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赤壁之战习题精选[人教版]
《赤壁之战》复习题及答案

《赤壁之战》复习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段,完成1~5题。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
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
”即共定交。
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B、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攻克)(能够)C、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以礼相待)D、进住.鄂县之樊篱口(通“驻”,驻扎)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鲁肃)言于.孙权曰(介词,对)与备会于.当阳长坂(介词,在)B、若据而.有之(连词,并且)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连词,因而)C、恐为.操所先行将为.人所并(介词,表被动)D、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连词,来)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介词,用来)3、下列句子全都表明鲁肃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的一组是( B )①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②我,子瑜友也。
③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⑤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A、①④③B、①③⑤C、②④③D、③②①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孙权的谋士鲁肃最先提出联刘抗曹,他首先分析荆州的重要地位,接着分析了各派的情况,指出这种形势对孙权有利。
小学语文课后赤壁之战读写练习题

小学语文课后《赤壁之战》读写练习题《赤壁之战》读写练习题姓名:一.抄写文中描述东南风的句子,说说作者反复写东南风的缘故。
二.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赤壁之战》那个故事发生的时刻是,地址是,故事的起因是,故事的进展,故事的结果是。
这是我国历史上出名的的战例。
2.曹操的战士都是,坐不惯船,要渡过大江,坐船。
曹操叫人用把船一条一条,就像一样。
曹操连战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
3.课文具体讲了周瑜火攻的通过,是分四步讲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三.读“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欢喜得不得了。
”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话中的“鸡蛋”指的是什么?“石头”指的是什么?黄盖如此说的目的是什么?2.黄盖信中说的“带士兵和粮草”去投降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四.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址。
五.阅读习作,回答下列问题。
包饺子青岛市李沧区唐山路小学六年级二班纪莉大年三十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路包饺子(用一句话入题,痛快)。
咱们第一分了工:爸爸和面,我擀皮儿,妈妈包饺子。
爸爸一会儿把面和好了,“我的任务完成了,轮到你们母女俩干了!”说着,爸爸走出了厨房。
妈妈专门快把一团面做成长条,再用刀切成大小均等的面剂子儿,用手按成一个个小圆饼。
(他们做得快,你的表达也简练明快)“我要擀饺子皮啦!”我快乐地说着,仿照(那个词是个关键词,不然叫人不明白你的做法是怎么来的,从上下文来看,你在那个地址没把握要领,因此这词用得恰切)妈妈的动作把擀面杖压在面剂子儿上,再用手掌压着擀面杖按纵横方向来回地推压。
只见面剂慢慢地变大,于是我把面剂子换了个方向擀,可是,擀出来的饺子皮方不方圆不圆的,厚薄不匀(把你擀皮儿的动作及结果都写出来了)。
这时,妈妈在一旁嘻嘻地笑我。
我不耐烦了,“这么难擀,我不擀了!”(写自己碰到挫折要打退堂鼓了)“你怎么做事碰到困难就后退?如此什么事也做不成,我来教你。
”(这一句暗合主题,应该写)妈妈右手拿起擀面杖,左手拿着小面剂子儿的一边儿,说:“你看着,把擀面杖的一头放在面剂的中间,右手并拢按住擀面杖转动;右手拇指、食指的指头肚儿捏着面剂子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赤壁之战习题精选、部编一上语文期末试卷

《赤壁之战》习题精选一、比一比,再组词。
率()瑜()谴()渡()滔()蟀()愉()遣()度()稻()眺()硫()缆()幔()苇()跳()流()览()慢()违()二、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散、将量、号、将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调兵()将自不()力无心()战丢盔()甲不()其数以少()多四、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2.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还来不及,哪儿想到防备?五、照样子,将句子中蓝色的部分换上一个成语。
例如:周瑜调动兵马,派遣将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
(调兵遣将)1.黄盖向周瑜提出“火攻”的建议是因为看到双方兵力悬殊,敌人多,我方兵力少,长期相持于己不利,曹操铁索连船,用火攻就能以少胜多。
()2.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对自己的情况和对方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利用天时地利,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六、写出下面歇后语的后半句。
1.曹操败走华容道——2.程咬金上阵——3.缸里点灯——4.给老虎医病——5.狗咬吕洞宾——七、阅读答题。
迷人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傣语,意思为“十二千亩”,说明了这片土地的广大。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全境有珍贵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还有多达360万亩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70万亩保持较好的原始森林,有各类植物达5000多种,它们以自己独特的形态和色彩,使这里充满勃勃生机,让来到这里的游人惊叹不已。
()“傣”字,在傣族人心中,有“自由、和平”的含义,那些简洁、精巧的傣家竹楼,就能体现这种意思。
傣族人喜欢选择有水的地方盖竹楼、建村寨,还在村口栽上浓荫蔽日的榕树。
竹楼的俗名叫“干栏”,它的柱子、楼架用坚硬的原木,楼板、墙壁都以竹子做材料,屋顶用松软厚密的草来遮盖。
傣家竹楼一般分上下两层,设有阳台、走廊,可以说设施和结构很完善严谨,十分适合生活需要。
江河湖畔的一座座竹楼,在丛丛翠竹掩映下,既是傣族人温馨的家,也是充满地方风情的美丽图画。
(整理版)《赤壁之战》随堂练习

《赤壁之战》随堂练习一、请给加黑的字注音或按注音写汉字。
1.xiāo〔〕雄2.与操有xì〔〕恶说备使抚表众〔〕5.芟夷大难〔〕6.王室之zhòu〔〕7.必júe〔〕上将军 8.dǐng〔〕足之形校张天〔〕斫前奏案〔〕13.番阳〔〕 14.羸兵〔〕15.累官固不失州郡也〔〕二、下面语句中有的有同义复词,请在同义复词下面画一横线。
三、选出没有通假字的句子。
A.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B.将军禽操,宜在今日C.今又盛寒,马无稿草F.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H.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I. 满坐寂然答:〔〕四、选出对加黑词解释不正确的句子。
聪明仁惠〔有智慧〕形成矣〔经开展而成为〕横行天下〔纵横驰骋〕赞孤也〔赞赏〕E.操军不利,引次江北〔驻扎〕更衣〔上厕所〕殷勤之意〔热情周到〕H.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长江以外,江南〕答:〔〕五、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句子。
〔假设没有可不选〕1.例: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A.向吾不为斯役,那么久已病矣向所志,遂迷向猪羊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答:〔〕2.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中国抗衡答:〔〕3.例:赵王畏秦,欲毋行。
行之B.行将为人所并行三百里D.将军向宠,性行淑均答:〔〕4.例:兵精粮多。
兵难卒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兵法忌之兵以待秦答:〔〕5.例:那么宜抚安。
抚其背曰抚儿乳C.抚掌大笑抚表众答:〔〕6.例: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A.士民殷富士众远涉江湖之间士林士不饮盗泉之水答:〔〕7.例:请客送礼。
礼士礼毕礼于朝廷D.来而不往,非礼也答:〔〕8.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逆强秦之欢B.凡事如此,难可逆料逆水行舟,不进那么退逆寡人者,轻寡人欤答:〔〕9.例:时人莫之许也。
莫可以当曹操者B.莫用众人之议也C.莫假设遣腹心自结于东D.慭慭然,莫相知答:〔〕10.例:今操芟夷大难。
A.夫大国,难测也B.余幼好书,家贫难致C.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D.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答:〔〕六、以下句中加点的词都属词类活用,请按活用的方式分类,将其代号分别写在相应例句的横线上。
赤壁之战练习题

赤壁之战练习题一、选择题1.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晋朝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关羽3. 赤壁之战的导火索是?A. 官渡之战B. 荆州之战C. 濡须口之战D. 汉中之战4. 赤壁之战中,周瑜采用了哪种战术大败曹操?A. 火攻B. 水攻C. 伏击D. 包围5. 赤壁之战后,曹操失去了哪一块重要根据地?A. 江东B. 荆州C. 汉中D. 许昌二、填空题1.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____年。
2. 赤壁之战的主要战场位于今天的____省。
3.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被称为____军,孙刘联军被称为____军。
4.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为周瑜献上了“____”之计。
5.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赤壁之战的背景。
2. 请列举赤壁之战中曹操军队的劣势。
3. 请简述赤壁之战对后世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试分析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2. 请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赤壁之战中曹操、刘备、孙权三位主要人物的看法。
五、连线题1. 曹操 ______ 统帅2. 周瑜 ______ 统帅3. 诸葛亮 ______ 谋士4. 赵云 ______ 将领5. 黄盖 ______ 将领六、判断题1. 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战争。
()2.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数量远超孙刘联军。
()3.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北方,再也没有机会统一天下。
()4.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5. 赤壁之战中,周瑜与诸葛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七、名词解释1. 连环计2. 东风3. 草船借箭4. 火烧赤壁5. 三江口八、阅读理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瑜等在南岸。
”1. 请简要概括这段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赤壁之战小练习

4.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到北方)
﹒﹒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他实际上) ﹒﹒ ③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恳切慰问) ﹒﹒ ④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偶尔相见) ﹒﹒ ⑤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妻子儿女) ﹒﹒
⑥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原地区,当时曹操占 据的地方)
2.用“之”结构,“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6~9题。
6.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 项是( )
例句:师退,次于召陵
﹒
A.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
B.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
C.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
D.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⑦鼎足之形成矣(形势形成)
﹒﹒
A.①②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⑦
【解析】选D。①北面:北向,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 面北朝拜。④邂逅:一旦,万一。
5.下列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C.荆州之民附操者
)
D.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解析】选D。D项是状语后置句,A、B、C三项均为定语 后置句。
【方法技巧】
定语后置的结构类型 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会把定语放 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 语时,一般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
语和定语之间加“之”,或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用“者”结构,“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
赤壁复习题及答案

赤壁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汉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2. 赤壁之战的主要指挥官是以下哪两位?A. 曹操和刘备B. 孙权和刘备C. 诸葛亮和周瑜D. 曹操和周瑜答案:B3. 赤壁之战中,哪一方使用了火攻战术?A. 曹操B. 孙权C. 刘备D. 周瑜答案:D4.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数量大约是多少?A. 10万B. 20万C. 30万D. 40万答案:C5.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以下哪一项不是三国之一?A. 魏B. 蜀C. 吴D. 秦答案:D二、填空题6.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______战争,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
答案:水7.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______年。
答案:2088.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因______而大败。
答案:火攻9.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______,刘备则占领了荆州。
答案:许昌10. 赤壁之战中,周瑜的火攻战术是由______提出的。
答案:黄盖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赤壁之战的背景。
答案: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后,意图南下消灭孙权和刘备,统一中国。
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孙刘联军的一次大规模水战。
12.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是如何取得胜利的?答案: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利用火攻战术,成功烧毁了曹操的船只,导致曹操军队大败,从而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13. 赤壁之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赤壁之战阻止了曹操的统一大业,使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三国时期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14. 论述赤壁之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答案: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它不仅标志着三国时期的开始,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战争艺术的高超水平。
赤壁之战的胜利,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形成,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赤壁之战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战术运用的典范,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赤壁之战课堂练习及答案

《赤壁之战》课后练习积累与运用1.为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刘琮()枭()雄会()稽芟()夷轻骑()强弩()鲁缟()更()衣累()官番()阳邂()逅蹈藉()2.对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此帝王之资(凭借)也B.今肃可迎(迎接)操耳C.邂逅(一旦、万一)不如意D.共治(对付)曹操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五万兵难卒合B.进住鄂县之樊口C.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D.五万兵难卒合4.翻译句子。
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何以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识填空。
《________》是我国最大一部__________通史,由______等人花了19年时间编成,编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积累与运用1.cónɡxiāo kuài shān qínǔɡǎo ɡēnɡlěi Póxièjí2.B3.C4.①刘备是天下的豪杰,同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重用他。
②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北朝拜投降曹操呢?③现在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像将军您就不可以。
为什么这样说呢?5.资治通鉴编年体司马光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之战》习题精选
一、比一比,再组词。
率()瑜()谴()渡()滔()
蟀()愉()遣()度()稻()
眺()硫()缆()幔()苇()
跳()流()览()慢()违()
二、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散、将量、号、将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调兵()将自不()力无心()战
丢盔()甲不()其数以少()多
四、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
2.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还来不及,哪儿想到防备?
五、照样子,将句子中蓝色的部分换上一个成语。
例如:周瑜调动兵马,派遣将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
(调兵遣将)
1.黄盖向周瑜提出“火攻”的建议是因为看到双方兵力悬殊,敌人多,我方兵力少,长期相持于己不利,曹操铁索连船,用火攻就能以少胜多。
()
2.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对自己的情况和对方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利用天时地利,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
六、写出下面歇后语的后半句。
1.曹操败走华容道——
2.程咬金上阵——
3.缸里点灯——
4.给老虎医病——
5.狗咬吕洞宾——
七、阅读答题。
迷人的西双版纳
()
“西双版纳”是傣语,意思为“十二千亩”,说明了这片土地的广大。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全境有珍贵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还有多达360万亩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有70万亩保持较好的原始森林,有各类植物达5000多种,它们以自己独特的形态和色彩,使这里充满勃勃生机,让来到这里的游人惊叹不已。
()
“傣”字,在傣族人心中,有“自由、和平”的含义,那些简洁、精巧的傣家竹楼,就能体现这种意思。
傣族人喜欢选择有水的地方盖竹楼、建村寨,还在村口栽上浓荫蔽日的榕树。
竹楼的俗名叫“干栏”,它的柱子、楼架用坚硬的原木,楼板、墙壁都以竹子做材料,屋顶
用松软厚密的草来遮盖。
傣家竹楼一般分上下两层,设有阳台、走廊,可以说设施和结构很完善严谨,十分适合生活需要。
江河湖畔的一座座竹楼,在丛丛翠竹掩映下,既是傣族人温馨的家,也是充满地方风情的美丽图画。
()
傣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傣族人十分注重服饰美。
这里男子一般穿无领对襟衫或大襟小袖衣衫,穿长管裤,还有扎白布或蓝布包头的习惯。
傣族妇女则多穿浅咖啡色紧身小背心,外穿大襟或对襟圆领的窄袖短衫,下穿带花的长筒裙,这样能够显现出她们身体的曲线美。
尤其是婀娜的少女,头上戴着花,发髻拖在脑后,行走在绿色的世界里,更是美妙动人的风景。
()
在阴历的4月中旬,傣族人迎来了自己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的来历有多种传说。
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一般为期三天。
第一天为除夕,举行放高升、划龙舟或丢包活动;第二天大家可以单独进行一些活动,第三天的一大早,人们集中到寺庙举行传统仪式,到了中午,节日狂欢的高潮到来,青年男女开始互相泼水,祝福对方平安、幸福,在水花飞溅中,大家痛快淋漓、无比快乐,谁身上湿得越透,谁就越会感到高兴和幸福。
1.“西双版纳”是傣语,意思为(),说明了()。
“傣”字,在傣族人心中有()的含义。
傣族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时间在()。
2.本文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请以文题“迷人的西双版纳”为例,给这四个内容各加一个简洁的小标题。
每个小标题不超过五个字,写在每小段前的括号里。
答案:
一、率领、蟋蟀;瑕瑜互见、愉悦;谴责、派遣;渡口、欢度;滔天、稻子;眺望、跳动;硫磺、流逝;缆绳、展览;幔子、缓慢;芦苇、违反
二、略
三、遣:派遣;量:估量;应:应付;弃:扔掉;计:计算;胜:战胜。
四、1.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肯定要失败。
2.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都来不及,更想不到防备。
五、1.敌众我寡2.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六、1.走对了路子2.就那三板斧3.照里不照外4.提心吊胆5.不识好人心
七、1.十二千亩,这片土地广大。
“自由、和平”。
泼水节,阴历4月中旬。
2.绿色的天堂;美丽的竹楼;精美的服饰;欢乐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