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嫩黄O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固相萃取性能研究
分子印迹聚合物

摘要: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材料的技术,所制备的高分子材料被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具有预定性、识别性和实用性三大优点己]’一泛应用于分离、模拟抗体与受体、催化剂以及仿生传感器等方面和领域,显示出了]’一泛的应用前景.作者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木原理、分类、应用现状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进展1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印迹是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材料的过程,目标分子又叫作模板分子或者印迹分子.分子印迹技术则是指为了获得在空间和结合位点上与目标分子相匹配的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川.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三个过程:cm首先根据模板分子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并在致孔溶剂中使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通过两者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共价、氢键及其他一些弱作用)形成某种可逆复合物;(2)加入交联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引发单体进行光聚合或热聚合,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形成的可逆复合物“冻结”起来,使得模板分子被包埋在所形成的刚性高分子材料内;(3)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模板分子从高分子材料中洗脱出来,在模板分子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和结构处遗留下来一个三维孔穴,该孔穴在尺寸、形状和结构方而与模板分子相匹配,同时由于功能单体具有与模板分子官能团互补的功能性官能团,因此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特异性的与模板分子进行识别和结合(见图1).因为分子印迹聚合物是根据模板分子“量身定做”的,因此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或结构类似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这种识别类似于生物学中酶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这种识别能力可以和(单克隆)抗体相媲美,分子印迹聚合物被MOSBACH教授形象地称为“塑料抗体”。
2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按照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之间结合方式以及作用力的不同,分子印迹技术分为预组装法和自组装法两种(图2),在两者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结合两种基本方法特点的结合法.2.i预组装法(又名共价法)在预组装法中,模板分子以可逆共价键的形式与功能单体结合并形成相应的复合物,复合物与交联剂交联聚合形成相应的高分子聚合物,最后通过化学方法使可逆共价键断裂而除去模板分子并得到相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预组装法的优点是分子印迹聚合中的结合基团空间位置上精确固定并排列,使得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化合物的结合力较强,专一性较高.其缺点是由于共价键作用较强,在分子识别和再生过程中结合和解离速度较慢,达到热力学平衡所需时间较长,不适于快速识别与分析.到目前为{卜,采用预组装的方法,研究人员己经成功制备腺A}吟、芳香化合物、糖类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是一种应用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固相萃取柱。
这种小柱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目标分子,例如在样品预处理、色谱分析、生物医药等领域中。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通过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和识别过程,制备出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通过对目标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效分离和纯化。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的主要优点包括:
1. 特异性识别:由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小柱可以对目标分子进行特异性识别,从而实现高效分离和纯化。
2. 高吸附容量:由于聚合物的合成过程中可以控制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因此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吸附容量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
3. 可重复使用:与常规的吸附剂相比,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具有较高的耐用性,可以在多次使用后仍保持良好的性能。
4. 操作简便:使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分离和纯化操作简便,可以快速地完成样品的处理。
总之,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是一种高效、特异性的分离和纯化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研究进展

痕 量 目标 物 分 析 , 应用 前 景广 阔 , 已 成 为 选 择 性 S P ME涂 层 的 研 究 热 点 之 ~ 。G o l s e i f d i 等 通 过 溶胶 一 凝 胶 方法 合 成 了氯 原 酸 MI P s , 在 印迹 合 成 过
的高 分子 材料 涂层 之 间达 到 分 配平 衡 , 然后 利 用 热
择性 好 、 准确 度 高 、 灵 敏 度 高 的方 法 。P e n g等 将 甲基 甲磺 隆 印迹 聚合 物包裹 在 硅纳 米球 上制 备纳 米 级 的 固相 吸 附材料 。采 用分 散 固相 萃取 选择 性地 萃
程 中还加 入 了多 壁碳 纳米 管来改 善 印迹材 料 的吸 附
速率 。将 MI P s聚 合 在 中 空 纤 维 膜 ( HF) 上 用 于 S P ME装 置 , 高 效、 快 速 地 萃 取 药 物 样 品 中 的 氯 原
酸 。该 MI P . H F - S P ME法 获 得 了较 低 检 出 限 ( 0 . 0 8 n g / mL) , 实 现 了氯原 酸 的高选择 性 、 高灵 敏度 检测 。
・
1 8 2-
色
谱
第 3 1 卷
浓 缩 富集 , 通过 高效 液相 色 谱 ( HP L C) 检测, 加标 回
收率 为 9 4 . 5 % ~1 0 6 %, 相对标准偏差 ( R S D) 为
机械 强 度较 高 、 耐高温 和 耐溶剂 性好 , 尤其 是具 有高
效选 择 特异性 的优 点 , 可 适 用 于 复杂 环 境 介 质 中 的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什么是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是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固相萃取方法。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异性识别目标分子的方法,利用模板分子在聚合物基质中形成特定的空腔结构,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识别和提取。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原理是利用具有亲和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固定在固相载体上,通过分子印迹聚合物与目标分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萃取和富集。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应用领域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分析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监测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中对水、土壤和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和分析。
通过选择合适的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可以实现对特定有机污染物的选择性富集,提高样品的灵敏度和分析效果。
2. 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的残留农药、兽药和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风险。
利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选择性富集和分析,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药物分析在药物分析领域,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可以用于药物代谢产物的富集和分离,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研究。
通过选择合适的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可以实现对药物分子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分析。
4. 生物分析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和肽段的富集和分离领域。
通过选择合适的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可以实现对特定蛋白质和肽段的选择性富集和分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和生物分析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手段。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优势和挑战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高选择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通过模板分子的引导和识别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选择性富集和分离,减少其它干扰物质的干扰。
2.高灵敏度: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和富集能力,因此可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高灵敏度分析,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萃取效果稳定: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热稳定性,因此可以在不同条件下保持良好的萃取效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及其应用

在传统 的教学 中,教师 只关注 自己的课堂体验 ,而 很少 或根本忽视 了大 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教师只顾 自己的表演, 而 缺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 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学 生不是主人,课 堂显得 索然 无味,讲 台上 言者谆谆,讲台下听之藐藐。 当课堂 由专制走 向民主, 从教师走 向学生, 课 堂就从“ 文本的课堂 ” 走 向“ 体 验的课堂 ”了。学生在体验 中以 自己的经 历和心理 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 ,并 由此产生丰富 的联想和深刻 的领悟 。真正的教育 应是师生、生生之间情感的传 递,知识的共享和智惹的交融。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做到 1 .改变过去 “ 重结果,轻过程”的教 学方法 。 2 . 让学生感受成功与实败。 3 . 注 意课 堂教学方法 的不 断创新 只有这样, 才 能不断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及其应用
6 1 0 0 7 2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李美玲 6 1 0 0 9 1 四川省 环境监 测 总站 刁正 良
檀 ■ :分子 印迹作为制备对莱一特定的分子 ( 印迹分子或模板分子 ) 具有特异性识 别的聚合物 的过程 , 在分 离分析、仿生传感 器和模拟酶催化等 方面具有 分子 印迹聚合物 固相 萃取 应 用前景
i mp r i n t e d s o l 一 一g e l i f l ms[ J】. An a l y t i c a l Ch e mi s t r y, 2 0 0 4, 7 6 ( I ): 1 2 0 一一1 2 6 . 【 3 】L i C Y,W a n g C F, Wa n g C H , e t a 1.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a n o v e [ mo l e c u l a r l y i mp r i n t e d s e n s o r f o r t h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0 , o— d e t h y l 一( 2
分子印迹 - 固相萃取法选择性分离大黄酸的研究

分子印迹 - 固相萃取法选择性分离大黄酸的研究段玉清;张海晖;徐菲菲;闫永胜;李金凤;梁凯【期刊名称】《林产化学与工业》【年(卷),期】2009(29)5【摘要】以大黄酸(RH)为印迹分子,大孔壳聚糖为功能载体,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大黄酸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固相萃取和HPLC评价MIP对大黄酸的选择性分离.结果MIP与非印迹聚合物(NIP)相比,对大黄酸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识别性.使大黄酸的质量分数由16.55%提高到95.12%.并利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MIP对大黄酸吸附的平衡等温线.%A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P) was prepared using rhein (RH) as imprinted molecule,macroporous chitosan beads as functional matrix and methacrylic acid as functional monomer.The obtain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were evaluated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HPLC with respect to their selective recognition ability for rhein.MIP exhibited higher selectivity and recognition ability for rhein in a mixture of RH-MIP than non-imprinted polymer (NIP),and the content of rhein was increased from 16.55 % to 95.12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adsorption models were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equilibrium isotherms of rhein adsorbed by MIP.【总页数】6页(P35-40)【作者】段玉清;张海晖;徐菲菲;闫永胜;李金凤;梁凯【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51.0【相关文献】1.应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提取中药活性成分非瑟酮 [J], 李礼;胡树国;何锡文;李文友;陈朗星;张玉奎2.分子印迹磁固相萃取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 [J], 李艳;石亚亭;李德蓉;蒋淑敏;张也;杜黎明3.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提取花生壳中木犀草素 [J], 肖淑娟;李红霞;于守武4.利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进行竹红菌素精制的研究 [J], 史文玉;张同存5.左氧氟沙星分子印迹膜固相萃取选择性分离氧氟沙星 [J], 邴乃慈; 许振良; 王学军; 杨座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及其应用

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及其应用摘要:分子印迹作为制备对某一特定的分子(印迹分子或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的聚合物的过程,在分离分析、仿生传感器和模拟酶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分子印迹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应用前景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mip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合成此聚合物的技术是在pauling 的“抗原--抗体”作用学说以及dickey 的“专一性吸附”理论的启发下建立起来的。
此外,它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机械性能,能耐高温、高压;抵抗酸、碱、高浓度离子及有机溶剂的作用,并可以反复使用。
近十几年来,利用基于mips 的技术从环境样品(水和土壤)和生物样品(血液、尿液、动物肝脏、植物)中萃取分析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综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一、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原理mips 制备的基本原理是,在适当的溶剂中,经交联剂作用,模板分子与一种或几种功能单体形成含有模板分子的聚合物母体,然后通过物理或化学途径除去母体中的模板分子,最终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
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单体与模板分子结合方式不同,分子印迹主要可以分为预组织法和自组装法两种基本方法(一)预组织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预组织法(preorganization)又称共价法,在此方法中,印迹分子先通过共价键与功能单体相结合,形成单体- 模板分子复合物[1],然后加入交联剂交联聚合,聚合后再通过化学方法使共价键断裂而去除印迹分子。
(二)自组装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过程中,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首先通过一种或几种非共价键作用自组装成具有多点相互作用和确定关系的复合物[2],再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聚合后这种相互作用被固定下来,然后通过淋洗除去印迹分子,如此就可以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聚合物论文:分子印迹聚合物芹菜素固相萃取吸附特性高效液相色谱

分子印迹聚合物论文:分子印迹聚合物芹菜素固相萃取吸附特性高效液相色谱【中文摘要】分子印迹技术是以目标分子为模板分子,加入交联剂,使得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将模板分子洗脱除去,获得对模板分子具有高度选择性的一种交联高聚物,这种交联高聚物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s,MIPs)。
因其卓越的识别性和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药物、化工、食品卫生等众多领域,近年来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芹菜素(Apigenin,API)分子印迹聚合物,优化其制备工艺条件,发现以a-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四氢呋喃:丙酮(V/V, 8:2)为致孔剂制得的印迹聚合物对底物有很好的选择性,得到最佳的聚合配比为n(API):n(MAA):n(EDMA)=1:8:70,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模板聚合物的结合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选择特性,Scatchard方程分析得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形成了二类不同的结合位点,经计算其平衡离解常数分别为6.60×10-5和1.74×10-4mol/L,对模板分子的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12.90和28.30umol/g。
吸附动力学方程式可用Lagergren二级速率方程表示,并且吸附速率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方程表示,适当地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吸附过程为熵驱动的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属物理吸附范畴。
2.西芹和本芹的叶片与叶柄经甲醇回流提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知西芹叶片、叶柄中芹菜素的含量分别为8.635mg/100g、1.348mg/100g,本芹叶片、叶柄中芹菜素的含量分别为1.734mg/100g、0.567mg/100g。
采用回流、索式、超声三种提取方法对西芹叶片中芹菜素进行提取,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提取物中芹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超声提取的西芹叶片中芹菜素含量为9.316mg/100g,提取效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 n e 0 MI P p r e s e n t e d a g o o d s p e c i i f c r e c o ni g t i o n, s el e c t i v i y t nd a h i g h e x r t a c t i o n r a t e t o Au r a mi n e 0. I t C n a b e a p —
u p t o 9 5. 8 6% , a n d he t r e c o v e r i e s o f HPL C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wa s r a n g e d f r o m 91 . 4% t o 9 6 . 2% . Co nc l u s i o n s: Au r a —
bs a o r p t i o n c a p bi a l i t y o f Au r a mi n e O MI P w a s s i g n i i f c nt a l y s t r o n g e r ha t n NMI P . T h e e x t r a c i t o n r a t e o f MI P —S P E w a s x t r a c i t o n Ca p a b i l i t y o f Au r a mi n e 0 Mo l e c u l a r l y I mp r i n t e d P o l y me r
Z H A N G J u n— j i n g .Y A N G S h o u—r e n
( 1 . Q i n g y u a n I n s t i t u t e f o r D r u g C o n t r o l ,Q i n g y u a n 5 1 1 5 1 5 ,C h i n a ; 2 . Q i n g y u a n 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Q i n g y u a n 5 1 1 5 0 0,C h i n a )
张峻菁 ,杨 守仁 ( 1 .清远 市食 品 药品检验 所 ,广 东 清远 5 1 1 5 1 5 ;2 .清远 职业技 术 学 院 ,广 东 清远 5 1 1 5 0 0 )
摘
要 : 目的 :研 究碱 性 嫩黄 0分 子 印迹 聚合 物 的特 异性 识 别及 固相 萃 取性 能。 方法 :用
第3 7卷
第 6期
宜春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i c h n u Co U e g e
Vo 1 . 37, No . 6
2 0 1 5年 6月
J u n e . 2 0 1 5
碱 性嫩 黄 0分 子 印迹聚 合 物 的 固相 萃 取 性 能研 究
l a r l y i mp i r n t e d p o l y me r( MI P ). Me t h o d s :A u r a m i n e O M I P w a s S y n t h e s i s e d b y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ol p me y i r z a t i o n ,I t s ’
沉淀 聚合 法合成碱 性 嫩黄 O分 子 印迹 聚合 物 ,通过 平 衡 吸 附试 验 、 固相 萃 取 试验 及 高效 液相 色 谱 试验研 究其识 别性 能 。结 果 :碱 性 嫩 黄 O模 板 聚 合 物 的 吸 附能 力优 于 其 对 应 的 空 白聚合 物 ;
用该 聚合 物制作 的 固相 萃取 小 柱 对模 板 分 子碱 性 嫩 黄 O ( 0 . 0 7 m mo l・L - 1 ) 的 一 次 性 萃取 率 达
a bs o r pt i o n c a p bi a l i t y wa s s t u d i e d b y e q ui l i b iu r m a b s o pt r i o n e x p e ime r n t ,S P E a n d HPL C e x p e ime r n t . Re s u l t s : Th e
9 5 . 8 6 % ;高效液相 色谱 试验 的 回收率介 于 9 1 . 4—9 6 . 2 % 之 间。结 论 :模 板 聚 合 物 对碱 性 嫩黄 0
具有 特异性 识 别性 能、选择 性好 、萃取 率 高,可应 用 于 高效 液相 色谱 法等相 关检 测 的前 处理 。
关 键词 :碱 性嫩 黄 O; 固相萃取 ;分子 印迹 ;H P L C 中图分 类号 :0 6 5 8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1— 3 8 0 X( 2 0 1 5 )0 6— 0 0 2 4— 0 4
p l i e d a s a Pr e t r e a t me n t me ho t d f o r I - I PL C t e s t i n g . Ke y wo r d s: Au r a mi n e O; S o l i d Ph a s e Ex t r a c t i o n Co l u mn; Mo l e c u l a r l y I mp in r t e d Po l y me r ; 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