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十月月考语文试题
粤教版必修一必修一月考考试题

兴宁一中高一月考考试题语 文 ( 2007、 10)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班别、姓名写在答卷密封线内。
2、 答案填写在“兴宁一中高一月考语文答卷”上,必须在指定区域内、用 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不能超出指定区域或在非指定区域作答,否则 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发展优雅的负担。
B. 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观念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休戚相关 。
・ ・ ・ ・C. “抄袭”已经是人人喊打了,而另一种学术腐败一一劣质译著汗牛充栋.. 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D. 陈师傅是学雷锋的老典型了,一年下来,仅在厂区信手拈来的螺丝钉一类,・ ・ ・ ・ 就攒了大半箱。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 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 _____________ 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2) 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 ______________ 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3) 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 吹占领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A. 经受体味 公开 B. C.经历 体味 公然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面, 我们拟编写下列任意选修课教材。
B. 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不可少的因素。
C. 学生应该重视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上课时就可以向老师提出 质疑。
D 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
由于人体 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 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须高度稳定。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9 分。
(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5 -8题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A .酝酿(ni mg)校(xi d o)对 腼腆(ti n 匪我愆(qi m)期 B .匹(P D 配• 穿凿(z dD) • 内讧(h d ng) 美人之贻. • (y 刀 C .莞(gum)尔 搭讪(sh d n) 隽(ju d n)永 其黄而陨. (ym)D .杀『(she)那 机械(xi e) 恪(k ◎守 周公吐哺(p u)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一句是( )体验 体验 公然 公开 经历 经受) 培养特长, 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 )A. 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极具个性的文化传统成了欧洲经济和社会・ ・ ・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广东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澎湃(pài)倏(shū)忽花坞(wū)喑(yīn)呜变色B.褶(zhě)皱哈(hǎ)达叱咤(zhà)拾(shè)级而登C.稽(jī)首喷(pèn)香牝(pìn)马涸(hé)泽而渔D.猿猱(náo)商贾(jiǎ)崔嵬(wéi)砯(pīng)崖转石2.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设置进退奖惩机制,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举办丰富多彩的讲座活动……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黄老师真是煞费心机。
B.“星河丹堤”的联排别墅临湖而建,鼎足而立,让囊中羞涩的工薪阶层望而却步,不敢问津。
C.针对学生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年级长决定立即开展“补差”活动。
D.或许你已四面楚歌,但只要你认为自己攥住的是真理,你就应该我行我素,矢志不渝。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托尔斯泰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
B.参加广交会的中国公司经理们得到共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证产品质量,是求得生存、获取发展的关键。
C.硕士生站站柜台,博士生抄抄写写,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为什么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D.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做怪。
4.把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高科技与艺术各行其道,怎么会走到一起呢?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
”①没有智慧,情感的因素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②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和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都需要智慧,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
③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道路吗?④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9

上学期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09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为课内知识考查,13小题,共39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逡.(qūn)巡干瘪.(biē)尘嚣.(xiāo)恬.(tiǎn)静B. 感慨.(kài)角.(jué)斗踯.(zhí)躅挑剔.(tī)C.跋扈.(hù)江畔.(pàn)伺.(sì)候讣.(fù)告D. 桎梏.(gù)箴.(z hēn)言内疚.(jiù) 针灸.(jiǔ)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拮.据/诘.难模.糊/模.样字帖./俯首帖.耳B.船棹./哀悼.单薄./薄.荷押解./浑身解.数C.扉.页/蜚.声角.斗/主角.混.杂/鱼目混.珠D.阐.明/禅.让横.行/蛮横.奢靡./靡.靡之音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目前,广州无线网络已基本覆盖公共交通,但是一旦遇到市民出行高峰期,网络拥堵就非常厉害,微博、微信等应用体验都会变得差强人意....。
B.10月24日,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一老师虐待幼儿的消息不胫而走....,各大报纸、电视台、网站纷纷对此消息所涉及的师德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C.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两波“官员下海潮”和一波“官员上岸潮”以及持续的“公务员考试热”,标志着曾经一度淡化的官本位现象又现回潮之势,这在当今中国已是个不.容置喙...的事实。
D. 据《京华时报》载,9月1日开学前湖北麻城市顺河镇有3000余学生缺乏课桌椅,学生需自带课桌上学,此消息一经报道,各位网友纷纷表示不可理喻....。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10月27日,广州恒大坐镇天河体育场迎接前来挑战的辽宁宏远队,最终恒大队在主教练里皮的带领下不负众望....,成功卫冕。
B.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时,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此殊荣,圆了中国人的“诺奖梦”,实在是大快人心....。
高三语文10月月考粤教版

高三10月测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肄.业/酒肆.荟萃./精粹.捷径./泾.渭分明B.披靡./糜.烂冀.望/羽翼.反馈./振聋发聩.C.缔.造/谛.听箴.言/缄.默坎坷./百舸.争流D.慑.服/蹑.足挟.制/脸颊.伶仃./酩酊.大醉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学校的自来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你视而不见,行若无事....,像话吗?B.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C.一介农民,敢在一国总理面前毫无顾虑地发表管窥之见....,被温家宝总理称为“没有想到”。
D.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歌王的这次告别演出将是一场顶级的艺术盛典,老帕已经做好了最后一次在中国观众面前秀出他无与伦比的高音的准备。
B.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C.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高度的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粤教版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30分)一、选择(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佝偻.(lǒu)挥斥方遒.(qiú)百舸.(kě)争流分(fèn)外香B.颓(túi)漫溯(shuò)流岚(lán )宫阙(què)C.漪(yī)沦罗绮(qǐ)商贾(jiǎ)一暴(pù)十寒D.跫(qióng)音春帷(wéi)狼藉.(jí)窗扉.(fēi)2.下列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B.怅廖廓,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C.辽廓江天万里霜。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后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A.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
B.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
C.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
D.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濛濛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
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离开)②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水深而清)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侣曾游。
(携:带,拉着;来,助词)..。
(水清而浅)④携来⑤忆往昔峥嵘..当年万户侯。
(以……为粪土)..岁月稠。
(山势高峻)⑥粪土A.①④⑥B.②③⑤C.③④⑥D.②④⑥5.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对的一项是()A.贰.于楚(从属二主)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动词)B.亡郑以陪.邻(陪伴,动词)晋军.函陵(驻军,动词)C.若不阙.秦(缺少,同“缺”,动词)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动词)D.行李..之往来(出门带的衣物等东西,名词)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动词)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夫差与之成.而去之(成:达成协议,讲和)其身亲.为夫差前马(亲:亲自)B.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蕃:生息、繁殖)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代词,他们)C.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栖:停留、栖息)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D.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受辱)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致:招来)二、阅读下段文字,结合已学先秦历史散文单元回答7-15题。
广东省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广东省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 溯源/夙愿绮丽/涟漪差错/出差B . 悲怆/创伤邂逅/松懈畜牧/牲畜C . 逡巡/疏浚粗犷/旷达模具/模样D . 信笺/翩跹沙砾/闪烁分明/分外2. (2分) (2018高一下·湖州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
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退变为暴力行动。
B . 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指。
C . 故乡的田地里有很多鹤鹑。
麦地里,豆地里,棉花地里,处处都有它们灰色的身影。
鹤鹑飞不高,也飞不远。
起飞的时候,翅膀把空气振得蹭蹭作响。
D . 文学应当有力量惊醒生命的生机,弹拨沉睡在我们胸中尚未响起的琴弦;文学更应当有勇气凸显其照亮生命,敲打心悱,呵护美善,勘探世界的本分。
3.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体党员只有当面锣对面鼓,不拐弯抹角,不绕圈子,敢讲问题,触及灵魂,才能有力地保证教育活动的实效。
B . 他站在门口微笑着说:“老王同志啊,你这样连着几天白日黑夜连轴转,可千万别累坏了身子骨啊。
”C . 一些学校将奥数作为选拔优秀学生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学校,一些家长亦步亦趋,送孩子上奥数班,以增加上重点中学的几率。
D . 胡锦涛关于社会上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对“八荣八耻”荣辱观,不仅要耳熟能详,更要使之成为公民的行为准则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美德。
4. (2分) (2016高三上·银川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俄全力开动宣传机器,试图将土耳其与IS“暗通款曲”的种种罪名坐实,令他在国际舆论场上观感不佳。
高三语文10月月考测试试题粤教版

试卷类型:[B]高三语文说明:本试题8页,答卷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饯.别/客栈.晦.涩/草莓.解.开/解.数B.游泳./踊.跃蒸馏./溜.冰间.或/间.架C.允.许/损.失蔚.蓝/欣慰.数.落/频数.D.呼喊./感.激卫戍./戌.时主角./角.色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黄继光烈士,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固..奋力扑..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他自然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
面对死亡,他无所畏惧,勇往直前;面对战友,他奋不顾身,忘乎所以....的英雄故事,我懂....。
听了这个耳熟能详得了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努力锻炼身体,将来为国出力。
A顽固B自然C忘乎所以D耳熟能详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
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即消除体制障碍、推进配套机构改革、加强物质载体建设。
B.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单打比赛结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共识,中国运动员林丹获得了此项比赛的冠军。
C.为了办好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的理念。
D.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2006年年底离职,因为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所以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愿望。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因为它们不提供任何新知识,也不能锻炼人们的思维。
②而一个不假思索的读者如果放弃选择,就会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生命放任在别人的“日月”之中,将自己并不宽敞的头脑任由混乱的思想跑马。
③如今的信息爆炸,90%可以视为“废话”和“空谈”。
④问题在于,他有“跑马”的自由,难道我们没有不让他乱跑的自由吗?没有选择的自由吗?⑤在“后出版时代”,特别是网络博客时代,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日子”固然可以成书,“月子”当然也未尝不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中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十月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本试卷共8页,17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问卷(第1页至第4页,共4页)和答卷(第5页至第8页,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卷上。
3.所有答案一律填写到答卷上(否则得0分),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
4.考试结束后,只需交回答卷,问卷由考生自己保留。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3分)A.渣滓.(zǎi)夤.缘(yín)蹶.倒(jué)泾.渭分明(jìng)B.敷衍.(yǎn)狙.击(jū)攻讦.(jié)乳臭.未干(chòu)C.吮.吸(shǔn)笑靥.(yè)衣.钵(yì)骁.勇善战(xiāo)D.联袂.(mèi)懵.懂(měng)罹.难(lí)海市蜃.楼(shèn)【说明】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要求。
各选项注音分别为:A. zǐyín jué jīng;B yǎn jū jié xiù;ǔn yè yī xiāo;D. mèi měng lí shè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3分)A.才过了六年时间,这个金色标志已经不名一文....了。
〖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不值一文”〗B.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们忍心说我不重要吗?〖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本义见《庄子·大宗师》:指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
用于此处符合语境〗C.房间经过修饰,窗明几净,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面目一新”〗D.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自己跟自己或集体内部的相互之间语言行为抵触。
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改为“不相一致”〗【说明】这道题考查的是正确使用成语,能力层级是E级。
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3分)①他克服了遥远而坎坷的重重困难,及时赶回了部队。
②两国领导人就当前共同关心的问题地交换了意见。
③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面临着一个自己生活道路的严肃问题。
A.路途〖见学习报第1期A2〗坦率〖见学习报第1期A2〗抉择〖见学习报第2期A2〗B.路径〖见学习报第1期A2〗坦白〖见学习报第1期A2〗抉择〖见学习报第2期A2〗C.路途〖见学习报第1期A2〗坦白〖见学习报第1期A2〗选择〖见学习报第2期A2〗D.路径〖见学习报第1期A2〗坦率〖见学习报第1期A2〗选择〖见学习报第2期A2〗【说明】这道题考查的是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是E级。
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3分)A.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缺少主语,去掉“经过”即可〗B.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者“由……所致”〗C.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站在记忆的法庭上,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心做“海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的挣扎与反抗。
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搭配不当,“缓解……负担”应改为“减轻……负担”〗【说明】这道题考查的是辨析病句,能力层级E级。
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本大题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少无适俗韵.性格B.方.宅十余亩方正〖方圆、纵横〗C.桃李罗.堂前排列D.虚.室有余闲空静【说明】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从做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实际仅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
B.诗句中的“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从而反衬陶渊明对大自然的热爱。
〖“樊笼”本义是鸟笼,这里比喻官场〗C.“守拙归园田”一句,表现了陶渊明安守本分、清贫乐道的思想。
“守拙”意思是说陶渊明本性朴实,不善于做官。
D.“暧暧远人村”,是说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
暧暧的意思是模糊不清。
7.请结合《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等作品,说说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5分)答: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厌恶官场,希望返璞归真,向往农村生活的杰出田园诗人。
(答出“热爱大自然,厌恶官场”得2分,答出“希望返璞归真,向往农村生活”得1分,答出“田园诗人”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说明】本小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
符合《考试大纲》要求。
8.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译:(她)从野外放牧的地方采来茅草赠送给我,那茅草的确美丽又稀奇。
(译出“归”得1分,译出“洵”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说明】本小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符合《考试大纲》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②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译:我本来就知道正直敢言会成为祸患,但还是忍耐着而不能舍弃。
(译出“謇謇”得1分,译出“患”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说明】本小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符合《考试大纲》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③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④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⑤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⑥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每句1分;字迹不清晰的或有错别字的,该句得0分)【说明】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和文学素养。
能力层级为A级。
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三、本大题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废除科举百年祭周宁①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化秩序。
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
中国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另一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②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但却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合理的政教制度。
科举千年,以人文化天下,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
就社会政治而言,自上而下,面向整个社会的科举,为皇权统治下的官僚体系提供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自下而上,科举又是一个制度化的流动晋升的渠道,社会基层的优秀分子,由此可以进入社会精英统治阶层,参与管理国家的政治活动。
社会晋升机制,是社会结构的核心。
科举构成帝制中国的内在结构性动力,它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
③科举不仅是中国社会政治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主体,它包含着思想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意义:思想层面上的儒家经学化,使得它从一种普通的学说变成了圣典;制度层面上,儒家知识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直接有力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
科举制使儒家彻底制度化、制度保证真理的权力化、思想保证制度的真理化,它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明传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科举,而不是西方历史范畴中的封建或东方专制主义。
梁启超曾经从四个方面对科举的历史作用作过公正评价。
首先,科举使帝制政权充满活力,不断从社会精英中吸取统治人才;其次,促进社会中官民阶层的流动,使社会充满活力;再次,使儒家思想与价值或意识形态制度化一体化;最后,使个人有出路,社会稳定。
⑤传统的中华文明,是一种科举文明。
在前现代世界各国,中国社会结构最具开放性,官僚出身最具平民色彩,教育普及面最大,而所有这些,都是由科举制度造成的。
(节选自《书屋》,原文有改动)10.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C(3分)A.科举保证了帝制政权的活力,从晋升机制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巩固了封建帝制的统治。
B.科举制度是当时“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的基础,使古代封建统治能够“人文化天下”,保证了社会长治久安。
C.科举制度始终自觉坚持传播儒家思想,保证了儒家思想的延续,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最有力保证。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但非“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D.科举文明促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开放性,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的主要武器,出现了“文人”即“哲人”治天下的局面,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合理的政教制度。
【说明】这道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是C级。
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1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以科举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政教一体化制度,具有建立柏拉图“理想国”的可能性,但这种制度下的中国古代社会还不是真正的“理想国”。
B.借助科举制度,儒家的意识形态与当时的社会结构、当时的文化与政治达到了高度的协调,其原因是真理的权力化得到了保证。
C.柏拉图的“理想国”看重哲学在政治中的影响,看重人文在天下秩序建立中的教化作用,这种理想在前现代世界的西方并没有实现。
D.科举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因为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传统最重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