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_secret

合集下载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给水管网课程的设计说明书,旨在对课程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划。

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在给水管网设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从事与给水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了解给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原则;•掌握给水管网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给水管网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课程内容3.1 基础知识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给水管网的概念和定义;•给水管网的组成;•给水管网的流量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压力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水质要求。

3.2 设计原则本课程将介绍给水管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给水管网的管径选择原则;•给水管网的泵站选型原则;•给水管网的阀门配置原则;•给水管网的消防水系统设计原则。

3.3 课程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操作和设计任务。

学生将要完成以下实践内容:•给水管网的水质检测操作;•给水管网的流量和压力测量操作;•给水管网的管道布置设计任务;•给水管网的压力计算和排气设计任务;•给水管网的泵站选型和配置设计任务。

4.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平时作业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实践操作报告等);•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设计报告成绩;•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现。

5. 资源需求为了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以下资源是必要的:•给水管网实验室:提供实践操作的场地和设备;•给水管网图纸和软件工具:用于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给水管网教材和参考书籍:作为学生学习和参考的资料。

6. 授课计划本课程将以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下是课程的大致安排:•第1-2周:介绍给水管网的基础知识;•第3-4周:讲解给水管网的设计原则;•第5-8周:进行实践操作和设计任务;•第9-10周:学生项目展示和评估。

管网设计计划说明书

管网设计计划说明书

目录目录 (1)第一章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设计目的 (2)1.2基本资料 (2)1.3设计任务 (3)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4)2.1用水量计算表 (4)2.2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8)第三章清水池容积计算 (10)第四章管网平差 (12)4.1最高用水时管网平差计算 (12)4.2消防时管网核算 (15)4.3事故时管网核算 (18)4.4等水压线图 (21)附图一 (23)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第一节用水量计算表2. 1. 1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1 :Q1=qNfQ1―—城市最高综合生活用水,m3/d;q――城市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N――城市设计年限计划用水人口数;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90%所以:Q=qNf/1000=160×90000×0.9/1000=12960m3/d火车站用水量 Q=500 m3/d Q1=12960+500=13460 m3/d2. 1. 2工厂的用水量1)工厂的高温车间生活用水量计算高温车间的生活用水量定额为q=35L/〔人.班〕,工厂的高温车间人数为0.1万。

食品厂分一班进行,则每天的生活用水量为35×60/1000=2.1 m3/d。

皮毛厂分三班进行,则每天的生活用水量为35×100/1000=3.5m3/d。

棉纺厂分二班进行,则每天的生活用水量为35×200/1000=7 m3/d。

针织厂分三班进行,则每天的生活用水量为35×240/1000=8.4 m3/d。

化工区分三班进行,则每天班的生活用水量为35×400/1000=14 m3/d。

Q=35m3/d2)工厂的一般车间生活用水量计算一般车间的生活用水量定额为q=25L/〔人.班〕,工厂的一般车间人数为0.4万。

食品厂分一班进行,则每天的生活用水量为25×240/1000=6 m3/d。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3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3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3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课程设计基本资料一、课程设计目的二、设计要求三、设计资料四、设计依据第二章给水管网用水量计算第三章管网计算一、水源及水厂的位置确定二、管线布置原则三、输配水管渠布置的一般要求四、输水管的布置五、配水管网布置六、管网设计流量第四章管网校核一、最高日最高时管网平差及结果确定二、设计工况水力分析结果及控制点确定与节点水头调整。

三、泵站扬程设计与水塔高度设计第五章消防校核第一章课程设计基本资料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对中小城市给水管网的规范设计,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城镇水源的选择,管网的布置和管网的平差计算内容,同时培养使用规范和相关使用手册等综合能力。

二、设计要求(1)在设计过程中要应用所学有关知识,掌握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在设计过程中要独立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增加独立工作的能力;(3)阅读熟悉有关手册、规范和资料;(4)逐步增加实际工程概念。

完成要求:1.绘制管网平面布置图。

2.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水力计算简图)。

三、设计资料某镇位于亚热带地区,2010年有人口18万人,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至2020 年将发展为45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县,工业不甚发达,目前已形成了建材、纺织、机械、食品、水产品加工、矿产品开发等一批支柱产业。

根据计划安排为发展工业生产,要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特别重视供水这个先导产业。

该镇位于昌江、乐安河交汇后的饶河之首,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南西二面临水,地形东北高,西南低,标高为12.00米--25.00米,地势较为平坦。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16.7℃--17.7℃,7、8月份为最高,平均达29.4℃,极端最高温度39.9℃,元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4.9℃,极端最低温度-8℃,年无霜期为273天,年降雨量1600毫米,4-6月为峰面雨季节,降雨量占全年50%以上。

管网设计说明书

管网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总说明1、设计要求:(1)进行给水管道系统及其附属构筑物的设计,并达到扩大初步设计的水平。

要求管道水头损失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进行计算(注明系数Ch 取值)0.05m ,大环为0.10m ,设计成果包括给水管道系统总图A1一张,给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A2一张。

(2)按完全分流制完成一座小城镇的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进行污水管道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并达到扩大初步设计的水平。

设计成果包括污水、雨水管道系统总平面图A1一张,污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A2一张。

2设计资料(1)南方某小城镇规划总平面图一张,图中尺寸为实际尺寸,单位m ,图中标有等高线、水体、工厂分布及街坊道路、铁路布置等,用户要求最小服务水头20.00m 。

(2)城区人口分布见附表一。

(3)集中流量:火车站用水量 370 m 3/d ,均匀用水。

污水出口埋深2.00m , (4)医院用水量 260 m 3/d ,均匀用水,污水出口埋深2.00m 。

(5)工厂分三班制,生产污水经处理后可以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至市政管网。

详细资料见附表二。

出口埋深均为1.50m 。

(6)土壤无冰冻。

土质良好。

(7)水文资料:设计最高水位83.0 m ;设计最低水位65.2 m ;常水位 78.6 m 。

(8)夏季主风向:东南风。

冬季:北风。

(9)该市的地势如平面图所示,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3.5米。

(10)城区各类地面性质所占百分比如附表三。

(11)气温:最高温度38.8℃,最低-3.5℃。

(12)降雨强度公式:q =1930(1+0.58lgP)(t+9)0.66L/s ha 。

附 表 一:本次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地区是南方某小城镇,该地区自北向南倾斜,地形比较平坦,城区中部处有一条铁路将城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城区南部有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城区分为三个区域,设计人口约为12.2万人,用户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为20.00m。

此外,一区有2个工厂和1个火车站,二区有1个工厂,三区有1个医院和1个公园。

管网设计

管网设计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某县城区室外给水排水管网设计二、设计任务及内容(一)给水管网设计1、计算最高日用水量2、计算最高时秒流量3、选择给水系统进行管网及输水管定线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5、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6、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二)排水管道设计1、制定该县排水系统规划,选择排水体制;2、城市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的定线;3、城市污水各设计管段和雨水一根干管各设计管段的流量计算;4、城市污水各设计管段和雨水一根干管的水力计算三、应完成的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50页左右。

包括设计说明、水量、水力计算表格及草图)。

2、铅笔绘图纸3张(室外管网)①绘制给水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②管网起点至控制点选定线路的纵断面图一张比例横 1:1000 纵 1:200或横 1:500 纵 1:100③、排水管道某一干管纵剖面图一张,比例纵向 1:100-200横向 1:500四、设计原始资料1、县城平面图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 268 人/公顷设计,远期按 318 人/公顷考虑。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给排水设备,无淋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 85 %,远期90 %。

居住区时变化系数为K h为 1.5 。

2、规划期内大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资料见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表1)。

3、浇洒道路用水: 60 m3/d,绿地用水: 140 m3/d,4、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计算。

5、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按规范要求确定。

6、该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7、气象资料(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年最高温度39℃,年最低温度-8℃ (3)年平均降雨量: 800mm(4)最大积雪深度0.4m ,最大冰冻深度1.0m (5)土壤性质:(最低处)0.4m-0.8m 垦殖土 0.8 m -3.8m 粘沙土3.8 m -8 m 中沙及砂石 (6)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地下坡度:0.2% (7)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8)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 (注意:选择其中一个) ①518.0)4()lg 04.11(434++=t P q ②8..0)8.0()lg 96.01(1140++=t P q ③ 7..0)22.8()lg 292.11(932++=t P q (9)地面径流系统φ=0.31;0.38;0.40;0.45;0.50 (10)地基承载力2.0Kg/cm 2 (11)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地面水系:(1)最高水位31.5 (2)最低水位 27.5 (3)常水位 29.09、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xxx班级:xxxxxx学号:xxxxxxxx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目录Ⅰ.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3)一、设计项目 (3)二、设计资料 (3)三、设计任务及成果 (3)Ⅱ.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4)一、给水管的定线与布置 (4)二、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4)2.1基础数据 (4)2.2 最高日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4)2.3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5)三、经济管径的确定 (5)3.1沿线流量及节点流量的计算 (6)3.2泵站设计供水流量的计算 (6)3.3水塔设计供水流量的计算 (7)3.4最高时管段沿线流量分配与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7)3.5初始分配流量及管径的确定 (8)四、管网水力计算 (8)4.1摩阻系数的确定 (9)4.2管网平差 (10)Ⅲ参考文献 (12)Ⅳ附录附录一、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附录二、管段平差计算表附录三、给水管网布置图附录四、水力计算成果图Ⅰ.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项目某市开发区给水管网初步设计二、设计资料1、该小城区道路工程规划图一张2、该街区居民区最高日综合用水量标准日人260L/3、居住区人口密度为2cap/200hm4、工厂甲的集中用水设计流量是s1);L/L/25(每增加一个学号,该集中用水量增加s 工厂乙的集中用水设计流量是sL/20(每增加一个学号,该集中用水量增加L/2);s工厂丙的集中用水设计流量是s30(每增加一个学号,该集中用水量增加L/2);L/s城市浇洒道路用水定额采用1.5L/(m2.d),市政绿化广场用水定额2.0 L/(m2.d),每天浇洒一次。

5、时变化系数1.42 (每增加一个学号,该值加0.01)6、最小服务水压为20m三、设计任务及成果1、给水管网设计计算①设计基本数据的选择;②给水管的定线与布置以及方案的选择;③给水管道设计计算;2、设计成果①设计计算书计算依据:重要的基础数据、有关规范规定,可列在表格内计算方法:列出主要的计算公式,说明重要的参数的选取依据计算过程:列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列出重要的计算结果计算书应计算正确,并附有工艺简图,标注所计算的尺寸②绘制给水管道平面布置图和水力计算成果图;Ⅱ.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一、给水管的定线与布置根据所给资料,结合城镇规划并考虑经济性和供水可靠性的要求,决定了采用环状给水的布置形式,并在管网中布置水塔,水厂至管网采用双管输水。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原始资料设计任务为陕西中部A县给水系统。

1、设计年限与规模:设计年限为2020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城区人口生活与工业生产用水,包括: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市政及消防用水,不考虑农业用水。

2、水文情况:本县地势较平缓,附近有地表水源,考虑城区发展及供水安全可靠,采用环状网得布置形式,管线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得水量与水压。

3、气象情况:该地区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得频率见远期规划图中得风向玫瑰图,冬季冰冻深度0、5米。

4、用水情况:城区2011年现状人口13、5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

,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城区最高建筑物为六层(要求管网干管上最不利点最小服务水头为28、00米)。

消防时最低水压不小于10、00米。

要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无论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

无特殊要求。

采用统一给水系统。

用水普及率为100 %。

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二.设计内容1、给水量定额确定(1)参照附表1 (a)选用得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40L/cap、d(2)工企业内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

(3)浇洒街道用水量定额选用2、5L/m、d。

浇洒绿地用水量定额为2L/m2、d o(4)参照附表3该城市同一时间内可能发生火灾2次,一次用水量为45L/S。

2、设计用水量计算(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用水、浇洒道路与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与管网漏失水量。

(一)城市综合用水量计算:设计年限内人口为14、12万人,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240L/cap d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Q1 =qNf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 d;q ----- 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N ----- 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f ――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Q1=qNf=0、24*141200*100%=33888m3/d=39、2 22L/s(二)工业用水量计算工业生产用水2000+1000+600=3600m3/d=4、1 7L/s 。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广东省某城市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原始资料: 1.条件图:1:5000 城市平面图
87 85 84 83
工厂 工厂II
公园
2.城市各区密度: Ⅰ区 13.2 万人 3.城市居住房中的卫生设备情况: Ⅰ区: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沐浴) 4.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 Ⅰ区 6 层; 5.工业用水情况: 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位置在城市平面图; 3 (1)Ⅰ厂,生产用水量 4000 米 /天。 工人总数 3000 人,分 3 班工作,热车间占 25%, 第一班 1000 人,使用沐浴者 500 人;其中热车间 300 人 第二班 1000 人,使用沐浴者 500 人;其中热车间 300 人 第三班 1000 人,使用沐浴者 500 人;其中热车间 300 人
3.1.4 全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按逐时用水量计算表,绘制最高时用水量变化曲线,依此确定二泵站的供水曲线。
占最 高日 用水 量百 分数 (%) 3 2 1
1 2
时间( )
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
1-用水量变化曲线; 2-二级泵站设计供水线
二泵站根据用水情况确定为二级工作制,一泵站采用一级均匀供水。 根据全市逐时用水量变化表得出的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百分比, 可确定一、 二级泵站的 供水曲线。通过列表计算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可确定是否需设水塔。
m3 ;
W 2 ——消防用水量, m 3 ,居住区和工厂可按 2h 火灾延续时间的消防用水量计算; W 3 ——水厂冲洗滤池和排泥等生产用水量 m 3 ,等于最高日用水量的 5%~10%;本设计 采用 5%; W4——安全水量,m 。本设计为清水池取规则容积参数。
3
W1 10.28%Qd 10.28% 5.548812 104 5704.18m3 W2 2 2 65 10 3 3600 936m3 W3 5%Qd 5% 5.5488 10 4 2774.41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目录 (1)
第一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工程概况 (2)
(三)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2)
第二节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3)
(一)最高日用水量 (3)
(二)节点流量计算 (4)
(三)最高用水时管网平差计算 (4)
(四)消防时管网平差计算 (5)
第三节设计图纸的绘制 (6)
参考资料 (6)
附表一 (7)
附表二 (8)
第一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中小城市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城镇水源的选择,管网的布置和管网平差计算的内容,同时培养使用相关设计手册和规范等综合能力。

(二)工程概况
某镇位于亚热带地区,现有人口14万人,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至2010 年将发展为45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县,工业不甚发达,目前已形成了建材、纺织、机械、食品、水产品加工、矿产品开发等一批支柱产业。

根据"九五"计划安排为发展工业生产,要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特别重视供水这个先导产业。

该镇位于昌江、乐安河交汇后的饶河之首,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南西二面临水,地形东北高,西南低,标高为12.00米--25.00米,地势较为平坦。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16.7℃--17.7℃,7、8月份为最高,平均达29.4℃,极端最高温度39.9℃,元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4.9℃,极端最低温度-8℃,年无霜期为273天,年降雨量1600毫米,4-6月为峰面雨季节,降雨量占全年50%以上。

该地区地基承载力为15-20T/m2。

水源地出露地层有元古界板溪群石城组,自垩系下统田坂群,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及全新统河湖三角洲淤冲积压层。

河湖三角洲淤冲积层:岩性自上而下为亚粘土、亚砂土、细砂及砂砾卵石层。

主要分布在县城的南部(昌江以南),组成级阶地。

水位埋深一般为0.5-3米,地下水位常年比河水位低。

含水量厚6-10米,单井涌水量一般为1325-4427立方米每日。

局部地段水质较差,有轻度污染。

该报告的结论认为:在红层断裂带建造2-3口井水量能满足扩建每日50000立方米的要求,而在含水量丰富的第四系淤冲积层能否作为新辟供水水源地,还要进一步勘探,进行水质分析后才能决定。

该镇地表水资源丰富,乐安河的水质已受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将加剧。

昌江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

昌江是饶河水系的主要支流,它发源于安省祁门县,流长600余公里,最高洪水位21.99米(吴淞),常年水位15.32米,最枯水位12.62米,最大流量7.92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28立方米/秒,相应最大流速3.73m/s,最小流速0.023m/s。

(三)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
要求根据该镇的近期发展要求,对该镇的给水管网进行初步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现有资料选择该镇的水源,并确定给水处理厂的位置。

2.根据该镇的规划平面图进行城市给水管网定线。

3.按水量变化资料进行流量计算,并分配流量,选定管径,确定控制点的水压等。

4.进行管网平差计算,同时校核是否满足消防时流量要求,并确定水泵流量和扬程。

5.绘制城市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要求:
1.绘制管网平面布置图。

2.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水力计算简图)。

第二节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一) 最高日用水量
城市最高日用水两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及淋浴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该城市总人口14万人,查得该城镇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上限220~~370L/cap d ,本设计取用水定额280 L/cap d 未来人口数:()万67.16%61143
=+⨯ 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 1 :
qNf Q =1
Q 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d m /3

q ――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 );
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
f ――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 )/(46676%1001067.16102803431d m qNf Q =⨯⨯⨯⨯==-
工业用水量为:
02=Q
浇洒道路用水量
03=Q
绿化用水量Q 4:
04=Q
城市的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5%计算:
()
d m Q Q /2.9335466762.02.0315=⨯==
最高日设计流量Q d : ()()()
d m Q Q Q Q Q Q d /92.896172.9335466766.16.1354321=+⨯=++++=
消防用水量: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城市消防用水量定额为45L/s ,同时火灾次数为2次。

城市消防用水量为:
()s L f q Q /90245666=⨯==
最高时用水量为:
s L Q
Q d
h /2.103736001000
24=⨯=
比流量: 072
.01655122095014001120920230068065090068014205802
.1037=+++++++++
+++=∑=mi h
l l Q q
(二) 节点流量计算
管段或者节点标号 管段配水长度(m) 管段沿线流量
(L/s) 节点设计流量(L/s)
集中流量 沿线流量 供水流量 节点流量
1 580 41.76 0 0 1037.
2 -1037.2
2 1420 102.24 0 161.1 0 161.1
3 680 48.96 0 119.52 0 119.52
4 900 64.8 0 91.08 0 91.08
5 650 46.8 0 55.8 0 55.8
6 680 48.96 0 82.08 0 82.08
7 2300 165.6 0 151.2 0 151.2
8 920 66.24 0 175.5 0 175.5
9 1120 80.64 0 73.44 0 73.44
10 1400 100.8 0 90.72 0 90.72
11 950 68.4
12 1220 87.84
13 1655 119.16
(三) 最高用水时管网平差计算
根据用水情况,拟定各管段的流向,按照最段路线供水原则,并考虑可靠性的要求进行流量分配。

顺时针流量取正号,逆时针流量取负号。

分配时用哈代----克罗斯方法来计算。

计算见:附表一
大环m m h h h h h h h h h h 1597.01111110108866554433221<-=++++++++=∑--------- 所以合格。

从泵站到管网的输水管计两条,每条流量96.5919.118321=⨯ 选定管径800mm ,两干管为1-2-3-4和1-11-10-8-6-5-4
m alq h 1414.12==
水泵扬程又距泵站较远且地形较高的控制点4点,该地面标高26.00m ,泵站吸水井处地面标高25.81m ,所需自由水头为20m ,清水池水深取4m ,沿线水头损失取两干线平均值: ()m H p 42.394720.1305.186.324.37.32.3694.57.1748.32
11414.181.252000.26=++++++++++
+-+=
(四) 消防时管网平差计算
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的管径为基础,把消防流量加在控制点处,其他点不变,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其城镇的消防用水量为90L/s 。

计算结果见:附表二
经过校正m h h h h h h h h h h 1989.01111110108866554433221<=++++++++=∑--------- 满足要求。

从泵站到管网的输水管计两条,每条流量为()95.636909.11832
1=+,管径800mm , m alq h 324.12==,要求控制点低压水压10m 。

p p H H <=++++++++++
-+=58.284)184.3585.34.3524.32596.13.55.17.2(2
181.251000.26' 经核算,按最高时用水量确定的水泵扬程满足消防时的需要,不用专设消防泵。

第三节设计图纸的绘制
见图纸:干管布置图
环状网计算图(最高时)
环状网计算图(消防时)
设计:余小明
日期: 2007-07-06
参考资料
1、《给水工程》教材
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3册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
4、《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1、5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