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所有背诵篇目
部编版7-9年级必背现代诗歌

部编版7-9年级必背现代诗歌
本文档旨在介绍部编版7-9年级必背的现代诗歌作品,以下是
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
1.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欣赏到的美景,以及他追求进
取的精神。
2.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静夜中望着明亮的月光,思念故乡的心情。
3.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展示了作者登山时的景象,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和作者孤独的感觉。
4.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诗描写了元宵节的夜晚,展现了热闹喜庆的场景,以及作者对失去的爱情的追求和思念。
这些现代诗歌作品在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们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又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通过阅读和背诵这些作品,同学们可以提升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7-9年级必背的现代诗歌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下全册必背古诗大全

☆ 部编版七年级(上),共14首(篇)1.《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3.《论语·十二则》先秦·《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部编版新人教版7—9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部编人教版古诗、词、文背诵篇目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词诵读:1.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诵读:5.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lián故园菊,应傍bàng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清·谭嗣同)中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三、课内古文背诵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部编版7-9年级必背古文(岳阳楼记、满江红、卖炭翁等)

部编版7-9年级必背古文7年级上《论语·十二则》(全文必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7年级下《木兰辞》(又称《木兰诗》)(全文必背!)北朝民歌(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8。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必背古诗词73首(课内外一体)

部编版初中语文7-9 年级必背古诗词73首(课内外一体)七上:12 首1.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6.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9. 《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10.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 《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七下:13 首1.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5.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6.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跟,自缘身在最高层8.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山重水复疑无路,萧鼓追随春社近,从今若许闲乘月,丰年留客足鸡豚。
部编新版初中必背古诗词7-9年级(含目录)

部编新版初中语文古诗词 (七—九年级课内课外)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2019年5月目录七年级·上【课内】1.《观沧海》(东汉.曹操)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1)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1)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1)七年级·上【课外】5.《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1)6.《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2)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2)8.《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2)9.《秋词(其一)》(唐.刘禹锡) (2)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2)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 (2)12.《潼关》(清.谭嗣同) (2)七年级·下【课内】13.《木兰诗》(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 (3)14.《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3)15.《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3)16.《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4)17.《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4)七年级·下【课外】18.《竹里馆》(唐.王维) (4)19.《春夜洛城闻笛唐》(唐.李白) (4)20.《逢入京使》(唐.岑参) (4)21.《晚春》(唐.韩愈) (4)22.《泊秦淮》(唐.杜牧) (4)23.《贾生》(唐.李商隐) (5)2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南宋.杨万里) (5)25.《约客》(南宋.赵师秀) (5)八年级·上【课内】26.《野望》(唐.王绩) (5)27.《黄鹤楼》(唐.崔颢) (5)28.《使至塞上》(唐.王维) (5)2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6)30.《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6)31.《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6)32.《春望》(唐.杜甫) (6)33.《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6)34.《赤壁》(唐.杜牧) (7)3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南宋.李清照) (7)八年级·上【课外】3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7)37.《龟虽寿》(东汉.曹操) (7)38.《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 (7)39.《梁甫行》(汉末三国.曹植) (8)40.《浣溪沙》(北宋.晏殊) (8)41.《采桑子》(北宋.欧阳修) (8)42.《相见欢》(宋.朱敦儒) (8)43.《如梦令》(宋.李清照) (8)八年级·下【课内】44.《关雎》(《诗经》) (8)45.《蒹葭》(《诗经》) (9)4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9)47.《卖炭翁》(唐.白居易) (9)八年级·下【课外】48.《式微》(《诗经.邶风》) (9)49.《子衿》(《诗经.郑风》) (10)5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10)5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10)52.《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10)53.《送友人》(唐.李白) (10)54.《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北宋.苏轼) (11)55.《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 (11)九年级·上【课内】56.《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11)5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11)5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11)九年级·上【课外】59.《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12)60.《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 (12)6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12)62.《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12)63.《咸阳城东楼》(唐.许浑) (12)64.《无题》(唐.李商隐) (13)65.《行香子》(北宋.秦观) (13)66.《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南宋.辛弃疾) (13)九年级·下【课内】67.《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13)68.《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 (13)6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 (14)70.《满江红.小住京华》(清.秋瑾) (14)71.《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 (14)7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14)73.《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15)74.《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15)九年级·下【课外】7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北宋.苏轼) (15)7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北宋.陈与义) (15)77.《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宋.辛弃疾) (15)78.《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纳兰性德) (16)79.《南安军》(宋.文天祥) (16)80.《别云间》(明.夏完淳) (16)81.《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 (16)82.《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 (16)七年级古诗词【七上·课内】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部编版初中7-9年级语文古诗文必背84篇

部编版7-9年级语文古诗文必背84篇七上(0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0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0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0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李白(0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0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0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0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09)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0)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清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下(13)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6)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7)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完整版)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所有背诵篇目

七年级上册《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7,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7,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太丘与友期》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峨眉山月歌》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狼》蒲松龄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即竟归。
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穿井得一人》吕不韦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纪念白求恩》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夜雨寄北》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词》(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南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故人具鸡黍》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观书有感》(其一)朝代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年级下册《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z)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卖油翁》欧阳修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翁雕塑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陋室铭》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