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主干知识网络图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知识网络

高中化学知识网络

高中化学知识网络【摘要】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知识零、散、繁,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与记忆,本文介绍了有关化学知识网络构建的有关知识,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网络构建方法近几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化学试题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的来说,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考的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知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

而高中化学又是由众多的零星的知识点集结而成。

下面简单谈谈知识网络构建这一复习方法。

一、知识网络的理念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体系。

通常,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系统的整体性。

网络中的知识,相互间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不是一盘散沙,而是形成一个整体,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能较容易的对知识进行提取和应用。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

每个知识点都与其他多个知识点存在不同的联系。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在不断的学习中,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使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更系统,更深入。

二、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性1、夯实基础知识,形成学科能力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能把所学的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综观全局,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考虑问题的整体能力,正确把握题意,快速解题。

2、另辟蹊径,化繁为简高考中,许多推断题、计算题比较复杂、抽象,解答这一问题时,可以不遵循出题者的意图,另辟蹊径。

但前提是必须做到对知识的系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归纳总结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3、知识了然于胸,实验才能有的放矢高考实验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原理,其次才是考查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等,因此,只有系统的构建知识网络,做到知识的网络化、归纳的具体化、功能性质了然于胸,才能对高考中的化学实验做到有的放矢。

高考化学必备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必备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必备专题——氯气和卤族元素(附参考答案)【高考预测】氯为非金属的代表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不仅在选择题中对其及其化合物经常考察外,还利用元素推断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等考察氯的结构、在周期表中位置、氯水的成分、以及氯化钠溶液的电解等相关知识和实验。

一、知识网络1.氯及其化合物2.卤素及其化合物二、重点知识(一)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如:①2Na +Cl2 2NaCl (产生白烟) ②Cu +Cl2 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 ③2Fe +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H2+Cl22HCl (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 (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②2P +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 2P +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3)与水反应:Cl2+H2O = HCl +HClO (4)与碱反应Cl2+2NaOH = NaCl +NaClO +H2O (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 (用于制漂粉精)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 (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①2FeCl2+Cl2 = 2FeCl3②2KI +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 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 (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①CH4+Cl2 CH3Cl + HCl (取代反应) ②CH2=CH2+Cl2 → CH2ClCH2Cl (加成反应) 例1:(2013·上海化学·7)将X 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 气体,有沉淀生成,X 、Y 不可能是【答案】B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第四章玩转铝及其化合物(附带答案解析)-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重难点突破讲义

第四章玩转铝及其化合物(附带答案解析)-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重难点突破讲义

备战2023高考《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第四章玩转《铝及其化合物》第一部分:复述——整合——凝练【核心补充1】【重要的实验】1、铝热反应①在下面方框中画出简易装置图并指出所用试剂的用途 ② 在下面方框中写出实验现象③铝热反应的用途:注:Al 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进行,反应迅速并放出大量的热,新生成的金属单质呈熔融态且易与Al 2O 3分离重要的实验】2、离子检验问题写出检验Al 3+写出检验AlO -2【核心补充2】【Al 的工业冶炼方法】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 2O 3、含SiO 2、Fe 2O 3、MgO 等杂质)中冶炼铝的两种工艺:要求:1.补全主要微粒或添加的试剂的化学式 2.写出步骤1—5中含铝物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步骤5: 注:冶炼Al 时只能电解熔融Al 2O 3而不能电解熔融AlCl 3,原因是AlCl 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加入冰晶石(Na 3AlF 6)的目的是降低Al 2O 3的熔化温度。

【核心补充3】【基本图像问题】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像:偏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2.总结:Al3+、Al(OH)、AlO-2相互转化的比例关系二、一图在手融汇贯通之铝及其化合物连线。

用箭头表示出价类二维图中各物质之间可能存在的转化线,并标清楚反应条件。

+3 Al 2O 3 Al(OH)3 Al Cl 3NaAl O 20 Al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三、Al 及其化合物易错点全掌控1、结合必要的化学用语解释明矾能净水的原因:2、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H +、NH 4 +、Mg 2+、Al 3+存在时,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与NaOH 反应的微粒的先后顺序是: 。

3、离子共存问题 画图连线,标记出微粒间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4、从分类观角度总结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无机物:①金属 如:Al 等 ②两性氧化物 如:Al 2O 3等 ③两性氢氧化物 如:Al(OH)3等④多元弱酸的酸式盐 如:NaHCO 3、KHS 、KHSO 3等⑤弱碱弱酸盐 如:CH 3COONH 4、(NH 4)2CO 3等。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卤族元素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卤族元素

知识小结:
3、氯气的漂白性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后 生液成 氯的 均无HC漂lO白表性现。出来的,故干燥的Cl2或 4的的隔、混 保 绝漂合 存 )白物须。粉密漂,其的封白有主( 粉效要与遇成成空浓分分气酸是是中可CCa的反a((C应CClOlO产O2))和2生2。与水C漂Cl蒸2a白。C气粉l2 5、凡含有ClO-的盐或其它化合物均具有 漂白性和强氧化性。
四、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
4、碘
⑴紫黑色固体,易升华(保存:密闭,冷暗处); ⑵遇淀粉变蓝(如:KI-淀粉试纸检验Cl2的存在); ⑶HI有较强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制备和干燥; ⑷I2易溶于有机溶剂(如:CS2、CCl4、汽油……); ⑸AgI用于人工降雨;具有感光性,见光分解 ⑹I2+Fe=FeI2, I2+2Cu=2CuI。
卤族元素
本节重要知识点:
卤族元素是具有代表性的非金属元素,历来 是高考重点内容之一。命题以卤素知识为载 体,考查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能力, 其中以氧化还原为重点,信息迁移以及 ClO—的强氧化性、水解也是命题热点。 ▪ Cl2的化学性质 ▪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 含氯物质之间的转化 ▪ 卤素的相似形和递变性

NaCl(固) + NaHSO4 = Na2SO4 + HCl

总反应:2 NaCl(固) + H2SO4 浓= Na2SO4 + 2HCl
复习课
卤素元素
一、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F
Cl
原子结构示意图


Br
I
最外层电子数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结论
均为7个电子 逐渐增加

2023新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清单 15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通用版)

2023新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清单 15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通用版)
60
60
饱和Y溶液/mL
0
1.0
5.0
10
20
40
H2O/mL
40
39
35
30
20
0
8.速率方程
(1)意义:表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
(2)举例:A2(g)+B2(g) 2AB(g),v=kcα(A2)·cβ(B2)
(3)测定方法:α、β必须通过实验测定,无法直接写出。
①H2+Cl2 2HCl,v=k[c(H2)][c(Cl2)]1/2
(1)温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压强:气体反应的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浓度: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4)催化剂:显著的改变(加快或减慢)正逆反应速率,一般有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5)接触面积:反应物的颗粒越小,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6)原电池: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3.特殊情况
(1)温度
①催化反应,升高温度,催化剂可能失活,反应速率减慢
②有机反应,升高温度,有可能发生副反应,主反应速率减慢
(2)压强
①改变非气体反应的压强,反应速率不变
②改变等体反应的压强,v正和v逆变化幅度相同
(3)浓度
①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为定值,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变
②加入固体物质,有可能改变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可能加快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常用公式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ρ= =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
③气体状态方程:PV=nRT
3.限度标志
(1)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百分含量最小
(2)生成物的产率最大,百分含量最大

无师自通四十大考点高考化学学案:氧族元素

无师自通四十大考点高考化学学案:氧族元素

无师自通四十大考点高考化学学案:氧族元素【考纲要求】1.理解氧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2. 以硫元素为代表,了解氧族元素的单质、氢化物及其氧化物的重要性质;3. 了解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意义教与学方案【自学反馈】1.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递变规律【小结】非金属性依次;金属性依次。

2.硫的氢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结构、性质3.金属硫化物的颜色和溶解性4.硫单质与氢化物、氧化物的性质及化合价关系强还原性 氧化性、还原性 强氧化性特别注意:中间价态的两类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SO 2、H 2SO 3、Na 2SO 3以还 原性为主。

5. 硫的四种价态间的含硫物质之间的网络关系①H2S是具有臭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氢硫酸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二元弱酸,硫化氢、氢硫酸都具有强还原性可被碘水、溴水、氯水、FeCl3溶液、HNO3等氧化。

H2S能燃烧,燃烧依反应条件不同而不同。

②硫与Fe、Cu反应时,由于其非金属性比氯弱,所以生成低价态的物质FeS、Cu2S。

③硫的氧化物有SO2和SO3,其中SO2是一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叫亚硫酸、二元弱酸。

SO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危害详见课本),防治方法有排烟除硫燃料脱硫。

6.臭氧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一种有的色体,密度比氧气,溶于水;液态臭氧呈色,固态臭氧呈色。

(2)化学性质:①极强的氧化性:O 3 +KI + H2O =②不稳定性:③漂白性:漂白原理是依靠性,因此臭氧是一种很好的剂和剂;④产生方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7.过氧化氢的性质: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价,因此过氧化氢表现为即有性又有性,并以性为主,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呈弱酸性。

a.化学性质:(1)当遇到强还原剂时,体现氧化性,如:SO2 + H2O2 = ;Fe2++ H2O2 + H+ =(2)当遇到强氧化剂时,体现还原性,如:MnO4-+ H2O2 + H+ =(3)不稳定性:H2O2=b.用途:【例题解析】[例1] 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分类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分类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分类归纳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 a2CO3 小苏打: NaHCO 3 大苏打:Na 2S2O 3 石膏(生石膏): CaSO4.2H2O 熟石膏: 2CaSO4· .H2O 莹石: CaF2 重晶石: BaSO4(无毒)碳铵: NH 4HCO3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生石灰: CaO 食盐: NaCl 熟石灰、消石灰: Ca(OH) 2 芒硝: Na2SO4·7H2O (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 NaOH 绿矾:FaSO4· 7H2O 干冰: CO2 明矾: KAl (SO4) 2 ·12H 2O 漂白粉: Ca (ClO)2 、 CaCl2(混和物)泻盐: MgSO4· 7H2O 胆矾、蓝矾: CuSO4· 5H2O 双氧水: H2O2 皓矾: ZnSO4· 7H2O 硅石、石英: SiO2 刚玉: Al 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 Na2SiO3 铁红、铁矿: Fe2O3 磁铁矿: Fe3O4 黄铁矿、硫铁矿: FeS2 铜绿、孔雀石: 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 Cu2O 波尔多液: Ca (OH)2和 CuSO4 石硫合剂: Ca (OH)2 玻璃的主要成分: Na2SiO3、 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和 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 CH4 水煤气: CO 和 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 4) 2 (SO4)2 溶水后淡绿色光化学烟雾: NO 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 HNO 3与浓 HCl 按体积比 1:3 混合而成。

铝热剂: Al + Fe2O3 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 CO( NH 2) 2有机部分:氯仿: CHCl 3 电石: CaC2电石气: C2H2 (乙炔) TNT :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 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 层。

高考化学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知识精讲

高考化学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知识精讲

第四章有机化学第一节官能团与有机物类别、性质的关系【知识网络】三羟基对比1.注意有机物的水溶性: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含-OH的有机物可溶于水。

2.对化学反应一抓住官能团的性质,二要注意断键部位。

3.分子空间构型: H —C C —HH —C C —CH 3 H —C C —CH=CH 2(四个原子共线) (四个原子共线) (四个原子共面不共线)【典型例题评析】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999年广东高考题)A.牛油是纯净物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硬化油思路分析:牛油是一种天然油脂,而天然油脂大都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A 、B 均错;酯当然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C 对;至于D 项中的“加氢制造硬化油”,在工业上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和保存一些植物油等不饱和程度大的油脂而进行的工作,牛油本身饱和度较大,不需要再加氢硬化,D 错。

答案:C方法要领:掌握油脂的组成和性质,了解其氢化的原因。

例2 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右图)。

当它完全水解时,可得到的产物有(2000年广东高考题)A.2种B.3种C.4种D.5种思路分析:分子结构中含2个-COO-、1个-HN-,水解反应后生成4种物质。

答案:C方法要领:从有机物所含基或官能团中的键断键部位,在断键处分别补上-H 和-OH 即得产物。

例3 白藜芦醇(右图)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mol 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 2或H 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1998A.1mol 、1mol B.3.5mol 、7mol C.3.5mo 、6mol D.6mol 、7mol思路分析:与Br 2反应有取代和加成,与H 2只能发生加成反应,分析白藜芦醇的分子结构,其中有两个苯环和一个烯键。

共有七个不饱和度。

与H 2充分发生加成反应,1mol 该化合物最多消耗7molH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