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浮力习题课二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3讲浮力第2课时综合训练浮力的综合计算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3讲浮力第2课时综合训练浮力的综合计算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

综合训练
A.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46 N B.金属块的密度为2.3×103 kg/m3 C.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0 N D.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
为5×103 Pa
综合训练
【点拨】由图像可知,当h为0~30 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为46 N,此时金属块处于空气中,金属块的重力G=F拉1=4
综合训练
自然状态时,L弹簧=10 cm,此时物体受的浮力:F浮′
=G物=6 N,由F浮=ρ液gV排可得,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V
排′=ρF水浮g′=1.0×103
6N kg/m3×10
N/kg=6×10-4
m3,
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 浸=VS排′=06.1×m10×-04.m1 m3 =0.06 m;
g取10 N/kg)
综合训练
【点拨】蜡块在水中漂浮,可得其所受浮力:F浮=G=mg
=20×10-3 kg×10 N/kg=0.2 N;由F浮=ρ液V排g可得:
V
排=ρF水浮g=1.0×103
0.2 N kg/3=20
cm3;
逐渐向烧杯中加入盐水,则烧杯内液体密度ρ液变大,蜡
综合训练
3.如图所示,质量为20 g的蜡块,在盛水的烧杯中静止, 此时它所受浮力为_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 __cm3。逐渐向烧杯中加入密度为1.08×103 kg/m3的盐 水,整个过程中没有液体溢出,蜡块排开液体的体积__ _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水=1.0× 103 kg/m3,ρ蜡=0.9×103 kg/m3,
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体上表 面与液面相平,此时水深24 cm。 (g取10 N/kg)求:

初二物理下册《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 (2)

初二物理下册《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 (2)

《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2、会利用浮力的产生原因、称重法、公式法、特殊状态法,计算浮力的大小,并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浮力的大小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4、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浮力的计算方法1、压力差法: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它所受的浮力可用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来求,即:F F F =-浮向上向下。

压力F Ps gh ρ==液。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压力的合力,压力的产生又是因为液体压强导致的,压力差法适用于任何形状的物体,只是对于不规则的物体,运用这个方法不方便。

2、阿基米德原理:F G gV ρ==浮排液排,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受力平衡法: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平衡等式,找到浮力与重力和可能受到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的关系。

(1)漂浮(悬浮):F G =浮物 (2)称重法:F G F =-浮拉物 (3)沉底:F G F =-浮物支要点诠释:1、利用公式求浮力时,要知道公式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不能乱套公式。

2、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浮在同一种液体中,,为一定值,等于(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将露出液面部分切去,物体上浮又露出液面,为定值,等于)。

要点二、物体的浮沉条件1.受力比较:(1)上浮时,合力方向向上;(2)下沉:时,合力方向向下;(3)漂浮(悬浮):时,合力为零;(4)沉底:,合力为零。

2.密度比较:(1)上浮(漂浮):;(2)下沉(沉底):;(3)悬浮:。

要点诠释:1.对于实心的物体,由,,浸没时,所以当时,物体上浮;当时,,物体悬浮;当,物体下沉。

2.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最终状态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最终状态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漂浮和悬浮的共同特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

专题二浮力引起的压力压强变化

专题二浮力引起的压力压强变化

专题二浮力引起的压力压强变化知能写意:密度、压强、浮力均是初中力学的主干知识,中考中出现的频率都较高,且个个有难度,这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在浮力中综合后,难度进一步加大。

优秀的高级中学常常用此来鉴别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浮力引起的压力压强变化是浮力综合题的典型代表。

把这种题型弄懂了,浮力的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例1: 一同学在岸上最多只能搬得起质量是30kg的鹅卵石.如果鹅卵石的密度是2.5 x 103kg/m3,则该同学在水中最多能搬得起质量是kg的鹅卵石(石头不露出水面)•这时石头受到的浮3 3力是____ N (p 水=1.0 x 10 kg/m,取g=10N/kg).例2: (2011包头)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高为5cm,体积为80cm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取g=10N/kg)A、0B、0.3NC、0.5ND、0.8N例3:图是某车站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圆柱体浮筒A的底面积为400棉,高为0.2m,盖片B的面积为60cm (盖片B的质量,厚度不计)。

连接AB是长为0.3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

当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盖片B被撇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

(已知水的密度为1x 103kg/m3,g=10N/kg )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水对盖片B的压力是多少?(2)浮筒A的重力是多少?(3)水箱中水多深时盖片B又自动关上?专题训练:1. 如图6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和100cm。

容器甲中盛有0.2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3m高的酒精。

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

当质量m的范围为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

浮力课后习题答案

浮力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浮力课后习题答案第1节浮力1.(1)在地面上抱起一个人非常吃力,当在游泳池中抱起同一个人时会很轻松,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2)下饺子、煮汤圆时,熟了的饺子和汤圆会漂浮在水面上,说明进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2.用弹簧测力计挂着石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把石块浸入液体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石块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3.1N 。

解析:甲图可知,重物在空气中的重力为3.2N,由乙图可知,重物在水中的重力为2.2N ,减小的1N 就是物体所受的浮力。

4.8N 。

解析: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物体浸入液体中所受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力与上表面的压力差产生的。

5.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和适量水、细线。

实验步骤:①用细线把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G ;②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泥浸在烧杯中的水下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G ;③橡皮泥受到的浮力为211G G F -=;④用手捏橡皮泥改变形状,重复步骤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的示数3G ; ⑤橡皮泥改变形状后受到的浮力为312G G F -= ⑥重复步骤④⑤得到橡皮泥改变形状后受到的浮力3F ; 比较1F 、2F 、3F 就可以得出结论。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1.不对,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没有关系,当运动员浸没在水中时,排V 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

解析:由浮力公式排液浮V F g ρ=可知,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1)甲受到的浮力大。

(2)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3)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解析:(1)甲、乙铜块受到的重力相同,则其体积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排液排浮V G F g ρ==可知,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甲铜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2)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铝的密度小,体积大,所以排开煤油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

浮力课堂练习题课件 物理八年级下册

浮力课堂练习题课件     物理八年级下册
7
12
能力突破 3.(多选)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G的 实心物块A浸在水中,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BD ) A.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F B.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 G-F C.物块A浸在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 D.物块A浸在水中前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为G-F
3456
6. 【核心素养·科学探究】乐乐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 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物体A、B的体积关系:VA<VB)
观察并比较图中有关数据可知: (1)当物体A浸没在浓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1.2 N。
3456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是浮力的大小与 液体的密度 的关系。 (3)若物体A、B的材料相同,分析图丙和图丁,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液体的密度相同时,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3456
4.(多选)如图所示,小聪用一个长方体铝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他先后将该铝块平放、侧放和竖放,使其部分浸入同一杯水中,保证每 次水面到达同一标记处,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关于该实验探 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不能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B.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的关系 C.使铝块部分浸入同一杯水中,保证每次水面到达同一标记处,目的是 控制铝块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浮力的大小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两手分别拿一个小木块和大石块,把它们分别浸没到水中,同时松 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 B ) A.小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B.大石块受到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

(中考物理)专题十二 浮力(二)浮力的计算(解析版)

(中考物理)专题十二 浮力(二)浮力的计算(解析版)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第十二部分浮力(二)浮力的计算1.(2020·武汉)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边长是10cm,密度是0.8×103kg/m3,漂浮在液面上露出液面的体积占物块体积的13。

用手缓慢下压物块,如图所示,当物块上表面与液面刚好相平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m3B. 手对物块上表面的压力大小是2NC. 液体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力大小是12ND. 物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是1.2×103Pa2.(2020·荆门)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容器中盛有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质量为0.3kg、边长为5cm的正方体用细绳悬挂在容器上方的位置A,已知正方体底部距液面的高度为0.4m,剪断细绳后该正方体沿竖直方向下落,最终停在容器底部B点,此时液体的深度为0.8m。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方体静止在位置A时拉力的大小为0.3NB. 正方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3NC. 正方体从开始下落至其底部刚与液面接触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2.4J;D. 正方体静止在容器底部B时,水对正方体底面的压力为16N3.(2020·天津)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S1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内装有质量为m的水。现将一个底面积为S2的圆柱形木块(不吸水)缓慢放入水中,松开手后,木块直立在水中且与容器底接触(部分露出水面),如图所示。若此时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则( )A. 放入木块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mg S B. 放入木块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mg S C. 木块所受的重力为112S mg S S - D. 木块所受的重力为212S mg S S - 4.(2020·南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只长12cm 、宽5cm 的小纸船,如图甲,图乙是按图甲所示箭头方向观察到的船的主视图,现让纸船漂浮在水面上,向船内轻轻放入目前我们常用的一元硬币,估测纸船最多能承载的硬币数目最接近于( )A. 15枚B. 35枚C. 55枚D. 75枚5.(2019泰安,10)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测力计的示数是7.5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日期 教学课题 教 学 目 标
上课日期
3.31
授课教师 总课时: 1 第 1
赵宝东 课时
浮力习题课二
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题分析、习题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例题分析、习题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作风。 知识的应用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习题讲授+习题训练 习题练习的筛选,PPT 文稿的编辑 教师活动设计 1.当 F 浮 当F浮 态或 上,物体将 的密度 物体的密度 若物体的密度 G 物,合力向下,物体将 G 物,合力为零, 物体处于 状态;当 F ,最终
分析计算
中时,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30N。木块受到的重力 为_________ N。
1.把一个密度计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盐水中,分别测出了它们的密 培养学生灵
度,则密度计所受的浮力为: A.在酒精中最大 B.在水中最大 C.在盐水中最大 D.一样大。 2.同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 4 所示。则物体所受的 浮力 F 甲、F 乙的大小以及液体密度ρ 甲、ρ 乙的大小是: A.F 甲=F 乙,ρ 甲<ρ 乙。 B.F 甲>F 乙,ρ 甲>ρ 乙。 C.F 甲<F 乙,ρ 甲<ρ 乙。 课堂练习 15’ D.F 甲=F 乙,ρ 甲=ρ 乙。 3.如图 3 所示,一圆柱形平底容器,底面积为 5×10-2m2,把它放在 水平桌面上。 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 2×10-2m2、 高为 0.15m 的圆 柱形物块,且与容器底不完全密合,物块的密度为 0.8 ×103kg/m3。(g=10N/kg)。向容器内缓慢注水,使物块 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 时, 向容器内注入水的质量 是 A. 2. 4 kg 习题课 一、知识复习 1.浮沉条件 板 书 设 计 (1)下沉:F 浮<G (2)上浮:F 浮>G (3)悬浮:F 浮=G (4)漂浮:F 浮=G 2.浮力的计算方法 (1)浮力本质: F 浮=F 向上-F 向下 (2)测量: F 浮=G-F (3)阿基米德原理: F 浮=G 排液 (4)浮力公式: F 浮ρ 课 后 反 思

活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 能力
图3
B. 3.6 kg
C. 12 kg 二、例题分析
D. 24kg
V 排=V 物 V 排=V 物 V 排=V 物 V 排<V 物
ρ 液<ρ ρ 液>ρ ρ 液=ρ ρ 液>ρ




V 排g
多数的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较好,相互的交流认真,根据物理情景的找出相应的物理知识的 能力较弱,加上运用数学计算技巧解决能力的欠缺,物理单位的干扰等等因素,导致解题的过程 缓慢,甚至无从下手,解决的方法需要深思熟虑啊! 审阅人: 审阅日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设计 ; 状
设计意图
G 物,合力向 于液面。判断物 逐题口头回答 回忆巩固知 识,为习题 训练做准备
体的浮沉,也可以根据密度的关系判断:若物体 基础复习 (内容由 PPT 展示) 5’ 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上浮;若 液体的密度,物体就悬浮; 液体的密度,物体就下
教 学 过 程
沉。 (填“大于” 、 “等于” 、或“小于” ) 2.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铁块,测得重 20 牛, 当把这个铁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 数为 16 牛,这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牛, 若将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铁块受到的浮力是 10 牛,这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牛。 例 1.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木块,分别投入水中, 静止后它们所受的浮力 F

F 木(已知ρ 铁>
审题、讨论 培养学生灵 活题分析 (例题由 PPT 展示) 20’
ρ 水>ρ 木) (填“大于” 、 “等于” 、或“小于” ) 例 2.用同一木块分别放入酒精和水中,木块在 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在水中受到的浮 力; 在酒精中露出的体积 于在水中露 出的体积。 (填“大于” 、 “等于” 、或“小于” ,已 知ρ 水<ρ 酒<ρ 木) 。 例 3.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 在水中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29.4N, 这个金属 块所受重力是 N?(ρ 金=7.0g/cm3 ) 例 4.如图 5 所示,用细线把木 块系在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 内注水。当木块有一半体积浸在 水中时,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5N;当木块浸没在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