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图形面积计算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5章_图形的面积(二)》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二)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5章图形的面积(二)》同步练习(二)一、综合题1. 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一共有32只脚,10个头。
鸡、兔各有几只?2. 一个停车场,停有汽车和摩托车一共38辆,其中汽车有4个轮子,摩托车有2个轮子,这些车一共有轮子136个,汽车、摩托车各有多少辆?3. 北街小学进行英语竞赛,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15题。
小红得了102分,小红答对了几题?4. 五(1)班37个同学去划船,一共乘坐了9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5个人,小船每只坐3人。
大、小船各有几只?5. 商店把102千克糖果装入大、小两种袋中,一共装了30袋,每个大袋装4千克,每个小袋装2千克,问大袋、小袋各有多少个?6. 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7. 找规律,在后面接着域下去。
8. 观察下面点阵的规律,画出下一个点阵,并填空。
(1)试着列式计算第10个点阵是由________个点组成的。
第100个点阵是由________个点组成的。
(2)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9. 如图,黑、白两种颜色的珠子,一层黑、一层白,排成正三角形形状,当白珠子比黑珠子多10颗时,一共用了多少颗白珠子?10.想一想:第10个方框里有________个点,第51个方框里有________个点。
11. 先找规律,再画图。
12. 计算。
3 8−516+1411 12−13−145 12+14+234 9+23+16.13. 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2.1253.6250.243161325.14. 妹妹喝牛奶,第一次喝了一杯牛奶的18,第二次喝了一杯牛奶的27,第三次喝了一杯牛奶的14,三次一共喝了多少?还剩几分之几没有喝?15. 求下列各组合图形的面积。
(单位:米)16. 看谁算得快。
1−12−3878−512+16 0.75+112+11418+0.25+0.625.17. 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二)——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课件(16页)

三、巩固练习
4.在公路中间有一块三角形草坪(如图),1平方米草坪的价格是12元, 种这块草坪需要多少钱?
9.5×16=152(平方米)
16米
9.5米
152×12=1824(元)
答:种这块草坪需要1824元。
四、课堂小结
多边形和组 合图形面积
多边形面积 的计算
组合图形面 积的计算
面积的估计
公顷和平方 千米
0.03平方千米=( 3 )公顷
90000平方米=( 9 )公顷
450公顷=( 4.5 )平方千米
三、巩固练习
2.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
12 m
2.5 m
8×10.5=84(cm2)
12×2.5÷2=15(cm2)
三、巩固练习
2.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
8
1.2 dm 1.8 dm
8
1 dm
4 12
(1.2+1.8)×1÷2=1.5(dm2) 8×8+(8+12)×4÷2=104
三、巩固练习
3.一块平行四边形,底是600米,高是3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能收到100吨小麦吗?
600×300=180000(平方米)=18(公顷) 18×6000=108000(千克)=108(吨) 108>100 答:这块能收到100吨小麦。
二、知识应用
8.李大爷家要盖一间新房,新房一面墙的平面图如右图,如 果每平方米要用90块砖,砌这面墙至少要用多少块砖? 6×7.5=45(m2) 6×2÷2=6(m2) (6+45)×90=4590(块) 答:砌这面墙至少要用4590块砖。
三、巩固练习Biblioteka 1.填一填。1.5公顷=(15000 )平方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组合图形面积(二)教案

组合图形面积(二)P75-76主备教师:龚玉兰使用教师:学习目标:1、在探索的活动中,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学习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计算方法,根据图形之间的联系和一定的隐蔽条件,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计算面积。
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二、出示学习指导自学内容:完成课本第76页“练一练”中的1、2、3题。
1、填空。
(1)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们常用()、()的方法,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
(2)长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2、第1题:思考题中提出的问题,你有几种分法,动手分一分。
3、第2题:这道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要求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涂料应先算什么?4、第3题: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有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三、自学反馈 1、小组汇报交流。
2、汇报展示并质疑问难。
四、当堂训练 1、这是我们学校将要开辟的一块草坪,如下图。
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现在有两家公司联系,A 公司说种一平方米草要5元,B 公司说种同样的草一共需要2500元。
如果让你决定,你会选择哪家公司?2、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单位:米)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比较图形的面积》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二、说学情
在学习本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 单位,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四年级的学习, 了解了几个基本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以外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以及梯形)的特征。所以,在比较图形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说,他们具有最 基本的认识。加之在二年级上册和一、三年级下册的学习,对于图形的 运动(平移、旋转、轴对称)等也有一定的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 习对于学生来说不会太难。
《比较图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与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计算方法之后学习的。教材通过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 图形,能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并通过图形面积大小的 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充分考虑到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能提出具有自己特殊的比较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借助方格纸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 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视察、比较、交流等活动,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 样性。体会图形形状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
板块二、探究新知 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视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同学们可先独 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面积大小的。 生1:图①和图③的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2:我们把图①平移到图③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图①和图③的面积 相等。
生4:图②和图⑤的面积相等,把图②从右往左翻过来再进行平移,正好是图 ⑤。 生5:把图⑤和图⑥合在一起与图⑧的面积相等。 生6:我们发现把图⑧沿着顶点的高割下一个小三角形,平移到右边,拼成的 长方形与图⑩一样。 生7:图⑨割补后也与图⑩面积相等。(教师课件演示过程)
北师大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不规则图形,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面积无法直接计算。
提出问题: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2. 探究新知(1)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引导学生观察不规则图形,找出可以转化为规则图形的方法。
例如,通过平移、旋转、对称等方法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矩形、三角形等规则图形。
(2)计算规则图形的面积复习矩形、三角形等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公式计算转化后的规则图形的面积。
(3)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过以上两步,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先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再计算规则图形的面积。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例如,计算一块土地的面积、计算一个湖泊的面积等。
4. 总结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题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引导学生掌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内容: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了解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二

积的算式是1.2 ×0.8 ( √ )
(2)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0米,高是16米, 面积是320
米
(×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分米,高是0.5厘米, 它
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 ( × )
(4)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相
等,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 √ )
平行四边S形=面a积h写成:
第4页/共14页
公式运用
公园准备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上铺上草坪(如下 图),这块空地的面积是多少?
4m S=ah=4×3=12平方米
第5页/共14页
3m
试一试
计算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同学说说你的方法。
16m
10dm
第6页/共14页
练一练 1.判断下面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第7页/共14页
计算
2.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4m
6dm
第8页/共14页
总结交流
学习评价表:
评价内容 理解平行四边 能正确计算平行 认真听课倾听 与同学合作积极
形面积公式 四边形的面积 别人的发言
回答问题
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得( )颗
第9页/共14页
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cm)
9
10
?
8.1
解:S=ah =9×8.1
1、周长、面积都不相等。 2、周长面积都相等。
√3、周长相等,面积不同。
4、周长不等,面积相等。
第13页/共14页
谢谢您的观看!
第14页/共14页
铺垫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并与同学说说你的方法。 3m
4m
《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2)》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另外,我发现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得不够熟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不够扎实。因此,我需要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4.探索三角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
5.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三角形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提高对图形面积的理解和计算技能;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探究精神;
4.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推理和论证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注意:由于字数限制,此处无法达到2000字,但已尽可能详细地列举了教学难点与重点,并在举例中解释了每个细节。在实际教案撰写中,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每个点的内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2)》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情况?”比如,计算三角形的桌面大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三角形面积的奥秘。
5.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审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五、图形的面积(二)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P75-76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了解组合图形的特点。
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情感目标: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组合图形面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P75-76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力目标目标: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计算面积。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探索的欲望。
教学过程: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P77——78。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的大小,并能解释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2、能力目标: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嫡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P77——78。
教学目标:4、知识目标: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的大小,并能解释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5、能力目标: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6、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嫡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P80-81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2、能力目标: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五年级:图形面积
长颈鹿老师的考题
长颈鹿老师今年在森林小学教四年级数学,它的学生是小猫咪咪、小熊卡其、小羊暖暖、羚羊贝贝等等。
长颈鹿老师为了好好地教导他们,出了这样一题,想考考大家,看看谁做题方法最巧妙:
求下面多边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题目一出小猫咪咪第一个抢着说:“这题简单。
把这个图形分成两个梯形。
用求两个梯形的面积之和就能完成,也就是(40+50+40)×20÷2+(40-20
+40)×50÷2=2800(平方厘米)。
”
“怎么样,我的方法很巧妙吧!”看
着长颈鹿老师满意的神情,小猫咪咪骄傲地说。
“小猫咪咪,我的方法比你更巧妙。
”小熊卡其用眼角瞟了瞟趾高气扬的小猫咪咪说,“如果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两个长方形,用长方形面积来算更容易20×40+50×40=2800(平方厘米)。
你看,是不是比你的方法更简单!”
小猫咪咪红着脸低下了头。
这时,小羊暖暖说:“卡其,我也能用和你一样简单的方法我的方法,解出这个题。
我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上下两个长方形。
它的面积就是(40+50)×20+(40-20)×50=2800(平方厘米)。
”
看到自己的学生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出面积,长颈鹿老师心里很满意。
小猫咪咪、小熊卡其和小羊暖暖一起看着羚羊贝贝,笑着说:“怎么样,我们的方法都很巧妙吧!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出面积吗?
羚羊贝贝说:“其实我也有一个方法,应该更巧妙。
”
羚羊贝贝说:“我是把它补齐一个长方形,然后减去一个小长方形。
这这个多边形的面积就等于(50+40)×40-(40-20)×40=2800(平方厘米)。
”
看着自己的学生人人身怀绝技,长颈鹿老师高兴地笑了,“你们都是最棒的!,你们都是我的好学生。
”
小猫咪咪、小熊卡其、小羊暖暖和羚羊贝贝看着老师也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