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孤独现状及应对策略
如何应对老年人孤独问题

如何应对老年人孤独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孤独问题愈发突出。
许多老年人由于退休、子女独立、丧偶等原因,面临长时间的孤独状态。
孤独不仅会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身体健康的下降。
因此,如何应对老年人孤独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应对老年人孤独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家庭关怀家庭是老年人最重要的依靠和支持。
子女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关心和关爱老年家庭成员。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1.定期陪伴:子女应尽量安排时间定期陪伴老年父母,参与一些老年人感兴趣的活动,例如一起看电视、散步、聊天等。
这样可以增进感情,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
2.开展亲子活动: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家庭聚会或者户外活动,多和老年人进行互动和交流,让老年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3.培养共同爱好:为老年人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参与的爱好和活动,例如学习绘画、书法、养花等。
这样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增加社交圈子。
二、社区活动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是老年人缓解孤独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区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交机会,降低孤独感。
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方式:1.社区健身活动:老年人可以参加社区的健身活动,例如舞蹈、太极拳、健身操等。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2.社团组织:鼓励老年人加入社团组织,例如老年舞蹈队、书法社团等。
这些组织可以让老年人拓展社交圈子,参与更多有意义的活动。
3.志愿者活动: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例如义务教育、陪伴留守儿童等。
通过帮助他人,老年人可以感受到被需要的价值,减少孤独感。
三、数字科技应用随着数字科技的快速更新,为老年人提供适合他们使用的数字工具也是缓解孤独问题的一种方式。
以下是一些建议:1.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帮助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与亲友保持联系。
他们可以通过微信、QQ等应用与子女、朋友进行视频通话或文字聊天,以减少孤独感。
中老年人的负面情绪应对策略

中老年人的负面情绪应对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老年人的负面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些负面情绪包括孤独、抑郁、焦虑、失落等,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老年人需要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
1. 社交活动中老年人经常会感到孤独,而社交活动是缓解孤独感的最佳方式。
中老年人可以参加一些社区组织或志愿者,这样可以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此外,中老年人也可以组织自己的团体活动,例如舞蹈、太极等,这些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并且愉悦心情。
2. 感恩心态中老年人常常会因为家庭、身体、财务等问题出现负面情绪。
这时候,感恩心态可以帮助中老年人积极面对问题。
中老年人可以感恩周围的人和事,例如感恩家人的陪伴和关爱、感恩身体的健康、感恩社会和国家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等。
3. 学习和锻炼中老年人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来缓解负面情绪。
中老年人可以学习新知识,例如通过读书、上网、听讲座等方式增长知识,这些都可以为中老年人提供精神上的慰藉。
此外,中老年人也可以多参加体育活动,例如慢跑、瑜伽等,这些活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并且愉悦心情。
4. 寻求帮助中老年人在应对负面情绪时也可以向专业人士求助。
中老年人可以咨询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专业人士,这些人可以为中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此外,中老年人也可以向家人和朋友寻求帮助,让这些人了解自己的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中老年人要学会积极应对负面情绪,并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
这样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和美好。
老年人如何应对退休后的生活寂寞和孤独感

老年人如何应对退休后的生活寂寞和孤独感退休是一个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时期可能是过得最舒适、最悠闲的时光,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尤其是生活寂寞和孤独感的困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社交圈子中的参与度可能会减少,子女的离家工作也会让他们感到孤单。
然而,退休后的生活也不应该仅仅被这些情绪所困扰,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对抗这种寂寞和孤独感。
首先,建立和维护社交网络尤为重要。
老年人可以参加一些社区组织或俱乐部,例如志愿者团体、文学读书会、健身中心等等。
这些地方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与其他人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还能让他们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结识到新朋友。
此外,现如今的社交媒体和通讯技术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交流途径,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保持与亲朋好友的联系,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减少孤独感的产生。
其次,老年人可以参与一些志愿工作来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
退休后多余的时间可以用于助人为乐,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可以选择志愿者组织,去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抚养流浪宠物等等。
这种积极的社会参与不仅能够让他们感到被需要和有价值,还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志愿工作还可以拓展老年人的社交圈子,结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除了社交活动和志愿工作,老年人还可以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保持身体健康、积极锻炼可以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增强对抗负面情绪的能力。
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瑜伽等,也可以参加一些康复活动,如舞蹈和轻度运动项目。
同时,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也是很重要的,例如阅读、绘画、音乐、手工艺等等。
这些爱好不仅为退休生活增添了乐趣,还能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此外,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也是老年人应对生活寂寞和孤独感的有效方式。
子女忙碌工作,往往无法陪伴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他们保持沟通。
还可以定期安排家庭聚会或者旅行,与子女和孙辈一起度过欢乐的时光。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应用来分享照片、视频和生活琐事,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老年人如何应对失去伴侣的孤独感

老年人如何应对失去伴侣的孤独感失去伴侣后,老年人常常感到深深的孤独。
如何应对这种孤独感,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如何应对失去伴侣的孤独感,并给出一些建议。
1. 建立社交圈子失去伴侣后,建立社交圈子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人可以通过加入兴趣小组、参加社区活动、报名参加课程等方式来扩大社交圈子。
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孤独感,找到共同的兴趣爱好,并建立新的友谊。
2. 继续追求个人爱好老年人在失去伴侣后,不应放弃自己的个人爱好。
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继续追求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比如绘画、读书、旅行等。
这样不仅可以填补失去伴侣的空虚感,还可以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
3. 寻求心理支持对于失去伴侣后的孤独感,老年人可以寻求心理支持。
他们可以找到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或加入相关的支持群体。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可以减轻心理负担,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4. 关注身心健康失去伴侣后,老年人常常会感到身心俱疲。
因此,他们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他们可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此外,他们还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瑜伽、冥想等,来缓解身心的压力。
5. 寻找新的意义和目标失去伴侣后,老年人可以寻找新的意义和目标,来填充他们的生活。
他们可以志愿者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也可以帮助子女照顾孙辈,享受家庭的温暖;还可以学习新的技能,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这样,他们可以重新找到生活的动力和乐趣。
6. 维系亲情关系和友情在失去伴侣后,老年人可以更加重视亲情关系和友情。
他们可以积极和子女、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多参加家庭聚会和朋友聚会,分享生活的点滴和快乐。
这样,他们可以感受到亲人和友人的温暖,减轻孤独感。
7. 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虽然失去伴侣后会感到孤独,但是独处的时光也是非常宝贵的。
老年人可以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通过读书、写作、思考等方式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老年人如何应对孤独感和寂寞感

老年人如何应对孤独感和寂寞感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孤独感和寂寞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这种情感上的困扰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应对孤独感和寂寞感呢?首先,老年人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心态是应对孤独和寂寞的关键。
不要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或者过分担忧未来。
要学会珍惜当下,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可以多想想自己曾经的成就和快乐时光,给自己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
比如,回忆自己年轻时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或者是与家人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
参加社交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老年人可以加入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如书法、绘画、舞蹈、戏曲等。
在这些活动中,能够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和学习,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快乐。
而且,通过参与集体活动,还能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
培养兴趣爱好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以前有喜欢但没时间去做的事情,现在正好是一个机会。
比如读书、养花、钓鱼、下棋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生活,还能让老年人在专注的过程中忘却孤独和寂寞。
养宠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宠物的陪伴能够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和安慰。
每天照顾宠物的饮食起居,带着宠物散步,和宠物玩耍,都能让生活变得更加有乐趣。
而且,宠物对主人的依赖和忠诚,会让老年人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觉。
与家人保持密切的联系至关重要。
尽管子女可能因为工作等原因不能时刻陪伴在身边,但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经常沟通交流。
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关心对方的近况,让老年人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牵挂。
逢年过节,子女尽量回家陪伴老人,一家人团聚的时光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无比珍贵的。
老年人还可以尝试参加志愿者活动。
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会让自己感到有价值。
比如去福利院照顾孩子,或者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等。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获快乐,还能拓展社交圈子。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可以通过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节目来了解外面的世界。
老年人如何应对退休后的社会孤立和孤独

老年人如何应对退休后的社会孤立和孤独退休是每个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一个全新的生活阶段。
然而,退休后的社会孤立和孤独问题却在不少老年人中普遍存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老年人如何应对退休后的社会孤立和孤独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一、了解退休后的社会变化退休后,老年人的社交圈往往会发生变化。
工作场所的离开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原本与同事们、上下级之间频繁接触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职业身份所带来的社会认同感。
此外,一些老年人可能由于移居或其他原因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系也会放缓。
因此,了解退休后的社会变化是解决社会孤立和孤独问题的重要第一步。
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区是老年人交流与参与的重要场所。
老年人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其他居民进行交流、建立友谊。
可以参加社区中开设的兴趣小组、文化活动,或者参与志愿者工作,这些都是老年人扩大社交圈、减轻孤独感的好途径。
三、保持家庭和亲友联系退休后,家人和亲友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重要。
老年人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传统信件等方式与远方的亲人保持联系,定期约束家人和朋友见面,进行心灵交流。
此外,老年人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参加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和陪伴。
四、参加兴趣爱好班或学习班退休不代表生活就结束了,反而是开始了崭新的生活阶段。
老年人可以通过参加兴趣爱好班或学习班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社交圈。
例如,老年人可以报名参加舞蹈、绘画、书法等兴趣班,或者报读一些学习班来丰富自己的知识,这不仅可以提升个人修养,也能够与他人互动,减少孤独感。
五、保持积极的心态在面对退休后的社会孤立和孤独问题时,老年人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退休后,老年人可以尝试接纳新事物,学习新技能,积极适应生活的变化。
同时,老年人也可以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扩大社交圈,这有助于减少孤独感。
总结:退休后的社会孤立和孤独问题是老年人面临的一大挑战,但也并非无解。
老年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孤独感和失独困境

老年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孤独感和失独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孤独感和失独困境成为了许多老年人面临的重大挑战。
那么,老年人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首先,我们来谈谈孤独感。
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当老年人感到与他人缺乏联系、交流和情感支持时,就容易产生孤独感。
造成老年人孤独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一些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变小,社交圈子也随之缩小。
比如,行动不便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像年轻时那样频繁地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亲戚相聚的机会减少。
另一方面,子女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不能时常陪伴在老人身边,使得老人在情感上缺乏依靠。
还有,一些老年人在退休后,生活节奏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失去了原有的工作社交圈,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应对孤独感呢?其一,老年人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走出家门,参加社区活动。
可以是老年舞蹈班、书法绘画班,也可以是老年合唱团等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兴趣爱好,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其二,学会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
如今,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经普及,老年人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微信等方式与子女、亲戚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感受亲情的温暖。
其三,养宠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宠物的陪伴能给老年人带来欢乐和安慰,减轻孤独感。
而且照顾宠物的过程也能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失独困境。
失独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极其沉重的打击,不仅在情感上失去了寄托,在生活上也可能面临无人照料的困境。
面对失独,老年人首先要勇敢地接受现实,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疗伤。
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倾诉和心理疏导,缓解内心的痛苦和压力。
同时,老年人可以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投身于公益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付出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读懂老年人的孤独 评论

读懂老年人的孤独评论老年人的孤独问题是现代社会中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孤独的老年人群体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的焦点。
本文将从孤独的定义与表现、成因分析、社会影响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对老年人的孤独现象进行深入评论,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一、孤独的定义与表现孤独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对社会关系的缺乏和对个人存在的疏离感。
对于老年人而言,孤独不仅仅是缺乏社交活动的客观状态,更是内心深处对情感支持和社会认同的渴求未得到满足的体现。
孤独感往往伴随着情绪低落、心理孤立等表现,老年人在孤独中可能会感到无助、被忽视,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
在实际生活中,老年人的孤独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有些老年人可能由于身体健康问题而减少外出活动,逐渐与社会脱节;有些则可能因为家庭成员的离世、子女的忙碌而感到孤单。
孤独也可能体现在老年人对社交活动的兴趣减少和参与度降低上。
例如,他们可能会因害怕成为别人的负担而选择独自生活,或是由于对新科技的陌生而无法有效利用现代通信工具来维系社交关系。
二、老年人孤独的成因分析老年人孤独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的诸多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面临身体机能的衰退,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参与以前喜欢的活动,进而感到孤独。
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也是导致老年人孤独的重要原因。
老年人可能由于退休后的角色转变、社会地位的改变而产生失落感。
家庭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孤独的重要方面。
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大家庭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
子女成家立业后,往往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压力等原因无法常常陪伴在父母身边。
老年人可能会因为家庭成员的离世、亲友的疏远等原因,逐渐感受到孤独。
社会因素也对老年人的孤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的快节奏和对效率的追求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老年人常常被排除在社会活动的中心之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的孤独现状及应对策略作者:傅丽毛永能荣超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2期【摘要】目的:研究滨江区老年人的孤独现状并提出改善意见。
方法对滨江区107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调查,并运用UCLA孤独量表进行孤独评分。
结果:老年人的孤独感在婚姻、居住状况、业余活动、慢性病种类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结论: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都会对老年人孤独现状产生影响,是改善老年人孤独现状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老年人;孤独;生理-心理-社会Situation lonely elderly and strategies——Case Study of Binjiang District of Hangzhou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Status lonely elderly Riverside area and propose improvement advice . Methods Riverside area of 107 over 60 years old to investigate and use UCLA Loneliness Scale score of loneliness. Results The loneliness of the elderly in marriage, living status,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chronic typ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s Physiological - psychological - three aspect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elderly lonely, lonely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older persons.Key Words:Elderly; loneliness; physiology- psychology-social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孤独现状已成为一个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
老年时期是一个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老人往往经历着亲人的逝去、工作的缺失、收入的短缺、社会地位的降低以及健康状态的不断下降等等,在这个时期里面,老人往往会因为亲人朋友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不经意的话语而感觉自己的存在已经成为障碍而失去意义,由此而引发的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加,从而影响整个人的健康状态,更严重的可能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研究并控制老年人的孤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杭州市滨江区107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进行调查,其中男性4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7.4%;女性6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2.6%。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得数据,在问卷中使用UCLA孤独量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Loneliness Scale,UCLA-LS)进行孤独测量。
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Epidata3.1和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与处理,采用秩和检验和一般线性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一)滨江老年人基本信息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7份,有效问卷107份。
调查的对象中男性有40名,女性67名;年龄最小为60,频率主要集中在80岁以下年龄阶段,共79人;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及以下水平,该分组的人数达68,占总调查人数百分比63.6%,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共16人,占15.0%,说明所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所调查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主要集中在已婚和丧偶两种情况,分别占54.2%和43.0%。
具体情况见表1:表1 滨江区老年人基本信息情况(二)基于人口社会学的杭州滨江区老人UCLA孤独评分的组间比较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子女数量、子女外出务工情况、子女日常联系情况、月收入、收入来源、业余活动、社区活动、慢性病种类的UCLA 孤独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子女数量、业余活动、社区活动、慢病种类在孤独评分上具有显著性(P<0.05)。
见表2(三)回归分析结果将性别、年龄、教育、婚姻、居住情况、子女数量、月收入、业余活动、社区活动、健康状况评分、慢病种类纳入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婚姻、居住情况,子女数量,业余活动,社区活动、健康评分、慢病种类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单因素回归有统计学意义的这些变量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只有社区活动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结果与相关研究的结果基本相同,这主要与社区对老年人的关心支持有关,增加了老年人的自信心,扩大老年人的交际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孤独水平。
见表3和表4。
表3 滨江老年人基本信息的单因素回归分析表4 滨江老年人基本信息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三、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婚姻、居住情况、子女数量、业余活动、社区活动、健康评分、慢病种类是影响老年人的重要因素,其中社区活动对老年人孤独状况的影响尤为显著。
(一)生理方面:增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健康评分与慢病种类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健康评分高和慢病种类少的老年人的孤独评分相对于健康评分低和慢病种类多的老年人较低。
好的身体条件会增加老年人的自信心,使其生活更加有动力,减少孤独感。
慢性病的产生会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水平,预防并治疗慢性病是降低老年人孤独现状的重要途径。
要想减少慢性病的产生必须从源头开始,即加强预防工作,老年人是身体机能本身就相对较弱,所以加强锻炼来增强体质是预防疾病的有效办法。
对于已经产生的慢性病,老年人应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当锻炼等来抑制慢性病的发展,有效改善病情,提高健康状况。
(二)心理方面:增加对老年人的关心程度,提高其存在感不同婚姻状况的老年人的孤独水平呈现出差异,有配偶的老年人孤独评分显著低于无配偶的老年人。
产生这一结果主要与现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有了伴侣,会增加了其受到的关系程度,加强日常交流沟通,减少孤独。
不同的居住情况对老年人孤独现状的影响也不同,调查结果显示,与配偶一起居住和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情况也低于单独居住的老年人。
子女数量的不同同样影响老年人的孤独评分,子女数量的老年人比子女数量多的老年人更易产生孤独感。
根据所调查的滨江区107位老年人,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日常活动都是带孙子孙女,这也与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而子女数量多的老年人都有子女是留在身边或与其一起生活的,这些情况都是增加了老年人生活中的伴侣数量,增加老年人的存在感,使其日常生活中“有事可做”,从而降低其孤独感。
老年人是处于生命敏感阶段的人群,在这个阶段内随着朋友圈的减少和社会地位的降低,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往往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亦伴随着孤独感的产生。
所以,改善老年人的孤独现状,必须从源头上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其受关心程度和自信心。
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老年人生活上的关心,利用闲暇时间可以多陪陪老人,带上家人一起出去旅行,培养家庭关系,促进老年人的情感交流与身心健康。
对于没有配偶的老年人,可以在晚年生活中再次寻找自己的人生另一半,推进彼此生活的扶持和沟通,减少孤独。
(三)社会方面:举办社区活动,鼓励老年人参加工作活动业余活动和社区活动的不同在UCLA孤独评分上具有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有业余活动和社区活动的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情况也明显低于无业余活动和社区活动的老年人。
参加业余活动和社区活动可以扩大老年人的交际范围,产生一定的兴趣爱好,加强倾诉和交流,加速融入社会,有益身心健康发展。
社区活动的举办是社区对老年人的关心程度的具体表现,可以有效团结社区力量,增进邻里关心,使老年人快速融入社区大家庭,增强老年人的存在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老年人的孤独现状。
鉴于社区活动在抑制老年人孤独感产生方面的积极作用,社区可以多开展一些大型的老年集体活动,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社会作为一个大整体,可以适时开展一些老年人活动竞赛并推动一些老年志愿活动工作和晚年教育文化活动,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精彩。
【参考文献】[1]刘娟娟. (2012).池州市贵池区农村老年人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M].硕士.[2]周福文,崔航.(2014).关爱孤独老人构筑社会和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16(5).[3] 骆思钊,蔡笑岳.(2014). 孤独感的心理测量及其问题[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2(3).[4]天涯.(2012).关注老爸老妈的孤独[J].中国老年, 20,23-24.[5]赖运成.(2012).老年人孤独感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 6(32),2429-32.[6]曹梅娟,张姣姣.(2013).老年人孤独感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 中国老年学杂志, 11(33),5759-61.[7] 王福兴,徐菲菲,李卉.(2011).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现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7(31):2533-35.[8]王健.(2012).浅谈老年人权益保护[J]. 法治与经济, 5(312):91-92.[9] 闫志民,李丹,赵宇晗,等.(2014)日益孤独的中国老年人: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2(7):1084-91.[10] 周晓丽,宋梅.(2014). 社区老年人孤独感、自我效能与家庭支持[J]. 中国老年学杂志, 9(34),5210-12.[11] 胡宏伟,串红丽,杨帆,等.(2011).我国老年人心理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7(6),145-152.[12]王建珍.(2013).锡林浩特市城市老年人孤独感研究[M].硕士 .[13] Howard Meltzer Paul Bebbington,Michael S. Dennis Rachel Jenkins, Sally McManus Traolach S. Brugha.(2013)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mong adults with mental disorder [J].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48, 5-13 .[14] Fe lix Neto.(2014),Psyc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short-form UCLA Loneliness Scale (ULS-6) in older adults [J]. Eur J Ageing, 11,313-319 .[15] Margaret J. Penning, Guiping Liu, Pak Hei Benedito Chou .(2014) Measuring Loneliness Among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The UCLA and de Jong Gierveld Loneliness Scales Soc Indic Res [J], 118,1147–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