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ppt

合集下载

仁义礼智信.ppt

仁义礼智信.ppt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
孔子提出“仁、义、礼”,
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
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 信” ,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 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 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
——
仁 者
,





《 礼
焉 。


服 四 制 》

—— —— ——
礼 , 履 也
。 所 以 事
神 致 福 也
《。 说 文 》
夫 礼 , 天
之 经 也 ,
地 之 义 也
《, 左民 传之 》行
也 。








《 论
礼 。


“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 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禮,示人如弯曲
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 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 之精要在于曲。
们“敬事而信”。
为而不有心于作为。”
忠义
中国古代统治者注重以孝治国,忠孝两全被 看作封建社会的传统美德之一. 忠义”是儒家推崇的重要伦理道德准则,但 那主要是为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这是跟本 的思想. 所谓忠,说白了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桃园结义的誓词是“上报国家,下安黎 庶”。所谓义,就是讲究信义,不忘故主, 有恩报效
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
诚信无欺,讲求信用,是为人处事的根本道德标准
2.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 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 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诚不但是
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

大美五常 介绍黑龙江五常PPT 动感中国

大美五常   介绍黑龙江五常PPT  动感中国
五 常 年 厅 设 * 县 。 年 设 年 五 设 常 市 府 。 。
1913 1993
设 衙 于 五 常 堡 ;
常 信 中 。 ) 五 之 常 意 ( 年 * 仁 * 遂 、 派 得 义 旗 名 、 官 * 礼 年 协 始 、 设 领 称 智 * 五 、 1869
五 个 甲 社 * 取 其 “ 三 纲 五 常 ”
于黑龙江省南部。北依阿城区,东、东南与尚
志市、海林市和吉林省敦化市毗邻,南、西南
与吉林省舒兰市、榆树市接壤,西北与双城区
相连。总面积7512平方千米。总人口918622人
(2015年末)。辖12个镇、12个乡、260个行
政村。
东靠张广才岭,西、北接连松嫩平原,地势东南部较高,层
峦叠嶂,多森林,中部丘陵起伏,多沟壑。西北部属平原地 带。大秃顶子山海拔1696米,为黑龙江省最高峰。拉林河从 东南流向西北,斜贯境内。建有龙凤山水库、磨盘山水库。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丰富,森林覆盖率42%。主要矿产
有煤、铁、锰、锌等。拉滨铁路、森林铁路、202国道、203 省道、222省道公路穿境而过。景点有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江千尺第一瀑、高山湿地等。
五常的冬天
五常市政府
五常市亚臣中学
五常奥林匹克公园
五常市凤凰山景区
五常市龙凤山水库
由 义 、 崇 礼 、 尚 智 、 诚 信 ”
年 五 ( 常 原 名 ) 欢 * 喜 设 岭 “ * 举 清 仁 咸 、 丰 四
1855
五 常 的 来 历
1909
1882
何为“五常”
五常的历史沿革:夏至周时为肃慎。
西汉时为扶余。 北魏时属勿吉。 隋唐时期,五常称莫颉府, 辖宾县、呼兰等地,归渤海国管辖。 辽金时代称裴满部、甲骨部、金归上京管辖。 元朝称剌邻,是元大都通往黑河的最大驿站。

酒店五常管理工具课件

酒店五常管理工具课件
力。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及时 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酒店
安全运营。
制定设备维护规范
制定酒店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明 确设备维护责任和要求,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规范设备维护流程,包括日常保 养、定期检查、维修等方面,提
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建立设备维修档案,记录设备维 修保养情况,为设备维护保养提
定期检查
定期对酒店各个区域进行 检查,确保清洁工作得到 有效执行,符合预期标准 。
不定期抽查
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发 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清洁 问题。
客户反馈
通过客户反馈了解清洁效 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清洁 计划和标准。
05
CATALOGUE
五常管理原则四:常规范
制定操作规范
制定酒店各部门操作规范,确保员工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 质量。
清洁工作执行
遵循清洁计划
按照清洁时间表和责任区,有序开展清洁工作,确保每个区域得 到及时、全面的清洁。
使用合适的清洁用品
根据不同区域的清洁需求,选择合适的清洁用品和工具,以保证清 洁效果和安全。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在清洁过程中,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卫生 。
清洁效果检查
01
02
03
员工培训与教育
岗前培训
新员工在上岗前应接受酒店的基 本知识、服务意识、操作技能等
方面的培训。
在职培训
针对员工的岗位特点和业务需要 ,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
训。
培训考核
对员工的培训成果进行考核,确 保员工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员工激励与考核
激励措施
通过奖励、晋升等方式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 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五常法与5S管理课件

五常法与5S管理课件
对工作场所内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去除不必要的物品,保留必要的物品,并将 其放在正确的位置。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和错误。
五常法的基本原则
原则二:常整顿
通过标识和分类,使物品易于识别和查找。
对整理后的物品进行标识和分类,使其易于识别和查找。这样可以减少浪费时间,提高工作 效率。
五常法的基本原则
五个方面
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 常自律。
五常法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五常法起源于日本,最初是为了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创建的。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常法逐渐被 世界各地的组织所采用,成为一 种通用的管理方法。
五常法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常组织
通过合理分类和整理,将物品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五常法与5S管理的差异点
起源与推广
五常法起源于日本,而5S 管理最初在中国推广。
重点领域
五常法更强调道德和社会 责任,而5S管理更注重细 节和执行。
实施方式
五常法注重通过教育和培 训来提高员工素质,而5S 管理则更侧重于制定和执 行规范。
五常法与5S管理的互补性
相互借鉴
五常法和5S管理可以相互借鉴,例如 五常法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可以补充5S 管理的机械性和短期利益导向。
便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
制定实施步骤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 施步骤,包括宣传教育、培训、执 行、监督和评估等环节。
确定责任人
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确保计划的 顺利推进和实施效果的达成。
实施五常法的方法与步骤
01
02
03
04
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员工 宣传五常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提高员工的认识和参与度。

三纲五常 幻灯

三纲五常 幻灯

不死。”曰:“未仁乎?”子曰:“ 桓公九合诸

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
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
侯,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
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
渎而莫之知也?”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
五伦
五伦: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 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 关系准则。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 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 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 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 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 “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 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 佞?”
•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 焉而已矣.
• 原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孔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 吾弗知也.”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三纲五常
冰经 涤涵小友
三纲五常出处
• 《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学,发挥“春秋大一 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黄老之学为 骨架,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
•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 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 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 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 德规范。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 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五常法介绍PPT课件

五常法介绍PPT课件

常自律图片
履行个人职责

实施五常法的实际效用
1、减少意外事故; 2、提高教学质量; 3、减少浪费; 4、提升幼儿园形象和声誉; 5、提高幼儿园的凝聚力和员工
归属感。
目视管理六大心法
• 定置+定位 • 标签+标识 • 颜色管理 • 看板管理 • 透明度
五常法守则
▲工作常组织 ▲天天常整顿 ▲环境常清洁 ▲事物常规范 ▲人人常自律
常整顿图片
- 三十秒钟找到要找的东西

开展整顿活动应注意事项
• a) 刚开始大家摆放很整齐,可是不知从谁,从什么时候 开始,慢慢又乱了;
• b) 识别的手法只有自己看得懂,别人看不懂,识别手法 不统一,有和没有一样;
• c) 摆放位置转移今天换一个地方,明天又换一个地方, 很多人来不及知道;
• d) 一次搬入现场的物品太多,在摆放的地方都没有。
5S的定义
幼儿园五常法之-常组织
内容:
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 不必要的 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 严格地区分开来 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目的:
腾出空间,空间活动 防止误用、误送 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幼儿园五常法之-常组织
• 实施要领: ⑴自己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⑵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 ⑶将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 ⑷对需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 ⑸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 ⑹每日自我检查
幼儿园五常法之-常清洁
内容:
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 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 消除赃污,保持职场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稳定品质 方法:(1)消灭死角
(2)明确责任及范围

五常法管理ppt课件

五常法管理ppt课件

.
16
常组织应做什么
分开完成工作的必需品及非必需品; 将必需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及放在一个方便的地方; 哪些东西该扔掉,即使是昂贵的; 哪些东西该保存及怎样恰当保存以便将来很容易就能找到
.
17
分层管理
按使用的先后次序; 按物品的功能类别; 按使用的频密程度; 按物品的重要程度。
.
18
推进常组织的步骤
现场检查
区分必需品
每天循环整理
清理非必需品
非必需品的处理
.
19
简述 1S-常组织 2S-常整顿 3S-常清洁 4S-常规范 5S-常自律 实际效用
五常法守则
推行步骤
图片对比
◆定义: 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 齐。 ◆目的: 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东西30秒找到要 找的东西。 ◆做法: 1、对可供放的场所和物架进行统筹(划线定位) 2、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摆放整齐(规定放置方法) 3、标示所有的物品(目视管理重点) ◆达到整顿的四个步骤 1、分析现状 2、物品分类 3、储存方法 4、贯彻贮存原则
.
4
简述 1S-常组织 2S-常整顿 3S-常清洁 4S-常规范 5S-常自律 实际效用
五常法守则
推行步骤
图片对比
1S-常组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义: 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 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 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 ◆做法: 1. 对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 2. 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3.清除不需要物品。 4.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率、决定日常用量。 5.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

幼儿园五常法管理PPT课件(1)

幼儿园五常法管理PPT课件(1)
(2)办公室及各功能室 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有大有小,各室配备的物品有多有少,各不相同,
但是一个原则,室内所有物品不仅要有名,而且要有位。这就需要各室工作 人员,经分析研究,熟悉室内物品的名称及用途,用心分类,合理存放,定 量定位,力求在30秒内就可以找到物品。要求根据各室的实际情况,将物品 类别、数量、使用频率,科学地、有序地编写出目录表,目录表还要和实物 相对照。
责人) 及时处理泄露和毁坏的东西
文件、文具、个人物品减少至最低量
及时清洁检查和维修,并做好记录
明亮整洁的工作环境
人人天天五常法
合格
欠缺
整改时间
表三:教室五常法自查审核表
序号 1
常规性工作 桌椅数量按幼儿人数合理配置,并保持干净整洁
合格
欠缺
整改时间
2
玩教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有正确的名称标签或图示 标签,玩具放置架上标有明确的位置标签及移动控制线
整理活动的开展顺序: 物品的分类-------决定放置的位置---------决定 放置的数量-----决定放置的方式--------划线定位 ---------明确标识
三、常清洁:
1、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脏乱,保持环境、物 品、设备处于清洁 3、做法: (1)、明确划分清洁责任区。 (2)、清洁要领 A、对工作彻底全面大清理,地面、墙壁、房顶、桌 面、台面、物架等地方都要清理; B、特别注意清洁隐蔽的暗角,尽量使物品高地放置 ,对破损的物品及时清理。
(3)、履行个人的清洁职责。谨记:清洁并不是 单纯的表面弄干净,而是要用心去做。
四、常规范:
1、定义:连续的、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一句话就 是养成常做和坚持的好习惯,并辅以一定的行动。 2、目的:经过全园努力、通过制度落实、规范到位、维持 成果。 3、做法: (1)、认真落实前“三常”工作,提高视觉管理透明度。 (2)、将全园的责任区划分好,落实到责任人、检查、评 价。 (3)、坚持上班,上班审视五常法一分钟,下班前五 常法整理五分钟,时刻不忘五常法 切记:做到不搞突出,贵在坚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C--常检查 做到持之以恒
3、制定奖惩制度,加强执行力度 • 制定“五常”管理实施奖惩办法,对实施过程中表 现优良和执行不力的及时予以奖惩。实施奖惩宜以 奖励为主,惩罚为辅,重点应注重营造团队氛围, 倡导团队精神、提倡团体荣誉,发挥团队作用,最 终以实现五常管理为目的。 • 强有力的检查制度是确保五常实施成功的必要条件。 要有专人检查,每天及时把检查结果公布于众,并 与奖罚挂钩。使每一员工对于自已一天的工作有一 个确切的了解,如清洁、整理工作有否到位,或有 不该发生的失误出现。从而大大提高了员工作的细 仔程度,减少差错。
5C—常自律 提升员工素质,变“要 我做”为“我要做”
2、制定共同遵守的五常规则、制度或规定。 3、不间断的教育培训。
• 在公共区域及各部门内部可以张贴的地方尽可能 贴一些五常实施前后的照片和图片、检查情况通 报等,让每一员工天天看五常,时时做五常,使五 常管理扎根人心。
• 通过不断检查、总结、反馈,不间断地培训员工, 通过制度逐渐培养员工的自律意识,最终使五常 融入员工的自觉行为中。
2C—常整理 让物品有名有家
4、所有的设施、设备均应有标签:标签的 主要内容可根据具体设施的不同而有所变 化,如设施的操作方法,设施的性能(消 毒应当达到的温度、冰箱应当满足的冷藏 或冷冻温度)等,但管理责任人及其管理 职责的内容必须明示。通过设置标签,明 确管理责任人和管理职责,以保证设施处 于良好的和有秩序的运转状态。
1C—
目的:腾出空间,防止食品交叉 污染或误用。
常 分 类
含义:经常整理工作场所的物品, 将物品定位、定量存放,并对每 件物品进行标识,摆放整齐,使 每件物品“有名”、“有家”。 目的:随时方便取用物品,缩短 找寻物品的时间,30秒内找到要 找的东西,提高工作效率。
2C—
常 整 理
含义:经常清洁工作场所各 区域,保持环境、物品、工 用具、容器等处于清洁状态, 维持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 目的: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保证取出的物品能马上正常 使用。
4C--常检查 做到持之以恒
4、任何场合、任何时候始终维持5C意识
• 充分利用文字、图片、照片、张贴画、宣 传资料、开会、讨论发言等形式,在企业 内部营造浓厚的五常管理推行氛围和实施 气氛。
4C--常检查 做到持之以恒
5、高层主管应经常带头检查5C,带头重视5C, 带头实践5C。应做到逢会必讲5C,布置工 作必讲5C,检查工作必讲5C。只有高层重 视下级才会努力,只有上级关心下级才会 有责任心。发现有缺失或差距,应当场给 予指正。下级对于上级检查,须本着立即 执行的心态与行动。
餐饮实施五常作用
• 5 提高企业形象和品牌
实施五常管理可使食品更安全、服务水平 更高、经营效益更明显,通过口碑相传, 会在同行业、社会中提高知名度和社会形 象,进一步提升单位的品牌。
1C—常分类 腾出有效空间
1、确定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的判定标准或要求, 制定必需物品的清单。 必需品:是指经常必须使用的物品,如果没 有它,就必须购入替代品,否则就会影响工作。 非必需品:则可分为两种: (1)使用周期较长的物品,即一个月,三个月, 甚至半年才使用一次的物品; (2)对目前的生产或工作无任何作用的,需要 报废或封存的物品。 2、对工作场所要进行全面检查,清除非必需品, 切记:物品的使用价值大于购买价值。
3C—
常 清 洁
含义:通过一定的制度和规定,将 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的工作落 实到每一个人,并对执行情况进行 检查、监督,以维持和巩固常分类、 常整理、常清洁的成果。
4C—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常组织、 常整顿、常清洁的成效。
常 检 查
含义: 要求人人依规定行 事,养成良好习惯,遵守 工作规则,长期坚持不懈。 目的:提高员工素质,养 成工作认真、规范有序的 习惯。
餐饮业五常管理
• 就是运用5S管理的原理,根据餐饮业的特 点和实际操作过程,为便于在餐饮单位推 行和实施,将“五常”归纳为“常分类”、 “常整理”、“常清洁”、“常检查”、 “常自律”,简称“5C管理”。
Hale Waihona Puke 含义:经常清理工作场所的物品, 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对物品进行 分类,分为必需物品与非必需物 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 最低程度,舍弃非必需的物品。
2C—常整理 让物品有名有家
结合以上分析: 日常工作中必须对必需物品的名称、物品 的分类、物品的放置等情况进行规范化的 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对症下药。 确定物品名称(有名)、决定贮存位置 (有家)
2C—常整理 让物品有名有家
• 有名:在整顿时,要根据物品各自的特征进行 分类,把具有相同特点或具有相同性质的物品 划分到同一个类别,确定物品的名称,标识物 品的名称。每件东西要采用统一的名称。
五常工作部门主管的工作职责
1 、 负责本部门五常实施日常管理工作; 2 、协助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相关规 章制度。 3 、负责贯彻落实五常实施的规范工作要求 ,督促、 检查本部门成员各项制度及规范的执行情况。 4、合理安排员工班次,并视实际情况随时做好调配。 5 、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的需求,通过言传身教, 激发员工工作和学习热情,对本部门人员进行业 务培训,努力提高本部门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服务 技能,特别是五常理念及实践应用。
3C—常清洁 保持环境整洁
• 各种工用具、容器、设备每次用完后及时清洁; • 餐具清洗后表面无残渣、无油腻,热力消毒后餐 具表面无水渍; • 日光灯、紫外线灯及其他照明灯内壁和灯罩的清 洁。 • 转角处、操作台底下、桌子或柜子底下、冷库内、 冰箱内等容易被忽略地方的清洁。 • 合理配置洗手消毒液,有洗手标准图解; • 清洁用品本身的清洁、并做到及时归位放置。 • 固体废弃物分类整理、当日清运,工作现场垃圾 桶加盖、表面清洁。 • 有效的“四害”预防措施,各功能区域内无“四害”。
• 有家:对可供存放物品的场所、货架进行统筹, 划线定位,进行统一规划,确定每样物品的存 放位置。所有物品的存放位置都有标识。
2C—常整理 让物品有名有家
2C—常整理 让物品有名有家
常整理时要做到:名称固定、位置固定、标 识固定,便于物品的拿取与归还。 1、物品放置场所的标识与物品实物相一致原 则;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按照定点定位、 有名有家摆放整齐。 2、将物品在划线内摆放整齐。 3、标识所有物品。(这是“五常”实施视觉 管理)标识是五常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年一次左右
二至六个月使用一次 一个月内使用 每周要用 每天要用 每天都使用三次及以上的物品
舍弃或放入专门仓库
存放在较远的地方 存放在工作场所附近指定地方 存放在工作现场附近 存放在使用地 放在不用移动身子就可以取到的地 方或身上
2C—常整理 让物品有名有家
1、分析现状,查找原因 取放物品的时间为什么会那么长?? ●不知道物品存放在哪里? ●不知道要取的物品叫什么? ●存放地点太远; ●存放的地点太分散,物品太多,难以找 到; ●不知道是否已用完,或者别人正在使用, 所以找不着。
2C—常整理 让物品有名有家
5、 需要重点整顿和定位的区域:冷菜间、 仓库、烹任区域、粗加工间、面点间等其 他功能间。 6、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放置方法可因地制宜, 力求实用、简洁、卫生、高效。同时,应 设置物品负责人及检点表,并应落实到具 体的责任人。
3C—常清洁 保持环境整洁
1、建立清洁责任区,落实到人。 利用单位平面图,对所有工作场所明确标识 各区域的清洁责任人。各责任区域应有细化的 定置图(即定位到每个最小区域,如调味品桌、 切菜台等都落实有固定的责任人)。 2、规定清洁的内容,明确清洁的要求或要领。 特别注意清洁隐蔽的地方,为使清洁更容易, 尽量使物品离地15CM放置。 要明确清洁的对象、方法、重点、周期、使 用的工具,细化到每日清洁、每周清洁的时间、 对象、范围和内容,甚至用什么方法和工具。
下班前履行的五常
1、常组织:抛掉不需要的物品或回仓 。 2、常整顿:所有用过的物品、用具都放到各自应放 位置。 3、常清洁:抹净自己用过的工具、物品、仪器和工 作台面并清洁地面。 4、常规范:固定可能脱落的标签、检查整体是否保 持规范、不符合的及时纠正 。 5、常自律: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检查责任区清洁 整理工作是否完成,工作服是否需要更换,并为明 天工作做好准备。
5C—常自律 提升员工素质,变“要 我做”为“我要做”
1、持续推动前4C至习惯化。前4C是基本动作,也 是手段和过程,通过这些基本动作和手段,使员工 久而久之无形中形成习惯,时时行五常。
5C推行一段时间基本成型后,但仍须继续紧抓, 若不继续抓,则就容易出现放松和忽视,就会半途 而废或走回头路。5C运行正常后,每月可选择某一 周为“五常加强周”,每年可选择某一个月为“五 常加强月”。
五常守则
上班前履行的五常
1、常组织:对自己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 盘点需要物品的存量及预见需要量。 2、常整顿:目视责任区域内各类物品是否落实 定置定位,有名有家。 3、常清洁:目测责任区域的环境是否整洁、明 亮,随手清除掉不需要物品。 4、常规范:检查所在工作场所地面、台面、墙 面、物品的定位、划线、标示是否正确、清楚、 符合。 5、常自律:自查个人卫生,自省五常守则。
1C—常分类 腾出有效空间
3、破损的工用具、设施等应及时报修,恢复 正常使用功能,不能修理的或者已经破损 淘汰的设施、器具,应及时清理出场所。
4、调查必需品的使用频率,决定每件必需品 的日常用量,明确最低存量与最高存量, 并进行分层管理。
1C—常分类 腾出有效空间
必需品的分层管理
使用次数 分层管理
五常管理概述
• 五常法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 即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其 日文的罗马拼音开头均为S,简称5S。运用 5S管理能对餐饮业的安全、卫生、品质、 效率、形象等进行科学有效地提升,是较 为先进的自身卫生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餐 饮业自身管理水平,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