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患者HBA1c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患者HBA1c检测及临床意义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HbA1c是一种常用指标,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
本文介绍了糖尿病肾病及HBA1c检测,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HbA1c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以其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检测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HBA1c检测;临床意义一、引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且最具临床意义的并发症之一[1]。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
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糖尿病肾病至关重要,而HbA1c(糖化血红蛋白A1c)作为一种常用指标,可以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检测和临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2]。
二、糖尿病肾病的概述(一)糖尿病肾病的定义和分类糖尿病肾病,也被称为糖尿病性肾病,是指由于长期不良的血糖控制导致的肾脏受损和疾病的一种并发症。
它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病理学表现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改变,糖尿病肾病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增加期(肾小球高滤期):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略有增加,尚未出现显著的肾功能损害,但肾小球的超滤压力增加,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可被纳入正常范围内。
2.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减低期(肾小球正常期):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轻度减低,尚无明显的肾功能异常。
3.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期(肾小球滤过期):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伴有肾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如尿酸升高、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等。
4.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到肾功能衰竭期: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肾功能持续减退,最终进入肾衰竭阶段,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包括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的直接损伤、代谢紊乱、细胞外基质沉积和炎症反应等因素。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生化项目是指通过对人体血液或其他生理样本中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筛查疾病或监测疾病进展的一种检查方法。
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可以反映人体内各种生化代谢物质的含量或活性,以及体内酶活性等生理变化。
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是指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患者体内生理状态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一、血常规项目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强弱,用于感染性疾病、骨髓功能障碍和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
2.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贫血程度和红细胞代谢情况,用于贫血的诊断和贫血类型的鉴别。
3.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可以反映机体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4.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出凝血功能异常及凝血系统疾病的存在与方向,如出血性疾病、骨髓功能障碍和一些感染性疾病等。
二、肝功能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和ALT是评估肝细胞损害程度的指标,可以用于诊断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
2.血清总胆红素:总胆红素是评估胆道系统功能的指标,高值常表示胆道阻塞或肝细胞破坏。
3.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是评估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球蛋白是评估免疫功能的指标,二者的比值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免疫功能的状态。
三、肾功能项目1.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肾功能损害。
2.尿微量白蛋白:对于早期肾脏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血脂项目1.血清总胆固醇:总胆固醇是评估血脂代谢异常的指标,高值常与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重要指标。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良好胆固醇”的作用,越高越好。
以上只是生化项目中少数举例,实际上生化项目有很多指标,每个指标都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糖参考范围: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餐后血糖正常范围为小于7.8mmol/L。
临床意义: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的重要指标,高血糖可能暗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低血糖则可能是胰岛功能异常或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
2.肝功能参考范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男性参考范围为7-40U/L,女性参考范围为7-35U/L;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男性参考范围为10-40U/L,女性参考范围为10-35U/L;总胆红素参考范围为5-21μmol/L。
临床意义:肝功能的异常可能暗示肝脏疾病或其他器官疾病引起的肝损伤。
ALT和AST升高通常与肝细胞破坏有关,而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肝胆系统疾病。
3.肾功能参考范围:血清肌酐参考范围为60-110μmol/L;尿素氮参考范围为2.5-8.0mmol/L。
临床意义:肾功能异常可能是肾脏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或药物毒性引起的。
肌酐升高可能暗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尿素氮升高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4.血脂参考范围:总胆固醇参考范围为3.8-6.2mmol/L;甘油三酯参考范围为0.56-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考范围为1.8-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参考范围为0.9-1.8mmol/L,女性参考范围为1.0-2.2mmol/L。
临床意义:血脂异常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高LDL-C水平提示动脉壁沉积物形成的风险增加,而高HDL-C水平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除了上述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指标需要进行检测,如血清蛋白、尿酸、尿常规等。
这些指标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与相关疾病和机体功能有关。
总之,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各项指标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早期发现潜在疾病非常重要。
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利用生化指标进行早期诊断,对其获得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
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3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在随机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3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将两组成员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胱抑素C (CysC)水平、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以及尿素蛋白(UALB)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RP、CysC、RBP和UALB得四项指标的水平比对照组患者更多。
实验组患者的四项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63.3%、56.7、70.0%、76.7%。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每项生化指标与健康人相比,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早期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时,可以以生化指标的水平为诊断参考,有效的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生化指标;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诊断价值糖尿病肾病的产生是受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影响,造成肾小球的不断硬化,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出现异常,以此造成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
对于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干预,防止病情的不断恶化,病症的前期诊断也尤为关键,因此也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本次研究,笔者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利用生化指标的水平进行诊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3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在随机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3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平均年龄为46.2±2.6岁;对照组健康男性有18例,健康女性有12例,平均年龄为45.9±2.7岁。
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生化检验的意义及结果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19期155投稿邮箱:sjzxyx88@·医学检验·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生化检验的意义及结果分析白洁(丰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 检验科,河北 承德 068350)0 引言糖尿病肾病是世界性公共健康难题,不仅会导致机体肾功能衰竭,还会引起患者残疾或死亡。
临床上,加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对改善病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此,掌握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早期鉴别糖尿病肾病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象,将同期参与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通过生化检验结果的分析对其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选取符合糖尿病肾病相关诊断标准的40例患者作为A 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B 组。
A 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0-68岁,平均(49.2±3.9)岁;病程2-6年,平均(3.4±0.8)年。
B 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0-70岁,平均(48.8±4.2)岁。
经统计学处理,各组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5ml ,应用美国雅培AEROSET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尿清蛋白/肌酐(UALB/Cr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血清C-反应蛋白(CPR )、胱抑素C (CysC )、α1-微球蛋白(α1-MG )等生化指标进行检验。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PR 、UALB/Cr 、CysC 、HbAlc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α1-MG ,试剂均购自上海德赛诊断系统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分析。
所录入数据均经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t 检验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分析

本文 旨在通过对 2型糖尿病患者 的尿 白蛋 白排泄率 与 胰岛素抵抗等相关指 标 的检测 , 探讨 2型糖尿 病继发 的肾 病与胰 岛素抵抗 、 血糖 、 血脂及血压之间的关系。
1 资 料 与 方法 11 研 究 对 象 ( ) 尿 病 组 :0 . 1糖 12例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为 20 年 4月 至 1 来 我 院 住 院 和 门 诊 病 人 , 按 19 06 2月 均 99年
所有 资料均 以( ±s 表示 , ) 统计学处理采
率作为金 标 准 , 据 实 验 目的, 据 尿 白 蛋 白排 泄率 J根 依
( A R 水平分为 2 : 常白蛋 白尿组 ( A R<3n,Ah UE ) 组 正 UE 0g2 ) /
6例 ; 3 0 男 4例 , 2 例 , 均 年 龄 (4 2 6 2 。异 常 白蛋 女 6 平 5 .± .岁
系 I R与 T U E G、A R呈 正相关 ( 值分别 为 0 3 t0 38 ; r .0 、 .5 ) 而 UE A R与 T H、b t 呈 明显的正相关( 值分别为 04 10 C t Ac t r .1 、.
35 。 8 )
试剂 由原装 提供。( ) 2 胰岛素 (n) Is及尿 微量 白蛋 白 ( Ab m l) 测定 , s I 采用化学发光法 , 与试剂及校准 品分别 为 A . n 仪器 b o t xy s btAsm Nu 全 自动化学 发光免疫分析 仪及其原装试 剂 ,
司提供 。( ) 岛素抵抗 指数 (I )= HN P /2 5 空 4胰 R SXF G 2 ., 腹 p 细胞功能指数( O H MA—p ):2 0×FN /F G一 . 。 IS I 35 0 13 统计分析 .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早期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生化检验作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手段,可以通过测定血液中一系列与肾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从而实现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目的。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测定一系列与肾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可以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和监测尿蛋白排泄情况,从而实现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生化检验;临床效果引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早期诊断对于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
生化检验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病变。
其中,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此外,血清肌酐和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也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呈正相关。
然而,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方法和标准存在差异,可能导致结果的不一致性。
此外,一些生化指标的升高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
总之,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然而,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生化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加强标准化与规范化操作。
1糖尿病肾病的背景和重要性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患有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以下是糖尿病肾病的背景和重要性的详细介绍:(1)疾病背景。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持续高血糖对肾脏造成的损害而引起的。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进而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尿的出现,最终演变为肾功能衰竭。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血脂和Hs-CRP, 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血脂和Hs-CRP, 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通过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脂生化指标的联合检测,为临床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和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5例无糖尿病的健康者。
检测血脂六项和Hs-CRP。
HbA1c。
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bA1c和Hs-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等;详细见表。
结论 HbA1c、血脂、和Hs-CRP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存在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2型糖尿病联合检测 HbA1c 血脂 Hs-CRP【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111-021.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2型糖尿病组根据1997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有40 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组:有30 例。
、1.1.2 健康对照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无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史73例。
1.2 主要试剂1.2.1 Hs-CRP:上海德赛有限公司提供。
1.2.2载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均日本和光公司提供。
1.3 主要仪器1.3.1日立7680生化分析仪1.3.2 BLD-RADD-10 分析仪1.4.1 标本采集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样4ml,高速离心机5000rpm 4min分离血清, 另外取2ml肝素抗凝全血用于测HbA1c,2h内完成全部实验项目检测。
1.4.2 实验方法1.4.2.1 载脂蛋白A1|B Hs-CRP用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
1.4.2.2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用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作者:宗东峰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第21期[摘要]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及早期防治。
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CAU组、MAU组及NAU组HbA1c、UA均高于NC组(P <0.05);4组HCY、ADPN呈递增趋势;hs-CRP水平随病变程度而增加。
结论多种因素影响DN的发生,积极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对预防和延缓DN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中图分类号] R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21-02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analysis of biochemical parametersZONG Dongfeng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diabetic nephropathy(DN)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evant factors to guide clinical and early prevention. Methods 56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related indicators of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CAU group,MAU group and NAU group HbA1C, UA is higher than the NC group (P<0.05);4 group HCY,ADPN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hs-CRP levels increased with severity. 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multiple factors DN, active control of various risk factors on the prevention and delay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Risk factor;Type 2 diabetes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在欧美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
DN是一个复杂、隐蔽的发展过程,早期发现比较困难,中晚期治疗也很困难[1]。
本研究通过对56例糖尿病患者一系列生化指标测定,探讨其对DN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2月~2011年6月笔者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试验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42~78岁,平均(53.12±7.1)岁。
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U)18例(<30 mg/24 h),微量白蛋白组(MAU)22例(30~299 mg/24 h),临床白蛋白组(CAU)16例(≥300 mg/24 h)。
从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中筛选出无糖代谢紊乱的个体30例为对照组(NC),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9~77岁,平均(47.92±5.2)岁。
所有病例病情稳定,无急性代谢紊乱,无肾脏疾病。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T2DM的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所有对象均无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炎症,无严重心脏病如严重心功能不全、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无肝功能受损,无应用他汀类调脂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史[2]。
1.3 方法所有研究对象于禁食12 h后清晨抽取肘静脉血,检测(UA)、血肌酐、血尿酸、空腹血糖(FPG)、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水平,收集晨8时~次晨8时的尿液(加入10 mL甲苯防腐),记录总尿量,并留取3 mL备用。
尿微量白蛋白(mA1b)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得,而糖化血红蛋白(HbAlc)采用微柱层析法测得。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各项生化指标分析糖尿病各组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NC组,CAU组、MAU组及NAU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肌酐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U组、MAU组及NAU组HbA1c、UA均高于NC组,且CAU组、MAU组与NAU组比较,HbA1c、UA显著高于NUA组(P<0.05),CAU组与MAU组比较,CAU组HbA1c、UA显著高于MAU组(P<0.05)。
见表1。
2.2 糖尿病各组及NC组HCY、ADPN水平检测4组HCY、ADPN呈递增趋势。
见表2。
表2 糖尿病各组及NC组HCY、ADPN水平检测()组别 n HCY(μmol/L) ADPN(mg/L)NC 30 6.91±1.53 8.32±1.1NAUMAUCAU 182216 14.81±3.20▲13.37±3.21▲18.68±4.13▲ 18.9±1.7120.51±1.5327.91±1.59注:与NAU组比较,▲P <0.05表1 糖尿病各组及正常组生化指标比较()组别 n FPG(mmol/L)肌酐(μmol/L) HbA1c(%) UA(μmol/L) NC 30 4.67±0.53 85.3±30.1 5.42±0.12 250±29NAUMAUCAU 182216 7.82±1.29▲9.35±3.02▲8.65±2.13▲ 78.9±29.797.5±31.298.9±31.5 6.79±0.21▲7.91±0.43▲*8.12±0.59▲* 329±29419±33498±37注:与NC组比较,▲P <0.05;组间比较,*P <0.052.3 hs-CRP水平检测结果正常蛋白尿组hs-CRP(2.73±1.77)mg/L,微量蛋白尿组hs-CRP(5.52±3.35)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s-CRP(0.64±0.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正常蛋白尿组与微量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病情已不可逆转。
患者未出现尿蛋白之前,对其进行早期监控,采取有效治疗,可预防DN的发生及发展[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筛查、诊断、血糖控制和疗效考核的有效检测指标,其出现提示微小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本研究对各组GHbAC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1c随尿微量自蛋白水平的增高而增高,显示其与尿白蛋白增多所表现的糖尿病肾病的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糖尿病肾病深入发展,尿微量白蛋白增多,血尿酸水平也逐渐升高,提示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存在一定联系。
因此,T2DM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尿酸及HbA1c水平,以监测DN的发生和发展,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延缓或逆转DN 的发生和发展,有效改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机体处于高糖环境时,许多蛋白质由于机体非酶糖基化反应加速,导致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糖化,表现为糖化后功能异常,在糖尿病的器官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DN早期以肾小球损伤为主[4-5]。
目前对DN的实验诊断通常依赖血清生化检查及尿液常规检查等,敏感性差,影响因素多,对大多数肾脏损害,特别是肾脏早期损害不能及时作出诊断。
尿微量蛋白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是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改变的灵敏指标。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浊度法对尿中Alb、IgG、B2M、α1M四种蛋白质的含量进行动态监测,能早期发现肾脏的微小病变、鉴别肾脏损伤部位及受损程度。
本研究显示,随着DN的逐渐发展,尿微量白蛋白增多,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表明血尿酸水平与DN的发展存在一定联系。
HCY是蛋氨酸生成半胱氨酸过程中的中间代谢产物,在正常血中大部分形成蛋白结合体,仅小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其作为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T2DM紧密相关。
HCY是一种血管损伤性氨基酸,与血管损伤有关,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
Verzola D[6]研究表明,HCY水平比血肌酐更能反映肾功能。
HCY与T2DM 的发生发展有关,T2DM患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且HCY的浓度随着DN的进展显著升高[7]。
ADPN是一种保护性激素,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影响T2DM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少部分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也表明,ADPN随着T2DM的进展而升高。
在本实验中,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微量蛋白尿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hs-CRP呈现出一种随疾病进展而平行上升的趋势。
Hs-CRP在上述疾病过程中的变化,与以下几方面因素相关。
首先,CRP可激活炎症反应,引发机体的氧化应激;其次,CRP能够提高人体动脉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I-1)的表达和活性,后者能够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促血栓形成;再次,CRP可直接作用于肾脏出球小动脉,加重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进而加重肾功能受损程度。
总之,本研究结果显示,T2DM患者血清ADPN、HCY水平随着肾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增高,血清ADPNCY水平增高与UAER呈正相关, ADPN、HCY是反映DN早期内皮损害及肾功能进展的生物标记物,hs-CRP是T2DM及其并发症DN进展过程中的敏感指标。
目前认为,DN早期的肾脏病理变化过程大多是可逆的,早期发现、早期有效干预可阻止病情向不可逆蛋白尿阶段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