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5张)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26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 老子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 著名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 1、主要思想: 1顺应自然(道法自然); ★★借鉴或启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 相处。 2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 以相互转化(相关成语“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借鉴或启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 待问题。 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
2.“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 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在政治上,商鞅等的变法使封建制度 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 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反映
学派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你认为哪一个学派的 主张对战国时期的统 治者来说最有用?
法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兼爱”“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大 长 快乐 祸
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 哪一学派?
小 短 悲伤 福
道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 和大教育家。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 记述了孔子言论) 核心思想:“仁”; ★★借鉴或启示:以人为本 政治主张:主张“以德治国”; ★★借鉴或启示:构建和谐社会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 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 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主张“有教无类”。
根据以上内容,结合课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一、 老子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 著名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 1、主要思想: 1顺应自然(道法自然); ★★借鉴或启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 相处。 2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 以相互转化(相关成语“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借鉴或启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 待问题。 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
2.“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在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 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在政治上,商鞅等的变法使封建制度 得以确立。思想文化领域的激烈碰撞 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反映
学派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你认为哪一个学派的 主张对战国时期的统 治者来说最有用?
法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兼爱”“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大 长 快乐 祸
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 哪一学派?
小 短 悲伤 福
道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 和大教育家。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 记述了孔子言论) 核心思想:“仁”; ★★借鉴或启示:以人为本 政治主张:主张“以德治国”; ★★借鉴或启示:构建和谐社会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 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 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主张“有教无类”。
根据以上内容,结合课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三、“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 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 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 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 表自己的见解。
改 进
阶 级 出 现
各国变法
商 鞅 变 法
中 国 封 建 制 度 确 立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 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
“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 是应该有回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 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 课 百家争鸣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
大思想家
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主
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
对苛政。
第8课 百家争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
历史贡献:创王办室私垄学断,教打育破的了局贵面族;和主
大教育家 张“有教无类”;注重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共26张PPT)

大教育家
2.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3.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采用“因材施教”等。
历史影响:著封有 建社《会论的语正》统,思儒想学。成为中国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
动脑筋: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阅读孔子的这三 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 什么帮助或指导?
孔子
学习专题二.孔子生平及其思想和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 尼,春秋后期鲁国 人,儒家学派创始 人,中国古代大思 想家,大教育家,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 要代表人,世界历 史文化名人之一。
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
历史贡献: 1.核心思想“仁”、“礼” 大思想家 2.主张“仁者爱人”
3.主张“以德治国”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
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
正确思想”应该是( B )
A.“兼爱”,“非攻” B.“仁政”治国
C. 提倡“法治”
D.“无为而治
3法.战家国主时张期( ,社C会发) 生了急剧的变化。关于如何治理国家,
A.实行“仁政” B.“无为而治”
结合本班实际, 或运用儒家思想教 育观点,或运用法 家严格惩罚观点, 或运用道家自我觉 悟观点,就班风建 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你主张用哪 家学派来管 理班级?
课堂小结
学派 人物
孔子
时代
著作
春秋 《论语》
儒
孟子 战国
荀子 战国
墨
墨子 战国
老子 春秋 《道德经》 道
庄子 战国
法
韩非 战国 《韩非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60张PPT)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 成的背景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社会 发生急剧变化。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 成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
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是百家争 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百家”主要
指哪些学派?各派 代表人物有哪些? 各学派争论的共同 问题是什么?
7、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 反抗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 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值得我们利用和借鉴的是① 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等教育思想 ②老子的辩证思想 ③墨子的“兼爱”“非攻”思 想 ④韩非子的改革意识和法制思想 ⑤庄子的“无 为而治”的消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6、提出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荀子
治国思想:“仁”的思想。
①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 百姓; ②要“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 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 会规范。 ③主张以“德” 教化人民, 以“礼”治理国家。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学习方法)
④注重启发式教育,强调温故而知新,不 耻下问、学思结合等。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 哪些可借鉴的意义? 孔子广开私学,“有教无类”符合教育 平等的思想;
“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学习 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共24张PPT)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庄子》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的影响:
•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 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 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简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或言论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论语》 孟子 《孟子》
仁和礼 仁政,民贵君轻
老子 《道德经》
道家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l 庄子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 墨家 墨子 《墨子》 权“兼爱”“非
攻”
连一连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民贵君轻 道法自然 兼爱,非攻 因材施教
退后一点。”
思考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
教育成就:
• ★孔子的学生中有3000多人,其 中比较著名的有72人,俗称“72 贤人”。
• 在言传身教过程中,孔子的一些弟 子比较细心,将他的每一句话都记 录下来。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就将 这些言论编辑在一起,形成了一部 书,这就是《论语》。
孔子学院 106个国家
治理国家就像养鱼, 经常到鱼缸去翻滚, 鱼很快就死了。让鱼
儿自由生长。
这反映了什么样的观点?
无为而治
选一选
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这一思想的是( B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
1、背景
(1)铁器、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 使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思想 作为政治上的支撑;(2)士人的游说、讲学,开阔了 视野,促使他们创造性的探索。
人教部编历史七上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9张PPT)

墨家 道家
墨子 老子
庄子
法家 兵家 韩非 孙武
战国
战国 春秋
《庄子》
《韩非子》 《孙子兵法》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 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学派
人物
时代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春秋
《春秋》 《论语》
《孟子》 《荀子》 《墨子》 《道德经》
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 主张“以德治国”。 “因材施教”
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 系社会秩序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世间的事 物都有其对立面。政治主张“无为而 治”。
(1)依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 (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 行为?
孔子的政治主张:
(1)基本思想:核心思想是“仁”,将“仁” 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具体阐述: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 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实践保障: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 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 政和任意刑杀。
历史背景
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
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 家、百家争鸣)。
请自学教材,完成《诸子百家》表格。
学派 代表人 物 主要思想
墨家
儒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一 切非正义战争 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 秩序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 保持独立人格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共25张PPT)

议一议
这个故事反映了孔 子的什么思想?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3.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
杏坛
孔子讲学图
颜回
仲弓
子路
原宪
闵子骞
曾参
(3)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经典诵读
•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平 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战
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思想主张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 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著作 《韩非子》
(6)兵家学派代表人
孙子
约公元前535-?
生平
孙子(约公元前535-? )名武,字 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 军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 。
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 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
著作 《墨子》
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 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2)儒家学派代表人
生平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
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孟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子
思想主张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 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生平
姓名:
孔子(孔丘),名 丘,字仲尼
时代:
春秋晚期
籍贯:
鲁国
著作: 身份:
《春秋》 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5张PPT)

孔子 儒家
老子
道家
春秋
《道德经》
随堂练习
1.中国古代有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是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 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2.位于福建泉州的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的道教老君造像,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 久的道教石雕造像,素有“老子天下第一”的美誉。与老子相关的书籍是( )
A.“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B.要求统治者用“仁政”,轻徭薄赋 D.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主义,提倡法治
5.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 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 样的教学方法?
思考
提示:因材施教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
“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 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 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是指一百家?
百家
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 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 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 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史 称“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墨子名片
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
“兼爱”“非攻”; 提出要选贤能的人 治理国家; 批判贵族的奢侈生 活,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名片 荀子名片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 主张: 实行“仁政”; 主张: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思想 实行“礼治”;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儒 家
明确尊卑等级,以维 系社会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文化空前发展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墨子名翟,战国 时期鲁国人,墨家 学派创始人,主张 “兼爱”“非攻”。 提倡节俭,选贤任
能。
孟子,战国时期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物,提倡“仁政” 治国,提出“春秋 无义战” ,倡导 “自然资源”持续
利用的思想。
《庄子》书影
庄子
战国末思想家,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创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体系。其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中。哲学上 提出“道”与“理”相区别,主张循名实而定是 非,以参验言辞。注重对立面关系的研究, 首次制定“矛盾”范畴,概括事物之对立关系。 分历史为“上古”、“中古”、“近古”、“当今” 诸阶段,提出历史进化观点,并以“人民众
学派 墨家 儒家
道家
代表人物 墨子
孟子
代表作 《墨子》
《孟子》
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
“仁政”治国;“春秋无义 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 争;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庄子 《庄子》 顺其自然;无;建 《韩非子》 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什么叫“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 样形成的?
“百家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 立说,广收门徒,针对社会问题, 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待统治者 采用。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背景:
生产力的发展(根本)牛耕和铁器的推广
社会变革
商鞅变法 各诸侯国变法
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度确立
孔子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它体现 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思想政治 主张:
①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② 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教育主张:③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
“知虚之为好知学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老子
老子
老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道 家学派主要创始人。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
①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相互转化,这是辩证思想;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②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道”
③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大耳
“老子天下第一” ,左手扶膝,右手 凭几,垂耳飘髯,超尘脱俗,仙风道
骨,神态浩然,和蔼可亲。
福建泉州宋代巨型石雕老子像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姓名:孔子名丘,字仲尼 籍贯: 春秋 后期鲁国人 地位: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
思想家、大教育家 尊称: 至圣、万世师表 相关著作:《论语》、《春秋》
思想主张: 提出“仁”的学说(核心) 主张“爱人” , “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百家争鸣的作用:
促进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 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 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
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连连看
民贵君轻 道法自然 兼爱,非攻 因材施教
当堂训练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C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2、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B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3、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A )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
④ 常常复习学过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
教育成就
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
因材施教。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要知谦为虚不,知多。向他人学习
要经常温三习人,行“,温故必而有知我新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 代表言论:《论语》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 大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 封建文化正统思想。
三、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 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 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兵家、农家、
小说家、纵横家。
而货财寡”说明社会动乱的《原韩因非子。》书影
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 人。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 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清所版《著孙兵子兵法法1》3书篇影, 被重用为将。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 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 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以一隅之 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孙子 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 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 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对后世产生《了孫子广兵泛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