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微信红包开放,一大波红包来袭
红包来袭!!!

红包来袭!!!
2015年02月13日
微信,支付宝都发红包了,央行再不表示表示就太对不起全国人民了!今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利空出尽有反弹,红包行情或可期!》。
之后,利好消息就来了,央行单周资金净投放2050亿元,创2014年1月以的新高!具体如下。
这妥妥的是发红包的节奏呀!大家摆好姿势,抢红包咯!
12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800亿元14天和800亿元21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持稳于4.10%和4.40%。
1600亿的单日资金投放量创下了1月22日本轮逆回购重启后的新高!至此,公开市场连续第四周实现净投放。
鉴于当周公开市场共有350亿元逆回购到期,没有正回购和央票资金到期,经测算,央行最终实现资金净投放2050亿元,创2014年1月以来单周净投放量的新高。
纪委盯上微信红包

龙源期刊网
纪委盯上微信红包
作者:
来源:《世界博览》2015年第05期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纪委、监察局发出通知,节日期间加强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严禁公务人员通过现代物流快递、电子商务等隐蔽手段收受电子礼品预付卡、微信红包等。
微信红包、电子预付卡等之所以成为“送礼神器”,一方面在于其隐蔽性,另一方面,电子红包面额往往相对较小。
以微信紅包为例,一天单个红包最多200元,全天累计红包上限8000元,这种小面额红包往往打着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的名义,更容易让官员放松戒备。
去年9月,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透露,中央纪委已将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等列入反“四风”的查处范围。
我眼中的“微信红包”_初二议论

我眼中的“微信红包”
我眼中的“微信红包”
吴江区实验初中初二(3)班孙瑾怡
2014年年初,“微信”推出了一项即时应用——“微信红包”。
红包,在中国人的眼中,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祝福与美好愿景,红包的往来也成为了一种独到的中国交际文化。
人们怀着好奇、有趣的心态去运用这个新生事物。
不可否认,“微信红包”的推出从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不管大家相距有多远,只要你有手机,就能很轻松地参与到抢发红包的活动中来,甚至一些好久未曾联系的亲友,通过这种“游戏”,让彼此感觉从未曾远去。
但一件事物的发生,总要一分为二地去看。
首先,微信红包因为是电子支付,可能会带来个人信息的不安全。
其二,微信红包和传统红包比,它少了那种亲友间言语和眼神的交流,少了许多彼此间的关怀。
现在有种很奇怪的现象,很多人宁愿坐在一起通过玩手机交流,也不想面对面沟通,造成了人文交流的缺失。
其三,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引发追求金钱游戏的不良心态。
所以,个人认为,抢发红包应浅尝辄止,可以用适度的微信红包方式来联络亲情友情,但切不可完全当作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效平台,更不应该以红包中金钱大小来衡量或绑架亲情。
我们应把它看作生活中泛起的小小涟漪,适当地用它来增添生活的乐趣。
警惕微信红包骗局认准官方信息

警惕微信红包骗局认准官方信息现如今,微信红包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年终送礼还是节日祝福,微信红包都是最受欢迎的选择。
但是,与此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个”肥肉”,利用微信红包进行各种骗局,让不少用户上当受骗。
微信红包骗局的模式微信红包骗局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官方账号发放红包:骗子模仿微信官方账号,发布各种”免费领红包”的消息,诱导用户点击领取。
领取后,系统会要求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支付一定费用,这样就将用户的隐私信息和财产暴露给了骗子。
虚假抽奖活动:骗子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各种”大奖”抽奖活动,要求参与者转发、点赞、评论等,然后再让中奖者缴纳手续费或者其他费用才能领取奖品。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骗局,根本没有什么大奖可言。
Ponzi骗局:骗子通过设置各种层层分红的机制,诱导用户参与。
由于前期可以获得一定收益,会吸引更多人参与。
但这种骗局必然会崩盘,用户血本无归。
链接诈骗:骗子发送一些含有恶意链接的红包,诱导用户点击。
一旦点击,系统就会自动扣费,或者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账号密码。
这些骗局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识别并远离这些骗局。
如何识别微信红包骗局要识别并避免微信红包骗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认准官方信息:微信官方账号和活动信息,都会在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支付APP上发布。
我们要时刻关注官方动态,不轻信其他渠道的信息。
谨慎点击链接:对于陌生人发来的含有链接的红包,要三思而后行。
可以先查看链接地址,看看是否合法,再决定是否点击。
保护隐私信息:任何要求您提供个人隐私信息或支付费用的红包活动,都要谨慎对待。
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信息。
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非常重要,如定期更新密码、开启双重验证等。
也要提醒身边的亲友朋友,共同警惕各种网络诈骗行为。
微信红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也不能盲目乐用。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认清官方信息,谨慎行事,切实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和隐私安全。
微信红包的社会文化意义解读

微信红包的社会文化意义解读
微信红包是一种数字化的现金礼物,在中国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和文化现象。
微信红包的兴起与微信社交平台的普及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赏赐和互动方式,也代表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金钱观念的转变。
微信红包的社会文化意义在于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密切和巩固。
微信红包成为了人们在特殊场合或特殊纪念日送礼的主要方式之一,例如过年时的亲朋好友间的拜年红包,生日时的祝福红包等。
通过发送微信红包,人们不仅能够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祝福和关心,更能够实现送礼过程的简便和便捷,而且受红包金额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多地体现了情感的重要性。
微信红包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方式,例如抢红包游戏,多人参与一同分享红包,使得人们的互动更加活跃和有趣,从而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
微信红包的社会文化意义在于改变了人们的金钱观念和消费方式。
微信红包注重的是微小金额的赠予和分享,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额赠礼。
这种微小金额的红包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文关怀,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金钱价值更为重要。
这种转变使得人们逐渐从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转向关注人际关系和情感回报。
微信红包也改变了消费的方式,人们不再需要实体礼物,通过发送红包也能够传递自己的心意和祝福,从而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微信红包的社会文化意义还在于推动了数字化支付的普及和发展。
微信红包是在微信支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支付和接收红包。
这种数字化支付方式方便快捷,并且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消费场景,促进了移动支付的普及。
微信红包相当于是移动支付的一种引子,使得更多人接触和使用移动支付,并逐渐适应数字化的消费习惯。
微信红包的社会文化意义解读

微信红包的社会文化意义解读
微信红包是中国传统的红包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社会文化。
从社会文化意义来看,微信红包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
第一,微信红包强化了社交关系。
传统的红包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社交行为,通过给予红包来展示人们的关心和孝敬,表达节日祝福。
微信红包的出现无疑更方便了这种社交行为,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场合或时间,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发送红包,增进相互的友情和亲情,加深了社交关系。
微信红包还有一个特点是可以选择定时发送,这种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惊喜和祝福。
第二,微信红包体现了公平与诚信的价值观。
微信红包采用了抢红包的形式,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红包,无论是财富水平高还是低,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其中。
这种公平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贫富差距,平衡了社会资源的分配。
微信红包的兴起也要求人们在送红包时诚实守信,不得泄露红包金额等信息,这种诚信的价值观也被大众所认同。
微信红包弘扬了分享与互助的精神。
微信红包的抢红包过程中,人们会有一种分享和互助的心情,红包一经发送,任何人都可以抢到,这种分享的方式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和友情。
微信红包也促使人们更加注重团结合作,因为红包金额是有限的,有时候人们会组成群体一起抢红包,共同分享,从而营造了一种合作共赢的氛围。
第四,微信红包推动了电子支付的发展。
微信红包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电子支付的发展,尤其是移动支付。
通过微信红包的使用,人们更加习惯于使用手机进行支付,不再依赖传统的纸币和硬币。
这种电子支付的方式也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交易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后女孩微信群传部黄片收精编元红包被抓微信后

90后女孩微信群传200部黄片收90元红包被抓后90后小姑娘小敏化名被网友拉到了一个微信群,进群前据说要给群主发红包才能看一些外面不能看的视频,听着蛮刺激的,于是,她加入了这个群;
在给群主发了红包后,小敏看到了些所谓的外面不能看到的视频,原来就是色情视频;
今年七月份的时候,她自己也建了一个群,拉了5个朋友入群,因为是朋友,她没有收红包;不过,她拉入群的另外三个人就要收费了;这三个人都是小敏从网上认识的,进群前小敏就说清楚了价格,只有给小敏发30元的红包,才可以入群分享视频;
在三个网友每人给她了30元红包共计90元后,小敏让这三个网友进群了;
开始,小敏只发些小视频,但网友们不干,说小视频值不了这些钱;
于是,小敏就不断把自己在另外群里获得的视频传到自己组建的群里面,让大家饱眼福;
才短短半个月,小敏就在这个群里上传了270多部淫秽视频;
小敏说她上传这些视频,都是因为好玩;等到警方抓住她才反应过来,自己犯法了
目前,小敏已经被海曙检察院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提起公诉;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说,在微信群里面传播淫秽物品,传播的视频达到20条以上并且牟利,或没有牟利的情况下传播了40条以上,就构成了传播淫秽物品罪;如果发布量没有超过以上标准,但是具有情节严重情形的,也构成犯罪;本报记者邵巧宏本报通讯员马俊陶琪姜。
2024年红包市场前景分析

红包市场前景分析概述红包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近年来在中国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
红包市场通过在线平台提供红包购买、交易和使用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获取和发送红包的过程。
本文将对红包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潜力快速增长的用户基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猛。
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支付平台进行支付和红包发送,形成了庞大的用户基数。
这为红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策支持的推动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移动支付的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支持,为红包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消费升级的需求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已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
消费者对于更加个性化、便捷、创新的支付方式的需求逐渐增加,红包市场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并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市场竞争与商业模式市场竞争激烈目前红包市场存在诸多竞争对手,包括支付宝、微信等知名的移动支付平台。
这些平台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数,并且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支持,对于新进入的红包市场企业造成了竞争压力。
商业模式多样化红包市场的商业模式多样化,主要包括平台收费模式、广告收入模式和金融服务模式等。
平台收费模式是主要的收入来源,通过向商家收取平台使用费、广告费等手段获得收益。
发展趋势移动支付市场进一步扩大移动支付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将进一步推动红包市场的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加和移动支付的便利性,移动支付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用户需求多元化未来红包市场将不仅仅满足个人红包发送的需求,还会逐渐满足企业员工福利、活动激励等多方面的需求。
多元化的用户需求将推动红包市场的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包市场将面临更多的技术创新机会。
例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红包市场已经出现,大大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总结红包市场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快速增长的用户基数、政策支持的推动和消费升级的需求是红包市场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情观察:微信红包开放,一大波红包来袭春节将近,互联网公司的“红包大战”一触即发。
据泰一舆情监测系统显示,12月24日微信团队宣布面向商户开放微信现金红包申请,只要商户(公众号、App或者线下店皆可)开通了微信支付,就可以申请接入现金红包。
无需复杂的申请流程,商户可根据开发能力及所举办活动的具体需求来选择红包发放方式。
一、网络信息构成
据泰一舆情监测系统显示,本监测期内,新闻成为声量传播的主要阵地,占总比重的36%,贴吧次之,占总重的32%。
微博、论坛相对较少,分别占一成左右。
二、关注地域分布
本监测期内,此信息的主要关注区域为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
其中北京关注度最高,占总比重的30%。
除山东以外,其余城市关注度相差不大,均在1成以上。
三、关注人群性别分布
本监测期内,关注人群性别分布不均,男性较多,占比75%,远高于女性的关注度,女性只占25%。
四、网民观点摘编
《红包并非微信最爱,可不得不爱》:截止到目前,微信都是一款成功的社交应用,但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业项目,因为微信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商业
模式,可任何人都知道,没有好的商业模式的应用不会长久,而互联网应用的更新迭代速度又很快,微信必须争分夺秒的找到商业化的道路,而红包无疑是目前微信找到的最成功的一个载体,所以,即便不是最爱,也不得不爱,利益使然。
《公众号红包开放,一大波红包将袭来》:个人红包确实是好玩有趣,但却无法真正承载微信商业化的使命。
微信需要更加重量级的商业服务。
微信公众号红包显然就是其中的一环。
开通公众号红包,让公众号多了和其粉丝互动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目前已知公众号可以通过二维码以及消息推送发放红包。
《吐槽:微信红包3宗罪》:之所以造成我对微信红包又爱又恨,我个人总结,主要有三大原因:1、纠结于抢还是不抢。
2、微信红包成为朋友圈营销的幕后黑手。
3、微信红包催生出一批恶搞现象。
五、舆情点评
据泰一舆情监测系统显示,按照微信官方数据,2013年除夕开始,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
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9412个。
到2015年,微信红包更是已经成为人们调剂关系,带动气氛的好工具。
如今“红包大战”在即,广大网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