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议论文的阅读技巧 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议论文的阅读技巧 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议论文的阅读技巧中考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证明什么)论点是作者的主张、见解,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论据(用什么证明)证明作者见解的材料。

论证(怎样证明)以材料证明观点的过程。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驳论(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的观念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驳论文的阅读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

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指导复习课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指导复习课

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论点形式:
什么是什么 / 应该+动词短语 /
要(能)或不要(不能)怎么样。
注意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①定义不同。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 见解和主张。 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 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 ②形式不同。 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 论题的出现常是一个短语。 ③位置不同。 论点的位置灵活, 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
:补充论据时 ①事实论据——举名人的例子,实在不行就举 自已的例子。巧改有联系的名人事例(同一事
例从不同角度叙述可证明不同的观点); ②道理论据——最好引用名人名言。 (名人优先) 注意:讲述或概述事例时 ,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
有直接关系的部分。
公式:什么人 +做什么+结果如何
如何补充论据
? 1.如何补充事实论据: (1)、列举所掌握的名人事例; (2)、巧改有联系的名人事例(同一事例从不同角度叙
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 增强权威
警句等

选用事实论据要注意:
?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 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 过电视的。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能证明 论点即可。
选用道理论据要注意:
?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 公式等。 ②要精确,不能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指导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 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 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 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1.定义: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2.要求:正确、鲜明。

正确:所提出的看法必须客观,实事求是,这些观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考验。

鲜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绝不含糊。

3.句式:什么是什么;应该+动词短语;要(能)或不要(不能)怎么样。

4.提出方式及位置:题目、开门见山(开头)、材料(名言、典故、现象)引出、文中(分论点的位置往往在文章中间各个自然段的首句或尾句)、文末。

确定论点题1. 规律:问题常见的提问形式:(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XX事例说明了(意在表明)什么?(3)本文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2. 解题思路:审清题目,然后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去浏览全文,找出论点。

3. 方法:结合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及位置确定论点。

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1)标题揭示;(2)开头提出;(3)结尾归纳;(4)承上启下的句子;(5)文章没有直接提出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 技巧:1. 确定论点位置时:重点看题目、开头和结尾,或者找中心句。

2. 判断论点的标准:是一个表判断的主谓句,不能是修辞句或者否定句,如果是,要改为肯定的表判断的主谓句。

3. 自主归纳论点时:(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2)防止要点遗漏;(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必须防止任意“拔高”或贬低文章价值。

5. 注意事项:1.误把论点做论题。

我们要从定义和句式的特点入手去区分:(1)如果是论点,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断句,表明了作者对……问题的观点看法。

(2)如果是论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虽是句子,但不是个陈述句或者判断句,)仅仅提出了本文要议论的问题或话题,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观点。

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6议论文阅读考点指导(一)论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语言

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6议论文阅读考点指导(一)论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语言
【备考2020】统编版语文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考点指导
考点技法点拨
(一)论点、论证思路、论证方法及作用、议论文语言 (2019·襄阳)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 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 6 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 1 700 本课外 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 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 迟。”抗战名将彭雪枫常告诫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 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 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 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 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站、地铁站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 睡前 20 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方法指导 1.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1)看内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是正面的、积极的。 (2)看句式: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问句绝对不可能 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般有提示性的语言,如:开头有“我认为”“我们要”“我们应 该”“可见”“由此可见”等词句,结尾有“总之”“综上所述”等词句。
(有删改)
把握中心论点 1.(真题 T18)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文章的标题,看文章的标题能否表明作者的 见解和主张。从标题看,它不是一个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因此标题不能作为论点。 接着看位置,中心论点常出现在开头段、过渡段和结尾段,文章的第①段是一个明确的 肯定句,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可知第①段即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 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中考语文最新复习 议论文阅读(六大考点六种技巧)中考语文最新复习

中考语文最新复习  议论文阅读(六大考点六种技巧)中考语文最新复习

重难点07 议论阅读(六考点六技巧)议论文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及所占比例比说明文略高。

从选材看,中考议论文命题所选材料基本都是课外材料,给人启发与教益、引人深思与警醒的文章日益成为议论文考查的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是中考议论命题的中心内容,如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环境保护等。

从考查内容看,总体趋势呈现出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强调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多样化的命题方式和注重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等几个特点。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将是议论文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考査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提炼能力;对论证方法的考査将比以前更灵活,重点考査论证的特点及作用;开放性试题将逐步增加,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给选文补充论据,或根据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补写相关内容,链接材料题、框图题等新题型相续闪亮登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从题型看,主导题占主导地位,客观题的空间在不断缩小。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2-4题,8-10分之间。

考点一、辨析、提炼、归纳论点【设题形式】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概括文章第×段论述的观点。

【答题要点】1.看标题、开头(文首两段)、结尾、中间;2.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3.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分析并归纳)(并列式);4.注意提示语(“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由此观之”“总的来说”等)。

【答题格式】1.本文的论点是……2.本段(部分)的分论点是……注意:表述时语言应平实,不得用疑问句和修辞句。

考点二、分析、概括、补充论据【设题形式】1.分析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的作用?2.概括事实论据,或论据能否调换?3.某个事例(链接材料)或道理是否适合做论据。

4.请为××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5.选文某部分的事例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

初中议阅读复习指导完整篇.doc

初中议阅读复习指导完整篇.doc

初中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议论文阅读复习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提出,有的文章在引述一段话或一件事后才提出论点,出有的文章全文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需要读者自己去归纳。

2、论据。

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依据,论据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含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一类是道理论据(马列主义理论,名人名言,公认事理,格言俗语,定理公式,自然科学原理等)。

议论文中论证论点的事实论据必定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事例,证明论点的道理论据都是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真理。

充分地理解这些无可辩驳驳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和这些理论所阐明的道理,能帮助我们充分理解论点。

阅读议论文时,分析论据,是准确地把握论点的不同忽视的基础,也是对所找论点是否正确的最好验证。

3、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的纽带,直接影响着议论的说服力。

在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中,要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恰当的论证方法来论证更有力,更生动,更形象。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了事实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事实论证是根据需要列举一定的事实来论证观点的方法,举出确凿而典型的事实,使观点得到有力的支撑。

引用论证是根据公认正确的科学道理,根据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论断和名人名言来论证观点的方法,这种方法体现着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可使论述常有权威性,很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是把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和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论证观点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为明确,给人以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论证是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观点正确的论证方法,由于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所以可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结构。

议论文最常见的结构就是“总——分——总”式结构,即“引论——本论——结论”的基本结构模式。

中考语文议论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及答题技巧

议论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及答题技巧复习重点:1、了解议论文文体知识;2、把握文章的论点;3、分析文章的论据;4、理解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5、理清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6、体味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议论文文体知识:一、议论文的概念: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发表议论,阐述作者的主张和看法的文章。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它最基本的特征是说理性。

二、论证方式或类型:(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立论: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或主张。

驳论:通过反驳错误的观点,从反面确立自己的正确论点。

驳论的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三、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一)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看法、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点在文中常以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的形式出现。

一般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a、有的文章把几个分论点综合归纳起来就是中心论点;b、有的文章几个分论点都是中心论点的论据。

论点的特征: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包括肯定和否定)。

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内容上:具有判断性,能够明确地表示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态度。

(包括肯定和否定)(二)论据:(用什么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1.类型:①事实论据;②道理论据①事实论据:(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②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俗语、公理,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2.作为论据,要注意以下几点:(1)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2)次序安排(要照应论点);(3)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4)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一.中考考点归纳:1.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4.辨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或论证角度。

5.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探究品析。

6.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或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二.考试题型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经常出现的位置是:标题.开头.结尾(2)文章第二段:如果第一段列举生活的种种现象,就可能在第二段出现论点。

(3)文章中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可能就是论点。

(4)文章有分论点出现,没有中心论点,要把分论点进行整合,自己概括中心论点。

但这种情况在中考中很少出现。

※论点和论题的区分2.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我们可以用四步“解题技巧”来进行解题:首先在原文中找到这个词语,然后联系上下文寻找所指代的内容。

这类题基本都在这个词语的前面不远处出现,回答一般可以直接摘抄原文,有时也需针对题干进行概括、删改等加工。

例子:“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

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

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这段话中加点的“这样的功绩”指代什么?答:“这样的功绩”指代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

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3. 论证方法的识别及其作用(1)、论证方法的识别:事例(含概括事例) -------举例论证引名言,讲道理 -------道理论证运用比喻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对比论证(2)指出下列语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①道理论证: 通过引用X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Y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进而论证文章中心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知识精讲一、找准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或是一个明确的判断。

在形式上应该是个完整的句子。

把握文章的论点,可以说是阅读议论文所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

找准了中心论点,就像把握住了贯串全文的一根红线,就能进一步认识全文各部分的有机联系。

如何辨析和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呢?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的真正所指,其次要掌握文章中心论点的表现形式,弄清这两点,就能准确快速地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

如何区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中心论点是相对分论点而言的。

在没有分论点的议论文中,论点与中心论点是一致的。

在有分论点的议论文中,论点与分论点是不一样的。

中心论点起统率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分支,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文章中心论点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示型的,即在文中明确标出中心论点,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或基本看出来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另一种是蕴含型的,即设有明确所指,表述又不集中,作者的观点蕴含在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当中。

第一种形式,只要明确文中论点的指示位置就可顺利找到中心论点。

论点常出现的位置有在文题,标题就是论点;在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文尾,在前面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最后收篇时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文章中心论点;在文中,论点不在开头,也不在结尾提出,而是在初步展开议论后才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种形式,要仔细阅读,归纳段意、层意,然后从中概括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辨识两类不同的论据论据只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道理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引用有关论述作论据,一般来说多是道理论据,但有时这些论述包含在某一事例之中,是事实论据的一个组成部分,阅读时要仔细分辨。

在掌握了这些论据的内容范围之后,重要的是要分析这些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和论据在证明证点时所起的作用。

三、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首先要掌握议论文中常出现的常用的几种论证方法,再用这些规律去辨认文中的论证方法,就能分辨出所读文章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

分析论证方法,关键是分析其作用,对论证观点所起的作用,所达到的效果。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例证: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

②引证:引用马列主义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言警句、定理公式等。

③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论据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喻证:用比喻的方法论证。

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感觉,那好像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

四、理清议论文的结构常见的议论文三段式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纵式结构一般层层深入分析。

如《怀疑与学问》:提出论点→消极方面论证→积极方面论证。

横式结构一般并列展开。

如《谈骨气》的论证:先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然后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方面举例论证。

分析结构要注意:①弄明白各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②注意文章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语;③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

五、体会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鲜明、概括、简洁。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的色彩。

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

②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

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叙述事实不细致,较笼统,因议论文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细致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

语言简练扼要。

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为使论点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议论文有时采用修辞方法或运用口语和一些文言词语,有时还变换句式,这就使议论文的语言多了一个生动的特点。

专项练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成功是一种感受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

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

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需旁人认可,更不需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了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不也应该感到快乐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成功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第①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2.“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的“这”指代什么?答:3.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说说第②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答:①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四句名言中,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A.“你努力了,尽力了,即使摘不到诱人的金苹果,也同样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B.“成功的关键不在成功的结局上,而在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C.“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出发,……每一种结果,都是人生的体验,都是一首耐唱的歌”。

D.“不想当元帅的,不是好士兵”。

6.本文提出论点后又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①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

②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

③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

④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

⑤孙伏园受周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

⑥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

⑦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

⑧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⑨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⑩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

(11)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

(12)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

(13)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1.第一段揭示论点的句子是第_____________句。

(填序号)2.第二段直接引用了鲁迅的原话作论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文段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连用两个设问句,它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简述记叙在本文段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①我们常听到“博览群书,读书破万卷”,可是著名文学理论家唐瑜却提出“博览群书,读书破一卷”。

他认为,要是“博览群书”,再加上“读书破万卷”,那只能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地看,结果什么也看不真切,成了过眼云烟。

要是只“博览群书”,没有“读书破一卷”,这样治学就不会取得专一的突出成就。

②对这“读书破一卷”的主张,没想到很多有成就的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坚持实践。

③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时,为写毕业论文,把世界代数界名人的一本小书《近代代数理论》认真地读了又读,尤其是其中仅有20页的一章,连读了好些天才释手。

结果,他从中得到了真谛,论文在很高的起点上写了出来。

④有一位现代著名文学家也深深理解读书破一卷的真正含义。

他在谈到自己反复读《阿Q正传》时候说,看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疼;第二遍,才品出一点不是笑的味道……第七遍,阿Q向自己身上扑来;第八遍,阿Q与自己合二而—……第十三遍,觉得阿Q是一面镜子;第十四遍,成了……⑤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他做学问是从攻读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入手的。

他读这部古代文艺理论的书,觉得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都有很大收获,并有指导头脑开窍的功能,而且越读心里越明亮,越觉得研究有奔头。

⑥当然,“读书破一卷”的那“一卷”,必须是精选的,是各个专业中的权威著作。

同时,这“一卷”也不是单独的,必须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才行。

1.依据论据,具体写出本文所要阐明的是什么道理。

2.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①段的内容。

3.在下面的段序号间用单竖线标明全文层次。

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5.第⑥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说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1.表示解释说明2.“这”指代上述三种错误认识。

3.①对上述说法的否定,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②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

4.成功是一种感受。

这个论点是在否定错误认识的基础上提出。

5.D6.①从每一点(或“微小的”)进步中,品味到成功的快乐。

②即使失败,只要从中受到教益,同样是一种成功。

(二)1.③2.事实用确凿可信的材料展示鲁迅的节俭作风,来证明论点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3.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或:摆事实、讲道理)4.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5.为议论服务,更好地证明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三)1.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又能“读书破一卷”,治学就会取得专一的突出成就。

2.论述为什么要“博览群书,读书破一卷”的道理。

3.①∣②③④⑤∣⑥4.举例论证法。

5.因为第⑥段议论体现了议论必须辩论分析问题的特点。

(避免了议论片面性或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