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和四边形复习课20131
四边形复习教案

四边形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四边形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学生对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巩固对四边形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白板、彩色粉笔/马克笔、四边形模型、实物图片等。
2. 学生学习资源:教科书、练习册、学习笔记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图片或绘制简单的四边形形状,引起学生对四边形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引导学生回顾四边形的定义,即有四条边的图形。
知识巩固:3. 提示学生回忆并列举一些常见的四边形,如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并要求他们描述每个四边形的特征。
4. 通过绘制四边形模型或使用实物图片,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比较各种四边形的特征。
5. 在白板上绘制一个四边形,并要求学生根据其特征的描述给出其名称。
反之,给出一个四边形名称,让学生尝试绘制该图形。
应用活动:6.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例如:“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度是5厘米,宽度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或者“如果一块土地是一个正方形,每边长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7. 分组讨论和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合作。
总结与评价:8.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9. 提醒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可以通过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或者进行在线练习。
10.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拓展活动(可选):- 鼓励学生设计一个包含多个四边形的城市地图,要求他们合理安排四边形的位置和大小。
- 组织一个小组比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列举各种四边形的名称和特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对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还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边形和测量》教案

《四边形和测量》教案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掌握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培养一定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会进行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进一步掌握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四边形的特征1.分一分。
(投影显示)到目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请按要求把下面的图形分一分。
四边形有:()长方形有:()正方形有:()能说说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各自的特征吗?2.画一画。
请拿出格点纸,在上面分别画一个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看看谁画得漂亮。
3.比一比。
长度单位里除千米和米外,其他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二、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围图形,复习周长的含义。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根铁丝,围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试一试)能说说你围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吗?(摸一摸)围成平面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你认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三、练一练,巩固提高1.算一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单位:厘米)在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法中优化出简便算法,即(9+6)×2。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11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先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再求周长。
四边形复习课课件(1)-基本知识及简单运用

3)两条对角线相等。 两条对角线相等。 4)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判定:
1)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45
20
20
25
6.若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 6 : 5 : 4 ,周长是 45 若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 周长是 cm,那么该三角形中最长的中位线长是___ 那么该三角形中最长的中位线长是___ 那么该三角形中最长的中位线长是___; 9cm
6X+5X+4X=45 X+5X+4X=45 X=3 X=3
最长边6 = 最长边6x=18
O C
上一动点, 14.在△ABC中, P 是 BC 上一动点,过点 在 中 P 作 PE∥AC ,交AB于 E , 过 P作 ∥ 于 作 PF∥AB 交AC于 F,当点 P 运动到什么位 ∥ 于 , 置时,四边形AEPF是菱形? 是菱形? 置时,四边形 是菱形
当AP平分∠BAC时,四边形AEPF是菱形 AP平分∠BAC时 四边形 平分 是菱形
证明△BOE≌ 证明△BOE≌△AOF
F A D
1
3 O 5 4 P C
E 2 B
ABCD中 分别是AB,CD 17.在直角梯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 .在直角梯形ABCD ,E.F分别是AB,CD的 中点, EF=a,AB BC,且AB=b, ,AB⊥ 中点,且EF= ,AB⊥BC,且AB= ,则图中阴影部 分面积是_____,(用a,b表示) _____,(用 , 表示 表示) 分面积是0.5ab _____,(
四边形的复习教案

四边形的复习教案第一章:四边形的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四边形的基本分类能够识别和区分各种四边形1.2 教学内容四边形的定义:四条边的图形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内角和、对边平行等四边形的分类: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1.3 教学活动复习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举例说明各种四边形的特征学生自主练习,区分不同类型的四边形第二章:四边形的对角线2.1 教学目标理解四边形对角线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对角线的计算方法能够求解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和交点坐标2.2 教学内容对角线的概念:连接四边形任意两个非相邻顶点的线段对角线的性质:交点将对角线分为两段相等的线段对角线的计算方法:使用勾股定理或坐标计算2.3 教学活动复习对角线的概念和性质演示和解释对角线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练习,求解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和交点坐标第三章:四边形的内角和3.1 教学目标理解四边形内角和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内角和的计算方法能够求解四边形的内角和3.2 教学内容内角和的概念: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内角和的性质:内角和等于360度内角和的计算方法:使用公式或图形分析3.3 教学活动复习内角和的概念和性质演示和解释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练习,求解四边形的内角和第四章:四边形的对边平行4.1 教学目标理解四边形对边平行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对边平行的判定方法能够证明四边形的对边平行4.2 教学内容对边平行的概念:四边形两对相对的边平行对边平行的性质:对边平行意味着对角相等对边平行的判定方法:使用同位角相等或平行线性质4.3 教学活动复习对边平行的概念和性质演示和解释对边平行的判定方法学生自主练习,证明四边形的对边平行第五章:四边形的应用5.1 教学目标理解四边形在实际中的应用掌握四边形的计算和几何性质能够解决与四边形相关的实际问题5.2 教学内容四边形的应用:平面几何、建筑设计、电路设计等四边形的计算:面积、周长、对角线长度等四边形的几何性质:角度、边长、对角线的关系等5.3 教学活动举例说明四边形在实际中的应用演示和解释四边形的计算和几何性质学生自主练习,解决与四边形相关的实际问题第六章:矩形的性质与判定6.1 教学目标理解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能够应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6.2 教学内容矩形的定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的判定方法: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3 教学活动复习矩形的定义和性质演示矩形的判定方法学生自主练习,应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第七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7.1 教学目标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能够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7.2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演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学生自主练习,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第八章:梯形的性质与判定8.1 教学目标理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梯形的判定方法能够应用梯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8.2 教学内容梯形的定义:至少有一对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的性质:对角相等,非平行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梯形的判定方法: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8.3 教学活动复习梯形的定义和性质演示梯形的判定方法学生自主练习,应用梯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第九章: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9.1 教学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够应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的图形三角形的性质:内角和等于180度,对边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三条边相等的图形是三角形9.3 教学活动复习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演示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学生自主练习,应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第十章:四边形的综合应用10.1 教学目标理解四边形在实际中的应用掌握四边形的计算和几何性质能够解决与四边形相关的实际问题10.2 教学内容四边形的应用:平面几何、建筑设计、电路设计等四边形的计算:面积、周长、对角线长度等四边形的几何性质:角度、边长、对角线的关系等10.3 教学活动举例说明四边形在实际中的应用演示和解释四边形的计算和几何性质学生自主练习,解决与四边形相关的实际问题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四边形的复习,包括四边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分类、对角线、内角和、对边平行等内容。
四边形复习ppt课件

使∠CHB=2∠ECB,求证:CH=AH+AB.
B
B
E A
E
H
C
A
C
F D
F
D
26
B
E H A
F
G
D
C
27
5.函数背景的四边形问题
案例16(2016厦门中考24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 (1,m+1),B(a,m+1),C(3,m+3), D(1,m+a),m>0,1<a<3.点P (n-m,n)是四边形ABCD内的一点,且△PAD 与△PBC的面积相等,求n-m的值.
A.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A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B
C
D
6
案例2
在下列五个图形中: (1)等腰三角形;(2)平行四边形; (3)矩形;(4)菱形;(5)正方形
一定可以用两个全等直角三角形拼成的 是( )
28
29
案例17
如图,已知抛物线 x轴于A(-1,0)、B(4,0)两点.C(m,m﹣1) 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D是线段AB上 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过点D分别作 DE∥BC交AC于E,DF∥AC交BC于F. (1)求证:四边形DECF是矩形; (2)连接EF,线段EF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 若存在,求出EF的最小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得到折痕BM.
求∠ABN,∠ABM. A
M
D
E
N
F
B
C
14
二、借助图形,探究解题方向 1.识别基本图形,归纳解题方法
C
B
o
初中数学四边形复习教案

初中数学四边形复习教案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和判断各种四边形,了解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四边形的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勇于尝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2. 四边形的分类和特点3. 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四边形的分类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四边形性质的探究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四边形物体,如梯子、窗户、自行车等,引导学生关注四边形,激发学生学习四边形的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吗?”从而导入新课。
2. 探究四边形的性质(1)小组合作,观察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些四边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四边形的特点,探讨四边形的性质。
(2)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四边形的性质,如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边平行等。
3. 四边形的分类和特点(1)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掌握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2)四边形的分类根据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对四边形进行分类,了解各种四边形的特点。
4. 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以及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得出四边形的性质的?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数学方法?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边形》复习课件

特殊四边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
菱形面积计算公式:对角线 乘积的一半
总结词:理解特殊四边形的 特点,掌握其面积与周长的
计算方法
01
02
03
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边长 的平方
等腰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上 底加下底后乘高再除以2
04
05
等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边长乘高再除以2
04
四边形的应用
四边形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04 菱形的判定定理包括四边相等
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垂直的 平行四边形等。
总结词
掌握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05
详细描述
06 掌握菱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正方形题型解析
总结词
理解特有性质
详细描述
正方形的性质包括四边相等、四 个角都是直角等。
总结词
掌握判定定理
详细描述
掌握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总结词
熟练运用判定定理
详细描述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如两组 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等。
总结词
掌握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详细描述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 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矩形题型解析
总结词
理解特有性质
详细描述
矩形的性质包括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 且互相平分等。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可以证明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一个四 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在证明直角三 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问题中有着广泛 应用。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在证明等腰三 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问题中有着广泛 应用。
四边形复习课教案(市赛课一等奖)

四边形的复习课复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1-122页四边形复习目标:1、梳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形成有关四边形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初步的运用。
3、激发他们对后继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复习重点:在梳理四边形特征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结构,学会用周长计算的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正确掌握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揭示课题在四边形这个单元学了哪些知识?二、梳理知识,提升认识。
(一)游戏激趣,简单梳理猜猜红宝石藏在哪个图形里。
先出示一组图形,采用我说你猜的方法找一找。
如:(1)红宝石在其中的一个四边形,你会想到了哪些图形?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说一说,复习了四边形的含义。
(2)如果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相等呢?会是哪些图形?(3)如果这个图形有四个直角,它可能是谁?(4)如果这个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你猜到在哪个四边形了吗?(5)交流生“智”,游戏中渗透几个图形的共性和特性,初步感知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二)周长的梳理。
1、复习周长的含义。
学生描一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请同学说一说(三)小组合作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1、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知识的梳理。
2、小组反馈、汇报。
(投影仪展示)适当评价。
7、小结,我们可以用表格或者知识树来整理知识。
(四)专项练习巩固。
第121页的画一画,巩固图形特征;判断,周长的运用。
三、智慧大闯关(查漏补缺)(6-8分钟)1、第一关:轻而易举(基础题),直接计算周长。
2、第二关:知难而进(变式题),灵活运用周长的计算方法。
交流算法。
3、第三关:智力冲浪(拓展题),图形的拼组,并算出拼成后图形的周长,小组合作完成,交流怎么拼?怎么算?同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为什么它们的周长会不一样呢?小结:两个图形拼在一起后,边又会减少,以后计算这样的图形周长,要先找到相关的条件,再根据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不容易出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回顾
解决问题:
《第一单元:测量》
一辆载重3吨的货车, 要一次运8台机器, 每台重400千克, 它超载了吗?
第三单元:四边形
知识点回顾
《第三单元:四边形》
平面图
边
角
形 对边相等 四边相等 对角相等 四角相等
×× × ×
√
×√
×
√ ×√
√
√ √ √√
知识点回顾
《第三单元:四边形》
根据上表,如果要你用图形来表示四边形、 平行四边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你能把下图补填完整吗?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知识点回顾
《第三单元:四边形》
平面图形
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 ( 长+宽)×( 2 )= 周长
正方形 (边长)×( 4 ) = 周长
知识点回顾
判一判
《第三单元:四边形》
这是一个四边形。
周长:4×5-2-2=16
知识点回顾判ຫໍສະໝຸດ 判《第三单元:四边形》长5米宽4米的长方形菜地围 篱笆,一边靠墙,篱笆最少 要几米? 周长:5×2+4=14(米)
第一单元:测量
知识点回顾
《第一单元:测量》
名 称 计 量 单 位 进率
1千米=1000米
长度单 位进率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质量单 位进率
1吨=1000千克
知识点回顾
《第一单元:测量》
知识点回顾
《第一单元:测量》
用尺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有( )厘米( )毫米, 也就是( )毫米。
知识点回顾
《第三单元:四边形》
判一判
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周长: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