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数学《比》过关题及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3类必考应用题及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3类必考应用题+练习(一)比例尺应用题数量关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例题如下: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城到B 城的距离是8厘米,A城到B城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思路分析:把比例尺写成分数的形式,把实际距离设为x,代入比例尺的关系式就可解答了。
所设未知数的计量单位名称要与已知的计量单位名称相同。
练习:1、一种精密零件长2毫米,用20∶1的比例尺画图,应画多少厘米?解:应画X毫米。
X/2=20/1X=40(mm)40mm=4cm(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方法:先求出各部分的份数和,在确定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按比例分配也可以用归一法来解。
例题如下:一种农药溶液是用药粉加水配制而成的,药粉和水的重量比是1:100。
2500千克水需要药粉多少千克?5.5千克药粉需加水多少千克?思路分析:已知药和水的份数,就可以知道药和水的总份数之和,也就可以知道药和水各自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知道了分率,相应地也就可以求出各自相对量。
练习:1、一种生理盐水是把盐水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生理盐水5050千克,需要盐水多少千克?解:1+100=101 5050÷101=50(千克)答:需要盐水50千克。
2、一种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5656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解:1+100=1015656÷101=56(千克)答:需石灰56千克。
(三)正、反比例应用题数量关系: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两种相向关联的量成正比例时,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kx=y(一定)。
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时,可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y=K(一定)。
例题如下:六一玩具厂要生产2080套儿童玩具。
前6天生产了960套,照这样计算,完成全部任务共需要多少天?思路分析: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已知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表示两个数相等?A. a > bB. a < bC. a = bD. a ≠ b2. 如果 a:b = 3:4,那么 a 和 b 的比是?A. 3/4B. 4/3C. 3:4D. 4:33. 下列哪个比例是正确的?A. 1:2 = 2:4B. 1:2 = 3:6C. 1:2 = 4:8D. 1:2 = 5:104. 如果 a:b = c:d,那么下列哪个比例是正确的?A. a + b:c + dB. a b:c dC. (a + c):(b + d)D. (a c):(b d)5. 下列哪个比例是等比例?A. 1:2, 2:3, 3:4B. 1:2, 2:4, 3:6C. 1:2, 2:4, 3:8D. 1:2, 2:3, 3:5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如果 a:b = c:d,那么 a + b = c + d。
()2. 比例中的两个比必须都是整数。
()3. 如果 a:b = c:d,那么 a/b = c/d。
()4. 比例中的两个比必须都是正数。
()5. 如果 a:b = c:d,那么 a d = b c。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如果 a:b = 2:3,那么 a 和 b 的比是 ________。
2. 如果 a:b = c:d,那么 a 和 c 的比是 ________。
3. 如果 a:b = 3:4,那么 a 和 b 的比是 ________。
4. 如果 a:b = c:d,那么 b 和 d 的比是 ________。
5. 如果 a:b = 5:6,那么 a 和 b 的比是 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解释比例的概念。
2. 解释等比例的概念。
3. 如果 a:b = c:d,那么如何求出 a 和 c 的比?4. 如果 a:b = c:d,那么如何求出 b 和 d 的比?5. 解释比例的性质。
(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检测题(含答案解析)(1)

(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检测题(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一个比的前项是3,如果前项增加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A. 增加3B. 增加6C. 乘2D. 乘3 2.在下列算式中,比值等于的是()A. 5:B. 0.6:1C. :3.学校里有篮球、足球、排球共180个,已知篮球、足球、排球的比是5:4:3,足球有()个.A. 75B. 60C. 454.某工厂甲车间人数是乙车间人数的5倍,甲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倍,乙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全长工人中男工人数和女工人数的比是()。
A. 3:4B. 7:9C. 4: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规定,国旗的长与宽的比为3:2,以下几种规格的国旗中,()不符合标准。
A. 288cm×192cmB. 240cm×160cmC. 144cm×48cmD. 96cm×64cm 6.一个长方形花圃,它的周长是30米,长是9米,这个长方形花围的长与宽的比是()A. 10:3B. 3:2C. 5:3D. 3:10 7.在5:3中,如果前项加上1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A. 加15B. 加9C. 乘15D. 乘9 8.的比值是()A. B. C. D.9.在8:9中,如果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A. 增加16B. 乘2C. 乘3D. 不变10.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7∶5,宽比长短()。
A. B. C.11.小红、小刚、小华三个人收集郎票,小红和小刚收集的邮票数之比是2:3,小刚和小华收集的邮票数之比是6:13,三人共收集230枚,则小红收集的邮票比小华少()枚.A. 80B. 90C. 100D. 110 12.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它的前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A. 加4B. 减4C. 乘4D. 除以4二、填空题13.把甲班人数的调入乙班,则两班人数正好相等,原来乙班与甲班的人数比是________.14.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9÷________=________:20=________÷________=0.75=________%.1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5:3,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计算训练题

第四单元《比》的计算训练题考点一:化简比10:6 17:34 100:35 65:32 383:27207:59 1:4381 1526:532 522:1524 05.0:857.5:0.15 0.8:1.2 0.25∶0.2 125.0:813:2.54.8公顷:24000m 2 0.5时:45分钟 300mL:9L 秒31:分2111cm 2:0.022m 2 :m 811250cm 101时:36分 16千克:20000克1.2:1.6:0.4 39:26:13 2729532::23时∶45分 0.8∶34 58∶153:0.254考点二:化连比。
1、如果甲:乙=2:3,乙:丙=3:5,那么甲:乙:丙=( )。
2、如果甲:乙=2:3,乙:丙=4:5,那么甲:乙:丙=( )。
3、如果甲:乙=3:5,乙:丙=6:7,那么甲:乙:丙=( )。
4、如果甲:乙=5:4,乙:丙=6:7,那么甲:乙:丙=( )。
考点三:求比的前项或后项。
4∶( )=32 ( )∶6=0.5 ( )∶3=1.25∶( )=8 ( )∶6=3 12∶( )=354:9=( ):27=16:( )=( ):3考点四:求比值。
13:0.26 14:28 319:54 3:311:81m 1250cm 43千米∶500米 8.8cm:40dm 36分:时830.28∶0.7 2.5千克∶400克 0.75∶1516考点五:先化简比,再求比值0.07∶4.2 45分∶1时 2.5千克∶400克25:10 511:84 10分∶0.5小时 0.25∶0.45考点六:项的增减变化。
1、11:8的前项加上66,为了保证这个比的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 )2、在3:5里,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3、3:5的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它的后项应加( )。
考点七:五种“数”之间的互化。
1、516=( )∶( )=( )642、4:5=(_____):10=20:(_____)=(_____)÷15=(_____)(填小数)3、4、40÷( )=( ):15 = 0.8 =( )(填分数) ( )31615:8÷==( )=( ):24=( )(填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教版⼩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三四五总分⼀、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2分)(2023六上·天河期末)关于比1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2:4可以写成124B.它的前项是12,后项是4 C.12:4=(12×2):(4×2)D.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32.(2分)学校组织武术操表演,先挑选了男⽣25⼈,女⽣20⼈参加,后来⼜增加了女⽣12⼈,要使男女⽣⼈数的比值不变,男⽣应增加( )⼈.A.12⼈B.7⼈C.15⼈D.17⼈3.(2分)(2020·秦皇岛)甲数的34等于⼄数的35,甲数与⼄数的比是( )。
A.3:5B.5:4C.4:54.(2分)(2021六上·京⼭期末)在⼀个比中,前项是8,比值是34,后项是( )。
A.332B.6C.16D.3235.(2分)有A,B两箱苹果,从B箱中取出19,给A箱后,两箱苹果的质量相等。
原来A,B 两箱苹果的质量比是( )。
A.9:7B.9:8C.7:96.(2分)把10克盐溶解在100克⽔中,盐与盐⽔的重量比是( )A.1:10B.1:11C.10:117.(2分)(2019六上·嘉陵期中)7:9的前项增加1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A.加上14B.乘14C.加上188.(2分)(2020·宝鸡)在100g盐⽔中含盐20g,盐和⽔的比是( )A .1:3B .1:4C .1:5D .1:6⼆、填空题(共12题;共25分)9.(2分)(2019六上·新⽥期中)⼀杯糖⽔,糖占糖⽔的 310 ,糖与⽔的比为 。
500克这样的糖⽔中含糖 克。
10.(3分)(2021·龙湾)()25 =28÷ = :1.25=0.811.(2分)(2023六下·陆丰期末)六年级男⽣有80⼈,女⽣有85⼈,男⽣与女⽣⼈数的最简整数比为 。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比例》检测题

1.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3:4,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3.一个长方形按2: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是原来的2倍。
( )
4.200千克:7吨的比值是7
2千克。
( )
5.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比例。
( )
三、选择(12分)
1.把90:90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A.1
B.1:1
C.9:9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底和高都相等,它们的面积比是( )。
A.1:1
B.2:1
C.1:2
3.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出发去B 地,甲用了3.5小时,乙用了2.5小时,则甲、乙两人速度之比是( )。
A.3.5:2.5
B.7:5
C.5:7
4.如下图所示,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阴影部分相当于大平行四边形的81,相当于小平行四边形的61,那么大平行四边形与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是( )
A.8:6
B.6:8
C.1:3
2.已知一个长方形篱笆的周长是90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5:4,这个长方形篱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分)
3.甲仓库存有大米100吨,乙仓库存有大米80吨。
从甲仓库取出多少吨大米给乙仓库,才能使甲、乙两仓库的大米吨数之比
是3:6?(6分)
分)。
冀教版六年级比和比例测试卷

冀教版六年级比和比例测试卷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1. 3:4=()÷16=()%。
-解析:3:4=12÷16=75%。
2. 把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解析:盐是10克,盐水是10+100=110克,盐与盐水的比是10:110=1:11。
3. 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0.25,另一个内项是()。
-解析: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外项之积为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之积也为1,所以另一个内项是1÷0.25=4。
4. 写出两个比值是2的比,并组成比例()。
-解析:比如4:2和6:3,比值都是2,组成比例为4:2=6:3。
5.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
-解析:1×5000000=5000000厘米=50千米。
6. 把3:5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解析:3加上6变为9,扩大了3倍,后项5也应扩大3倍变为15,所以应加上15-5=10。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10分)1.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解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 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解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差是0。
(√)4. 如果3a=4b,那么a:b=3:4。
(×)-解析:如果3a=4b,那么a:b=4:3。
5. 比例尺是一个比。
(√)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15分)1. 把2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A. 1:5B. 1:6C. 1:4-解析:糖是20克,糖水是20+100=120克,糖与糖水的比是20:120=1:6,答案是B。
2. 能与1/4:1/5组成比例的是()。
A. 4:5B. 5:4C. 1/5:1/4-解析:1/4:1/5=5:4,答案是B。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测试(有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测试(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长495cm,宽330cm,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A. 2:3B. 3:2C. 495:3302.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比是1:2:4,这个三角形是()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规定,国旗的长与宽的比为3:2,以下几种规格的国旗中,()不符合标准。
A. 288cm×192cmB. 240cm×160cmC. 144cm×48cmD. 96cm×64cm 4.某小学有教师70人,这个学校男、女教师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A. 1:6B. 1:2C. 2:3D. 3:4 5.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有A、B、C、D、E、F六个点,每相邻两个点的距离都相等,则BC:AF=()。
A. 1:5B. 1:4C. 2:4D. 4:2 6.甲有图书130本,乙有图书70本,乙给甲()后,甲与乙的本书比是4:1. A. 40本 B. 30本 C. 20本 D. 25本7.已知b:2= (b,c均不为0),那么b,c的大小关系是()A. b>cB. b<cC. b=cD. 无法确定8.在5:3中,如果前项加上1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A. 加15B. 加9C. 乘15D. 乘9 9.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7∶5,宽比长短()。
A. B. C.10.把750kg:1吨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下面答案错误的是()A. 3:4B.C. 0.751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是个()三角形。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等腰12.如果A× =B× ,那么A和B的最简整数比为()。
A. :B. 2:3C. 4:3D. 9:8二、填空题13.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过关及测试题一、填空题。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9。
”这里把()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关系式是:()2、15÷()=5:8= ( )40=()3、4:5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如果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4、一份稿件,甲要4小时打完,乙要5小时打完,甲和乙所用的时间的比是(),工作效率的比是()。
、5、长方形的长是宽的54,长和宽的比是():()。
6、长方形的周长是36cm,长是10cm,长与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7、大长方形的边长是5cm,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cm。
大小长方形的边长比是(),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8、一本书,已看的页数是未看的34,未看的与已看的页数比是(),已看的占总页数的(),未看的占总页数的()。
9、学校买回280册图书,按4:3的册数比例分给高年级和中年级同学,高年级分()册,中年级分()册。
10、甲、乙两个房间的面积比是3:5,乙房间的面积是20平方米,甲房间的面积是()平方米。
二、判断题。
1、8:3=83。
()2、比的后项不能为0。
()3、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110,盐和水的比是1:9。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
()5、如果比的前项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同时加16。
()6、如果甲:乙= 34,那么,乙:甲=43。
()三、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6:8= 7:28= 1.2:2.8=0.45:0.5= 25:0.4=29错误!未指定书签。
:13=四、化简下面各比。
68:17= 0.25:2= 120:1404: 120= 18:54= 1.2:0.24=五、解决问题。
1、某化工厂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2、用120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2:1,。
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3、王叔叔家里的菜地共800平方米,他准备用25种西红柿。
剩下的按2:1的面积比种黄瓜和茄子。
三种蔬菜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4、甲乙两个同学分别调制了一杯水如下:甲调制时用了30毫升的蜂蜜,270毫升水。
乙调制时用了4小杯蜂蜜,36小杯水。
问:哪杯蜜水更甜?5、小红一家三口和小明一家五口到餐厅用餐,餐费总共是240元,两家决定按人数分摊餐费。
问:两家各应付多少元?6、一个长方形花园,周长是98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整理复习一、判断。
1、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2、如果a÷b= 120,b就是a的20倍。
()3、如果a:b=3:5,那么a=3,b=5。
()4、从学校走到电影院,小明用8分钟,小红用10分钟,小明和小红的速度之比是4:5。
()5、甲堆煤的25和乙堆煤的37同样多,则甲堆煤多。
()三、(1)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25。
养了多少只鸭?(2)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比鸭少35。
养了多少只鸭?(3)张大爷养的鸭和鹅共有700只,鸭和鹅的只数之比是5:2,鸭和鹅分别有多少只?四、冰融化成水后,水的体积变为冰的体积的1011。
现有一块冰,融化成水以后的体积是30立方分米,这块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五、狮子奔跑时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60千米/时,大约是猎豹的611。
猎豹奔跑时的最高时速大约是多少?五、动物心跳的快慢是和体重有关系的,体重越大,心跳越慢,体重越小,心跳越快。
你能根据下面的信息算出猫每分钟大约心跳多少次?老鼠每分钟心跳约500次,大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约是老鼠的225,约是猫的16,猫每分钟心跳多少次?六、中国农历中的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这一天,北京的白昼时间与黑夜时间的比是5:3。
白昼和黑夜分别是多少小时?七、甲乙丙三人每天坚持晨练,甲每天跑1200米,是乙的65,丙每天跑的路程是乙的45,丙每天晨练时跑多少米?八、李明家养的鸡鸭鹅共有81只,其中鸡的只数占总只数的49,鸭和鹅的只数的比是7:2,养的鸭河鹅各有多少只?比的认识测试题一、填空.(20分)(1)一本书,看了,看了的与没看的比是().(2)把2吨:7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3)某班有学生50人,病假2人,缺席人数与出席人数的比是( ).(4)一件工程,甲做需要6天完成,乙做需要10天完成.甲与乙所用工作时间的比是( ),甲与乙工作效率的比是(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6)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5:4:3,已知乙、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56,则甲数是().(7)一种药水,药液和水的比是1:200,现在有药液75克,应加水( )克.(8)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9)看一本书,已看的是未看的,未看的与已看的比是( ).(10)()÷8=0.25==20:().二、判断.对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10分)(1)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1:3,它们面积的比也是1:3.()(2)甲、乙两队各修一段路,甲队10天修完,乙队8天完成,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时间比是10:8,工作效率比也是10:8.()(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4,甲数比乙数多. ()(4)把一根木料锯成10段,每段所用时间是锯完整根木料所用时间的. ()(5)正方形周长与它的边长的比是4:1. ()三、选择.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0分)(1)甲数比乙数少5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A.2:5B.5:3C.1:2D.3:5〕(2)从甲桶中取出的油倒入乙桶,这时两桶油的重量相等,原来甲、乙两桶中油的重量比是( )A.6:5B.5:3C.4:5D.7:5(3)把150分成甲、乙、丙三份,甲是30,乙和丙的比是3:5,则丙是( ).A.75B.35C.45(4)在盐水中,盐占盐水的,盐和水的比是( ).A. B. C. D.(5)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是3:5,它们体积的比是( )A.27:125B.9:25C.3:5四、化简下列各比.(12分)(1)(2)30分钟:1.5时(3)吨:400千克(4)0.875:五、求下列各比的比值.(12分)(1)9.6:3(2)360千克:0.45吨(3)25厘米:米(4)45分:时六、解答下列各题.(36分)(1)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是21:78,660m3的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各多少立方米?(2)学校把360棵树苗按2:3:4分配给四、五、六年级学生去种,每个年级各种多少棵?(3)甲、乙、丙三袋粮食重量比是3:4:5,已知甲乙共重700克,求丙袋的重量是多少?(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96厘米,长、宽、高的比是5:4:3,它的体积有多大?(5)师徒加工一种零件的工作效率比是5:3,早上同时开工,收工时共加工了480个,师傅比徒弟多加工多少个?(6)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5cm,已知它的长与宽的比是7:2。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附加题:一条路,已修的和未修的比是3:7,再修300m后,已修的就占未修的50%,求这条路的全长?第四单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20分,每小题2分.(1)3:2(2)8:3 (3)1:24 (4)3:5 5:3(5)等腰直角三角形(6)80(7)15000(8)20% (9)9:4 (10)2 16 80二、共10分,每小题2分.(1)×(2)×(3)√(4)×(5)√三、共10分,每小题2分.(1)C(2)B (3)A(4)B(5)A四、共12分,每小题3分.(1)4:3(2)1:3(3)1:2(4)1:2五、共12分,每小题3分.(1)3(2)(或0.8)(3)(或0.5)(4)六、共36分,每小题6分.(1)21+78=99660×21/99=140(立方米)660×78/99=520(立方米)(2)2+3+4=9360×2/9=80(棵)360×3/9=120(棵)360×4/9=160(棵)(3)500克(4)96÷4=2424×5/12=10(厘米)24×4/12=8(厘米)24×3/12=6(厘米)10×8×6=480(立方厘米)(5)5+3=8480÷8=60(个)60×(5-3)=120(个)(6)126七附加题10分9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