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五次周测语文答案
江苏苏州2011届高三语文周测(五)

江苏苏州2011届高三语文周测(五)高三2010-09-25 11:442011届江苏苏州高三语文周测(五)一、语言知识和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门槛(kǎn)日晷(guǐ)跻身(jī)三缄其口(jiàn)B、包庇(pǐ)后裔(yì)豆豉(chǐ)螳臂当车(dānɡ)C 、央浼(měi)妻孥(nú)竹篙(ɡāo)锃光瓦亮(zènɡ)D、甫定(fǔ)绾结(wǎn)因为(wéi)矫枉过正(jiǎo)2.下列各组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声名雀起精兵减政闲情逸志黄梁一梦B.嘻笑怒骂明查秋毫心有旁鹜专心致志C.手屈一指过尤不及开源截流老羞成怒D.循私舞弊婷婷玉立火中取粟缘木求鱼3.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普京表示,尽管“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独树一帜,但他不会因此修改宪法以谋求三次连任或延长总统任期。
B.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C.取得了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是不能因为成绩就连他们的失误也一笔抹杀了。
D.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实际上,这些收集的插图和绘本,仅仅是《红楼梦》绘画艺术的冰山一角,大量散佚在民间的《红楼梦》绘画作品无人收集。
B.中秋节前夕,志愿者们来到第一社会福利院开展送温暖活动,使孤寡老人和孩子们如坐春风,深受感动。
C.要提高文言文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契机下,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引导好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D.备受关注的印花税单边征收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项有利于增加股民收益和增强市场信心的政策将要呼之欲出。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赏心悦目的,是旭日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铺满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梦幻的烟月下,斑驳的树影中,!探不完的深宅奇景,品不够的千古神韵。
高二语文周测十一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周测十一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
父亲王顺,任安定太守。
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
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
“好侠”是“涣”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CD,“敦儒学”“习《尚书》”句式相同,不能从中间断开,排除A,故选B。
2.【答案】D【解析】“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错误。
3.【答案】D【解析】“仍然忙的无法分身”错,原文说“一岁断狱,不过数十”。
4.(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为立祠安阳亭西”省略介词“于”,是状语后置,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辄,就;弦歌:奏乐歌咏;荐:祭祀。
)(2)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
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狱:案件;威风:声威;文理:条理。
)【参考译文】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
父亲王顺,任安定太守。
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
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
他担任郡太守陈宠的功曹后,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
陈宠因而名声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农。
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回答说:“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处理各种事物;又让主簿镡显弥补纠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
”和帝十分高兴。
王涣从此后开始知名。
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并让他做温县县令。
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为,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
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
县境内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道路停宿。
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说自己是王涣的属下,始终没有人敢侵犯。
王涣担任了三年温县县令后,升为兖州刺史,他用法律严格地纠察所属郡县,声名大震。
2024年【每周一测】第五周语文五年级上册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4年【每周一测】第五周语文五年级上册基础练习题(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音字的一组是()A. 汽油、汽油票B. 担心、担任C. 工夫、功夫D. 近视、近视眼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努力学习,终于金榜题名。
B. 他做事总是犹豫不决,让人感到左右逢源。
C. 这场演出非常成功,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
D. 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让我们受益匪浅。
3.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A.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B.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C. 月亮姐姐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D. 太阳公公笑眯眯地照耀着大地。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长了见识。
B. 老师告诉我们,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开得五彩缤纷。
D. 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
5. 以下哪个词语的部首是“心”?()A. 思B. 忧C. 快D. 意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是()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 下列词语中,表示“团结协作”的是()A. 众志成城B. 同舟共济C. 举案齐眉D. 破镜重圆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A. 他的脸红得像苹果。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这个蛋糕甜得像糖。
D.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
9. 以下哪个句子是反问句?()A. 你怎么还没回家?B. 这道题你做对了吗?C. 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你不知道答案吗?D. 你能不能安静一点?10. 下列词语中,与“七上八下”意思相近的是()A. 心惊肉跳B. 心旷神怡C. 心满意足D. 心血来潮二、判断题:5道1.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讲述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经过。
()2.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句话说明了阳朔的山水风光比桂林更美。
高二语文周测试题 带答案

高二语文测试题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1.《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有几人前来探望,说出了下面的话,下列人物语言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4分)(1)“怎么下这般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份儿。
”(2)“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3)“你可从此都改了吧!”A.黛玉袭人宝钗 B.袭人黛玉宝钗C.袭人宝钗黛玉 D.宝钗袭人黛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洞是一种体积极小、质量极大的天体,跟中子星一样,它也是由大质量恒星演化而来的。
根据质量不同,黑洞一般分为恒星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
其中,()。
理论预言银河系中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但天文学家迄今仅在银河系发现约20颗恒星级黑洞,且质量均小于20倍太阳质量。
当前主流的恒星演化模型理论预言,是基于太阳金属丰度——太阳中除氢和氦以外的所有元素的原子总数或总质量的相对含量。
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只能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
2016年秋季,中国国家天文台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一颗8倍太阳质量的蓝色恒星围绕一个“看不见的天体”做着周期性运动。
随后这个“天体”被证实是一个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的70倍。
这个新发现已经进入了现有恒星演化理论的“禁区”。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台长大卫•雷茨评论说,在银河系内发现的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天文学家将被迫改写恒星级黑洞的形成模式。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大质量恒星死亡后形成恒星级黑洞,并且使之在宇宙中广泛存在B.在宇宙中广泛存在的恒星级黑洞是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C.在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大质量恒星在其死亡后形成恒星级黑洞D.恒星级黑洞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并且在字宙中是广泛存在的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4分)A.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新课标 高二语文 周练测试卷

邯郸市一中高二语文周练试题(二)出题人:李志鹏审核人:赵建华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枯.竭骷.髅训诂.沽.名钓誉怙.恶不悛B.碑.铭脾.胃裨.益奴颜婢.膝稗.官野史C.聒.噪括.号恬.静舐.犊情深活.蹦乱跳D.笨拙.罢黜.屈.辱相形见绌.咄咄..怪事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老当益壮一愁莫展斐然成章沧海一粟B.相形见绌沐浴清化携幼入室意气用事C.骄首避观夙遭闵凶乐天安命欣欣向荣D.天高地迥三径就荒垂天之云如愿以尝4.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哗众取宠前仆后继化而不实钟鸣鼎食B.星分翼轸居安思危渊远流长垂拱而治C.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萍水相逢老当益壮D.钩心斗角迫在眉睫金瓯无缺不遐自哀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B.自行车队被两只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加速骑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C.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
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D.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________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②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________:所建37幢别墅式建筑被主管部门勒令全部拆除。
③他不在村里安心劳动,却跑到城市来乞讨,自找苦吃,________。
A.玩火自焚自作自受自食其果B.作茧自缚自食其果自作自受C.玩火自焚自食其果自作自受D.作茧自缚自作自受自食其果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复辟.(pì) 恫.吓(hè) 着.(zhuó)人送还谬种流传能曲能伸B.给.(jǐ)养诨.(hún)名曲学阿.(ē)世互相厮拼背景离乡C.包扎.(zā) 炮.(páo)制呱.(guā)呱坠地翻然觉醒毕恭毕敬D.摒.(bìng)弃骨殖.(shi) 书声琅琅..(láng) 决无妥协共克时艰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米考伯太太告诉我,“她娘家的人”认定,米考伯先生可以_ 破产债务人法,请求释放。
②例如,老古·冯·居利希在自己的枯燥的材料汇集中的确____了能够说明无数政治事实的大量材料,可是他的著作又有谁读过呢!③今天,要____“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④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____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
⑤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____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
⑥革命导师们____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____,亲自作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
A.援用搜集制服制定权力既……又B.使用搜集制伏制订权力既……又C.援用收集制伏制定权利不仅……而且D.使用制服制订权利收集不仅……而且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
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
②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身临其境....的。
高二语文周测试答案

周测试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解析】D项表述错误,偷换概念。
根据第二段段末内容,不是“传统法律文化”直接影响一个民族和国家,而是“外生型”法治国家的现代法治与固有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张力直接影响“外生型”法治国家【答案】D2、【解析】B项与原文不符。
根据第二段段首内容,在“‘内生型’法治国家中,现代法治和传统法律文化在基本精神与价值观念上几无差异”。
【答案】B3、【解析】D项推断错误。
根据文末内容,我们“必须理性反思百余年来法制现代化进程在目标、路径上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点和不足……”。
【答案】D二、文言文4、【解析】C项中“属”是“跟随”的意思,在此引申为投靠。
A项中“塞表”是“塞外”的意思,指长城以北地区,可以在曹操的《表论田畴功》“遂灭乌丸,荡平塞表”中的“塞表”找到依据。
B项中“寇”作“侵略、侵犯”讲,如《资治通鉴》“吐蕃发十万兵寇西川”中的“寇”就是例证。
D项中“度”作“度过、越过”讲,如《木兰辞》“关山度若飞”中的“度”就是例证。
【答案】C5、【解析】①句表现斛律金的军事奇才。
③句表现斛律金的失败经历。
⑥句表现斛律金受到重用。
【答案】D6、【解析】根据文意,世宗第二次亲临其家,只是“六宫诸王尽从”(皇太后、太子同去是成礼当天,这至少是世宗第三次亲临其家)。
【答案】D三、语言文字7、【解析】B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
使用恰当。
A项“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形容极端小心。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项“屈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
用在此处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
D项“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B8、【解析】B项“沧海一粟”,粟指谷子,即小米。
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使用恰当。
A项“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此处误用作动词。
C项“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介意。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2021-2022学年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 (解析版)

2023届三峡名校联盟2022年春季联考语文试卷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儒家的天下观不是人对世界本然样态的无条件接受,而是来自自然向人文的生成。
《周易·贲卦》讲:“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种“天文”与“人文”的分野,也是先秦道家、阴阳家与儒家天下观的差异所在。
《礼记·大传》讲:“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正是讲儒家的天下建基于人道并对其进行人文(审美)再造的特性。
所谓儒家的天下体系,是以人文之美彰显价值的体系。
按照其圣王谱系,黄帝、尧、舜之后的接续者是周公,他一方面通过制礼作乐使中国远古人文命脉制度化,另一方面则开启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礼乐传统。
至此,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命题,则被具体化为以礼乐重塑一个美好世界的问题。
在现代学术话语中,礼乐是一个与文明、文化、政治制度产生广泛关联的概念,但在根本意义上,它却是一个美学问题。
礼在个体层面涉及人行为的雅化,在社会层面涉及群体行为的仪式化,在礼器层面涉及器具审美,均具有美和艺术的意义;乐则是诗歌、音乐、舞蹈的综合形式,其审美属性自不待言。
以此为背景,自西周以降,传统中国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定位贯穿了以美为核心的精神。
据此理解中国传统的天下观,人文之美作为礼乐的同义语,明显成为文野、夷夏之别的最重要标志,所谓“用夏变夷”则无非是将儒家崇尚的礼乐之美从中央之地向四方不断推展。
由于有预在的人文价值观和礼乐制度作为先导,儒家所讲的天下,不是它“原本是什么”,而是“应该是什么”;不是自然世界,而是人文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
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也有形近字等容易读错的字。
A项,“大笔如椽”的“椽”,为形近字,应读chuán;C项,“靡日不思”的“靡”应读mǐ;D项,“跻身”的“跻”应读jī。
故选B。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B【解析】试题分析:A项博闻强识(zhì)C项,船舷(xián)D项,踽踽独行(jǔ)此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如“识”“菁”“弦”“和”)、易误读字(如“拙”“鄱”“踽”“抹”等),多音字之所以有不同的读音,就是因为字的含义和用法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字的不同意义和用法来记忆字音。
易误读字是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记忆时要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B【解析】试题分析:A项应为明火执仗;C项应为蛰伏;D项应为不落言筌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点评:本题难度稍大,考查的几个字都是易错字。
解决字形题,要靠平时的积累。
学生既要弄懂词语的意思,又要熟悉词语的写法。
4.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可用比较排除法。
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选项中的词均为同音形近字混写,例如,A项,“倦殆”应为“倦怠”;C项,“针贬”应为“针砭”;D项,“痉孪”应为“痉挛”。
所以选B。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D【解析】试题分析:制订,创制,拟定,一般指工作计划,此处可改为制定;热诚,热烈而又诚恳,一般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此处搭配不当,可改为热忱;落落寡合,指与人合不来,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形单影只。
管中窥豹,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1所得。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点评:对于词语辨析,应仔细推敲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如“制定”与“制订”主要辨别“定”与“订”的区别,“订”只表示双方事先有所约定,并不管约定能否保证确定不变,强调的是过程;“定”表示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了,不会轻易更改,侧重的是结果。
6.C【解析】试题分析:大而化之:现多指做事情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A不足挂齿:形容事情很小,不值得一提。
可换为“微乎其微”。
B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句中指是干坏事,应换为“东窗事发”。
D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烂,形容恐惧而又愤恨。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点评:正确使用词语,除了要明了词意之外,还要考虑到词语的语法功能。
“水落石出”的应用,句中指是干坏事,应换为“东窗事发”。
7.D【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进入”缺宾语中心词B“不超过”后面应跟确数,因此,“左右”多余;C“防止”与“不”否定不当,意思弄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点评:成分残缺,尤其是宾语中心语的缺失,近几年高考试卷中也频繁出现,往往是宾语比较长,造成考生理解困难。
仔细分析“进入”后缺少宾语的中心词。
“进入。
时代”。
8.D【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加快……的步伐”;B项,一面对两面。
C项,句式杂糅“主要是……”或“以……为内容”。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B【解析】试题分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A.语序不当。
“吹拂、照耀”应改为“照耀、吹拂”,与“朗月清风”对应。
C.两面对一面。
“钢筋不结实”改为“钢筋结不结实”。
D.主语偷换。
前半句改为“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比正常书页小”。
故选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B2【解析】试题分析:A语序不当,应将“不仅”调到“国力牌名袜”之后。
C语序混乱,后两分句应调整顺序,位置对调。
D词序不当,“有效”应移到“方法”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1.D【解析】试题分析: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等。
A项,结构混乱,可改为“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或“同时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也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B项,“为中外游客所倾倒”应为“倾倒了中外游客”,主客颠倒;C项,偷换主语,应在“好不容易”前加上“队友”。
故选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2.此句在全词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分)既总结上片他对风雨阻归的恼意,又引出下片对回家后温暖生活的想象,(2分)进而引出流光易逝的感慨。
(2分)(意思相近即可)13.词人先直接抒情,“流光容易把人抛”,指出时光流逝之快。
(2分)然后抓住初夏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4分)(答拟人、借景抒情等亦可酌情给分)【解析】12.试题分析:“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飘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
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思归的心情更加急切。
“何日归家”四字,一直管着后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调笙和烧香。
“客袍”,旅途穿的衣服。
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烧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这里采用了反衬的手法,词人想象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作者词中极想归家之后佳人陪伴之乐,思归之情段段如此。
“银字”和“心字”给他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增添了美好、和谐的意味,与作者的凄苦形象对比,突出思归的心绪。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赏析语句的题目,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3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然后再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A15.D16.C17.(1)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说:“何不去投奔他呢!”(于是、善、盍、句子通顺各1分)(2)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露出来。
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吗?解析14.试题分析:解答文言实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其是否同上下文意思吻合。
题中,A项的“让”是谦让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试题分析:题中,A项的“于”,前者作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后者虽也作介词,但表被动,相当于“被”。
B项的“而”,前者作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后者表并列,相当于“又”。
C项的“其”虽都作代词,但前者表第一人称所属,相当于“自己的”;后者表指示,相当于“那”。
D项的“以”都作介词,表原因,相当于“因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
题中,C项表述有误,应为“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生,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
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
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
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
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
”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4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
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
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
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
”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该说是好人呢?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再说,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生,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
天道对好人的报偿又是怎样的呢?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
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极大而又显著的事啊。
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
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不敢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祸灾的人,数都数不过来。
我深感困惑不解。
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孔子说:“思想不一致的人,不能相互商量。
”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
所以他又说:“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假如寻求不到,那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
”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露出来。
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吗?18. B D(答对1个得2分)19.①丰富了人物形象。
老人虽然既瞎又瘸,行动、生活不能自理,可通过摔盘子,表达了老人对健全身体的渴望。
②照应标题,同时又为下文做铺垫。
摔盘子与掷铁饼有相似之处,使得老人被冠以“掷铁饼者”的美名,照应了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