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物质的变化1

合集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2
3
4
5
6
出示:水分子电解的模型
请学生从微观角度来判别水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生: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水电解生成了氧气和氢气。

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属于化学变化。

教师指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过渡:我们周围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判断变化是否发生了?
2、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师: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演示实验1:取适量的硝酸铅溶液放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观察反应前后的现象。

问: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有
7
8
9
10
11
12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2 个
13
14
15
问题:根据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科学探索者中的一副图:
介绍:绣球花是一种天然指示剂,能显示亮粉红至蓝的一系列颜色,它生长在灌木丛的酸性土壤中
活动: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来测定物质的酸碱性(课前准备)个别实验,课后继续课外探究:花的颜色除了和色素有关以外,和土壤的酸碱性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三)布置作业
1、作业本第2节第一部分。

2、预习下课时的内容。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3

16
17
18
19
20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4 个
21
2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一: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①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如:冰融化为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碘升华,蜡烛融化等②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

③本质: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没有变,主要是指形状改变或三态变化。

④伴随现象: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①定义: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②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③本质:分子或粒子本身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或粒子。

④伴随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4.特别提醒①爆炸有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如:火药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因为生成了新物质。

瓦斯爆炸、轮胎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原子弹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②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不是化学变化。

③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浑浊的泥浆水放置较长的时间会产生沉淀。

④有变色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红墨水加水稀释后颜色变浅。

⑤产生气体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干冰升华、碘升华。

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①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②性质的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③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①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②性质的确定:通过化学变化来确定。

③内容: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方法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4. 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例如:因为铜有导电性所以铜可以做导线。

因为导线是用铜做的所以这个用途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1章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1.(2018重庆中考B卷)“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

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裂B.轮胎变瘪C.燃油燃烧D.座椅摇晃2.(2018安徽中考)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

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混合B.成型C.晾干D.烧结3.(2019浙江湖州第四中学教育集团月考)探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作为判定其为化学变化的理论依据的是( )A.产生气体B.生成沉淀C.生成新物质D.改变颜色4.(2014浙江湖州中考)下列四幅漫画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其中一幅漫画所描述的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三幅不同,这幅漫画是( )5.家庭小实验:回家后点燃一段蜡烛,过一段时间后熄灭,请写出从点燃到熄灭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判断这些现象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 ;(2) ;(3) ;(4) 。

6.(2018山东威海荣成十四中期中)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

(1)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和______能。

(2)黑暗中点燃蜡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蜡烛燃烧时,伴随着蜡烛的熔化过程,常用“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那么蜡烛“流泪”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过程,需要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包含的化学能___(填“高”或“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证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1.(2018广东中考)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2018重庆中考A卷)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洗糯米B.刀切肉块C.粽叶包粽D.烧火煮粽3.(2016湖南湘潭中考)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B.干冰升华C.品红扩散D.蜡烛燃烧4.(201 5广东中考)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5.(2018浙江湖州中考)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

第1节 物质的变化(PPT课件(初中科学) 19张)

第1节 物质的变化(PPT课件(初中科学) 19张)

蒸馏水
澄清石灰水
图1-6 化学反应
如图 1-7 所示,在盛有 10 mL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 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视 察产生的现象。
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 氰化钾溶液检验______________的 存在。
硫氰化钾 氯化铁
溶液
பைடு நூலகம்
溶液
加入硫氰化 钾溶液后
图1-7 氯化铁溶液与硫氰 化钾溶液的反应
3、夹缬,是温州苍南印花染色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采 用纹样对称的花版,紧夹丝织物,浸于蓝靛青染液,故 专家称其为“蓝夹缬”。根据信息,回答问题。下列是“蓝 夹缬”制作的几个工艺流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 )
A、织布 B、雕版刻制 C、氧化制靛 D、晾晒
4、下列现象:①蜡烛燃烧,②玻璃破碎,③金的颜色是 黄色的,④铁易生锈。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②_____, 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④____(均填序号)。
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图1-1 下雨
图1-2 火柴燃烧 图1-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物理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_______, 形成了____________。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物质产生_______变化或_______变化,尽管______各不相同, 但许多变化都伴随有以下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要求 ①了解物质变化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描述化学变 化是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并存在能的转化; ②化学变化还会伴随沉淀、产生气体、颜色变化、发光、 吸热或放热等现象。
学业要求 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能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知识点1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化学变化。

知识点2 探索物质变化的方法1.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放出气体、产生沉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生成了新物质。

2.探索物质的变化和变化规律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吸热或放热)、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等方面寻找证据。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知识点1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2.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知识点2 酸碱指示剂1.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简称指示剂。

2.紫色的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红色;蓝色石蕊试纸在酸性溶液中显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蓝色;红色石蕊试纸在酸性溶液中显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蓝色。

3.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使指示剂变色,不能说成指示剂使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变色。

因为变色的物质是指示剂,不是酸性或碱性溶液。

4.花瓣中含有一些植物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用花的汁液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知识点3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简称酸碱度。

2.化学上通常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3.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物质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物质碱性越强。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1节 物质的变化课件
11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归纳总结] 水蒸发过程中分子本身没变,是物理变化;水电解过程中分子发生 了改变,变成了其他分子,是化学变化。 [继续探究]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归纳总结]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生成了新 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利用这一性质,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 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归纳总结] 观察和实验是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除此以外,还有查 阅资料等方法。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归纳总结]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可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 水分的吸收剂。 [继续探究]
物质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应用?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归纳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物质的变化和变化规律来推测物质的性质,再根据物 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应用,以造福人类。

第1节物质的变化(PPT课件(初中科学)20张)

第1节物质的变化(PPT课件(初中科学)20张)
物理性质: 不需要产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课堂讲授
下面八种性质分别属于 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可燃性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可燃性
课堂讲授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变化现象
变化中有没有 别的物质产生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体积变小
颜色:白色
无色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颜色:银白色 温度从低到高
红棕色
颜色:灰黑
红或白
亮度:变亮了

有新物质 铁锈生成

发出白光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有新物质 二氧化碳生成
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课堂讲授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如是否有沉淀产生、是否有 气体产生、是否有形状的变化、是否有颜色的变化、 是否有温度的变化等。
本课结束,谢谢!
课堂讲授
3、钢铁的融化 4、冰山消融
温度的变化、状态产生变化 状态、形状产生变化
5、铁丝的形变 形状产生变化
6、水的电解
物质性质产生了变化,产生了 新的物质,气体产生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 性质变化、发光发热、状态变化等。
归纳总结
探究物质的变化,可以以视察、实验为方法,从不 同的方面寻找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 化和规律,估计它们的性质,并利用这些变化规律 造福人类。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1)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1)
物理性质
概念
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物质在化学变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化中表现出来 质 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通过化学变化 或仪器测知 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 可燃性,还原 熔点,沸点,硬度, 性,氧化性, 溶解性,挥发性等 稳定性等
; 泡芙妹妹女性网 塑形瑜伽 ; 2019年01月19日11:12:25 ;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 体,产生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相互联系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 发等 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 质和化学性质
补完了,那件衣服还能再用好几年.他被要求站立被动,被两个女孩看了个遍. "现在你对自己的成功满意了吧?" "满意了."李桃欣慰的笑了. "它么好,现在跟着我去吃肉.你们必须行动起来,因为我也请了它几个军官!拖拖拉拉的可没肉吃!" 她们毕竟还是个孩子,被那一激,什么淑 女形象全部要了!两人跟着李小克快步前进. 当然,李小克已经安排好了,那顿烤羊大餐,那俩丫头一人一个羊腿慢慢啃去吧. 自个儿呢?慢慢吃点也就行了,因为明日才开拔,今日可以高兴一些,喝点小酒. 三人进了雅间,也就是食堂里面一间隔开的木屋.那必然是军官吃饭的地界. 烤 羊已经摆在桌子上了,卖相一般,肉香倒是惹人流口水.但事情比他想的更好,等候多时的沃曼斯基遮遮掩掩的拿出一瓶好酒,摆在桌子上. "欢迎你,我的副师长同志,那次,我们可以喝上一瓶法国葡萄酒." 居然还有法国货?李小克将信将疑上了桌,并安排两个女孩在右手边. "是不是法 国人的,我看一下就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盐,误服会引起中毒。如果 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会采取什么措施? 答:可以喝大量牛奶、蛋清或豆浆解毒。原因是上述食品中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跟重金属盐形成不溶于水的 化合物,可以减轻重金属盐类对胃肠黏膜的危害,起到缓解 毒性的作用。
3、为什么在农业上可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
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下雨
物理变化
瀑 布 落 下
化学变化
木柴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 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பைடு நூலகம்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1300 ℃以上 500 ℃以下 1000℃
冰 山 消 融
钢 铁 生 锈
燃烧引起的爆炸 窗玻璃上的水滴
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入 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 什么变化。
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 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 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等。 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 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认识物质、 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表现出 体现于
物质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
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
第一节 物质的变化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物质会发生各种各 样的变化,你能说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 实例吗?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周围的物质总是在 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如:太阳的升降、 月亮的圆缺、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物质的溶解性、下雨、木柴燃烧、植物 光合作用、瀑布落下、电灯发光、冰山 消融、水的电解 ……
vgd58wjw
么啊?”我一边扒着米饭,不加思索地问道。“只是姐姐有事要做,要赶紧把碗筷送回去。”仁轩说罢,像是一个说错话的小 孩,马上把头低了下去。我听罢,更不好意思再慢悠悠地吃了,连忙三下五除二地把饭菜消灭干净,再整整齐齐摆好餐具端回 给仁轩手上,并说着些感谢他姐姐为我做饭菜等等的客气话。仁轩端回餐具,起身正准备离开,突然转身向我问道:“哥哥, 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又这么一惊,又很不好意思地意识到,直到现在我还是个别人仁家一家子都不认识的陌生人。等等,现 在还不能透漏我身份证上的名字吧,虽说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但是假如我说出我的姓名而影响了我所处的那个世界的 历史的话,我还是不要让自己的真名流传开为好。急中生智是很强大的,我又一次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叫莲,姓氏就不方便 透露了。”其实我取这个名字,是出于穿越前我正在追的一部漫画,当中的男主角被人叫做莲先生,长得可真帅气真高大啊。 “好的,我会替莲哥哥把你刚才感谢姐姐的话说给姐姐听的。”说罢,仁轩就转身走开了。这仁轩真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啊! 心里又开始感叹万分。吃饱了没事做,而且头昏了这么久,现在也全无睡意,倒不如去庭院散散步,反正这仁家也就这三人, 也不怕遇到什么其他人,除了仁老夫人外,因为我真不敢直接和这么封建得如此有代表性的人物谈话。夜幕也终于降临了,但 是风还是不减;月亮恰被云层遮住,虽已看不见柳叶,但是还是能听到清脆的拂叶之声。院子里已经变得漆黑黑的,也许古时 的夜才算是真正的黑夜,是少了繁华都市的霓虹灯的缘故吧。正当我在无限遐想的时候,发现有一身影匆匆掠过,并消失于院 子门外。我又是一惊,但是却下意识知道了这个人是谁了。更往深一层想去,感觉到情况大为不妙,这搞不好会出人命。于是, 我也急急忙忙地跟了上去。这陌生城市的大街小巷可真难辨认,尤其是没有现代路灯的指引,只靠偶尔会出现的月光的牵引来 行进,这可真苦了我。还好,月亮在与云朵淘气了一番之后,还是乖乖地露出脸来。这月光真突出一个亮,想必也是这只有月 光的缘故吧!跟着黑影在小巷里兜兜转转,接着又在没有一个人儿的大街上你走我跟的,最后是来到了湖边。这下我就完全知 道是什么事了。此时,那个黑影站在月光下,呆了良久;我就在一旁躲着,也跟着躲了很久。不出所料,那个黑影纵身一跃, 跳进湖里去了。黑影开始挣扎,偶尔发出几声响,呼吸声越来越急促,最后动作慢慢的缓了下来。月亮见证着这一切,那是月 亮千万年来,已经司空见惯的场景了。13小我重生|暑假还要在某公司进行无薪实习,可真够苦逼的。每天都要做一些琐碎的 小事,然后就浑浑噩噩的度过了这么一个白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 什么不同?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 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 子重新组合,形成了 新的分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两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空气液化 物理变化 ⑵铜器生绿锈 化学变化 ⑶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变化 ⑷酒精挥发 物理变化 ⑸火药爆炸 化学变化 ⑹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物理变化
2.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变化 是( A ) A 鸡蛋变臭 B 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C 碘加热升华 D 西瓜榨成西瓜汁
3.电子消毒橱中的臭氧发生器在消毒过程中,将空 气中的氧气转化成臭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 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B 氧气和臭氧都属于单质 C 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所含分子数目不同 D 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性质:必须发
生化学变化才能表 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 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可燃 性、稳定性、碱性、酸性等。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实验探究: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现象:反应后液体显乳白色 用途: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可燃性 酸碱性 化学性质
下面八种性质分别属于 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颜色 晶体的熔点 气味 软硬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可燃性
如何了解物质的变化呢?即寻找探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无 色


②绿叶的变化
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
1、碘化钾和硝酸铅反应
即现象
KI + Pb(NO3)2 == 2KNO3 + PbI2 ↓
无色溶液 无色溶液
黄色沉淀
证据: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2、绿叶的变化
证据: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3、钢铁的熔化 4、冰山消融
温度的变化、状态发生变化
本节内容: 1.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和化学变化及它 们的本质区别 2.物质的性质可分别物理性质(有哪些)和 化学性质(有哪些) 3.物质变化的依据(即现象),如何探究? 4.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可推测物质的性 质和用途.如:硫酸铜变化从而推断它的性 质和用途
5.证据(现象)→变化→性质→应用
; / 齐鲁制药
答:细菌中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而使细菌失去活性 。
1.1806年,英国科学家戴维用电解水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 的金属,他对这种金属作了以下实验:取一块该金属,用小 刀切下一小块,把这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反应. 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并立刻熔成一个闪亮 的银白色小球,并且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戴维的叙述,你认为这种金属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2.你能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吗? (1)铝线与铜线 (2)酒精与盐水 (4)棉线与毛线 (5)白糖与淀粉 (3)氮气与氧气 (6)蒸馏水与石灰水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 性质有什么应用?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 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探究物质的变化,可以以 观察、实验为方法,从不同的 方面寻找证据,进行分析,从 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 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这些变 化规律造福人类。
讨论交 流
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请你设计一 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 决定 表 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 CuSO4粉 判 变化——性质 证据—— 用途 现 断 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如不变色,证明是 推测 无水酒精。
状态、形状发生变化
5、铁丝的形变 形状发生变化
6、水的电解
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 新的物质,气体产生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 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 变化等。
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 的形状、颜色。蓝色固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 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 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