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信息化交通,建设服务型公路--以G108国道北京段改造示范工程为例
北京智慧交通建设方案

北京智慧交通建设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北京的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交通拥堵、出行效率低下、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不仅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北京需要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一、现状分析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交通流量巨大。
目前,北京的交通系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交通拥堵严重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主要道路和路口拥堵不堪,车辆行驶速度缓慢,通勤时间大幅增加。
2、公共交通运力不足虽然北京拥有较为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但在高峰时段,地铁和公交车仍然拥挤,部分地区公交线路覆盖不足。
3、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交通信号控制、路况监测等方面的智能化程度不够高,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交通状况。
4、停车难问题突出停车位数量不足,停车管理不够规范,导致乱停车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
二、建设目标北京智慧交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构建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绿色的交通体系,实现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改善出行体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缓解交通拥堵使主要道路的平均车速提高 20%以上,高峰时段拥堵指数下降 30%。
2、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使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 60%以上。
3、提高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优化控制,路况信息的实时准确发布。
4、解决停车难题新增停车位若干,建立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三、建设内容1、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长,减少车辆等待时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同时,实现区域交通信号的协调控制,提升路网整体运行效率。
2、智能交通监测与诱导系统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交通流量、车速、路况等信息,并通过互联网、手机 APP 等渠道向市民发布,引导市民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北京智慧交通建设方案

北京智慧交通建设方案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以及一个国际大都市,交通拥堵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然而,随着智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北京的智慧交通建设方案开始逐渐呈现出一片希望的天空。
首先,北京智慧交通建设方案的一个核心目标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北京可以实时监控交通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和智能调度,以最优路线和运输方案来引导交通流动。
这将使得交通更加顺畅、高效,人们的出行时间将被大大缩短。
其次,智慧交通建设方案还将为北京的交通安全提供更大的保障。
以智能监控摄像头为例,它们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技术手段快速准确地识别交通违法行为,包括闯红灯、逆行等,从而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交通信号灯方面,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信号灯的时间将根据交通流量的实时情况进行调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等待时间和拥堵,从而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和交通安全隐患。
此外,智慧交通建设方案还将为环保提供更多的支持。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北京作为一个密集的城市,需要不断发展电动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
通过智慧技术,可以更好地规划充电桩的布局,使其更加方便、高效地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而且,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还可以节省汽车的等待时间和行驶里程,从而减少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效降低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智慧交通建设方案还将为北京的城市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
通过智能交通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情况以及道路设施状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提高城市道路的质量和维护效率。
此外,智能停车系统的引入也将大大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缓解停车难题。
在智慧交通建设方案中,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人们对城市交通的全面思考。
例如,智慧公交系统的建设,可以实时提供公交车的位置、到达时间等信息,方便乘客合理安排出行。
还有共享单车系统的推广,使得市民可以更加便捷地解决短途出行问题,减少了车辆拥堵和环境污染。
108国道纵坡优化汇报

K14+660人行通道桥 上跨主线
K14+500-K15+230 填28.5万方
南村互通Z7匝道 填5.9万方
南村互通Z6匝道 填3.4万方
K15+326-K15+456 填4.6万方
南村互通Z1匝道 填2.9万方
南村互通Z5、Z1匝道 下穿主线
注:由于三标段终点需要顺接高程较高的现况108一期,在前
设计处理措施 ➢ 填方较高,地质情况不好的桥头路段,路基采用换填方式进行基底处理,防
止桥头跳车,影响行车舒适; ➢ 陡坡和半填半挖路段,采用挖台阶和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路基填土高度小
于2米路段基底换填60厘米天然砂砾。
K13+400-K14+500 填9.4万方
鲁坨路立交LT匝道 下穿主线
LT1匝道填4.4万方
LT2匝道填3.3万方
注:为确保鲁坨路互通LT、LT1匝道下穿主线预留 净空,且二标前后顺接一标、三标路面高程高,造 成K13+450-K14+500段填方较大。
三、技术分析与造价控制
第三标段 K14+500~1K15+719.173
现况108
地方改路 1K13+140
LT、LT1匝道
鲁坨路立交
人行过街桥 K14+660
Z1、Z5、Z8匝道 设计终点与现 况108一期顺接
南村立交
三、技术分析与造价控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 道路等级 设计速度 车道数(双向) 路基、桥梁宽度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 净空: 二级以上道路
第一标段起点 K12+350
主线与LS匝 道顺接
G108示范改造工程“百炼成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王松根一席谈

G108示范改造工程“百炼成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
研究院副总工王松根一席谈
郭鹤艺
【期刊名称】《交通建设与管理》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G108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制,各省正在为打造“畅、安、舒、美”的国
家道路主干线不遗余力,相信届时,G108的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水平将全面提升,让我们拭目以待。
【总页数】2页(P60-61)
【作者】郭鹤艺
【作者单位】本刊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8.2
【相关文献】
1.中国智能交通领路人——记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 [J], 胡敬;孙秋霞
2.访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当智能交通遇上“互联网+” [J], 陈楠枰;
3.加大标准执行力度提高标准建设质量——访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
师王笑京 [J], 李志宏;连丽君
4.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战略 [J],
5.打造由心中延伸的干线公路——专访G108改造示范工程方案设计审查会专家组组长王松根 [J], 汪玚;熊燕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道108隧道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编制依据 (3)编制原则 (4)一、工程概况 (5)二、计划工期安排 (6)2.1 秦岭隧道整治施工总体计划表 (7)2。
2秦岭隧道整治施工总体计划表说明 (8)2.3 施工管理目标 (8)三、施工组织布置与规划 (10)3。
1人员配备与分工 (10)3.2施工作业队人员配置 (10)3.3机械配备 (11)3。
4 试验 (11)3.5 材料 (11)四、秦岭隧道整治施工方案 (12)4.1隧道裂缝处理方案 (12)4。
2隧道渗水施工方案 (15)4.3隧道衬砌后空洞注浆处理方案 (18)4。
4秦岭隧道装饰 (19)4。
5秦岭隧道安全设施 (21)4.6隧道机电 (21)4.7隧道消防 (31)4。
8原有沟壁修整及排水沟(渠)砌筑 (32)4。
9旧路面换板施工方法 (32)五、质量保证措施 (34)5。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 (34)5。
2、施工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 (34)5.3、交接验收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 (34)六、安全保证措施 (36)6.1、施工用电安全 (36)6.2、机械设备安全 (36)6.3、防火安全 (37)七、环境保护措施 (38)7。
1 环境保护体系 (38)7.2水环境保护措施 (38)八、工期保证措施 (39)九、紧急情况处理及技术应急预案 (41)9.1、组织与指挥 (41)9。
2、报告与监测 (41)9.3、应急救治与调查处理 (42)编制依据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路隧道交通设计规范》、《高等公路交通管理》以及GB/T36-93的要求和施工图纸等其它施工的规定进行,以及当地自然地理特征、水文气象、交通通讯和资源情况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原则施工组织设计按照业主提出的要求,以及招标文件的规定,将G108隧道整治工程A1标修建成优良工程的原则进行编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公路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示范工程典型案例怎么写范文

示范工程典型案例怎么写范文一、引言示范工程是在特定领域内,为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示范性的工程措施。
通过实施示范工程,可以积累经验、探索路径、树立标杆,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示范工程案例,分析其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及成效,以期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工程背景某城市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决定实施一项智能交通示范工程。
该工程旨在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手段,对城市交通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工程目标1. 实现城市交通信号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2. 构建城市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服务;3. 建立城市交通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 推动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四、实施过程1. 调研分析:对城市交通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交通拥堵的成因及影响因素;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智能交通示范工程的详细实施方案;3. 技术选型: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4. 组织实施:成立专门的项目组,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5. 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对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五、工程成效1. 交通运行效率显著提升:通过智能化控制,交通信号配时更加合理,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缓解;2. 交通信息服务更加便捷:市民可通过手机APP等渠道实时获取交通信息,出行更加便捷;3. 应急管理能力得到加强:建立城市交通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了应对交通突发事件的能力;4. 推动产业发展:智能交通示范工程的实施,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结论与展望本案例介绍了一个典型的智能交通示范工程,通过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城市交通进行智能化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北京智慧交通建设方案

北京智慧交通建设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居民出行体验,北京亟需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本文将提出一套全面的北京智慧交通建设方案,旨在通过整合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打造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绿色的交通体系。
一、现状分析北京的交通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拥堵严重城市道路网络规划不合理,部分区域道路狭窄,断头路较多。
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流量过大。
公共交通分担率有待提高,部分市民出行依赖私家车。
2、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交通信号控制不够智能化,不能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进行动态调整。
交通执法手段相对单一,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效率不高。
3、交通安全隐患较多部分道路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
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4、交通信息服务不完善交通信息发布渠道不够多样化,市民获取交通信息不及时、不准确。
缺乏个性化的交通出行服务,不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二、建设目标北京智慧交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和安全化,具体目标包括:1、缓解交通拥堵使城市主干道平均车速提高 20%以上。
减少重点区域的交通拥堵时长。
2、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交通信号智能控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提升交通执法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3、增强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
提高道路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优化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实时、准确、个性化的交通信息服务,方便市民出行。
提高公众对交通出行的满意度。
三、建设内容1、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感知设备,包括高清摄像头、地磁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实时采集交通流量、车速、车辆类型等数据。
推进智能信号灯建设,实现信号灯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优化配时。
建设智能公交站台,提供公交车辆实时到站信息、电子站牌等服务。
2、交通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各类交通数据,包括道路设施数据、车辆数据、公共交通数据、出行需求数据等,建立统一的交通大数据平台。
(正式)国道108汉阳至城北生态旅游绿色通道建设绿化实施方案

剑阁县国道108汉阳至城北生态旅游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剑阁县山水森林旅游城市建设方案》,打造剑门关、翠云廊旅游绿色通道,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国道108汉阳至城北段实施生态旅游绿色通道建设,并组织有关部门和所在乡镇进行了专题研究,落实工程技术人员对国道108汉阳至城北段进行了现场调查规划设计,在多方了解苗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范围国道108汉阳至城北27公里的两侧各10米宽的范围,涉及汉阳镇、城北镇、普安镇城区等乡镇其中:汉阳镇6公里,城北镇17公里,普安镇4公里。
二、规划设计(一)树种及配置设计设计树种为银杏、香樟、刺槐、桂花、火棘、蔷薇(七里香)、小叶女贞和麦冬草等七种植物。
绿化带内香樟、刺槐按2:1比例配置,即两排香樟、一排刺槐,株行距按5×3,品字形排列。
银杏、桂花以组团形式栽植于普安美丽洲宾馆前草坪内。
火棘植于绿化带内的耕地中。
蔷薇栽植于公路陡坎及护坡地带,按1×1株行距栽植。
小叶女贞作为绿篱或点缀栽植于普安美丽洲宾馆前草坪内,麦冬草作为地被植物。
1、汉阳中学至城北一道拱桥段公路沿线沟沿两边各栽植两排香樟,第三排栽植刺槐,绿化带内的耕地中树下栽植灌木树—火棘;公路陡坎不能栽植地段和公路护处栽植1—2排蔷薇。
2、场镇及居民房屋前,原则上正对房屋柱子放点栽植一排香樟。
3、美丽洲宾馆公路边草坪以银杏、桂花和小叶女贞球组团配置,地被物为麦冬草。
剑州大桥头(剑阁宾馆门前)照相馆处栽植1株银杏。
全线规划栽植种类树木81285株,其中:银杏6株,香樟8982株,刺槐2049株,火棘59634株,小叶女贞球5株,小叶女贞120m2,麦冬草180m2。
分乡镇任务表1。
表1国道108生态旅游绿色通道建设分乡镇任务表(三)苗木规格设计:香樟:胸径7—8cm,截干高度为3m,土球≥60cm;刺槐:胸径7—8cm,截干高度3m,可以不带土球;银杏:胸径30cm,树高10m,分枝高3—3.5m,冠幅3m,土球1.8m;胸径20cm,树高8m,分枝高2—2.5m,冠幅3m,土球1.5m;桂花:胸径10cm,树高5m,分枝高2—2.5m,冠幅3m,土球0.8m;火棘地径0.5cm,土球为≥30cm;蔷薇为地径0.5cm,树高1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交通信息化T raffic Informatization打造信息化交通,建设服务型公路——以G108国道北京段改造示范工程为例杨星(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28)摘要: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旅游公路的建设需求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
在分析旅游公路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旅游公路中占比较大的复合型旅游公路进行了具体建设思路分析。
同时,结合G108国道北京段改造示范工程,探讨复合型旅游公路的建设思路、建设理念及建设模式,并对该项目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可为我国复合型旅游公路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公路;复合型公路;信息化;服务中图分类号:U418.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98(2014)11-0285-081旅游公路定义及分类旅游公路是指通往旅游区和旅游区内连接各景点,能够满足游客的审美要求并为其提供符合生理、心理需求的服务设施、旅游信息等且整体美观、管理有序的公路。
旅游公路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公路网的各个行政等级和技术等级。
按照在公路网中所承担的功能,旅游公路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类四种[1]。
复合型旅游公路复合型旅游公路包括具有旅游功能的公路主通道和连接景区的干线公路两种类型。
1.1.1具有旅游功能的公路主通道比较典型的具有旅游功能的高速公路通道有京沈高速公路和八达岭高速公路。
在行政等级上,具有旅游功能的公路主通道一般为国道(主要是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路线);在技术等级上是高速公路(或远景规划是高速公路)。
1.1.2连接景区的干线公路不是为了连接某一旅游景区而特别修建的,但能够直接连接某个旅游景区,连接某几个相邻景区,或穿越某个范围较大的景区。
在行政等级上,连接旅游景区的干线公路多为国道和省道;在技术等级上,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等级,以二级以上公路为主。
1.2单一型公路单一型旅游景观公路包括景区出口路和景区收稿日期:2014-11-05专用公路两种。
1.2.1景区出口路这一类型的公路与旅游关系密切,旅游景区是该公路连接的主要目的地。
典型的景区出口路如川主寺-九寨沟公路。
在行政等级上,景区出口路以县乡公路为主;在技术等级上,景区出口路目前的技术等级较低,多为三、四级公路。
1.2.2景区专用公路该类公路多为旅游景区内部的公路,是由旅游、林业、国土等旅游景区开发部门为方便游客在景区内游览而修建的,专门供景区内部游览或工作车辆、游人使用。
在行政等级上,这类公路属于专用公路范畴,一般没有明确的技术等级,以行驶电瓶车、旅游客车和供步行为主;路线距离随景区范围而定,车速一般较低,如新疆那拉提景区公路。
2旅游公路建设思路在四种类型的旅游公路中,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两类,即复合型旅游公路中连接景区的干线公路以及单一型公路中的景区出口路。
2.1景区出口路景区出口路功能较为单一,主要起到运输游客的作用,在设计时仅需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即可,但对公路沿线的景观融合度与自然融合度要求较高。
图1所示为景区出口路——川九路的实照。
2.2Traffic Informatization 交通信息化3 G108 国道北京段改造示范工程项目概况 G108 国道北京段公路全长 120.85km (不含城 管段 18.6km ),分属门头沟和房山两个公路分局管 养。
G108 国道北京段项目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景 点众多,随着后期产业转型的发展要求,本项目(a )(b )图 1 景区出口路——川九路连接景区的干线公路连接景区的干线公路 (见图 2、图 3) 其基本 属性是干线公路,首先承担着大量的短途运输及 集散任务;其次,作为串联景区的连接线,其还 承担着大量的运输游客的功能,具有一定的旅游 公路的功能。
因此,该类型旅游公路既要考虑游 客的出行需求,同时又要考虑沿线百姓的出行需 求,还要做到能够宣传路域文化、旅游资源。
图 2 思小路图 3 环长白山旅游公路下 文 将 以 G108 国 道 北 京 段 改 造 示 范 工 程 为 例,重点介绍复合型旅游公路,尤其是连接景区 的干线公路的建设思路与内容,以期为后续我国 旅游公路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将成为北京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通道之 一,具有明显的旅游公路功能,属于复合型旅游 公路。
“十二五”期间,为全面提升普通国省干线 的建设品质和服务水平,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 以 “ 五 射 六 纵 四 横 ” 15 条 国 道 为 重 点 的 干 线 公 路改造工程,并以 G108 和 G205 国道改造作为干 线公路改造示范工程。
G108 国道北京段立足北 京市公路交通发展总体方向,以及旅游公路自 身建设需求,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改造主题, 即“打造信息化交通、建设服务型公路”,力求 从完善道路沿线信息化交通建设以及健全服务 设施两方面为广大出行者及游客提供更加温 馨、舒适、贴心的服务,实现旅游公路的建设 宗旨与改造要求[2]。
4 改造主题阐释4.1 打造信息化交通按照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 通行动计划 (2009—2015 年) ”的安排,以及杨 传堂部长在 2014 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提出 要加快推进“四个交通”的相关要求,G108 国道 北京段公路建设及改造工作应更加关注信息化交 通的打造,从而构建一套智能、高效、全面、合 理的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满足相关的出行需求 以及公路管理的要求。
G108 国道北京段信息化交 通建设工作要重点做到“布局合理、设施完备、 高效智能、全面详实”。
4.2 建设服务型公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路建设理念的转变,以 往单纯为车辆运输服务的公路建设理念逐渐转变 为为车辆及司乘人员共同服务的理念。
为过往出 行者 (尤其是游客) 提供更周到、更全面的服务 已成为当今社会公路建设的最新目标和要求。
G108 国道北京段服务型公路建设工作要重点做 到“传递信息、保障安全、提供平台、服务旅 游”。
5具体实施措施G108国道北京段作为复合型的旅游公路,在改造过程中除了更加关注自然、和谐,实现道路交通信息化T raffic Informatization主体工程与周围环境的充分融合外,还根据项目的改造主题,重点突出了信息化交通建设以及服务设施的构建,从而实现了旅游公路建设的全方位打造,凸显“路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服务意识”的最终体现。
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措施一:设置不同类型的路网信息采集与发布设备,提高路网监控水平与公路管理水平通过设置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公路运行的高效和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
如设置全方位的道路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提高出行者对信息的掌控程度,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在G108国道北京段的改造过程中,根据北京市近年来“智慧城市、智慧北京、智慧交通”的发展要求,设置了公路视频图像采集系统(见图4)、交通流量采集系统(见图5)、交通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气象与路面温湿度检测系统(见图6)、轴载检测系统、轴载视频联动抓拍系统(见图7)、可变信息发布系统(见图8)和会车提示系统(见图9)共八个系统。
通过完善的公路运行监测网络,实现了对公路沿线重要路段、长大桥隧、大型互通式立交桥以及区域交通状态等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发布,进一步拓展了公众了解出行信息的途径和渠道,满足了出行者及时掌握路况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路线的需求。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丰富了出行信息的提示和发布途径,使出行者能够在行驶的过程中了解相关资讯,及时做出判断,提高运行的高效性,同时也提高了G108国道北京段交通运行监测及应急处置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水平。
图4公路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图5交通流量采集系统图6气象与路面温湿度检测系统图7轴载视频联动抓拍系统图8可变信息发布系统Traffic Informatization 交通信息化图 9 会车提示系统(a )(b )(2) 措施二:设置对外开放的综合型服务道 班,增强服务意识、弘扬公路文明在我国,高速公路主要通过建设服务区和停 车区为社会提供服务,而其他公路因历史原因, 很少有为社会开放的服务设施。
根据本项目的改 造主题,拟建设综合型服务道班 (见图 10~图 11) 作为干线公路上为社会服务的主要设施。
通过改 造,将现有的小道班建设成专业化、机械化的养 护大道班,拟建设施主要有游客服务中心、综合 服务楼、室外休息亭、停车场、车辆检修点、室 外信息解说板、卫生间及车辆救援设施等。
综合 服务楼内设置展板和信息查询机,介绍公路管理 理念,普及公路基本知识,为驾驶者提供沿线旅 游资源介绍、路况信息查询、地图查询和超市等 多项服务 (见图 12)。
图 10 山川综合型服务道班 (G108 北京)图 11 大安岭公路服务站 (G108 北京)(c )(d )图12 公路服务站内各项管理制度及相关设施(G108 北京)(3) 措施三:设置各类路侧临时停车设施, 满足百姓及沿线出行者的相关需求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受众面广,沿线集中的村 镇较多,且多数干线公路穿村镇而过,故过村 镇段往往存在百姓随意停车占用行车道的现 象,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
另外,现有的公交 站点多数没有停车港湾,全部为路侧临时停 靠,不仅无法保障乘客的乘车安全,同时也会 对道路通行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由于 部分路段兼具旅游公路的功能,沿途部分路段 景色优美、风景秀丽,现状路侧缺少供游客或 者出行者临时停靠车辆的场地 。
因此,G108 国 道北京段在改造时,充分利用路侧富裕空间, 设置一般港湾停车带、公交港湾停车带以及观 景港湾停车带三类临时停靠设施。
通过设置港 湾停车带使沿线百姓有了私人车辆临时停靠的 场所,有了遮风挡雨的乘车港湾,也有了赏 景、休憩、日常休闲的场所,极大地方便了百 姓,满足了需求 (见图 13~图 15)。
(a )(b )图 13 路侧一般港湾停车带改造前后对比 (G108 北京)T交通信息化raffic Informatization置了一定数量的景观小品,以及信息解说亭(见图17)和信息解说板(见图18),包括项目起终点标志物,来共同展示和体现沿线的地域文化,展现公路文明水平(图19~图22)。
(a)(b)图14路侧公交港湾停车带改造前后对比(G108北京)(a)(b)图15路侧观景港湾停车带改造前后对比(G108北京)(4)措施四:修建大型路侧综合型停车区,以集中展示公路文化和服务百姓为了更好地体现公路的服务意识,实现公路与旅游的完美结合,同时能够展示公路与地域文化,可通过在干线公路路侧设置一定数量的综合型停车区(见图16)达到以上目的。
出行人员不仅能够在停车区内休憩、观景、拍照等,也能通过停车区内的信息解说亭了解沿线的旅游信息、路域文化、公路历史等相关信息,满足了出行者图17综合型停车区内的信息解说亭(G108北京)图18信息解说亭内的各类展板(G108北京)个性化、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使他们在路途行驶过程中能够及时休憩、拍照、留念,了解沿途资讯,以及欣赏道路美景等,能够感受到足够的温馨与便利,从而使公路设施能够更好地为出行者服务,更好地为过往游客服务。