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三)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三)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试题卷、答题纸(卡)两部分。
试题卷分两大项,共20题,满分60分。
时间与思想品德共计10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卡)的相应位置上,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与答题纸(卡)一并上交,分开装订。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第1—10题,每小题1分;第11—17题,每小题2分。
共24分。
)1.“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材料的中“封建”指的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行省制2.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A .消灭六国B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C .修筑长城D .严刑酷法3.柳诒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
…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
”主要原因是A .印刷术的发展B .科举制度完善C .造纸术有突破D .图书成为商品4.“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
雁帛鱼书应共炉,声气相通快胜箭。
枝枝节节环四 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某一领域的变化。
此领域是A .通讯设施B .大众传媒C .交通工具D .社会习俗5.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C .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6.据下列信息推断,荣誉军人王强伤于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7.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的先进事迹发生在A.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8.一位普通家庭中的男主人可以去参加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可以领取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
2017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_2017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2017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_2017初中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中考之中,历史的知识点是根据年份来划分的,你们做试卷时都能够回答得出来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中考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供大家参阅!陕西2017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A卷13. (2016•陕西,13,2分)下列图片所体现的制度或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14.右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B. 外资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C. 洋务企业外资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D.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自然经济15.1918年11月,蔡元培提出的“劳工神圣”、“今后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口号很快风靡全国。
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思想主流B.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C. “民主”和“科学”成为两面大旗D.五四运动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16.右图是新航路开辟时的一位航海家的漫画,此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身后是即将远航的中世纪帆船。
据图可知,此航海家A.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跨越大西洋的愿望B.是“新大陆”最早的发现者C.最先发现通往亚洲的新航线D.首次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中国和苏联(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取得过巨大成就。
据此回答17-18题17.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重比例(%)农业 4.5 52.8 43.5轻工业 12.8 29.6 29.2重工业 25.4 17.6 27.3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8.由右图中的数据可判断出当时苏联正处于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B. “一五”计划实行时期C. “二五”计划实行时期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19.(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连云港市中等学校中考历史试卷江苏教育版

总分40分一. 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3小题,每小题2分。
共16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 连云港市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孔望山上就有()A. 郁林观摩崖石刻B. 将军崖岩画C. 东汉佛教摩崖造像D. 尹湾木牍2. 电影《英语》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
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A. 甲骨文B. 小篆C. 隶书D. 金文3. 一位商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到西亚经商,途中得到西域都护的保护。
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应出现在()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西汉时期4. 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这位同学可能正在探究()A. 韩非子的思想B. 张仲景的理论C. 祖冲之的贡献D. 徐光启的著作5. 在一部反映唐朝历史的电视剧中,出现了以下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①印刷工作用活字印刷②学生出入于专门的医学校③农民用筒车灌溉田地④交战双方用火炮相互轰击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6. 晓明同学要探究元朝时中央政府与台湾间的关系,他选取的材料最好是()A. 郑成功在历史上的贡献B. 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C. 三省和六部的管理职能D. 澎湖巡检司的设置与职能7. 参观圆明园遗址最能使我们牢记()A. 落后就要挨打B. 誓死卫国的崇高精神C. 鸦片危害严重D. 北京曾是清朝的都城8. 电影《甲午风云》中同日军英勇作战的清军水师筹建于()A. 鸦片战争期间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洋务运动期间D. 《马关条约》签订期间9. 有一座城市: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
它是()A. 上海B. 重庆C. 天津D. 北京10. 制作酸奶主要是利用了微生物技术。
开创微生物学的科学家是()A. 笛卡尔B. 道尔顿C. 法拉第D. 巴斯德注意:以下3小题,每小题2分。
江苏连云港市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

2017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选择题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可见,该文的主题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首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A.兴建基础设施B.乞讨风气时尚C.出现经济危机D.社会道德沦丧“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
”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A-占领中心城市 B.实施战略决战 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
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A.创办新式学堂B.兴办近代企业C.建立现代海军D.传播西方思想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
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A.政权并立B.艺术精湛C.民族融合D.商业繁荣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A.分封制B.郡县制C.推恩令D.科举制导致下表某国农业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B.工业发展C.掌握霸权D.世界大战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
”这一时代,雅典A.法律体系健全B.成为希腊霸主C.自然科学发达D.民主达到顶峰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书面语”是指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
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A.郑和下西洋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张骞通西域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中考真题: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项。
(第19--28题,每题1分;第29—35题,每题2分。
共24分)19.目前人们了解河姆渡人生活状况的科学依据是A.传说B.影视作品C.考古发现D.学者推断20.秦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主要是因为推行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刺史制度21.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这部医书是A.《伤寒杂病论》B.《千金方》C.《唐本草》D.《本草纲目》22.“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这表明北魏孝文帝主张A.改穿汉服B.使用汉语C.改用汉姓D.与汉人通婚2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此河”开通最重要的意义是A.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结束南北分裂局面C.促进沿岸工商业的发展D.灌溉沿岸大片良田24.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侵华期间第24题图第25题图湖北政府25.下列历史事件与上图所示信息直接相关的是A.广州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的建立D.清帝退位26.“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这里的“此翁”是A.邓稼先B.王进喜C.袁隆平D.焦裕禄27.《十二铜表法》以文字将法律公布于众,使量刑定罪有了依据,-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
制定这部法律的国家是古代A.埃及B.印度C.雅典D.罗马28.某同学来图书馆想借阅一部“打破了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
如果你是图书管理员,应向其推荐A.《神曲》B.《哈姆雷特》C.《高老头》D.《物种起源》A.巩固皇权的事手段B.加强边疆管理的措施C.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D.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30.“在1940年下半年的这次中,八路毙伤日、伪2.5万多人,振奋了全国民争取胜利的信心。
”这段材料评述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D.第三次长沙会战3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1.居住在右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聚落 D.河姆渡聚落【答案】C【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2.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有关知识。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ACD的思想不包含为政以德。
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3.下图是我国古代综合性地理学专著的书影。
其作者是A.郦道元 B.顾恺之 C.贾思勰 D.祖冲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郦道元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撰《水经注》四十卷。
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4.下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 D.实现民族间大融合【答案】B【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5.下图表达了我们对郑和的缅怀之情。
我们主要缅怀他A.促进民族团结 B.取得抗倭胜利 C.完成祖国统一 D.加强中外交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郑和最大的贡献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带解析)

2012年中考历史精析系列——连云港2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解析:本题难度适中,捉住关键词,台湾,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答案选B。
23.右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
这一创作根植于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本题难度适中,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
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选D。
24.某领导人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与该“握手”相关的事件是A.井冈山会师 B.重庆谈判C.尼克松访华 D.西藏和平解放解析:本题难度适中,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答案选C。
25.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这些成就取得的政治性因素是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独立自主外交 D.“一国两制”方针解析:本题难度适中,澳门的成功回归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实行“一国两制”,答案选D。
26.“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
”下列能支持后者观点的是古希腊的A.贵族专制 B.宗教自由 C.民主政治 D.军事独裁解析:本题难度适中,古希腊是民主政治,古罗马是法律,答案选C。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四)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中考模拟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将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在对应表格中,1-10每题1分,11-17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末耜、种植水稻等原始农耕生活图景的文化遗址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农业文明。
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故选C。
2.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戮力本业……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中的这段话是讲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A. 承认土地私有B. 奖励耕战C. 废除旧贵族特权D. 建立县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
首先要梳理商鞅的改革内容,然后结合材料“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是讲商鞅变法的奖励耕战的内容。
所以答案选择B点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 下面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A. 祖国统一B. 民族团结C. 中外交往D. 抵抗侵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史实。
上述图片分别指的是西汉的张骞、唐朝的玄奘和鉴真、明朝的郑和,他们都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代表人物,故选C。
4. “本朝立国以来,下诏狱不算稀罕,但像方应物竟然连续换了三个地方,厂卫衙门全部经历一遍的情况实属破天荒。
”这本网穿小说中的“本朝”是()A. 唐B. 宋C. 明D. 清【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方应物”“厂卫衙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方应物是明朝的人物,厂卫衙门是明朝内廷的侦察机构,是东厂和锦衣卫的总称,所以答案选择C5.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
这体现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 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审判B.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 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D. 全体居民均有民主权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的相关知识,古希腊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但是这时的民主是有限的民主,D所述是错误的,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的是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所以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