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和变频器控制的FF30装盘机改造
PLC、变频器技术在车床系统改造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

PLC、变频器技术在车床系统改造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作者:陈艳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年第02期摘要:工业生产需要大量有效的机械设备协同运作,在有效的机械设备支持下,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用于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故障,影响生产的进行,为了提升产品生产质量,我们需要对传统的车床系统加以改造,并将PLC、变频器技术应用于车床系统之中,从而保证车床的稳定与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PLC;变频器技术;车床;系统;改造由我国沈阳研制的CA6140普通车床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在机床制造行业属于热销机械设备,它是一种金属切削机床,可以用于车削外圆、内圆、螺纹、螺杆等,它的主轴电机系统是采用机械齿轮箱,实现有级的调速,运用机械换向构造实施正反转的调控。
在当前企业生产形势变化的条件下,传统的CA6140车床需要进行机械设备改造,采用PLC、变频器技术相整合的手段,对普通车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从而从现实实践应用角度出发,提升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确保机床的高效、节能、稳定和可靠。
1 传统CA6140普通车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要求在传统的CA6140普通车床之中,由不同的构成部件,包括: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丝杠等,其沿用已久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如图1所示:原有的控制系统是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拖动之下完成的,由三台电动机负责控制,它们分别是:主轴电动机M1,冷却泵电动机M2,刀架快速移动电动机M3,在这三台电动机设备中主要是依靠三个接触器实现有效的车床系统控制,这三个接触器分别为:KM1、KM2、KM3。
该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轴电动机负责主轴主运动以及刀具的纵横向运动,在主轴电动机的驱动下,用机械换向机构实现正反转动作。
同时,由于对速度有一定的要求,因而,要采用机械变速的手段,并依赖于主轴箱的齿轮变速箱和主轴电动机的链接,来实现对机械的调速要求。
冷却泵电动机M2主要是负责在车削加工时,拖动冷却泵,再由输出冷却液对刀具和加工件的表面进行冷却。
采用PIC、变频器对天车电气系统进行改造

采用PIC、变频器对天车电气系统进行改造1 引言中铝青海公司炭素厂原料库在用的4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生产的桥式抓斗天车(沈阳冶金机械厂),其承担着我厂每年20多万吨散装物料的装卸和转运等工作。
抓斗天车是炭素原料石油焦和沥青等散装料装卸、运送的专用设备,这4台天车电气控制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串电阻能耗多级调速,其控制水平低。
另外,原料库贮存着大量粉装物料,其厂房内碳粉尘多,环境恶劣,电器故障率高,严重影响着炭素原料输送作业,且每年维修费用很高。
为解决这种被动局面,我们采用plc、变频器等电气产品对整车电气系统进行了改造。
经过2年实际应用,其结果证明其改造效果十分成功,彻底解决了抓斗天车原来电器故障频繁、器件易被烧的问题,天车控制技术得到大幅提高,天车工作效率提高2 5%以上(原来每班连续作业7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用5小时左右就能完成);其次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驱动技术,使天车运行更加节能,高效,安全,可靠。
2 系统设计与主要配置2.1 电器控制柜由于炭素原料库内炭粉尘多、环境较为恶劣,为更好的提高plc、变频器等电器器件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其设备故障,其plc、变频器等电器器件均安装在密闭的控制柜中。
2.2主控制器plc及 hmi的选型由于目前电器产品十分繁杂,在天车改造方案确定后,通过项目论证中,技术人员普遍认为选用欧姆龙产品比较理想,由于欧姆龙的电子产品已在我厂应用十分广泛,其质量高、耐用,其产品货源充足、中文资料丰富、备品备件方便,技术服务方便、国内维修便利等特点。
尤其是在炭素企业,其要求控制产品要有很高的抗躁性和耐用性。
例如,像欧姆龙生产的plc——c200h、c40p已用了20余年,目前仍然正常工作,其日常维护工作很少,且工作十分稳定。
另外,欧姆龙的plc编程方式简单、方便、一线维修人员十分熟悉、了解。
此外,cp1h系列plc具有快速的处理器,执行基本指令只需0.1μs;最大支持320点开关量;4入2出模拟量功能,分辩率为1/12000;标准搭载4轴高速计数器功能(单相100kHz/相位50khz)和4轴100khz高速脉冲输出;标准usb端口;串行通讯端口可自由选择(rs-232c和rs-4 85);支持hostlink、nt link、 compobus/s、 devICen et、 profibus-dp、controllerlink、ethernet、协议宏、modbus-rtu等多种通讯方式及串行plc连接功能;支持c pm和cj1系列plc的扩展单元。
剪板机改造中PLC与变频器的应用

广———一
( )变 频 器 外 加 刹 车 电 阻 。 这 样 能 够 及 时 刹 住 车 , 可 2
以 使 送料 定尺 更加 准 确 。
( )变 频 器 的 上 升 , 下 降 频 率 的 时 间 重 新 设 定 。 在 低 3 速 运 行 中 的 下 降 时 间 t 小 时 则 较 好 , 由 原 来 出 厂 的 1 s重 较 O
/=2T ・w / r ( 1—4)
料 速 度 送 料 ;D 值 等 于 或 小 于 5 r m 而 大 于 2m m 时 变 频 器 0 a 以 5 的 送 料 速 度 送 料 ;D值 等 于 或 小 于 2 m 时 变 频 器 停 止 Hz m
输 出一 延 时 1 后 剪 切材 料一 剪 刀 回 位 后 计 数 器 又 开 始 计 数 S 一 设 定 值 减 计 数 值 得 出 剩 余值 一 判 断 剩 余 值 范 围一 选 择 送 料 速 度 , 如 此 循 环 直 致 材 料 全 部 剪 切 完 。 程 序 设 计 上 延 时 1 是 为 了保 证 剪 切是 在 送 料 完 全停 止 后 进行 的。 S
想 长度 ,为了保 证精 度 主要 通过 以下 的方 法进 行 处理 : (1) 通 过 多 段 速 控 制 。 假 设 D 为 剩 余 长 度 , 而 剩
余 长 度 =设 定 值 一测 量 值 , 则 有 : 当 D > 200m m 时 ,
变 频 器 运 行 5OHZ, 保 证 能 够 以 较 高 速 度 输 送 钢 板 : 当2 00m m ≥ D >50m r n时 , 变 频 器 运 行 30Hz 速 : 当 转
5 m m ≥D>2 m 时 , 变 频 器 运 行 5 0 m Hz: 以 低 速 输 送 钢 板 ,
用PLC改造三面铣组合机床控制系统

用PLC改造三面铣组合机床控制系统随着人们对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PLC控制系统在各种机电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针对三面铣组合机床的控制系统,PLC的控制方式显然要比传统的控制方式更加先进和可靠,因此是进行机床改造的最佳方案。
首先,改造前需要对三面铣组合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整体剖析,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在现有的控制系统中,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 控制精度不高:因为传统的机床控制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操作人员容易产生误差,从而导致控制精度不一致。
2. 控制速度慢:人工操作时因为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熟练掌握操作步骤,从而带来了操作时间上的延误。
3. 维护困难:传统的机床控制方式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定期维护,且维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基于以上问题,PLC控制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减少了相关问题的出现。
接下来,需要制定出改造的具体方案。
在改造方案中,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 保证控制精度:PLC控制器可以对机床的行程和速度进行高精度的调控,从而实现控制精度的提升。
2. 提高操作速度:PLC控制器可以实现多路并行控制,从而提高操作速度,同时还可以设置指令优先级,使得机床可以在高优先级指令的作用下优先完成相关操作。
3. 简化维护工作:PLC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运行数据监控、异常报警等多种功能,大幅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维护效率。
此外,PLC控制系统的精度更高且稳定性更好,从而减少了维护的频率。
最后,在改造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 确保PLC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对PLC控制系统进行认真的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才能投入正常使用。
2. 加强培训和操作:新设备上线之后,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操作培训,确保人员能够充分掌握使用操作步骤。
3. 保证设备安全:因为PLC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控制方式,需要对系统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估,包括系统漏洞、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评估,以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
基于PLC技术的Z3040摇臂钻床自动控制系统的改造 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 (1)前言 (2)第1章 Z3040 摇臂钻床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 (4)1.1 主电路 (4)1.2 控制电路、信号及照明电路 (5)1.3 电路分解 (6)1.3.1 行程开关SQ1-SQ3的作用 (6)1.3.2 时间继电器KT的作用 (7)1.4 电路工作过程 (7)1.4.1 主电路原理 (7)1.4.2 摇臂升降的控制 (8)1.4.3 以摇臂上升为例分析摇臂升降的控制 (8)1.4.4 主轴箱、立柱松开与夹紧的控制 (9)第2章基于PLC的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的改造 (11)2.1 PLC基础理论 (11)2.1.1 PLC的定义 (11)2.1.2 PLC的特点 (11)2.1.3 PLC的组成 (13)2.1.4 PLC工作原理 (14)2.2 PLC 型号的选择 (15)2.3 PLC 的I/O 端口分配表 (15)2.4 PLC 的I/O 电气接线图的设计 (17)第3章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改造 (19)3.1 PLC梯形图程序的优化设计及程序调试 (19)3.2 PLC程序设计 (19)3.2.1 PLC梯形图 (19)3.2.2 PLC 顺序功能图 (22)结论 (23)参考文献 (24)前言Z3040摇臂钻床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金属切削机床,由于传统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线路复杂、可靠性稳定性差、故障诊断和排除困难等难题,我们研究了机械加工中常用的Z3040摇臂钻床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问题。
PLC电气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调试周期短,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故障率低,对工作环境要求低等一系列优点,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对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把PLC控制技术应用到改造方案中去,从而大大提高摇臂钻床的工作性能。
分析了摇臂钻床的控制原理,制定了可编程控制器改造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电气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其中包括PLC机型的选择、I/O端口的分配、I/O硬件接线图的绘制、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
滤嘴棒产品规格更换后FF30装盘机的调整方法

滤嘴棒产品规格更换后FF30装盘机的调整方法FF30装盘机是滤咀棒成型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滤嘴棒在滤棒成型机成型后,经移转轮输送到FF30装盘机上,装盘机工作,将滤嘴棒推入成品纸盒内,从而实现滤嘴棒的在线自动装盒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规格滤嘴棒的长度、圆周等技术参数不同,在成品纸盒内所装滤嘴棒的支数经常发生变化,都需要对FF30装盘机的相应零部件进行调整,以满足生产要求。
文章针对滤嘴棒长度、圆周以及成品纸盒内滤嘴棒支数发生改变后,FF30装盘机的调整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标签:滤嘴棒产品;FF30装盘机;调整方法1 滤嘴棒长度L改变后,主要调整FF30装盘机过桥侧挡板、料室宽度和成品盒托架中的调整垫1.1 调整过桥侧挡板,保证滤嘴棒整齐输送到料室。
调整方法:外侧挡板固定,调整(更换)内侧挡板,使两侧挡板间距A=L+2。
1.2 调整料室宽度,保证滤嘴棒在料室中码放整齐。
调整料室宽度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料室的宽度适合滤嘴棒长度,保证滤嘴棒在料室中合理有序排布。
(1)调整定位杆,使上挡板与上立板间距A1=L+2;(2)调整搅拌杆,使搅拌杆端部到动立板距离A2=L-1;(3)调整(更换)下挡板中两块有机玻璃板中的调整垫,使下挡板中内侧面与下立板间距A3=L+2。
1.3 更换成品盒托架中的调整垫,保证滤嘴棒顺利装入成品纸盒中。
成品纸盒必须与成品盒托架配合使用,才能保证滤嘴棒顺利装入成品纸盒中。
当滤嘴棒的长度发生变化时,成品纸盒的总高度B1也发生变化,根据不同长度的产品,更换成品纸盒与成品盒托架间的调整垫,使成品纸盒稳固的放在成品盒托架中,保证滤嘴棒的顺利拉入成品纸盒中。
2 滤嘴棒圆周发生变化时,主要调整料室两侧板宽度、推板宽度和成品盒托架两侧板距离。
2.1 料室两侧板宽度调整料室两侧板距离C的尺寸与单行滤棒数量N和滤嘴棒直径D有直接关系,经过实践我们得出:C=N×D+K式中K为一固定值,当滤嘴棒直径D发生改变而单行滤棒数量N不变时,需要微调料室两侧板的间距,保证滤嘴棒在料室中按规律有序排列。
基于PLC的Z3040摇臂钻床控制系统改进设计

序号 l 2 3 4 5 6
7
输入信号 主轴电机 M1 停止按钮 S B1 主轴电机 M1 启动按钮 S 2 B 摇臂上升按钮 S 3 B 摇臂下降按钮 S 4 B 主轴箱立柱松开按钮 S 5 B 主轴箱立柱夹紧按钮 S 6 B
摇 臂上升检测按钮 S Q1
输出端子 Y0 Y1 Y2 Y3 Y 4 Y 5
Y 6
8 9 l O
l 1
摇 臂松开检测按钮 S 2 Q 摇 臂夹紧检测按钮 S 3 Q 主轴箱立柱松开夹紧检测
急停 S 5 Q
X7 X1 O X1 1
Xl 2
主轴立 柱夹紧指示灯 H 2 L 主轴转 动指示 灯 I 3 t L
输入端子 X0 X1 X2 X3 X 4 X5
X6
输 出信号 主轴电机控制接触器 K M1 摇臂上升控制接触器 K M2 摇臂下降控制接触器 K M3 松开控制接触器 K M4 夹紧控制接触器 K M5 电磁换 向阀Y V
主轴 立 柱 松开 指示 灯 H L1
Y 7 Yl O
l 2
摇臂下 降检测 按钮 S 6 Q
X1 3
24P - I c控制 程序梯形图的设计
夹 紧与松开控 制。然后 , 据控制要求 综合存一起 , 根 最后经 整理 , 设计 出符合控制要求 的梯 形图 , 图 1 见 所示 。
3MCGS人 机 界 面 设 计 .
23 / 数 的 确 定 .I 0点 摇臂与外立柱一起相对于 内立柱 的回转 运动。 根据 Z 0 0 摇臂 钻床 电气 控制要 求 , 34 型 其输 入输 出均 为开 关量 。 钻孑 时 , 件 固定不 动 , 过调节 摇臂 钻床 的主轴来 对准 孔 的位 L T 通 置, 位置对 准后 即可由主运动实现钻孑 。而在加工: , L 前 对准孔 的位 置 在改造 中尽可能使用原有 电器 , 根据 原有控制电路来计算 I / O点数 。其 需要 P C检 测的输入信 号 : L 按钮 6 、 个 行程开 关 6 , 个 共计 输入点 数 全部 由辅 助 运动 实现 , 由此可 见辅 助运 动在 孔 的: 中起 着关 键作 巾 , 位 用 。其 中主轴箱 沿摇臂导 轨做水平运 动 , 摇臂及 外立柱共 同绕 内立 柱 1 个 ; P C的输 j 控制信号 : 2 而 L _ } { 接触 器 5 、 个 电磁 阀线 圈 1 、 个 指示灯 3 做 回转运动 ( 回转 范同 :6 )摇臂沿外立柱的升降运用 为电气控制 , 30度 ; 个, 共计输出点 9 。输入/ 出点 的分配如表 1 个 输 所示 。 另外还需考虑主轴箱 、 摇臂 、 内外立柱 的夹 紧和松开。 表1 输入愉 出点 的分配如表
基于PLC和变频器控制的FF30装盘机改造

基于PLC和变频器控制的FF30装盘机改造针对日本FF30装盘机继电器控制存在的故障率高、检修繁琐等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原系统的PLC电气改造方案。
在机械部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原电气配电箱和接线盒完成了全部接线,运用了PLC控制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采用经验法设计出了梯形图(LAD)程序。
改造设备经过调试与长期运行,系统运行平稳,故障率大大降低,同时检修方便,可靠性较高,完全满足工艺要求。
标签:PLC;变频器;FF30装盘机;经验法0 引言FF30装盘机是日本八十年代生产的FRA3滤棒成型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用于将产品自动装盘。
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原控制系统采用的是继电器控制,由于继电器寿命低且易误动作等原因,造成了该设备故障点多,故障率高,检修繁琐,故障排除费时,即使排除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设备某些备件根本无法购买,一旦损坏维修的难度将更大,给设备正常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目前,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变频调速技术以其突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地应用于造纸、化工、纺织、烟草等行业,受到了普遍好评。
在原机械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我们以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为中心控制单元,利用原来的电气配电箱和接线盒完成全部配线,将微动开关全部由接近开关和光电开关取代,阀岛驱动气缸,使用MM440变频器对整齐电机进行调速控制,从而对原机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
1 工艺及控制要求FF30装盘机主要由传送带、装盘部分、下降装置、满盘输送台、空盘输送台五部分组成,装盘机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各过程的具体要求如下:1.1 滤棒输送在成型机运转过程中,滤棒源源不断地从传送带送到装盘机的漏斗中,在该过程中要求对滤棒过多时发出报警信号,并且使系统停机。
1.2 装盘装盘过程又可细分为滤棒集中、滤棒整齐和推板动作三个过程:(1)滤棒集中到漏斗内,要求具有检测左右两边滤棒量和中央滤棒量的功能。
(2)滤棒整齐过程由整齐电机和整平板来完成,整齐电机要求在滤棒少时低速,在棒多时高速;整平板是由三个电磁阀驱动六个气缸,每对气缸由一个电磁阀控制,三组交替动作,但在推板前进时,整平板不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关取 代 , 岛驱 动 气缸 , 阀 使用 MM4 0变频 器 对整 齐 电机 4
进行调 速控制 , 而对原 机控制 系统进行 了改造 。 从
l 工 艺 及 控 制 要 求
F 3 F 0装 盘 机 主要 由传 送 带 、 盘 部 分 、 降 装 置 、 盘 装 下 满
输送 台、 空盘 输送 台五部分 组 成 , 盘机工 艺 流程 如 图 1 装 所 示 。各 过程 的具体要 求如下 :
要 求在推板 进 退各 一次 后 , 下降 电机 驱动 链 条下 降 到
一
故 障点多 , 障率 高 , 修繁 琐 , 障排除 费 时 , 故 检 故 即使 排 除也
定 位 置 , 个 位 置 由 码 盘 和 检 测 开 关 控 制 , 测 开 关 一 有 这 检
链 同 启 不 能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问题 , 备 某 些 备 件 根 本 无 法 购 买 , 旦 信 号 , 条 就 停 止 下 降 , 时 下 降 电 机 要 求 运 行 稳 定 , 停 设 一 损 坏维修 的难度 将 更 大 , 设 备 正常 运 行造 成 了很 大 的威 迅 速 。 同 时 可 手 动 下 降 。 给
摘 要 : 对 _ 针 日本 F 3 F 0装 盘 机 继 电 器控 制 存 在 的 故 障 率 高 、 修 繁 琐 等 问题 , 出 并 实 现 了原 系统 的 P C 电 气 改 造 检 提 L 方 案 在 机 械 部 分 基 本 保 持 不 变 的 情 况 下 , 用 原 电 气 配 电 箱 和 接 线 盒 完成 了全 部 接 线 , 用 了 P C控 制技 术 和 变 频 调 速 利 运 L 技 术 , 用 经 验 法 设 计 出 了梯 形 图 ( ) 序 。 改 造 设 备 经 过 调 试 与 长 期 运 行 , 采 I AD 程 系统 运 行 平 稳 , 障 率 大 大 降低 , 时检 修 故 同
胁 。
1 4 送 满 盘 .
目前 , 编程控 制器 P C和 变频 调速 技 术 以其 突 出 的 可 L
当下降链 条到 一 定 位置 时 , 满盘 电机 启动 , 输送 开 始 ,
电机 停止 运行 , 直到有 启 动信 号 稳 定性 和可靠性 , 广泛地 应 用于 造纸 、 被 化工 、 织 、 草等 在满盘 在离输送 带较近 时 , 纺 烟 行业 , 受到 了普遍好 评 。
O 引 言
( ) 板 在 滤 棒 量 到 一 定 程 度 时 , 成 前 进 和 后 退 动 3推 完
能 塔 推 F3 F 0装 盘 机 是 日本 八 十 年 代 生 产 的 F RA3滤 棒 成 型 作 。在 推板受 阻 时 , 发 出报 警 信 号 , 灯 红灯 亮 , 板 要
机 组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之 一 , 主 要 用 于 将 产 品 自 动 装 盘 。 有 手 动 和 自动 功 能 。 它 1 3 链 条 下 降 . 由 于 受 当 时 技 术 水 平 的 限 制 , 控 制 系 统 采 用 的 是 继 电 器 原 控 制 , 于继 电器 寿命低且 易误 动作 等原 因, 成 了该 设备 由 造
装盘过程 又可 细 分 为 滤棒 集 中、 棒 整 齐 和推 板 动作 滤
三个 过程 :
下降链条 到达 一 定位 置 时 , 求 有检 测 开 关 发 出送 空 要 盘信 号 , 当满盘不 下 降 时 , 盘 输送 电机 开始 运 行 , 盘 到 空 空
( ) 棒集 中到漏斗 内 , I滤 要求 具有 检 测左 右两 边 滤棒量 位后 , 由检 测开关 获 得 一个 停 止 信 号 , 电机停 止 , 且 当 电 并
方便 , 靠 性 较 高 , 全 满 足 工 艺 要 求 。 可 完 关 键 词 : L 变 频 器 ; F 0装 盘 机 ; 验 法 P C; F3 经 中 图分 类 号 : TB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3 9 ( O 1 1 - 2 5 。
机运行 过长 时 , 要有 超时报 警 , 送空盘 电机停止运 行 。 使
( ) 棒 整 齐 过 程 由 整 齐 电 机 和 整 平 板 来 完 成 , 齐 电 2 系统 结构 及 配置 2滤 整
1 1 滤 棒 输 送 .
在成型机 运转 过 程 中 , 棒 源 源不 断 地 从传 送 带 送 到 滤
装盘 机的漏斗 中 , 该 过 程 中要 求对 滤 棒 过 多 时发 出报警 在
信 号 , 且 使 系统 停 机 。 并
1 2 装 盘 . 1 5 送 空 盘 . 图 1 F3 F 0工 艺 流 程 示 意 图
时 再 运 行 , 盘 被 送 到 提 取 架 时 , 使 满 盘 倾 斜 , 走 后 提 满 要 取 系 在 原 机 械 结 构 基 本 不 变 的 情 况 下 , 们 以 西 门 子 S — 取 架 要 恢 复 原 样 。 另 外 满 盘 过 多 时 , 统 发 出 取 盘 提 示 信 我 7 号, 即塔 灯 中 的 黄 灯 闪 烁 , 不 停 机 , 到 满 盘 被 取 走 , 灯 但 直 黄 3 0系 列 P C为 中 心 控 制 单 元 , 用 原 来 的 电 气 配 电 箱 和 0 L 利 接 线 盒 完 成 全 部 配 线 , 微 动 开 关 全 部 由 接 近 开 关 和 光 电 才 熄 灭 。 将
No 4 2 1 .1 , O l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uies rd d s y d r s s T a eI ut n n r
2 1 年 第 1 期 01 4
基于 P C和变频 器控制 的 F 3 盘机改造 L F 0装
郝 迎 波
( 丹 江卷 烟 材 料 厂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龙 江 牡 丹 江 1 7 1 ) 牡 黑 5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