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所有公式定理3篇
大学物理所有公式定理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1.1平均速度 v =t△△r1.2 瞬时速度 v=lim 0△t →△t △r =dt dr1. 3速度v=dtds==→→lim lim△t 0△t △t△r 1.6 平均加速度a =△t△v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 0△t →△t △v =dt dv1.8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rd1.11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1.12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 1.13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21at 21.14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1.15自由落体运动 1.16竖直上抛运动⎪⎩⎪⎨⎧===gy v at y gtv 22122 ⎪⎪⎩⎪⎪⎨⎧-=-=-=gy v v gt t v y gt v v 221202200 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v v yx sin cos 001.18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1.19射程 X=g av 2sin 21.20射高Y=gav 22sin 201.21飞行时间y=xtga —ggx 21.22轨迹方程y=xtga —av gx 2202cos 2 1.23向心加速度 a=Rv 2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1.25 加速度数值 a=22n t a a +1.26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 =Rv 21.27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dtdv 1.28 ωΦR dtd R dt ds v ===1.29角速度 dtφωd =1.30角加速度 22dt dtd d φωα== 1.31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a n =222)(ωωR R R R v == a t =αωR dtd R dt dv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大学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现象的科学,它研究宇宙的运动、力的作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
在大学物理学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众多的物理公式。
下面是一份大学物理公式大全,供大家参考。
1. 运动学公式:速度(v)= 位移(s)/ 时间(t)加速度(a)= (末速度(v)- 初速度(u))/ 时间(t)位移(s)= 初速度(u)* 时间(t) + 1/2 * 加速度(a)* 时间(t)^2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力(F)= 质量(m)* 加速度(a)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动能公式:动能(K)= 1/2 * 质量(m)* 速度^26. 动量公式:动量(p)= 质量(m)* 速度(v)7. 转动力矩(扭矩)公式:转动力矩(τ)= 力(F)* 力臂(r)8. 转动惯量公式:转动惯量(I)= 质量(m)* 半径(r)^29. 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10.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1. 功公式:功(W)= 力(F)* 位移(s)12. 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E)= 1/2 * 弹性系数(k)* 弹性变形^213. 引力公式:引力(F)= 万有引力常数(G)* (质量1(m1)* 质量2(m2))/ 距离^214. 等离子体温度公式:等离子体温度(T)= 等离子体内电子能量总量(Ee)/ 等离子体内电子数目(Ne)* Boltzmann常数(k)15.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公式:概率密度(f)= (质量(m)/ (2 * π * Boltzmann常数(k) * 温度(T)))^(3/2) * e^(-(速度(v)^2)/ (2 * Boltzmann常数(k) * 温度(T)))16. 电场强度公式:电场强度(E)= 电力(F)/ 电荷量(q)17. 电能公式:电能(W)= 电流(I) * 电压(V) * 时间(t)18. 磁场强度公式:磁场强度(B)= 电流(I)* μ0 / (2 *π * r)19. 磁感应强度公式:磁感应强度(B)= 磁场强度(μ0) * 磁化强度(M)20. 麦克斯韦电磁场微分方程组:∇·E = ρ / ε0∇·B = 0∇×E = - ∂B / ∂t∇×B = μ0J + μ0ε0 ∂E / ∂t以上仅是大学物理中的一小部分公式,物理学的知识非常广泛且深入。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掌握物理公式是学习和理解物理学概念的基础,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对大学物理中常用的一些重要公式进行总结,并给出简要的解释和应用示例。
1. 运动学公式1.1 速度公式v = Δx / Δt其中v表示物体的速度,Δx表示物体在Δt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
1.2 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其中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Δv表示物体在Δt时间内所改变的速度。
1.3 牛顿第一定律F = ma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1.4 牛顿第二定律F = mΔv / Δt其中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Δv表示物体在Δt时间内所改变的速度。
1.5 速度-时间关系v = u + at其中v表示物体的末速度,u表示物体的初始速度,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t表示时间。
2. 力学公式2.1 动能公式K = 1/2 mv^2其中K表示物体的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2 势能公式U = mgh其中U表示物体的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2.3 弹性势能公式U = 1/2 kx^2其中U表示物体的弹性势能,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2.4 万有引力公式F = Gm1m2 / r^2其中F表示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3. 热学公式3.1 热传导公式Q = kA(ΔT / d)其中Q表示热量传导的速率,k表示该物质的导热系数,A表示传热的面积,ΔT表示温度差,d表示传热距离。
3.2 热能公式Q = mcΔθ其中Q表示物体的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θ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
3.3 热功定理W = ΔQ其中W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ΔQ表示系统所吸收或排放的热量。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

一、力学1.1 运动学at2位移:x=x0+v0t+12速度:v=v0+at加速度:a=ΔvΔt角速度:ω=ΔθΔt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v=ωr周期:T=2πrv频率:f=1T1.2 动力学牛顿第二定律:F=ma功:W=Fxmv2动能:E k=12势能:E p=mgℎ机械能:E=E k+E p功率:P=Fv冲量:I=Ft动量:p=mv动量守恒定律:p1+p2=p1′+p2′碰撞的恢复系数:e=v′relv rel1.3 刚体运动转动惯量:I=ml2角动量:L=IωIω2转动动能:E k=12二、电磁学2.1 静电学电场强度:E=Fq 电势差:U=Ed高斯定律:∮E⃗S ⋅dA=Q encε0电容:C=QU电势:V=KQr2.2 稳恒电流场欧姆定律:I=UR电阻:R=LσS电阻率:σ=1R⋅S焦耳定律:Q=I2Rt2.3 磁场磁感应强度:B=μ0I2πr安培环路定律:∮B⃗L⋅dl=μ0I enc磁通量:Φ=B⋅A磁通量量子:Φ0=2πℏe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F=qvB 洛伦兹力:F=q(v×B⃗ )磁矩:μ=I⋅A2.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dΦdt楞次定律:L dIdt+M⋅B⃗ ×I=F自感:L=N⋅μ0⋅Al互感:M=N⋅μ0⋅Al三、热学3.1 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达到热力学第一定律:dU=TdS−PdV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克劳修斯定律:dS=qT开尔文-普朗克关系式:E=ℎν3.2 热传导傅里叶定律:J=−kL ⋅dT dx热导率:k=QLm⋅ΔT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P=σAT43.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四、波动与光学4.1 波动波动方程:y=Asin(kx−ωt+ϕ)波速:v=波长周期相位:ϕ=2πx波长群速度:v g=dωdk衍射公式:sinθ=12波长障碍物尺寸干涉公式:y=2sin(ωt+ϕ0)cos(ωt+ϕ0)=sin(2ωt+2ϕ0)4.2 光学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光速:c=2πRT光的波动说:E=ℎν光电效应方程:E k=ℎν−W0旋光性:Δϕ=2α⋅Δλ五、量子力学5.1 基本公式Ψ=ĤΨ薛定谔方程:iℏððt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ΔxΔp≥ℏ2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中最多有两个电子具有相同的量子态n2能级公式:E n=−m2l25.2 量子态叠加与测量量子态叠加:Ψ=αΨ1+βΨ2测量公式:P(λ)=|⟨λ|Ψ⟩|21.在学习大学物理时,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归纳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重要学科,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在学习和应用物理学的过程中,公式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对大学物理中一些重要的公式进行总结归纳,并介绍它们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意义。
1. 力学1.1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在这个公式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描述了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它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1.2 弹力公式F = kx这个公式描述了弹簧对物体施加的力。
F代表弹力,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x代表弹簧伸长或压缩的距离。
它在弹簧振动、弹簧秤等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动量定理FΔt = Δp这个公式描述了物体所受力的变化率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F代表物体所受的力,Δt代表时间间隔,Δp代表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动量定理在撞击碰撞等问题中有广泛应用。
2. 电磁学2.1 库仑定律F = k|q1q2|/r^2这个公式描述了两个电荷之间的力的作用关系。
F代表电荷之间的力,q1、q2分别代表两个电荷的电量,r代表它们之间的距离。
库仑定律是静电学的基本定律,对于电场、电势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2 电流强度公式I = Q/Δt这个公式描述了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荷量与电流强度的关系。
I 代表电流强度,Q代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荷量,Δt代表时间间隔。
电流强度是电路中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2.3 电磁感应定律ε = -dΦ/dt这个公式描述了磁场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
ε代表感应电动势,dΦ/dt代表磁通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现象得到解释,并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设计与实际运用。
3. 热学3.1 热传导公式Q = kAΔT/Δx这个公式描述了物质在热传导过程中的热量传递。
Q代表热量,k代表热导率,A代表传热面积,ΔT代表温度差,Δx代表传热距离。
大学物理上公式总结(力学)

引言:大学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科学。
力学是大学物理的重要部分之一,研究物体的运动、受力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在学习力学时,掌握重要的物理公式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公式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并进行相关计算。
本文总结了大学物理力学部分常用的公式,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力学知识。
概述:一、加速度的公式:1.平均加速度:加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平均加速度公式为a=(vu)/t,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最终速度,u 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2.瞬时加速度:瞬时加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趋近于0时的平均加速度。
瞬时加速度可以通过取极限的方式计算得到。
在常见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瞬时加速度是恒定的。
二、速度的公式:1.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行进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公式为v=(su)/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s表示距离,u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2.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指在某一瞬间物体所具有的速率。
瞬时速度可以通过取极限的方式计算得到。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是恒定的且与平均速度相等。
三、位移的公式:1.平均位移:平均位移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位移公式为s=(v+u)t/2,其中s表示平均位移,v表示最终速度,u表示初速度,t表示时间。
2.瞬时位移:瞬时位移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位移。
瞬时位移可以通过取极限的方式计算得到。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位移与平均位移相等。
四、力的公式:1.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加速度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为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质量,a表示加速度。
2.弹力公式:弹力是指弹性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恢复原状的力。
弹力公式为F=kx,其中F表示弹力,k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表示弹簧变形的长度。
五、功和能量的公式:1.功的公式:功是由力所作的位移所做的工作。
功的公式为W=Fs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θ表示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3篇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第一篇:力学篇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的作用。
2.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均在外力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改变其运动状态。
3. 牛顿第二定律:外力作用于物体上,物体将产生加速度,其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即F=ma。
4.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所受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 动能定理: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等于作用力与物体位移之积,即∆K=F·s。
6. 动量定理: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作用力与时间之积,即∆p=F·t。
7. 动量守恒定律:在相互作用的物体中,总动量守恒,即初始总动量等于末总动量。
8. 动能守恒定律:在无摩擦力作用下,物体间相互作用后,总机械能守恒,即初始总机械能等于末总机械能。
9. 弹性碰撞:在碰撞中动能转化后仍然保存。
10. 非弹性碰撞:在碰撞中动能不再保存,有能量损耗。
11. 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12. 摩擦力:在两个接触物体间产生的与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相反的力。
13.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14. 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太阳位于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15. 开普勒第二定律:任何星体在椭圆形轨道上每个位置的速度都是不同的,与它所处位置到太阳的距离有关。
16. 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轨道的大小和周期的平方成正比,与太阳质量成正比。
第二篇:热学篇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即系统的总能量不会因为内部热交换而改变,能量的增加或减少只能由物质流动或者做功来完成。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传到高温,自发的过程总是会使熵增加。
3. 热容: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温度升高的差值的比值。
4. 内能:物体内部粒子的热运动能量之和。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大学物理公式大全(上)1. 运动学公式1.1 一维运动公式- 平均速度(v):v = Δx / Δt- 匀变速直线运动:v = v0 + at,x = v0t + (1/2)at^2,v^2 = v0^2 + 2aΔx- 重力加速度(g):g = 9.8 m/s^21.2 二维运动公式- 向心加速度(a):a = v^2 / r- 圆周运动速度(v):v = 2πr / T- 圆周运动周期(T):T = 2πr / v- 圆周运动角度(θ):θ = s / r2. 力学基本公式1.3 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 F = 0-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反比于质量,F = 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1.4 摩擦力公式- 静摩擦力(fs):fs ≤μsN(µs为静摩擦因数,N为垂直于接触面的合力)- 动摩擦力(fd):fd = μdN(µd为动摩擦因数,N为垂直于接触面的合力)1.5 弹力公式- 弹簧定律:F = -kx(k为弹簧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量)3. 动量和能量1.6 动量公式- 动量(p):p = mv(m为质量,v为速度)- 冲击力(F):F = Δp/Δt1.7 动能公式- 动能(K):K = (1/2)mv^21.8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W = ΔK = FΔx(W为外力所做的功,ΔK为动能变化量,F为力,Δx为力的位移)4. 旋转运动1.9 角度和弧度- 弧长(s)与半径(r)的关系:s = rθ(θ为角度)- 角度与弧度(rad)的转换关系:θ(rad) = θ(°) x (π/180)1.10 角速度公式- 角速度(ω):ω = ∆θ / ∆t1.11 角加速度公式- 角加速度(α):α = ∆ω / ∆t大学物理公式大全(下)5. 静电学1.12 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静电力):F = k |q1q2| / r^2(q1、q2为电荷,r为距离,k 为库仑常数)1.13 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E):E = F / q(F为电场力,q为测试电荷)1.14 电势能- 电势能(U):U = k |q1q2| / r(U为电势能,q1、q2为电荷,r为距离,k为库仑常数)6. 电磁感应1.1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dΦ / dt(ε为感应电动势,Φ为磁通量,t 为时间变化率的负值)1.16 洛伦兹力公式- 洛伦兹力(F):F = q(v x B)(q为电荷,v为电荷的速度,B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7. 光学1.17 折射公式- 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n1、n2为介质的折射率,θ1、θ2为入射角和折射角)1.18 薄透镜公式- 薄透镜公式:1/f = 1/do + 1/di(f为透镜焦距,do为物距,di为像距)1.19 光的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dsinθ = mλ(d为缝宽,θ为干涉角,m为干涉级次,λ为波长)8. 热学1.20 热传导公式- 热传导定律:Q = kA (∆T / L)(Q为传热量,k为导热系数,A为截面积,∆T为温差,L为长度)1.21 热膨胀公式- 线膨胀公式:∆L = αL∆T(∆L为长度变化,α为线膨胀系数,L为初始长度,∆T为温差)以上是大学物理的一些基本公式,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所有公式定理
第一篇:力学基础公式定理
1. 速度公式:速度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v=\frac{d}{t}$
2. 动量公式:动量指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物理量。
$p=mv$
3. 运动一维运动公式:
$v_f=v_i+at$
$d=v_i t + \frac{1}{2}at^2$
$v_f^2=v_i^2+2ad$
4. 运动二维运动公式:
$x=x_i+v_{ix}t+\frac{1}{2}a_xt^2$
$y=y_i+v_{iy}t+\frac{1}{2}a_yt^2$
$v_{fx}=v_{ix}+a_xt$
$v_{fy}=v_{iy}+a_yt$
5. 能量公式:能量指物体所具有的作为物理量的某种形式。
$E_k=\frac{1}{2}mv^2$
6. 质量公式:
$\rho=\frac{m}{V}$
7. 牛顿运动三定律:
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 动能定理:
$W_{\text{net}}=\Delta E_k$
其中,$W_{\text{net}}$指物体所受的净外力所做的功,$\Delta E_k$指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第二篇:静电学与磁学基础公式定理
1. 库仑定律:
$F=k\frac{q_1q_2}{r^2}$
其中,$k$是电场强度的常数,$q_1$和$q_2$分别是两个电荷的大小,$r$是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2. 电荷守恒定律:
当一个闭合系统内的电荷总量不变时,这个系统内所有电子的荷量相等。
3. 电势能公式:
$U_e=k\frac{q_1q_2}{r}$
其中,$U_e$指电极势能,$k$是电荷常量,$q_1$和
$q_2$分别是两个电荷的大小,$r$是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4. 电流公式:
$I=\frac{dQ}{dt}$
其中,$I$指电流强度,$dQ$指单位时间内的电荷变化量,$dt$指时间变化量。
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一个磁场穿过一个导体时,导体内产生的电动势正比于磁场强度的变化率。
6. 赫兹实验公式:
通过让电流通过一个线圈,并将另一个线圈放置在电流
单向传输的路径上,可以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电动势。
7. 磁通量公式:
$\Phi=B \cdot A \cdot \cos \theta$
其中,$\Phi$是磁通量,$B$是磁感应强度,$A$是磁场垂直于电路面的面积,$\theta$是磁场线与面积法线之间的夹角。
第三篇:光学基础公式定理
1. 光速公式:
$c=3\times10^8\text{ m/s}$
2. 焦距公式:
$\frac{1}{f}=\frac{1}{p}+\frac{1}{q}$
其中,$f$是透镜的焦距,$p$和$q$分别是物体和物像距离。
3. 折射定律:
$\frac{\sin\theta_1}{\sin\theta_2}=\frac{v_1}{v_2 }=\frac{\lambda_1}{\lambda_2}$
其中,$\theta_1$和$\theta_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v_1$和$v_2$分别是介质中的光速,$\lambda_1$和
$\lambda_2$分别是两种介质中的光波长。
4. 光阴影规律:
光线从光源处发出,经过透镜成像后,在屏幕上显现为反相的像。
5. 杨氏双缝干涉公式:
$d\sin\theta=m\lambda$
其中,$d$是双缝间距,$\theta$是干涉条纹的角度,$m$是干涉条纹的顺序,$\lambda$是光波长。
6. 牛顿环公式:
$r_m=\frac{m}{2} \frac{\lambda}{n} R$
其中,$r_m$是第$m$级牛顿环的半径,$\lambda$是光波长,$n$是介质的折射率,$R$是平行玻璃板的半径。
7. 像差公式:
$\frac{\Delta
y}{y}=m\frac{1}{2}\left(\frac{1}{u}+\frac{1}{v}\right) \Delta n$
其中,$\Delta y$是误差,$y$是距离,$m$是放大率,$u$和$v$分别是物象距离,$\Delta n$是介质的折射率误差。
以上是大学物理基础公式及定理的介绍,它们是大学物理学习的基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