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

合集下载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二快乐大课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涵亚学校陈冠宇——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和算理。

初步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结合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的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信息窗1 团体操——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第一课时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面写的什么?(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从这句话,你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

师:为了我们的健康,咱们学校在大课间都组织了哪些活动?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请看,这儿有关于两个班的活动信息。

谁来读一下?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二)合作探究1、解决“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师: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1)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算法。

(2)迁移练习①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再对每一组上下两题进行比较,沟通表内乘法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之间的联系。

②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交流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几道题说说算法。

引导学生归纳乘法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乘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乘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2、解决“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1)学生自主探究,将方法写在答题卡上,而后小组交流,最后汇报展示。

(2)对比分析,理解算理。

师:仔细观察上面这些算法,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比较得出:计算结果都是个位数与一位数的积和十位数与一位数的积相加得出的。

2020年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2020年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第5课植物的“身体”1.有的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2.地球上的植物,目前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

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没有花、果实、种子。

4.凤仙花、苹果。

向日葵的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5.食用根的有(地瓜.萝卜),食用茎的有(藕、芹菜、土豆、洋葱、大蒜),食用叶的有(白菜、菠菜),食用花的有(黄花菜),食用果实的有(西红柿、黄瓜),食用种子的有(蚕豆、花生)。

第6课植物的根1、像菠菜这样,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像葱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根的根系,属于须根系。

2、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等作用。

3、植物的根主要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4、移栽植物时,保护根的方法是:根部一般带着土块。

5、第7课植物的茎1、植物茎的作用:支撑植物的“身体”。

输送水分和养料。

繁殖和储存营养。

2、茎上有叶,有节,有芽。

叶和芽都长在茎上。

3、在植物的茎内有两条管子,一条是运输水分的(导管),运输水分的方向是(自下而上),一条是运输养料的(筛管),运输养料的方向是(自上而下)。

4、树瘤是这样形成的: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筛管,树皮遭破坏后,筛管受阻,使叶制造的营养往下运输受阻,就会堆积在伤口上方,时间长了,就会在受伤部位形成树瘤。

5、第8课叶的蒸腾作用1、叶的表面有气孔。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大树底下好乘凉就是利用树叶的蒸腾作用的科学依据。

2、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给植物降温,促进根不断吸收水分和养分,是植物水分运输的动力。

3、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的原因:叶子有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气中,所以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

4、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要去掉一部分枝叶的原因:植物的叶片会进行蒸腾作用,将体内的水分散失到空气中。

【三套试卷】【青岛版】2021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含答案)

【三套试卷】【青岛版】2021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冷饮店上午卖出雪糕82只,下午卖出雪糕99只,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只。

A. 17B. 82C. 192.做加法时,误将加数96看成69,所得和是119。

正确的和比现在的和多()A. 23B. 27C. 50D. 无法确定3.如果甲数是20至50之间的任意一个数,乙数是10至30之间的任意一个数,那么甲乙两数之和一定是在()A. 30~50B. 20~80C. 30~804.50元可以买下面( )两种物品。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③5.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560,减数是80,差是()A. 200B. 280C. 400D. 480二、判断题6.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7.一个加数是25,另一个加数也是25,和是60。

三、填空题8.口算57+28=________ 32+49=________ 83-35=________60-27=________ 300+400=________ 500-200=________180+40=________ 90+450=________ 260-40=________320+500=________ 370+70=________ 610-80=________9.填表(1)一个加数增加100 减少80 ________ 减少60另一个加数减少100 ________ 增加40 增加60和________ 不变不变________(2)被减数增加70 减少80 增加120 ________减数增加70 减少80 ________ 减少90差________ ________ 不变不变已行路程(千米) 100 150 ________ 250剩下路程(千米) 200 ________ 100 ________10.把一个加数个位的5看成8,十位的4看成6,计算出和是85,正确的和是________。

第2单元第3课时谁的几倍多(少)几个是多少(教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第3课时谁的几倍多(少)几个是多少(教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第2单元第3课时谁的几倍多(少)几个是多少(教案)青岛版(2014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18—20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分析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

2.能力目标: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看图列算式第一行第二行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多少倍?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对于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方面的问题。

(板书课题:谁的几倍多(少)几个是多少)二、探究新知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师:从这句话,你知道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为了我们的健康,咱们学校在大课间都组织了哪些活动?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说一说。

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快乐的大课间,一起去看看一~三年级的同学们都在干什么?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2.分析与解答出示教材图: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师:怎样列式呢?学生思考后回答:18×2+5。

(1)画线段图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样列式是否正确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其实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寻找与二年级相关的信息,然后用线段图的长度表示二年级的人数与一年级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我们可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一年级的人数(18人),再根据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连续画出2段大约与第一条线段同样长的线段来表示二年级的人数是一年级的2倍,由于还多了5人,所以在后面再画一条比较短的线段表示多的5人。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进行口算。

2,结合现实情境内外,学会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能够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掌握连乘、乘加、乘减(包括带括号)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主动参与和探讨算理,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

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悉掌握乘法,正确地口算百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以后学习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乘法和较复杂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体验解决问题与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

本单元的内容是: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和一位数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乘,连加和连乘(包括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的素材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本单元有5个信息窗,呈现的都是大海边人们劳动、生活的场景,呈现出劳动的欢乐,丰收的喜悦,亲情的融洽。

如:有“出海归来”满载丰收喜悦的场景,有“勤劳的渔家”海上劳作发表的田园画面,有繁忙怜悯的“带鱼加工”场面,还有假日购物和制作、欣赏工艺品的场景。

这些画面都令学生心旷神怡,从而使学生对富饶而美丽的大海产生无限的向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教材的设计力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3,努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及算法多样化。

通过对问题的探索,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在具体计算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在具体计算时鼓励学生用口算、估算和笔算等多种方法张扬学生的个性。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2章_两位数乘一位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3)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2章_两位数乘一位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3)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2章两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测试卷(3)一、填空题:1. 750×4的积末尾有________个0;601×5的积中间有________个0.2. 188的9倍是________,8个45是________,49的8倍大约是________.3. 每箱带鱼重42千克,6箱带鱼大约重________千克。

4. 估算:398×8,可把398看做________,估算结果是________.5. 最大的一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是________.6. 一件上衣要78元,商店卖出6件这样的上衣,收入________元。

二、选择题:甲数比乙数的8倍还少7,乙数是最小的两位数,甲数是()A.25B.79C.87D.735乘180的末尾有()个0.A.1B.2C.3如果甲数乘乙数的积是乙数(乙数不等于0),那么甲数是()A.0B.1C.2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A.3B.2C.2或3D.3或4张红踢了________下,文佳踢了________下。

A、68下B、78下C、100下D、110下。

三、判断题:笔算572×6,算6乘5时,表示6个500是多少。

________.(判断对错)406×5积的中间和末尾都有0.________.(判断对错)0×29和0+29的结果相等。

________.(判断对错)计算56−6×3时,应先算56−6.________.(判断对错)125×8积的末尾有3个0.________ (判断对错)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1________.(判断对错)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应该从低位乘起。

________.(判断对错)469×8≈3200________.(判断对错)求6个88相加的和的算式与求88的6倍的算式相同。

________.(判断对错)在计算304×5时,被乘数中间的0不用计算。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教学内容: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现实情境,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解释估算过程。

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3、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4、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措施:1、重视直观操作,充分利用学具进行学习。

教学中,要发挥学具在解决问题、理解算理、学习算法中的作用。

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直观操作,特别是笔算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除法,操作学具更能发挥帮助理解算理的优势。

2、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口算的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理解算理,逐步掌握口算方法。

估算的教学应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灵活思考,学会估算的方法。

3、计算要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参观风筝厂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要避免单纯的进行教学计算,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课时安排:10课时第1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11、12页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感知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的口算方法。

并内正确的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4、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的口算方法。

并内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交流自己的算法。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2章_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2章_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
A.可能B.一定C.无法确定
把 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 份是()
A. B. C.
□ ,要使商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小应填()
A. B. C.
下列算式,得数是 的是()
A. B. C.
四、火眼金睛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因为 ,所以 ________.
________(判断对错)
一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末尾有 ,商的末尾也一定有 .________.(判断对错)
(2)运走 筐,每筐 千克,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已运走 千克,共有 千克苹果,则用总量减去已运走的千克数,即得还剩多少千克。
【解答】
解:(1)
(筐)
答:一共可以装 筐。
(2)
(千克)
答:还剩下 千克。
【答案】
一共可以分 组。
(2) (组) (组)
答:男生分成 组,女生可以分成 组。
【考点】
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解答】
解:因为 , , 所以 ,括号里最大应填 ;
故答案为: .
五、列式计算.
【答案】
这个数是 ;
(2) ,
答: 是 的 倍;
(3) ,
答: 大约是 的 倍;
(4) ,
答: 除以 的商是 ,余数是 .
【考点】
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解析】
(1)已知一个因数和积,求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2)求 是 的多少倍,用 解答即可;
解: ,所以商是二十多; ,所以商是一十多; ,所以商是二十多; ,所以商是一十多;.
【答案】

【考点】
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解析】
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3
6 …… 2×3=6 3 0 …… 10×3=30 3 6 …… 6+30=36
一般这样写:
12 ×3
36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
相同数位对齐,一位数与两位数个位 上的数相乘,得数写在积的个位上,一 位数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得数写 在积的十位上。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 ×4
36 ×2 3 6 216
29 ×2 6 7 203
84 ×4 2 5 420
三、自主练习
3. 学校举办诵读节,组建了4个诵读方队, 每个方队36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诵读方队?
36×4=144(人)
答:一共有144人参加诵读方队。
(2)用40元买2个水壶,还剩多少元?
13×2=26(元)
40-26=14(元)
答:还剩14元。
5.
(1)4篮橙子有多少个?
22×4=88(个) 答:4篮橙子有88个。
(2)买2篮桃子需要花多少钱?
32×2=64(元) 答:买2篮桃子需要花64元。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收获了什么?
快乐大课间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
48
32 ×3
96
11 ×8
88
24 ×2
48
你会计算4×21吗?
4
×
=21
84
4×21=21×4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1
×
4
84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31= 93
4×22= 88
31 ×3
93
22 ×4
88
1.比一比,算一算。
2×4= 8 20×4=80
5×6= 30
9×7= 63
50×6= 300 90×7= 630
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 数,个位成绩满几十就想十位进几; 十位乘积加个位进上来的数满几十就 向百位进积。
三、自主练习
1.
13
× 15 65
26 × 13
78
45 × 12
90
18 × 34
72
三、自主练习
2.
41 ×8
328
20 × 2 = 40 (人)
用加法计算
20×2,表示2个20相加。 20+20=40
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20 × 2 = 40 (人)
用乘法计算
2×2=4 20×2=40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 算出积,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情境导入 你说我讲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你说我讲
表演扇子舞的一共多少人?
29 × = 2 (人)
想一想:怎样列算式呢?
表演扇子舞的 有2组,每组 29人。
表演扇子舞的每组29人,有2组,求一共有多 少人,就是求2个2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 式为29×2。
二、你说我讲
表演扇子舞的一共多少人? 29 × = 2 (人) 58
29 50
289
二、你说我讲
表演扇子舞的一共多少人?
29 用竖式计算
× = 2 (人) 58在积的个位上写8,向
18
…… 十位进1。
4
……
十位上20×2=40,其中0起占位作用,可以 省略不写。
5 8 …… 18+40=58,积是58。
•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2单 元
两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的乘法
根从据图这中些,信你息知,道你了能哪提些出数什学么信问息题??
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想20一×想:2 怎=样列40算式(人呢)?
用小棒摆一摆
20
40
20
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2.口算下面各题。
21×2=42 3×22=66 30×8=240 44×2=88 3×90=270 13×2=26 70×6=420 33×2=66
3.
12
×
4
48
32
×
3
96
34
×
2
68
24
×
2
48
31
×
2
62
22
×
3
66
23
×
2
46
11
×
8
88
4.
(1)买11个水杯需要多少钱? 11×4=44(元) 答:买11个水杯需要44元。
想12一×想:3 怎=样列算式(人呢)?
12 × 3 = 36 (人)
用木块摆一摆
10×3=30
10×3=30 2×3=6 3×0+2=6=636
30+6=36
12 × 3 = 36 (人)
用木块摆一摆
12 + 12+12+1212=36 + 12 36

12 × 3 = 36 (人)
用竖式计算
二、你说我讲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一位数与 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十 位进几;
一位数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不 要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二、你说我讲
计算59×7
59 × = 7
413
59
×4
67
4 13
一位上7×9=63,在积的 个位上写3,向十进位6。
十位上5×7=35,35+6=41, 在积的十位上写1,向百位进4。
进位的4直接写在积的百位上。
二、你说我讲
计算25×8
25 × = 8
200
× 2
25 48
00
2×5×8=8=164,0,16在+积4=的2个0,位在上积 的写十0位,上向写十0位,进向4百。位进2。
百位上直接写进位数2。
二、你说我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