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结构和典型例题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共4节)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共4节)

第1节能源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想想议议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使用。

你知道使用的这些能量来源于哪里?什么物质提供的吗?金属冶炼生火做饭火车行驶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它通过提高上游的水位增加水的势能,高水位的水向下流使水轮机转动并带动发电机发电,从而向人类提供电能。

你知道水电站是怎样提供电能的吗?三峡大坝水轮机发电机组三峡水电站的发电原理能源: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如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电、太阳光等.各种能源的广泛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煤汽油水能一、能源风能1.火的利用钻木取火—最早的“技术革命”(1)钻木取火这项技术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

开启了人类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

柴薪主要通过砍伐树木获得大面积的砍伐树木会严重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

同时由于燃烧柴薪获取能量的效率较低,人类仍需要开发其他的能源。

(2)柴薪是一种数量巨大、能够方便获取的能源。

人类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持续了近一万年。

现在,柴薪仍是某些地区的重要生活能源。

2.蒸汽机的利用(1)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利用能量的新里程碑蒸汽机的发明令人类成功地将燃烧获取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实现了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新时代,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转向热值更高的煤。

使用畜力利用水能蒸汽机的利用—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2)煤炭时期:13世纪开采,18世纪中大规模开采。

20世纪60年代石油的利用超过了煤。

17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热机为代表的以化石能源为动力的各种机械,引发了世界性的第一次工业革命.(3)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人类利用能源史上两次划时代革命转折,即煤炭代替柴薪成为主要能源.石油取代煤炭居于主导地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煤的形成(4)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能 锅

周围环境
内能
能源
便于利用
内能 汽


内能
光能
能量品质降低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总能量不变
能量的耗散

便







自然界的宏观过程
各种能量经过一系列转化,最终
会变为环境的内能。我们很难把
这些能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
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虽然能量总量没有发生变化,可
是能量品质降低,从便于利用的
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故A错误;任何热机
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因此B错误.
定的条件下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相反过程却不能够全额进行,
选项C正确。故选B、C、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从甲物体自发传递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内能比乙物体多
B.热机的效率从原理上讲可达到100%
C.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的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自发地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存在温度差,而不是内能差,甲物体传递
散现象,能量耗散使得能量品质下降即能源减少,故我们要节约能源。
3、能源的分类
二、能源的分类与应用
⑴按形成或转换特点分
①一次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
自然形成,未经加工
②二次能源: 焦炭、木炭、蒸汽、液化气、酒精、汽油、电能...
⑵按利用技术分
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而成
①常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
C.大量消耗常规能源会使环境恶化,故提倡开发利用新能源
D.核能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比燃烧石油、煤炭大

中考物理22.1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中考物理22.1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4节一、学习目标认识:核裂变和核聚变;太阳能利用特点;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二、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凡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

1.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1)钻木取火是人类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导致了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2)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转化,利用化石燃料的各种新型热机的问世,使化石能源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3)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的序幕。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

我们使用的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为二次能源。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常见的化石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

常见的一次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见的二次能源有:电能。

3.核裂变:快速的裂变反应可以引起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利用快速裂变制成的,我们还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把核能用于和平建设事业。

“核反应堆”就是控制裂变反应的装置。

4.核聚变:除了裂变外,如果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例如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与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有时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

5.核能的利用:我国是核能资源丰富的国家,现已具备了建造核电站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现已在浙江和广东建设了核电站,分别是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核电站的建立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希望,在不可再生资源日趋珍贵之时,适度发展核电是人类的一种选择,全世界已经建成几百座核电站,核电发电量接近全球发电量的1/5。

(典型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典型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能、水能、太阳能,都属于一次能源B.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内部原子核发生的裂变C.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反应发电D.能量的转化与转移都是有方向的,因此,能量守恒定律不成立2.关于能源、材料和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险丝常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材料制成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核能和化石能源均属于可再生能源3.2020年12月26日,株洲智轨一期的第一次试跑在河西段完美落幕。

智轨列车融合了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的优势,零排放、无污染。

智轨列车的动力系统在输出动力的过程中()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下列关于能源及其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B.木柴、石油、天然气、核能、潮汐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电能都属于二次能源D.核电站是利用裂变和聚变两种途径发电的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关于能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B.风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开发利用C.大量的燃烧煤炭、石油对环境不会造成负面影响D.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6.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各国的任务。

能源可按不同方式分类,如图,下列四组能源中,能归入图中阴影部分的一组是()A.煤炭、沼气B.太阳能、风能C.水能、天然气D.石油、核能7.为打响蓝天保卫战,能源问题已成焦点,全球能源将发生巨大变革。

下列关于能源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加剧地球温室效应B.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煤、石油、风能、水能等能源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C.我国最大的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应用了核聚变的原理D.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8.关于四冲程汽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属于可再生能源B.做功冲程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C.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冷却液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9.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石油C.核能D.太阳能10.以下是小王在生活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A.炒菜时加盐有咸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B.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旋转按钮台灯变亮,是因为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导致通过灯的电流变大D.烧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11.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主要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B.摩擦起电时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手机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升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2.下列事例中,能表示能量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的事例是A.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B.热量可以自发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却不能自发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动能可以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D.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二、填空题13.核电站是利用核______的能量来发电的;核能属于______再生能源。

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与要点巩固

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与要点巩固

典例2★ 核能
例2 [2014白银,9]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开发和利用新能 源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原子 核裂变 选填 “核聚变”或“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工作的,该能源属于
不可 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解析: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 的,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典例3★ 节能环保
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 如: 电能等 .
2.按能源利用的先后分,可分为:(1)常规能源, 如: 化石能源 . (2)新能源,如: 核能、太阳能、地热能 .
3.按能源能否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可分为: (1)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得到补充的 , 如: 风能、水能、地热能 . (2)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 如: 核能、化石能源等 .
★ 常考点三 太阳能
1.太阳能: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 生 热核反应 ,释放巨大的能量就是太阳能的能量来 源.
2.太阳能的利用:化石能源、水能、风能都来源于 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又安全的能源,目前
人类利用太阳能源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光 热 转 换,如用集热器加热水,二是光 电 转换,如太阳 能电池.3.来自阳能汽车是直接利用太阳能为能源的一
种新型汽车.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C ) A.太阳能的应用会严重污染环境 B.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可直接转化成电能 D.太阳能的应用也存在枯竭的危机
5.[2014石家庄一模]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 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卫星导航不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超导材料主要是应用在电饭锅等电器上 C.大亚湾核电站是利用可控原子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 发电的
解析:汽车燃油会产生二氧化碳,骑自行车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乘 坐公交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所以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故 A正确;人口的增长对淡水和粮食需求越来越多,如今家用电器越来越 多,它们在待机状态下也会耗电,故B正确;现代能源科技的发展方向 就是力求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和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技术,故C正确;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且并 不是所有的能量都可以使用,所以能源危机依然是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D.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测试题+答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测试题+答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1.能源凡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

(1)化石能源与生物质能:像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称为化石能源。

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

(2)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二次能源无法直接从自然界获取。

(3)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短期内不可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做不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叫做可再生能源。

2.核能与太阳能(1)核能:原子核在改变中释放巨大的能量叫核能。

核能包括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

①裂变:用中子轰击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叫做裂变。

裂变时发生链式反应。

核电站中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原子弹中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②聚变: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称为聚变。

也称为热核反应。

(2)太阳能: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出巨大能量。

①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如化石能源,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太阳能;地球上的风能、水能。

生物质能等都是来源于太阳。

②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3.能源革命与未来理想能源(1)三次能源革命①第一次能源革命钻木取火是人类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标志着以柴薪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②第二次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人类的主要能源由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转化。

③第三次能源革命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2)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如下条件:①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②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③相关技术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④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能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城市则是现代文明的象征。

能源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本文将从能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关系、挑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能源的概念能源是指能够进行有用功的物质或现象。

根据能源的产生和存在形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产生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源,如电力、热力、汽油、柴油等。

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协调发展,使城市长期稳定地运行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城市可持续发展要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和谐共生。

1.能源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能源供应与需求能源供应与需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能源供应充足、稳定,有利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反之,能源供应不足或不稳定,将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

(2)能源结构与城市环境能源结构对城市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

而清洁能源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2.城市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影响(1)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产业、资本等要素向城市集中,导致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保障能源需求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城市规划与能源发展城市规划对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优化能源布局,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能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1.能源资源约束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不断增长,能源资源供应日益紧张。

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能源供应风险不断增加,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挑战。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方式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风车发电B.焚烧秸秆C.洒水增湿D.温室育苗B解析:BA.风车发电将风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B.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会污染空气,故B符合题意;C.洒水增湿能够除尘,防治空气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温室育苗只是提高温室内的气温,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有关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声音的速度传播B.核电站是通过核聚变来利用核能的C.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电是二次能源D.固定电话既有发射电磁波的功能,又有接收电磁波的功能C解析:CA.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光的速度传播,所以传播速度特别快,故A错误;B.核电站是通过核裂变来利用核能的,故B错误;C.煤和石油等能源被人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再生,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电是从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的能源属二次能源,故C正确;D.固定电话是利用电流传递信息的,移动电话(手机)既有发射电磁波的功能,又有接收电磁波的功能,故D错误。

故选C。

3.前段时间,“加水就能跑的神车”事件一度成为舆论热点,该汽车实际是利用车内水解制氢技术获得氢气,通过氢燃料电池给车提供动力(该技术成本很高,目前仍处在试验阶段),但被曲解为“加水就能跑”。

下列对该事件的看法错误的是()A.对于热点事件要遵从科学原理,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B.该车行驶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水,所以说水是一种能源C.水解技术制取氢气的过程一定要消耗其它能量D.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解析:B【分析】(1)从科学角度来认识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据此判断;(2)水也是一种能源,但在这里的能源并不能说是水提供的;(3)根据能量守恒可做出判断;(4)燃料中的化学能可通过技术手段最终再转化为电能。

A.由科学常识可知,对于热点事件要遵从科学原理,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该车行驶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用水制出的氢气,但不能直接说水是这里的能源,故B错误,符合题意;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水解技术制取氢气的过程一定要消耗其它能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再用来驱动汽车的该车行驶的,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结构和典型例题解析【考纲要求】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能源,人类利用能源的过程,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2、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3、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4、能说出不同能源的特点;5、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能源凡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

要点诠释:1、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1)钻木取火是人类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导致了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2)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转化,利用化石燃料的各种新型热机的问世,使化石能源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3)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的序幕。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

我们使用的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为二次能源。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常见的化石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

常见的一次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见的二次能源有:电能。

考点二、核能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者重新组合是极困难的。

但是,一旦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核能是新能源,它有两种主要形式: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

要点诠释:1、核裂变:快速的裂变反应可以引起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利用快速裂变制成的,我们还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把核能用于和平建设事业。

“核反应堆”就是控制裂变反应的装置。

2、核聚变:除了裂变外,如果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例如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与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有时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

3、核能的利用:我国是核能资源丰富的国家,现已具备了建造核电站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现已在浙江和广东建设了核电站,分别是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核电站的建立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希望,在不可再生资源日趋珍贵之时,适度发展核电是人类的一种选择,全世界已经建成几百座核电站,核电发电量接近全球发电量的1/5。

考点三、太阳能1、太阳能是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如化石能源、地球上的风能、生物质能都来源于太阳。

2、太阳能的利用(1)间接利用太阳能:化石能源(光能----化学能)生物质能(光能----化学能)(2)直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有平板型集热器、聚光式集热器)(光能----内能)太阳能电池:(光能----电能)一般应用在航空、航天、通讯、计算器、手表等方面。

(3)太阳能来源丰富,不需要运输,无污染,但由于能量比较分散且受季节、气候和昼夜变化的影响很大,给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带来一些新的技术课题。

考点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我们是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中利用能量的,因此,不是什么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所以我们应节约能源。

2、能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大量的粉末污染了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还会使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加剧温室效应,核能的使用也可造成辐射污染。

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而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

人类生活中,还广泛利用食物等生命物质中存储的化学能,这类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

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2)21世纪能源消耗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世界化石能源的使用年限存在严重危机,人们期待未来的理想能源的开发。

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典型例题】类型一、能源1、在下列能源中,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风能B.水能C.煤气D.太阳能【思路点拨】直接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一次能源;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答案】C【解析】风能、水能以及太阳能都是能够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属于一次能源;煤气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属于二次能源;故选C。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的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辨别,是基础题。

类型二、核能2、(多选)随着人们对原子核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备受关注,有关原子核与核能的理解,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B.原子核是不带电的C.核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D.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答案】AD【解析】A、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核能越用越少,短时间内不可再生,所以核能是不可再生资源,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大量能量,这种能量称核能,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原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内部的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产生核能,属于识记性内容,是基础知识的考查。

举一反三:【变式】原子弹与核电站的根本区别是()A、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B、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C、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D、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答案】C类型三、太阳能3、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能是可供人类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它是一次能源B.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C.太阳能安全、清洁,利用太阳能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D.因为太阳能巨大,所以不需要开发其他新能源了【答案】D【解析】A.太阳能是由自然界直接提供的,是一次能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是太阳能的一些优点,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安全、清洁,利用太阳能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是太阳能的一些优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虽然太阳能巨大,但从长远利用能源来讲,还要努力开发其他新能源,故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对太阳能优点的掌握和理解,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越来越被广泛利用。

它的优点很多,比如: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举一反三:【变式】太阳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核能火炉,是由于太阳内部的_____元素在_________条件下发生___________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答案】氢;超高温;聚变类型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4、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①天然气;②核燃料;③太阳能;④石油;⑤水能()A.①②③B.③⑤C.①③④D.②③⑤【答案】A【解析】像天然气、核燃料、石油等一旦使用,在短期内不能再生,故是不可再生能源;像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能及时的补充,故是可再生能源;故选B。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了解和掌握。

举一反三:【变式】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能源家族中有:1、柴薪2、煤炭3、石油4、水能5、风能6、太阳能7、地热能等,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有___________;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1、2、3;15、下列有关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内燃机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冷天搓手感到手掌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机械能转移为内能【思路点拨】注意分析哪种能量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因为总是减少的这种能量转化为增加的那种能量。

【答案】B【解析】A、电动机工作时,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是通过做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说法错误;B、人钻木取火是消耗了机械能,得到了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故B说法正确;C、内燃机工作时是将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通过燃气膨胀对外做功,转化成机械能,故C说法错误;D、冷天搓手感到手掌发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说法错误。

【总结升华】在自然界中,能量转化的现象很多,并且能量的转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用电器都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其它形式的能。

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总结归纳。

6、“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下列选项中,不利于解决这两大难题的是()A.煤和石油的开发、利用B.氢气燃料的开发、利用C.太阳能的开发、利用D.风能的开发、利用【答案】A【解析】过度开发、利用煤和石油,既能够造成能源危机,又能够污染环境,不利于解决这两大难题;氢气燃料、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既有利于解决能源危机,又能够防止环境污染。

故选A。

【总结升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解决好这两大难题,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分别是某一年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耗结构图,从图和所学的知识可知()A.在这一年中国水电消耗的比例比世界的大B.世界消耗的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C.因为煤炭是可再生能源,所以中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D.多烧煤少用天然气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