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_173302962

合集下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精品 【公开课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精品 【公开课教案】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在我们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工作时间较长的机械的外壳会很烫手;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为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汽车行驶过程中要用大量的水吸收多余的热。

这些消散掉的内能能否在次被收集起来提供机械做功,继续为我们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一下能源利用中的物理知识。

探究点一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活动1:冬天,火炉把自己的内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们取暖;到了春天,能够把这些内能重新收集真情为,来年再用吗?显然不能。

一般情况下,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

否则会引起其他的变化,消耗别的能。

再如,冰箱里的热量不会自动转移到外部,而必须消耗其他的能量(电能)才能把热量转移出来使冰箱内部变交冷。

可见,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睡,不可逆的,消散掉的内能不能被收集起来再利用。

同学们可以讨论、交流一下,看看哪些能量可以被利用,哪些不能?归纳总结:前面学习过的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可以被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也能被利用。

机械摩擦产生的内能不能被利用,空气摩擦产生的内能也不能被利用。

探究点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活动1: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特别是目前石油、煤炭占了能源的绝大部分,而且年消耗量在不断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下影像,了解一下它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呢?同学们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2: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可能对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举出能源消耗还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本P179“想想议议”表中的空格填上,使学生认识到过量使用能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探究点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活动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交流后回答:能源按是否可以再生利用的方式怎么分类?学生回答:1.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电能、沼气等未来的理想能源活动2: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留给子孙后代的越来越少,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讲义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讲义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讲义能源,是我们现代社会运转的基石,从日常生活中的照明、取暖,到工业生产中的各类制造,再到交通出行的动力供应,无一能离开能源的支持。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传统能源的有限储量以及其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人类共同面临且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能源的主要类型。

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在过去的工业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开采和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石油作为重要的交通能源和化工原料,其储备量在逐渐减少,且石油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也可能会引发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

天然气相对煤炭和石油来说较为清洁,但依然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除了传统能源,还有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其转化为电能。

风能利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在一些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能则通过水力发电站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比如著名的三峡水电站。

生物能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燃料等,其来源广泛,如农作物秸秆、木材废料等。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一下能源消费的现状。

目前,全球能源消费仍以传统能源为主,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

这不仅导致了能源资源的快速消耗,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例如,大量燃烧煤炭导致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同时,石油的过度消费也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因为石油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那么,为什么要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呢?一方面,传统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

随着开采和使用,这些能源终将枯竭。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找到替代能源并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未来的社会发展将面临能源短缺的困境。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优质课件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优质课件

讲授新课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表示大量耗用该类能源
对环境会有明显破坏。
“×”表示对环境
不会造成明显破坏。
√ √×× √ √ √×√ √ × ×× √ ×
× √×× √
讲授新课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人类生活的更好, 既要有效地利用能源, 又要很好地控制和消除污染。
总之,人类不应当无限制的向大自然索取, 我们必须在提升物质文明的同时, 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平衡。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课前准备学习目标教 学 分 析 1.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2.认识伴随大量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3.了解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及其特点,
了解未来理想能源的特征。
课前准备
学习重难点教 :学 分 析
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目标测试
4.我国光伏产品近期遭遇欧盟“双反”调查,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最大规模 的贸易诉讼。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利用光伏效应 使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光伏效应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和电能都属于一次能源 D.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讲授新课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不可再生能源: 如化石能源、核能等能源,会越用越少, 不能再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核能标志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讲授新课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未来的理想能源还必须满足一下几个条件: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_173302962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_173302962

能源介绍
石油
能源介绍
石油
能源介绍
石油
• 石油的主要用途
能源介绍
水力发电
能源介绍
葛洲坝,位于宜昌市城区西北,距宜昌市中心不到3 公里。 葛洲坝原是一座古城的遗址。据《水经注》记载: “江水出峡,东南流,泾故城洲。洲附北岸,洲头曰郭 洲,长二里,广一里。上有步阐故城,方圆称洲,周回 略满。”而“郭”与“葛”音又相近,便被人们称为 “葛洲坝”。据考古学家在葛洲坝下发掘的文物看,葛 洲坝的历史已有两千年了。 葛洲坝水电枢纽全长2561米,高70米。巨坝共用混 凝土1000万立方米,各类金属6.5万吨。如长虹卧波,横 断长江。主要由大江电站、二江电站、1号船闸、2号船 闸、3号船闸、泄洪闸、冲沙闸等组成。 两座电站共装有21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大江电 站装机14台、单机容量12.5万千瓦,二江电站装机7台 (17万千瓦2台、12.5万千瓦5台),总装机容量271.5万 千瓦,每年可发电157亿千瓦时。电能用分别用500千伏 和200千伏外输。
按能源利用的历史状况分为 • • 常规能源:已经得到大规模利用、技术较成熟的能源; 新能源: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或仅有少最利用的能源。
按能源的利用方式可分为: • • 一次能源: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未经加工和转化的能源;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化而成的能源产品。
能源的分类(续)
按能源和环境的关系分类 • 清洁能源 • 非洁活能源。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 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在 消耗后可从自然界较易得到补充的能源。这类能源的利用往往不 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它们可能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 • 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现在我们使用的这些 煤炭、石油十天然气是经历了漫的地质年代储存下来的太阳的能 量,人们开采利用后难以恢复。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同步学习·物理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
想一想:(1)冬天利用暖气取暖,内能从暖气中的热水 转移 到室内空气中,我们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使内能从室内空气再转移到热水中,说明
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
(2)行驶的汽车刹车停下,机械能转化为 刹车片、地面、轮胎、空气的内能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不会消失的,这些能量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
初中同步学习·物理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知道能量的转化、转移有一定方向性. 2.了解我国和世界能源状况和能源消耗的趋势. 3.能说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未来理想能源的特征.
初中同步学习·物理
一、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 方向 的,人们是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利 用能量的. 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1.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势必造成空气污染和 温室效应 的加剧;过分依赖柴薪能源 会加剧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2.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 大气污染 ,已经成为当前世界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注意】 要明确在地球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气体.
初中同步学习·物理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议一议:化石能源及柴薪消耗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答案: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而过分的依赖柴薪, 会加剧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初中同步学习·物理
【典例2】 (2016湘西)“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吸入
人体后会对人造成危害.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开始对PM2.5进行检测,防止空气污染.下列
初中同步学习·物理
点击进入 训练案
能源中广泛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D )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2.了解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优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教学难点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在我们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工作时间较长的机械的外壳会很烫手;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为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汽车行驶过程中要用大量的水吸收多余的热。

这些消散掉的内能能否在次被收集起来提供机械做功,继续为我们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一下能源利用中的物理知识。

探究点一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活动1:冬天,火炉把自己的内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们取暖;到了春天,能够把这些内能重新收集真情为,来年再用吗?显然不能。

一般情况下,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

否则会引起其他的变化,消耗别的能。

再如,冰箱里的热量不会自动转移到外部,而必须消耗其他的能量(电能)才能把热量转移出来使冰箱内部变交冷。

可见,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睡,不可逆的,消散掉的内能不能被收集起来再利用。

同学们可以讨论、交流一下,看看哪些能量可以被利用,哪些不能?归纳总结:前面学习过的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可以被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也能被利用。

机械摩擦产生的内能不能被利用,空气摩擦产生的内能也不能被利用。

探究点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活动1: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特别是目前石油、煤炭占了能源的绝大部分,而且年消耗量在不断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下影像,了解一下它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呢?同学们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2: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可能对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说课课件

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说课课件

12/11/2021
第三页,共十页。
重点难点
建立(jiànlì)节约能源意识、开发新能源.
12/11/2021
第四页,共十页。
教学(jiāo 准备 xué)
下载(xià zǎi)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12/11/2021
第五页,共十页。
教学 设计 (jiāo xué)
12/11/2021
第六页,共十页。
教学 设计 (jiāo xué)
12/11/2021
第七页
12/11/2021
第八页,共十页。
教学 板书 (jiāo xué)
能源与持续发展能能耗量对转环移境和的能影量响转化的方向性 未来理想能源的条件
12/11/2021
第九页,共十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2.认识能源 消耗对环境的影响.。3.知道未来的理想能源.。3.通过学生举例,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和
No 日常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以及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
识.。4.通过创设学生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1.通过了解 消耗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初步认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培养学生节能(jié nénɡ)意识、 环保意识.
12/11/2021
第二页,共十页。
教学 目标 (jiāo xué)
情感(qínggǎn)、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消耗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初步认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培养学生节
能意识、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可 持续发展意识. 3.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4.联系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以及将科学服务于 人类的意识,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精品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精品教案
(1)化石能源产生了大量的内能,其中相当一部分没有被利用,从而造成了热污染,比如城市热岛效应;(2)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3)除了二氧化碳以外,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还含有杂质,致使燃烧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燃烧时的高温还会促使氮氧化物的生成,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能产生粉尘和一氧化碳;产生的酸性气体最终会形成酸雨;而有害气体的产生也污染了大气。
【板书】
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ppt 8】
【板书】
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化石能源、核能等能源会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这类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ppt9】
【板书】
2.像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所利用的能源依然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由于全世界能源的消耗逐年上涨,这些不可再生能源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消耗殆尽。
(3)必须足够便宜;
(4)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
(5)必须足够安全、清洁。
【ppt 12】
教师播放视频:青海光伏太阳能发电站。
【ppt13】
教师播放视频:风能。
【ppt14】
教师播放视频:地热能。
【ppt15-17】题1-3。
【ppt18】本课小结。
【ppt19】布置作业。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记录。
【ppt4】
教师讲解: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如果要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就需要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
教师举例:用暖气片取暖,内能从暖气中的热水转移到室内空气,但我们却无法使内能从室内空气再转移到热水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性环境议题--分为两类
1。关于全球共同环境的议题,这些议题与维护地球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有关: 气候变化 臭氧层消耗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积累 某些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丧失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由所有国家采取协调行动。 2。 自然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退化,其中包括 国际水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 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森林资源的退化和丧失 这些议题尽管主要是国家或区域性质的问题,但由于问题性质的严重性,经常 需要对其采取协调的国际行动
全球环境展望年鉴
1。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现象 2。能源危机 3。贫穷和环境恶化 4。非洲:粮食安全 5。专题论述:能源与空气污染 能源与空气污染挑战,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城市室 外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的远处传输,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6。新的挑战,新的发现 气候变化中的农作物生产 海洋生态体系中的鱼类和贝类的养殖
能源发展史
人类的早期,通过使 用简单工具来进行劳 动。能量来自自己的 手脚。
能源发展史
• 工具的发展 使人类的劳 动效率得以 提高。
能源发展史
在人类狩猎时期,人类的能源几乎来自采集的植 物和猎取的动物。
能源发展史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学会了利用 动物作为能源来源
能源发展史
人们开始利用动 物的力量为人类 服务。
能源与环境
4、能源利用分析 、
世界能源分布
• 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标志着廉价能源的 时代已经结束。能源 (尤其是矿物燃料)的有限 性明显地显现出来,世界各国都不得不以较贵 的价格获得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 • 据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到1989年底,预计已 证实的全世界的石油储量为1390亿吨石油,煤 炭资源约为5340亿t石油当量,天然气为1040亿 t石油当量。按照1990年的消费水平,石油储虽 将够用约46年,煤炭约205年,天然气约67年。
能源与环境
能源利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 1·大气颗粒物 •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取决于沉积于呼吸道中 的位置,这取决于颗粒的大小;粒径0.01一1.0pm的细小 粒子在肺泡的沉积率最高。粒径大于l0pm的颗粒吸人 后绝大部分阻留在鼻腔和鼻咽喉部,只有很少部分进 人气管和肺内。在沉积位置上对组织的影响,这取决 于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 在颗粒物表面浓缩和富集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多环 芳烃类化合物等随呼吸吸人体内成为肺癌的致病因子; 许多重金属化合物也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人体长 期暴露在飘尘浓度高的环境中,呼吸系统发病率增高, 特别是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发病率显著增高,且又可促进 这些患者的病情恶化,提早死亡。
能源利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 2. 二氧化硫 • 世界上许多城市发生过SO2危害人体健康的事 件,使很多人中毒或死亡。在我国的一些城镇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普遍而又严重。 • 硫进入呼吸道后,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 在潮湿的粘膜上生成具有刺激性的亚硫酸、硫 酸和硫酸盐,增强了刺激作用。进人血液循环 的硫能破坏酶的活力,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 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损害,在人和动物体 内均使血中蛋白与球蛋白比例降低。
能源与环境
能源利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5. 光化学烟雾污染是典型的二次污染,一般出现 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晴天,最易发生在中午 或下午,夜间消失。 光化学烟雾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是其极高的氧 化性能刺激人体的黏膜系统,人体短期暴露其 中能引起咳嗽、喉部干燥、胸痛、黏膜分泌增 加、疲乏、恶心等症状;长期暴露其中,则会明 显损伤肺功能,影响呼吸道结构。另外,对流 层的高浓度O3,会使植物叶片受到急性伤害; 此外,光化学烟雾对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材料, 如橡胶、塑料和涂料等)也产生破坏作用,并且 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造成城市的大气质量恶 化。
酸雨造成了湖泊酸化,导致鱼类 死亡。上图为因酸雨而死亡的鱼 的畸型骨头。
能源与环境
温室效应
温室的机理是:地球表面将来自太阳的辐射 能以4~100微米波长的热辐射形式向外释放,大 气吸收了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再向宇宙和地面放 射出去,其中,向下释放的热量就会产生温室效 应。
能源与环境
全球气候变化
过去的150年里全球气温变化
煤炭
• 煤是由多种有机物 质和无机物质混合 组成的、十分复杂 的固体碳氢燃料。
能源介绍
煤的形成 大约3 亿年以前, 地球上生长着茂盛 的森林。植物遗体 在地表湖沼或海湾 环境中,经历复杂 的生物化学变化逐 渐形成的植物遗体 随着地壳的变动被 埋入地下,长期处 在地下温度、压力 较高的环境中,原 植物中的纤维素、 木质素经脱水腐蚀, 其含氧量不断减少, 而碳质不断增加, 逐渐形成了煤。
能源与环境
酸雨的形成
环境影响途径 :硫氧化物
• 硫沉降两种途径影响农作物和森林 - 直接接触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影响其同化能力和 生产力 - 通过较长时间逐渐影响土壤,改变其物理、化学 和生物学性质,使土壤肥力下降,从而间接影植物的生长。 左图: 酸雨造成大量森 林树木死亡
能源与环境
酸雨对雕像的腐 蚀。 酸雨 也 同 样腐蚀建筑物。
能源与环境
能源利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 3·一氧化碳 • CO和血中血红蛋白结合后生成碳氧血红 蛋白,将严重阻碍血液输氧,引起缺氧, 发生中毒。长期吸人低浓度CO可发生头 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对声、光等微小改变的识别力降低,心 悸等现象。
能源与环境
能源利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4·铅 环境污染中Pb主要来源于汽车中的四乙基铅防 爆剂,目前大气的Pb污染己遍及全球。Pb是生 物体酶的抑制剂,进入人体中的铅随血液分布 到软组织和骨酪中。轻度铅中毒的症状有神经 衰弱综合症、消化不良;中度中毒出现腹绞痛、 贫血及多发性神经病;重度中毒出现肢体麻痹和 中毒性脑病例。儿童铅中毒可推迟大脑发育或 感染急性脑症。
美国薪 木和煤 炭使用 情况
能源发展史
美国能源构成变化情况
能源发展史
2、能源分类介绍
能源的分类
能源是种类繁多,从大类可分为两类: • • 一类是比较集中且较易转化的含能物质,称含能体燃料 (燃料能源),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沼气、氢等; 另一类是可以利用的能量过程,称过程性能源(非燃料能源),如太 阳辐射、风力、潮汐等。
环境问题为何与众不同?
• 滞后影响:很多潜在的环境变化都产生重大的滞后影响
• 间隔影响:环境影响和其来源之间隔着一段空间距离 • 积累影响:个别的行动对环境的影响经常很小,但许多这样的行动会产生 很大的积累影响 • 不可逆转的损害:许多环境后果从根本上讲是不可逆转的,而且这些变化 的影响难以预料 •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环境问题经常是市场失灵引起的。如果政府不采取干 预措施来制定法律和建立缺失的市场,而是仅依靠私营部门,则无法实现 最佳的环境效果 • 多部们联和:环境问题通过很多渠道对一系列部门产生影响,必须制定协 调的政策和进行一致的努力 • 区域和全球影响:很多环境问题产生广泛的的越界和全球影响,因此需要 为此制定国际框架和协定
能源介绍石油能源介绍来自油能源介绍石油
• 石油的主要用途
能源介绍
水力发电
能源介绍
葛洲坝,位于宜昌市城区西北,距宜昌市中心不到3 公里。 葛洲坝原是一座古城的遗址。据《水经注》记载: “江水出峡,东南流,泾故城洲。洲附北岸,洲头曰郭 洲,长二里,广一里。上有步阐故城,方圆称洲,周回 略满。”而“郭”与“葛”音又相近,便被人们称为 “葛洲坝”。据考古学家在葛洲坝下发掘的文物看,葛 洲坝的历史已有两千年了。 葛洲坝水电枢纽全长2561米,高70米。巨坝共用混 凝土1000万立方米,各类金属6.5万吨。如长虹卧波,横 断长江。主要由大江电站、二江电站、1号船闸、2号船 闸、3号船闸、泄洪闸、冲沙闸等组成。 两座电站共装有21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大江电 站装机14台、单机容量12.5万千瓦,二江电站装机7台 (17万千瓦2台、12.5万千瓦5台),总装机容量271.5万 千瓦,每年可发电157亿千瓦时。电能用分别用500千伏 和200千伏外输。
能源发展史
瓦特蒸汽机的出 现和利用,带来 了第一次工业革 命。
能源发展史
炸药的发明, 是人类对于改 造自然的能力 大大提高。
能源发展史
发电机的使用 是人类历史上 又一辉煌的一 幕。
能源发展史
• 从工业革命开始,薪木在人类能源构成 中的比例不断下降,而对化石燃料(煤、 石油等)的需求不断增长。
第 四 讲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郝吉明 教授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目录
1、能源发展史 2、能源分类介绍 3、能源利用与环境问题 4、能源利用分析 5、中国能源利用问题与对策
1、能源发展史
•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约可追溯到两万年以前古 猿人的钻木取火,从那时起人类学会了以薪柴 为燃料采取暖和煮熟食物。后来,随着能源技 术的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 展。这种进程开始时是缓慢的。一个世纪以前, 非商品能源(薪柴、农业废料和动物粪便等)占 全部使用能源的52%,随后其份额即日趋下降 。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工业迅猛发展 起来,煤炭成为其主要能源。本世纪中叶以后, 进人了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的时代,核 能也得到一定发展。
按能源利用的历史状况分为 • • 常规能源:已经得到大规模利用、技术较成熟的能源; 新能源: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或仅有少最利用的能源。
按能源的利用方式可分为: • • 一次能源: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未经加工和转化的能源;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化而成的能源产品。
能源的分类(续)
按能源和环境的关系分类 • 清洁能源 • 非洁活能源。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 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在 消耗后可从自然界较易得到补充的能源。这类能源的利用往往不 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它们可能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 • 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现在我们使用的这些 煤炭、石油十天然气是经历了漫的地质年代储存下来的太阳的能 量,人们开采利用后难以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