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资源与人类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紧密相连的。
自然资源指的是地球上存在并可被人类利用的物质、能源和其他自然要素。
它们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因此,人类必须认识到自己与自然资源的关系,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以保证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在人类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水、空气、食物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没有它们,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
此外,自然资源还为人类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基础,矿产资源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原材料。
此外,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也为农业、畜牧业等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
第二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的进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频繁。
这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
首先,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
大量的森林砍伐、草原退化和水资源污染等现象不断出现,这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次,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也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耗尽。
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的消耗速度远远大于其再生和补充速度,这将给人类的能源供应带来严重的问题。
第三节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了解决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保护自然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应该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这意味着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禁止非法砍伐和捕捞等破坏性行为。
其次,应该采取措施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
01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如过度采伐、过度捕捞等,
会导致资源枯竭,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类健康
02
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会对人类健康造成
严重影响,如引发各种疾病。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频发
03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会导致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如全球变
自然资源有多种用途,可以满足人类不同 的需求,如土地资源可以用于农业、工业 、城市发展等多种用途。
02
CHAPTER
自然资源与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提供食物、水、能源、建材等 基本生活资料。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原材料、能源和动力。
自然资源的特性
有限性
区域性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数量和品质受到地 理环境、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
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的种类 、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不同,因此自然资源 开发利用要因地制宜。
整体性
多功能性
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 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资源的开发 利用会影响其他资源。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 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工业 化和城市化进程。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人类生存
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强调在满足 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
的需求。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 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
05
CHAPTER
(理科)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3、自然资源的分类
矿产资源 气候资源 (1)自然属性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可再生 非可再生 开发利 用不合 理时可 转化
生物资源
(2)自我再生 可再生资源 的性质 非可再生资源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 100 80 60 40
能源结构的转变
煤
20
0
木柴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产业革命以后能源结构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1. 简要描述当今 能源消费构成的 特征。
2. 煤炭在世界能源 中的地位从什么时 候开始下降?为什 么?
50%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约占能源生产和消
费量的70%左右,尽管有所下降,但仍然是我 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自然条件
2.工业社会阶段
大庆
2.工业社会阶段
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 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金昌(镍) 铜陵(铜)
石 大庆 油 工 克拉 业 玛依 城 市 东营
钢 鞍山 铁 工 业 本溪 城 市 攀枝花
有 色 金 属 工 业 城 市
个旧(锡)
认知能力、科技水平
2.属性
有限性 整体性 地域性 多用性 社会性
1.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 环境资源,这说明了自然资源具有( 多用性)属性。 2.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节约、综合利用、充分挖掘资 源的生产潜力,这是考虑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和 ( 整体性)属性。 3. 我们在开发资源的时候要按其规律,在不同地区开发不 同的资源是依据资源的( 地域性)。
必修1第四章: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资源的分类
矿产资源 非可再生
气候资源 ★按自然属性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按自我再生 的性质 可再生资源 开发利 用不合 理时可 转化
可再生
非可再生资源
结合所学,填写下表:
人类历 采集和狩猎 史阶段 经济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土地资源 开发利 用的主 动植物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要自然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以下哪些是自然资源? 铁矿石、钢铁、野菜、蔬菜、森林、电 视机、闪电、石油、煤气、煤炭、金矿、岩 浆、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地板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 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 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 台风、地震、闪电等都具有巨大的能量, 是不是它们注定就不会成为自然资源呢? 认知能力、科技水平 3. 自然资源有哪些属性特征? 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
么 时 候煤 开炭 始 在 50% 下世 降界 ?能 为源 什中 么的 ?地 位 从 什
2.
向 何 处从 发长 展远 ?看 , 世 界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1.
3.
1. 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我国有何特点? 2. 1995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总体趋势有何变化? 3. 2000年以来,各种能源的产销状况如何?
自然资源除了具有上述属性,还有哪些属性? 以上三个材料分别反映了自然资源的哪些属性?
资源
矿产资源
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过程是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逐渐扩大的。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前煤炭时期 煤炭时期 后煤炭时期
18世纪中 18世纪中期— 20世纪60年 —20世纪60年 时间 期以前 代以来 代初期 主体 木柴、水力 石油、天然气为主, 能源 以煤为主 能源结构多样化 为主 能源 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时代 木柴时代 直接 原因 生产力 落后
自然资源与人类PPT(1)

• 分布的不平衡性 • 资源间的联系性 • 数量的有限性 • 利用的发展性
地理环境 人类开发利用
思考 :
• 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几个方
面?
启示一
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思考 :• ②举例说明资源自间的联系性启示二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
思考 :
• ③怎样理解资源的数量的有限性
数量有限的原因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 •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可再生
资源数量有限 •开发利用受人类科技水平制 约
启示三
合理规划 适度开发 循环利用
思考 :
• ④举例说明资源利用的发展性,并谈谈利
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启示四 发展科技 挖掘潜力 谨慎开发
小结
认识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具有 指导意义。自然资源分布规律性为人们勘探提供依据,资 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便于集中开发,建设区域性资源基地。 根据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人们在开采利用 自然资源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人类对自然资源 的开发利用时,必须预测其对整体环境和资源产生的影响, 然后做出决断,以减少盲目行动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
选择:1、图中符合自然资源的图例是(
C
)
2、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组合是( A、铝材、铝土矿、石油、铁矿
D
)
B、针叶林、湖泊水、水稻、冰川 C、耕地、林地、湖泊、闪电 D、石油、煤、水能、铜矿
一、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 2、分类及类型或用途
2、分类及类型或用途
自然资源 生产情况 矿产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气候资源 可再生资源
[探究2]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
4.1自然资源与人类

【课题】第四单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自学质疑】一:简述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9—p82相关文字和图表。
自然资源的概念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去理解,认识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资源的分类主要从其更新时间去区别。
自然资源的特点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去理解。
)2.分析资料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我国天然林面积①不足国土10%,全国木材产量的②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
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200万公顷减到1998年底的590万公顷,③减少5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
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④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增加林产品的附加位,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2—p83相关文字。
主要从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来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三: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4—p85相关文字。
要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去寻找对策。
)【合作探究】【思考】阅读P84-85,1、探究导致某些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P85表4-1-3与表4-1-4分析总结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精讲点拨】例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
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见下图),回答1~3题。
1. 在甲、乙、丙、丁各种能源使用过程中,其产生的气体对矮牵牛叶片伤害最严重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2. 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A. 乙、bB. 丁、cC. 乙、dD. 丙、d3. 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B. 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D.工业布局不合理【构建本课知识体系】【当堂检测】Array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中阴影部分是指()A.煤炭B.水能C.石油D.地热2.关于自然资源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可再生资源分布有规律性,非可再生资源分布无规律性B.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而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小C.可再生资源数量无限,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D.自然资源利用潜力的无限性与科技发展水平有关系3.右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
第二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优越的环境可以提高新 技术产品的质量,还可
才、市场和交通等 影响显著增强;新
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 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
技术产业对环境质 量的要求提高
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
[思考] 从煤炭资源特征的角度说明我国山西煤炭 能源基地兴起及转型的原因。
提示:山西煤炭在开采初期,储量多,品质高,埋 藏浅,开采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煤炭是非可再生资 源,随着山西省煤炭的不断开采,开采条件越来越差, 储量越来越少,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市场竞争力逐渐下 降。
一、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自然资源的数量影响人类活动的规模。 (2)自然资源的质量影响人类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生产活 动的规模和经济效益。 (3)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影响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 开发利用成本和利用效率。 (4)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 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答案:B
4.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
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
调”的是(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解析:澳大利亚东部为南北纵列的大分水岭,来自太
平洋的湿润气流受其抬升,形成丰沛降水,水资源丰富。
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和大
答案:方案②综合效益高。原因:产业结构多元化; 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经济和生 态效益高。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维护 资源安全的措施)
续上表
续上表
1.水资源短缺的应对措施
2.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1)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2)加强农村水源污染的防治。 (3)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4)产业结构调整,关、停、并、转耗水量大、污染 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 (5)适当提高水污染排污费的收费指标。 (6)加强水污染的危害性宣传教育。
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
所需的物质基础和能源支撑,并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生活质量。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利
用与开发也同时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水、土壤等污染
与资源的过度开采与消耗,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十分复杂。
一方面,人类需要依靠
自然资源来获得食物、衣服、住房和能源等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
同时,
自然资源也是推动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能源、非金属矿产品、
林业及渔业等对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
的过度开采和过度消耗,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的
环境问题,例如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气候变化等,这些问题也日益威胁
着人类的发展和生存。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人类需要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即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且通过制定严格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定,正确引导人们的资源利用方式,从而在将自然资源国家财富发挥的同时,努力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的岩石哪些是自然资源,哪些不是自然资源?
1、图中符合自然资源的图例是( C )
2、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组合是( D
)
A、铝材、铝土矿、石油、铁矿
B、针叶林、湖泊水、水稻、冰川 C、耕地、林地、湖泊、闪电
D、石油、煤、水能、铜矿
一、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 2、分类及类型或用途
2、分类及类型或用途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生产情况
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
[探究2]
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 等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就能够不断 更新,循环使用,如果它们的资源环境遭 破坏,或者利用速度超过了更新速度,就 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江都水利枢纽
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一、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
1、概念
自然资源的概念应把握其本质特点: • 第一,自然属性,即“直接从自然界获得”; • 第二,经济属性,即“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 和能量”。
[探究1] 判断棉花、原始森林、汽油、雷电、山
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 • • • 分布的不平衡性 资源间的联系性 数量的有限性 利用的发展性
地理环境 人类开发利用
思 考:
• 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几个 方面?
启示一
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思 考:
• ②举例说明资源间的联系性
启示二
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
思 考:
• ③怎样理解资源的数量的有限性
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资 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 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小 结
认识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具 有指导意义。自然资源分布规律性为人们勘探提供依据, 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便于集中开发,建设区域性资源基 地。根据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人们在开 采利用自然资源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人类对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必须预测其对整体环境和资源 产生的影响,然后做出决断,以减少盲目行动带来不可 收拾的后果。
数量有限的原因
•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 • 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可再生资源 数量有限 • 开发利用受人类科技水平制约
启示三
合理规划 适度开发 循环利用
思 考:
• ④举例说明资源利用的发展性,并谈谈 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启示四
发展科技 挖掘潜力 谨慎开发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 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阶段 • 不同阶段的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采猎文明阶段 农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阶段
1.下列资源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 ) A.气候资源 B.劳力资源 C.动植物资源 D.淡水资源 2.下列有关自然资源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可循环再生,取之不尽 B.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是有限的 C.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其分布也是有规律的 D.受水热条件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分布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 3.下列自然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 A.水能资源 B.煤炭资源 C.铁矿资源 D.森林资源 4.有关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其开发潜力是无限的 B.可更新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某种自然资源的增减,对其他资源不会产生影响 D.自然资源是可以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