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9.DOC

合集下载

四年级蜜蜂作文:引着蜜蜂蝴蝶围着绕着翩翩起舞

四年级蜜蜂作文:引着蜜蜂蝴蝶围着绕着翩翩起舞

四年级蜜蜂作文:引着蜜蜂蝴蝶围着绕着翩翩起舞今天,我在花园里看到了一支舞蹈队。

不,不是人们跳舞,而是蜜蜂和蝴蝶们。

它们围着花朵飞舞,好像在演绎一场美丽的舞蹈。

阳光明媚,花香四溢。

我来到花园里,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花儿开了。

刚一踏进花园,我就听到了嗡嗡的声音。

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蜜蜂正在一朵桃花上忙碌着。

它从花蕊里吸取了花蜜,然后飞到另一朵花上,继续忙碌着。

蜜蜂那黄黑相间的身躯,像小小的直升机一样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不停地采集着花粉和花蜜。

一只只蝴蝶也在花园里翩翩起舞。

它们身体脆弱柔软,翅膀轻盈缤纷,像花朵中的精灵一样美丽动人。

有的蝴蝶是黄色的,有的是白色的,还有的是粉色的,它们一会儿在红花上舞蹈,一会儿在紫花上翩翩起舞。

我追着它们跑,它们又飞快地离开,仿佛在与我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蜜蜂和蝴蝶们是花园中最勤劳和最美丽的小精灵。

它们飞来飞去,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帮助花朵传播花粉,使花儿能开得更加艳丽。

蜜蜂和蝴蝶们不仅是花园的守护者,也是大自然的工作小能手。

当它们采集花蜜和花粉时,身上的细细花粉会沾到它们的身上,当它们飞到另一朵花上时,就把身上的花粉传到了另一朵花上,这样花就能结出果实来了。

所以,没有了蜜蜂和蝴蝶,我们就没有漂亮的花朵和美味的水果了。

我一边欣赏着蜜蜂和蝴蝶们的表演,一边静静地庆幸它们的存在。

它们不仅给我带来了欢乐,还让我明白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伟大。

我发现,这些蜜蜂和蝴蝶们飞舞的舞步是那么和谐、那么优美。

它们像是在为大自然奏起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这交响乐里,有快乐,有美丽,有活力。

看着它们翩翩起舞,我仿佛也成了其中的一员,跟着它们的舞姿摇曳起舞。

蜜蜂和蝴蝶们的舞蹈是大自然的礼物,是花园的瑰宝。

它们用它们美妙的舞蹈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是多么的简单和纯粹。

它们用它们勤劳的身影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有美好的收获。

蜜蜂和蝴蝶们的舞蹈结束了,它们飞向了远方。

看着它们消失在天空中,我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激之情。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蜜蜂引路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蜜蜂引路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蜜蜂引路9篇蜜蜂引路 1教学目标: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课前准备:1、挂图、生字卡片;2、列宁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1、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2、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1)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2、交流检查,巩固识字(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2)汇报交流识字方法;(3)做游戏巩固识字。

3、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课文的大意。

三、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字的右半边不是支。

2、学生照田字格里的样子认真练写1个。

3、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在田字格里再认真地书写1个。

四、作业:1、把这一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积累在词语本上;2、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1、2自然段1、第1、2自然段,思考:(1)你知道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2)什么叫“亲自”?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2、交流3、感悟文中词语的意思(1)联系生活经验感悟“附近、谈天”;(2)让学生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换词比较来感悟“常常、经常”的意思。

二、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1、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线路图吗?(以此为研究专题,小组合作讨论研究。

蜜蜂蜂王育种技术大全

蜜蜂蜂王育种技术大全

蜜蜂蜂王育种技术大全蜜蜂蜂王育种是现代养蜂业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优良品种的繁育、蜜蜂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蜜蜂蜂王育种的各项技术,包括选种、配种、繁殖、饲养等方面。

一、选种技术选种是蜂王育种的首要环节,主要目的是选择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良性状的亲本。

选种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生命力强:选择体强健、免疫力强、繁殖力高的亲本。

2. 优良性状:选择产蜜量高、觅蜜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的亲本。

3. 高产种类:根据当地气候和蜜源情况选择适合的高产种类。

二、配种技术配种是蜂王育种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配种可以提高蜜蜂群体的优良性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配种技术:1. 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手段将优良蜂王的精子注入到其他蜂王体内,实现精确的配种。

2. 自然交配:选择优良的雄蜂,让其与优良的蜂王进行自然交配。

3. 空巢配种:利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良雄蜂,放入“空巢”,使其与优良蜂王交配。

三、繁殖技术繁殖是蜜蜂蜂王育种的重要环节,通过合适的繁殖技术可以获得更多的蜂王后代。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繁殖技术:1. 多巢蜂箱法:在蜜蜂多巢蜂箱中逐步培育出蜂王后代。

2. 割王法:将优良蜂王的幼虫放入营养足够的蜂巢,培育出更多的蜂王。

3. 引王法:利用人工手段引诱一只蜂王离开巢穴,在特定环境下吸引其产卵,培养更多的蜂王后代。

四、饲养技术饲养是蜜蜂蜂王育种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合理的饲养才能保证蜂王和蜂王后代的健康发育。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饲养技术:1. 蜜糖喂养:为蜜蜂提供足够的蜜糖,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2. 花粉喂养:蜜蜂需要花粉作为蛋白质来源,可根据需要给予花粉补充。

3. 蜂王浆喂养:蜂王浆是蜂王的重要食物,适量喂养蜂王浆可提高蜂王的繁育能力。

综上所述,蜜蜂蜂王育种技术需要经过选种、配种、繁殖和饲养等多个环节。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并合理运用,才能获得优质的蜂王和蜂王后代,并进一步提高养蜂业的发展水平。

【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蜜蜂引路

【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蜜蜂引路

【教育资料】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蜜蜂引路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列宁由于仔细观察,善于联想分析而找到了养蜂人;懂得要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培养自己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

2、继续练习一边默读一边想。

3、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逐渐掌握一边默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具:8号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

蜜蜂引路哪里谈天惊讶观察果然二、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

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三、学习课文。

1、默读全文,边读边看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

一边默读一边想:①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②列宁找到养蜂的人了吗?③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④各在第几自然段写着呢?(2)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3)默读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想:①列宁在路上发现了什么?②他为什么要仔细观察?再默读课文。

想一想: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四人一组讨论: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自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边读边想: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一句中果然表明了什么?(4)朗读第三自然段。

读后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5)小结: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了养蜂的人。

(6)默读第四自然段。

读后回答:养蜂人为什么惊讶地说?惊讶是什么意思?提问:①列宁为什么说: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②课题为什么是蜜蜂引路?3、通读全文。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阅读的方法就是:一边默读一边想。

四、巩固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

(1)列宁想找养蜂人()怎样养蜂,可是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去找。

(2)养蜂的人看见列宁,()地说:您好,列宁同志。

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3)列宁笑着说:我有(),是您的()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2、用观察写一句话。

①说说观察的意思。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

②练习用观察说一句话。

诱惑蜜蜂来的方法

诱惑蜜蜂来的方法

诱惑蜜蜂来的方法
1. 种植花草:蜜蜂喜欢花朵的花蜜和花粉,种植一些蜜蜂喜欢的花草,如薰衣草、牵牛花、蒲公英等,可以吸引蜜蜂前来采集食物。

2. 提供水源:蜜蜂需要水来调节巢穴温度和稀释花蜜,可以在花园中设置蜜蜂喝水的地方,如浅盘或浅瓶,保持水源的清洁并定期更换。

3. 不使用农药:农药会对蜜蜂产生负面影响,避免在花园中使用农药,保持环境的自然和生态平衡,为蜜蜂提供一个安全的栖息地。

4. 提供巢穴:蜜蜂需要一个安全的巢穴来筑巢,可以在花园中设置一些蜜蜂巢穴,如木质蜂房或竹筒,提供给蜜蜂一个合适的栖息地。

5. 提供足够食物:蜜蜂需要大量的花蜜和花粉来养活自己和蜂群,可以在花园中提供足够的花朵和植物来供蜜蜂采集食物。

6. 提供阳光和温暖:蜜蜂喜欢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可以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位置来种植蜜蜂喜欢的植物,并保持花园的通风良好。

7. 不干扰蜜蜂:蜜蜂是有攻击性的昆虫,为了安全起见,不要干扰蜜蜂巢穴或捕捉蜜蜂,以免被蜇伤。

8. 注意蜜蜂的季节性:蜜蜂的活动和数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吸引蜜蜂的方法。

四年级蜜蜂作文:引来了一群勤劳的小蜜蜂

四年级蜜蜂作文:引来了一群勤劳的小蜜蜂

四年级蜜蜂作文:引来了一群勤劳的小蜜蜂春天的午后,我走进了一片花海,准备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突然,我听到了嗡嗡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舞。

它们忙碌地采集花蜜,然后飞回蜂巢,为了制作美味的蜂蜜而努力。

我悄悄地靠近,看到了这些小蜜蜂的工作场所——一个小小的蜂巢。

它们来来去去,不停地忙碌着。

我好奇地问其中一只蜜蜂:“你们在忙些什么呢?”蜜蜂振翅飞了一下,停在了我面前,它用柔和的声音告诉我:“我们正在采集花蜜,为了给蜂巢里的蜜蜂们提供食物。

”我惊讶地看着这些小蜜蜂,它们虽然体型小小,却有着顽强的工作精神和不屈的毅力,每一只都在默默地为了蜂群的幸福而努力着。

正当我陶醉在这美丽而又勤劳的画面中时,忽然间一阵丝丝甜蜜的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这些可爱的小蜜蜂们采集回来的花蜜散发出的香气。

我忍不住伸出舌头舔了一口,那甜蜜的味道让我一阵陶醉。

我突然明白了,原来蜜蜂们这么勤劳地采集花蜜,是为了制作蜂蜜。

它们辛勤的工作成果,就是我们平常吃到的香甜可口的蜂蜜。

它们的勤劳与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我慢慢地习惯了和这些小蜜蜂们的相处,我甚至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小黄、小红、小绿……每一只小蜜蜂都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当我去花园里玩耍的时候,小蜜蜂们总是在我身边飞舞,它们仿佛是我的守护神一样,给我带来了快乐与温馨。

我深深地被这些小蜜蜂所感动,它们教会了我付出与奉献的力量。

我下定决心要学习小蜜蜂们的勤劳精神,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地努力奋斗,为社会、为家人、为自己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蜜蜂们,你们是我生活中的一股清新的力量,更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风景。

愿你们的勤劳与奉献之美,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闪耀。

蜜蜂的15个小知识

蜜蜂的15个小知识

蜜蜂的15个小知识1、工蜂肩负重任所有的工蜂在蜂群中都有自己的职责,其中一小部分主要负责清理同伴的尸体,把尸体移出蜂巢以确保清洁。

还有的工蜂是蜂巢的守护者,时刻保卫着自己的家园。

2、蜜蜂如何沟通蜜蜂探测到蜜源后,会返回蜂巢,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信息素)以及特有的“跳舞”来告知同伴蜜源的位置。

圆圈舞意味着食物就在附近;而“8”字舞则说明蜜源距离较远。

其舞蹈的速度和角度表示食物的距离和方位。

而探测蜂身上留有的香气可以帮助其他同伴顺利找到目标。

3、个头虽小,振翅很快工蜂的翅膀每秒可煽动200余下,所以他们在飞行时能听到有嗡嗡的声音。

4、小蜂巢,大世界单单一个蜂巢中,就有约8万只工蜂。

但雄蜂数量则少了很多,大约有100〜400只。

5、感知灵敏,嗅觉一流果蝇有62个气味感知器官,而工蜂则有170个。

它们利用这强大的感知能力来寻找蜜源、识亲辨友。

6、最懒惰的雄蜂雄蜂是最懒的,不需要做工,唯一的工作就是和蜂王交配繁衍后代,而交配后都会死去。

7、蜂后万万岁社会化的蜜蜂当然要有等级之分了。

每一个蜜蜂“王国”里,都有一个蜂后。

蜂后究其一生都在产卵,每天可产卵约2000个。

她有权决定后代的性别。

若是选择受精,则产雌蜂,若是不受精,则产雄蜂。

蜂后寿命长达3〜5年,相比其他蜜蜂而言实属长寿。

但她死后,工蜂闻不到她的味道,就会推选出一名新的蜂后。

8、严冬过后,蜂后独活年终岁尾之际,工蜂全部死亡。

独留蜂后冬眠度寒,待到来年春暖花开再苏醒。

因为它留存了一些夏日交配时的精子。

所以,新的一年能继续生息繁衍,开始新的统治。

9、工蜂是雌性工蜂不是公的,全是雌性,它们是最勤劳的。

工蜂负责采蜜,筑巢,保育,但寿命只有2个月左右。

它们能产卵,是受精的二倍体。

10、蜜蜂是最敬业的“媒婆”世界上约75%的食物都归功于蜜蜂的“做媒”传粉。

11、采蜂蜜19种蜂世界上约有两万种蜜蜂,但真正产蜜的只有19种。

12、补脑圣品,当属蜂蜜蜂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生物酶及水分。

蜜蜂科普馆知识点

蜜蜂科普馆知识点

蜜蜂科普馆知识点[蜂源]1.蜜蜂的发展史根据已发掘的蜜蜂属16个绝灭化石种、亚种,2个现生化石种与5个现生种及其相当数目的亚种,种类的波动和在地史上的分布特点,大体上可将蜜蜂的发展历史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衰退阶段。

原始阶段这个阶段是蜜蜂起源和生长的阶段,据已知的化石资料,蜜蜂的早期种类大体上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的后期或更早,经晚期至晚白垩世,距今1.35~0.70亿年。

这个时期,已知有华北古陆北泊子古蜜蜂(图1)出现于早白垩世早期的后期。

这阶段所出现的古蜜蜂、其虫体形状和翅脉大体上与现生的蜜蜂比较相近,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蜜蜂总科。

裸子植物及其花粉是原始阶段古蜜蜂的食料来源,这显然与进化了的蜜蜂以被子植物的花蜜、花粉为生有本质的区别。

图1北泊子古蜜蜂(Palaeapis beiboziensis Hong,1984)化石(引自洪友崇,1984)繁盛阶段根据现生和绝灭化石蜜蜂资料,在18个种和亚种中,有16个种和亚种是第3纪的绝灭化石种,2个种从第3纪延生至今。

可见,第3纪是蜜蜂的繁盛时期,中新世是蜜蜂的鼎盛时期。

衰退阶段第3纪之后,蜜蜂16个种和亚种绝灭,仅剩2个现生化石种和5个现生种及其亚种生存至今。

此期大体上发生在第4纪至今。

这可能与受到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和第4纪冰川的影响,气候突然变冷有关。

化石资料表明了继古蜜蜂之后,世界上的被子植物已普遍生长和发展,蜜蜂协同进化进一步得到迅速发展。

在华北古陆的中新世地层又再次发现了真正的中新蜜蜂(图2)。

图2中新蜜蜂(Apis miocenica Hong,1983)化石(引自洪友崇, 1983)2.蜜蜂家庭成员及分工蜂王:在春天花期前后产卵量最高,最多每天可产3000个以上。

任务:产卵体型:細長而稳重功能:所分泌的“蜂王质-费洛蒙”可控制工蜂的生理与行为,使蜂群维持正常,并抑制工蜂卵巢发育。

稳定蜂群情情绪,可抑制工蜂之卵巢发育及分蜂,使蜂群保持安定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蜂引路》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派”的识记与书写,“敲”的书写,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仪、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师板画“蜜蜂”,你们认识它吗?你知道它能为人们做些什么?范写“蜂”字。

2、板书“引路”二个字。

“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吗?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⑴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
1、交流:这件事的起因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说说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用不同的线画出时间、地
点、人物。

◎用简笔画画出列宁居住的地方,从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给“附近”找近义词,并用“附近”造句。

◎“养蜂的人”与“列宁”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理解“常常”,给它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宁就亲自去找他。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

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一说。

3、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
◎指名读一读最后一段话。

◎养蜂的人为什么会惊讶?
给“惊讶”找近义词。

◎朗读:你能惊讶地读一读吗?
◎读读列宁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
4、悬念: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样引路的?下堂课学习。

四、写字
1、生:分析每个字形结构及怎么记
2、师:范写,强度笔画。

指名到黑板写,生纠正,评议。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莫斯科附近派人谈话交谈惊讶
引路指引列宁排列蜂蜜敲门推敲
2、指名板画列宁的住处。

二、感悟。

1、提出问题: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解决问题:
◎默读课文第三段。

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随学生回答,教师简笔画“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的关系。

◎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已经能读懂书,把这些地方搞清楚了。

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说?
◎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

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

1)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儿呢?于是列宁仔细地观察。

(板书:观察)什么叫观察?
(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细地看。


3)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句话,我们大家
看图。

他仔细观察……有一所小房子。

1)(生读第二句话,师在图上添画蜜蜂)
2)列宁在观察什么?
3)这些蜜蜂飞进去为什么不出来了呢?
4)这时列宁继续观察,又发现了什么?
5)你们想这所小房子是谁的?为什么?
6)小结: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养蜂人的家。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

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生读第三句。

1)这句话说什么?
2)观察是不是正确,只有通过试一试才能知道。

课文中哪个词证明列宁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样?
3)用“果然”说一句话。

◎齐读这段话。

1)看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列宁为什么能找到养蜂的人?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
3)小结:列宁是靠动筋,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

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拓展:
1、画列宁找到养蜂的人的路线图。

同桌间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的。

2、从这件事上你觉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