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合集下载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

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我注重了情境的创设。

这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关于懒羊羊和喜羊羊吃铜锣烧比赛的学习情境,学生兴趣比较浓厚。

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

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了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上,在学生列出了算式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摆小棒,说算法,在操作中体验算理。

在学生用小棒计算“25+2=”时,我问:“你为什么就将5根和2根放在一起?”在计算“25+20=”,学生摆出2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20根小棒,应该怎样调换位置会更清楚呢?”生说:“应该和2捆小棒放在一起。

”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而后,及时出示教师制作的PPT,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即:计算25+2=,先算5+2=7,再算20+7=27。

也就是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再和整捆的合在一起。

计算25+20=,先算20+20=40,再算40+5=45。

也就是先把整捆的小棒合起来,再和单根小棒和在一起。

然后通过2组习题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相同,也是通过摆、说、交流、展示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道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讨论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两位数加整十数,要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

但无论是先加个位还是先加十位,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教学中,PPT的演示,就是为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优秀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优秀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 64页例1。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 10以内的加法。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

这节课看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问题,这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和主动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若干、计数器、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复习,算一算。

20+5= 20+50= 30+6= 30+60= 4+60=40+60=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师指名回答。

师:仔细观察,这两组有什么不同?左边一列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右边一列是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的?学生自由说一说。

生:整十数加一位数: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看来大家前面的知识都掌握的非常牢固,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游戏引起学生学习激情,让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并产生了继续积极探究的情感。

二、探究新知1.看图提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写字吗?我们的好朋友小林、小红和大家一样,也喜欢练字,你们看!出示教材第64页例 1情境图,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小林已经写了 25个字,还要写 2个字;小红才写了20个字。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北京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北京版

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2 3 + 4 =( )
十个
23

+
4

27
论交流 23+4 的算法,通过学生展示算法,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最后教
师引导学生共同用计数器对比规范出用竖式笔算的过程。
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加号写在第二行的十位的左边
3、笔算竖式,从个位加起(先算个位加个位,十位上的数字落下来)
4、线要用直尺画
三、尝试练习,灵活运用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 位数(不进位)》
教师手持计数器,在白 板上板书竖式的计算过程。
1、找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小组合作。讨论算法 4、利用计数器,引出竖式算法
〖设计意图:培 养学生认真观 察〗
注意:
2 3 + 4 =( )
22
+
5
+5
会相同数位对 齐,从个位算起 的道理〗
〖设计意 图:有效的学习 活动不能单纯 的依靠模仿,动 手实践是学习 7 数学的主要形 +4 2 式,利用贴竖式 的办法,让学生 加深对竖式写 法的印象。〗
42+6= 4+63= 4 + 8 3=
52+6= 7 6 +2 = 82+3=
〖设计意 图:趣味练习, 增强学生学习 兴致〗
2 3 + 4 =( )
十位 个位
2
3
+
4
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说课稿XXX《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说课稿XXXXXX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节《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内容。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一直是我不懈的追求,下面我准备从以下三个环节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分析,二说教材处理,三说教学活动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1、说教材“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而这些已在前一课时研究过,所以,这节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也是后面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打好基础。

2、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进程与方法: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说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标和教材分析,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应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要求和学情分析,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并且达到能保证运算结果正确且流畅地进行计算的程度。

应该是本课讲授的难点。

4、学情分析优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及以往的研究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形成经验,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教学反思我们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这部分的口算一般要从高位算起,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把不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错误。

《课标》中强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在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学习,体会相同数位相加的道理。

我创设了大家在生活时常遇到的问题—乘车。

大巴车有45 座,中巴有30 座,小轿车有 3 座,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很自然的想到“大巴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大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这样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来,学生乐于接受,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列出了算式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摆小棒或者用计数器。

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算理,主要讨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这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最后探讨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45+3 要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即算5+3;45+30 要先把整捆的小棒合在一起,即先算40+30。

小结:学生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就是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

理解了口算方法后,让学生用智慧城堡,试一试,它们该坐哪个车厢,连一连,找新家的形式进行练习题训练,全做对的学生,说明技术高超。

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学生们兴高采烈的算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不足之处:(1)对学生算理的口头表达训练不够。

(2)练习部分习题的层次性不够。

特别是对学生有启发性的训练和拓展思维的训练应该增多一些。

(3)教学过程中语言还不够锤炼和准确。

总之,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体验少,理解潜力也需要一点一点地培养,因此,我还会在教学中要不断摸索,不仅仅提高教学效率,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潜力。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1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1
30 2
68=60+( 8 ) 45=40+( 5 ) 3+4+50=( 57) 20+70+6=( 96 ) 24
4 20 4
64
60
53
50 3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22+4= 26 20 2
6
6
34+2=36
30 4 6
6
李明
60
王新 45+20= 65
40
60 5
30
20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南#43;( ) 78=70+( ) 5+3+40=( ) 30+20+4=( ) 32 64 68=60+( ) 45=40+( ) 3+4+50=( ) 20+70+6=( ) 53 24
复习:
34=30+( 4 ) 78=70+( 8 ) 5+3+40=( 48 ) 30+20+4=( 54 ) 32
34+20= 54
30 4
50
50
65+2=67 小结:1.两位数
加一位数,一位数 5 60 要与两位数个位 65+20= 85 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 加整十数,整十数 60 5 80 要与两位数十位 上的数相加. 7
作业:
36+3= 39 9 30 6
2+35=37
5 30 7
53+40= 93
50 3
90
70+24=94
90
20 4
; /Data/map/sitemap.html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doc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doc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年级下册知识领域及结构图一、 生活中 的数三、加减法(一)数与代数五、加与减(二)六、购物七、加与减(三)空间与图形四、有趣的图形Array统计与概率八、统计我和小树一起成长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一 生活中的数【知识框架】生活中的数【知识点】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1、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数、学会数数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并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体会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基数(用数可以表示物体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序数(用数可以表示集合中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的意思。

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3.在数数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

包括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排列顺序,了解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又要明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组成几十几。

3、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能对100以内的数量进行估计。

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使学生更清楚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会先从数的位数上比较,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的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逐步培养数感。

二、观察与测量【知识框架】【知识点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学反思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一课是在学生学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之后教学的,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材首先安排两位数加整十数,接着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

例如4530,先算4030=70,再算705=75。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是10以内的加法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

如453,先算53=8,再算408=48。

这部分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是后面学习两位数笔算的基础。

对于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一、要更好地发挥小棒和计数器的作用从孩子们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开始,小棒就成了孩子们认数、理解加、减法算理的忠实伴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量的增加,学生对小棒的兴趣已不如先前。

加之学生认识了个位和十位后,热衷于在计数器上拨数。

在这节课上,学生在列出算式4530之后,又很快说出得数是75。

于是,我让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来验证一下。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由于学生的计数器上没有标明数位,在课前我要求学生自己用水彩笔补上,但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去做,到了具体操作过程中,就出现把数位搞反的现象。

也有少部分学生把3个十当作了3个一。

看来,让学生分清计数器上的数位,搞清数的组成,是学生正确操作计数器的关键。

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演示完成后,我又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用小棒摆一摆,这名学生在摆好4捆和5根之后,直接在4捆下面摆了3捆,下面的学生也随即附和。

当时,我为了图省事,也没有强调在摆好4捆和5根之后,在右边摆上3捆,然后把3捆移到4捆下面,没能展现一个动态的合并过程,学生对此印象不够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精选
1.填空。

(1)3个十6个一是().7个十8个一是()。

(2)6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6个十和()个一是63。

(4)在○内填“>”、“<”或“=”。

50+10○50+1 20+30○40+10
60-10○50-7 90+8○8+90
2.口算。

4+5= 5+7=10+90=
35+2=4+9=20+80=
7+3 =5+6=30+70=
4+60=7+7=100-20=
3.先填□,再计算。

4.填()。

(3)4+7=18-()16-9=14-()
30-()=50-40 28-()= 5+3
()+2=2+40 60-()=7+3
5.计算。

6+72= 40+5= 49+50=
33+60= 24+40= 94+3=
81+10= 37+20= 43+4=
35+4= 62+6= 25+70=
20+(3+6)=13-(2+4)=4+(5十30)=
6.把算式和得数用线连起来。

(1)20+8+1 40 (2)60+20 52
46-4-
2 29 40+
7 5
28-(5+3) 30 45-40 80
37-(11-4) 20 2+50 47
7.填表。

8.判断题。

(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一个加数是3,另一个加数是35,和是85。

()
(2)小明今年11岁,再过20年,他有31岁。

()
(3)爸爸今年30岁,再过23年,他有62岁。

()
(4)妈妈买白菜用去1元,买韭菜花用去1元5角,共用3元5角。

()(5)23+40=63()
(6)80-(50+20)这个算式先算50+20得70。

()
9.看得数填出4道不同的算式。

20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95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87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10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10.应用题。

(1)妈妈买来一些,吃了20个,还剩30个,妈妈买来多少个?
(2)一年级有20人,其中女生10人,男生多少人?
(3)老师发给同学们30本语文本和同样多的数学本,还剩下37本.老师一共有练习本多少本?
(4)飞机场上第一次飞走12架,第二次飞走6架,两次共飞走多少架?
(5)小明有14个,吃了6个后,和小云同样多,小云有几个?
(6)把10米长的绳子剪成1米长的小段,需要剪几次?一共剪了几根1米长的绳子?
参考答案
1.(1)36,78 (2)6,7 (3)3 (4)>,=,>,=
2.略
3.略
4.(1)39,19,109,102,52
(2)70,78,28,20,80
(3)7,7,20,20,40,50
5.78,45,99,93,64,97,91,57,47,39,68,95,29,7,39
6.略
7.
8.(1)×(2)√(3)×(4)×(5)√(6)√9.略
10.(1)50个(2)10人(3)97本(4)18架(5)8个(6)9次,10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