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引言给水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供应清洁的给水和排出废水。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原理、设计与运行,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 熟悉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 3. 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维护; 4. 能够分析和解决给水排水管网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绪论•管网的定义和作用•管网的分类和组成2. 给水管网设计•给水水源与水质要求•给水管网的水压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给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3. 排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的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网的流量计算方法•排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排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4. 管网的运行与维护•管网的启动和停止运行•管网的调试和优化•管网的检修和维护方法5. 案例分析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水排水管网设计问题•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采用授课和讲述的方式,介绍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运行维护技术。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给水排水管网工程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采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现场操作。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给水排水管网原理与设计》,作者:XXX,出版社:XXX2. 参考资料:•《城市供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141-2013•《城镇给水排水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解答》,作者:XXX,出版社:XXX六、考核方式1.课堂小测: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2.实践实验报告:组织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并提交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进行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

七、课程评价与改进本课程设计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一、引言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合理设计、建设和维护这些管网系统,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和排水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书旨在介绍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的整体内容和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设计目标是针对一个虚拟城市进行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建设。

我们的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城市的居民提供稳定的供水,并保证供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设计一个合理的排水系统,以确保城市的排水能力,在极端情况下也能正常运作。

3.最大限度地减少给水排水管网的漏损,提高系统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确保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三、设计方案1. 给水系统设计1.1 水源选择根据城市规模和周边地理条件,我们选择了地下水作为主要的给水水源。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水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1.2 水厂设计我们设计了一个现代化的水处理厂,采用了多级过滤、消毒等工艺,以确保供水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1.3 输水管网设计我们根据城市的布局和用水需求,设计了一套输水管网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管道的材料、直径、布局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压损失和泄漏。

2.1 排水收集系统我们设计了一个完善的排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

为了应对极端情况,我们还考虑了分流和临时排水的问题。

2.2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了污水处理厂,采用了生物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等,以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并且,我们还考虑了污泥处理和资源回收的问题。

根据城市的地形和排水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套排水管网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管道的材料、直径、坡度等因素,以确保排水的畅通和管网系统的可维护性。

3. 系统优化和可扩展性为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未来的可扩展性,我们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监控和调控。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故障排除。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和目标水是生命之源,给水管网的设计与建设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给水管网的深入了解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系统设计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提供实用技能。

二、任务内容和要求1.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和需求,进行给水管网的初步设计,包括管道布置、管径确定、阀门和消防设备的设置等。

2.学生需要使用管道流量计算公式和相关软件,进行管网的水力计算和水负荷分析。

3.学生需要进行管网的可靠性分析,包括管道强度计算和管道老化预测等。

4.学生需要利用CAD软件进行给水管网的平面布置和三维模型建立。

5.学生需要使用MATLAB或其他工具进行管网的优化设计,包括管道材料选择和管网结构调整等。

三、任务计划和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1.第一周:学生将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文献调研,了解给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第二周:学生将进行给水管网的初步设计,包括管道布置、管径确定等。

3.第三周:学生将进行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和水负荷分析。

4.第四周:学生将进行给水管网的可靠性分析和管道强度计算。

5.第五周:学生将利用CAD软件进行给水管网的平面布置和三维模型建立。

6.第六周:学生将使用MATLAB或其他工具进行给水管网的优化设计。

四、任务成果和评价标准1.每位学生需要提交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过程、计算结果和分析结论等。

2.每位学生需要提交给水管网的CAD平面布置图和三维模型文件。

3.每位学生需要进行口头答辩,对课程设计进行讲解和回答问题。

4.任务成果将根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口头答辩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参考资料1.《给水管道设计手册》2.《城市水供排水与给排水工程》3.相关期刊论文和学术研究报告以上就是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和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理解任务要求,并按照任务计划和进度安排,完成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和报告。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第一部分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县城区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二、设计任务及容(一)给水管网工程设计1. 确定设计规模2. 进行输配水管网定线3. 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4. 进行管网水力计算5. 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二)排水管道工程设计1. 选择该县城排水体制;2. 城市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统的定线;3.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流量计算;4. 城市污水管段和管段的设计.三、应完成的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50页左右。

包括设计说明、水量、水力计算表格及草图)。

2. 铅笔绘图纸3①绘制给水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②给水管网某一管段的纵断面图一比例横 1:1000 纵 1:100③排水管道某一干管纵剖面图一比例横 1:1000 纵 1:100四、设计原始资料1. 县城平面图(A图)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近期按 2.64万人/平方公里设计,远期按 4.92万人/平方公里考虑。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有完善的给排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 85 %,远期 90 %。

综合生活用水量时变化系数为K h为 1.5 。

2. 规划期大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资料见用户对水量、水压要求一览表(表1)。

3. 浇洒道路面积30万m2。

4. 绿地面积50万m2。

5. 其它按规要求确定。

6. 该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7. 气象资料(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年最高温度39℃,年最低温度-8℃ (3)最大冰冻深度1.0m (4)最大积雪深度0.4m (5)土壤性质:(最低处) 0.4m-0.8m 垦殖土0.8 m -3.8m 粘沙土3.8 m -8 m 中沙及砂石 (6)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7)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 (8)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7..0)22.8()lg 292.11(932++=t P q (9)地面径流系数φ=0.40 (10)地基承载力2.0Kg/cm 2(11)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 地面水系: (1)最高水位31.5 (2)最低水位 27.5 (3)常水位 29.09. 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1. 前言(1)设计项目性质:本给水管网设计为陕西中部某县的给水系统,设计年限为2015年,主要服务对象为县城镇人口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不考虑农业用水。

(2)水文情况:本县附近地面无水,在县城附近的北部有一承压含水层,打出三口深井,具体位置见地形图,当井动水位在地面以下8米时,单井出水量为4000m 3/日,城区地下水位深度3米,(含井群处,且不计井群互阻影响)。

(3)气象情况: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冬季有冰冻深度0.5米。

(4)主要设计资料及来源:城区居民设计年限内人口数按57000人。

城区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见“工业企业用水量调查”表(如下)。

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逐时变化参照后面的用水量逐时变化表(如下)。

2. 设计概况(1)城市概况:城市用水由水厂提供,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00L/人/d ,城市面积为3.4km 3,人口为5。

7万,供水普及率为100%。

城区内给水设备类型为室内有给水卫生设备,但无淋浴。

城区内最高建筑层5层,公路南为3层。

(2)主要工业企业:该城区内有皮毛厂、棉织厂、榨油厂、肉联厂4个工厂,污染程度一般。

工业企业用水由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组成。

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资料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逐时变化表3. 用水对象对水量、水质、水压和水温的要求工业生产用水对水质、水压要求同生活用水,无特殊要求。

要求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无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4.给水系统选择由于工业企业用水对水质水压无特殊要求,故采用统一给水系统,由于水塔调节容积过大,故不设水塔,改设一高位水池。

考虑到设计区的现状及保证供水安全可靠,顾采用环状网的观望布局。

5.工程内容(1)为调节水厂供水量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差额,故设置清水池。

清水池的调节容积为3822.96m3,清水池总容积为4500.04m3。

设置2个圆形钢筋混凝土清水池,尺寸(m):直径D=23.47m,深度取5.0m,其中有0.2m是预留高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前言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

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看似平凡的规划设计却有着不平凡的现实意义,在满足规范和其它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为玉树囊谦县香达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

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

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4)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6)2.1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明 (6)2.1.1 给水系统的类型 (6)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6)2.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7)2.1.4 配水管网布置 (7)2.2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8)2.2.1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8)2.2.2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8)2.2.3 管网水力计算 (12)2.3二级泵站的设计 (20)2.3.1 水泵选型的原则 (20)2.3.2 二级泵站流量计算 (21)2.3.3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21)2.3.4 水泵校核 (22)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23)3.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3)3.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4)3.3污水管网的布置 (24)3.4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4)3.4.1 污水管道的定线 (24)3.4.2 控制点的确定 (25)3.4.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25)3.4.4 污水管道上的主要构筑物 (26)3.5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7)3.5.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7)3.5.2 集中流量计算 (27)3.5.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7)3.5.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9)3.6管道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 (31)3.6.1 管道平面图的绘制 (34)3.6.2 管道剖面图的绘制 (35)结论 (35)总结与体会 (36)参考文献 (37)第一章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囊谦县香达镇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

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

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水管网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理解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原理。

2. 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施工、运行及维护的基本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技术及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给水管网的布局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和施工图绘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途径,收集、整理和分析给水管网的运行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城市给水管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水利事业,树立为我国水利建设贡献力量的理想。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给水管网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从事水利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水管网的组成与功能- 管网的基本构成要素- 给水管网的分类及功能- 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原则2. 给水管网的施工与运行- 给水管网的施工工艺及流程- 给水管网的运行原理及维护方法- 给水管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3. 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 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技术- SCADA系统在给水管网的运用- 给水管网的智能化发展趋势4. 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与施工图绘制- 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原则和方法- 给水管网的施工图绘制技巧- CAD软件在给水管网的运用5. 实践教学环节- 实地考察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与运行- 案例分析给水管网的优化与改进-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完成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书

某城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学院:专业: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原始资料及依据云南滇中地区某城市,规划人口4.2万人。

1.城市总平面规划图一张,比例1:10000。

2.该城位于滇中地区,城市自然资料如下:土层:属红土地区;地震烈度: 6级;地下水深: 地面以下5m见地下水;最高气温: 29℃;最低气温: -2℃;冰冻深度:0m。

3.用水资料(1)大用户(2)居民用水量:规划人口河北区为3万人,河南区为1.2万人,用水普及率为90%,室内均有给排水卫生设备,但无淋浴,建筑物为6层。

(3)印染厂、制药厂和氨肥厂每班有1/2 员工需淋浴。

(4)公用事业用水量按居民用水量的30%计,K h=1.8。

(5)绿化面积为30万m2 ,浇洒道路面积为20万m2。

(6)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计。

4.水厂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109m,两座公路桥旁均可吊装管道,铁路桥不让吊管。

二. 给水管网设计的水量分析与总用水量计算1.最高日生活用水量(1)居民生活用水量查表可得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80L/(人·d)3li li 1q 4200090%180m 680410001000N Q d ⨯⨯=∑==(2)生产用水量322000112003400230032007500mQ d=⨯+⨯+⨯+⨯+=(3)职工生活用水量查表可得职工生活用水定额为:25L/(人·d)33253002515002510002512002550101.25mQ d=⨯+⨯+⨯+⨯+⨯=(4)职工淋浴用水量查表可得职工淋浴用水定额为:40L/(人·d)344015000.54010000.54012000.574mQ d=⨯⨯+⨯⨯+⨯⨯=(5)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35 1.52000001 2.0300000m 9001000Q d ⨯⨯+⨯== (6)公共事业用水由资料可得:取居民生活用水的30%36m0.368042041.2Q d=⨯=(7)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水量()37123456m0.23484.09Q Q Q Q Q Q Q d=⨯+++++=(8)消防用水量查表可得消防用水量定额为:25L/s,同时火灾次数为:2次822550L Q s=⨯=最高日设计用水量31234567m20904.54d Q Q Q Q Q Q Q Q d=++++++=取3m21000d Q d=三.清水池调节容积在缺乏资料时,一般清水池的容积可以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大学河海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Ⅰ)说明书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 11 级一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计划任务及原始资料Ⅰ、计划任务对某城市给水管道工程进行综合设计,包括城市用水量的确定,管网定线,确定水厂及水塔的位置,泵站的供水方案设计,清水池及水塔容积计算,管网的水力计算。

设计成果有:绘制给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节点详图,并编制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Ⅱ、原始资料一)城市总平面图一,比例1∶4000。

(二)城市基础资料1. 城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给水水源位置见城市总平面图。

2. 城区地质情况良好,土壤为砂质粘土,冰冻深度不加考虑,地下水位距地表8m;该市的地貌属丘陵地区,海拔标高一般为310~390m。

3. 城市居住区面积119公顷,老城区占人口A万,新城区占人口B万。

给水人口普及率为95%,污水收集率90%。

一班数据:A=1.1;B=2.44. 居住区建筑为六层及六层以下的混合建筑;城市卫生设备情况,室有给排水设备和淋浴设备。

5. 本市附近某江穿城而过,在支流与干流交汇处,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318.8m,二十年一遇洪水位317.0m,95%保证率的枯水位316.5m,常水位314.0m,河床标高312.0m,平均水面坡降3‰。

6. 由城市管网供水的工厂为造纸厂,生产能力为2吨/日(每吨纸耗水量为500m3),该厂按三班制工作,每班人数为300人,每班淋浴人数25%;该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三级,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级,建筑物体积约为2500m3;对水压无特殊要求,个别生产车间压力不足,自行加压解决。

7. 城市管网供水的车站用水量480米3/日;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100米3/日。

8. 未预见水及管漏系数取K=1.2。

9. 主要大型公共建筑主要有车站、公园、医院、中学等,具体集中流量见表1。

表1 公共建筑设计流量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容对某一给水管道工程进行综合设计,主要设计容包括:1.用水量计算;2.二泵站供水方案设计及清水池,水塔容量计算;3.管网定线;4.管网水力计算;5.确定水塔高度,二泵站扬程及管网各节点的水压;6.整理计算说明书;7.绘制给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给水节点详图、水力坡线图。

设计结束时,学生应按时提交以下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含计算书)一份,要求说明书写得简明扼要、文理通顺、论证合理、条理清楚、计算无误。

此外在说明书中应说明所采用的管村,管道埋深,管道接口方法等。

2.给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1#图)一,节点详图可绘在总平面图上,也可单独绘制,要求图纸布置合理、图面整洁、按制图规定制图。

3. 在节点细部图上应详尽地绘出,每人必须完成,此外还有一等水压线图,作为选作容。

三.综合设计计算及设计说明Ⅰ、用水量计算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①确定城市计划人口数及给水人口数由原始资料可得,该县城的计划人口数为3.5万人,给水人口为3.50.95 3.325⨯=万人。

②确定用水量标准该县城位于,属于一区的中小城市,查《室外给水设计规》GBJ13-86或新教材(给水工程统编教材-以下简称“教材”)附表1,确定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200升/人·日。

③确定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1Q Nqf ==3420010 3.5100.95-⨯⨯⨯⨯d m/3=6650 d m /3其中1Q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N --设计年限计划人口数;q --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f --自来水普及率2、工业用水量 ①生产用水量由原始资料可得,造纸厂生产能力为2吨/日,每吨纸耗水量为500m 3,因此生产用水量为g Q qB == 5002⨯ 3m =1000 d m /3其中 g Q -工厂生产用水量;q -工厂日生产能力;B -单位产品耗水量②车间生活用水量及淋浴用水量根据按照《室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TJ15-74用水量标准,时变化系数,工人人数,即可算出最大日取大时流量及其秒流量。

厂按三班制工作,每班人数为300人,每班淋浴人数25%.根据相关资料可知造纸厂不是一般车间。

生活用水定额为35L/(cap ﹒d),淋浴用水60 L/(cap ﹒d)。

车间生活用水量:'Q qN ==335300310-⨯⨯⨯d m/3=31.5 d m /3其中 'Q -工厂生活用水量;q -职工生活用水定额; N -工厂职工数量车间淋浴用水量:''Q qNP ==3330060100.25-⨯⨯⨯⨯d m/3=13.5 d m /3其中 ''Q - 职工的淋浴用水量;q - 职工淋浴用水量定额; P - 淋浴人数比例③工厂用水量由上可得,工厂用水量为:'''2g Q Q Q Q =++=33100031.513.5/1045/m d m d ++= 其中2Q -工厂用水量3、消防用水量由原始资料,城市及工业企业消防用水量标准及同时发生火灾的次数,按照“工业企业和居住建筑暂行防火标准”来选用,也可参考教材附表B2选用,由此可以算出消防用水量.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可知。

消防用水量:330.025*********/Q m d =⨯⨯⨯= 4、其他用水量本设计主要是指铁路用水及浇洒道路用水,其用水量已经给定(见原始资料),不必另行计算。

但须注意车站用水假定24小时均匀供水,浇洒道路用水可集中在早、晚各进行一次。

-3344801007.8+6.4+6.8243600102394.4/Q m d =++⨯⨯⨯=()5、未预见水量因未预见水及管漏系数取K=1.2,因此未预见水量为5Q =124()(1)Q Q Q k ++⨯-=(665010452394.4)0.2++⨯d m/3=32017.88/m d其中5Q -未预见水量;k -管漏系数6、最高日用水量总用水量为以上几项用水量之和,为1245==665010452394.42017.8812107.28Q Q Q Q Q ++++++=总3/m d7、最高时用水量h 5.66%12107.28==190.20/86.4 4.17%86.4d K Q Q L S ⨯=时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变化由教材14页表中数据得出,工厂生产和生活用水量、车站、公园、医院、中学用水量合理分配到24小时里,浇洒道路用水集中在4-5点,16-17点各一次。

表1 城市各用户逐时用水量合并计算表Ⅱ、二泵站供水方案设计及清水池,水塔容量计算1、二泵站供水方案设计由该县城用水量变化,将二泵站工作分为两级:从6时到22时,为二级供水,用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的4.81%;从22时至次日7时为一级供水,用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的3.10%,虽然泵站每小时供量不等于用水量,但一天的供水量等于最高日用水量:⨯+⨯=3.10%94.81%15100%根据表一算出的总的用水量时刻变化表,制定了时刻水量分布图:图一因此该县用24小时水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二2、清水池,水塔容量计算清水池调节容积由为一、二泵站供水量曲线确定,水塔调节容积由二泵站供水线与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分别为相应曲线的的面积差。

根据图1的供水线,可算出清水池和水塔的调节容积如下表:时间用水量百分比二级泵站供水量(%)一级泵站供水量(%)清水池(%)水塔调节容积(%)无水塔有水塔0~1 2.49 3.10 4.17 -1.68 -1.07 -0.61 1~2 2.47 3.10 4.17 -1.70 -1.07 -0.63 2~3 2.45 3.10 4.16 -1.71 -1.06 -0.65 3~4 2.45 3.10 4.17 -1.72 -1.07 -0.65① 清水池容量计算清水池中除了贮存调节用水量之外,还应存放消防用水和水厂冲洗滤池,排泥等用水。

由表2可得,清水池的调节容积为柳镇日用水总量的10.05%;居住区和工厂按2小时火灾延续时间的消防用水总量计算 ,经查《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确定消防流量为25s L /;水厂生产量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考虑。

清水池的调节容积:1W =10.05%12107.28⨯3m =1216.78 3m消防储水量: 2W =252236001000⨯⨯⨯ 3m =360.003m水厂自用水: 3W =12107.280.05⨯ 3m =605.363m安全储量: 4W 取0.5m 池深作为安全储量 ,初估为4003m因此,清水池有效容积等于:123W W W W =++池+4W =1216.78+360.00+605.36+4003m =2582.143m② 水塔容量计算水塔中除了贮存调节水量外,还需要贮存部分消防水量。

由表2可得,清水池的调节容积为该县日用水总量的6.03%;经查《建筑设计防火规》可得,室消防用水量为10s L /,按10min 计算。

调节容积:1W =6.03%12107.28⨯3m =730.073m消防贮水量:2W =-310106010⨯⨯⨯3m =63m因此,水塔总容积为:12W W W =+塔=730.07+6.03m =736.07 3mⅢ、管网定线所谓管网定线就是在现有的给水区域地形图上确定干管的走向,图形以及水塔(或高水位水池)的位置,为此在定线前需熟悉地形图,明确水源、水厂、水塔设计位置以及各大用户的位置,由于管网定线不仅关系着供水安全,也影响着管网造价,因此定线时需要慎重考虑。

水塔应尽量置于城市较高地区。

以减少水塔高度;此外应尽可能靠近大用水户,以便在最大转输时减少水塔至该处的连接管中的水头损失,从而减少水塔高度,水塔在管网中有重要作用,它的目标又很明显,故选择水塔位置时,需考虑防空、整个城市规划及美观等问题。

1、确定水源、水厂、水塔的位置确定的原则: ① 可取水量充沛可靠;② 原水水质符合国家有关现行标准; ③ 与农业、水利综合利用; ④ 地形较平缓, 具有施工条件; ⑤ 靠近主要用水区;⑥ 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⑦ 水厂位置的选择时,排水出路往往是选择厂址的一个重要条件,宜靠近城市下水道 ⑧ 水塔应尽量置于城市较高地区,以减少水塔高度。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将锻压厂南的平地设为水厂,包括一、二泵站,将水塔布置在管子山顶。

2、干管的走向和图形的确定在定线前熟悉了地形图,明确了水源、水厂、水塔设计位置以及各大用户的位置,定线时遵循以下原则综合考虑。

①干管应通过两侧负荷较大的用水区,并以最短距离向用户送水。

②靠近道路、公路,以便于施工及维修。

③利于发展,并考虑分期修建的可能性。

④干管尽量沿高地布置,使管道压力较小,而配水管压力则更高些。

⑤注意与其他管线交叉时平面与立面相隔间距的规定与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