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共66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第四节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危害
1.概念
本 课
发生在①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②财产损

失的③ 自然 事件。(如下图)



教学ppt
2
自主·学习区 2.分类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气象
地质地貌
生物
海洋
教学ppt
第四节
3
自主·学习区
第四节
3.主要特征 复杂性、⑧周期 性、⑨ 突发 性、⑩ 多因性、群发
属于________灾害。
(2)材料一体现了自然灾害的________特征,材料二反映
了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
本 课
(3)结合材料二,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会造成哪些危害?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按灾害的成因和

发生过程分类,地震属于地质灾害。第(2)题,材料一反
第四节
[迁移应用 1]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 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地 滑坡 土体沿一定的滑
山地,欧洲南部的阿尔

动面整体下滑
卑斯山区,中国西南



山区暴发的饱含 的 横断山区 ,南美


石 泥沙和石块的特
时 栏
洲西部的安第斯山区

殊洪流


是由于海底突然 附近多地震的海域,如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优质课件(共26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优质课件(共26张PPT)

• 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温度在26 ℃以上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 旋.(西太平洋)
• 飓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 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飓风.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地 区东太平洋,中太平 洋洋面的持续升温, 海水的平均温度超过 常年平均温度0.5℃ 且持续半年以上的异 常现象.
• 有利:可以缓解旱情.
三、中国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相对严重的国家 之一。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我国灾害 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对社 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 威胁。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以旱涝和干旱最
为常见,其危害程度和范围也最大。
(一)中国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 何为洪水?雨涝又是什么意思?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
• 地震:大地由于构造运动而快速的震动的 现象.
• 火山喷发:岩浆喷出地表.
• 泥石流:山区的大量泥沙和石块,被水侵 润以后在重力作用下造成突然暴发的含有 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洪流.
•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 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 象.
华北、东北地区
锋面雨带控制本区, 出现盛夏暴雨
西南地区
受西南季风影响,暴 雨时有发生
东南沿海
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 多狂风暴雨
夏季风进退、强弱与我国旱涝灾害 的关系: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北旱南涝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大, 加上近年来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 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加剧了洪涝灾 害.
3.主要特征
复杂性
周期性
潜在性
自然灾害的 主要特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优质课件)(共41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优质课件)(共41张PPT)
⑴在图上画出我国地势三个阶梯的分界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
70年代
灾害数量/次 死亡人数/万人 受影响人数/万人
1110 196 7.4
80年代
1987 80 14.5
90年代
2742 79
1993-2002 年
2935
53.1
19.6
25
灾害损失/亿美元 1310 2040
6290
6550
例题六:读图,回答问题:
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时间 雨带位置 气象灾害
3~5月 6月
华南 江淮地区
华南:低温冷害、 洪涝
华北:春旱 江淮地区:梅雨(洪涝)
北方:干旱
7~8月 华北、东北 长江中下游伏旱
9月 雨带迅速南退
夏秋 —— 暴雨洪涝 —— 东部季风区
春夏 ——干旱—— 华北、长江中下游等
① 夏季风进退规律使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 害对人类的危害》优质
课件)(共41张PPT)
2020/9/22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定义
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 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类型(按成因与发生过程)
天文灾害、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 害、海洋灾害等。其中常见的、对人类危害较大的 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2)发生时间:夏秋季节 (3)影响范围:
西北太平洋发生最多,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飓风。 在我国主要发生在粤、台、琼、闽等沿海省区 (4)带来的后果: 带来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的灾害; 对我国来说,可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 (5)预防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利用气象卫星)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共66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课件(共66张PPT)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与中国东部雨带移动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候因素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年际变化大(北涝南旱或南涝北旱)
除了气候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 洪涝灾害频发?

长江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什么河段?原因是什么? 中下游
自然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 平原地形平坦,支流众多,水流排泄不
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灾。
自然灾害
主要特征
复杂性
周期性
潜在性
自然灾害的 主要特征
突发性
群发性
多因性
判断
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自然灾害 的哪些特征?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 震。
(2) 夏秋季节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 台风。
(3) 人类修建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
畅人文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灾害损失大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自然因素
气候因素 ——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集中夏秋季节,且多暴雨。
流域的水系特征 ——干流长,支流多,流域 面积广,河道狭窄弯曲
水系特征 ——流量大、汛期长
地形 ——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淮河 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自然因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多暴雨;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 河道弯曲;无独立的入海河道 泄洪能力差
人为因素:围湖垦田;植被破坏。
阅阅读读::2自003然年资淮河源流的域属的性洪涝灾害
洪峰次数多、水位高
洪水持续时间长 (2)读图4-34 1998年长江洪水淹没范围,找出 受灾严重的省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①气象灾害 ②地质灾害 ③生物灾害 ④海洋灾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 下列情况能导致洪灾的是 ( )
①地表径流不能为河道容纳 ②冰凌阻塞河道
③冰雪融化江河水位陡涨以致河堤决口
④反气旋天气长期影响
A. ①② B. ①
C. ①②③ D. ①④
随堂巩固
6. 我国东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原因是( )
种类、频率、范围
中国各地区自然灾害分布种类
西北地区: 常年干旱 (春秋较 重)、冰雹、 暴雨、地震
东北地区:季节性干旱 (冬春较重)低温冻害、 暴雨洪涝、森林火灾等
华北地区:季节性干旱 (春秋较重)暴雨洪涝、 地震等
长江中下游地区:季节性干旱 (伏旱)暴雨洪涝、热带风暴、台 风、风暴潮、海啸等
青藏高原:地震、 低温冻害、冰雹
洪涝
洪水
雨涝
洪 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__特__大_地__表_径__流___不能被河道 容纳,或因___山__洪_暴__发___而使___江_河__水_位____陡涨,
水 导致__河__堤___决口,水库溃坝,___城_镇__和_农__田___淹没 的现象。
雨 因长期_大__雨__或__暴_雨___造成洼地__积__水__不能及时排 涝 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2.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围湖造田
措施
措施
水库

堤坝

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

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 浚河道,开挖河道


自然灾害概念

自然灾害分类

洪涝危害

最新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优质课件)(共34张PPT)-PPT课件

最新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优质课件)(共34张PPT)-PPT课件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
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特征:
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 潜在性、复杂性 3、分类:
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 灾害、海洋灾害
判断
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自然
灾害的哪些特征?
(1)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 流域地貌特征 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 植被分布 人类活动以及极端天气和 气候事件
阅读: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结合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说说 洪涝灾害有哪些危害?
人员伤亡 农田受淹 房屋倒塌 经济损失
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加固河堤,疏浚河道 植树造林,退田还湖
非工程措施
加强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洪水的监测和预报
活 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淮河 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自然因素:降水集中;支流众多; 河道弯曲;无独立的入海河道。
人为因素:围湖垦田
2. 下列措施中,哪些适合在淮河流域治理 中实施: ③④
①开挖入长江水道; ②防止凌汛泛滥; ③上游植树造林; ④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1、直接影响: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种类多,频率高,影响范围广,以洪涝和
干旱最为常见。
我国洪涝分区
“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图
东北
长江 中下游
华南 和西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峰次数多、水位高
洪水持续时间长 (2)读图4-34 1998年长江洪水淹没范围,找出 受灾严重的省份。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自然因素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自然因素
气候因素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自然因素
气候因素 ——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集中夏秋季节,且多暴雨。
冷气流 华南
(4) 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 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判断
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自然灾害 的哪些特征?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
震。
——突发性
(2) 夏秋季节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
台风。
(3) 人类修建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
(4) 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 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判断
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自然灾害 的哪些特征?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
震。
——突发性
(2) 夏秋季节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
台风。
——周期性
(3) 人类修建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
(4) 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 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判断
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自然灾害 的哪些特征?
自然灾害
危害
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
火山
滑坡
泥石流
河堤崩溃
洪水
干旱
粮食减产
南方雪灾
南方雪灾
台风眼
龙卷风
龙卷风
龙卷风
沙尘
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海啸
蝗灾
阅读
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

灾害类型
受灾地区 死亡人数(万)
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 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 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是,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 (3)2008年4月6日,刘某一家人野外上坟时燃放 鞭炮,导致附近发生山林火灾,火灾造成附近几户居 民房屋被毁,烧毁森林面积300多亩。
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 以区别,所以常通称洪涝灾害。
阅阅读读::1自998然年资长江源流的域属的性洪涝灾害
(1)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有哪些特点?
(2)读图4-34 1998年长江洪水淹没范围,找出 受灾严重的省份。
阅阅读读::1自998然年资长江源流的域属的性洪涝灾害
(1)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有哪些特点? 洪水发生早、来势猛
震。
——突发性
(2) 夏秋季节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
台风。
——周期性
(3) 人类修建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
——潜在性、多因性
(4) 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
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群发性
自然灾害
类型
按成因和 发生过程
地质地貌灾害 气象灾害 生物灾害 海洋灾害
自然灾害
类型
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 滑坡、泥石流 气象灾害 ——暴雨、旱涝、寒潮、台风 生物灾害 ——蝗虫、鼠害、禽流感 海洋灾害 ——风暴潮、海啸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自然灾害 概念
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 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判断
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 哪些不是自然灾害?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 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 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 种类多、频率高、范围广 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哪几种? 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地震危害大
中国的洪涝灾害
阅读P108:区分洪水和雨涝
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 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 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 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 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与中国东部雨带移动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候因素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年际变化大(北涝南旱或南涝北旱)
除了气候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 洪涝灾害频发?
长江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什么河段?原因是什么? 中下游
自然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 平原地形平坦,支流众多,水流排泄不
1902 1931 1937 1939 1976 1985 2003 2004
火山喷发 洪水 飓风 海啸 地震 泥石流 地震 海啸
危地马拉 中国 印度 智利 中国
哥伦比亚 伊朗
印度洋沿岸国家
0.6 40.0 30.0 2.8 24.2 2.5 3.0 近30.0
阅阅读读::中自国然的资自然源灾的害属性
冷气流
江淮梅雨
东北
冷气流
华北
西南 伏旱
冷气流 西南
华南沿海
我国东部雨带移动位置 (正常年份)
•3月末登陆珠三角; •4-5月份,华南地区(同期华 北地区易春旱) •5-7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 •7月下旬-8月,华北-东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 •9月南退(慢进快退)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北旱南涝
畅人文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灾害损失大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自然因素
气候因素 ——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集中夏秋季节,且多暴雨。
流域的水系特征 ——干流长,支流多,流域 面积广,河道狭窄弯曲
水系特征 ——流量大、汛期长
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灾。
自然灾害
主要特征
复杂性
周期性
潜在性
自然灾害的 主要特征
突发性
群发性
多因性
பைடு நூலகம் 判断
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自然灾害 的哪些特征?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 震。
(2) 夏秋季节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 台风。
(3) 人类修建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
震。
——突发性
(2) 夏秋季节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
台风。
——周期性
(3) 人类修建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
——潜在性、多因性
(4) 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
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判断
下列现象主要反映了自然灾害 的哪些特征?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