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书法
书法文案短句干净简短

书法文案短句干净简短 书法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下面是一些干净简短的书法文案短句,供您参考。
1. 江山如画,墨意无边。 2. 万般意境,尽在笔端。 3. 书生雅致,墨香扑鼻。 4. 书法之美,流淌于纸上。 5. 一笔一划,尽显书法魅力。 6. 翰墨飘香,品味文化精髓。 7. 笔墨流淌,情感永留。 8. 传统之美,书法永流传。 9. 集中审美和情感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10. 书法艺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晶。 11. 用墨点亮人生,用笔续写传统。 12. 书写人生,展现个人魅力。 13. 笔墨书心语,点亮灵魂之光。 14. 意境之中颂扬平和与和谐。 15. 深情笔墨,书写岁月流金。 16. 以毛笔为纵,享受书法之乐。 17. 写意悠长,墨香溢满心间。 18. 写意山水,展现大自然之美。 19. 动静之间,留白之美。 20. 文化之美,书法独具风采。 21. 字里行间,充满智慧与力量。 22. 文化瑰宝,敬畏之心。 23. 字体雄劲,展现威严之美。 24. 领略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25. 砚墨纸砚,见证创作的精彩瞬间。
这些短句简洁、扼要地表达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喜爱和认同。值得一提的是,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寄托。通过墨迹纵横之间,我们能够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共鸣着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书法艺术才能在人们的心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
总之,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通过简洁的书法文案短句,我们可以向世人传达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与感悟。通过欣赏和学习书法艺术,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提升自身审美能力,丰富内心世界,感受到艺术给予我们的美好。希望这些书法文案短句能够给您带来灵感和启发,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书法活动宣传语标语(精选210句)

书法活动宣传语标语(精选210句)1、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书法艺术。
2、硬笔书法浓如酒,陶醉了年轻朋友。
3、青花墨字唯美,不及两岸情深。
4、走进书画世界,感受万物灵气。
5、写好硬笔字,人生添色彩。
6、美术可以表现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7、中国汉字好气派,写不好了可要命。
8、国画油画任你挑,毛笔颜料少不了。
9、文房四宝之乡魅力无限,中国书法名城精彩有约。
10、立足北部湾,打造海峡西岸文化产业盛会。
11、墨下绘真清,画中藏诗意。
12、练中国书法,承传统文化。
13、不止笔墨功夫,更传两岸真情。
14、一手好字,一生成功。
15、画中世外桃源,画外两岸真情。
16、书画交流,让两岸心更近。
17、练中华书法,承传统文化。
18、字如其人,书法出神。
19、中国书法,字里千秋。
20、练好钢笔书法,传承汉字文化。
21、人人学书法,共创新世纪。
22、书画交流一小步,两岸走近一大步。
23、写漂亮的中国字,做文明的中国人。
2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25、以书陶冶情操,以笔感悟人生。
26、跟上时代的节奏,演绎未来的韵律。
27、练一手好字,传一代文明。
28、让书法保持审美领域的尊严。
29、以画为媒促交流,海峡两岸同发展。
30、挥笔撒墨锦上花,书画创作风采佳。
31、写气质人生,扬祖国精华。
32、泼墨造物,笔下生花。
33、如诗如画新天地,锦上添花书法城。
34、促进文化繁荣,共创两岸双赢。
35、写漂亮字,做优秀人。
36、墨香飘两岸,浓浓中华情。
37、一手好字,相伴一生。
38、练好硬笔书法,传承汉子文化。
39、怡情养性,愉悦身心。
40、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
41、画笔描绘美好未来,色彩绘就壮丽人生。
42、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43、书画比赛,书写精彩。
44、写漂亮字,做优秀人,字如其人。
45、字好一半文,文好显灵魂。
46、笔走乾坤恢弘气,墨染中华四时春。
47、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48、传承中华文化,凝聚两岸力量。
书法班 标语

书法班标语
1.笔舞龙蛇,墨韵悠长。
2.书法传情,笔墨生花。
3.笔走龙蛇,字如其人。
4.书法之美,心灵之舞。
5.挥毫泼墨,写意人
生。
6.书法是心灵的触摸,是情感的流淌。
7.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一种修养。
8.一笔一划,皆为修行。
9.墨香四溢,书韵流芳。
10.以笔墨为友,以字帖为伴。
11.挥毫落纸墨痕新,书法魅力传千年。
12.书法传承文化,墨香浸润心灵。
13.书法点亮人生,笔墨绘就未来。
14.书法艺术,传承千年。
15.以笔为剑,书写人生。
16.书法之美,心灵之
韵。
17.一笔一划,传承文化。
18.书法之道,修身养性。
19.书法之艺,涵养情操。
20.书法之美,感悟人生。
21.书法之道,修身齐家。
22.书法之艺,涵养品格。
23.书法之美,净化心灵。
24.书法之道,修身治国。
25.书法之艺,涵养智慧。
26.书法之美,感悟自然。
27.书法之道,修身平
天下。
28.书法之艺,涵养情感。
29.书法之美,净化世界。
30.书法之道,修身立德。
网络流行字体手写体名称

网络流行字体手写体名称范文一:网络流行字体手写体名称最近,我发现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字体对于一个人的形象越来越重要了。
每一种字体都有它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因此,手写体名字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
下面是我了解到的一些常见的手写体名称。
1.花墨花墨是一种优美而飘逸的手写体,它具有一种女性化和温柔的特点。
它通常用于写情书、婚礼请柬和个人博客等场合,因为它非常适合表述一些浪漫、温柔和感性的文字。
从用词看,这种字体比较艺术化,词汇量较为丰富,常常出现一些富有想象力和生动的形容词、副词等。
2.似水年华似水年华是一种流畅而柔和的手写体,它具有一种蕴含着岁月沉淀的稳重感和眼前流转的活力。
它常常被用在文艺、知性和成熟的场合,比如写文章、书信和演讲稿。
从用词看,这种字体也比较成熟大气,运用较为实在,出现的词汇较多考虑了一些现实性的问题。
3.草莓草莓是一种可爱、活泼、透露出好奇心的手写体。
它适合用于儿童、女性和浪漫的场合,比如写信、明信片、小说、博客等。
从用词看,这种字体多会选择一些描述人物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动词,或是一些形容人物形象的类比、隐喻等,比较注重创造性的表达。
这些字体名字的流行,反映了人们在信息传达中希望能够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情感化和美学化,因此,选择合适的字体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写作时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根据字体不同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字体,以表达出最合适的语言效果。
范文二:网络流行字体手写体名称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字体,特别是手写字体。
手写体给人留下感性、艺术、复古的印象,使得它成为很多文字排版设计中的灵魂。
下面是我了解到的一些常见的手写体名称。
1.日系手写日系手写源于日本手写体,它具有流畅轻巧和清新的特点。
它通常用于湿漉漉的日本小清新设计和风格的博客等,因为它非常适合表达一些轻松、没有压力的话题。
从用词看,这种字体常会选择一些形容天气、四季的词汇,或是一些描述个人生活状况的词汇,比较追求生活本身的感性体验。
书法发圈吸引人的句子

书法发圈吸引人的句子
书法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笔墨纸砚的运用,以及对线条、字形、结构的把握,将文字书写为美感和艺术价值。
在发圈中,吸引人的句子可以激发读者对书法的兴趣,以下是一些例子:
1. 用毛笔挥洒出的墨迹,是文字的灵魂在纸上跳动的痕迹,如此之美让人心生向往。
2. 书法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书写者的情感和思绪,是心灵与纸墨的交融。
3. 一笔一划,如同音符般跃然纸上,书法作品如同一首动人的乐曲,触动人心。
4. 书法是一种对文字的诠释和演绎,借助笔墨之力,将平凡的文字书写得妙趣横生。
5. 书法是一门艺术,不仅追求形式的美感,更注重墨意的传递和内涵的表达。
6. 在书法的世界里,字如行云流水,如瀑布奔腾,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7. 书法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练习和欣赏,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
8. 书法作品展现了每个书写者的个性和风格,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9. 书法作品的美在于其独特的笔墨运用和线条的流畅,通过笔尖传
递出的力度和节奏,展现出独特的韵律美。
10. 书法作品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构图和空间感,通过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和排列,创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这些句子通过描述书法的特点、艺术魅力和对心灵的触动,可以吸引人们对书法的兴趣和关注,激发他们欣赏和探索书法艺术的热情。
同时,这些句子也遵循要求,内容丰富、语句通顺,符合标题内容。
繁体书写的书法标语

繁体书写的书法标语繁体书写的书法标语 1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奋力绘写美丽人生。
2、心系书协,振兴东华。
3.弘扬书法魅力,阐释书法精神。
4、笔锋苍劲,海峡两岸,如画的中国传承。
5、沉醉墨海,书画人生。
6.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书法艺术。
7、一手漂亮的硬笔笔,能让人赏心悦目。
8、共享书画交流,传递两岸真情。
9、一笔一划,入心三分;纵横捭阖,无坚不摧。
10.突出文化内涵,创造文化价值。
11.精品用硬笔雕,书法用锤打,点石成金。
12、富有生机就是美。
13、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粹魅力。
14、文宗秦汉,楷法晋唐。
15、以艺术交流为契机,推动两岸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6、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
17、笔尖传情,翰墨飘香。
18、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多姿多彩,环环相扣;更壮更强,激情飞扬。
20、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21、书法宣城,精彩人生。
22、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23.莫寒是快乐幸福的,而书法是健康长寿的。
24.写一手漂亮的字,做一个优秀的人,字如其人。
25、字好一半文,文好显灵魂。
26、笔干雄壮,墨染中国四季春。
7.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的本质。
28.传承中华文化,凝聚两岸力量。
29、艺术只承认一流,时间只记住精品。
30.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31.学书修身,勤政兴国。
32.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33、写好硬笔字,为人生添色彩。
34、弘扬传统,书写卓越。
35.书画描绘青春,书法谱写未来。
36、一手好字,得益一生。
37.书法有精进之路,墨海造舟无极限。
38、沉醉墨海,书写人生。
39、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推动两岸交流合作。
40.提升精神内涵,培养高尚品质。
41、华而不实,招招刺眼;默默无闻,奉献最深。
42、实用是硬道理,美观是真财富。
43.用书陶冶情操,用笔感受生活。
4.跟上时代的节奏,演绎未来的节奏。
45、练一手好字,传一代文明。
46.让书法在审美领域保持尊严。
47.以画为媒,促进交流和两岸发展。
书法文案短句干净简短

书法文案短句干净简短
1. 书法艺术,以纸墨之间、笔锋之内,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文化内涵。
2.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种精神与艺术的结晶。
3. 水墨之间,字意流淌;笔下有神,世间有美。
4. 书写,是灵魂与心灵的对话,每一笔都体现了书法家内心的追求与感悟。
5. 书法是一种永恒的艺术,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6. 书法作品的墨痕中流淌着岁月的痕迹,让人回顾历史,品味文化。
7. 书写一字,像是抚摸着文字的灵魂,每一笔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感。
8. 一方纸张,一束墨线,一抹吐纳,即可让文字浑然天成。
9. 书法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表达,让文化相传,让心灵碰撞。
10. 书法之美,不仅在于字形的工整,更在于同心与自然融合
的境界。
11. 书法用心笔写,用灵魂书写,每一笔都是对生活热爱的表达。
12. 一笔一划,展现着书法家的审美和独特的艺术触觉。
13. 书法作品,如同一幅幅山水画,每一笔勾勒出优美的画面。
14. 在现代科技横行的时代,书法仍然保持其独特的魅力,让
人们追求心灵的宁静。
15. 书法的笔法如同人生的历程,需要耐心、坚持和修行。
16. 书法,是禅意和雅致的结晶,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传承。
17. 书法作品宛如飞舞的蝴蝶,舞动着美的节奏,诉说着心的
思绪。
18. 书法,一种极富艺术性的文字书写方式,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创造力。
19. 纸上的字迹仿佛有了灵魂,透过时间的洗礼,更显得古韵悠长。
20. 书法是一种语言,一种跨越时空的交流方式,让人们共同分享文化的魅力。
书法发圈吸引人的句子

书法发圈吸引人的句子一、"静心净意,墨香四溢。
"这句话通过用字精炼,表达了书法所带来的宁静与纯净的意境。
书法作品中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是艺术家用心凝聚而成的,通过欣赏书法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静心净意的美。
二、"毛笔挥洒,文字如云。
"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书法创作时毛笔挥洒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书法作品中文字的丰富性和如云般繁多的美感。
三、"笔走龙蛇,气势磅礴。
"这句话通过形容词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书法作品中的笔画如龙蛇般奔腾的气势,展现了书法的力量和魅力。
四、"书法之美,千年传承。
"这句话通过对书法的评价,强调了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的价值和重要性,它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智慧。
五、"丹青妙手,墨色流淌。
"这句话通过形容词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书法家的妙手和墨色在纸上流淌的美感,展现了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
六、"一字千金,一画千言。
"这句话通过成语的运用,表达了书法作品中每一个字每一笔的宝贵和价值,同时也强调了书法作品所能传递出的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七、"书法之美,承载智慧与情感。
"这句话通过对书法的评价,强调了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能传递出的智慧和情感,它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
八、"墨香四溢,书法之美独具魅力。
"这句话通过形容词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书法作品中墨香的魅力和书法之美的独特性,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九、"书法之美,触动心灵。
"这句话通过动词的运用,表达了书法作品所能带来的触动和感动,它能够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和思考。
十、"墨宝流传,书法之美永恒。
"这句话通过对书法作品的评价,强调了书法之美的永恒性和传承性,它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珍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法人的精神气质中国有着渊源的历史,中国书法艺术也有着渊源的历史。
从现在保留下来的书法作品来看,我们的先辈真的很了不起,从他们的作品里可以看见他们才是真正为了艺术,为了书法,他们简直就是把他们的灵魂永远的保留了下来,不过在看看我们,我们不是有点自愧不如我们的老祖宗吗,可能跟现在的社会有一定的关系吧,不过我们也要为了个性化的追求,应该有我们自己的艺术风格。
书法是高度个性化的艺术,那么就来谈谈我们中国自己的书法吧。
中国历史悠久,故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
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中国文字的滥觞、初具艺术性早期作品的产生,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
就书法看,尽管早期文字——甲骨文,还有象形字,同一字的繁简不同,笔画多少不一的情况。
但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以及用笔、结字、章法的一些规律性因素。
而且,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
因此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
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
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大篆、小篆、隶、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在书法的明朗时期即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
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楮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
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
由于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一个朝代,那我们现在就谈谈我国的唐代的书法艺术。
唐代的书法理论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基础上更加精密、完善。
如:孙过庭的《书谱》、张怀瓘的《书断》、《书仪》及张彦远的《法书要录》都被后人奉为准则,对后世书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
真书的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王家书派中脱颖而出,风格转呈严谨雄健、法度森整。
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家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
隶篆虽无大发展,但能承秦汉之遗法,形成或严整紧劲或遒劲圆活的信风。
唐代书法可分三个时期,初唐、盛唐、晚唐。
这一时代新风格的形式,在初唐时尚处于渐变中,至盛、中唐之际,单是从草书领域中出现了新风,随后真诸体亦别开生面,取得的发展。
晚唐书法较少发展。
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书家。
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希望现在的中国文化能够重振雄风。
然而唐代的书法有大多数继承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书法特点,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魏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吧,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作品流美绝伦。
就连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的欣赏他的作品,从《王羲之传赞》就可以说明李世民是忠实的继承者。
那么王羲之有什么独到之处呢?他的书法成就尽善尽美,古今独步,他的书法有所新变,也不渝旧制,提倡“意在笔先”的主张,也为后来的书法奠定了基础。
现在来看看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吧!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
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
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中国书法是中国美学的灵魂,意趣超迈的书法表现出中国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的精神,展现出历代书法家灵异的艺术趣味和精神人格价值,正式书法艺术真一独特的魅力,使他成为众多的东方艺术门类中成为座集中,最精妙的体现了东方人精神追求的东方艺术。
中国书法是是线条的艺术,中国书法线条具有生命感,不是很古板的,而是具有灵性的,书法线条中流动着书法家的缕缕情思和艺术感觉,这种创造性的可视语言映衬出书法家的精神意志和个性风貌。
更深一层看,中国书法以一画指涉盛衰生灭的时间性长河,并以一根生生不息的欲断还连的线条穿透宇宙人生之谜,中国书法的精髓之处还在于它不以多为多,而以少总多,不以一为有限,而以一为参天地之化育的本源,以一治万,以一孕万,万万归一。
书法线条之美在于用笔用墨。
笔意墨象使中国书法成为一种精神形式,一种意向性结构。
可以说,书法作为时空拓展的精神迹化,是由笔势、笔意、里法知心性共同完成的。
笔意里象之美是书家情感哲思之意与线条运动之象的统一,是书系在线条个融入情绪意态而形成的独具个体性格的书法线条符号意象g这种统一不是在心中之意和象的整合上.而是心中之意物化在外在的线条流动上,即经线条艺术媒介化了的艺术意象,或物态化t的书法艺术体验。
中国书法艺术精神集中体现在气韵境界的创造上。
气韵与意境皆是标志艺术本体的范畴。
作为美学意义上的“气”具有三层含义:第一,“气”是概括艺木本源的范畴,指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字亩之气;第二,“气”是概括艺术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范畴,主要指审美主体之气;第三,“气”是概括艺术作品生命的范畴,抬作品存在的内在生命之气。
书家之气与自然之气相通相感、凝结在笔意墨象中而成为书法作品的审美内容。
故王羲之曰;“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
七宝者贵,万古能名。
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大则风神生。
把笔抵锋,肇乎本性。
”作为美学意义上的“韵”,最早用来品评人物神态风度,其后才逐渐扩大到书画诗文中,并或为写意艺术流派的风神卓然的理想美。
韵在书法中,是超越线条之上的精神意态。
中国书法重视线条,但一个伟大的书家追求的是忘掉线条,从线条中解放出来,以表现书家心清境遇之悲喜怒忧,展露其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秩序或失序。
书法之韵,通常指一种以书写作者主观审美体验为主,或生动自然、或续密洗炼、或委曲合蓄约意味无穷的芝术氛围。
书法得其“钓”,即达到自然随化、笔与其合之境。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是人性不断觉醒,不断弘扬生命力的历史,中国书法的转型是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一个侧面,也是现代人感情、理性和生命智慧的不断更新的表现。
中国书法艺术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纬度,书法是一种超越表象模拟而直指心性的艺术,在意象的抽象线条中展现出人的胸怀。
中国书法艺术的自由精神在今天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当代世界笼罩着一种形式化、规格化的气氛,人变得空虚并被虚无化了包括现代的书法在内的现代艺术表现了形式化思想对人的异化,当代艺术家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感受过正投身于一种空前的精神冒险之中。
艺术和现代文明正面临着一个世界性的历史困境,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了。
中国书法是先人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灵性的结晶,我们要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志,发扬光大。
注:本论文的参考文献有:《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中国书法艺术》,《王羲之王献之年表与东晋大事记》,《中国古代书法家丛书王羲之》,《中国书法简史》,《书法新论》,《中国书法美学》,《唐代书法考评》,还有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评论。
篇二:书法欣赏1. 东汉隶书形成的历史条件甲骨文经历了1000多年的漫漫长途到战国末期以至秦,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曲折园转、结体繁复的篆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一种简便、快捷的书体便在战国末期出现了,这种流行于民间的俗书体,就是早期的隶书。
一九八0年四川青川县郝家坪战国墓葬群出土的木牍,就是公元前309年左右人们在木牍上所用“亦篆亦隶”的书体书写的。
一九七五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1100枚竹简,字体为秦代的隶书。
从战国后期到西汉历四百余年的发展,大量应用于民间的俗体,逐渐被社会所认可,上升为正体。
西汉后期的“五凤二年刻石”就是证明。
隶书由民间的俗体上升为正体,是促使其成熟的重要条件之一。
毛笔的改进和帛乃至纸的应用,为东汉隶书的成熟提供了物质条件。
中国毛笔的运用由来已久,董作宾先生在《甲骨文五十年》文中说,“殷代写字确实是用精良的毛笔”。
据今考古所见到的毛笔实物,有战国时期的楚毛笔和秦朝时的毛笔。
楚笔是用兽毛缠在竹竿一端制成的,而秦笔是将笔头藏纳于笔杆之内,对毛笔制作技术进行了重大改革。
到了汉代,经济文化空前发达,改进后的毛笔得以更加广泛的使用。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朝天子用的毛笔要在笔杆上镶嵌宝物,笔毛采用秋天野兔的毫毛,并配有笔匣等。
汉代已开始讲究毛笔的装饰工艺,客观上促进了制笔业的发展,因而也出现了一批制笔名家。
如著名书法家、被称为草圣的东汉张芝所造的“张芝笔”,就很受欢迎。
汉恒帝时的李仲甫等都是名载史册的东汉制笔名家。
毛笔性能的改善,从而在书写过程中提按顿挫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毛笔的表现能力,所以东汉蔡邕说,“笔软则奇怪生矣”。
秦及以前毛笔的书写载体多为木牍和竹简。
据现代考古发现,西汉已有麻纸出土,西汉应是我国植物纤维纸的初创时期。
到了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扩大了造纸原料,使纸的产量和品质有了显著提高。
考古发现的东汉纸上,已有了墨书的字迹。
西汉后期,隶书上升为正体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技巧,增强了它的艺术魅力,东汉以后,书法艺术的地位越来越高。
据东汉赵壹的《非草书》记载,当时还出现了许多专业书法家。
他们不遗余力“专用为务,钻坚仰高”。
同时,封建帝王也大力提倡书法,汉灵帝“开鸿都之观,善书之人鳞集,万流仰风,争工笔扎”,举办空前规模的书法比赛。
到东汉晚期,出现了张芝、师宜观、钟繇、梁鹄、皇象、韦诞等一批引领时代风尚的书法家,使东汉的书坛,呈现一派群星璀璨、光耀夺目的繁荣局面。
2. 东汉隶书是中国书法艺术成熟之标志汉字的书体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之为“隶变”。
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以《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熹平石经》、《史晨碑》、《石门颂》等一批名碑为代表的东汉隶书,彻底告别了“书画同源”的原始时代,标志着中国书法艺术的成熟。
①在结体上,东汉隶书变隶的竖长为偏方,势态由纵变横。
强调中宫收紧、左右开张,神姿静中见动,寓岐于平。
②在线条上,打破篆书回环缭绕线条粗细一律的写法,产生出横、竖、撇、捺、点、钩、折等不同的笔画,简化了篆书复杂的形体,丰富了字的形态。
③一波三折,蚕头雁尾是隶书的典型笔画,它极大地增强了隶书的装饰趣味,提高了书法艺术的视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