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第12章简单机械强化训练有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一、选择题1.已知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如图所示,A端挂的实心铁块,B端挂的实心铝块,两金属块均浸没在水中,等臂杠杆平衡,若将两个盛水杯撤去,则()A.A端向下,B端向上B.A端向上,B端向下C.A端向下,B端向下D.A端向上,B端向上2.如图所示,A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B=60cm,OA=20cm 两端分别悬挂实心铝球和实心铜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则()A.杠杆仍能保持平衡B.铝球一端下降C.铜球一端下降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 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0.2m/s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重力做功的大小为800J B.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5N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4.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A .①位置力臂最长B .③位置力臂最长C .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D .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5.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很薄、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用一竖直向上的动力F 1、F 2作用在水泥板一端的中间,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 .F 1>F 2,因为甲中的动力臂长B .F 1<F 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长C .F 1>F 2,因为乙中的阻力臂短D .F 1=F 2,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6.如图所示,重为60牛的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与重为6牛的物体乙用细绳相连,绳的重力和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当物体乙恰好能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落时,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 .绳拉甲物体的力为6牛B .甲物体的速度为0.2米/秒C .5秒内绳的拉力对甲物体做的功为60焦D .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W7.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为m 1、m 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O 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l 1>l 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O 点移近相同的距离△l ,则A .扁担仍能水平平衡B .扁担右端向下倾斜C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 2-m 1)21ll l -D .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 2-m 1)2l l l-8.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天花板上,在其下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让木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动力臂逐渐变小B.阻力臂逐渐变大C.动力F与动力臂乘积不变D.动力F逐渐变大9.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A和B,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且G A>G B,此时杠杆平衡,如图(a)所示,若将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如图(b)所示,杠杆将会()A.A物体下移,B物体上移B.A物体上移,B物体下移C.仍将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的大小为()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N.A.200N;10N B.200N;20N C.20N;10N D.20N;20N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 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这里的木棒是一种简单机械,称为______,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木棒重为______N(不计摩擦).12.一个带有刻度的均匀杠杆,在中点支起,如图所示,当在B处挂3N钩码时,应在A 处挂________N钩码,杠杆才能平衡。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真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真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专题12 简单机械》真题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2021山东德州中考)图所示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镊子B.瓶起子C.天平D.钳子【答案】A【解析】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1山东淄博中考)下列应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起钉子用的羊角锤,既省力又省距离B.病房用的消毒灯,利用红外线灭菌消毒C.驾驶员系安全带,可减轻惯性带来的伤害D.热气球升空,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答案】C【解析】根据功的原理可知,省力的机械一定多移动距离,所以,羊角锤起钉子时能省力,但须多移动距离,故A错误;病房用的消毒灯,利用紫外线灭菌消毒,故B错误;惯性是;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而造成对人的伤害,故C正确;热气球升空利用的是浮力,与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3.(2021山东淄博中考)现有史籍中最早讨论滑轮的是《墨经》。

书中将向上提举重物的力称为“挈”,将自由往下降落称为“收”,将整个滑轮称为“绳制”(图1)。

现分别用甲、乙两个力替代“收”(图2),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这个滑轮能省力B.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C .甲拉力做的功大于乙拉力做的功D .甲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小于乙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答案】B【解析】图中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属于定滑轮,不能省力,故A 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所以两个拉力的大小都等于物体的重力,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故B 正确;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甲乙拉力相等,甲乙拉力移动的距离相等,由W=Fs 可知甲拉力做的功等于乙拉力做的功,故C 错误;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甲乙拉力移动的距离相等,由sv t =可知,甲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等于乙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故D 错误。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全章新课教学,课时同步教学强化训练,(附详细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全章新课教学,课时同步教学强化训练,(附详细参考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全章新课教学课时同步教学强化训练一、第一节《杠杆》同步教学强化训练(附详细参考答案)二、第二节《滑轮》同步教学强化训练(附详细参考答案)三、第三节《机械效率》同步教学强化训练(附详细参考答案)五、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单元质量检测卷(一)(附详细参考答案)六、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单元质量检测卷(二)(附详细参考答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新课教学课时同步教学强化训练(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如图,这款图钉来自一位初中生的创意,翘起部分为我们预留出施力空间,图钉作为杠杆,其支点是( )A.A点B.B点C.C点D.O点2.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3.如图所示是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

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后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接。

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是(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4.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

则( )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C.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短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5.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6.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含答案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功、功率和机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C.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D.精密的机械,机械效率能达到100%2.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 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3.2N.g取10N/kg。

在0~2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 B.机械提升动滑轮做的功0.2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拉力F的功率为0.64W3.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作用,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重物G1=100N,每一个滑轮重力均为2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处绳子的拉力为50NB.G2=280NC.e处绳子的拉力为140ND.G2=200N4.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试比较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2F2W1=W2B.F1=1 2 F2W1=12W2C.F1=4F2W1= W2D.F1=14F2W1=14W25.如图所示,某人用扁担担起两筐质量为m1、m2的货物,当他的肩处于O点时,扁担水平平衡,已知l1>l2,扁担和筐的重力不计.若将两筐的悬挂点向O点移近相同的距离△l,则A.扁担仍能水平平衡B.扁担右端向下倾斜C.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2-m1)21ll l-D.要使扁担恢复水平平衡需再往某侧筐中加入货物,其质量为(m2-m1)2ll l-6.初中物理中我们用斜面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是利用斜面“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B.图乙是利用斜面”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C.图丙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D.如图乙木块B中,B木块的重力和木板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7.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当杠杆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若将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上拉,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杠杆垂直,当杠杆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A.大于10N B.小于10N C.等于10N D.无法判断8.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撞击锤柄,锤柄停止运动后,锤头由于惯性作用继续向下运动便紧套在柄上B.近视眼原来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佩戴凹透镜以后得到了矫正C.竖直挂在小车顶部的小球与车厢壁刚好接触,小球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小球只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2个力的作用D.每个滑轮重3牛,物体重6牛,不计绳力和摩擦,物体静止时拉力F为3牛9.如图所示,一根直硬棒被细绳系在O点吊起.A处挂一实心金属块甲,B处挂一石块乙时恰好能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硬棒与悬挂的细绳质量,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甲的质量和密度都比乙大B.O点绳子拉力一定等于甲、乙重力之和C.如果甲浸没在水中,硬棒会逆时针转动D.如果甲浸没在水中,要使硬棒水平平衡,可将乙向右移动10.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计绳重及绳子与轮的摩擦)动滑轮重6N,滑轮下面悬挂一个物体B,当物体B重8N时,恰能匀速下落,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A作用在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拉力F A的大小为A.F A=8NB.F A=20NC.F A=14ND.F A=7N二、填空题11.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圆柱形的),重是100N,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它的一端微微抬起,所需的最小力是 _______N。

2021中考复习 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十二:简单机械

2021中考复习 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十二:简单机械

2021中考复习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十二:简单机械【专题一:杠杆的分类】【例1】如图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是一个省力杠杆B.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专题训练】1.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

下列剪刀,最适合剪开较硬物体的是()2.如图甲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开瓶器。

它是一个杠杆;用刻有花纹的橡胶做成手柄是为了。

有人利用筷子开启啤酒瓶盖(如图乙所示),筷子相当于(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甲乙【专题二:杠杆的平衡条件】【例2】下面是小聪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______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左”或“右”)端调节。

(2)调节平衡后,在杠杆B点处挂6个钩码,如图甲所示,则在A点处应挂__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图乙是小聪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5cm,钩码每个重0.5N,请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专题训练】1.小明和同学们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实验。

(1)将杠杆支在铁架上,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端调节。

①如图乙,第一组同学分别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完成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②如图丙,第二组同学在杠杆左侧挂钩码,右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完成两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③如图丁,第三组同学在杠杆右侧挂钩码,并用弹簧测力计在另一位置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习题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用它们分别将相同质量的钩码匀速竖直提升,在相等时间内绳端A、B移动相同的距离(忽略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两钩码上升的速度相等B. 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相等C. 甲滑轮组拉力做的总功比乙少D. 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2.下列有关起重机提升货物时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B. 同一起重机提起的货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C. 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D. 同一起重机提起同一货物,用时越短,机械效率越高3.共享单车让人们享受到了绿色出行带来的方便、快捷。

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车座做得扁而平可以增大臀部所受的压强B. 轮胎和脚踏板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C. 轴承里面装有钢珠是为了减小摩擦D. 刹车闸的把手是个费力杠杆4.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铝球挂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若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将(ρ铁>ρ铝)()A. 左端下沉B. 仍平衡C. 右端下沉D. 无法判断5.关于物体做功的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做功多则机械效率一定高B. 机械效率高则功率一定大C. 功率小则一定做功慢D. 功率大则做功时间一定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6.如图所示,沿斜面把质量为12kg的物体匀速拉到最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00N,斜面长2m、高1m.则其机械效率是%,物体所受摩擦力是N.(g取10N/kg)7.如图所示,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图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两侧各减掉一个钩码,杠杆(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8.小明发现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如:指甲剪、剪刀、钥匙等.将如图所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开锁时,钥匙就相当于一个(填“杠杆”“滑轮”或“轮轴”),属于(填“省力”或“费力”)机械.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9.如图甲是一种开瓶起子。

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检测题(含解析)

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检测题(含解析)

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第12章简单机械检测题(含解析)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1.下列图中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起子B. 道钉撬C. 筷子D. 钢丝钳2.下列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B. C. D.3.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A. 弹簧测力计B. 杆秤C. 台秤D. 托盘天平4.如图所示的各种用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 托盘天平B. 钢丝钳C. 镊子D. 钓鱼竿5.(2015•常州)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A. 一定是省力杠杆B. 一定是费力杠杆C. 一定是等臂杠杆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2017•宾)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 做功越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C. 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D. 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7.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的铜球和铁球(ρ铜>ρ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平衡。

现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A. 不平衡,挂铜球一端下降B. 不平衡,挂铁球一端下降C. 仍然平衡D. 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共7题;共12分)8.在学过的杠杆、滑轮和轮轴中________是最基本的一种.9.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6m,OB=0.8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__N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10.道钉撬、钢丝钳、开瓶起子、筷子、钥匙,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属于轮轴的是________。

11.为了寻找“手臂上的杠杆”做了如下实验:小明右手拿着书,先让手下垂,左手掌贴着右上臂的前部(肱二头肌),将右下臂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他感觉到右上臂的肱二头肌越越紧张。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复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复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将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拉力F为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4m/sB.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0%D.拉力F的功率为24W2.如图所示,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木板AB放在水平桌面上,OA=2OB.当B端挂30 N 的重物G时,木板A端刚刚开始翘起,木板重为A.10 N B.15 N C.30 N D.60 N3.关于功、功率和机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C.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D.精密的机械,机械效率能达到100%4.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多B.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D.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5.如图甲,轻质杠杆AOB可以绕支点O转动,A、B两端分别用竖直细线连接体积均为1000cm3的正方体甲、乙,杠杆刚好水平平衡,已知AO:OB=5:2;乙的重力为50N,乙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甲物体下方放置一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6000cm3的水(甲并未与水面接触),现将甲上方的绳子剪断,甲落入容器中静止,整个过程不考虑水溅出,若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平衡时,乙对地面的压力为50NB.甲的密度为2×103kg/m3C.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未放入甲时增加了400PaD.甲落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4N6.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 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米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l米的另一侧,木板水平平衡.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米/秒,则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A.1.0米/秒B.0.75米/秒C.0.5米/秒D.0.25米/秒7.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2的功率为0.6W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8.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9.如图所示杠杆,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此杠杆在动力F作用下,将一个由细绳系的物体由图中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则A.F大小始终不变B.F先变大后变小C.F先变小后变大D.无法判断F大小的变化10.小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了不同的高度h1和h2(h1<h2),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以下4个结论:①F1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②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③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④F1做功的功率大于F2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用 F=20N的力拉物体 A以2m/s速度匀速运动3s,不计滑轮重及绳间摩擦,则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若要使A匀速运动实际所需拉力F′=25N,则此滑轮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12.如图为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世界最大的观光潜水器“寰岛蛟龙1”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复习第12章简单机械强化训练有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1.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修枝剪刀B. 核桃夹子C. 取碗夹子D. 羊角锤2.如右图用同样的滑轮组分别提起质量相等的一个物体和两个物体,比较甲、乙两图,正确表示机械效率关系的是( )A. η甲=η乙B. η甲<η乙C. η甲>η乙D. 无法比较3.一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支点左边挂4个钩码,右边挂3个钩码,如果每个钩码重相同,则下面做法能使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A. 杠杆左、右两边各减少一个钩码B. 杠杆左右两边都增加一个钩码C. 杠杆左边减少一个钩码,将右侧钩码往左移一格D. 杠杆左边增加两个钩码,右边增加一个钩码4.如图所示滑轮分别在力F1、F2、F3的作用下匀速提升物体,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1>F2>F3B. F1<F2<F3C. F1<F2=F3D. F1=F2=F35.如图所示的机械中,不计摩擦和绳重,属于同一类杠杆的是()①镊子②天平③定滑轮④开瓶器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6.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 mB. 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C. 拉力F的功率为750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7.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重为G的物体竖直匀速上升,在时间t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物体未拉出水面),若物体的体积为V,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算式正确的是()A. η=B. η=C. W有=GhD. P有=8.如图所示,用一个重为8N的动滑轮来提升物体,在实际工作中竖直向上的拉力为2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A. 一定等于80%B. 一定大于80%C. 一定小于80%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9.指甲刀是生活中常用的小工具,如图所示,它包含三个杠杆,关于这三个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省力杠杆,两个费力杠杆B. 一个费力杠杆,两个省力杠杆C. 三个都是省力杠杆D. 三个都是费力杠杆10.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F=30N的拉力,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前进了2m.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5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拉力做的功是120J②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2m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④A点受到的拉力为300N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③④11.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C,在这个过程中的动力F()A. 变大B. 保持不变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1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使重为G的木棒绕固定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水平位置,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G不变,G的力臂不变B. 拉力F变大,F的力臂变小C. 拉力F不变,F的力臂变大D. 重力G变小,G的力臂变大13.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力做的额外功是150JB. 拉力的功率是50WC. 拉力所做的总功是300JD.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14.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 F甲<F乙<F丙B. F甲>F乙>F丙C. F甲>F乙=F丙D. F甲=F乙>F丙15.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B,在足够深的水中匀速下沉,通过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4s内物体A移动了0.8米,已知B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5倍,动滑轮重12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g取10N/kg( )A. B对绳的拉力是20NB. B对绳的拉力的功率是16WC. A物体受摩擦力为148N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二、填空题(共5题)16.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OA:OC=2:1,G1是边长为5cm的正方体,G2重20N,则绳子对G1的拉力为________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G1重________N。

17.在斜面上将一个重600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400N,拉动的距离s=4.5m,提升高度h=1.8m,所用时间t=30s。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18.如图所示,小聪用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500N的物体A,使它匀速前进2m,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150N,小聪施加的拉力F=100N(忽略绳重和滑轮重),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19.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人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 J;如果用该滑轮组提升400N的重物,它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

20.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 A、F B匀速提升重力为G A、G B的A、B两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

若G A>G B,则η甲________η乙;若F A=F B,则G A________G B.(选填“>”、“<”或“=”)三、作图题(共3题)21.如图所示,请画出作用在杠杆B端上最小的动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l2。

22.在图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最省力的绳子绕法23.轻质杠杆OABC能够绕O点转动,已知OA=BC=20cm,AB=30cm,在B点用细线悬挂重为100N的物体G,为了使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请在杠杆上作出所施加最小动力的图示(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24.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总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

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

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次数沙和袋所受的总重力G/N提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 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1 0.6 0.2 0.12 0.3 0.18 66.7%2 0.9 0.2 0.18 0.4 0.6 0.243 1.2 0.2 0.24 0.5 0.6 0.30 80%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1)在第一次实验中,粗心的小冬同学忘记在表格中填写绳端移动的距离s,你认为s应该为________m。

(2)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得出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所用动滑轮的重为________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4)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2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在A点竖直向上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若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2.5N,此时拉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________(填“30°”、“45°”或“60°”)。

(3)杠杆上每个平衡螺母的质量为m,杠杆的总质量(含两个平衡螺母)为50m。

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平衡的过程中,若只将右端的平衡螺母移动了距离l,则调节前后杠杆(含两个平衡螺母)的重心在杆上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填“ ”“ ”或“ ”)五、计算题(共5题)26.小强用如图所示装置在10s内将重为45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20W。

求:(1)提升装置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F做的功;(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7.如图所示,质量为960kg、底面积为0.5m2的石材A放在水平地面上,利用滑轮组水平拉动A,使其在20s的时间内匀速向墙靠近了4m,水平拉力F=500N,不计绳、滑轮组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组之间的摩擦,g取10N/kg。

求:(1)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A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大小;(3)拉力F的功率。

2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600kg、体积0.2m3的箱子沉入5m深的水底,水面距离地面2m,若利用滑轮组和电动机组成的打捞机械,以0.5m/s的速度将箱子从水底匀速提到地面,每个滑轮重100N(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ρ水=1.0×103kg/m3,g=10N/kg)。

求:(1)箱子在水底时,箱子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2)箱子全部浸没在水中时,箱子受到的浮力;(3)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继续上升到地面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整个打捞过程中请你分析哪个阶段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最大,并计算出这个最大值。

29.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边长为0.2m,密度为2.5×103kg/m3的正方体石块,匀速从水中提起,已知动滑轮重力为40N,(不计纯重、摩擦和水的阻力)。

求:(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2)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动滑轮下端挂钩处绳对物体的拉力F0的大小;(3)物体完全离开水面后,继续匀速向上提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0.如图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在岸边打捞水中金属块的装置示意图,每个滑轮重为100N,均匀实心金属块的密度为8×103kg/m3,金属块的质量为80kg。

绳重和摩擦、滑轮与轴及杠杆支点处的摩擦、水对金属块的阻力均忽略不计,金属块一直匀速上升。

(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1)在金属块还未露出水面时,求此时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2)在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求人的拉力F;(3)金属块在水中匀速上升2m,且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求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答案部分一、单选题1. C2. B3. C4. B5. B6.D7.D8. C9. A 10. C 11. D 12. B13. A 14.B 15. C二、填空题16. 10;6017. 60;16018. 300;75%19. 900;增大20.>;<三、作图题21. 解:如图所示:22.23. 解: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24. (1)0.6(2)75%(3)0.3(4)越大25. (1)平衡;右(2)大于;60°(3)五、计算题26. (1)解:提升装置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450N×2m=900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