特定的液体中浸泡,以改变其色调和亮度。
同时,使用磨砂工具对翡翠进行磨砂处理,增加其光泽度。
4. 烧制:将翡翠加热至特定温度,以改变其颜色和增加透明度。
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时间和温度,以避免对翡翠产生负面影响。
5. 油光处理:将翡翠浸泡在透明的油类物质中,以增强其光泽和透明度。
油光处理可以改善翡翠的外观,但也需谨慎使用,以避免对翡翠造成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翡翠材质和质量会对这些处理方法的效果产生影响,处理时应根据翡翠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掌握处理的时间、温度和操作技巧,以保证翡翠的品质和价值。
认识翡翠的一点心得[总结]
![认识翡翠的一点心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e03a5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46.png)
认识翡翠的一点心得1、后江(又称坎底)分老后江和新后江,均产自河床冲积砂中。
其中老后江自冲击层底部,皮薄成灰绿黄色,个体很小,很少超过0.3千克,水好底好,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纹,作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更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做戒面的理想用材,新后江的皮比老后江厚点,个头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头底子均比老后江差,密度和硬度也略小,裂纹多,成品抛光后不比原石色彩好,即使满绿高翠,也难做出高档饰品。
2、帕敢: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
帕敢皮薄,以灰白和黄白色为主,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乐石。
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
老帕敢以产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现在市场上所见黑乌砂均产自麻蒙。
3、灰卡:皮壳杂色,以灰绿和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百千克之几万千克。
4、麻蒙(也称乌纱):黑乌纱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蓝。
5、打木砍(也称刀磨砍):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底均较好,但多白雾和黄雾。
个头较小,一般在1~2千克。
此地还产如血似火的红翡,也叫名贵。
6、抹岗: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产品,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7、自壁(又称次卑):皮壳以黄黑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有少量做高档手镯的绿花料产出,腾冲有名的绮罗即产于此处。
8、龙塘(也称龙坑): 以黄砂皮和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
大部分水与底较好,绿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9、马萨:属新厂,无皮或少皮,绿较淡浅,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手镯料或大型摆件料。
10、木乱干:为新厂,无皮水好底好,有白雾。
以出产紫罗兰何红翡为主,一般在一块料上有紫、红和淡翠并存,但裂较多。
在选购翡翠手镯时要“先查裂纹防致命”,这句话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察看有无裂纹,若有裂纹,可根据裂纹的大小和多少与卖主按质论价或决定取舍.其二,若存在影响坚固性、影响使用寿命的裂纹——可造成今后使用过程中断裂的裂纹,则不能购买。
翡翠的优化处理方法

一、翡翠的优化处理翡翠的优化处理分为优化和处理两大类。
(一)翡翠的优化翡翠的优化是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是使翡翠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制作方法。
过去的国家标准(2009年10月1日以前的标准)中规定,对翡翠制品进行弱酸强碱漂白和漂白后浸蜡均属于优化的手法,但是在2010年新国家标准中规定,仅对翡翠进行热处理,使翡翠产生红色、黄色的方法才称为优化,优化后的翡翠在标识中不必标明,可视为A货翡翠。
(二)翡翠的处理翡翠的处理是指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接受的、能增添翡翠美感的方法。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漂白浸蜡、漂白充填、染色等。
二、翡翠的“焗色”及鉴别翡翠的“焗色”其实就是一种加热改色的方法。
加热改色是指天然翡翠在加热的条件下,使原有的黄色、棕色、褐色等转变成较为鲜艳的红色。
在2009年新版的国家标准中,仅将此法定位翡翠的优化,这种方法在标识中不必标明,可视为A货翡翠。
(一)焗色翡翠的处理黄色、黄棕色、褐色的翡翠的颜色主要是由于充填于颗粒间隙或者为微裂缝中的次生的含水氧化物褐铁矿(Fe2O3·nH2O) 造成的,在加热条件下这种褐铁矿易发生失水反应,形成红色的赤铁矿。
天然的红色翡翠也是由于褐铁矿脱水变成赤铁矿而导致的颜色,与焗色的形成过程一致,只不过这一过程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所需时间长于焗色。
(二)焗色翡翠的加工过程焗色翡翠的加工过程包括选料及清洗、加热改色、固化颜色3个环节。
1.选料及清洗2.加热改色3.固化颜色(3)焗色翡翠的鉴别因为天然红色翡翠和焗色红色翡翠形成的过程基本一致,所以区分两者难度较大,常规方式很难鉴别,可从以下方面鉴别。
1.透明度2.色形3.红外吸收光谱通过比较两者的红外吸收光谱发现存在一定的差异。
翡翠原石打灯看教程

翡翠原石打灯看教程
打灯是一种常见的翡翠原石处理方法。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教程,以帮助您理解该过程。
首先,为了打灯,您需要具备以下材料和工具:
- 翡翠原石
- 手电筒或台灯
- 支架或支撑物
- 细砂纸或打磨工具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准备好一个安静的、阴暗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好地观察翡翠的光线反射。
2. 将翡翠原石放在支架或支撑物上,确保其稳定。
3. 关闭房间的其他光源,以便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翡翠的颜色和光线。
4. 打开手电筒或台灯,并将其对准翡翠原石的一侧。
5. 逐渐移动光源,观察翡翠的光线反射情况。
注意观察翡翠的色彩、透明度和杂质等特征。
6. 如果您发现翡翠中存在明显的漏光现象(即有光进入石头内部,然后从另一侧透出),那么这就是翡翠的“漏光点”。
7. 如果您希望遮挡或弱化漏光点,可以使用细砂纸或打磨工具轻轻地打磨翡翠的表面。
8. 注意,打磨时应小心操作,力度适中,以免损坏翡翠的原始形态。
综上所述,这是一种简单的翡翠原石打灯方法。
通过观察翡翠
的光线反射情况,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质量和特征。
记得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谨慎,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打磨。
翡翠专业知识培训资料

名人收藏故事欣赏
讲述翡翠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及 其收藏故事,如慈禧太后的翡 翠白菜、宋美龄的翡翠麻花手 镯等。
分享现代名人收藏翡翠的心得 体会和趣事轶闻,展示他们对 翡翠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通过名人收藏故事,传递翡翠 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激发更多 人对翡翠的兴趣和关注。
现代创新设计趋势
介绍现代翡翠设计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如简约风格、抽象艺术、跨界融合 等。
。
翡翠在传统文化中与道德、美学 、哲学等多方面紧密相连,成为
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吉祥寓意和象征意义解读
翡翠的绿色象征着生命、活力和希望,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不同造型的翡翠饰品具有不同的寓意,如观音、佛公等寓意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葫芦、蝙蝠等寓意福禄双全、长寿健康。
翡翠的坚韧性和耐久性使其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常被用作定情信物或结婚纪念礼 物。
其他物理性质
天然翡翠具有导热性、导电性等物 理性质;人工处理翡翠这些物理性 质可能发生变化。
03
翡翠加工工艺与流程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原料种类
翡翠原料主要分为山料、水料和 半山半水料,不同种类的原料在 质地、颜色、透明度等方面存在
差异。
观察与评估
通过观察原料的外观特征,如颜 色、纹理、裂隙等,初步评估其
防范建议
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市场行情,谨慎选择投资品种和渠道;学习并掌握翡翠鉴定知识,选 择信誉良好的商家或专业鉴定机构进行交易;注意翡翠的保管方式和环境,避免损坏或
遗失。
收藏保养知识分享
收藏建议
收藏翡翠应注重品质、稀缺性和历史 文化价值,避免盲目跟风或只追求短 期利益。同时,建立良好的收藏心态 ,享受收藏过程并注重文化传承。
镶嵌设计与制作
翡翠酸洗充胶处理及其鉴别

翡翠酸洗充胶处理及其鉴别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原来严加保密的B货翡翠的加工工艺逐渐暴露,对B 货翡翠的研究日益深人,对它的认识也日益全面,同时还发展了很多新的鉴定技术,如红外光谱仪,也因此在珠宝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现在,对翡翠B货的鉴别技术已经相当成熟,B货翡翠的鉴别特征也被较彻底地了解,从理论上说,B货翡翠的鉴定已不存在问题。
所以近几年来,对B货翡翠的讨论日渐减少。
但是,优化处理的工艺技术也在改进和变化,目前相对平静的气氛后面,也许正在酝酿另一场风暴,对优化处理工艺的变化、改进和出现新的处理方法的动向和可能性不可失去警惕性。
1.酸洗充胶的工艺方法翡翠进行B货处理的工艺是厂家秘密,具体的工艺过程和参数仍然知道不多,从工艺流程上看,第一步是选择适用于处理的翡翠原料,然后切割,酸洗漂白,碱洗增隙,清洗烘干,真空注胶和固结。
主要工序的工艺要点是:(I)选料合适于B货处理的翡翠原料是含有次生色,结构较为松散,晶粒较为粗大,质地较为低劣的翡翠品种。
如有明显黄褐、黑灰次生色,并严重影响绿色表现的翡翠品种,质地粗劣不透明的翡翠品种,如八三玉等。
质地致密,含黑癣的翡翠品种一般不适于处理,透明度好,无明显脏色的翡翠也不用作B货处理,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这种类型的翡翠不易被强酸或强碱漂白,黑癣是角闪石类矿物,也不易被酸碱溶蚀。
其二是质地好、颜色尚好的翡翠,不处理的价值高于处理后的价值。
(2)切割为了使酸洗和充胶更为充分和快速,要把大块的原料根据需要切割成一定厚度的玉片或玉环。
最早的B货是直接对切磨好的成品进行处理,现在由于B货处理的规模扩大,工艺更为规范,用成品进行处理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
(3)酸洗漂白酸洗漂白是制作B货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用各种酸(如盐酸、硝酸、硫酸、磷酸等)浸泡选好的原料,一般要泡2-3周,也可以略为加热以加快漂白的过程,加热以不超过溶液的沸点为准。
在浸泡过程中还要时时更换溶液,酸洗的目的是除去黄褐色和灰黑色。
翡翠的优化处理

使用紫外线照射
• 在紫外线下观察翡翠的颜色变化,天然翡翠在紫外线下通 常无变化,而经过优化处理的翡翠可能呈现荧光反应。
听声音
• 用硬物轻轻敲击翡翠,天然翡翠通常发出清脆悦 耳的声音,而经过优化处理的翡翠可能声音较为 沉闷。
提高消费者意识
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翡翠优化处理的认知水平,引导消 费者理性购买。
强化市场监督
加大对市场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优化处理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和公平竞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检测手段升级
技术进步将推动翡翠优化处理检测手段的升级, 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 保障。
处理效果可控性增强
通过技术改进,未来翡翠优化处理过程将更加可 控,处理效果更加稳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 性。
市场监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对翡翠优化处理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 保护消费者权益。
03 鉴别优化处理翡翠的方法
观察外观
检查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瑕疵, 颜色是否自然,有无色块或色斑。
注意观察翡翠的透明度,天然翡 翠通常呈现半透明至不透明,而 经过优化处理的翡翠可能显得过
于透明或浑浊。
注意观察翡翠的质地,天然翡翠 质地细腻,经过优化处理的翡翠
可能质地较为粗糙。
检测硬度与密度
使用硬度计检测翡翠的硬度,天然翡 翠的硬度通常较高,而经过优化处理 的翡翠可能硬度较低。
04 优化处理翡翠的价值与风 险
价值评估
提升美观度
优化处理翡翠可以改善其颜色、 透明度等外观特征,使其更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