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多重PCR检测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ds DN A)抗体,免疫印迹法联合检测10种可提取性核抗原(EN A)的自身抗体,试剂由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操作及读取结果均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规程执行。

2 结果
2.1 自身抗体结果 38例SLE患者血清中,抗ANA阳性率最高(86%),其次为抗ds DNA(78%),抗S m、抗SS A、抗SSB、抗U1RNP、抗r RNP、抗Sc l270、抗DE、抗D M253、抗RA254、抗Jo21阳性率分别为39%、31%、21%、15%、13%、2%、5%、10%、5%、0。

2.2 治疗前后抗体变化 其中14例经正规治疗后复查相关抗体,A NA10例(71%)、ds DN A8例(57%)发生抗体阴转。

3 讨论
S 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产生多种针对细胞核、细胞浆、细胞膜的自身抗体。

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可见于多种免疫性疾病。

对S LE而言,敏感性高达95%,特异性较差,约65%,是目前S LE最佳的筛查试验,如多次为阴性,则S LE的可能性不大[1]。

本组38例S LE患者ANA阳性率86%。

抗ds DNA抗体是S LE的标志性抗体,特异性高达95%,敏感性仅70%,对确诊S LE和判断狼疮活动性参考价值大,滴度高常提示有肾脏损害[1]。

本组患者阳性率为78%。

抗ds DNA抗体滴度与S LE活动性相关[2],ANA、抗ds D2 NA抗体在疾病静止期或治疗好转后可呈阴性。

本组有14例患者经正规治疗后复查,ANA10例(71%)、ds DNA8例(57%)发生抗体阴转。

抗E N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一次可检测10种自身抗体,用于不同结缔组织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抗S m抗体对S LE诊断特异性高达99%,敏感性为25%,为SLE诊断标志,且在SLE不活动时亦可阳性,可作为回顾性诊断的依据[1],该抗体阳性者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受损危险性相对较大[3]。

抗U1RNP与S LE患者雷诺症状有关,可出现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及其他结缔组织病。

抗rRNP特异性较高,是S LE标志性抗体,阳性率约15%[1],且在抗ds DNA或抗S m 阴性者中,仍可出现阳性,可减少S LE的漏诊;阳性者常有神经系统损害[1]。

抗SS A、抗SS B对皮肤型狼疮、S LE伴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组38例中抗S m阳性率最高,为39%,其次为抗SS A、抗SS B、抗U1RNP、抗rRNP、抗D M253,阳性率分别为31%、21%、15%、13%、10%。

临床上不能以某一次某一项检测结果来作出S L E诊断与否的判断,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动态观察,可提高S LE 的实验室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1.
[2] 常玉荣,王元福,尹凤荣,等.抗双链DNA抗体与狼疮细胞检查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01,17
(8):643.
[3] J a m es JA.I m m umogl obu li n ep it ope s p reading and aut oi mmum e d is2
eas e after pep tide i m mun i zati on:S mB/B deri ved PPPG MRPP and
PPPGI RGP induce s p lices om e au t oi m m unit[J].J Exp M ed,1995,
181:453.
(收稿日期:2008208213)
荧光定量多重PCR检测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胡兴文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目的:了解用荧光定量多重PCR检测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情况。

方法:选取用基因芯片法检测的20份标本,再用荧光定量多重PCR法进行检测。

结果:荧光定量多重PCR法包含的基因型检测结果与基因芯片法一致,没有包含的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阴性。

结论:荧光定量多重PCR检测13种高危型HPV,方法简便准确,但也会漏检少量没有包含基因型的阳性结果。

[关键词]荧光定量多重PCR;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
[中图分类号]R730.2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3324761202
D etected13H igh2r isk Hum an Pa p illom av i r us Genotypes by the Rea l2ti m e F luor es cence
Quan tita tive M u lt i2poly m era se C ha i n React ion
HU Xing2wen
(Ma terna l and Chil d ren′s H ea lt h H ospita l of H ubei,Wuhan,Hub ei430070,China)
Key wor d s:R eal2ti me fluorescence quantita tive multi2poly m erase cha in reacti on;Hu man papill o m avirus;G enoty pe
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妇女患子宫颈癌的重要因素,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有几十种,快速、准确而又经济地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实验诊断依据。

用荧光定量多重PCR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可以单管检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13种基因型;用基因芯片法可以检测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CP8304,16种高危型基因型,和
V6、、、3、,5种低危型基因型,通过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检验荧光定量多重R法检测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标本来自我院妇科门诊看病患者已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PV基因型的标本。

1.2 仪器和试剂 仪器:AB I7300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美国),试剂:13种高危型HPV荧光定量多重PCR检测试剂由港龙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
3 反应体系 R反应液35μ,T q酶系μ, UNGμ,标本DNμ。

3 设置循环条件如下 5℃,个循环;5℃
16
74
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11月第15卷第33期(旬刊) JP M T,Nove m ber.2008,Vol.15,No.33(Iss ued Every Ten Days)
HP1142444
PC11..1PC7.l a0.4l
0.1l A2l
1..202m i n1910
m in,1个循环;95℃15s→52℃30s→62℃1m in,40个循环。

1.4 结果判断 C t值<40,且荧光强度曲线有明显的对数增长期,判断样品为阳性。

无C t值,判断样品为阴性。

2 结果
用荧光定量多重PCR法检测高危型HP V,只能检测出阳性结果,但不能分辨出是哪一(些)基因型的感染,用基因芯片法检测,则可以检测出感染的基因型,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
标本编号基因芯片法荧光定量多重
PCR法
1HPV16、53、68+
2HP V18、33、C P8304+
3HPV16、39、52+
4HP V6、16+
5HP V16、51+
6HP V16、35+
7HP V16、58+
8HP V11-
9HP V16+
10HP V18+
11HP V31+
12HP V33+
13HP V35+
14HP V39+
15HP V51+
16HP V52+
17HP V53-
18HP V58+
19HP V59+
20--
注:基因芯片法列出的基因型表示检测为阳性的基因型,+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3 讨论
由于HP V的基因型很多,妇女子宫颈若长期感染高危型HPV,容易导致癌变,如何准确地检测这种病毒,是临床实验诊断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如果想检测大部分的基因型,不仅方法烦琐费时,而且费用较贵,患者难以承受;若只检测几种基因型,又容易造成漏检。

荧光定量多重PCR法单管可以检测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包含的是一些感染率比较高的基因型,检测的13种高危型基因型是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患者只要感染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检测结果就会显示阳性。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感染率较高的高危型基因型主要是HPV16、18、33、51、52、56、58、68[1],都包含在13种高危型基因型之内。

荧光定量多重PCR法检测的结果与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果相符合,但由于荧光定量多重PCR法只检测13种高危型基因型,比基因芯片法检测到的基因型少,因此有极少量基因芯片法检测为阳性的基因型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显示阴性,但荧光定量PCR法操作方便,实验时间相对较短,费用相对较低,将更加适应临床上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筛查。

此方法还有一个优点是,每一标本都是单管封闭式扩增检测,反应体系还有防污染体系,避免了标本间的交叉污染,防止假阳性的产生。

此种方法不能检测具体是感染哪一(些)基因型,这是与基因芯片法相比不足的一点。

基因芯片法能够检测21种基因型,并且同时检出具体是哪一(些)基因型感染。

但操作步骤多,实验时间较长,费用较贵,另外,其杂交过程是开放式的,标本间还是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基因芯片法用的核酸快速杂交仪一次最多只能杂交15个样品,通量较小,而荧光定量多重PCR法用的扩增仪一般都有96孔,一次最多可以检测96个样品,因此后者更适于标本量较大的普查工作。

两种方法都涉及到核酸的扩增,因此检测的标本都不能含有太多的红细胞,当标本含有较多的红细胞时,加DNA提取液后,红细胞被破坏,血色素容易抑制扩增反应中T aq酶的活性,会使实验出现假阴性,因此当标本含有较多的红细胞时,应往标本中先加入蒸馏水,混匀标本,让红细胞破坏,再13000rpm离心5m in,去掉上清液,沉淀标本再加DNA提取液,消除红细胞对实验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胡兴文.武汉地区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3021832.
(收稿日期:2008208227)
不同年龄段血流变检测结果分析
刘桂治,马 洁,陈丹霞,黄基伟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317)
[摘 要]目的:探讨血流变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预防及治疗的意义。

方法:收集健康体检者60例空腹静脉血5m l肝素钠抗凝,分别上机检测血浆粘度及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所测结果均由仪器自动换算得出。

结果:30例>45岁年龄组的全血粘度、全血高切、全血中切、全血低切均值与45岁以下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流变检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3324762202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及早进行血流变学指标检测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

本文对60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流变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收集来我院健康体检者6例,将>5岁3例和<5岁3例分成两组。

1.2 检测方法 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肝素钠)取检测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 l,严格按实验操作规程进行。

1.3 检测仪器 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LBY2 N6C OMFACT全自动血液流变仪。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

 结果
267
4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11月第15卷第33期(旬刊) JP MT,Nove mber.2008,Vo l.15,No.33(Issued Every Ten Days)
1
1.1040
401.4s
t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