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引言给水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供应清洁的给水和排出废水。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原理、设计与运行,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 熟悉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 3. 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维护; 4. 能够分析和解决给水排水管网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绪论•管网的定义和作用•管网的分类和组成2. 给水管网设计•给水水源与水质要求•给水管网的水压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给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3. 排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的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网的流量计算方法•排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排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4. 管网的运行与维护•管网的启动和停止运行•管网的调试和优化•管网的检修和维护方法5. 案例分析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水排水管网设计问题•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采用授课和讲述的方式,介绍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运行维护技术。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给水排水管网工程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采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现场操作。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给水排水管网原理与设计》,作者:XXX,出版社:XXX2. 参考资料:•《城市供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141-2013•《城镇给水排水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解答》,作者:XXX,出版社:XXX六、考核方式1.课堂小测: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2.实践实验报告:组织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并提交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进行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

七、课程评价与改进本课程设计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给水排水问题日益凸显。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的设计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需要深入了解水力学、结构力学、输配电、环境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此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增强其在给水排水管网工程领域的综合素养。

2.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城市给水排水基础设施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技能;•接受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理念,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策略;•学会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模拟和仿真;•提高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方案3.1 教学理论部分1.给水排水系统概述;2.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基础知识;3.管道流体力学及其应用;4.Pump,valve 和 pipeline selection;5.Elevation and hydraulic gradient calculation;6.系统模拟;3.2 实践部分实践部分主要分为三个环节:3.2.1 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分别对两个给水排水系统进行设计,输出设计报告,设计内容包括水源、输送管道、泵站、水箱、污水泵站、管道、沉积池、旋流器等。

3.2.2 系统仿真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进行模拟,对设计的两个管网架构进行仿真操作,输出仿真图形,并进行结果分析。

3.2.3 现场实践利用校内或校外的现场资源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现场考察和勘测,了解实际环境和管网情况。

4. 评分方式本课程设计包括设计报告、仿真报告和实践报告三个环节,占比分别为60%、20%和20%。

其中设计报告将从设计思路、结果分析、报告格式等方面进行评分;仿真报告将从仿真结果准确性、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评分;实践报告将从勘测资料、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

5. 参考书目•《城市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手册》;•《现代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与环境》。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一、引言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合理设计、建设和维护这些管网系统,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和排水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书旨在介绍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的整体内容和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设计目标是针对一个虚拟城市进行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建设。

我们的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城市的居民提供稳定的供水,并保证供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设计一个合理的排水系统,以确保城市的排水能力,在极端情况下也能正常运作。

3.最大限度地减少给水排水管网的漏损,提高系统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确保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三、设计方案1. 给水系统设计1.1 水源选择根据城市规模和周边地理条件,我们选择了地下水作为主要的给水水源。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水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1.2 水厂设计我们设计了一个现代化的水处理厂,采用了多级过滤、消毒等工艺,以确保供水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1.3 输水管网设计我们根据城市的布局和用水需求,设计了一套输水管网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管道的材料、直径、布局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压损失和泄漏。

2.1 排水收集系统我们设计了一个完善的排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

为了应对极端情况,我们还考虑了分流和临时排水的问题。

2.2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了污水处理厂,采用了生物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等,以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并且,我们还考虑了污泥处理和资源回收的问题。

根据城市的地形和排水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套排水管网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管道的材料、直径、坡度等因素,以确保排水的畅通和管网系统的可维护性。

3. 系统优化和可扩展性为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未来的可扩展性,我们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监控和调控。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故障排除。

城市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1)

城市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1)

目录任务书 (1)设计说明书 (4)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4)1.1 设计原始资料 (4)1.2 分析设计资料 (4)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 (4)2.1 给水方案的确定 (4)2.2 配水方案比较 (5)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 (7)3.1 排水体制 (7)3.2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7)3.3 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9)3.3.1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9)3.3.2 管道定线 (9)3.3.3 污水管道设计规定 (10)3.3.4 污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11)3.3.5 管道穿越铁路 (11)3.4 雨水管道设计 (11)3.4.1 雨水管道设计一般规定 (11)3.4.2 雨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11)3.5 雨水排水方案的选择 (12)设计计算书 (15)第一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15)1.1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15)1.2 管网水力计算 (17)1.2.1 集中流量的计算 (17)1.2.2 沿线流量的计算 (17)1.2.3 节点流量的计算 (18)1.2.4 流量的初步分配 (19)1.2.5 管网平差 (19)1.2.6 消防校核 (23)1.2.7 事故校核 (26)1.2.8 校核分析 (30)1.2.9 节点服务水头的计算 (30)第二章污水管网设计计算 (32)2.1 街区面积的计算 (32)2.2 污水设计流量的计算 (33)2.2.1 比流量的计算 (33)2.2.2 集中流量的计算 (33)2.3 设计管段划分及流量的计算 (34)2.4 水力计算 (35)2.5 排水管道的材料、接口及基础 (37)第三章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 (38)3.1 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38)3.2 划分设计管段 (38)3.3 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 (39)3.4 主要设计参数 (40)3.5 水力计算 (40)3.6 雨水出水口 (41)参考文献 (41)《城市水网管道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南方某小城镇给排水管网扩大初步设计一.目的与要求1.目的:1)综合应用所学的给水管网系统规划设计和计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完成一座小城镇的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设计手册,设计规范,标准图集等。

某城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优.选)

某城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优.选)

目录目录 (1)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2)设计题目 (3)基本资料 (3)设计任务 (3)设计要求 (4)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5)设计题目 (5)基本资料 (5)用水量计算 (5)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8)管网平差 (12)消防时管网核算 (15)水塔转输工况核算 (17)事故工况管网核算 (18)参考文献 (20)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河北某城镇给水管网初步设计二、设计原始资料:1.图纸:1:5000 城市平面图,2.地形地貌:地势较平坦,地形标高如图。

3.工程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良好,适宜于工程建设;2)地下水位深度2-3m;3)土壤冰冻深度0.7m。

4.气象资料:1)风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2)气温:年平均气温12.70C;夏季平均气温260C,冬季平均气温-30C。

5.用水资料:规划人口11 万人,给水普及率100%;城市综合生活用水每小时用水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

其他用水:绿化浇洒道路按80m3计,未预见水量按最高用水量的20 %计。

基础数据见附表表1城市最高日各小时用水量三.设计任务与步骤根据所给原始资料,进行城市给水管网工程的规划及给水管网的扩大初步设计。

设计任务与步骤如下:根据城市的特点,选定用水量标准,确定给水管网的设计流量,根据城市的地形特点,按照管网的布置原则确定方案;根据布置的管线,确定供水区域的比流量、节点流量和管段流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流量分配;进行管网平差计算,直至闭合差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控制点,计算从控制点到二级泵站的水头损失、确定二级泵站的水泵扬程;若设置水塔,确定水塔高度;消防时、最不利管段发生事故时、最大转输时(无对峙水塔或高地则不作此工况)的校核,若不满足要求,应说明必须采取的措施;根据平差结果确定各个节点的自由水头;就设计中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和计算结果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管网平差、校核结果图和管网平面布置图。

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

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

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水管网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理解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原理。

2. 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施工、运行及维护的基本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技术及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给水管网的布局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和施工图绘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途径,收集、整理和分析给水管网的运行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城市给水管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水利事业,树立为我国水利建设贡献力量的理想。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给水管网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从事水利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水管网的组成与功能- 管网的基本构成要素- 给水管网的分类及功能- 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原则2. 给水管网的施工与运行- 给水管网的施工工艺及流程- 给水管网的运行原理及维护方法- 给水管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3. 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 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技术- SCADA系统在给水管网的运用- 给水管网的智能化发展趋势4. 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与施工图绘制- 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原则和方法- 给水管网的施工图绘制技巧- CAD软件在给水管网的运用5. 实践教学环节- 实地考察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与运行- 案例分析给水管网的优化与改进-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完成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太理)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太理)

《城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给排水姓名:学号:时间:2016年1月《城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题目 (2)二.原始资料 (2)三.工程概述 (3)四.城市用水量确定 (4)五.给水系统方案选择 (9)六.管网定线 (10)七.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13)八.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7)九.管网平差 (17)十.水泵扬程确定 (32)十一.节点水压标高确定 (33)十二.管道剖面图绘制 (35)十三.结语 (35)一、设计题目:L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二、原始资料:1、条件图:1:5000城市平面图2、城区总人口:11.2万人;城市总面积:320.07公顷,城市人口密度:350人/公顷;3、城市居住房屋的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和淋浴设备;4、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为:5层5、工业用水情况:城市中有两个工业企业,其位置见城市平面图(1)企业甲:3班制(0-8,8-16,16-24),冷车间3000人/d,热车间2700人/d,淋浴1500人/班,生产用水量4000m3/d;(2)企业乙:2班制(8-16,16-24),冷车间2400人/d,热车间2000人/d,淋浴2100人/班,生产用水量3700m3/d;6、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城市土壤种类:轻质压粘土;地下水位深度:6.0米;冰冻线深度:1.2米。

7、水源取自城市河流的上游。

8、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时变化系数:Kh=1.82;城市用水量变化系数曲线如下图所示三.工程概述L市是一个位于二分区,总人口为11.2万的中小型城市,地势比较平坦,整个城区的地势差大约为14m。

东北外侧通过一条高速公路,城市内中下部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经严格的勘测和试验,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将净水厂设在城区外、靠近河流上游的合适位置。

该城市整体形态为矩形,街区布置比较均匀,划分面积相差不大。

城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城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

城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键入文档标题][键入文档副标题]给排水0902班 U200916331 Administrator2011/12/17指导老师:任拥政、王宗平目录1总论 (3)1.1 项目名称、地点及主管单位 (3)1.2 编制依据 (3)1.3 编制范围及编制目的 (4)1.3.1 编制范围 (4)1.3.2 编制目的 (4)1.4编制原则 (5)1.5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6)1.6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7)1.6.1 城市概况 (7)1.6.2 自然条件 (8)1.7给水工程现状 (10)2.工程总体方案 (11)2.1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11)2.2工程服务范围 (11)2.3给水管道布置和水力计算 (12)2.3.1需水量计算 (12)2.3.2给水管道布置和水力计算 (14)2.3.3管网校核 (21)2.3.4水泵选取 (27)2.3.5水头计算及平面图绘制 (29)2.3.6管材选取及工程施工 (32)3设计感想心得 (34)4参考文献 (34)1总论1.1 项目名称、地点及主管单位项目名称:宜都市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地点:宜都市陆城镇主管单位:宜都市建设局业主单位:宜都市供水总公司项目法人代表:廖晓路1.2 编制依据(1)湖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鄂计投资[2003]231号《省计委关于宜都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宜都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宜都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3)宜都市建设局与宜昌市工程咨询公司《关于宜都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协议书》(4)中共宜都市委、宜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5)宜都市城建设局《宜都市陆城镇城市建设发展规划》(6)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宜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2001—2020年)》2002年2月(7)宜都市人民政府《宜都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2005年(8)湖北省宜都市统计局《宜都市统计年鉴2003》2004年4月(9)宜都市环境监测站《陆城镇各排污口水质监测报告》2001年10月(11)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宜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2005—2020年)》2005年4月1.3 编制范围及编制目的1.3.1 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宜都市陆城镇城区污水截流主干管、渠系统和污水处理厂一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给水管网课程
设计
1
2020年4月19日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给排水0902班 U200916331 [键入作者姓名]
2011/12/17
指导老师:任拥政、王宗平
1 2020年4月19日
目录
1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名称、地点及主管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编制范围及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编制原则 (5)
1.5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6)
1.6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7)
1.6.1 城市概况 (7)
1.6.2 自然条件 (8)
1.7给水工程现状 (10)
2.工程总体方案 (11)
2.1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11)
2.2工程服务范围 (11)
2.3给水管道布置和水力计算 (12)
2.3.1需水量计算 (12)
2.3.2给水管道布置和水力计算 (14)
2.3.3管网校核 (21)
2.3.4水泵选取 (27)
2
2020年4月19日
2.3.5水头计算及平面图绘制 (29)
2.3.6管材选取及工程施工 (32)
3设计感想心得 (34)
4参考文献 (34)
3
2020年4月19日
1 总论
1.1 项目名称、地点及主管单位
项目名称:宜都市城市给水工程
项目地点:宜都市陆城镇
主管单位:宜都市建设局
业主单位:宜都市供水总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廖晓路
1.2 编制依据
(1)湖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鄂计投资[]231号《省计委关于宜都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宜都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宜都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
(3)宜都市建设局与宜昌市工程咨询公司《关于宜都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协议书》
(4)中共宜都市委、宜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
(5)宜都市城建设局《宜都市陆城镇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6)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宜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4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